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20)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52MB 文档页数:10
山东师范大学:《微生物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实验一 从土壤中分离纯化蛋白酶产生菌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17KB 文档页数:55
实验室一些常用知识介绍 3 实验一:离子交换法分离氨基酸 7 实验二: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 9 实验三:马铃薯多酚氧化酶制备及性质实验13 实验四:碱性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16 实验五: 植物组织中 DNA 和 RNA 的提取和鉴定 19 实验六:糖酵解中间产物的鉴定22 实验七:综合设计实验—蛋白质的制备及其含量测定24 实验八: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法) 35 实验九:发酵过程中无机磷的利用37 实验十: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39 实验十一:细菌血栓溶解酶活性测定41 实验十二:可溶性糖的硅胶 G 薄层层析43 实验十三:植物材料中总黄酮的提纯与鉴定44 实验十四 : IEF/SDS-PAGE双向电泳分离鉴定蛋白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24KB 文档页数:94
1.理解酶的定义、作用特点及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2.了解食品加工中内源酶和外源酶的作用; 3.理解不同淀粉酶的作用特点、产物特点及应用; 4.了解蛋白酶的分类、来源、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5.了解果胶酶、多酚氧化酶及其它氧化还原酶类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6.了解固定化酶的特点,制备方法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01.03KB 文档页数:27
第一节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 253 一、蛋白酶 . 253 二、肽酶 . 254 第二节 氨基酸的降解与转化 . 255 一、脱氨基作用 . 255 二、脱羧基作用 . 258 三、氨基酸分解产物的去向 . 260 第三节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 264 一、生物固氮 . 265 二、硝酸还原作用 . 267 三、氨的同化 . 268 四、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 27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06MB 文档页数:70
1. Allosteric Control 变构控制,别构控制 2. Multiple Forms of Enzymes. Isozymes, or isoenzymes 同功酶 3. Reversible Covalent Modification. 可逆共价修饰 4. Proteolytic Activation. 蛋白酶作用 5. Controlling the Amount of Enzyme Present. 控制酶量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47.5KB 文档页数:48
第一节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 还原性氨基化作用 ➢ 氨基转移作用 ➢ 氨基酸的相互转化作用 第二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 蛋白质合成体系的组成 ➢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 蛋白质合成后的定向输送与修饰 第三节 蛋白质的生物降解 ➢ 蛋白酶 ➢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 食品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第四节 氨基酸的分解 ➢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 氨基酸的转氨基作用 ➢ 联合脱氨基作用 ➢ 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 氨基酸碳骨架的氧化途径 ➢ 含氮排泄物的形成 第五节 蛋白质代谢的调节 ➢ 遗传的控制 ➢ 酶的控制 ➢ 激素的调节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1KB 文档页数:10
(1)习惯命名法: 根据其催化底物来命名(蛋白酶;淀粉酶) 根据所催化反应的性质来命名(水解酶;转氨酶 裂解酶等) 结合上述两个原则来命名(琥珀酸脱氢酶) 有时在这些命名基础上加上酶的来源或其它特点 (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硷性磷酸脂酶和酸性磷 酸脂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9.55KB 文档页数:4
一、选择题:A型题(每题1分,共40分) 1.消化蛋白质所需的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是由哪个脏器分泌的? A.胃B.小肠C.胰腺D.肝脏E.胆囊 2.下列哪项运动形式是胃特有的? A.蠕动B.紧张性收缩C.容受性舒张D.分节运动E.袋状往返运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39KB 文档页数:39
随着酶的工业化纪产的发展,酶已广泛地应 用于工业、农业、医药、环保及科硏等领域 酶分子修饰,酶和细胞固定化等酶工程技本的 发展,使酶的应用显示出更加广阔美好的前景 第一节酶在轻工、食品方面的应用 目的国内外最广泛使用的领域是在食品和轻 工业部门。国内外大规模工业主产的α—淀粉酶 、糖化酶、蛋白酶、葡萄糖异构酶、果胶酶、 脂肪酶、纤维素酶、葡萄糖氧化酶等大部分都 在轻工和食品方面应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96.71KB 文档页数:2
将600只MA肉鸡随机分成5组,基础日粮组为对照组,其它复合酶制剂0.12%;B组添加脂肪酶制剂0.12%;C 4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复合酶、脂肪酶、α-淀粉酶和中性蛋白 组添加α-淀粉酶制剂0.12%;D组添加中性蛋白酶 酶作为试验组,结果表明,试验组在日增重,料肉比,成活率:均匀度制剂0.12%:E组不添加,为对照组,试验期42d 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分别明显提高
上页1234567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2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