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24)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65.97KB 文档页数:6
根据组合柔性结构的结构参数对其变形特性的影响,对组合柔性结构进行了分类,并给出了组合柔性结构中柔性杆存在非线性变形的条件.考虑柔性结构的变截面特征和非线性变形的问题,对组合柔性结构的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变形求解的非线性柔性模型.最后设计并加工了一种柔性铰链-柔性杆组合结构,分别采用伪刚体模型、拟柔性模型和非线性柔性模型对其变形进行理论计算,同时采用静电驱动方式对组合柔性结构的变形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非线性柔性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最接近,证明了此模型和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20.95KB 文档页数:4
采用恒变形率凸轮压缩试验机对不锈钢0Cr13热变形流动应力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变形程度对流动应力的影响,同时对不同的数学模型结构形式进行了非线性回归,提出了2个非线性流动应力数学模型.分温度段回归数学模型与试验数据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全温度段回归的数学模型便于计算机控制在线生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32KB 文档页数:56
由晶体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知, 晶体管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器件。在直 流工作时,其非线性主要表现为三种截 然不同的工作状态,即放大、截止和饱 和。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实现的功能不 同,可通过外电路将晶体管偏置在某一 规定状态。因此,在晶体管应用电路分 析中,一个首要问题,便是晶体管工作 状态分析以及直流电路计算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2MB 文档页数:51
§5-1 电容元件 §5-2 电容的VAR §5-3 电容电压的连续和记忆性质 §5-4 电容的储能 § 5-5 电感元件 §5-6 电感的VAR §5-7 电感电流的连续性和记忆性质 § 5-8 电感的能贮 §5-9 电容与电感的对偶性 §5-10 非线性电容 §5-11 非线性电感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2MB 文档页数:51
§5-1 电容元件 §5-2 电容的VAR §5-3 电容电压的连续和记忆性质 §5-4 电容的储能 §5-5 电感元件 §5-6 电感的VAR §5-7 电感电流的连续性和记忆性质 §5-8 电感的能贮 §5-9 电容与电感的对偶性 §5-10 非线性电容 §5-11非线性电感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69.42KB 文档页数:12
在四辊轧机上用液压弯辊装置控制冷轧薄板板形是一有效的方法。本文在对目前国内外已有的理论计算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分割模型的受力分析,考虑到摩擦、轧辊压扁、材料加工硬化、内应力、宽展等因素对轧制压力及板形的影响,提出了板形计算的非线性分割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计算得到一系列工艺参数,可供现场生产中板形调整作参考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16MB 文档页数:204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结构非线性。例如,当用钉书针钉书时,金属钉书钉将永久地弯曲 成一个不同的形状(图1-1a)。如果你在一个木架上放置重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木架将越来越下垂(图 1-1b)。当在汽车或卡车上装载货物时,它的轮胎和下面路面间接触面将随货物重量而变化(图1-1c) 如果将上述例子的载荷变形曲线画出来,用户将发现它们都显示了非线性结构的基本特征一结构刚 度改变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76MB 文档页数:592
本书阐述了稳定性与鲁棒性这一系统与控制理论基本属性的系统的和必要的理论基础.包括时不变与时变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的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方法;控制系统的结构性质与系统镇定:非线性控制系统的频域方法;参数不确定系统及H控制等鲁棒性分析与综合的理论与方法等本书内容系统严谨,可为从事系统与控制科学特别是有关稳定性与鲁棒性方面教学与科研的人员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5MB 文档页数:52
第六章 频率响应综合法 系统综合: 根据系统已知部分的特性,确定校正方式和校正装置,使系统的整体特性符合要求。 综合的核心是设计校正装置。 校正方式: 串联(重点)、反馈、前馈、复合。 频域综合:设计校正装置,使开环频率特性曲线(主要是幅频特性的Bode图)满足要求。 状态空间方法(现代控制理论) 数学模型—— 一阶微分方程组 分析—— 时域 核心内容—— 状态变量的可控、可观性 设计—— 状态反馈、极点配置、最优控制 状态信息的获取——状态观测器 (涉及第二、三、七、八章) 第九章 离散控制系统 1. 信号的采样与保持 采样过程与采样定理,零阶保持器 2. 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 z变换,差分方程,脉冲传递函数(开环、闭环) 3. 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法 稳定性,极点分布与暂态性能,稳态误差 第十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 非线性系统的特点 典型非线性特性及其特征(死区、饱和、间隙、继电特性) 二阶线性系统的相轨迹(与极点的关系) 相轨迹的绘制(解析法,等倾线法) 由相轨迹图求时间及时间响应(积分法,增量法)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相平面分析
首页上页111213141516171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24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