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71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12.07KB 文档页数:5
以含有低熔点FeS2的硫酸渣和烟煤为原料,对硫酸渣含碳球团进行还原熔分,考察了碱度、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C/O摩尔比对铁回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在碱度R=1.0、焙烧温度1450℃、焙烧时间20 min以及配煤量C/O=1.2的条件下还原熔分硫酸渣,可以获得93.1%铁回收率的珠铁.对尾渣的X射线衍射分析可知,硫酸渣中铁氧化物及含铁硫化物被还原,铁回收率较高,且熔分时间短造成大量铁以金属态滞留于渣中;还原熔分硫酸渣所得珠铁因其较高硫含量,可用于冶炼硫系易切削钢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09MB 文档页数:10
通过试验研究含初始损伤混凝土在硫酸盐腐蚀和干湿循环共同作用下的性能,分析了不同初始损伤程度混凝土随腐蚀时间的增加,其质量、超声波传播速度、强度、单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以及声发射活动的变化,运用损伤力学对腐蚀损伤进行定量评价和参数拟合,基于声发射特性建立含初始损伤混凝土的腐蚀受荷损伤模型并进一步分析其损伤演化过程,借助环境扫描电镜与电子能谱技术观测分析受硫酸盐腐蚀作用初始损伤混凝土微结构的变化,揭示其损伤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不同初始损伤程度混凝土的质量、超声波传播速度和强度均呈先增大后减小,初始损伤程度增加会加速混凝土在腐蚀作用下物理力学性能的劣化,其影响存在阈值,分别以抗压强度、超声波速为损伤变量可以建立混凝土的腐蚀损伤劣化方程,并进一步得出不同损伤表达式间的函数关系;相同腐蚀时间下,初始损伤的增加使声发射活动减弱且产生明显的声发射的时间滞后;初始损伤下,基于声发射特性的混凝土损伤演化过程可分为初期压密阶段、损伤稳定演化阶段和损伤加速发展阶段3个阶段;初始损伤的增加使混凝土内部腐蚀反应更为活跃,微裂纹网络体系比无初始损伤状态下更加发达,呈现龟裂状延伸和扩展,进而改变了混凝土的宏观物理力学性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19.5KB 文档页数:51
&4.1 事件与概率 &4.2 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类型 &4.3 理论分布 &4.4 抽样分布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3MB 文档页数:7
研究了C-Mn-Mo-Cu-Nb-Ti-B系低碳微合金钢915℃淬火和490~640℃回火的调质工艺对钢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实验钢的组织、析出物形态和分布以及断口形貌进行观察,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钢中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结果表明:调质后,实验钢获得贝氏体、少量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复相组织,贝氏体板条宽度只有250 nm,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经淬火与520℃回火后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为2.1%.调质后析出物的数量激增,6~15 nm的析出物占70%以上.实验钢经过915℃淬火与520℃回火后,其屈服强度达到915 MPa,抗拉强度990 MPa,-40℃冲击功为95 J.细小的析出物及窄的板条提高了钢的强度.板条间有残余奥氏体存在,改善了实验钢的韧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1MB 文档页数:25
一、 分布 二、 t分布 三、 F分布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46.5KB 文档页数:27
一、Z=X+Y的分布 二、 Z=max{X,Y} , Z=min{X,Y} 的分布 三、 Z=Y / X 的分布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38.5KB 文档页数:20
一、Z=X+Y的分布 二、 Z=max{X,Y} , Z=min{X,Y} 的分布 三、 Z=Y / X 的分布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MB 文档页数:22
二、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边缘分布律 三、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边缘分布 一、边缘分布函数 四、小结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55.5KB 文档页数:16
9.1 概述 9.2 瞬态分析中的强迫运动 9.3 瞬态分析中的大质量法 9.4 瞬态分析中的大刚度法 9.5 瞬态分析中的LAGRANGE乘子法 9.6 强迫位移例子 9.7 频率响应分析中的大质量法 9.8 频率响应分析中的大刚度法 9.9 例子:具有强迫加速度的直接瞬态响应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02MB 文档页数:52
第四节滴定分析中的化学平衡 1、活度、活度系数和平衡常数 2、水溶液中溶质各型体的分布和分布系数 3、化学平衡的系统处理方法
首页上页25425525625725825926026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71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