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4)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9.5KB 文档页数:8
中药新药一般药理研究是指新药主要药效作用以外的广泛药理作用的研究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98KB 文档页数:37
本大纲内容以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分别表示各章节药理学基本理论、 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程度;并对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加以突出;教学方式标注为大课讲授(一般讲授和重点讲授)和自学两种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2KB 文档页数:2
药理学思考题 01在某一药物的量效曲线上可以确定几个特定位点? 02描述竞争性拮抗剂和非竞争性拮抗药的特点。 03一个弱碱性药在酸,碱环境中其跨膜转运有何特点? 04肝药酶有何特点? 05比较一级零级动力学不同点。 06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07合理用药的一般原则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10.47KB 文档页数:56
1.乙酰胆碱酯酶水解乙酰胆碱的过程 2.抗胆碱酯酶药 3. 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① 作用机制 ② 一般特性 ③ 常用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4. 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有机磷酸酯类 ① 中毒机制 ② 中毒表现 ③ 中毒诊断及防治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42MB 文档页数:74
 头痛的流行病学  定义了偏头痛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 治疗药物的药理作用  急性和预防偏头痛治疗的一般原则  为偏头痛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 治疗药物的禁忌症和不良反应  偏头痛的预防性方案  偏头痛患者/家属的用药教育  流行病学  定义及分类  病理生理学  药理学治疗 急性期 预防 非药物治疗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2.5KB 文档页数:16
概述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急 剧的短暂的缺血与缺氧综合征。表现为胸骨后 及心前区阵发性绞痛或闷痛,常放射至左上肢 。是冠心病常见症状。一般可分三种类型:(1) 稳定型,多在体力劳动时发病,如劳累或激动 时发病(2)不稳定型,有初发、恶化、自发性等 ,可恶化导致心肌梗死或猝死,亦可恢复为稳 定型心绞痛。(3)变异型,冠脉痉挛所引起,常 在夜间或休息时发作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6.5KB 文档页数:13
第一节 药物方面的因素 一、剂量、剂型、制剂与给药途径同一药物可有不同剂型适用于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的吸收速度不同,一般规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2.5KB 文档页数:16
第二十四章抗心绞痛药 Antiangitic drugs 概述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急 剧的短暂的缺血与缺氧综合征。表现为胸骨后 及心前区阵发性绞痛或闷痛,常放射至左上肢 。是冠心病常见症状。一般可分三种类型:(1) 稳定型,多在体力劳动时发病,如劳累或激动 时发病(2)不稳定型,有初发、恶化、自发性等 ,可恶化导致心肌梗死或猝死,亦可恢复为稳 定型心绞痛。(3)变异型,冠脉痉挛所引起,常 在夜间或休息时发作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6MB 文档页数:64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1. 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常见不良反应 ① 解热镇痛药的药理作用 ② 作用机制 ③ 常见不良反应 2. 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 包括水杨酸类、苯胺类 、吲哚类、芳基乙酸类、芳基丙酸类、烯醇酸类 、吡唑酮类、烷酮类、异丁芬酸类等; 3. 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药 包括塞来昔布、罗非昔布、尼美舒利等。 4. 抗痛风药 按药理作用分为以下几类:1)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如别嘌醇;2)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如丙磺舒、苯磺吡酮、苯溴马隆等;3)抑制白细胞游走进入关节的药物如秋水仙碱等;4)一般的解热镇痛抗炎药物如NSAIDs等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62KB 文档页数:16
镇静催眠药 一、镇静药(sedative)—缓和激动,消除躁动,恢复安静情绪 二、催眠药(hypnotics)—引起近似生理性睡眠的药物两者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普遍的抑制作用,无本质区别。 小剂量催眠药镇静作用大剂量镇静药催眠效果巴比妥类中枢非特异性药(普遍性)随剂量增加产生镇静、催眠抗惊厥(麻醉)、麻痹死亡。曾认为是镇静催眠药一般作用规律60年代应用的苯二氮蔁类药不符合上述规律,即使很大剂量也不产生麻醉。苯二类中枢性特异性药(通过BZ受体),具有速效、高效、安全。取代了巴比妥类传统镇静催眠药而成为首选;还具有明显抗焦虑作用,也是目前临床抗焦虑药的首选药
1234567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4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