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69)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84.83KB 文档页数:8
针对环境中的低频振动能量,建立了一种双端固支梁振动式驻极体静电俘能器理论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数值仿真对静电俘能器的各项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分别研究了静电俘能器的输出功率、谐振频率、半功率带宽与驻极体表面电位、空气间隙以及负载电阻的关系.在研究中,外部激励加速度幅值及驻极体尺寸保持恒定.数值分析结果如下:(1)存在一个最佳表面电位使得静电俘能器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值,随着表面电位的增加,软弹簧效应逐渐增强使得俘能器谐振频率发生偏移,半功率带宽逐渐增大.(2)当表面电位一定时,存在一个最佳初始空气间隙使得功率达到最大,随着间隙的增大,半功率带宽随之减小.(3)当表面电位和空气间隙保持一定时,存在一个最佳负载使得功率达到最大,随着负载的减小,谐振频率发生偏移.(4)当空气间隙一定时,存在一个最佳负载使得带宽达到最大,且表面电位越大,相同负载下的带宽越大.实验测试了不同负载电阻下俘能器的输出特性:输出功率及半功率带宽都随着负载电阻的增大,先增大而后减小.当负载电阻为90MΩ时,对应的最大输出功率为0.188 mW;当负载电阻为330 MΩ时,对应的半功率带宽达到最大值为4.7 Hz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93.5KB 文档页数:14
1.电位器控制 这是分压式信号衰减器。音量电位器控制的优点是电路简单,成本低廉,采 用优质电位器,完全可以保证其使用寿命。但是,因音频信号通过音量电位器, 所以会带来插入损耗和信号干扰,在使用日久后,电位器内的碳膜电阻会出现过 度磨损,表面积有碳粉或灰尘,轻者会使调音量时扬声器发出”喀喀”噪声,重 者会造成在电位器某个音量位置时,音量失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7MB 文档页数:5
采用动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动电位电化学阻抗谱和电容测量等方法研究了690合金在一回路模拟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极化曲线结果表明:690合金在两种溶液中都存在较窄的钝化区间,在0.5V出现二次钝化现象.电化学阻抗表明,690合金在不含Cl-溶液中的阻抗模值较大,而随Cl-的加入阻抗模值变小.动电位电化学阻抗谱表明,随扫描电位正移,钝化膜在两种溶液中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动电位电化学阻抗谱与动电位极化曲线完全对应.690合金在0.2V下形成的钝化膜的Mott-Schottky曲线测量表明,溶液中Cl-使得钝化膜中的施主和受主密度增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7MB 文档页数:9
电化学手段可以实现对不锈钢材料的快速评价和腐蚀机理研究,因而受到广泛应用。在不锈钢耐蚀性评价方面,最常采用的电化学手段主要有腐蚀电位测试、交流阻抗测试、恒电位极化测试以及循环动电位极化测试。本文分别针对上述四种电化学方法在不锈钢耐蚀性评价上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明确了各种检测方法的特点。腐蚀电位及交流阻抗测试是无损检测手段,可以满足长周期腐蚀监测需求;恒电位极化和循环动电位极化测试可以获得材料的极化特征参数,有利于对材料的腐蚀机理及耐蚀性进行评价。结合当前的不锈钢腐蚀研究现状,展望了电化学方法在腐蚀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未来电化学方法将更多作为腐蚀调控手段,需要结合其他检测技术实现对不锈钢腐蚀过程的精细分析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79KB 文档页数:36
一、条件电位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可以用有关电对的标 准电极电位(简称标准电位)来衡量。电对的标准电 位越高,其氧化型的氧化能力就越强;反之电对的标 准电位越低,则其还原型的还原能力就越强。因此, 作为一种还原剂,它可以还原电位比它高的氧化剂。 根据电对的标准电位,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 方向、次序和反应进行的程度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21KB 文档页数:10
16.1离子选择性电极 16.1.1膜电位 膜电位=扩散电位(膜内)+ Donnan电位(膜与溶液之间) 扩散电位:电荷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电位梯度 道南电位:膜存在使两相界面电荷分布不均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98.6KB 文档页数:7
采用快速划伤法对18-8Ti、316L不锈钢和Incoloy800合金在氯化钠溶液中的裸表面临界点蚀电位Ec进行了精确的测量。分析了金属裸表面上点蚀的形成机理,指出了裸表面临界点蚀电位的物理意义。研究表明,Ec与氯离子浓度成半对数关系。比较并分析了Ec与动电位法测得的点蚀击破电位Eb、保护电位Ep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Ec与Eb在不同pH值的氯化钠溶液中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测得再钝化系数的变化规律来说明pH值对Ec和Eb的影响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9MB 文档页数:47
第一节 电化学分析概述 第二节 电位法基本原理 一、几个概念 二、化学电池 三、可逆电极和可逆电池 四、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 五、电极电位的测量 第三节 直接电位法 第四节 电位滴定法 第五节 永停滴定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6MB 文档页数:7
采用电化学测试手段(开路电位、交流阻抗谱及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结合接触角测试及体视显微镜微观形貌观察探究在80 g·L-1 NaCl溶液中拉应力对L80-13Cr马氏体不锈钢钝化膜溶解与再修复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 拉应力大小与L80-13Cr的钝化特性存在正相关关系.随着外加拉应力的增大, L80-13Cr马氏体不锈钢的开路电位负移, 电子转移电阻减小, 线性极化电阻减小, 反应速率随着拉应力的增大而增大.而L80-13Cr马氏体不锈钢在高电位下再钝化形成的钝化区会缩短, 自腐蚀电位降低, 维钝电流密度增加.接触角测试和体视显微镜微观形貌观察发现, 拉应力使得表面接触角减小, 不锈钢表面容易发生点蚀.外加拉应力使得L80-13Cr马氏体不锈钢的表面能增加, 促进钝化膜的溶解, 并且抑制钝化膜的再生, 导致材料耐蚀性降低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69MB 文档页数:88
8-1 电位 8-2 电位分析法原理及应用 8-3 电位滴定法 8-4 电位滴定法的应用和指示电极的选择
上页1234567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69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