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1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88.4KB 文档页数:10
本文以工业试验和大量生产数据为基础,对VOD法冶炼不锈钢的工艺进行了分析,着重讨论了VOD过程钢水温度变化规律及工艺因素对它的影响,并指出,供氧制度(包括枪高,氧气流量和氧气压力),真空制度的合理配合是控制氧化期钢水温度的关键。还原期的温降受吹后的温度、还原处理时间及铁合金冷却剂、造渣剂的加入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通过建立随机模型进行了定量的描述。针刘氧化期喷溅问题,给出了合理的供氧强度范围。对VOD过程元素变化及去碳保铬反应做了热力学分析讨论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4MB 文档页数:5
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周浸加速腐蚀实验、锈层微观分析、锈层交流阻抗特征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合金元素钼含量对耐候钢腐蚀性能的影响.合金元素钼可以促进钢中贝氏体组织的形成,促使锈层更加致密,对钢基体具有更好的保护性,有利于提高钢的耐腐蚀性能.随着钢中钼含量的增加,实验钢锈层的腐蚀电位正移,自腐蚀电流密度减小,锈层的阳极溶解反应受到明显阻碍,锈层具有更好的保护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39MB 文档页数:6
基于粉末煅烧技术合成FeTiO3和FeTiO3-Fe2O3固溶体体系,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选取1150℃,以固溶体合成物为原料研究FeTiO3-Fe2O3固溶体体系等温碳热还原过程,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能谱仪对还原产物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内部成分均匀.钛铁矿的摩尔分数x越小,xFeTiO3-(1-x) Fe2O3固溶体碳热还原反应越易进行,并且反应速率最大值越大.在反应初期,假板钛矿相(FeTi2O5-Fe2TiO5(Fe3Ti3O10))作为过渡相一直存在,至金属Fe和钛铁晶石Fe2TiO4生成后逐渐消失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6MB 文档页数:55
生物代谢是指生物活体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的 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交换过程。 ·合成代谢一般是指将简单的小分子物质转变成 复杂的大分子物质的过程。分解代谢则是将复 杂的大分子物质转变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糖、脂和蛋白质的合成代谢途径各不相同,但 是它们的分解代谢途径则有共同之处,即糖、 脂和蛋白质经过一系列分解反应后都生成了酮 酸并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被氧化成CO2和H2O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5.5KB 文档页数:6
土壤中能被植物直接吸收,或在短期内能转化为植物吸收的养分,叫速效养分。养分 总量中速效养分虽然只占很少部分,但它是反映土壤养分供应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测定土 壤中速效养分,可作为科学种田,经济合理施肥的参考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5.02KB 文档页数:5
用真空蒸镀法在金刚石表面镀覆Ti层,并经扩散处理使金刚石表面形成TiC膜,实现了金刚石表面的金属化.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了TiC的存在,利用XPS定量分析验证了在金刚石表面碳原子与钛镀层之间的反应扩散模型.经表面金属化的金刚石烧结体的力学性能测试表明,金刚石与粉末合金界面上的结合得到增强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18KB 文档页数:24
1、掌握遗传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2、掌握药物应用出现个体差与群体差异的原因 3、药物反应和代谢的种族差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50.96KB 文档页数:4
研究了悬浮浇注钢坯时加入稀土、铝、锰等元素对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及钢坯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铝和锰均可有效地改善夹杂物的形态、尺寸和分布,使钢坯塑韧性提高,其中以稀土和铝的作用更为明显。它们在钢液中与氧反应,形成大量分散细小的氧化物颗粒,使夹杂物的有害作用降低。当稀土以一号稀土合金形式加入时,造成夹杂物偏聚,使钢的力学性能恶化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92.7KB 文档页数:4
利用高产腈水解酶的菌株Rhodococcus rhodochrous tg1-A6催化3-氰基吡啶合成烟酸,实验结果表明,腈水解酶的最适底物浓度为130mmol/L,最适催化温度为55℃,最适pH值为pH7.0.经过15h连续补加底物3-氰基吡啶,反应体系中产物烟酸的浓度可达到165.2g/L.在产物浓度累积不高的情况下,菌体经过7批次(共67h)的催化,烟酸的最终质量浓度累计可达到529g/L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8MB 文档页数:75
有效原子序数(EAN)规则和金属羰基化合物 类似羰基的有机过渡金属化合物 过渡金属不饱和链烃配合物 过渡金属环多烯化合物 过渡金属的羰基簇化物 过渡金属的卤素簇化物 应用有机过渡金属化合物 和金属原子簇化物的一些催化反应
首页上页343536373839404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1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