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8)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22MB 文档页数:76
7.1 近独立子系组成的系统 7.2 Boltzmann 统计 7.3 物理量 7.4 Boltzmann 因子 7.5 两能级系统 7.6 单原子气体热容、能量均分原理 7.7 双原子热容 7.8 准经典近似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8KB 文档页数:4
气体动理论 kinetic theory of gases 热运动 thermal motion 布朗运动 Brown motion 玻耳兹曼 Boltzmann 玻耳兹曼常量 Boltzmann constant 玻耳兹曼关系式 Boltzmann relation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63.23KB 文档页数:65
7.1 分布函数和Boltzmann方程 7.2 弛豫时间近似和电导率公式 7.3 金属电阻率的微观机制 一. 金属电阻率的实验观测 二. 晶格散射和纯金属电导率温度关系 三. 剩余电阻率 四. 近藤效应(Kondo effect)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8.74MB 文档页数:34
1. Macrosates and Microstates宏观状态与微观状态 2. 微观状态数与最可几分布 3. Boltzmann假定与配置熵 4. 理想固溶体熵 5. 第三定律 6. Gibbs 公式 7. Boltzmann 分布* 8. 配分函数* 9. Fermi-Dirac 分布*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2MB 文档页数:6
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对钢液中夹杂物上浮及上浮过程中的碰撞行为进行直接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尺寸夹杂物颗粒上浮速度的模拟结果和理论值基本一致,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数值算法能够精确有效地对钢液中固相夹杂物颗粒运动行为进行研究.当钢液中直径为80μm的夹杂物颗粒位于直径为40μm的下方并一起上浮时,直径为80μm的夹杂物颗粒会逐渐追赶上直径为40μm的夹杂物颗粒并发生碰撞形成大尺寸凝聚体,凝聚体的上浮速度显著大于二者单独上浮时的上浮速度.对于直径为40μm的夹杂物来说,形成凝聚体后的上浮速度比单独上浮时的上浮速度增加300%.实际炼钢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增加夹杂物颗粒之间上浮过程中的碰撞凝聚,对于提高夹杂物颗粒的上浮速度,尤其是小尺寸夹杂上浮去除速度,提高钢液的洁净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87MB 文档页数:167
7-1引言 7-2 Boltzmann统计分布定律 7-3配分函数及计算 7-4配分函数与热力学函数的关系 7-5单原子理想气体热力学函数的计算 7-6双原子及多原子理想气体 7-7热力学定律的统计诠释 7-8波色一爱因斯坦和费米一狄拉克分布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60.5KB 文档页数:42
一、定位体系的最概然分布 最概然分布: 热力学概率最大的分布或微观状态数最多的一种分布。 例 4个不同粒子(可分辨),在不同能级上分布,体系总能量3h,分布如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9MB 文档页数:126
一、基本术语与基本假设 二、最概然分布与Boltzmann分布 三、热力学量的统计热力学关系式 四、粒子配分函数的计算 五、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性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59.37KB 文档页数:6
在氩气气氛下,采用扩散偶法研究了1323~1473 K下的Fe2O3-TiO2体系的固相反应.使用电子探针对扩散偶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并对Fe、Ti离子的扩散摩尔分数曲线进行定量分析.动力学分析表明,氩气下体系的固相反应受铁、钛和氧离子的扩散控制.用Boltzmann-Matano法计算了体系的互扩散系数,其数量级在10-13~10-10 cm2·s-1范围内,并随着温度和Ti离子摩尔分数的增大而升高.氩气气氛下体系的扩散活化能约为356.06 kJ·mol-1,远比空气下的大,表明外界气氛中氧分压对体系的反应机理有重要影响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16MB 文档页数:135
§7.1 概论 §7.2 Boltzmann 统计 *§7.3 Bose-Einstein统计和Fermi-Dirac统计 §7.4 配分函数 §7.5 各配分函数的求法及其对热力学函数的贡献 *§7.6 晶体的热容问题 §7.7 分子的全配分函数 §7.8 用配分函数计算r m G 和反应的平衡常数
123下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