海淀区高三语文查漏补缺题 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相同的一组是 A.殷红/湮灭不闻羸弱/擂鼓助威暴殄天物/恬不知耻 B.女红/股肱之臣箴言/缄默不语一丘之貉/涸辙之鲋 C.熨帖/积极参与讣告物阜民丰拾级而上/退避三舍 D.瓶颈/以儆效尤炽热/炙手可热嗤之以鼻/妍媸毕露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内陆城市群特别是中部城市群的竟相发展,为加速该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提出了严 峻挑战和迫切要求 B.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有科学的基础与科学的精髓:没有人文的科学 是残缺的科学,科学有人文的精神与人文的内涵。 C.在我们的校园里,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在课外口若悬河、说话很自信的一些学生 在课堂上面对着老师讲话时却唯唯诺诺,甚至禁若寒蝉 D.既使横在我面前的是一条没有渡口的江河,只要能穿过晨雾眺望一下对岸风光,我 就不会感到沮丧 3.用括号里的成语替换下列句中加点的俗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不喜欢这样做,就算是做了,也做不好,你凭什么要牛不喝水强按头呢?(强人 所难) B.就在吴荪甫被这突如其来的市场变化弄得措手不及时,屋漏偏逢连夜雨,一个更大 的打击还在后头。(祸不单行) C.你要提防他啊,这个人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的!(明争 暗斗) D.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瞧着锅里,因此,我们一刻也不能掉以轻心。(贪得无厌) 4.下列各句中画线的熟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她形象姣好,口齿伶俐,举止得体,天生一块主持人的料,这次艺术节让她担任主 持人,真是赶鸭子上架,找对人了 B.这座度假村建在山的最高处,面对一望无际的大海,远远望去,的确给人以高屋建 瓴之感 C.他为人不错,只是过于固执,喜欢钻牛角尖,钉是钉,卯是卯,一点也不晓得变通。 D.公安部门正式介入调查足球赌博案件,调查对象涉及足协高官,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个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我家乡腊月二十七夜拜小年,是个盛典。白天忙着烧祭品:猪头、全鸡、大鱼大肉, 这些都是装大盘子的 B.“第六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丑行金奖获得者谈元说,师傅经常教导他不要 轻视丑角这一行当,“无丑不成戏
海淀区高三语文查漏补缺题 2010.5 一、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殷.红/湮.灭不闻 羸.弱/擂.鼓助威 暴殄.天物/恬.不知耻 B.女红./股肱.之臣 箴.言/缄.默不语 一丘之貉./涸.辙之鲋 C.熨.帖/积极参与. 讣.告/物阜.民丰 拾.级而上/退避三舍. D.瓶颈./以儆.效尤 炽.热/炙.手可热 嗤.之以鼻/妍媸.毕露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 A.内陆城市群特别是中部城市群的竟相发展,为加速该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提出了严 峻挑战和迫切要求。 B.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有科学的基础与科学的精髓;没有人文的科学 是残缺的科学,科学有人文的精神与人文的内涵。 C.在我们的校园里,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在课外口若悬河、说话很自信的一些学生, 在课堂上面对着老师讲话时却唯唯诺诺,甚至禁若寒蝉。 D.既使横在我面前的是一条没有渡口的江河,只要能穿过晨雾眺望一下对岸风光,我 就不会感到沮丧。 3.用括号里的成语替换下列句中加点的俗语,不恰当 ...的一项是 ( ) A.我不喜欢这样做,就算是做了,也做不好,你凭什么要牛不喝水强按头 .......呢?(强人 所难) B.就在吴荪甫被这突如其来的市场变化弄得措手不及时,屋漏偏逢连夜雨 .......,一个更大 的打击还在后头。(祸不单行) C.你要提防他啊,这个人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的!(明争 暗斗) D.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瞧着锅里 ........,因此,我们一刻也不能掉以轻心。(贪得无厌) 4.下列各句中画线的熟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她形象姣好,口齿伶俐,举止得体,天生一块主持人的料,这次艺术节让她担任主 持人,真是赶鸭子上架 .....,找对人了。 B.这座度假村建在山的最高处,面对一望无际的大海,远远望去,的确给人以高屋建 ... 瓴.之感。 C.他为人不错,只是过于固执,喜欢钻牛角尖,钉是钉,卯是卯 .......,一点也不晓得变通。 D.公安部门正式介入调查足球赌博案件,调查对象涉及足协高官,一石激起千层浪 ......., 这个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我家乡腊月二十七夜拜小年,是个盛典。白天忙着烧祭品:猪头、全鸡、大鱼大肉, 这些都是装大盘子的。 B.“第六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丑行金奖获得者谈元说,师傅经常教导他不要 轻视丑角这一行当,“无丑不成戏
C.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 属感,完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初确认。 D.“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 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组成一联,共分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B.绝句每首四句,等于律诗的一半,所以也称“截句”断句”,唐朝诗人王昌龄,擅长 七绝,有“七绝圣手”的美称 C.词是起源于宋代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有曲子、乐府、诗余、长 短句等别称 D.“论”是一种以论证为主要议论方式,以析透彻为宗旨,一般而言,人物论、史论等 较庄重的内容大多采用这一文体,如贾谊的《过秦论》、苏洵的《六国论》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叹曰:“高子黄 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但恐吾不见耳。”年十余,奉祖父丧还本郡,推财与二 弟而为沙门,名法净。未久而罢。性好文学,担笈负书,干里就业,终有所成,博通经史天 文术数,尤好《春秋公羊》。 世祖引允与论刑政,言甚称旨。因问允日:“万机之务,何者为先?”是时多禁封良田 又京师游食者众,允因言曰:“臣少也贱,所知唯田,请言农事。古人云:方一里则为田三 顷七十亩,百里则田三万七干顷。若勤之,则亩益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方百里损益之率 为粟二百二十二万斛,况以天下之广乎?若公私有储,虽遇凶年,复何忧哉?″世祖善之。 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辽东公翟黑子宠世祖,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寻发觉。黑子请计于允日:“主上问我, 为首为讳乎?”允日:“公帷幄宠臣,答诏宜实。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中书侍郎崔览、 公孙质等咸言首实罪不可测,宜讳之。黑子以览等为亲己,而反怒允曰:“如君言,诱我死, 何其不直『遂绝于允。黑子以不实对,竟为世祖所疏,终获罪戮 给事中郭善明,性多机巧,欲逞其能,劝高宗大起宫室。允谏曰:“昔太祖其所营立
C.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 属感,完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初确认。 D.“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 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组成一联,共分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B.绝句每首四句,等于律诗的一半,所以也称“截句”“断句”,唐朝诗人王昌龄,擅长 七绝,有“七绝圣手”的美称。 C.词是起源于宋代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有曲子、乐府、诗余、长 短句等别称。 D.“论”是一种以论证为主要议论方式,以析透彻为宗旨,一般而言,人物论、史论等 较庄重的内容大多采用这一文体,如贾谊的《过秦论》、苏洵的《六国论》。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 题。 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叹曰:“高子黄 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但恐吾不见耳。”年十余,奉祖父丧还本郡,推财与.二 弟而为沙门,名法净。未久而罢。性好文学,担笈负书,千里就业..,终有所成,博通经史天 文术数,尤好《春秋公羊》。 世祖引允与.论刑政,言甚称旨。因问允曰:“万机之务,何者为先?”是时多禁封良田, 又京师游食者众,允因言曰:“臣少也.贱,所知唯田,请言农事。古人云:方一里则为田三 顷七十亩,百里则田三万七千顷。若勤之,则亩益.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方百里损益之率, 为粟二百二十二万斛,况以天下之广乎?若公私有储,虽遇凶年,复何.忧哉?”世祖善之。 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辽东公翟黑子宠.世祖,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寻发觉。黑子请计于允曰:“主上问我, 为首.为讳乎?”允曰:“公帷幄宠臣,答诏宜实。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中书侍郎崔览、 公孙质等咸言首实罪不可测,宜讳之。黑子以览等为亲己,而反怒允曰:“如君言,诱我死, 何.其不直!”遂绝于允。黑子以不实对,竟为世祖所疏,终获罪戮。 给事中郭善明,性多机巧,欲逞其能,劝高宗大起宫室。允谏曰:“昔太祖其所营立
非因农隙,不有所兴。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 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计斫材运士及 诸杂役须二万人,丁夫充作,老小供饷,合四万人,半年可讫。支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 一好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验之于令必然之效也诚圣主所宜 思量。”高宗纳之。 (选自《魏书》,有删节) 注:黄中内润:内心高尚,德才深藏不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担笈负书,千里就业 就业:求学 B.则亩益三斗 益:增加 C.辽东公翟黑子宠世祖 宠:受宠 D.为首为讳乎 首:头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推财与二弟而为沙门 世祖引允与论刑政 B.臣少也贱,所知唯田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 C.复何忧哉 何其不直 D.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3.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能说明高允有远见的一组是 ①与论刑政,言甚称旨 ②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③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 ④竟为世祖所疏 ⑤非因农隙,不有所兴 ⑥宜渐致之,不可仓卒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③④⑥ 4.根据文意,下列分析和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允针对当时禁封良田的弊端,通过数据说明它的危害,说服世祖解除田禁,将良 田还给百姓耕种 B.翟黑子是世祖的宠臣,但他犯了受贿之罪,被高祖发觉。高允认为如果翟黑子按实 际情况回答,承认错误,一定会免于责罚,说明高允是个忠诚明智之人 翟黑子不听高允劝告,听信了崔览、公孙质等人的话,认为高允在诱骗他。因他向 皇上隐瞒罪过,被皇上杀了 D.郭善明怂恿高宗大建宫殿,高允援古论今,说明大建宫殿的危害,高宗接受了高允 的劝谏
非因农隙,不有所兴。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 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计斫材运土及 诸杂役须二万人,丁夫充作,老小供饷,合四万人,半年可讫。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 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诚圣主所宜 思量。”高宗纳之。 (选自《魏书》,有删节) 注:黄中内润:内心高尚,德才深藏不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担笈负书,千里就业.. 就业:求学 B.则亩益.三斗 益:增加 C.辽东公翟黑子宠.世祖 宠:受宠 D.为首.为讳乎 首:头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推财与.二弟而为沙门 世祖引允与.论刑政 B.臣少也.贱,所知唯田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 C.复何.忧哉 何.其不直 D.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3.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能说明高允有远见的一组是 ( ) ①与论刑政,言甚称旨 ②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③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 ④竟为世祖所疏 ⑤非因农隙,不有所兴 ⑥宜渐致之,不可仓卒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③④⑥ 4.根据文意,下列分析和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高允针对当时禁封良田的弊端,通过数据说明它的危害,说服世祖解除田禁,将良 田还给百姓耕种。 B.翟黑子是世祖的宠臣,但他犯了受贿之罪,被高祖发觉。高允认为如果翟黑子按实 际情况回答,承认错误,一定会免于责罚,说明高允是个忠诚明智之人。 C.翟黑子不听高允劝告,听信了崔览、公孙质等人的话,认为高允在诱骗他。因他向 皇上隐瞒罪过,被皇上杀了。 D.郭善明怂恿高宗大建宫殿,高允援古论今,说明大建宫殿的危害,高宗接受了高允 的劝谏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 众其所损废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 ②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2题。 越调·凭阑人 金陵道中 (元)乔吉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1.这首小令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概括 2.此曲构思奇特,写法巧妙,试从表现手法“移情及物”这一角度对这首元曲进行赏析 四、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4题。 这里所说的“情”,既包括情感,也包括诗歌的美感;“理”则不只是一般的“理趣 我更侧重指一种人生体悟。诗歌是抒情的艺术,但我以为没有纯粹的“情”或纯粹的“理"” 在优秀的诗歌作品中,“情”和“理”总是共生交织的,也就是说,情感和体悟总是同时出 现的。凡体悟都带有一定的情感,而从情感中也总能得到些体悟。这些情感和体悟是超越 了技术层面的东西,只有投入一己的人生体验,拿它去和古人碰撞,你才能读懂古人,和他 们息息相通,深入到他们的心灵中去,真正地理解他们的人生,进而思索探求自己的人生。 这样,读诗就不再是文学鉴赏或研究层面的一种行为,而是上升为一种生命方式,一种活法。 这才是高境界,也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读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 风雨也无睛”,那么豪隽,那么豁达,那么纯净,那么不经意,他把自己的人生浓缩在一场 雨中,我们的的人生也随之绽出洗礼过的清新和芬芳。再读黄仲则的《癸巳除夕偶成》:“干 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那种孤寂,那种落 寞,那种忧患,那种清醒,我们在人生低谷当中不都曾有过这样的情形?可谁能象黄仲则说 得这样透彻? 名篇之所以为名篇,名句之所以为名句,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可以拨动别人 的生命之弦,形成长时间的共振和回响。我在读古诗词时经常有一些篇句萦回脑际。仅以近 古的创作而言,比如黄庭坚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比如陆游的“-千五 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比如吴文英的“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比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古 人 有 言 一 夫 不 耕 或 受 其 饥 一 妇 不 织 或 受 其 寒 况 数 万 之 众 其 所 损 废 亦 以 多 矣 推 之 于 古 验 之 于 今 必 然 之 效 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 ②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 1—2 题。 越调·凭阑人 金陵道中 (元)乔吉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1.这首小令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概括。 2.此曲构思奇特,写法巧妙,试从表现手法“移情及物”这一角度对这首元曲进行赏析。 四、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 1—4 题。 这里所说的“情”,既包括情感,也包括诗歌的美感;“理”则不只是一般的“理趣”, 我更侧重指一种人生体悟。诗歌是抒情的艺术,但我以为没有纯粹的“情”或纯粹的“理”。 在优秀的诗歌作品中,“情”和“理”总是共生交织的,也就是说,情感和体悟总是同时出 现的。凡体悟都带有一定的情感,而从情感中也总能得到一些体悟。这些情感和体悟是超越 了技术层面的东西,只有投入一己的人生体验,拿它去和古人碰撞,你才能读懂古人,和他 们息息相通,深入到他们的心灵中去,真正地理解他们的人生,进而思索探求自己的人生。 这样,读诗就不再是文学鉴赏或研究层面的一种行为,而是上升为一种生命方式,一种活法。 这才是高境界,也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读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 风雨也无晴”,那么豪隽,那么豁达,那么纯净,那么不经意,他把自己的人生浓缩在一场 雨中,我们的的人生也随之绽出洗礼过的清新和芬芳。再读黄仲则的《癸巳除夕偶成》:“千 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那种孤寂,那种落 寞,那种忧患,那种清醒,我们在人生低谷当中不都曾有过这样的情形?可谁能象黄仲则说 得这样透彻? 名篇之所以为名篇,名句之所以为名句,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可以拨动别人 的生命之弦,形成长时间的共振和回响。我在读古诗词时经常有一些篇句萦回脑际。仅以近 古的创作而言,比如黄庭坚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比如陆游的“一千五 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比如吴文英的“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比
如袁凯的“江水三干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比如张文光的“偶得故 人天上句,如怀明月夜中行”,他们会让我感到爱情的馨香,友情的温暖,乡愁的沉重,韶 华的迁流。这些诗句象烙铁样,会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清晰的印记。 在为一家期刊作龚自珍诗选时,我在很有限的篇幅中略去了不少名篇,而选入了一首一 般选家都不会注意的《己亥杂诗》第八十首:“夜思师友泪滂沱,光影犹存急网罗。言行较 详官阀略,报恩如此疚心多”,为何如此?龚定庵写岀了我的心声!在讲解部分我写道:“诗 有多种读法,其中一种与年龄和阅历有关。如以上这一首不太引人注意的诗,以前我读不懂 大概也是不会选的。但近日先师严迪昌先生遽归道山,在写完一篇纪念他的文章之后读到这 篇作品,则如中雷击,轰然而有共鸣,刹那间体会到了定庵写下此二十八字时内心的沉痛和 悲凉 读诗,说到底是读人,读人生,能读到这个境界是一种幸福。 1.下列关于“情理交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情”,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感:所谓“理”,则更倾向于指人生体悟. B.在优秀诗歌中,没有纯粹的“情”和“理”,两者常常共生交织,同时出现。 C.我们只有做到和古人“情理交通”,才能真正读得懂诗歌,而技术层面的东西是没 有用的。 D.“情理交通”不仅指诗歌中的“情”“理”共生交织,更指读者要用自己的人生体 验去和古人“交通”。 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黄仲则的《癸巳除夕偶成》,深透地道出了对孤寂和落寞的感悟,读到这首诗的人 都会很有这样的感触。 B.名句之所以为名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道出了人们普遍存有的情感、体悟,从而 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 C.“爱情的馨香,友情的温暖,乡愁的沉重,韶华的流逝”和上文黄庭坚、吴文英 袁凯、张文光的诗句内涵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D.由于作者悲痛的心情和《己亥杂诗》第八十首“思师友”的情景十分契合,所以读 后作者“如中雷击”,于是他读懂了诗歌的“沉痛和悲凉”。 3.对全文意思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读者能不能读懂诗歌,不仅和他的艺术修养有关,更和他的人生体悟相关 B.常人的境界不高,因为他们没有把读诗上升到一种生命方式 C.能“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清晰的印记”的,应该就是能和自己建立起“情理交通” 关系的诗句 D.我们的人生体悟能帮助我们理解诗歌,诗歌反过来也能给我们的人生以启 作者以前读不懂《己亥杂诗》第八十首,现在读懂了。请根据原文说说其读懂的原因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 ①荧屏闪电的时代刺激着我们的感观。可是我们依然爱恋梦境这个虚拟世界带给我们的 美妙遐想。在美丽和感动愈走愈远的时代,我们在梦境里得到永恒的慰藉。 ②似乎近了,人们的距离;又似乎远了,人们的心灵
如袁凯的“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比如张文光的“偶得故 人天上句,如怀明月夜中行”,他们会让我感到爱情的馨香,友情的温暖,乡愁的沉重,韶 华的迁流。这些诗句象烙铁一样,会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清晰的印记。 在为一家期刊作龚自珍诗选时,我在很有限的篇幅中略去了不少名篇,而选入了一首一 般选家都不会注意的《己亥杂诗》第八十首:“夜思师友泪滂沱,光影犹存急网罗。言行较 详官阀略,报恩如此疚心多”,为何如此?龚定庵写出了我的心声!在讲解部分我写道:“诗 有多种读法,其中一种与年龄和阅历有关。如以上这一首不太引人注意的诗,以前我读不懂, 大概也是不会选的。但近日先师严迪昌先生遽归道山,在写完一篇纪念他的文章之后读到这 篇作品,则如中雷击,轰然而有共鸣,刹那间体会到了定庵写下此二十八字时内心的沉痛和 悲凉。” 读诗,说到底是读人,读人生,能读到这个境界是一种幸福。 1.下列关于“情理交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所谓“情”,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感;所谓“理”,则更倾向于指人生体悟。 B.在优秀诗歌中,没有纯粹的“情”和“理”,两者常常共生交织,同时出现。 C.我们只有做到和古人“情理交通”,才能真正读得懂诗歌,而技术层面的东西是没 有用的。 D.“情理交通”不仅指诗歌中的“情”“理”共生交织,更指读者要用自己的人生体 验去和古人“交通”。 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黄仲则的《癸巳除夕偶成》,深透地道出了对孤寂和落寞的感悟,读到这首诗的人 都会很有这样的感触。 B.名句之所以为名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道出了人们普遍存有的情感、体悟,从而 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 C.“爱情的馨香,友情的温暖,乡愁的沉重,韶华的流逝”和上文黄庭坚、吴文英、 袁凯、张文光的诗句内涵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D.由于作者悲痛的心情和《己亥杂诗》第八十首“思师友”的情景十分契合,所以读 后作者“如中雷击”,于是他读懂了诗歌的“沉痛和悲凉”。 3.对全文意思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 A.读者能不能读懂诗歌,不仅和他的艺术修养有关,更和他的人生体悟相关。 B.常人的境界不高,因为他们没有把读诗上升到一种生命方式。 C.能“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清晰的印记”的,应该就是能和自己建立起“情理交通” 关系的诗句。 D.我们的人生体悟能帮助我们理解诗歌,诗歌反过来也能给我们的人生以启示。 4.作者以前读不懂《己亥杂诗》第八十首,现在读懂了。请根据原文说说其读懂的原因。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 ①荧屏闪电的时代刺激着我们的感观。可是我们依然爱恋梦境这个虚拟世界带给我们的 美妙遐想。在美丽和感动愈走愈远的时代,我们在梦境里得到永恒的慰藉。 ②似乎近了,人们的距离;又似乎远了,人们的心灵
③阳光像梦一样,安静的落入我平凡琐碎的生活深处,在这个春天的下午。我坐在阳台 上,手里捧着一本梭罗的《瓦尔登湖》。多少年来,毎次阅读它,我都会闻到那片树林的青 涩气,那面湖水潮湿而新鲜的水气。我感到种非常遥远的愉快,可以在一本书里自由地跑 步呼吸 ④许多的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不可能重现。惟有音乐和文学,适合等待,遥望,冥 想。 ⑤一直认为梭罗还活着。他活在一个地方,离我的住处遥远,离我的感觉很近的某个地 方。对他文字的爱恋,就像我对生命的向往一样,永远不会消失。 ⑥阳光穿透玻璃的窗子,使我感觉温暖。梭罗的文字,是干净安静的雪,可以清凉燥渴 的灵魂,可以听见来自纯粹生命深处的自然歌吟——“曾有个牧羊人活在世上,他的思想有 高山那样崇高,在那里他的羊群每小时都给予他营养。” ⑦想到夏洛蒂·勃朗特、奥尔科特和奥思汀的时代,从古堡到庄园,马车的轱辘慢慢辗 转。那些沐浴在舒适阳光里的蔓草丛生的小径,夏天开满野蔷薇,秋天以山楂和黑莓著名, 冬天最令人赏心悦目的是完全的寂静和无叶的安宁。可以步履缓慢,从容。可以用一个上午 的时间写一封并不长的信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眺望牧场上丝绒似的草坪和栅栏两侧的冬青。 晩上坐在炉火旁怀揣着心事,躲避祖母探询的目光,阅读或编织,却努力等待着有马车夫忽 然的脚步声,急匆匆撩开寒冷的夜色带来了温暖克制的爱情的回音。 ⑧我合上《瓦尔登湖》,从阳台尽力向远方眺望。这个春天的午后和以往没有什么不同, 宽阔的街道依然人群如织,车水马龙。很多次我试着站在高处,超越自己有限的目力,尽力 透过繁华而富有生命的城市,透视那些纷纭热闹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⑨生存的紧迫和焦虑带来一张张匆忙麻木的面孔,不知道在那样面孔的身体里,除了对 名利的疯狂追逐,是否还留有一点时间对珍贵东西的失落进行偶尔打捞,是否还留有一点空
③阳光像梦一样,安静的落入我平凡琐碎的生活深处,在这个春天的下午。我坐在阳台 上,手里捧着一本梭罗的《瓦尔登湖》。多少年来,每次阅读它,我都会闻到那片树林的青 涩气,那面湖水潮湿而新鲜的水气。我感到一种非常遥远的愉快,可以在一本书里自由地跑 步呼吸。 ④许多的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不可能重现。惟有音乐和文学,适合等待,遥望,冥 想。 ⑤一直认为梭罗还活着。他活在一个地方,离我的住处遥远,离我的感觉很近的某个地 方。对他文字的爱恋,就像我对生命的向往一样,永远不会消失。 ⑥阳光穿透玻璃的窗子,使我感觉温暖。梭罗的文字,是干净安静的雪,可以清凉燥渴 的灵魂,可以听见来自纯粹生命深处的自然歌吟——“曾有个牧羊人活在世上,他的思想有 高山那样崇高,在那里他的羊群每小时都给予他营养。” ⑦想到夏洛蒂·勃朗特、奥尔科特和奥思汀的时代,从古堡到庄园,马车的轱辘慢慢辗 转。那些沐浴在舒适阳光里的蔓草丛生的小径,夏天开满野蔷薇,秋天以山楂和黑莓著名, 冬天最令人赏心悦目的是完全的寂静和无叶的安宁。可以步履缓慢,从容。可以用一个上午 的时间写一封并不长的信,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眺望牧场上丝绒似的草坪和栅栏两侧的冬青。 晚上坐在炉火旁怀揣着心事,躲避祖母探询的目光,阅读或编织,却努力等待着有马车夫忽 然的脚步声,急匆匆撩开寒冷的夜色带来了温暖克制的爱情的回音。 ⑧我合上《瓦尔登湖》,从阳台尽力向远方眺望。这个春天的午后和以往没有什么不同, 宽阔的街道依然人群如织,车水马龙。很多次我试着站在高处,超越自己有限的目力,尽力 透过繁华而富有生命的城市,透视那些纷纭热闹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⑨生存的紧迫和焦虑带来一张张匆忙麻木的面孔,不知道在那样面孔的身体里,除了对 名利的疯狂追逐,是否还留有一点时间对珍贵东西的失落进行偶尔打捞,是否还留有一点空
间可以温情地抗拒或冲淡什么 ⑩世界嘈杂多变。人们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却缺乏深刻的情感交流。人们在虚拟的互 联网上寻找知己,为或许根本不存在的爱情痛苦沉沦,而不在乎结局如何。人心越来越困顿, 情感越来越冷酷。人们是否应该静下心来看看梭罗的《瓦尔登湖 H夜晚,当一切安静下来,我对自己说:写吧,无论写什么。文字是心灵的古典音乐, 是柏油路上的清泉。为了不失去它,用自己的方式来等待和怀念。喜欢阅读的人,也可以从 我的文字中看见一个人心里曾经想过的事,仅此而已。 垃写下什么获得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无声的语言带来巨大的思维空间。像从瓦尔登 湖面吹来新鲜跃动的风,把我从电脑前端正的坐姿里分离出去,在另外的世界里自由飞跑。 我看见那个叫做梭罗的人,无论风雨雷电,穿行于郁郁葱葱的大自然中。他十分安静地面对 着那片湖水和那片山林。就一个人,十分简单 不是每个人都注定要相遇的,心灵与心灵的相遇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有时想着写 着,会写出满眼的泪来 我们在现实中隔绝,在灵魂里相望。永远。 1.文章第二节“似乎近了,人们的距离;又似乎远了,人们的心灵”一句中的“近”和“远” 的含义与题目“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中的“近”和“远”的含义相同吗?为什么? 2.文章第⑦段作者描写了“夏洛蒂·勃朗特、奥尔科特和奥思汀的时代”怎样的生活情景?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结合全文,针对文中画线的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字是心灵的古典音乐,是柏油路上的清泉”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2)“心灵与心灵的相遇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现在的人们“心 灵与心灵相遇”? 4.作者捧读《瓦尔登湖》“感到一种非常遥远的愉快,可以在一本书里自由地跑步呼吸
间可以温情地抗拒或冲淡什么。 ⑩世界嘈杂多变。人们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却缺乏深刻的情感交流。人们在虚拟的互 联网上寻找知己,为或许根本不存在的爱情痛苦沉沦,而不在乎结局如何。人心越来越困顿, 情感越来越冷酷。人们是否应该静下心来看看梭罗的《瓦尔登湖》。 11○ 夜晚,当一切安静下来,我对自己说:写吧,无论写什么。文字是心灵的古典音乐, 是柏油路上的清泉。为了不失去它,用自己的方式来等待和怀念。喜欢阅读的人,也可以从 我的文字中看见一个人心里曾经想过的事,仅此而已。 12○ 写下什么获得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无声的语言带来巨大的思维空间。像从瓦尔登 湖面吹来新鲜跃动的风,把我从电脑前端正的坐姿里分离出去,在另外的世界里自由飞跑。 我看见那个叫做梭罗的人,无论风雨雷电,穿行于郁郁葱葱的大自然中。他十分安静地面对 着那片湖水和那片山林。就一个人,十分简单。 13○ 不是每个人都注定要相遇的,心灵与心灵的相遇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有时想着写 着,会写出满眼的泪来。 14○ 我们在现实中隔绝,在灵魂里相望。永远。 1.文章第二节“似乎近了,人们的距离;又似乎远了,人们的心灵”一句中的“近”和“远” 的含义与题目“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中的“近”和“远”的含义相同吗?为什么? 2.文章第⑦段作者描写了“夏洛蒂·勃朗特、奥尔科特和奥思汀的时代”怎样的生活情景?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3.结合全文,针对文中画线的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字是心灵的古典音乐,是柏油路上的清泉”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2)“心灵与心灵的相遇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现在的人们“心 灵与心灵相遇”? 4.作者捧读《瓦尔登湖》“感到一种非常遥远的愉快,可以在一本书里自由地跑步呼吸
请参考原文,结合自已的阅读体验,试另举一例谈谈你阅读经典(包括课文中的文学作 品)的愉悦感。(200字左右) 五、写作 1.请以“痕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2.请以“柳暗花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远方 汪国真 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 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 即便远方的风景并不尽如人意 我们也无需在乎因为这实在是一个迷人的错 到远方去到远方去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想与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请参考原文,结合自已的阅读体验,试另举一例谈谈你阅读经典(包括课文中的文学作 品)的愉悦感。(200 字左右) 五、写作 1.请以“痕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 800 字。 2.请以“柳暗花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 800 字。 3.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远 方 汪国真 凡是遥远的地方 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 不是诱惑于美丽 就是诱惑于传说 即便远方的风景 并不尽如人意 我们也无需在乎 因为这实在是一个迷人的错 到远方去 到远方去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想与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 800 字。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1.C(A.殄tin恬tinB.箴zhen缄jin;D.炽chi炙zhi) 2.2.B(A.竟相—竞相C.禁_噤D.既使一即使) 3.3.C(括号中的成语应为“两面三刀”) 4.4.D(A.赶鸭子上架:强迫别人做不愿做的事。B.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其势 不可挡。C钉是钉,卯是卯:喻做事认真,常用于褒义。) 5.5.D(A.冒号应改为破折号 无丑不成戏。”的句号应置于引号外。C.“我是 谁?”“我从哪里来?”删去两个问号。) 6.6.C(词起源于晚唐) 二、文言文阅读 1.1.D(首:主动坦白) 2.2.B(B.均为语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A.前为动词,给;后为介词,跟、同。 C.前为代词,前置宾语,什么;后为副词,多么。D.前为连词,如果:后为代词, 你) 3.3.D(①非有远见,只是很合世祖的心意;②为世祖所做的事,并非高允远见:③④为 预测翟黑子之结果,说明其有远见:⑤为高祖的做法:⑥为有远见) 4.4.C(“被皇上杀了”错,原文为“竟为世祖所疏”) 5.5.(1)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 /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 5(2)①(高允)很小就成为孤儿,有些早熟,有非凡的气度,清河人崔玄伯见到他后极为 惊异。②从前太祖如果建造宫室,不是趁着农闲时候,是不建造的
参考答案 1.1.C(A.殄 tiǎn 恬 tián B.箴 zhēn 缄 jiān;D.炽 chì炙 zhì) 2.2.B( A.竟相—竞相 C.禁—噤 D.既使—即使) 3.3.C(括号中的成语应为“两面三刀”) 4.4.D(A.赶鸭子上架:强迫别人做不愿做的事。B.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其势 不可挡。C 钉是钉,卯是卯:喻做事认真,常用于褒义。) 5.5.D (A.冒号应改为破折号。B.“无丑不成戏。”的句号应置于引号外。C.“我是 谁?”“我从哪里来?”删去两个问号。) 6.6.C(词起源于晚唐) 二、文言文阅读 1.1.D(首:主动坦白) 2.2.B( B.均为语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A.前为动词,给;后为介词,跟、同。 C.前为代词,前置宾语,什么;后为副词,多么。D.前为连词,如果;后为代词, 你) 3.3.D(①非有远见,只是很合世祖的心意;②为世祖所做的事,并非高允远见;③④为 预测翟黑子之结果,说明其有远见;⑤为高祖的做法;⑥为有远见) 4.4.C(“被皇上杀了”错,原文为“竟为世祖所疏”) 5.5.(1)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 /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 5(2)①(高允)很小就成为孤儿,有些早熟,有非凡的气度,清河人崔玄伯见到他后极为 惊异。②从前太祖如果建造宫室,不是趁着农闲时候,是不建造的
附参考译文: 高允,字伯恭,渤海郡人。高允很小就成为孤儿,早熟,有非凡的气度,清河人崔玄伯 见到他后极为惊异,赞叹道:“高允内心高尚,德才深藏不露,神情文雅俊朗,如镜子闪光 一般,将来必定是一代人杰,只可惜我见不到了。”十几岁时,为祖父奔丧,回到家乡,把 家产交给两个兄弟管理,而自己作了和尚,法名法净。不久就还俗了。他生性喜欢文史典籍 身背书籍,远到干里之外拜师求学,学有所成,精通儒家经典和天文历法占卜等,特别喜欢 《春秋公羊》。 魏世祖召高允谈论刑法和政务,高允的话很合世祖的心意。于是世祖问:“国家众多事 务中哪一件是首先应该做的?"这时国家常占据良田而且京城中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很多, 高允于是说:“我从小出身微贱,知道的只是种田,请允许我讲一讲农事。古人说,方圆一 里地有田地三顷七十亩,方圆百里就有田三万七千顷。如果辛勤耕地一亩就多收三斗,不辛 勤每亩就少收三斗。方圆百里一减一增,粮食就有二百二十万斛之数,况目这么广大的天下 呢?如果官府和百姓都有储备,即使遇上荒年又有什么可担忧呢?”世祖认为他说得好,于 是就解除了田禁,把良田都拿出来分给百姓。 辽东公翟黑子受世祖宠信,奉命出使并州,接受了下级一千匹布的贿赂,不久被发觉 黑子向高允请教应付的办法,说:“皇上问我,我是坦白自首呢,还是隐瞒?”高允说:“你 是皇上身边的宠臣回答皇上问话应该忠实这又能表明自已忠诚治罪之事肯定不用担忧。” 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等都说主动讲实话,治罪是很严重的,应该隐瞒这些事。黑子认为崔 览等人和自己亲近,反而对高允怨怒,说:“按你说法,是诱骗我去死,你多么不正派啊! 于是和高允继绝了关系。黑子因为不老实回答皇上被世祖疏远了,后来终于获罪被杀。 给事中郭善明,性情奷诈,想表现自已的才能,就怂恿高宗大造宫室。高允劝谏说:“从 前太祖如果建造宫室,不趁着农闲时,是不建造的。现在建国已久,宫室已经齐备,永安前 殿完全可以用来使各国朝见,西温室完全可以使皇上用来安居,紫楼上登高远望,完全可见
附参考译文: 高允,字伯恭,渤海郡人。高允很小就成为孤儿,早熟,有非凡的气度,清河人崔玄伯 见到他后极为惊异,赞叹道:“高允内心高尚,德才深藏不露,神情文雅俊朗,如镜子闪光 一般,将来必定是一代人杰,只可惜我见不到了。”十几岁时,为祖父奔丧,回到家乡,把 家产交给两个兄弟管理,而自己作了和尚,法名法净。不久就还俗了。他生性喜欢文史典籍, 身背书籍,远到千里之外拜师求学,学有所成,精通儒家经典和天文历法占卜等,特别喜欢 《春秋公羊》。 魏世祖召高允谈论刑法和政务,高允的话很合世祖的心意。于是世祖问:“国家众多事 务中,哪一件是首先应该做的?”这时国家常占据良田而且京城中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很多, 高允于是说:“我从小出身微贱,知道的只是种田,请允许我讲一讲农事。古人说,方圆一 里地有田地三顷七十亩,方圆百里就有田三万七千顷。如果辛勤耕地一亩就多收三斗,不辛 勤每亩就少收三斗。方圆百里一减一增,粮食就有二百二十万斛之数,况且这么广大的天下 呢 ?如果官府和百姓都有储备,即使遇上荒年又有什么可担忧呢 ?”世祖认为他说得好,于 是就解除了田禁,把良田都拿出来分给百姓。 辽东公翟黑子受世祖宠信,奉命出使并州,接受了下级一千匹布的贿赂,不久被发觉。 黑子向高允请教应付的办法,说:“皇上问我,我是坦白自首呢,还是隐瞒 ?”高允说:“你 是皇上身边的宠臣,回答皇上问话应该忠实,这又能表明自已忠诚,治罪之事肯定不用担忧。” 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等都说主动讲实话,治罪是很严重的,应该隐瞒这些事。黑子认为崔 览等人和自己亲近,反而对高允怨怒,说:“按你说法,是诱骗我去死,你多么不正派啊 !” 于是和高允继绝了关系。黑子因为不老实回答皇上被世祖疏远了,后来终于获罪被杀。 给事中郭善明,性情奸诈,想表现自已的才能,就怂恿高宗大造宫室。高允劝谏说:“从 前太祖如果建造宫室,不趁着农闲时,是不建造的。现在建国已久,宫室已经齐备,永安前 殿完全可以用来使各国朝见,西温室完全可以使皇上用来安居,紫楼上登高远望,完全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