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87)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23.54KB 文档页数:8
电动汽车以零污染、零排放等优点成为新能源汽车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对象,锂离子电池作为其动力来源,科学准确地预测其剩余使用寿命是决定电动汽车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等效循环电池组在等效循环工况、不同循环次数时,锂离子电池电压随着放电时间的变化曲线。通过分析不同循环次数下导函数在等效特征点处的斜率变化规律,建立锂离子电池等效循环工况下的寿命退化曲线。选取NASA等效循环电池组和自测JZ等效循环电池组,将放电初期和放电后期曲线与特定斜率直线交点作为等效循环寿命预测的等效特征点,根据这两组特征点分别建立退化模型Mini和Mlat。最后选取等效循环电池组内的其他电池进行锂离子电池等效循环寿命预测的验证。通过锂离子电池测试数据集验证其预测精度较高,稳定性较好,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48.3KB 文档页数:10
文本综述了Grimm辉光电光源(以下简称GDL)的发展过程,基本原理,放电灯的结构与放电特性等。总结了在发射光谱分析中用这种光源对钢,合金及岩石,矿物粉末样品中各元素的分析;介绍了一些分析工作者对灯体结构的改进以及这一技术在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光谱分析及其它分析领域中的应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01.25KB 文档页数:6
采用脉冲放电技术合成Ni-P合金粉体,研究了合金粉体的结构及其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晶态Ni-P合金粉体是由微粒组成的团聚结构.脉冲放电电压700、900和1100V对应的弦粒子数依次增大,粉体粒径依次减小,分别为350~500、250~400和150~300nm.Ni-P合金粉体促进高氯酸铵的低温和高温热分解,与纯高氯酸铵相比,高氯酸铵和Ni-P粉体混合物的第1放热峰(低温分解峰)温度降低幅度小于12℃,第2放热峰(高温分解峰)温度降低约53℃;合金粉体粒径减小,第1放热峰强度增强,第2放热峰强度减弱,低温分解失重从高氯酸铵的15.97%增加到42.78%,高温分解失重从81.62%降低到47.58%,高温分解结束时温度的降低幅度为26~4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52MB 文档页数:7
采用碳酸盐共沉淀工艺,通过控制结晶合成了显微形貌呈现较大差异的Li[Li0.17Mn0.58Ni0.25]O2样品,并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高分辨透射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以及恒电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测试.合成的Li[[Li0.17Mn0.58Ni0.25]O2材料均具有良好的结晶度,可标定为α-NaFeO2结构(空间群R3m).其中,具有一次颗粒沿六方棱柱长轴方向形成\簇形\团聚的材料比其他样品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在电压范围为2.5-4.8V,倍率分别为0.5C、1.0C和3.0C时,Li[[Li0.17Mn0.58Ni0.25]O2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达到205.4、195.5和158.5mA.h·g-1,10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保持在203.5、187.2和151.2mA·h·g-1,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9%、96%和95%.Li[[Li0.17Mn0.58Ni0.25]O2材料特殊的颗粒团聚状态降低了界面的电荷转移阻抗,材料的倍率性能显著提高.同时,文中对Li[[Li0.17Mn0.58Ni0.25]O2材料在不同截止电压下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4.5KB 文档页数:13
抗癫痫药与抗惊厥药 癫痫属神经科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多种原 因所致大脑某些神经细胞群异常放电,向周围扩散, 引起临床症状发作。 表现:突发、短暂、反复发作(运动、感觉、意识 精神等脑功能紊乱) 原发性:(病因未明) 继发性:脑瘤、脑寄生虫、脑血管畸形、脑外伤等 所致。 脑部存在病灶,异常高频放电,病灶所处部位 放电侵犯区域大小,决定临床发作类型及症状轻重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29.5KB 文档页数:35
◼ §8-1 概述 ◼ §8-2 电晕放电 ◼ §8-3 电场 ◼ §8-4 粉尘荷电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85KB 文档页数:6
1.当电池的电压小于它的开路电动势时,则表示电池在: C(A)放电(B)充电 (C)没有工作(D)交替地充放电 2.当发生极化现象时,两电极的电极电势将发生如下变化 (A)中(平,阳)>中(阳):中(平,阴)>中(阴) (B)中(平,阳)中(阴) (C)中(平,阳)中(阳)中(平,阴)<中(阴)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3MB 文档页数:24
一、电荷存储原理 预充电—放电(积分)--充电(信号输出)--放电(积分)--充电(信号输出)--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27.39KB 文档页数:6
1914 年夫兰克(F. Franck)和赫兹(G. Hertz)在研究气体放电现象中低能电子与原子 间相互作用时,在充汞的放电管中发现:透过汞蒸汽的电子流随电子的能量呈现有规律的 周期性变化,间隔为 4.9 eV,并拍摄到与能量 4.9 eV 相对应的波长为 253.7 nm 的光谱线. 该实验证实了原子内部能量是量子化的,为玻尔于 1913 年发表的原子理论提供了新的 实验事实.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80.73KB 文档页数:6
AZ21镁合金在硫酸镁溶液中会产生表面膜,导致严重的电压滞后问题.加载脉冲电流可以减少AZ21镁合金的滞后时间,缩短放电初期时的电压降,降低平衡电压,提高放电平稳性等,有利于AZ21镁合金在电池中的应用.本文利用恒电流法、多电流阶跃法、电化学阻抗、扫描电镜等多种方法对AZ21镁合金在2 mol·L-1的MgSO4溶液的电压滞后问题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50 m A脉冲电流1 s后,AZ21的电压滞后时间可从6.35 s(3.23 V)降至0.59 s(0.034 V)
上页1234567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87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