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625)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83.5KB 文档页数:42
对象选择方式 一、单选:鼠标左键单击:直接选择一个对象。 二、 窗选: ①窗围(W窗口) 先确定窗口左上角点,然后确定窗口右下角被窗口包围的图形被选中。 ②窗交(C窗口) 先确定窗口右下角点,然后确定窗口左上角被窗口穿过的图形被选中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06KB 文档页数:69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文化,能在 中国这块民族土壤上生根、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必然是一种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从理论层面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 现形式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并为中国 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从实践层面来看,就是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 结合,即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它作为观察社会, 指导中国革命的工具,最终引导革命走向成功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73.5KB 文档页数:140
在中华民族面临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 的同时,西方文化也在中国大量的传播,而且 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大都认为只有西方的民 主与科学才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与独立的道路。 所以,一时间西方各类的思潮纷纷涌入中国, 对中国传统的文化与哲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这是一个西方各派哲学在冲撞与汇通过程中, 开始中国化的进程,也是中国传统哲学走向世 界,走向近代化的过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51KB 文档页数:108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认识 到,不能依靠满清当局进行自上而下的变革,要 想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振兴之路,必须推翻满 清王朝,走民族与民主革命的道路。自此,中国 近代哲学进入反对改良,鼓吹反满革命的阶段。 哲学上,也开始对西方的进化论与西方文明的负 面性进行反思,提出质疑。在政治上,虽然以西 方的民主制度为共国的篮图,但无论是严复、章 太炎还是孙中山都认识到中国的民主革命有其自 身的特点,未来中国要建立符合本民族特点的政 治体制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50KB 文档页数:61
明清两代是道教由兴盛走向衰微的转折期。 在这一时期,道教衰落的态势较为明显,道教 教义、经卷、科仪等基本沿袭旧习、鲜有创新。 但上层道教的衰落并未使道教销声匿迹,而是 转向民间,在下层民众中得到传播和发展。道 教的某些思想在世俗化的过程中为众多新兴民 间宗教所吸收、融合,成为各民间教派的思想 来源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23.5KB 文档页数:109
明王朝灭亡之后,一些志士仁人, 先是高举“反清复明”的政治旗帜进行 武装斗争,武装斗争失败之后,便开始 了对明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进行深痛的反 思。其中的代表人物是顾炎武、王夫之 和黄宗羲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63.5KB 文档页数:95
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 程颐)所创立的理学发展至南宋,日趋成熟, 进入理学体系的完善时期。朱熹吸取北宋五子 的理学成果,建立起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理 学的集大成者。不仅如此,朱熹还对儒家以外 的其他诸多门派的学术多有涉猎,尤其是对道 家、道教之学更有独到的研究,他在天文学、 历法、地理学等方面也有比较深入的探讨。故 而,所谓“集大成”实际上具有相当广泛的学 术文化与自然科学的背景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27KB 文档页数:35
中国哲学发展到宋代,进入了一个综合的 时期,使得儒、释、道三家的融合成为主要趋 势。于是,中国古代哲学进入了融儒、释、道 为一体的理学时代。然而,封建社会逐步迈入 衰落时期,理学被僵化成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 工具。明朝中后期对理学的反叛自然包括对封 建专制统治的批判,这一过程始于明代的王守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0.5KB 文档页数:61
“安史之乱”以及藩镇割据使盛唐时光一去 不复返,道教也进入衰落期。这时候,尽管外 丹术走向衰落,但内丹理论却开始受人重视, 并逐渐完善。道教在同儒家、佛教相互融合过 程中,注意吸取营养滋补自己。一批道教学者 孜孜不倦地进行理论探索,从而创作出一批有 影响的著作。与此同时,他们关注社会安危和 百姓疾苦,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道教在思考 “道体”一类哲学问题时,也注意自身的伦理 建设,以引起广大民众的更大兴趣。这一切都 表现出道教思想发展的新动向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06.5KB 文档页数:36
韩愈、李翱是中唐时代提出儒家道统问题 的重要人物。他们奉儒家为“正统”力斥“异 端”。中唐之际,随着社会时世的变化,儒家 的“道统论”为一时的思想潮流。在韩、李的 时代,儒家重新崛起是农业型社会在当时的条 件下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必然。韩愈较为注重剖 析社会时弊和探究人生哲理,而李翱则从《中 庸》等先儒的形上之学典籍里面汲取思想资源 以回应佛学的挑战,为宋明儒者的理路启迪其 端。韩、李二人在哲学上的共同特点是,围绕 人性之辩展现他们对儒学的理解与阐释
首页上页38138238338438538638738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62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