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备考水平测试试题卷 语文 说明:1.本试卷共10页(试题卷分Ⅰ、Ⅱ卷,共6页,答题卡4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座位号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区域内,在试题 卷上答题无效。交卷时只提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第1-13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积累与运用(1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妖娆(yao)静谧(mi)旁骛(w)遐想(xid)锲而不舍(qi) B.陨落(sun)哂笑(xi)收敛(lian)睿智(rui)怏怏不乐(ydng) C.抽噎(ye)恻隐(ce)宽恕(shu)拮据(j)鞠躬尽瘁(cui) D.归省(xing)栈桥(jian)迸溅(beng)阴霾(mai)气冲斗牛(dbu)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赏心悦目相形见拙走头无路怒不可遏 B.博学多识 郑重其是 恪尽职守吹毛求庇 C.沧海桑田 心旷神怡 集思广益 不言而喻 D.殉私枉法断章取意强聒不舍 相得益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过去“贺卡满天飞”是中国年末的一道独特风景,如今这种情形已逐渐销声匿迹了 B.听说蒙山县永安王城景区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后,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C.中巴两国领导人盛赞中巴关系四季常青,友谊与日俱增,合作日益密切。 D.中国女足提前获得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入场券,球迷们津津乐道地谈个不停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表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 B.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使刚刚遭受沙尘暴袭击的华中地区空气清新了许多 C.巴黎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恐怖分子袭击事件,共造成数百人左右伤亡 宽带网不仅能够游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个性化、智能化。 5.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又一次让国人回味无穷。 ①也不仅仅是这些美食的前世今生 ②以及故事背后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 ③还有美食背后那些来自乡野、来自草根的命运故事 ④只是,这一回的“舌尖”,让人回味的是不仅仅是镜头前的美食 ④①②③B.④①③②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 6.下列文化文学常识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这副对联写的是清代著名小说 家蒲松龄和他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B.契诃夫是苏联作家奥楚蔑洛夫所著《变色龙》中的主人公,这篇小说紧扣“变”字, 刻画了沙皇忠实走狗的丑恶嘴脸 C.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016 年中考备考水平测试试题卷 语 文 说明:1.本试卷共 10 页(试题卷分Ⅰ、Ⅱ卷,共 6 页,答题卡 4 页),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座位号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区域内 .............,在试题 卷上答题无效。交卷时只提交答题卡 .........。 第 I 卷 选择题(第 1-13 题,每小题 2 分,共 26 分) 一、积累与运用(14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妖娆.(yáo) 静谧.(mì) 旁骛.(wù) 遐.想(xiá) 锲.而不舍(qì) B. 陨.落(sǔn) 哂.笑(xī) 收敛.(liǎn) 睿.智(ruì) 怏.怏不乐(yànɡ) C. 抽噎.(yē) 恻.隐(cè) 宽恕.(shù) 拮据.(jū) 鞠躬尽瘁.(cuì) D. 归省.(xǐnɡ) 栈.桥(jiàn) 迸.溅(bènɡ) 阴霾.(mái) 气冲斗.牛(dòu) 2.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赏心悦目 相形见拙 走头无路 怒不可遏 B. 博学多识 郑重其是 恪尽职守 吹毛求庇 C. 沧海桑田 心旷神怡 集思广益 不言而喻 D. 殉私枉法 断章取意 强聒不舍 相得益彰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过去“贺卡满天飞”是中国年末的一道独特风景,如今这种情形已逐渐销声匿迹 ....了。 B. 听说蒙山县永安王城景区被批准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后,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 C. 中巴两国领导人盛赞中巴关系四季常青,友谊与日俱增 ....,合作日益密切。 D. 中国女足提前获得 2016 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入场券,球迷们津津乐道 ....地谈个不停。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表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 B. 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使刚刚遭受沙尘暴袭击的华中地区空气清新了许多。 C. 巴黎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恐怖分子袭击事件,共造成数百人左右伤亡。 D. 宽带网不仅能够游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个性化、智能化。 5.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又一次让国人回味无穷。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①也不仅仅是这些美食的前世今生 ②以及故事背后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 ③还有美食背后那些来自乡野、来自草根的命运故事 ④只是,这一回的“舌尖”,让人回味的是不仅仅是镜头前的美食 A. ④①②③ B. ④①③② C. ③②①④ D. ④③②① 6. 下列文化文学常识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这副对联写的是清代著名小说 家蒲松龄和他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B. 契诃夫是苏联作家奥楚蔑洛夫所著《变色龙》中的主人公,这篇小说紧扣“变”字, 刻画了沙皇忠实走狗的丑恶嘴脸。 C.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D.“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 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 7.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人用以景写情的手法,借景抒情,从景物中感悟 到了真意,表达出作者热爱自然之趣、回归田园之喜。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望岳后登岳时的感受。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 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C.“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 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 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直” 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现代文阅读(一)(6分) 说茶 陈漱渝 ①在中国,几乎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老话讲得明白:“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 醋茶。”作家老舍甚至说:“我不知道戒了茶还怎 和干吗活着?” ②喝茶是家常事,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喝茶有学问,种茶、制茶、沏茶,也都有讲究 而且其中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经济、文学、美学、植物等方面的知识。茶叶的历史,可以 上溯到四五千年前。传说中的神农氏亲尝百草滋味,一日遇七十二毒,幸亏喝茶才解了毒 这件事在汉代《淮南子》一书中即有记载。到了晋代,喝茶蔚然成风,唐代则成为暍喝茶的 盛期,出现了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这部书距离今天已经 辽茶树在我国有 由野生到人工栽培的过程,现在很多地方都发现了野生大茶树,据说云南镇沅县千家蹇 一株树龄有2700年。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有关茶的诗文、书画、歌舞不胜枚举。 ③弘扬文化的目的是“化人”,即用文明去教化人,感化人,使人类社会趋于和谐。科 学饮茶,艺术品茶,不仅可以解渴、提神,还能“净化心灵” ④喝茶其实是在练内功,使人内心变得宁静。人们在喝酒时往往觥筹交错,你劝我推, 那种喧嚣之形、张扬之态,容易让人乱了心性。而品茶时神清气爽,心气平静,乐而忘喧, 能使人心沉下来。 ⑤喝茶有助于养成简朴的品质。古代虽然有“茶贡”,但茶不是权贵的专宠,而是寻常 百姓的家常事。在北京、四川、广东、扬州等地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茶馆,人们在其中。 杯清茶,一碟茶点,就是一种生活的享受。抗战时期昆明的西南联大,宿舍少桌椅,图书馆 缺座位,很多学生就在茶馆里“穷泡”。他们有些论文、著作就是在茶馆诞生的。现在每年 春节政府举行团拜,也是清茶一杯,纵谈国事,呈现出一股廉政清 ⑥喝茶更能喝出和睦。三五友人,数盅清茶,几碟茶点,推心置腹,气氛温馨,可以化 解矛盾,增进缘分。在旧中国,一些地方的人发生冲突,常到茶馆“吃讲茶”。“讲”就是 评理。冲突双方各自陈述立场,中间人调解斡旋,矛盾化解之后,彼此把茶水混合在一起 顿时化干戈为玉帛。 ⑦文化需要交流融合,茶叶充当的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中国是茶叶的故乡, 明代郑和下西洋,把茶叶作为国礼赠送友邦,增进了国与国的友谊。1607年,英属东印度 公司从澳门、厦门、岭南收购茶叶,销往欧美各地,形成了当今各国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体 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融合性。当今全世界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亿人饮茶,人 均每年茶叶的消费量有一斤多,位居前三名的是爱尔兰、英国、科威特。茶叶作为文化使者 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8.从全文看,作者围绕“茶”主要介绍的三方面的内容是 A.喝茶家常事,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茶文化能“净化心灵”;茶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喝茶使人内心变得宁静:喝茶有助于养成简朴的品质:喝茶更能喝出和睦。 C.喝茶是家常事:弘扬文化的目的是“化人”;茶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D.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 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 7. 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人用以景写情的手法,借景抒情,从景物中感悟 到了真意,表达出作者热爱自然之趣、回归田园之喜。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望岳后登岳时的感受。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 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C.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 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 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直” 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二、现代文阅读(一)(6 分) 说茶 陈漱渝 ①在中国,几乎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老话讲得明白:“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 醋茶。”作家老舍甚至说:“我不知道戒了茶还怎样活着,和干吗活着?” ②喝茶是家常事,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喝茶有学问,种茶、制茶、沏茶,也都有讲究, 而且其中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经济、文学、美学、植物等方面的知识。茶叶的历史,可以 上溯到四五千年前。传说中的神农氏亲尝百草滋味,一日遇七十二毒,幸亏喝茶才解了毒。 这件事在汉代《淮南子》一书中即有记载。到了晋代,喝茶蔚然成风,唐代则成为喝茶的鼎 盛期,出现了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这部书距离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而茶树在我国有 一个由野生到人工栽培的过程,现在很多地方都发现了野生大茶树,据说云南镇沅县千家寨 的一株树龄有 2700 年。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有关茶的诗文、书画、歌舞不胜枚举。 ③弘扬文化的目的是“化人”,即用文明去教化人,感化人,使人类社会趋于和谐。科 学饮茶,艺术品茶,不仅可以解渴、提神,还能“净化心灵”。 ④喝茶其实是在练内功,使人内心变得宁静。人们在喝酒时往往觥筹交错,你劝我推, 那种喧嚣之形、张扬之态,容易让人乱了心性。而品茶时神清气爽,心气平静,乐而忘喧, 能使人心沉下来。 ⑤喝茶有助于养成简朴的品质。古代虽然有“茶贡”,但茶不是权贵的专宠,而是寻常 百姓的家常事。在北京、四川、广东、扬州等地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茶馆,人们在其中。一 杯清茶,一碟茶点,就是一种生活的享受。抗战时期昆明的西南联大,宿舍少桌椅,图书馆 缺座位,很多学生就在茶馆里“穷泡”。他们有些论文、著作就是在茶馆诞生的。现在每年 春节政府举行团拜,也是清茶一杯,纵谈国事,呈现出一股廉政清风。 ⑥喝茶更能喝出和睦。三五友人,数盅清茶,几碟茶点,推心置腹,气氛温馨,可以化 解矛盾,增进缘分。在旧中国,一些地方的人发生冲突,常到茶馆“吃讲茶”。“讲”就是 评理。冲突双方各自陈述立场,中间人调解斡旋,矛盾化解之后,彼此把茶水混合在一起, 顿时化干戈为玉帛 ......。 ⑦文化需要交流融合,茶叶充当的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中国是茶叶的故乡, 明代郑和下西洋,把茶叶作为国礼赠送友邦,增进了国与国的友谊。1607 年,英属东印度 公司从澳门、厦门、岭南收购茶叶,销往欧美各地,形成了当今各国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体 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融合性。当今全世界已有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 20 亿人饮茶,人 均每年茶叶的消费量有一斤多,位居前三名的是爱尔兰、英国、科威特。茶叶作为文化使者 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8. 从全文看,作者围绕“茶”主要介绍的三方面的内容是 A. 喝茶家常事,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茶文化能“净化心灵”;茶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B. 喝茶使人内心变得宁静;喝茶有助于养成简朴的品质;喝茶更能喝出和睦。 C. 喝茶是家常事;弘扬文化的目的是“化人”;茶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D.喝茶是一种文化现象:弘扬文化的目的是“化人”:茶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9.下列对选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引老舍的话的,说明老舍把喝茶当做生活方式和目的,突出强调在中国喝茶 是文化现象,引出说明对象 B.第④⑤⑥段之间是并列关系,它们之间可以调换先后顺序 C.总的来看,文章按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安排,说明的顺序是逻辑顺序。 D.第⑥段中“化干戈为玉帛”在文中的含义是指通过喝茶能化矛盾冲突为彼此和睦 10.对选文内容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在中国,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 B.第②段画线句以时间为序,说明在我国喝茶的历史非常悠久 C.各国茶文化的形成,源于东印度公司收购茶叶,销往世界各地 D.全文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来说明茶文化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 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略微有一点) 沿溯阻绝(逆流而上) C.或王命急宣(有时)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刀劈狼首B.故渔者歌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C.春冬之时/山川之美,古来共谈D.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 1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层次清楚,先写山,后写水;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四时景色 B.三峡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 C.第③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 泉瀑布,飞溯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D.第④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髙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 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第Ⅱ卷非选择题(第14~26题,共94分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唐临为万泉丞。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入赋而系。会暮春时雨,乃耕作佳期。唐临白 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穡°何以活人,请出之。”令惧其逸,不许。唐临断然曰:“明 公若有所疑,吾自当其罪。”令因请假归乡。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并与之约:农事毕,皆 归系所。囚等至时毕集县狱。临由是知名。 【注】①丞:辅佐县令的从属官员。②赋:赋税。系:关押。③稼穑(se):耕种与收获
D. 喝茶是一种文化现象;弘扬文化的目的是“化人”;茶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9. 下列对选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①段引老舍的话的,说明老舍把喝茶当做生活方式和目的,突出强调在中国喝茶 是文化现象,引出说明对象。 B. 第④⑤⑥段之间是并列关系,它们之间可以调换先后顺序。 C. 总的来看,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安排,说明的顺序是逻辑顺序。 D. 第⑥段中“化干戈为玉帛”在文中的含义是指通过喝茶能化矛盾冲突为彼此和睦。 10. 对选文内容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在中国,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 B. 第②段画线句以时间为序,说明在我国喝茶的历史非常悠久。 C. 各国茶文化的形成,源于东印度公司收购茶叶,销往世界各地。 D. 全文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来说明茶文化。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 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 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略无..阙处(略微有一点) B. 沿溯.阻绝(逆流而上) C. 或.王命急宣(有时) D.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 12.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以.刀劈狼首 B. 故.渔者歌曰 //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C. 春冬之.时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D. 属.引凄异 // 属.予作文以记之 13.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层次清楚,先写山,后写水;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四时景色。 B. 三峡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 C. 第③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 泉瀑布,飞溯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D. 第④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 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第Ⅱ卷 非选择题(第 14~26 题,共 94 分) 1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6 分) 唐临为万泉丞①。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入赋而系②。会暮春时雨,乃耕作佳期。唐临白 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穑③何以活人,请出之。”令惧其逸,不许。唐临断然曰:“明 公若有所疑,吾自当其罪。”令因请假归乡。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并与之约:农事毕,皆 归系所。囚等至时毕集县狱。临由是知名。 【注】①丞:辅佐县令的从属官员。 ②赋:赋税。系:关押。③稼穑(sè):耕种与收获
15.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2分 (1)令惧其逸,不许( (2)临悉召囚令归家 耕作(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会暮春时雨,乃耕作佳期。 17.从文中看,唐临的为官之道是 。(2分) 四、默写填空(10分) 18.按要求填空。 (1)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子罕》) 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4)春和景明, (范仲淹《岳阳楼记》) (6)来改苍卷,一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7)山回路转不见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9)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崇高理想和济世情怀的诗句是 五、名著阅读与综合性活动(9分) 19.名著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3分) 那怪一闻此言,丢了钉耙,唱个大喏道:“那取经人在哪里?累烦你引见引见。”行者 道:“你要见他怎的?”那怪道:“我本是观音菩萨劝善,受了他的戒行,这里持斋把素, 教我跟随那取经人往西天拜佛求经,将功折罪,还得正果……” 选文中“那怪”指 ,请写出以他为主角的一个故事名称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9日闭幕,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 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 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 政策调整。 材料二:“失独家庭”指独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不能再生育和不愿意收养子 女的家庭。失独者年龄大都在50开外,经历了“老来丧子”的人生大悲之后,已失去再生育 能力。根据中国致公党发布的调查报告,中国每年新増“失独家庭”7.6万个。2013年人口 学家预计,中国汉族失独家庭未来将达到一千万个。 材料三:在唯一的孩子离去后,养老成了首要问题,入住政府养老院需要儿女签字,这 让没有儿女的他们无处可去。“我不怕死,我怕老。”一位失独父亲说。此外,歧视、健康 等种种问题也接踵而至。绝大多数失独家庭最终都开始远离正常社会,以“抱团取暖”的方 式聚集在一起面对未来的生活。 (1)请概括上面材料的主要内容。(3分) (2)“只生一个好”的生育政策将成为过去,现在要宣传“一个家庭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请你根据上面材料写一则宣传标语。(1分) (3)“失独家庭”过去响应国家“只生一个好”号召,现在却面对孤独终老,作为国家、 社会和每一个人应当如何来关心他们,请你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2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5分) 红橘甜了 骆驼 ①放下电话细一思量,这已经是父亲第四次催我了。父亲说,这场大雪过后,红橘更甜 了,硬是甜得入了心呢!说这话时,那声音挺富激情的。父亲的意思,要我快些回去,尝尝
15.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2 分) (1)令惧其逸.,不许( ) (2)临悉.召囚令归家 耕作( ) 1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会暮春时雨,乃耕作佳期。 17. 从文中看,唐临的为官之道是 。(2 分) 四、默写填空(10 分) 18. 按要求填空。 (1)三军可夺帅也, 。 (《论语·子罕》) (2) ,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4)春和景明, 。 (范仲淹《岳阳楼记》) (5)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6)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7)山回路转不见君,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9)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崇高理想和济世情怀的诗句是 , ! 五、名著阅读与综合性活动(9 分) 19.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3 分) 那怪一闻此言,丢了钉耙,唱个大喏道:“那取经人在哪里?累烦你引见引见。”行者 道:“你要见他怎的?”那怪道:“我本是观音菩萨劝善,受了他的戒行,这里持斋把素, 教我跟随那取经人往西天拜佛求经,将功折罪,还得正果……” 选文中“那怪”指 ,请写出以他为主角的一个故事名称 。 20.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6 分)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9日闭幕,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 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 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 政策调整。 材料二:“失独家庭”指独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不能再生育和不愿意收养子 女的家庭。失独者年龄大都在50开外,经历了“老来丧子”的人生大悲之后,已失去再生育 能力。根据中国致公党发布的调查报告,中国每年新增“失独家庭”7.6万个。2013年人口 学家预计,中国汉族失独家庭未来将达到一千万个。 材料三:在唯一的孩子离去后,养老成了首要问题,入住政府养老院需要儿女签字,这 让没有儿女的他们无处可去。“我不怕死,我怕老。”一位失独父亲说。此外,歧视、健康 等种种问题也接踵而至。绝大多数失独家庭最终都开始远离正常社会,以“抱团取暖”的方 式聚集在一起面对未来的生活。 (1)请概括上面材料的主要内容。(3分) (2)“只生一个好”的生育政策将成为过去,现在要宣传“一个家庭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请你根据上面材料写一则宣传标语。(1分) (3)“失独家庭”过去响应国家“只生一个好”号召,现在却面对孤独终老,作为国家、 社会和每一个人应当如何来关心他们,请你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2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5 分) 红橘甜了 骆 驼 ①放下电话细一思量,这已经是父亲第四次催我了。父亲说,这场大雪过后,红橘更甜 了,硬是甜得入了心呢!说这话时,那声音挺富激情的。父亲的意思,要我快些回去,尝尝
今年橘子的味道 ②父亲精心侍弄的那些红橘树,是十多年前我从外地弄回去的。那一年我刚参加工作 为了表达孝心,我特地买了十几株红橘苗,回家同父亲一起栽下。从此,父亲便精心侍弄那 些树苗,似亲儿女般。浇水、施肥、修枝、杀虫,那严肃劲,不亚于教育我们。那些果树也 很通人性,几年后便出落得挺拔而多姿。我记得第一年花开时节,父亲在电话里像孩子见到 第一场雪那般激动,Δ父亲说,白花花的淸树枝啊,香气跑了奷几里呢!当乡亲们夸奖橘花 的香气时,父亲又像孩子受了老师表扬那般露出羞涩的神色,说,这树是我儿子从县城弄回 来的优良品种呢!就这样,父亲怀着兴奋和渴盼的心情,等待着橘子的成熟。那几个月,我 们隔几天总接到父亲的电话。B橘子有指头大了昵!橘子有乒乓球大了呢!橘子有鸡蛋大了 呢!有些橘子有黄色了呢!有几个橘子全部黄了呢!父亲总是在说橘子 ③那一年,父亲将首先变黄的橘子采了下来,并打来电话,叫我快些回去尝尝!时至年 末,我们哪能抽出时间啊!在苦苦等待后,父亲同母亲商定,第一批橘子一定要送来让我们 尝尝。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树是儿子买的,也是儿子跟自己一同栽下的,儿子不吃第一个 谁吃?在那个飘着大雪的冬日的早晨,父亲从百里之外的故乡,带上十九个首先成熟的红橘, 来到我的面前。看着我们一家三口甜甜地吃着甜甜的红橘,父亲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我们劝 他,你老也快尝尝呀。父亲说,我早吃过了,一天好几个呢!我的泪便涌上来,因为父亲出 发后,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父亲带来的第一批橘子是十九个。我强压泪水挑了个最大的剥 开后,双手递到父亲面前。父亲颤巍巍地接过橘子,拿一瓣放进嘴里,慢慢咀嚼。我再次从 父亲脸上看到了我参加工作父亲送我时的表情…… ④就这样,每年第一场大雪后,父亲便会来给我们送红橘。煞后,他将红橘分送给邻 居,其余的便去市场上卖了。后来,妻子就说,爹怕是糊涂了,橘子现在几角钱一斤,来回 的车费就要几十元,该买多少橘子呀!再说了,红橘越来越没有市场,味道越来越差了,哪 能比得上如今的优良品种呀!我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沉沉地回了一句话,父亲哪里是为那几 个橘子啊!妻子思索一阵,说,也是,只要老人高兴,就由着他 ⑤父亲越来越老了,雪后的山路上,他再也不能健步如飞了。妻子说,年前我们干脆抽 两天时间回去看看吧!回去那天,父亲正坐在火塘边,望着树上的橘子发呆,看到我们,父 亲一愣,随即便孩子般叫着母亲的名字。我看见父亲眼中的泪水滚落下来。父亲抹一把泪, 说,这屋里,烟太大了 ⑥次日,我邀了儿时的两个好友,决定将剩下的红橘弄到市场上去卖,父亲自然是十分 高兴。我将红橘分送给了我的故交,并嘱咐他们千万别告诉父亲。我掏出一百元钱,换成了 零钞,将其中的九十六元八角送到了父亲手上,异常高兴地对父亲说,今天碰到几个外地人 将橘子抢购一空,价格比往年高出近一角钱呢! ⑦父亲脸上满是欣喜的神色,说,太好了,明年,我要更细心地照顾它们!我别过脸去, 说,这屋里,烟太大了…… 21.小说围绕“红橘”展开情节,请梳理并完成下表。(3分) 侍弄红橘 假卖红橘 22.阅读下面句子,回答问题。(6分) (1)(父亲)望着树上的橘子发呆,看到我们,父亲一愣,随即便孩子般叫着母亲的名字。 这句话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父亲哪些内心活动?(3分) (2)第⑤段和第⑦段末尾都用了“这屋里,烟太大了……”这句话,各有何作用?(3分) 23.请从第②段两个画线的句子中任选其中一句进行赏析。(3分) 24.题目是“红橘甜了”,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说说文中表现了哪些方面的“甜”?(3 分) 七、作文(50分) 25.从下列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今年橘子的味道。 ②父亲精心侍弄的那些红橘树,是十多年前我从外地弄回去的。那一年我刚参加工作, 为了表达孝心,我特地买了十几株红橘苗,回家同父亲一起栽下。从此,父亲便精心侍弄那 些树苗,似亲儿女般。浇水、施肥、修枝、杀虫,那严肃劲,不亚于教育我们。那些果树也 很通人性,几年后便出落得挺拔而多姿。我记得第一年花开时节,父亲在电话里像孩子见到 第一场雪那般激动,A 父亲说,白花花的满树枝啊,香气跑了好几里呢!当乡亲们夸奖橘花 的香气时,父亲又像孩子受了老师表扬那般露出羞涩的神色,说,这树是我儿子从县城弄回 来的优良品种呢!就这样,父亲怀着兴奋和渴盼的心情,等待着橘子的成熟。那几个月,我 们隔几天总接到父亲的电话。B 橘子有指头大了呢!橘子有乒乓球大了呢!橘子有鸡蛋大了 呢!有些橘子有黄色了呢!有几个橘子全部黄了呢!父亲总是在说橘子! ③那一年,父亲将首先变黄的橘子采了下来,并打来电话,叫我快些回去尝尝!时至年 末,我们哪能抽出时间啊!在苦苦等待后,父亲同母亲商定,第一批橘子一定要送来让我们 尝尝。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树是儿子买的, 也是儿子跟自己一同栽下的,儿子不吃第一个, 谁吃?在那个飘着大雪的冬日的早晨,父亲从百里之外的故乡,带上十九个首先成熟的红橘, 来到我的面前。看着我们一家三口甜甜地吃着甜甜的红橘,父亲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我们劝 他,你老也快尝尝呀。父亲说,我早吃过了,一天好几个呢!我的泪便涌上来,因为父亲出 发后,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父亲带来的第一批橘子是十九个。我强压泪水挑了个最大的剥 开后,双手递到父亲面前。父亲颤巍巍地接过橘子,拿一瓣放进嘴里,慢慢咀嚼。我再次从 父亲脸上看到了我参加工作父亲送我时的表情…… ④就这样,每年第一场大雪后,父亲便会来给我们送红橘。煞后,他将红 橘分送给邻 居,其余的便去市场上卖了。后来,妻子就说,爹怕是糊涂了,橘子现在几角钱一斤,来回 的车费就要几十元,该买多少橘子呀!再说了,红橘越来越没有市场,味道越来越差了,哪 能比得上如今的优良品种呀!我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沉沉地回了一句话,父亲哪里是为那几 个橘子啊!妻子思索一阵,说,也是,只要老人高兴,就由着他。 ⑤父亲越来越老了,雪后的山路上,他再也不能健步如飞了。妻子说,年前我们干脆抽 两天时间回去看看吧!回去那天,父亲正坐在火塘边,望着树上的橘子发呆,看到我们,父 亲一愣,随即便孩子般叫着母亲的名字。我看见父亲眼中的泪水滚落下来。父亲抹一把泪, 说,这屋里,烟太大了…… ⑥次日,我邀了儿时的两个好友,决定将剩下的红橘弄到市场上去卖,父亲自然是十分 高兴。我将红橘分送给了我的故交,并嘱咐他们千万别告诉父亲。我掏出一百元钱,换成了 零钞,将其中的九十六元八角送到了父亲手上,异常高兴地对父亲说,今天碰到几个外地人, 将橘子抢购一空,价格比往年高出近一角钱呢! ⑦父亲脸上满是欣喜的神色,说,太好了,明年,我要更细心地照顾它们!我别过脸去, 说,这屋里,烟太大了…… 21. 小说围绕“红橘”展开情节,请梳理并完成下表。(3 分) 22. 阅读下面句子,回答问题。(6 分) (1)(父亲)望着树上的橘子发呆,看到我们,父亲一愣,随即便孩子般叫着母亲的名字。 这句话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父亲哪些内心活动?(3 分) (2)第⑤段和第⑦段末尾都用了“这屋里,烟太大了……”这句话,各有何作用?(3 分) 23. 请从第②段两个画线的句子中任选其中一句进行赏析。(3 分) 24. 题目是“红橘甜了”,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说说文中表现了哪些方面的“甜”?(3 分) 七、作文(50 分) 25. 从下列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侍弄红橘 假卖红橘
题二:“感觉”是一种心理感受,有“觉得”的意思。平时,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得 到别人理解的时候,孝敬父母的时候,取得成功的时候……你的感觉往往很好。 请以 感觉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如选题二,请先在横线上填上一个恰当的词语,然后作文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题二:“感觉”是一种心理感受,有“觉得”的意思。平时,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得 到别人理解的时候,孝敬父母的时候,取得成功的时候……你的感觉往往很好。 请以“ ,感觉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如选题二,请先在横线上填上一个恰当的词语,然后作文;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2016年中考备考水平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序号1 91011|1213 答案 CCDABBBIA「DDAc|A 第Ⅱ卷(94分) 14.(4分) (1)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见不到太阳和月亮。 (2)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有很多趣味 15.(2分)(1)逃逸,逃跑 (2)全部 16.(2分)适逢暮春时节的雨季,正是耕种的好时机。(会、乃) 17.(2分)为民着想、敢于担当。(意思相近即可) 参考译文:唐临当上万泉县令的从属官员。县里有十几个囚犯,都是因为未交赋税而被 关押的。适逢暮春时节的雨季,正是耕种的好日子。唐临禀报县令:“囚犯也有妻子孩子 不能耕种与收获怎么养活他们,请把他们放出来。”县令害怕他们逃跑,不允许。唐临说 “大人如果有所顾忌,我一个人承担罪责。”于是县令请假回家。唐临把囚犯全部召集起来 让他们回家耕种,并且和他们约定:农忙结束,都要回到监狱里去。囚犯们感激唐临的恩情 到时候全部集中在县的监狱里了。唐临从此出名了 四、默写填空(10分) 18.(10分,每空1分,有错、别、漏、添字的,该空不给分) ①匹夫不可夺志也 ②几外早莺争暖树 ③举杯邀明月 ④波澜不惊 ⑤采菊东篱下 ⑥白露为霜 ⑦雪上空留马行处 ⑧天涯若比邻 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五、名著阅读与综合性活动(10分) 19.(3分)猪八戒(1分):大战流沙河(高老庄娶亲、智激美猴王、偷吃人参果)(2分) 20.(7分) (1)(3分)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我国“失独家庭″逐年递增;“失独家庭 养老存在诸多问题。(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示例:①一孩负担少,二孩好养老②一孩太少两孩正好 ③生育两孩真幸福,少有所依老有福 ④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主题鲜明,语言精练即可 (3)示例:①国家为失独家庭购买养老和医疗保险;②提高失独家庭的养老 金;③为失独家庭开办村社或社区养老院;④为失独家庭单立
2016 年中考备考水平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 I 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C D A B B B A D D A C A 第Ⅱ卷(94 分) 14.(4 分) (1)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见不到太阳和月亮。 (2)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有很多趣味。 15.(2 分) (1)逃逸,逃跑 (2)全部 16.(2 分)适逢暮春时节的雨季,正是耕种的好时机。(会、乃) 17.(2 分)为民着想、敢于担当。(意思相近即可) 参考译文:唐临当上万泉县令的从属官员。县里有十几个囚犯,都是因为未交赋税而被 关押的。适逢暮春时节的雨季,正是耕种的好日子。唐临禀报县令:“囚犯也有妻子孩子, 不能耕种与收获怎么养活他们,请把他们放出来。”县令害怕他们逃跑,不允许。唐临说: “大人如果有所顾忌,我一个人承担罪责。”于是县令请假回家。唐临把囚犯全部召集起来 让他们回家耕种,并且和他们约定:农忙结束,都要回到监狱里去。囚犯们感激唐临的恩情, 到时候全部集中在县的监狱里了。唐临从此出名了。 四、默写填空(10 分) 18.(10 分,每空 1 分,有错、别、漏、添字的,该空不给分) ①匹夫不可夺志也 ②几外早莺争暖树 ③举杯邀明月 ④波澜不惊 ⑤采菊东篱下 ⑥白露为霜 ⑦雪上空留马行处 ⑧天涯若比邻 ⑨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五、名著阅读与综合性活动(10 分) 19.(3 分)猪八戒(1 分);大战流沙河(高老庄娶亲、智激美猴王、偷吃人参果)(2 分) 20.(7 分) (1)(3 分)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我国“失独家庭”逐年递增;“失独家庭” 养老存在诸多问题。(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2)示例:①一孩负担少,二孩好养老 ②一孩太少 两孩正好 ③生育两孩真幸福,少有所依老有福 ④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主题鲜明,语言精练即可) (3)示例:①国家为失独家庭购买养老和医疗保险; ②提高失独家庭的养老 金; ③为失独家庭开办村社或社区养老院; ④为失独家庭单立
法规,如入养老院、医院等不需要子女签字等 ⑤全社会都不要歧 视,要关心帮助他们,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一条建议1分,两条 2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6分) 21.(3分)采送红橘品尝(咀嚼、吃)红橘守望红橘 22.(6分)(1)神态描写(1分),表现了父亲愁闷、期盼(想念)、惊喜的内心变化。(2 分) (2)前后照应,使作品结构紧凑(同时引发思考,留下回味空间)(1分)。前者表现了父亲 看到儿子一家回去的激动与幸福(1分):后者表现了“我”受父亲关爱的感动(听了 父亲的话后深感感动)和对父亲关心不够的自责与愧疚(1 23.(3分) A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香气活泼顽皮(1分),进而表现父 亲的无比自豪(1分。或:运用叠词(1分),“白花花”生动地表现了父亲对 橘花的喜爱与自豪之情(1分),使语言富有音韵美(1分)。 或:“跑”这个动 词(1分)生动而传神地表现了满树橘香的活泼与顽皮(1分),从而表现了父亲的自豪 与欣喜(1分)。 B句。运用了反复、排比的修辞方法(1分),突出强调了橘子不断长大的过程(1分),表 现了父亲的兴奋与期盼的心情(1分)。 或:句式匀称整齐(1分),读来朗朗上 口,富有韵律的美感(1分),烘托了橘子渐渐长大给父亲带来的喜悦自豪(1分)。 24.(3分,每点1分,答出3点即可) ①红橘树在父亲精心管理下结出的果实很甜。 ②父亲为培养儿子成材而感到欣慰、满足 ③父亲从儿子买红橘苗、卖橘子等做法中体会到儿子的孝心。 ④儿子从父亲种橘、送橘等行为中感受到父亲的信任、关爱。 ⑤全家人互相关心体贴,充满温馨和爱意 作文(50分) A内容B语言C结构评分细则(总基准分33分) 书写(5分) 切合题意 高 以40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类卷思想健康 完整立意深、构思巧、语言生动形象、情B写美观 节有波澜的:获得满分45分 洁,标点正确 4538分内容充实没有条理具有其中三点的,获得(4-3分 别字2个以 感情真切语病清楚具有其中两点的,获得(4241分)5分) 具有其中一点的,获得(40-38分) 以33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符合题意语言结构具备ABC三项条件的,获得(37-35书写工整,卷面 类卷思想健康通顺完整|分) 37-31分中心明确 园具备A项和另一项条件,其余一项达 洁,标点正确 感情真实语病较清楚同具备B项条件,而另外两项只达到三(4分4个/ 内容具体|偶有‖条理 类卷标准的,获得(34-33分) 言 以27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书写较工整,卷 基本合题意尚通顺\尚清楚同基本具备ABC三项条件的,获得 类卷中心尚明确 其中B项比较好的,获得(30-29分):面较整洁,标点 (30-23分内容尚具体 大体正确,错别 感情尚直实语病|能分段层2827分) 5-6 个。 ③还有其他缺点的,获得(26-23分)(3分)
法规,如入养老院、医院等不需要子女签字等; ⑤全社会都不要歧 视,要关心帮助他们,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一条建议 1 分,两条 2 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6 分) 21.(3 分)采送红橘 品尝(咀嚼、吃)红橘 守望红橘 22.(6 分)(1)神态描写(1 分), 表现了父亲愁闷、期盼(想念)、惊喜的内心变化。(2 分) (2)前后照应,使作品结构紧凑(同时引发思考,留下回味空间)(1 分)。前者表现了父亲 看到儿子一家回去的激动与幸福(1 分);后者表现了“我”受父亲关爱的感动(听了 父亲的话后深感感动)和对父亲关心不够的自责与愧疚(1 分)。 23.(3 分) A 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1 分),生动形象地表现香气活泼顽皮(1 分),进而表现父 亲的无比自豪(1 分)。 或:运用叠词(1 分),“白花花”生动地表现了父亲对 橘花的喜爱与自豪之情(1 分),使语言富有音韵美(1 分)。 或:“跑”这个动 词(1 分)生动而传神地表现了满树橘香的活泼与顽皮(1 分),从而表现了父亲的自豪 与欣喜(1 分)。 B 句。运用了反复、排比的修辞方法(1 分),突出强调了橘子不断长大的过程(1 分),表 现了父亲的兴奋与期盼的心情(1 分)。 或:句式匀称整齐(1 分),读来朗朗上 口,富有韵律的美感(1 分),烘托了橘子渐渐长大给父亲带来的喜悦自豪(1 分)。 24. (3 分,每点 1 分,答出 3 点即可) ①红橘树在父亲精心管理下结出的果实很甜。 ②父亲为培养儿子成材而感到欣慰、满足。 ③父亲从儿子买红橘苗、卖橘子等做法中体会到儿子的孝心。 ④儿子从父亲种橘、送橘等行为中感受到父亲的信任、关爱。 ⑤全家人互相关心体贴,充满温馨和爱意。 七、作文(50 分) 等级 A 内容 B 语言 C 结构 评分细则(总基准分 33 分) 书写(5 分) 一类卷 (45-38 分) 切合题意 思想健康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切 语言 顺畅 没有 语病 结构 完整 条理 清楚 以 40 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立意深、构思巧、语言生动形象、情 节有波澜的:获得满分 45 分; ②具有其中三点的,获得(44—43 分); 具有其中两点的,获得(42—41 分); 具有其中一点的,获得(40-38 分)。 书写美观,卷面 整洁,标点正确, 错别字 2 个 以 下。 (5 分) 二类卷 (37-31 分) 符合题意 思想健康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语言 通顺 偶有 语病 结构 完整 条理 较清楚 以 33 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具备 ABC 三项条件的,获得(37-35 分); ②具备 A 项和另一项条件,其余一项达到 三类卷标准的,获得(34-33 分); ③具备 B 项条件,而另外两项只达到三 类卷标准的,获得(32-31 分)。 书写工整,卷面 整洁,标点正确, 错别字 3—4 个。 (4 分) 三类卷 (30-23 分) 基本合题意 中心尚明确 内容尚具体 感情尚真实 语言 尚通顺 语病 不多 条理 尚清楚 能分段 以 27 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其中 B 项比较好的,获得(30-29 分); ②基本具备 ABC 三项条件的,获得 (28-27 分); ③还有其他缺点的,获得(26-23 分)。 书写较工整,卷 面较整洁,标点 大体正确,错别 字 5—6 个。 (3 分)
偏离题意|不通顺 以19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字迹不够清楚 四类卷中心欠明 条理其中两项较好的,获得(221): 点错误较多 (215分内容不具体语病不清楚号具备AC三项,获得(319分):别字78个 较多 语病结构 迹潦草,难以 五类卷文不对题严重混乱7分为基准分,适当浮部)·1(分 两项尚好的,获得(14-9分 认,标点错误 (14-0分)不知所云 艮多,错别字 不越不能上只具备AC三项,获得(87) 完篇只具备ABC两项的,获得(60分
四类卷 (22-15 分) 偏离题意 中心欠明确 内容不具体 语言 不通顺 语病 较多 条理 不清楚 以 19 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其中两项较好的,获得(22-21); ②只具备 ABC 三项,获得(20-19分); ③只具备 ABC 两项的,获得(18-15 分)。 字迹不够清楚, 标点错误较多, 错别字 7—8 个。 (2 分) 五类卷 (14-0 分) 文不对题 不知所云 语病 严重 文理 不通 结构 混乱 不能 完篇 以 7 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两项尚好的,获得(14-9 分); ②只具备 ABC 三项,获得(8-7)分; ③只具备 ABC 两项的,获得(6-0 分)。 字迹潦草,难以 辨认,标点错误 很多,错别字 8 个以上。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