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2016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 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消遣(qian)隽逸(jn)萦绕(ying)濒临(bin) B.无垠(ying)给事(ⅱ)噙满(qin)腼腆(tian) C.蹲踞(j) 绰号(chuo)怪癖(pi) 骨髓( gusui) D.虬枝(qi)倏地(shu)倔强(jue)拙劣(zhuo)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狼藉相提并论孤僻言简意骇 B.盛撰涓涓细流花枝招展纵横绝荡 C.源远流长层峦叠嶂再接再厉豁然开朗 D.更胜一畴断章取义震撼惊蜇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 A.传说掌门当年师从上任执剑长老,深得其剑道精髓,恐怕我辈只能望其项背了 B.天墉城剑术在天下首屈一指,又有紫胤真人坐镇门庭,但凡有志者皆心向往之 C.能够跻身于琅琊阁的榜单之上,是天下英雄梦寐以求的事 D.为了对付梅长苏,夏江可谓挖空心思,然而一次次交锋下来,夏江竟是没有讨到半点便宜。 4.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春节期间,我市个别旅游景点的停车位过少,以致车辆乱停乱放。对此,我们认为景点管理部门并 非不无责任。 B.语文课上,樊哲迟到了,于是他向老师解释道:“老师,我迟到的原因是因为我拉肚子。” C.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 D.通过运用科学的复习方法,使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 5.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他,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 B.我问那个买鲜花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C.像《论语(六则)》这样的古代经典诗文,一定要能够背诵。 D.“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岳阳楼记》《出师表》《爱莲说》《曹刿论战》《陋室铭》中的“记”“表”“说”“论”“铭”都是 古代文体的名称 B.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归园田居》《饮酒》等都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 C.宋朝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词,词坛上的豪放派的代表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代表是李清照 D.在古代,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阳。如:衡阳,即衡山的南面 江阴,即长江的南岸 、现代文阅读(I)(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7-9题 批评请从尊重开始 ①批评,在我看来应该是一种实事求是,对事不对人的善意行为。可是有的人往往会在批评中夹杂个 人的负面情绪,把善意的批评变成情绪的发泄。批评请从尊重开始,莫让批评变成一种恶意。 ②2月的最后几天里,一张照片在网络上热传,画面里,两个女孩在地铁站里蹲着等车。“地铁里蹲 着没教养”一一某个年长者在网络上提出了对两个女孩的批评,由此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的人赞同,因
广西桂林市 2016 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A.消遣.(qián) 隽.逸(jùn) 萦.绕(yíng) 濒.临(bīn) B.无垠.(yíng) 给.事(jǐ) 噙.满(qín) 腼腆.(tiǎn) C.蹲踞.(jù) 绰.号(chùo) 怪癖.(p ì) 骨髓..(gúsuǐ) D.虬.枝(qiú) 倏.地(shū) 倔.强(jué) 拙.劣(zhūo)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 ) A.狼藉 相提并论 孤僻 言简意骇 B.盛撰 涓涓细流 花枝招展 纵横绝荡 C.源远流长 层峦叠嶂 再接再厉 豁然开朗 D.更胜一畴 断章取义 震撼 惊蜇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 分)( ) A.传说掌门当年师从上任执剑长老,深得其剑道精髓,恐怕我辈只能望其项背 ....了。 B.天墉城剑术在天下首屈一指 ....,又有紫胤真人坐镇门庭,但凡有志者皆心向往之。 C.能够跻身于琅琊阁的榜单之上,是天下英雄梦寐以求 ....的事。 D.为了对付梅长苏,夏江可谓挖空心思 ....,然而一次次交锋下来,夏江竟是没有讨到半点便宜。 4.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 A. 春节期间,我市个别旅游景点的停车位过少,以致车辆乱停乱放。对此,我们认为景点管理部门并 非不无责任。 B. 语文课上,樊哲迟到了,于是他向老师解释道:“老师,我迟到的原因是因为我拉肚子。” C. 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 D. 通过运用科学的复习方法,使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 5.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他,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 B.我问那个买鲜花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C.像《论语(六则)》这样的古代经典诗文,一定要能够背诵。 D.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2 分)( ) A.《岳阳楼记》《出师表》《爱莲说》《曹刿论战》《陋室铭》中的“记”“表”“说”“论”“铭”都是 古代文体的名称。 B.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归园田居》《饮酒》等都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 品。 C.宋朝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词,词坛上的豪放派的代表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代表是李清照。 D.在古代,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阳。如:衡阳,即衡山的南面; 江阴,即长江的南岸。 二、现代文阅读(I)(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文,完成 7-9 题 批评请从尊重开始 ①批评,在我看来应该是一种实事求是,对事不对人的善意行为。可是有的人往往会在批评中夹杂个 人的负面情绪,把善意的批评变成情绪的发泄。批评请从尊重开始,莫让批评变成一种恶意。 ②2 月的最后几天里,一张照片在网络上热传,画面里,两个女孩在地铁站里蹲着等车。“地铁里蹲 着没教养”——某个年长者在网络上提出了对两个女孩的批评,由此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的人赞同,因
为作为女孩在公众场合蹲着不甚雅观,应当批评;有的人反对,因为女孩可能是疲惫或是身体不适才蹲下, 也没有妨碍到别人,应当宽容。 ③我并不认同这位年长者的批评,至少我不认同他批评的方式和用词。如果看不惯女孩的行为,可以 上前提醒。两个女孩可能会虚心接受,也可能听而不闻。不管是哪一种可能性,这位年长者都不应该在网 络上发布当事人的照片,并且扣上“没教养”这个帽子。或许这位年长者是出于好意,但我认为这是一种 不尊重 ④批评者都希望对方能够接受批评,并且听从意见加以改正。但是被批评的人并不见得会接受,这往 往取决于批评者所用的方式、用词和地点。比起直接严厉的批评,婉转温和的批评更容易让人接受;比起 犀利甚至接近侮辱的言辞,平和有礼的言辞更容易令人心服;比起大庭广众下批评,单独会面中的批评会 让人舒服一些。人们常常埋怨别人不能虚心接受批评,但是往往忽略了要给予对方一定的尊重。 ⑤我从小数学成绩就不好,也许是我天生就没有数学细胞,也有可能是我没有用心去学,还有一部 分原因是因为一个数学老师对我的批评。那是我第一次在那么多人面前被批评,整个教室几十个同学,还 有走廊上来来往往的师生,都看到听到那位老师对我的批评。我已经不记得那位老师说了什么,停留在记 忆里的只有难堪,还有别人向我投来的各种眼光。自此之后,我的数学成绩就更糟糕了,直至高中的一位 数学老师单独批评了我一次,让我至今都记得,而且非常感谢他的那句话 ⑥我以为是一次历史重演,但那位数学老师平静地对我说:“你可以不喜欢数学,但你一定要学会控 制数学,让它成为你的武器,而不是你的绊脚石。”当时我偏科的情况很严重,所有科目都不错,唯独数 学每次都拖后腿。听了老师的话,我突然明白自己很傻,因为记恨当年的事,也因为对自己没有信心,就 放弃了数学,宁愿花更多的时间从其他科目争取分数,也不愿花一点时间加强数学。高考的时候,数学帮 助我拉高了总分,令我的竞争力更强 ⑦批评请从尊重开始,当被批评的人感受到了尊重,也就容易理解批评者的善意,比较容易接受批评, 反省自己。这才是批评应该有的效果,若失去了尊重,批评也只会带来不满和怨恨。 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批评请从尊重开始 B.批评请从尊重开始,莫让批评变成一种恶意 C.批评要从尊重开始,才能让被批评者更容易接受批评,反省自己,达到批评应该有的效果。 D.批评若失去了尊重,批评也只会带来不满和怨恨。 8.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①段表达了作者对批评的界定,指出现实中不以尊重为基础的批评往往演变成恶意行为 B.文章②——④段中,作者概述了网络上热议的“地铁蹲”事件,并表达了作者对该事件的看法 C.文章⑤⑥段叙述了作者本人求学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两段截然不同的被批评的经历 D.文章第⑦段总结全文,照应全文开头第①段,深化主旨。 9.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整体的行文结构为“总—一分—一总”,完整、严谨,语言表达流畅、准确,内容上层层深化。 B.本文②③段综合采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旨在论证批评是否能被接受,往往取决于批评者所用的 方式、用词和地点 本文第④段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作用,并且本段还综合运用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
为作为女孩在公众场合蹲着不甚雅观,应当批评;有的人反对,因为女孩可能是疲惫或是身体不适才蹲下, 也没有妨碍到别人,应当宽容。 ③我并不认同这位年长者的批评,至少我不认同他批评的方式和用词。如果看不惯女孩的行为,可以 上前提醒。两个女孩可能会虚心接受,也可能听而不闻。不管是哪一种可能性,这位年长者都不应该在网 络上发布当事人的照片,并且扣上“没教养”这个帽子。或许这位年长者是出于好意,但我认为这是一种 不尊重。 ④批评者都希望对方能够接受批评,并且听从意见加以改正。但是被批评的人并不见得会接受,这往 往取决于批评者所用的方式、用词和地点。比起直接严厉的批评,婉转温和的批评更容易让人接受;比起 犀利甚至接近侮辱的言辞,平和有礼的言辞更容易令人心服;比起大庭广众下批评,单独会面中的批评会 让人舒服一些。人们常常埋怨别人不能虚心接受批评,但是往往忽略了要给予对方一定的尊重。 ⑤我从小数学成绩就不好,也许是我天生就没有数学细胞,也有可能是我没有用心去学,还有一部 分原因是因为一个数学老师对我的批评。那是我第一次在那么多人面前被批评,整个教室几十个同学,还 有走廊上来来往往的师生,都看到听到那位老师对我的批评。我已经不记得那位老师说了什么,停留在记 忆里的只有难堪,还有别人向我投来的各种眼光。自此之后,我的数学成绩就更糟糕了,直至高中的一位 数学老师单独批评了我一次,让我至今都记得,而且非常感谢他的那句话。 ⑥我以为是一次历史重演,但那位数学老师平静地对我说:“你可以不喜 欢数学,但你一定要学会控 制数学,让它成为你的武器,而不是你的绊脚石。”当时我偏科的情况很严重,所有科目都不错,唯独数 学每次都拖后腿。听了老师的话,我突然明白自己很傻,因为记恨当年的事,也因为对自己没有信心,就 放弃了数学,宁愿花更多的时间从其他科目争取分数,也不愿花一点时间加强数学。高考的时候,数学帮 助我拉高了总分,令我的竞争力更强。 ⑦批评请从尊重开始,当被批评的人感受到了尊重,也就容易理解批评者的善意,比较容易接受批评, 反省自己。这才是批评应该有的效果,若失去了尊重,批评也只会带来不满和怨恨。 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A.批评请从尊重开始。 B.批评请从尊重开始,莫让批评变成一种恶意。 C.批评要从尊重开始,才能让被批评者更容易接受批评,反省自己,达到批评应该有的效果。 D.批评若失去了尊重,批评也只会带来不满和怨恨。 8.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①段表达了作者对批评的界定,指出现实中不以尊重为基础的批评往往演变成恶意行为。 B.文章②——④段中,作者概述了网络上热议的“地铁蹲”事件,并表达了作者对该事件的看法。 C.文章⑤⑥段叙述了作者本人求学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两段截然不同的被批评的经历。 D.文章第⑦段总结全文,照应全文开头第①段,深化主旨。 9.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整体的行文结构为“总——分——总”,完整、严谨,语言表达流畅、准确,内容上层层深化。 B.本文②③段综合采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旨在论证批评是否能被接受,往往取决于批评者所用的 方式、用词和地点。 C.本文第④段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作用,并且本段还综合运用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
D.文章⑤⑥段作者以自身经历为例,正反对比论证:以尊重为基础的批评更容易达到批评的目的。 、古诗文阅读(16分)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11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 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 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 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 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 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 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猿则百叫无绝 B.野芳发而幽香 牵一发而动全身 C.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所恶有甚于死者 B.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醒能述以文者 以中有足乐者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12.下面对选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文章第二段描绘了山间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抒发了作者无穷的乐趣 B.文章第三段描绘了四幅温馨的画面,其顺序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C.文章第四段作者用禽鸟之乐衬托人之乐,又以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 D.欧阳修被贬滁州,纵情山水,与民同乐,深受百姓喜爱。他离职后,百姓为纪念他修建了“醉翁亭”。 第Ⅱ卷:选择题(共93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3.将“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译成现代汉语。(2分)
D.文章⑤⑥段作者以自身经历为例,正反对比论证:以尊重为基础的批评更容易达到批评的目的。 三、古诗文阅读(16 分)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 10-12 题。(11 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 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 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 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 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 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 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A.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猿则百叫无绝. B. 野芳发.而幽香 牵一发.而动全身 C.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1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A.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所恶有甚于.死者 B.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 醒能述以.文者 以.中有足乐者 D.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12. 下面对选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 ) A.文章第二段描绘了山间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抒发了作者无穷的乐趣。 B.文章第三段描绘了四幅温馨的画面,其顺序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C.文章第四段作者用禽鸟之乐衬托人之乐,又以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 D.欧阳修被贬滁州,纵情山水,与民同乐,深受百姓喜爱。他离职后,百姓为纪念他修建了“醉翁亭”。 第Ⅱ卷:选择题(共 93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3. 将“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译成现代汉语。(2 分)
14.如何理解篇末说的“太守之乐其乐”?(3分) (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5分)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5.“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一句中,“孤”“闭”二字向读者传递了什么?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 绘这一句所展现的画面。(2分) 16.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四、诗文默写与课外积累(13分) 17.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①求之不得 (《关雎》)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天涯若比邻。(王维《使至塞上》) ④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⑤夫战,勇气也, 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⑥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⑨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⑩此生谁料,心在天山, 。(陆游《诉衷情》) 18.课外阅读积累(每空1分,共3分) 乐和唱这个词,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 冷了弟兄们的心!”黑旋风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攧 做粉碎。宋江大喝道:“这黑厮怎敢如此无礼!左右与我推去,斩讫报来!”众人都跪下告道:“这人酒 后发狂,哥哥宽恕。”宋江答道:“众贤弟请起,且把这厮监下。”众人皆喜。有几个当刑小校,向前来 请李逵。李逵道:“你怕我敢挣扎?哥哥杀我也不怨,剐我也不恨,除了他,天也不怕。”说了,便随着 小校去监房里睡。 (《水浒传》第71回) (1)从上面“文段”看,梁山兄弟们对“招安”持不同的态度,也表现出明显的性格差异: 武松: 李逵:
14. 如何理解篇末说的“太守之乐其乐”?(3 分) (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5-16 题。(5 分)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5. “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一句中,“孤”“闭”二字向读者传递了什么?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 绘这一句所展现的画面。(2 分) 16. 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四、诗文默写与课外积累(13 分) 17. 默写填空(10 分)(每空 1 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①求之不得, 。(《关雎》) ②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③ ,天涯若比邻。(王维《使至塞上》) ④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⑤夫战,勇气也, ,再而衰,三而竭 。 (《曹刿论战》) ⑥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7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⑧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⑨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⑩此生谁料,心在天山, 。(陆游《诉衷情》) 18.课外阅读积累(每空 1 分,共 3 分) 乐和唱这个词,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 冷了弟兄们的心!”黑旋风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攧 做粉碎。宋江大喝道:“这黑厮怎敢如此无礼!左右与我推去,斩讫报来!”众人都跪下告道:“这人酒 后发狂,哥哥宽恕。”宋江答道:“众贤弟请起,且把这厮监下。”众人皆喜。有几个当刑小校,向前来 请李逵。李逵道:“你怕我敢挣扎?哥哥杀我也不怨,剐我也不恨,除了他,天也不怕。”说了,便随着 小校去监房里睡。 (《水浒传》第 71 回) (1)从上面“文段”看,梁山兄弟们对“招安”持不同的态度,也表现出明显的性格差异: 武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李逵: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梁山好汉大多反对招安,但最终众兄弟还是跟从宋江接受朝廷招安。请根据小说内容,说说宋 江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五、综合性学习(5分) 翰墨社,是馨华小区部分爱好汉字书法的居民自发组织起来的一个社团,往日里多是一些上了年纪的 人在这里练练书法,陶冶情操,近两年,随着汉字热、书法热的升温,社团收到了许多学生要求加入的申 请。为了避免孩子们的“三分钟热度”,老社员们为申请入社的学生们设置了几道“门槛” 19.在漫长的书法发展历程中,中国的汉字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不仅产生了多种不同风格的字体,还涌现 了不少影响深远的大书法家,其中的佼佼者更是被后人冠以“圣”之名,如书圣、楷圣、草圣,你知道他 们分别是谁吗?并请举出他们的代表作。(3分) 20.用工正端方的楷体抄写下面的对联(2分) 万卷诗书宜子弟,十年树木起风云 !f十1 六、现代文阅读(Ⅱ)(15分) 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 枕乡音梦里听 包利民 ①离得越远,越容易听见乡音。因为在更遥远处,故乡的地域被扩大,乡音也成为一地之音。若在国 外,可能闻汉语而动乡情。而其实,如果细穷到每一个村子,语言都是有着些许差别,生于斯长于斯,感 触细微。比如在同省,听到同一城,或者同一镇的声音,都会有着难抑的激动 ②而在我家乡的小村子,语言没有什么特殊的音调变化,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发音,基本属于普通话 只是有一些词语或者句子是外人难以弄懂其中意思的,这或许是东北话的普遍特征。当将乡音细化到村 那么,不仅仅是语言方面的缘故,更是因为同饮一井水的那种情感,才使得他们的话语也亲切入心 ③当时村里有一个孩子,说话极让我们讨厌,倒不是他说什么难听的话,而是他说话时的嗓音和动作。 他的声音很尖细,却又不似女孩声,所以听起来很不舒服,而且每一说话必手舞足蹈,因此大家都远远躲 着他。直到长成少年,他说话依然如此。当搬离那个村子时,我竞是很庆幸可以不再见到他,不再听到他 的声音 ④多年以后,当我在几千里外的异地他乡,回想起故乡的种种,也从没有那个孩子的影子出现。那个 夏天的午后,我正躺在宿舍的床上看书,他便找了来,虽然十多年不见,已经面目全非,可是他一开口, 我便认出了他。声音依然很尖细,依然手舞足蹈,可是,这曾经讨厌的一切,此刻,在陌生的土地上,竞 差点逼出我的泪水来。 ⑤原来,曾经的一切,在经过距高的遥远和思念的累积之后,都会变得美好,哪怕是曾经讨厌的声音, 也是游子心中的天籁
(2)梁山好汉大多反对招安,但最终众兄弟还是跟从宋江接受朝廷招安。请根据小说内容,说说宋 江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五、综合性学习(5 分) 翰墨社,是馨华小区部分爱好汉字书法的居民自发组织起来的一个社团,往日里多是一些上了年纪的 人在这里练练书法,陶冶情操,近两年,随着汉字热、书法热的升温,社团收到了许多学生要求加入的申 请。为了避免孩子们的“三分钟热度”,老社员们为申请入社的学生们设置了几道“门槛”: 19. 在漫长的书法发展历程中,中国的汉字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不仅产生了多种不同风格的字体,还涌现 了不少影响深远的大书法家,其中的佼佼者更是被后人冠以“圣”之名,如书圣、楷圣、草圣,你知道他 们分别是谁吗?并请举出他们的代表作。(3 分) 20. 用工正端方的楷.体.抄写下面的对联(2 分) 万卷诗书宜子弟,十年树木起风云 [ 来 源 : 学 科 网 Z X X K ] [ 来 源 : 学 。 科 。 网 Z 。 X 。 X 。 K ] [ 来 源 : Z x x k . C o m ] [ 来 源 : 学 科 网 ] 六、现代文阅读(Ⅱ)(15 分) 阅读下文,完成 21-26 题。 一枕乡音梦里听 包利民 ①离得越远,越容易听见乡音。因为在更遥远处,故乡的地域被扩大,乡音也成为一地之音。若在国 外,可能闻汉语而动乡情。而其实,如果细穷到每一个村子,语言都是有着些许差别,生于斯长于斯,感 触细微。比如在同省,听到同一城,或者同一镇的声音,都会有着难抑的激动。 ②而在我家乡的小村子,语言没有什么特殊的音调变化,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发音,基本属于普通话, 只是有一些词语或者句子是外人难以弄懂其中意思的,这或许是东北话的普遍特征。当将乡音细化到村, 那么,不仅仅是语言方面的缘故,更是因为同饮一井水的那种情感,才使得他们的话语也亲切入心。 ③当时村里有一个孩子,说话极让我们讨厌,倒不是他说什么难听的话,而是他说话时的嗓音和动作。 他的声音很尖细,却又不似女孩声,所以听起来很不舒服,而且每一说话必手舞足蹈,因此大家都远远躲 着他。直到长成少年,他说话依然如此。当搬离那个村子时,我竟是很庆幸可以不再见到他,不再听到他 的声音。 ④多年以后,当我在几千里外的异地他乡,回想起故乡的种种,也从没有那个孩子的影子出现。那个 夏天的午后,我正躺在宿舍的床上看书,他便找了来,虽然十多年不见,已经面目全非,可是他一开口, 我便认出了他。声音依然很尖细,依然手舞足蹈,可是,这曾经讨厌的一切,此刻,在陌生的土地上,竟 差点逼出我的泪水来。 ⑤原来,曾经的一切,在经过距离的遥远和思念的累积之后,都会变得美好,哪怕是曾经讨厌的声音, 也是游子心中的天籁
⑥当年的邻家老奶奶,白发苍然,一肚子的传说故事,每天晚上,我们都会聚集到邻家,听她讲故事。 她盘坐在炕头上,那略带山东口音的故事便流淌出来,每一天都不重样。我们听得上瘾,虽然害怕那些鬼 神之事,却欲罢不能。后来,那个老奶奶去世,也带走了她一肚子的故事。当离开故乡后,总是想起那个 黑黑的屋子,想起昏暗的烛光,想起那张满是皱纹的脸,想起那略带山东口音的故事,才觉故乡遥远,而 飘荡在记忆中的声音,却比故乡更远 ⑦一个冬天的夜,窗外是无边无际的寒冷,拥被而眠,竟是梦见了当年的情景,梦里,邻家老奶奶清 晰的声音,穿过沉沉的梦境,化作醒来时的一枕濆泪。有些乡音,真的只能在梦里重闻,梦,是比故乡更 遥远的地方。 ⑧那时,村里有个傻子,每日里站在村口,嘴里发出哇啦哇啦的声音,他只会发出这一种声音,谁也 听不懂他要表达些什么。那一年在外历尽风尘重返故乡,一进村口,便听见他独特的声音,带着巨大的亲 切感一下子便穿透了风霜覆盖的心,泪落如雨。只要是故乡的声音,只要是乡亲的声音,不管那是怎样的 声音,总能抵达我们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⑨可是,离乡日久,许许多多的乡亲,却再也见不到了,更多的,都星散在外,而故乡也正一日日变 得让我们不认识,心中的故乡渐渐远去。所以,我们越走越远,回去的时候越来越少,熟悉的乡音,也只 能在偶尔的旧梦中响起。或许,我们一辈子不曾改变的口音,就是故乡给我们留下的印迹,一直相伴, 如心中的故乡。 21.文章标题里“乡音”的含义是什么?这“乡音”凝聚着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2.作者在文章中列举了哪些乡音?这些乡音各有什么不同?(3分) 23.品析一下文章的第⑤段所蕴含的的情思。(2分) 24.请分析一下第⑥段中连用四个“想起”产生的表达效果。(2分) 25.作者为什么认为:“乡音只能在梦中响起”?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2分) 26.“一枕乡音梦里听,穿过沉沉的梦境,化作醒来时的一枕清泪。”文中多次提到落泪,这泪中有什么 呢?(3分) 七、作文(50分)
⑥当年的邻家老奶奶,白发苍然,一肚子的传说故事,每天晚上,我们都会聚集到邻家,听她讲故事。 她盘坐在炕头上,那略带山东口音的故事便流淌出来,每一天都不重样。我们听得上瘾,虽然害怕那些鬼 神之事,却欲罢不能。后来,那个老奶奶去世,也带走了她一肚子的故事。当离开故乡后,总是想起..那个 黑黑的屋子,想起..昏暗的烛光,想起..那张满是皱纹的脸,想起..那略带山东口音的故事,才觉故乡遥远,而 飘荡在记忆中的声音,却比故乡更远。 ⑦一个冬天的夜,窗外是无边无际的寒冷,拥被而眠,竟是梦见了当年的情景,梦里,邻家老奶奶清 晰的声音,穿过沉沉的梦境,化作醒来时的一枕清泪..。有些乡音,真的只能在梦里重闻,梦,是比故乡更 遥远的地方。 ⑧那时,村里有个傻子,每日里站在村口,嘴里发出哇啦哇啦的声音,他只会发出这一种声音,谁也 听不懂他要表达些什么。那一年在外历尽风尘重返故乡,一进村口,便听见他独特的声音,带着巨大的亲 切感一下子便穿透了风霜覆盖的心,泪落如雨。只要是故乡的声音,只要是乡亲的声音,不管那是怎样的 声音,总能抵达我们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⑨可是,离乡日久,许许多多的乡亲,却再也见不到了,更多的,都星散在外,而故乡也正一日日变 得让我们不认识,心中的故乡渐渐远去。所以,我们越走越远,回去的时候越来越少,熟悉的乡音,也只 能在偶尔的旧梦中响起。或许,我们一辈子不曾改变的口音,就是故乡给我们留下的印迹,一直相伴,一 如心中的故乡。 21.文章标题里“乡音”的含义是什么?这“乡音”凝聚着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22.作者在文章中列举了哪些乡音?这些乡音各有什么不同?(3 分) 23.品析一下文章的第⑤段所蕴含的的情思。(2 分) 24.请分析一下第⑥段中连用四个“想起”产生的表达效果。(2 分) 25.作者为什么认为 :“乡音只能在梦中响起”?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2 分) 26. “一枕乡音梦里听,穿过沉沉的梦境,化作醒来时的一枕清泪。”文中多次提到落泪,这泪中有什么 呢?(3 分) 七、作文(50 分)
27.请以 请听我说”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①请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②文体规范,记叙文中心明确:内容充实,不得抄袭: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③正文中如需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ⅩX或虚拟名称代替
27.请以“ ,请听我说”为题,写一篇 600 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①请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②文体规范,记叙文中心明确;内容充实,不得抄袭;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③正文中如需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 X X 或虚拟名称代替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 d 2. C 6.A《曹刿论战》的“论”不是文体 现代文阅读(I)(每小题3分,共9分) 7.C 8.B(解析:第④段跟该事件无直接关系,此外,作者表达的是对“年长者批评”的看法,而非该事件) 9.B(解析:②③段为举例论证,没有引用论证)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10.A11.B12.D 13.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之上,这就是醉翁亭。 14.“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1分);既包含娱情山水 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1分):“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 “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1分) 15.“孤”“闭”二字写出了当时战事吃紧、敌强我弱、戒备森严的局面(1分);画面描绘示例1:层 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画面描绘示例2:在群山环抱之中,一座孤城 在大片的云气和落日的余晖中紧闭城门(1分) 16.上阕侧重描写,下阕偏向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追求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 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方式1分,后一问意思接近即可给2分。共3分) 四、诗文默写与课外积累(13分) 17.①寤寐思服:②采菊东篱下:③海内存知己;④濯清涟而不妩:⑤一鼓作气;⑥奉命于危难之间 ①会挽雕弓如满月:⑧先天下之忧而忧;⑨无案牍之劳形;⑩身老沧洲。 18.(1)虽然观点相左,但极重兄弟情义;富有反抗精神,脾气火爆:(2)①仗义疏财,在江湖上有很 高的威望,人称“及时雨”:②具有很高的组织领导才能,如三打祝家庄,让人敬佩;③宽宏大量 如李逵砍倒杏黄大旗,他能予以宽恕,让人心悦诚服:④重情重义,私放晁天王,对晁盖等人有救命 之恩;怒杀了阎婆惜,信守弟兄义气。(答出任意一点即可,但必须结合具体内容回答) 五、综合性学习(5分) 19.书圣王羲之,代表作《兰亭集序》等:楷圣欧阳询,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草圣张旭,代表作《肚 帖》。(对应书法家及代表作,每个内容0.5分) 20.说明:必须用正楷抄写,错字、漏字,以及因涂改而造成的卷面凌乱等情况要酌情扣分 六、现代文阅读(Ⅱ)(15分) 21.一指自己故乡的本土话,是我们最能表达情感的载体:二指离别家乡在外的游子心中共同的情怀 乡音是流动的故乡,是听得见的家乡;这“乡音”凝聚着游子对故乡深深地眷恋之情 22.①当时村里那个孩子的声音,虽然他的声音总让人不舒服、想远离,但无论过去多久,那却是不折不 扣的乡音②当年邻家老奶奶夹着山东口音说故事时的声音,那是另一种“乡音”,是作者和诸多游子 再也回不去的、曾经生活在故乡的日子③那时村口傻子嘴里永远听不懂的声音,那是代表故乡、代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1.D 2.C 3.A 4.C 5.B 6. A 《曹刿论战》的“论”不是文体 二、现代文阅读(I)(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7.C 8.B (解析:第④段跟该事件无直接关系,此外,作者表达的是对“年长者批评”的看法,而非该事件) 9.B(解析:②③段为举例论证,没有引用论证) 三、古诗文阅读(16 分) 10.A 11.B 12.D 13.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之上,这就是醉翁亭。 14.“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1 分);既包含娱情山水 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1 分);“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 “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1 分)。 15. “孤”“闭”二字写出了当时战事吃紧、敌强我弱、戒备森严的局面(1 分);画面描绘示例 1:层 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画面描绘示例 2:在群山环抱之中,一座孤城 在大片的云气和落日的余晖中紧闭城门(1 分)。 16.上阕侧重描写,下阕偏向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追求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 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方式 1 分,后一问意思接近即可给 2 分。共 3 分) 四、诗文默写与课外积累(13 分) 17.① 寤寐思服;②采菊东篱下;③海内存知己;④濯清涟而不妖;⑤一鼓作气;⑥奉命于危难之间; ○7 会挽雕弓如满月;⑧先天下之忧而忧;⑨无案牍之劳形;⑩身老沧洲。 18.(1)虽然观点相左,但极重兄弟情义;富有反抗精神,脾气火爆;(2)①仗义疏财,在江湖上有很 高的威望,人称“及时雨”;②具有很高的组织领导才能,如三打祝家庄,让人敬佩;③宽宏大量, 如李逵砍倒杏黄大旗,他能予以宽恕,让人心悦诚服;④重情重义,私放晁天王,对晁盖等人有救命 之恩;怒杀了阎婆惜,信守弟兄义气。(答出任意一点即可,但必须结合具体内容回答) 五、综合性学习(5 分) 19.书圣王羲之,代表作《兰亭集序》等;楷圣欧阳询,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草圣张旭,代表作《肚 痛帖》。(对应书法家及代表作,每个内容 0.5 分) 20.说明:必须用正楷抄写,错字、漏字,以及因涂改而造成的卷面凌乱等情况要酌情扣分。 六、现代文阅读(Ⅱ)(15 分) 21.一指自己故乡的本土话,是我们最能表达情感的载体;二指离别家乡在外的游子心中共同的情怀—— 乡音是流动的故乡,是听得见的家乡;这“乡音”凝聚着游子对故乡深深地眷恋之情。 22.①当时村里那个孩子的声音,虽然他的声音总让人不舒服、想远离,但无论过去多久,那却是不折不 扣的乡音②当年邻家老奶奶夹着山东口音说故事时的声音,那是另一种“乡音”,是作者和诸多游子 再也回不去的、曾经生活在故乡的日子 ③那时村口傻子嘴里永远听不懂的声音,那是代表故乡、代
表父老乡亲的声音。 23.多年以后,他乡遇乡亲,“我”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因为他那不好听却极亲切的乡音填补了“我” 灵魂中因乡愁而产生的落寞、孤寂,更让“我”体会到了那些生命中远离后的思念、失去后的珍惜 24.作者回忆的是当年邻居老奶奶讲故事的场景,想起的是那颇显简陋却异常温暖的环境、是装满故事亲 切异常的故乡人,连用四个“想起”串起了如此细致的回忆,正是作者乡愁萦绕心头的表现 25.①漂泊在外,离乡久远,归乡少,归乡难,所以只能梦回故乡、梦闻乡音来聊作宽慰。②心中的那个 故乡已经随着岁月越走越远,即使归乡,面对的也是物是人非,不复当年。那时、那人、那音、那地 也只有梦中才有可能重温、再现 26.有再遇故人的激动,有回忆往昔的甜美,更有故乡难归、岁月不再的隐痛 七、作文(50分) 27.略
表父老乡亲的声音。 23.多年以后,他乡遇乡亲,“我”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因为他那不好听却极亲切的乡音填补了“我” 灵魂中因乡愁而产生的落寞、孤寂,更让“我”体会到了那些生命中远离后的思念、失去后的珍惜。 24.作者回忆的是当年邻居老奶奶讲故事的场景,想起的是那颇显简陋却异常温暖的环境、是装满故事亲 切异常的故乡人,连用四个“想起”串起了如此细致的回忆,正是作者乡愁萦绕心头的表现。 25.①漂泊在外,离乡久远,归乡少,归乡难,所以只能梦回故乡、梦闻乡音来聊作宽慰。②心中的那个 故乡已经随着岁月越走越远,即使归乡,面对的也是物是人非,不复当年。那时、那人、那音、那地, 也只有梦中才有可能重温、再现。 26.有再遇故人的激动,有回忆往昔的甜美,更有故乡难归、岁月不再的隐痛。 七、作文(50 分) 2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