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2624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36MB 文档页数:20
本文论证了Stelco第6号和第7号焦炉燃烧室物理模型是能够定性地决定火焰的位置及高度的,模型表明燃烧室中控制燃烧的流动条件受到空气流动状态的强烈影响,尤其是和连接蓄热室和空气喷口的倾斜上升道有关。在6号焦炉燃烧室中空气流量分二部分供入,此时煤气流被从下空气喷口出流的倾斜空气射流吸至燃烧室的一侧,在7号炉燃烧室中,所有空气是从一个庭部喷口进入燃烧室的,由于倾斜空气流引起燃烧室中再循环气流,它控制着化学当量混合火焰的高度,同样可以看到,从煤气喷口底部通过一个小圆孔进入的煤气实际上是一个限制射流;它造成在喷口中的再循环促进了煤气高温裂解的可能性。应用模型来决定\火焰\的高度及位置,和从正在加热的燃烧室拍摄的照片大致相符,但正如所预期的那样,实际火焰约比根据模型化学当量混合浓度预测的火焰要高1.35至1.5倍,通过模型预测的火焰高度和测得的焦碳VTD结果相符较好,尤其对6号焦炉是如此。还应用模型研究了6号和7号焦炉燃烧室改变操作后的效果,其中包括在6号焦炉中采用改变气流的装置如转向砖,煤气喷口延伸管以及空气喷口角部盖板以及减少7号燃烧室的过剩O2等,模型试验表明只有采用延伸管能有效地使火焰在6号焦炉燃烧室下半部分布更均匀,而对7号炉来说采用5%过剩O2将获得同样的效果。模型试验的潜力和局限性需要继续研究,因为它们为燃烧室设计操作和燃烧以及它对VTD的影建立了重要的联系,可以认为这不仅是对上述个别燃烧室设计及操作条件的叙述,它还将对燃烧室系统的工作提供一般性的见解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1MB 文档页数:70
9.1 醇和酚的分类与命名 9.1.1 醇和酚的分类 9.1.2 醇和酚的命名 (1) 醇的命名 (2) 酚的命名 9.2 醇和酚的结构 9.3 醇和酚的制法 9.3.1 醇的工业合成 (1) 由合成气合成 (2) 由烯烃合成 (3) 羰基合成 (4) 发酵法 9.3.2 酚的工业合成 (1) 异丙苯法 (2) 芳卤衍生物的水解 (3) 碱熔法 9.3.3 卤代烷或重氮盐的水解 9.3.4 由 Grignard 试剂制备 9.3.5 由烯烃制备 9.3.6 醛、酮、羧酸和羧酸衍生物的还原 9.4 醇和酚的物理性质 9.5 醇和酚的波谱性质 9.6 醇和酚的化学性质—醇和酚的共性 9.6.1 弱酸性 9.6.2 醚的生成 9.6.3 酯的生成 9.6.4 氧化反应 (1) 一元醇的氧化 (2) 一元醇的脱氢 (3)α–二醇的氧化 (4) 酚的氧化 9.6.5 与三氯化铁显色反应 9.7 醇羟基的反应—醇的个性 9.7.1 弱碱性 9.7.2 与氢卤酸反应 9.7.3 α–卤代醇与氢卤酸的反应 邻基效应 9.7.4 与卤化磷的反应 9.7.5 与亚硫酰氯的反应 9.7.6 脱水反应 (1) 分子间脱水 (2) 分子内脱水 9.8 酚芳环上的反应—酚的个性 9.8.1 卤化 9.8.2 磺化 9.8.3 硝化和亚硝化 9.8.4 Friedel–Crafts 反应 9.8.5 Kolbe–Schmitt 反应 9.8.6 与甲醛缩合——酚醛树脂及杯芳烃 (1) 酚醛树脂 (2) 杯芳烃 9.8.7 与丙酮缩合——双酚 A 及环氧树脂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3.5KB 文档页数:7
一度被排除在外。近二三十年来,西方一批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对制度和制度中人与人的生产和交换关系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界的质疑,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过广泛的讨论,而这时西方的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的经济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生产关系和制度因素在经 研究对象,但真正将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的,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而研究广义生产关系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确立是 目的经济学家和资本主义的代言人,他研究经济问题的首要任务是用理论的力量冲击阻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封建制度,论证资本主 制度背景)与生产力诸要素(资本,劳动和技术等)的研究是联系在一起的。但自斯密以后,政治经济学研究开始逐渐向两个方向发展。 的前提下,研究人与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萨伊作为亚当·斯密学说的系统化考,他明确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财富的 治经济学的完成者,他对政治经济学的突出贡献就是对分配问题的关注。李嘉图生活的时代是英国资本家通过产业革命开始巩固其地 一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条件和途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54.16KB 文档页数:11
教学目的: 1. 了解氧化还原平衡及反应进行的程度;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能运用能斯特方程计算电极电位,并据此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及进行的程度。理解对称电对、对称反应。 2. 理解标准电极电位与条件电极电位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区别,掌握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会计算特定介质中的条件电位。 3. 了解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各种因素。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 4. 掌握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和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及计算方法,影响突跃范围的因素,指示剂的选择。 5. 掌握 KMnO4 法、K2Cr2O7法及碘量法的原理、条件、步骤、应用及有关标准溶液的配制,掌握分析结果的计算。 6. 了解氧化还原预处理的重要性及预处理常用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教学重点: 1. 氧化还原平衡体系中有关电对的电极电位的计算, 2. 反应方向及进行程度的判断,平衡常数的计算,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的计算, 3. 指示剂的选择和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条件电极电势概念的理解;非对称型滴定反应的相关计算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4MB 文档页数:402
本书力图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古代政治权术进行一次初步的剖析批判和清理总结,以剔除封建性的糟粕,达到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说过的“了解了历来的德意志的唯心主义是完全错误的以后,就必然归趋于唯物主义”的目的,即帮助青年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遗产,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第一章 政治实践与道德观念的冲突——权术界说 第二章 历史上的权术与权术的历史——权术发展的历程 第三章 皇袍加身与王冠落地——论政变之术 第四章 独夫与朋党——论驭臣之术 第五章 “王道”与“霸道”——论愚民之术 第六章 “吮痈”与“乐谀”——论谄媚之术 第七章 图强与示弱——论韬晦之术 第八章 “明枪”与“暗箭”——论谗毁诬陷之术 第九章 派别的争斗与争斗中的派别——论阿附结党之术 第十章 “舌战”中的政治与政治中的“舌战”——论游说狡辩之术 第十一章 “流血的政治”与“不流血的战争”——兵家权谋对政治权术的影响 第十二章 “奇货可居”与“金钱政治”——经商之道对政治权术的渗透 第十三章 狡黠的智慧与智慧的堕落——理论思维对政治权术的作用 第十四章 人生舞台上的悲剧与喜剧——权术争斗中的人物心态及其命运 第十五章 “奇葩”与“沃土”——封建专制与政治权术的关系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9MB 文档页数:10
以碳热预还原和氢气深还原两步制备的纳米钨粉作为烧结原料,即先通过碳黑还原脱除三氧化钨中的大部分氧,再以氢还原脱除残留的氧。该方法制备的钨粉颗粒呈球形形貌,平均晶粒度可达90 nm。同时,向钨粉中掺杂质量分数为1%和2%的氧化铝,探究了氧化铝对钨粉烧结行为的影响。通过烧结样品的断口形貌和晶粒的平均尺寸分析发现,氧化铝对烧结后期的晶粒长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相同的烧结温度下晶粒的尺寸随着氧化铝含量的上升而减小。在1600 ℃时,纯钨粉烧结坯的晶粒平均尺寸为2.75 μm,但添加质量分数为1%和2%氧化铝的烧结样品晶粒平均尺寸约为1.5 μm,这是由于氧化铝能有效地抑制烧结后期的钨粉晶粒长大。纯钨粉和掺杂氧化铝钨粉的烧结坯的硬度随温度升高具有不同的趋势。掺杂钨粉烧结坯的硬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且其最大值高于800 HV。但是,纯钨粉烧结坯的硬度随烧结温度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在1400 ℃时取得最大值(473.6 HV),这是由纯钨粉烧结坯的晶粒在高温下急剧长大所导致。在烧结温度为1600 ℃时,纯钨粉、掺杂质量分数1%和2%的氧化铝掺杂的钨粉的烧结坯的相对密度依次为98.52%、95.43%和93.5%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84MB 文档页数:170
第一节 导数的概念 第二节 函数的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 一、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 二、例题分析 三、小结 第三节 反函数与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一、反函数的导数 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三、小结 第四节 初等函数的求导问题 双曲函数与反双曲函数的导数 一、初等函数的求导问题 二、双曲函数与反双曲函数的导数 三、小结 第五节 高阶导数 一、高阶导数的定义 二、 高阶导数求法举例 三、小结 第六节 隐函数的导数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相关变化率 一、隐函数的导数 二、对数求导法 三、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 四、相关变化率 五、小结 第七节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七、小结 第八节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一、计算函数增量的近似值 二、计算函数的近似值 三、误差估计 四、小结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44KB 文档页数:77
药物化学实验是依据药物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定,目的是通过实验加深理解药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合成药物的基本方法;掌握对药物进行结构修饰的基本方法,了解拼合原理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进一步巩固有机化学实验的操作技术及有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实事求是,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与良好的工作习惯。 实验一 阿司匹林的合成 实验二 扑炎痛的合成 实验三 水杨酰苯胺的合成 实验四 阿司匹林铝的合成 实验五 苯妥英锌的合成 实验六 苯妥英钠的合成 实验七 苯佐卡因的合成 实验八 磺胺嘧啶锌和磺胺嘧啶银的合成 实验九 琥珀酸喘通的合成 实验十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 实验十一 巴比妥的合成 实验十二 盐酸普鲁卡因的合成 实验十三 盐酸普鲁卡因稳定性实验 实验十四 对氨基水杨酸钠稳定性实验 实验十五 二氢吡啶钙离子拮抗剂的合成 实验十六 氯霉素的合成 实验十七 氟哌酸的合成 实验十八 地巴唑的合成 实验十九 亚胺-154 的合成的合成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97MB 文档页数:420
本书以中国传统的朝贡贸易体系为基点,运用国际经济圈的理论,分析论述了以中国为中心的近代亚洲经济圈的状况,兼及亚洲经济圈与西欧美国经济圈的关系,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并对以往的西方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化中所采用的“西方冲击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从中国和亚洲内部的传统因素中寻找中国和亚洲近代化的前提条件及其影响,从而较好地处理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书中所论述的商品流通渠道、货币汇兑渠道、香港在亚洲经济圈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国和日本传统经济中的某些商业和金融组合形式对近代商业和金融组合形式的影响等问题,都颇有新意。该书还具有较强的现代意识,探讨了这些近代以前的传统经济因素和经济圈对当前中国现代化的影响问题。书中采用了大量宝贵的外文资料,如英国议会文书等,对国内的研究者是不可多得的。因此,该书对国内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无论在研究视野、理论方法和资料采用上都有较大的启发和参考价值,也对当前中国与亚太经济圈和世界市场关系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92MB 文档页数:65
第一部分 植物生物学实验须知 一、实验课的教学目的与意义 二、实验室规则 三、实验仪器及工具的管理 四、实验课进行的方式及要求 第二部分 植物生物学实验 实验一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植物细胞的观察及生物绘图 实验二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制片及观察 实验三 植物组织的观察 实验四 根系的分区和根的解剖结构观察 实验五 芽和茎的解剖结构观察 实验六 叶的形态观察 实验七 叶的解剖结构观察 实验八 花的构造、雄蕊及雌蕊结构的观察 实验九 果实的结构观察 实验十 藻类植物的观察 实验十一 菌类植物的观察 实验十二 地衣、苔藓植物的观察 实验十三 蕨类植物的观察 实验十四 裸子植物的观察 实验十五 植物检索表的编制与使用 实验十六 双子叶植物的观察一 实验十七 双子叶植物的观察二 实验十八 双子叶植物的观察三 实验十九 单子叶植物的观察 附一:常用试剂配方 附二:种子植物的外部形态术语 附三:植物标本的观察导引
首页上页456789101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2624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