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918)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04.71KB 文档页数:5
对产烟酸羟化酶的菌株Pseudomonas sp.BK-1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10g·L-1蔗糖为最佳碳源,20g·L-1玉米浆为最佳氮源,诱导物烟酸浓度12.5g·L-1,培养基的最适初始pH值7.0.5L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在转速400r·min-1、通气量4.2L·min-1、30℃条件下,16h时酶活可达1.47U·mL-1.经36h的连续催化,产物6-羟基烟酸的浓度可以积累到154g·L-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6MB 文档页数:6
以醇盐水解-氨气氮化法在SiC颗粒表面包覆TiN,然后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制备出(SiC)TiN/Cu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醇盐水解-氨气氮化法能够制备出TiN包覆SiC复合粉末,TiN包覆层均匀连续,TiN颗粒的粒径为30~80nm.TiN包覆层能够促进复合材料的致密化并改善界面结合.(SiC)TiN/Cu复合材料的电导率介于15.5~35.7 m·Ω-1·mm-2之间,并且随着SiC体积分数的增加而降低.TiN包覆层和基体中网络结构TiN的存在能够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复合材料的电导率较接近P.G模型的预测值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41.48KB 文档页数:6
研制用于高温恶劣生产环境下新型冶金专用雷达.采用改进的调频连续波测量原理,提高了固体雷达料面测量的实时性.提出一种新的智能时变阈值信号处理方法,解决了因高炉内料面反射系数变化影响雷达测距精确性问题.实验室模拟仿真固粉态料面测量表明,该冶金雷达测量料面的跟踪延时在0.2 s以内,最大跟踪测量平均误差控制在0.05%.现场测试结果表明,测量平均误差0.95%,能够实时稳定地跟踪料面变化,满足高炉监控需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64.59KB 文档页数:5
通过中厚钢板热轧工艺润滑实验,分析了不同工艺润滑条件下中厚钢板热轧过程中轧制载荷与压下率的关系,研究了工艺润滑对钢板表面质量的影响,并结合实验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探讨了工艺润滑条件对钢板组织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高质量浓度比低质量浓度热轧油能更有效地降低轧制力;粗轧阶段比精轧阶段降低轧制力效果更明显.工艺润滑可改善中厚热轧板的表面质量,降低板面粗糙度,并促进钢板表面处在轧制过程中的铁素体转变,减少表面附近的带状组织,使轧后表面处组织均匀细小,减小表面缺陷产生的概率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69.04KB 文档页数:4
利用10kW连续CO2激光束对熔敷在中碳钢表面上的Fe40Ni36Cr2Si8B14合金进行了表面非晶化处理,对已处理表面进行了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电子衍射(EDP)的检测分析,发现无论在单条激光处理区,还是在多条处理的搭接区均获得了非晶结构,与之共存的还有微晶组织.处理中非金属无素的烧损是出现微晶的原因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35.51KB 文档页数:4
采用自制的装置,通过阳极弧光放电法制备了内包覆Fe/Co磁性纳米粒子的碳纳米管(CNT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拉曼散射光谱和X射线衍射(XRD)对其进行表征,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检测得到其磁学性能参数.TEM测试表明,CNTs杂质少,管径均匀一致,CNTs内包覆的物质均匀、连续,且为Fe/Co粒子.磁学性质的测量表明,CNTs的磁学性能较包覆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其比饱和磁化强度σs为17.30A·m2·kg-1,比剩余磁化强度σr为3.96A·m2·kg-1,矫顽力Hc为31521.60A·m-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45.13KB 文档页数:5
本文报导了新型PVC膜Au(Ⅲ)离子选择电极。电极的敏感膜由二安替比林甲烷(DAM)-AuCl4-缔合物(10m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0.2ml)、PVC粉(170mg)组成。此电极在0.5MHCl介质中对AHCl4-的能斯特响应范围在6×10-7~1×10-2M,斜率为58±1mV/PM(22℃),检测下限为3.2×10-7M。连续使用三个月,电极的性能良好。用此种离子选择电极测定了经泡沫塑料富集分离的矿石中微量金,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93.72KB 文档页数:5
通过对一个三维不稳定线性系统添加非连续状态反馈控制项,即一个分段线性控制开关,从而构造出一种新的几何对象,实现了三线性系统耦合混沌控制.对一类三维耦合混沌系统的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与此类系统动力学性质相关的三个定理.数值模拟及计算全部Lyapunov指数验证了该三维耦合系统确实存在混沌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23.63KB 文档页数:5
利用建立的用于强腐蚀性气氛高温腐蚀研究的连续称重测量装置,测定了Fe-25Cr铁素体合金在H2-H2S混合气氛中700~900℃及10-1~10-3Pa硫分压条件下的硫化行为。在经过初始孕育期之后,Fe-25Cr合金的硫化动力学符合分段抛物线规律。其腐蚀产物是双层结构:外层为品粒粗大的(FeCr)1-xS(x≈0.24.21at%~0at%Cr);内层是较薄的(CrFe)Sx(26.8at%Cr)等轴晶层。硫化过程受Fe,Cr离子向外扩散的控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44.49KB 文档页数:4
提出了一种由锥形螺旋体所组成的球状石墨结构模型,同时给出了单个锥形螺旋体的主要剖面图。每个锥形螺旋体中石墨的{0001}面绕着锥对称轴连续螺旋生长,其〈0001〉方向近似乎行于锥对称轴。Mg和Ce添加对石墨形核的影响也进行了讨论。这一模型可以更好地解释球状石墨各种截面的组织特征,而且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首页上页96979899100101102103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91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