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2010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调考试题 语文 201004 命题:陈跃(仙居中学)章楚祥(黄岩中学) 审卷:江永夫(温岭中学)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怫然/弗如篆书/如椽巨笔粗糙/名噪一时 B.打烊/佯攻毋宁/好高鹜远接种/摩肩接踵 C.毡帽/粘贴绯红/蜚声文坛谂知梅市蜃楼 D.形骸/干涸僭越/熏陶渐染信笺/间不容发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对于一代骁雄曹操身葬何地,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舆论认为,安阳高调宣布发 现曹操墓和邯郸、亳州强烈质疑的背后,都代表了当地的利益诉求 B.季老仙去,文豪殒落。网友或博文悼念,或跟帖缅怀。鉴于季老在国学上的造 诣和地位,他这一走,能称之为“国学大师”的寥寥无几。 C.物价“被下降”,家里“被用水”…小小介词“被”’,伴随着一个个看似荒谬绝伦的 搭配,不经意间蹿红媒体。质疑、委屈、愤怒、调侃,借助“被××”句式畅快淋漓 地倾泻而出 D.如今的城管与小贩的关系,越来越像是“猫和老鼠”的关系,日益水火不融。我 们不禁要问,城管与小贩何时不再剑拔弩张?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今年春晚本山大叔的小品并没有带给人们预期的惊喜,相反却因为植入广 告而招致众多的责难,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还是蝉联了小品王 B.在很多地方,土地出让金甚至已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最大的来源,地方政府 的利益与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紧紧地绑在了一起。这种土地财政模式的持续对高 房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C.陈玉蓉为了割肝救子,风雨无阻,每天暴走10公里,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 团,终使重度脂肪肝消失,此举使天下父母的爱子之心昭然若揭,感动了全中 D.翻开历史看看,人们在理所当然的情况下输得太多了,“阴沟里翻船”的情况也 经历过不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台州市 2010 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调考试题 语 文 命题:陈 跃(仙居中学) 章楚祥(黄岩中学) 审卷:江永夫(温岭中学)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怫.然 / 弗.如 篆.书 / 如椽.巨笔 粗糙.∕名噪.一时 B.打烊. / 佯.攻 毋.宁 / 好高骛.远 接种./ 摩肩接踵. C.毡.帽 / 粘.贴 绯.红 / 蜚.声文坛 谂.知 ∕海市蜃.楼 D.形骸. / 干涸. 僭.越 / 熏陶渐.染 信笺./ 间.不容发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对于一代骁雄曹操身葬何地,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舆论认为,安阳高调宣布发 现曹操墓和邯郸、亳州强烈质疑的背后,都代表了当地的利益诉求。 B.季老仙去,文豪殒落。网友或博文悼念,或跟帖缅怀。鉴于季老在国学上的造 诣和地位,他这一走,能称之为“国学大师”的寥寥无几。 C.物价“被下降”,家里“被用水”……小小介词“被”,伴随着一个个看似荒谬绝伦的 搭配,不经意间蹿红媒体。质疑、委屈、愤怒、调侃,借助“被××”句式畅快淋漓 地倾泻而出。 D.如今的城管与小贩的关系,越来越像是“猫和老鼠”的关系,日益水火不融。我 们不禁要问,城管与小贩何时不再剑拔弩张?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今年春晚本山大叔的小品并没有带给人们预期的惊喜,相反却因为植入广 告而招致众多的责难,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他还是蝉联了小品王。 B.在很多地方,土地出让金甚至已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最大的来源,地方政府 的利益与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紧紧地绑在了一起。这种土地财政模式的持续对高 房价起到了推波助澜 ....的作用。 C.陈玉蓉为了割肝救子,风雨无阻,每天暴走 10 公里,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 团,终使重度脂肪肝消失,此举使天下父母的爱子之心昭然若揭 ....,感动了全中 国。 D.翻开历史看看,人们在理所当然的情况下输得太多了,“阴沟里翻船 .....”的情况也 经历过不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010.04
A.宗教商业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之一。如果说当初少林寺商业化是为了解决经 济困境和提升国际知名度,那么如今,它给少林寺带来了一种新的困境一一道 德危机 B.站台工作人员帮助乘客爬车窗,不出事,群众认为是“人情味”,但是,如果 旦发生安全事故,由此造成的责任谁来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谁能负责?这时还 有人认为是“人情味”吗? C.如今的手机已不再是单纯的通信工具,因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贴身伴侣,加上 了许多时尚的元素,用来尽情展现个人的品味 D.人们关注和观赏竞技赛事,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产生的文化需求,其 走势必定是向上的,即便受赛事评价的影响而有所下落,也只是暂时的 5.请将下面的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3分 据《钱江晩报》2010年3月17日报道:2000年起停止审批的游艺娱乐场所,浙江 今年起将“解禁”。据省文化厅官网近日公布的《关于下达〈浙江省游艺娱乐场所总量和 布局规划〉的通知》,今年浙江计划审批530家,其中杭州、宁波、温州三市各新增 60家,台州、金华、绍兴三市各新增50家,其他市地各新增40家。 6.3月1日起,《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10类场所禁止吸烟,违者 最高罚50元。请按“直言警示”与“委婉劝说”的要求,各设计一条禁烟广告语。(4分) 直言警示: 委婉劝说: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按要求作答。(5分) 月25日,张家界南天一柱”(又名乾坤柱)正式被更名为电影《阿凡达》中的哈 利路亚山”,当天数百名土著居民及海内外游客见证了更名仪式。 南天一柱为张家界“三干奇峰中的一座,位于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袁 家界景区南端,海拔高度1074米,垂直高度约150米,顶部植被郁郁葱葱,峰体造型 奇特,垂直节理切割明显,仿若刀劈斧削般巍巍屹立于张家界,有顶天立地之势,故又 名乾坤柱 2008年12月份,好莱坞摄影师汉森在张家界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外景拍摄,大量风 景图片后来成为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球的各种元素的原型,其中“南 天一柱'图片就成为“哈利路亚山ˆ即悬浮山的原型。 对于本次更名行为,有人表示支持,认为更名可以借风靡全球的电影《阿凡达》之 影响,扩大张家界的知名度,让张家界进一步走向世界,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尤其是国 外的游客,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但调查显示,超九成的人反对。 仿照例句,请你针对支持者的看法进行辩驳,阐述反对更名的理由。(不少于6 字)(5分) 例句:更名也许能满足一些人的要求,但是,如果有人强烈要求把张家界改为潘 朵拉市”,你能相信中国地图上会出现“潘朵拉市”吗?你不觉得这有些不伦不类吗? 、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中国文化的内涵 季羡林
A.宗教商业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之一。如果说当初少林寺商业化是为了解决经 济困境和提升国际知名度,那么如今,它给少林寺带来了一种新的困境——道 德危机。 B.站台工作人员帮助乘客爬车窗,不出事,群众认为是“人情味”,但是,如果一 旦发生安全事故,由此造成的责任谁来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谁能负责?这时还 有人认为是“人情味”吗? C.如今的手机已不再是单纯的通信工具,因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贴身伴侣,加上 了许多时尚的元素,用来尽情展现个人的品味。 D.人们关注和观赏竞技赛事,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产生的文化需求,其 走势必定是向上的,即便受赛事评价的影响而有所下落,也只是暂时的。 5.请将下面的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 20 字)(3 分) 据《钱江晚报》2010 年 3 月 17 日报道:2000 年起停止审批的游艺娱乐场所,浙江 今年起将“解禁”。据省文化厅官网近日公布的《关于下达〈浙江省游艺娱乐场所总量和 布局规划〉的通知》,今年浙江计划审批 530 家,其中杭州、宁波、温州三市各新增 60 家,台州、金华、绍兴三市各新增 50 家,其他市地各新增 40 家。 6.3 月 1 日起,《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10 类场所禁止吸烟,违者 最高罚 50 元。请按“直言警示”与“委婉劝说”的要求,各设计一条禁烟广告语。 (4 分) 直言警示: 委婉劝说: 7.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按要求作答。(5 分) 1 月 25 日,张家界“南天一柱”(又名乾坤柱)正式被更名为电影《阿凡达》中的“哈 利路亚山”,当天数百名土著居民及海内外游客见证了更名仪式。 “南天一柱”为张家界“三千奇峰”中的一座,位于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袁 家界景区南端,海拔高度 1074 米,垂直高度约 150 米,顶部植被郁郁葱葱,峰体造型 奇特,垂直节理切割明显,仿若刀劈斧削般巍巍屹立于张家界,有顶天立地之势,故又 名乾坤柱。 2008 年 12 月份,好莱坞摄影师汉森在张家界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外景拍摄,大量风 景图片后来成为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球”的各种元素的原型,其中“南 天一柱”图片就成为“哈利路亚山”即悬浮山的原型。 对于本次更名行为,有人表示支持,认为更名可以借风靡全球的电影《阿凡达》之 影响,扩大张家界的知名度,让张家界进一步走向世界,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尤其是国 外的游客,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但调查显示,超九成的人反对。 仿照例句,请你针对支持者的看法进行辩驳,阐述反对更名的理由。(不少于 60 字)(5 分) 例句:更名也许能满足一些人的要求,但是,如果有人强烈要求把张家界改为“潘 朵拉市”,你能相信中国地图上会出现“潘朵拉市”吗?你不觉得这有些不伦不类吗? 二、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1 题。(12 分) 中国文化的内涵 季羡林
我曾经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 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切东西, 连汽车、飞机等等当然都包括在内。 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对于深义的文化,周先 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在狭义文化的某几个不同领域,或者在狭义和广义文化的某些互 不相干的领域中,进一步综合、概括、集中、提炼、抽象、升华,得出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 这许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这种东西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亦即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 最具特征的东西。”他举日本文化为例,他认为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闲寂”。 具体表现是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 我不想从民族心态上来探索,我想换一个角度,同样也能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 者内涵 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 行问题。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 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在这两部分的 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华文化。 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故自晋至今,言中 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 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故两干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 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对中国思想史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 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 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 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八正道、四圣谛等,则介于知行之间,其中 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 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传到中国以后,它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 完全是对立的东西。在与中国文化的剧烈冲击中,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 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 孝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文化的要求。由此也可见中国深义 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了 这一点,中国的学者是感觉到了的。 冯友兰先生说:“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讲的是天学;佛教讲的大部分是人死后的事。 如地狱、轮回等。这是‘鬼学”,讲的是鬼;中国的文化讲的是人学,注重的是人。 事实上,孔子就是这种意见的代表者。“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证明。他自己还 说过:“未知生,焉知死。” 我认为,中国文化的特性最明显地表现在或者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上,这就是它的伦理 色彩,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 (节选自季羡林《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我曾经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 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 连汽车、飞机等等当然都包括在内。 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对于深义的文化,周先 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在狭义文化的某几个不同领域,或者在狭义和广义文化的某些互 不相干的领域中,进一步综合、概括、集中、提炼、抽象、升华,得出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 这许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这种东西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亦即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 最具特征的东西。”他举日本文化为例,他认为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闲寂”。 具体表现是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 我不想从民族心态上来探索,我想换一个角度,同样也能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 者内涵。 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 行问题。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 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在这两部分的 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华文化。 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故自晋至今,言中 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 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 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对中国思想史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 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 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 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八正道、四圣谛等,则介于知行之间,其中 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 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传到中国以后,它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 完全是对立的东西。在与中国文化的剧烈冲击中,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 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 “孝”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文化的要求。由此也可见中国深义 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了。 这一点,中国的学者是感觉到了的。 冯友兰先生说:“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讲的是‘天学’;佛教讲的大部分是人死后的事。 如地狱、轮回等。这是‘鬼学’,讲的是鬼;中国的文化讲的是‘人学’,注重的是人。” 事实上,孔子就是这种意见的代表者。“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证明。他自己还 说过:“未知生,焉知死。” 我认为,中国文化的特性最明显地表现在或者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上,这就是它的伦理 色彩,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 (节选自季羡林《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狭义的文化包含于广义的文化中,深义的文化则是普遍地存在于狭义和广义文化 的领域中的共同的东西。 B.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民族文化中最本质的东 西,正是日本深义文化的特质。 C.中国文化的内涵可以从民族心态或哲学范畴去探究,作者认为深义的中华文化存 在于“知”与“行”两部分文化的后面。 D.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潜存于佛道二家背后的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 9下列对佛教文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教文化中也有“知”与“行”两个方面,其中“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 等是与“知”密切联系的“行”,这些“行”不带伦理色彩 B.佛教虽然讲的大多是地狱、轮回等所谓的“鬼学”,但自古以来对中国百姓日常生 活的影响绝不亚于传统的儒学 C.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为求生存而做出某些伪装,披上伦理的外衣,这显示了中国 纲纪伦常等传统道德的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 D.原始佛教并不强调孝”,而是特别强调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教义, 而后在中国纲纪文化冲击下,不得不歪曲原义以求得生存。 10.大量的引用是本文的特色,请简要说明引用周一良的论述所起的作用。(2分) l1本文题为《中国文化的内涵》,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关于“中国文化的内涵”的观点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 草原上的日出 【英】多丽丝莱辛 (1)在清晨的灌木丛中,一个小男孩遇到了如下情景 (2)他跑得更近了,然后又静静地站住,一种莫名的新的恐惧使他停下了脚步。他四 周的草儿生机勃勃,正在窃窃私语。他狂乱地四下张望,接着低头看去。地上黑压压的全是 蚂蚁,又大又壮,它们对他视而不见,急匆匆地向挣扎着的什么东西奔去,好像亮闪闪的黑 水在草中流淌着。 (3)之后,他屏住呼吸。怜悯和惊惧攫住了他,只见一只野兽倒在地上并停止了尖叫。 此时此刻,他只听见一只鸟儿在鸣唱,以及行色匆匆的蚂蚁的沙沙声。 (4)他抬头冲那只不住扭动、时而抽搐的黑色东西望去。它比刚才安静了。从那团微 微扭动的东西尚能模糊看出是只小鹿 (5)他突然想到他可以开枪射击,让它结束痛苦;于是,他举起枪。然而,他又缓缓 地放下了枪。那只鹿再不可能有什么感觉了,它的挣扎是神经的机械反射。但使他放下枪的 并不仅仅是这个,而是一种在脑海里逐渐膨胀的愤怒、痛苦和抗拒感:如果我没来,它也会 这样死去。我干吗要干涉呢类似这样的事情灌木丛中随处可见,随时都在发生。活着的东 西在极度痛苦中死去,这是生命的演变过程。我阻止不了,我也无法阻止。我无能为力。他 很高兴那只鹿已经失去知觉不再感到痛苦了,因此他不必下决心去杀死它。此时,他脚下的 蚂蚁们嘴里衔着粉红色的肉片正浩浩荡荡地返回。他的鼻孑闻到了新鲜鹿肉的酸味。他极力
A.狭义的文化包含于广义的文化中,深义的文化则是普遍地存在于狭义和广义文化 的领域中的共同的东西。 B.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民族文化中最本质的东 西,正是日本深义文化的特质。 C.中国文化的内涵可以从民族心态或哲学范畴去探究,作者认为深义的中华文化存 在于“知”与“行”两部分文化的后面。 D.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潜存于佛道二家背后的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 西。 9.下列对佛教文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教文化中也有“知”与“行”两个方面,其中“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 等是与“知”密切联系的“行”,这些“行”不带伦理色彩。 B.佛教虽然讲的大多是地狱、轮回等所谓的“鬼学”,但自古以来对中国百姓日常生 活的影响绝不亚于传统的儒学。 C.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为求生存而做出某些伪装,披上伦理的外衣,这显示了中国 纲纪伦常等传统道德的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 D.原始佛教并不强调“孝”,而是特别强调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教义, 而后在中国纲纪文化冲击下,不得不歪曲原义以求得生存。 10.大量的引用是本文的特色,请简要说明引用周一良的论述所起的作用。(2 分) 11.本文题为《中国文化的内涵》,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关于“中国文化的内涵”的观点。 (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6 题。(20 分) 草原上的日出 【英】多丽丝·莱辛 (1)在清晨的灌木丛中,一个小男孩遇到了如下情景: (2)他跑得更近了,然后又静静地站住,一种莫名的新的恐惧使他停下了脚步。他四 周的草儿生机勃勃,正在窃窃私语。他狂乱地四下张望,接着低头看去。地上黑压压的全是 蚂蚁,又大又壮,它们对他视而不见,急匆匆地向挣扎着的什么东西奔去,好像亮闪闪的黑 水在草中流淌着。 (3)之后,他屏住呼吸。怜悯和惊惧攫住了他,只见一只野兽倒在地上并停止了尖叫。 此时此刻,他只听见一只鸟儿在鸣唱,以及行色匆匆的蚂蚁的沙沙声。 (4)他抬头冲那只不住扭动、时而抽搐的黑色东西望去。它比刚才安静了。从那团微 微扭动的东西尚能模糊看出是只小鹿。 (5)他突然想到他可以开枪射击,让它结束痛苦;于是,他举起枪。然而,他又缓缓 地放下了枪。那只鹿再不可能有什么感觉了,它的挣扎是神经的机械反射。但使他放下枪的 并不仅仅是这个,而是一种在脑海里逐渐膨胀的愤怒、痛苦和抗拒感:如果我没来,它也会 这样死去。我干吗要干涉呢?类似这样的事情灌木丛中随处可见,随时都在发生。活着的东 西在极度痛苦中死去,这是生命的演变过程。我阻止不了,我也无法阻止。我无能为力。他 很高兴那只鹿已经失去知觉不再感到痛苦了,因此他不必下决心去杀死它。此时,他脚下的 蚂蚁们嘴里衔着粉红色的肉片正浩浩荡荡地返回。他的鼻子闻到了新鲜鹿肉的酸味。他极力
控制着空胃徒劳地抽搐,然后提醒自己:这些蚂蚁也需要吃东西 (6)那东西已经小了。现在,它看上去已经难以辨别。他不晓得时间已经过去了多久 随后看见那个黑影渐渐变小,些许白色从中显露出来,在阳光中闪闪发亮。是的,是太阳刚 刚升起来了,它照耀在岩石上。唉,整个事情不可能超过几分钟。 (7)他跨步前行,信步踩碎了几只蚂蚁,直至他站到那具骨架前。它已经被剔净了肉。 除了白骨上粉红色的碎肉块,仿佛它已经在那里躺了好多年。骨头四周,蚂蚁嘴里衔着肉, 渐渐稀少。 (8)那个男孩朝它们—又大又黑又丑的蚂蚁们望去。其中有几只站住,正用闪亮的小 眼睛盯住他看。‘滚!”他冷酷地对那些蚂蚁说,我不喜欢你们不管怎么样,都不喜欢。滚 吧ˆ说完,他想像着那些蚂蚁转身离去的情景。 (9)他在那些骨头边弯下腰,触摸头颅上的孔穴:那是眼睛所在的地方,他想到了鹿 那水汪汪的黑眼睛,觉得这一切难以置信。 (10)那天早上,也许一小时前这只小生灵还骄傲又自由地走在灌木丛中,感受着皮肤 上的凉意,就像他自己感受到的那样,感到兴奋。它自豪地踩着大地,轻轻地甩动着漂亮的 白尾巴,嗅着清晨寒冷的空气。它像国王和统治者们那样行走,自由漫步在这片灌木丛中 每片草叶为它而生长,闪亮纯净的河水供它饮用。 (11)但是,接着一发生了什么事呢?谁会想到这样一只箭步如飞的动物会被一群蚂蚁 困住呢? 注:多丽丝莱辛(1919—),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20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2.“小男孩”在清晨的灌木丛中遇到的这一幕情景给他的心理和情感上带来了哪些变 化?请简要概括。(3分) 13.试赏析第(2)段中的景物描写所运用的手法及其作用。(4分) (10)段突出了小鹿怎样的形象?从全文看,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4分) 15.艺术不仅要反映现实,还要看到人们的心灵状态。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给文中 第(5)段的画线句写一段赏析性文字。(4分) 6.对文题“草原上的日出”有下列三种理解,你赞成哪一种?请选择其中的一种理解, 解说你赞成的理由。(5分) (1)草原上的日出,象征小男孩当天在草原上目睹蚂蚁吞噬小鹿一事后获得了新 想法 (2)早晨的太阳起着烘托作用,渲染小鹿瞬间被蚂蚁吞噬的悲剧气氛。 (3)草原上的日出是每天都有的事情,象征新生命总是在旧生命消亡的基础上产生 的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 张仪诳楚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
控制着空胃徒劳地抽搐,然后提醒自己:这些蚂蚁也需要吃东西! (6)那东西已经小了。现在,它看上去已经难以辨别。他不晓得时间已经过去了多久, 随后看见那个黑影渐渐变小,些许白色从中显露出来,在阳光中闪闪发亮。是的,是太阳刚 刚升起来了,它照耀在岩石上。唉,整个事情不可能超过几分钟。 (7)他跨步前行,信步踩碎了几只蚂蚁,直至他站到那具骨架前。它已经被剔净了肉。 除了白骨上粉红色的碎肉块,仿佛它已经在那里躺了好多年。骨头四周,蚂蚁嘴里衔着肉, 渐渐稀少。 (8)那个男孩朝它们──又大又黑又丑的蚂蚁们望去。其中有几只站住,正用闪亮的小 眼睛盯住他看。“滚! ”他冷酷地对那些蚂蚁说,“我不喜欢你们!不管怎么样,都不喜欢。滚 吧!”说完,他想像着那些蚂蚁转身离去的情景。 (9)他在那些骨头边弯下腰,触摸头颅上的孔穴:那是眼睛所在的地方,他想到了鹿 那水汪汪的黑眼睛,觉得这一切难以置信。 (10)那天早上,也许一小时前这只小生灵还骄傲又自由地走在灌木丛中,感受着皮肤 上的凉意,就像他自己感受到的那样,感到兴奋。它自豪地踩着大地,轻轻地甩动着漂亮的 白尾巴,嗅着清晨寒冷的空气。它像国王和统治者们那样行走,自由漫步在这片灌木丛中。 每片草叶为它而生长,闪亮纯净的河水供它饮用。 (11)但是,接着──发生了什么事呢?谁会想到这样一只箭步如飞的动物会被一群蚂蚁 困住呢? 注:多丽丝·莱辛(1919—),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2007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2.“小男孩”在清晨的灌木丛中遇到的这一幕情景给他的心理和情感上带来了哪些变 化?请简要概括。(3 分) 13.试赏析第(2)段中的景物描写所运用的手法及其作用。(4 分) 14.第(10)段突出了小鹿怎样的形象?从全文看,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4 分) 15.艺术不仅要反映现实,还要看到人们的心灵状态。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给文中 第(5)段的画线句写一段赏析性文字。(4 分) 16.对文题“草原上的日出”有下列三种理解,你赞成哪一种?请选择其中的一种理解, 解说你赞成的理由。(5 分) (1)草原上的日出,象征小男孩当天在草原上目睹蚂蚁吞噬小鹿一事后获得了新 想法。 (2)早晨的太阳起着烘托作用,渲染小鹿瞬间被蚂蚁吞噬的悲剧气氛。 (3)草原上的日出是每天都有的事情,象征新生命总是在旧生命消亡的基础上产生 的。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21 题(18 分) 张仪诳楚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
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 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对曰 “不然。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王日:“有说乎?” 对日:“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 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是王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两国之兵必俱至。 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晩也。”王曰:愿陈子闭 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赐之。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 仪至秦。 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日:“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土宋遗借宋之 符,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日:“子何不 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使者怒,还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发兵而攻秦。陈轸曰:轸 可发口言乎?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今王 已绝于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楚王不听,使屈 句师师伐秦。秦亦发兵使庶长章击之。 春,秦师与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斩甲土八万,虏屈勻及列侯、执珪七十余人,遂取 汉中郡。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 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 《孟子》论之日: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惧诸侯,安居而熄天下”。 孟子日:“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文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民由之不得志则独 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 (选自《资治通鉴》第三卷) 17.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 诚:如果 B.君臣皆贺,陈轸独吊 吊:哀伤 C.今王已绝于齐而责欺于秦 责:责问,质问 D.富贵不能淫 淫:过度,不节制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1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秦国主动向楚示好,请求楚国与齐国绝交的提议,陈轸头脑冷静,洞察了 其中的阴谋,力排众议,勇敢地向楚王陈述自己的意见 B.楚王因为贪小便宜,利令智昏,痛失齐、楚交好的大局,导致最后陷入四处受 敌、被迫割地向秦求和的不利境地。 C.张仪回国后故意不上朝,吊足了楚王的胃口,楚王却一错再错,派人辱骂齐王 把昔日的盟友齐国推向了秦国的怀抱。 D.许多人包括孟子都认为,为了秦国的大一统事业,张仪能屈能伸,尽了自己最
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 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对曰: “不然。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王曰:“有说乎?” 对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 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是王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两国之兵必俱至。 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王曰:“愿陈子闭 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赐之。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 仪至秦。 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宋遗借宋之 符,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子何不 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使者怒,还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发兵而攻秦。陈轸曰:“轸 可发口言乎?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今王 已绝于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楚王不听,使屈 匄师师伐秦。秦亦发兵使庶长章击之。 春,秦师与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匄及列侯、执珪七十余人,遂取 汉中郡。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 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 《孟子》论之曰: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惧诸侯,安居而熄天下” 。 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 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 (选自《资治通鉴》第三卷) 17.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 诚:如果 B.君臣皆贺,陈轸独吊. 吊:哀伤 C.今王已绝于齐而责.欺于秦 责:责问,质问 D.富贵不能淫. 淫:过度,不节制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1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秦国主动向楚示好,请求楚国与齐国绝交的提议,陈轸头脑冷静,洞察了 其中的阴谋,力排众议,勇敢地向楚王陈述自己的意见。 B.楚王因为贪小便宜,利令智昏,痛失齐、楚交好的大局,导致最后陷入四处受 敌、被迫割地向秦求和的不利境地。 C.张仪回国后故意不上朝,吊足了楚王的胃口,楚王却一错再错,派人辱骂齐王, 把昔日的盟友齐国推向了秦国的怀抱。 D.许多人包括孟子都认为,为了秦国的大一统事业,张仪能屈能伸,尽了自己最
大的努力,顺利实现了分化齐楚两国的目的,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 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 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2分) ②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6分) 菩萨蛮塞上秋望 (清)冯云骧 龙沙落日山衔水,登台怅望寒云里。猎骑返城西,秋风大将旗。 飞蓬迷鸟路,白雁哀鸣去。绝塞易黄昏,孤城早闭门。 22.词的上阕用了多个意象,着意渲染了 的意境。(2分) 23.结合词作,简要分析下阕是怎样抒发思想感情的。(4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子路问成人。子曰日:“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 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日: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注]久要:长久的困顿处境。要,约,困顿 24.(1)两则文字谈到了一个相同的问题,但角度有所不同,第一则文字是从 度谈的,第二则文字是以师生答问的方式展开。(1分) (2)从上述语段看,孔子培养人才的理想目标是什么?请结合现实,评析一下这个 培养目标的现实意义。(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庄子·逍 遥游》) (3)嗟乎,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滕 王阁序》) (4)吾师道也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师之所存 也。(韩愈《师说》)
大的努力,顺利实现了分化齐楚两国的目的,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 是 恶 足 以 为 大 丈 夫 哉 君 子 立 天 下 之 正 位 行 天 下 之 正 道 得 志 则 与 民 由 之 不 得 志 则 独 行 其 道 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①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2 分) ②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4 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22—23 题。(6 分) 菩萨蛮 塞上秋望 (清)冯云骧 龙沙落日山衔水,登台怅望寒云里。猎骑返城西,秋风大将旗。 飞蓬迷鸟路,白雁哀鸣去。绝塞易黄昏,孤城早闭门。 22.词的上阕用了多个意象,着意渲染了 的意境。(2 分) 23.结合词作,简要分析下阕是怎样抒发思想感情的。(4 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 分)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 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注]久要:长久的困顿处境。要,约,困顿。 24.(1)两则文字谈到了一个相同的问题,但角度有所不同,第一则文字是从 角 度谈的,第二则文字是以师生答问的方式展开。(1 分) (2)从上述语段看,孔子培养人才的理想目标是什么?请结合现实,评析一下这个 培养目标的现实意义。(3 分) (四)古诗文默写。(6 分) 2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 (1)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 。(《庄子·逍 遥游》) (3)嗟乎, ,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滕 王阁序》) (4)吾师道也,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师之所存 也。(韩愈《师说》)
(5)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语》)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当土地供给你营养,让你不断攀向高处时,你得低下头来看看土地的面容和伤痕。人往 高处走,高处有无尽的奇观;水往低处流,低处更多的是需要爱心浇灌的土地。人到了高处 才觉得低处的广阔,但是人只有在低处,才可以看到山的高峻。人生时时都要面对高处与低 处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 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台州市2010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调考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 1.B,读音分别为yang/ yang, wu/ wuzhong/ zhong(A项“怫”弗”均读fu;C项“毡”料 均读zhan;“绯”蜚”均读fei;D项“笺”间”均读jian。) 2.C(A项“骁”应为“枭”:B项“殒”应为“陨”:D项“融”应为“容”) 3.C(昭然若揭:真相得以揭露、明白,不合语境) 4.D(A项“解决经济困境”搭配不当:B项“如果”一旦”重复;C项强加因果) 5.(3分)浙江游艺场所(1分)停批9年(多年)后(1分)解禁(1分) 6.(4分,每句2分,扣住要求,得体通顺)答案示例 直言警示:吸烟害人害己,请勿吸烟,违者罚款。 委婉劝说:也许,你的指尖夹着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请勿吸烟 7.(5分)(有思辨色彩,合乎情理,语气强烈,语言通顺给满分) 答案示例 更名也许短时期内可以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后拍出的 影片可能更“阿凡达”,难道我们为了发展经济,要不断赶潮流不断更名吗?我们需要赶这样 的时髦吗? 更名也许能让张家界进一步走向世界,但是,作为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怎么能没 有“你的电影用我的素材,那是因为我能吸引你的眼球”的自信?我们中国人就那么缺乏自 信力吗? 更名也许能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但是,他们感兴趣的恰恰是东方的神韵,“乾坤柱” 岂不是比所谓的“哈利路亚山”更具东方色彩?更具有吸引力? 8C(A错在后半句与原意不符,B错在将“具体表现”等同于“特质”,D错在“佛道二家 应是“知”行”两者) 9B(不亚于儒学的是学说思想方面) 10.引用周一良的论述,是为了借用“深义的文化”这个概念,引出本文观察中国文化的 视角。(2分,答“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作者想换
(5)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 。”(《论 语》) 四、作文(60 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当土地供给你营养,让你不断攀向高处时,你得低下头来看看土地的面容和伤痕。人往 高处走,高处有无尽的奇观;水往低处流,低处更多的是需要爱心浇灌的土地。人到了高处 才觉得低处的广阔,但是人只有在低处,才可以看到山的高峻。人生时时都要面对高处与低 处。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 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 台州市 2010 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调考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 1.B,读音分别为 yàng / yáng,wú / wù,zhòng / zhǒng(A 项“怫”“弗”均读 fú;C 项“毡”“粘” 均读 zhān;“绯”“蜚”均读 fēi;D 项“笺”“间”均读 jiān。) 2.C(A 项“骁”应为“枭”;B 项“殒”应为“陨”;D 项“融”应为“容”) 3.C(昭然若揭:真相得以揭露、明白,不合语境) 4.D(A 项“解决经济困境”搭配不当;B 项“如果”“一旦”重复;C 项强加因果) 5.(3 分)浙江游艺场所(1 分)停批 9 年(多年)后(1 分)解禁(1 分) 6.(4 分,每句 2 分,扣住要求,得体通顺) 答案示例: 直言警示:吸烟害人害己,请勿吸烟,违者罚款。 委婉劝说:也许,你的指尖夹着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请勿吸烟 7.(5 分)(有思辨色彩,合乎情理,语气强烈,语言通顺给满分) 答案示例: 更名也许短时期内可以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后拍出的 影片可能更“阿凡达”,难道我们为了发展经济,要不断赶潮流不断更名吗?我们需要赶这样 的时髦吗? 更名也许能让张家界进一步走向世界,但是,作为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怎么能没 有 “你的电影用我的素材,那是因为我能吸引你的眼球”的自信?我们中国人就那么缺乏自 信力吗? 更名也许能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但是,他们感兴趣的恰恰是东方的神韵,“乾坤柱” 岂不是比所谓的“哈利路亚山”更具东方色彩?更具有吸引力? 8.C(A 错在后半句与原意不符,B 错在将“具体表现”等同于“特质”,D 错在“佛道二家” 应是“知”“行”两者) 9.B(不亚于儒学的是学说思想方面) 10.引用周一良的论述,是为了借用“深义的文化”这个概念,引出本文观察中国文化的 视角。(2 分,答“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作者想换
个角度,同样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者内涵”1分) ll.中国文化由“知”和“行”两方面构成,最具有中国文化特性的深义文化是“知”与“行 背后的伦理道德(三纲六纪 12.(3分)恐惧和怜悯—一痛苦和愤怒一一解脱和明白(释然和高兴) 13.本段景物描写运用了反衬和拟人的手法。(2分)“草儿生机勃勃”反衬了小鹿的生 命即将消失:(1分)“窃窃私语”运用拟人手法,说明一场吞噬小鹿的事将要发生;而地上 黑压压的又大又壮的蚂蚁则暗示了小鹿最终的命运(或:为小鹿最终的命运作了铺垫)(写 出2点即可给2分)。 14.突出了小鹿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体的自豪(骄傲)和自由。(1分) 用意:使想象中的小鹿和眼前所见的小鹿形成鲜明的对比(1分),表达了对生命的热 爱(1分),对生命逝去的遗憾、惋惜(1分)。 15.赏析要点:运用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形象细腻地表现了小男孩的心理变化。(1 分)“举起枪”和“放下枪”两个看似矛盾的动作紧密相承,突出了小男孩内心激烈的冲突 让读者具体感受到了小男孩想开枪射击,让小鹿结束痛苦的一份悲悯之心,又体味出他接受 现实中生命新旧更迭的艰难过程。(3分) 6.(1)小男孩在清晨的灌木丛中,发现众多的蚂蚁吞噬一只小鹿。他想开枪射击,让鹿 结束痛苦,他举起枪然后又放下枪,因为小鹿已经死亡。他在激动之中发现了新东西:“这 是生命的演变过程”我阻止不了,我也无法阻止”;同时他又发现蚂蚁这样的生命体“也需要 吃东西!”由此可知,小男孩目睹蚂蚁吃小鹿一事之后产生了新的想法:生命的演变过程必然 经历痛苦,现实非常残酷,这也是无可奈何的。所以,“草原上的日出”象征了小男孩当天在 草原上目睹一件事之后有了新的想法。(能结合文本分析到小男孩想法上的具体变化,3分 能抽象概括出小男孩新的想法,2分。) (2)第6段,小鹿很快被蚂蚁吃掉,“些许白色从中显露出来,在阳光中闪闪发亮”,渲染 小鹿瞬间被蚂蚁吞噬的悲剧气氛。“太阳刚刚升起来了,它照耀在岩石上”,介绍环境之后 用“唉,整个事情不可能超过几分钟”强调悲剧事件,其中的太阳照在岩石上,渲染悲剧气氛 (对“日出”提及一处且有具体分析得2分,提及两处且有具体分析得5分。) (3)尽管作者对蚂蚁的残忍十分痛恨,但也清醒认识到“这些蚂蚁也需要吃东西”,“生命 的演变过程”系生死交替过程。有死就有生,就此事而言,小鹿之死帮助了蚂蚁之生。(2分)“类 似这样的事情灌木丛中随处可见,随时都在发生”,这其实是告诉人们生死演变之事随处随 时都在发生。在这时刻,太阳升起来了,照在蚂蚁啃噬的小鹿的骨架上,这无疑象征着新生 命总是在旧生命灭亡的基础上产生的。(3分) 17.D(淫:迷惑,乱其心) 18.A(才) 19.D(孟子不认为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 20.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 独行其道(3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21.①为您考虑,不如我们暗中与齐国修好而表面上绝交,派人随张仪回去。(2分,采 分点“阴”,“阳”,“于齐”倒装句) ②攻打秦国还不如趁机用一座大城的代价去收买它,与秦国合力攻打齐国。这样我们从 秦国失去的土地,还可以在齐国得到补偿。(4分,采分点“因”,“赂”,“是”,“以一名都”亡 地于秦,取偿于齐”介词结构后置) 22.边关奇异壮丽、雄浑苍凉(2分)。 23.“飞蓬”一句,借断根干枯后随风飞转的蓬草,暗喻戍边将士孤苦无依的漂泊感:“迷 鸟路”、“白雁哀鸣”烘托了将士们归家无期的哀痛:“绝塞”、“孤城”则通过与世隔绝的边塞 黄昏、闭门孤城,表现了戍边将士们孤独寂寞的思归愁绪。(能结合具体文本,答出以上任 意两点可得4分) 24.(1)受教育者(或学生/弟子)的切身感受(1分)
个角度,同样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者内涵”1 分) 11. 中国文化由“知”和“行”两方面构成,最具有中国文化特性的深义文化是“知”与“行” 背后的伦理道德(三纲六纪)。 12.(3 分)恐惧和怜悯——痛苦和愤怒——解脱和明白(释然和高兴) 13.本段景物描写运用了反衬和拟人的手法。(2 分)“草儿生机勃勃”反衬了小鹿的生 命即将消失;(1 分)“窃窃私语”运用拟人手法,说明一场吞噬小鹿的事将要发生;而地上 黑压压的又大又壮的蚂蚁则暗示了小鹿最终的命运(或:为小鹿最终的命运作了铺垫)(写 出 2 点即可给 2 分)。 14.突出了小鹿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体的自豪(骄傲)和自由。(1 分) 用意:使想象中的小鹿和眼前所见的小鹿形成鲜明的对比(1 分),表达了对生命的热 爱(1 分),对生命逝去的遗憾、惋惜(1 分)。 15.赏析要点:运用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形象细腻地表现了小男孩的心理变化。(1 分) “举起枪”和“放下枪”两个看似矛盾的动作紧密相承,突出了小男孩内心激烈的冲突; 让读者具体感受到了小男孩想开枪射击,让小鹿结束痛苦的一份悲悯之心,又体味出他接受 现实中生命新旧更迭的艰难过程。(3 分) 16.⑴小男孩在清晨的灌木丛中,发现众多的蚂蚁吞噬一只小鹿。他想开枪射击,让鹿 结束痛苦,他举起枪然后又放下枪,因为小鹿已经死亡。他在激动之中发现了新东西:“这 是生命的演变过程”“我阻止不了,我也无法阻止”;同时他又发现蚂蚁这样的生命体“也需要 吃东西!”由此可知,小男孩目睹蚂蚁吃小鹿一事之后产生了新的想法:生命的演变过程必然 经历痛苦,现实非常残酷,这也是无可奈何的。所以,“草原上的日出”象征了小男孩当天在 草原上目睹一件事之后有了新的想法。(能结合文本分析到小男孩想法上的具体变化,3 分; 能抽象概括出小男孩新的想法,2 分。) ⑵第 6 段,小鹿很快被蚂蚁吃掉,“些许白色从中显露出来,在阳光中闪闪发亮”,渲染 小鹿瞬间被蚂蚁吞噬的悲剧气氛。“太阳刚刚升起来了,它照耀在岩石上”,介绍环境之后, 用“唉,整个事情不可能超过几分钟”强调悲剧事件,其中的太阳照在岩石上,渲染悲剧气氛。 (对“日出”提及一处且有具体分析得 2 分,提及两处且有具体分析得 5 分。) ⑶尽管作者对蚂蚁的残忍十分痛恨,但也清醒认识到“这些蚂蚁也需要吃东西”,“生命 的演变过程”系生死交替过程。有死就有生,就此事而言,小鹿之死帮助了蚂蚁之生。(2 分)“类 似这样的事情灌木丛中随处可见,随时都在发生”,这其实是告诉人们生死演变之事随处随 时都在发生。在这时刻,太阳升起来了,照在蚂蚁啃噬的小鹿的骨架上,这无疑象征着新生 命总是在旧生命灭亡的基础上产生的。(3 分) 17.D(淫:迷惑,乱其心) 18.A (才) 19.D(孟子不认为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 20.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 独行其道(3 分,错一处扣 1 分,扣完为止) 21.①为您考虑,不如我们暗中与齐国修好而表面上绝交,派人随张仪回去。(2 分,采 分点“阴”,“阳”,“于齐”倒装句) ②攻打秦国还不如趁机用一座大城的代价去收买它,与秦国合力攻打齐国。这样我们从 秦国失去的土地,还可以在齐国得到补偿。(4 分,采分点“因”,“赂”,“是”,“以一名都”“亡 地于秦,取偿于齐”介词结构后置) 22.边关奇异壮丽、雄浑苍凉(2 分)。 23.“飞蓬”一句,借断根干枯后随风飞转的蓬草,暗喻戍边将士孤苦无依的漂泊感;“迷 鸟路”、“白雁哀鸣”烘托了将士们归家无期的哀痛;“绝塞”、“孤城”则通过与世隔绝的边塞 黄昏、闭门孤城,表现了戍边将士们孤独寂寞的思归愁绪。(能结合具体文本,答出以上任 意两点可得 4 分) 24.⑴受教育者(或学生 / 弟子)的切身感受(1 分)
(2)德才兼备、人格健全、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或具有“知”、“不欲”、“勇”、“艺”而又 能节之以礼、和之以乐的人)(1分) 评析要点参考:孔子提出的“成人标准,用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 的合格人才,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1分)当下,我们需要纠正那种过分“功利化”、“市 场化”的倾向,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建设。(1分)(意对即可) 25.()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道之所存 (5)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26.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论语》文段参考译文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 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 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 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文言文参考译文: 秦王想征伐齐国,又顾虑齐国与楚国有互助条约,便派张仪前往楚国。张仪对楚王说: 大王如果能听从我的建议,与齐国废除盟约,断绝邦交,我可以向楚国献上商於地方的六 百里土地,让秦国的美女来做侍奉您的妾婢。秦、楚两国互通婚嫁,就能永远结为兄弟之邦 楚王十分高兴,允诺张仪的建议。群臣都前来祝贺,只有陈轸表示哀痛。楚王恼怒地问:“我 兵未发而得到六百里土地,有什么不好?”陈轸回答:“您的想法不对。以我之见,商於 的土地不会到手,齐国、秦国却会联合起来,齐、秦一联合,楚国即将祸事临门了。”楚王 问:“你有什么解释呢?”陈轸回答:“秦国之所以重视楚国,就是因为我们有齐国作盟友。 现在我们如果与齐国毁约断交,楚国便孤立了,秦国又怎么会偏爱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而白 送商於六百里地呢!张仪回到秦国以后,一定会背弃对大王您的许诺。那时大王北与齐国断 交,西与秦国生出怨仇,两国必定联合发兵夹攻。为您算计,不如我们暗中与齐国仍旧修好 而只表面上绝交,派人随张仪回去。如果真的割让给我们土地,再与齐国绝交也不晚。”楚 王斥责道:“请你陈先生闭上嘴巴,不要再说废话了,等着看我去接收大片土地吧!”于是把 国相大印授给张仪,又重重赏赐他。随后下令与齐国毁约断交,派一名将军同张仪前往秦国 张仪回国后,假装从车上跌下,三个月不上朝。楚王听说后自语道:“张仪是不是觉得 我与齐国断交做得还不够?”便派勇士宋遗借了宋国的符节,北上到齐国去辱骂齐王。齐王 大怒,立即降低身份去讨好秦国,齐国、秦国于是和好。这时张仪才上朝,见到楚国使者, 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何还不去接受割地?从某处到某处,有六里多见方。”使者愤怒地回国 报告楚王,楚王勃然大怒,想发兵攻打秦国。陈轸说:“我可以开口说话吗?攻秦国还不如 趁机用一座大城的代价去收买它,与秦国合力攻齐国。这样我们从秦国失了地,还可以在齐 国得到补偿。现在大王您已经与齐国断交,又去质问秦国的欺骗行为,是我们促使齐国、秦 国和好而招来天下的军队了,国家一定会有大损失!”楚王仍是不听他的劝告,派屈句率军 队征讨秦国,秦国也任命魏章为庶长之职,起兵迎击 春季,秦、楚两国军队在丹阳大战,楚军大败,八万甲士被杀,屈及以下的列侯、执 珪等七十多名官员被俘。秦军乘势夺取了汉中郡。楚王又征发国内全部兵力再次袭击秦国, 在蓝田决战,楚军再次大败。韩、魏等国见楚国危困,也向南袭击楚国,直达邓。楚国听说 了,只好率军回救,割让两座城向秦国求和 孟轲论之曰:有人说:“张仪、公孙衍难道不是大丈夫吗?他一怒而使各国恐惧,安居
⑵德才兼备、人格健全、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或具有“知”、“不欲”、“勇”、“艺”而又 能节之以礼、和之以乐的人)(1 分) 评析要点参考:孔子提出的“成人”标准,用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 的合格人才,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1 分)当下,我们需要纠正那种过分“功利化”、“市 场化”的倾向,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建设。(1 分)(意对即可) 25.⑴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⑵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⑶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⑷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道之所存 ⑸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26.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论语》文段参考译文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 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 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 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文言文参考译文: 秦王想征伐齐国,又顾虑齐国与楚国有互助条约,便派张仪前往楚国。张仪对楚王说: “大王如果能听从我的建议,与齐国废除盟约,断绝邦交,我可以向楚国献上商於地方的六 百里土地,让秦国的美女来做侍奉您的妾婢。秦、楚两国互通婚嫁,就能永远结为兄弟之邦。” 楚王十分高兴,允诺张仪的建议。群臣都前来祝贺,只有陈轸表示哀痛。楚王恼怒地问:“我 一兵未发而得到六百里土地,有什么不好?”陈轸回答:“您的想法不对。以我之见,商於 的土地不会到手,齐国、秦国却会联合起来,齐、秦一联合,楚国即将祸事临门了。”楚王 问:“你有什么解释呢?”陈轸回答:“秦国之所以重视楚国,就是因为我们有齐国作盟友。 现在我们如果与齐国毁约断交,楚国便孤立了,秦国又怎么会偏爱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而白 送商於六百里地呢!张仪回到秦国以后,一定会背弃对大王您的许诺。那时大王北与齐国断 交,西与秦国生出怨仇,两国必定联合发兵夹攻。为您算计,不如我们暗中与齐国仍旧修好 而只表面上绝交,派人随张仪回去。如果真的割让给我们土地,再与齐国绝交也不晚。”楚 王斥责道:“请你陈先生闭上嘴巴,不要再说废话了,等着看我去接收大片土地吧!”于是把 国相大印授给张仪,又重重赏赐他。随后下令与齐国毁约断交,派一名将军同张仪前往秦国。 张仪回国后,假装从车上跌下,三个月不上朝。楚王听说后自语道:“张仪是不是觉得 我与齐国断交做得还不够?”便派勇士宋遗借了宋国的符节,北上到齐国去辱骂齐王。齐王 大怒,立即降低身份去讨好秦国,齐国、秦国于是和好。这时张仪才上朝,见到楚国使者, 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何还不去接受割地?从某处到某处,有六里多见方。”使者愤怒地回国 报告楚王,楚王勃然大怒,想发兵攻打秦国。陈轸说:“我可以开口说话吗?攻秦国还不如 趁机用一座大城的代价去收买它,与秦国合力攻齐国。这样我们从秦国失了地,还可以在齐 国得到补偿。现在大王您已经与齐国断交,又去质问秦国的欺骗行为,是我们促使齐国、秦 国和好而招来天下的军队了,国家一定会有大损失!”楚王仍是不听他的劝告,派屈匄率军 队征讨秦国,秦国也任命魏章为庶长之职,起兵迎击。 春季,秦、楚两国军队在丹阳大战,楚军大败,八万甲士被杀,屈匄及以下的列侯、执 珪等七十多名官员被俘。秦军乘势夺取了汉中郡。楚王又征发国内全部兵力再次袭击秦国, 在蓝田决战,楚军再次大败。韩、魏等国见楚国危困,也向南袭击楚国,直达邓。楚国听说 了,只好率军回救,割让两座城向秦国求和。 孟轲论之曰:有人说:“张仪、公孙衍难道不是大丈夫吗?他一怒而使各国恐惧,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