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分析(2004)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69,文件大小:284.5KB,团购合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分析] 这是从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回答什么是哲学。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于 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 体系。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 特殊方式,为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提供根本准则和一般方法论。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二部分2004年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分析]这是从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回答什么是哲学。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于 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 体系。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 特殊方式,为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提供根本准则和一般方法论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分析]恩格斯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 题,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及有无同一性。思 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晢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是划 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也是人们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原理为哲学研究 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也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根本原则。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分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 中的两个基本派别,它们只能在哲学意义上,即在回答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第 性上使用,而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 基本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 唯物主义是与唯心主义相对立的基本哲学派别,它是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哲 学。唯物主义坚持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来成分,唯物主义精神也 就是科学精神。坚持唯物主义,必然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要把作为一般世界观的唯物 主义与它在各个时代的具体形态区别开来,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形态,即古 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是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有主观唯心 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其荒谬之处在于必然导致“唯我论”;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 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其荒谬之处在于以某种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 唯心主义所以长期存在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把人的认 识过程中的某一特征、成分、方面加以夸大,使之绝对化,造成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 分离,这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分析]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它们在思维 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各持一端。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抹煞 了人及其意识的能动作用;唯心主义把世界看作是某种精神的产物,抽象地发展了人及其意 识的能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出了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 的实践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以实践的观点去理解人与世界及 其关系,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的解释,构筑了统一的 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 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现及其伟大意义

第二部分 2004 年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分析] 这是从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回答什么是哲学。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于 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 体系。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 特殊方式,为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提供根本准则和一般方法论。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分析] 恩格斯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 题,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及有无同一性。思 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是划 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也是人们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原理为哲学研究 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也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根本原则。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分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 中的两个基本派别,它们只能在哲学意义上,即在回答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第一 性上使用,而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 基本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 唯物主义是与唯心主义相对立的基本哲学派别,它是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哲 学。唯物主义坚持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来成分,唯物主义精神也 就是科学精神。坚持唯物主义,必然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要把作为一般世界观的唯物 主义与它在各个时代的具体形态区别开来,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形态,即古 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是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有主观唯心 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其荒谬之处在于必然导致“唯我论”;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 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其荒谬之处在于以某种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 唯心主义所以长期存在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把人的认 识过程中的某一特征、成分、方面加以夸大,使之绝对化,造成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 分离,这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分析] 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它们在思维 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各持一端。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抹煞 了人及其意识的能动作用;唯心主义把世界看作是某种精神的产物,抽象地发展了人及其意 识的能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出了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 的实践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以实践的观点去理解人与世界及 其关系,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的解释,构筑了统一的、 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 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现及其伟大意义

[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表现在研究对象上,它是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表现在 理论内容上,它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 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实现这一变革的关键是把实践引入哲学,以科学的 实践观作为自己哲学的基础,贯穿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实现这一变 革的集中体现是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历史发展的客观 规律。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史观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它第一次使历史的研究成为 科学,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认识工具 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还表现在它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上。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最显著的特征,一是它的实践性,全面论证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强调理论依 赖并服务于实践,哲学的任务不只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二是它的阶级性,公 开申明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在此基础上,实现了革命性 和科学性的统一,成为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 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根据,以揭示事物的规律为己任,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 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批判精神,它用唯物 辩证法观察事物,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 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凝固化。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 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随着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 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并不断接受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 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 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辩证 统一的关系,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核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目的,三者相互依 存、相互促进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决定它必然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开放的、不断发展 的创造性科学,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技术是相互促进的,现代科技 革命突飞猛进,既是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机遇,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挑战, 认真研究和概括当代科技革命的成就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指导作用则是推动现代科技革命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同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比较和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现代西方哲学有 两大思潮,即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科学主义思潮推崇科学知识,主张哲学仿效自然科学, 放弃或拒斥形而上学(世界观)的研究,致力于对科学知识的综合或逻辑语言分析,把哲学变 成对科学进行分析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人本主义思潮则反对科学和理性,认为科学不能回答 人的价值问题,主张哲学应抛弃对外界的认识而回到人的存在本身,回到自我,注重对人的 内心世界的非理性的发掘,重建“现代性”崩溃后人类的精神价值,强调人的存在的本体论 具有非理性主义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反对科学主义也反对抽象人本主义:既强调世界 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又充分考虑人的主体地位,重视人本身的发展和要求;反对科学主义但重

[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表现在研究对象上,它是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表现在 理论内容上,它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 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实现这一变革的关键是把实践引入哲学,以科学的 实践观作为自己哲学的基础,贯穿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实现这一变 革的集中体现是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历史发展的客观 规律。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史观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它第一次使历史的研究成为 科学,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认识工具。 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还表现在它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上。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最显著的特征,一是它的实践性,全面论证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强调理论依 赖并服务于实践,哲学的任务不只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二是它的阶级性,公 开申明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在此基础上,实现了革命性 和科学性的统一,成为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 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根据,以揭示事物的规律为己任,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 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批判精神,它用唯物 辩证法观察事物,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 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凝固化。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 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随着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 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并不断接受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 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 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辩证 统一的关系,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核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目的,三者相互依 存、相互促进。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决定它必然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开放的、不断发展 的创造性科学,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技术是相互促进的,现代科技 革命突飞猛进,既是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机遇,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挑战, 认真研究和概括当代科技革命的成就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指导作用则是推动现代科技革命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同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比较和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现代西方哲学有 两大思潮,即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科学主义思潮推崇科学知识,主张哲学仿效自然科学, 放弃或拒斥形而上学(世界观)的研究,致力于对科学知识的综合或逻辑语言分析,把哲学变 成对科学进行分析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人本主义思潮则反对科学和理性,认为科学不能回答 人的价值问题,主张哲学应抛弃对外界的认识而回到人的存在本身,回到自我,注重对人的 内心世界的非理性的发掘,重建“现代性”崩溃后人类的精神价值,强调人的存在的本体论, 具有非理性主义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反对科学主义也反对抽象人本主义;既强调世界 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又充分考虑人的主体地位,重视人本身的发展和要求;反对科学主义但重

视科学精神,反对抽象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 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与各国实践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把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使 之具有中国的作风、气派,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获得发展 为中国人民所掌握,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 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最辉煌的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马 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这一伟大实践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武器。邓小平理论在创造性地运用马克 思主义哲学解决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 主义哲学。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成果。 (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1.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辫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分析]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列宁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揭示了物 质范畴的深刻内涵,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马克 思主义哲学把人类实践视为一种客观实在并将其包含到对物质的理解中,使马克思主义哲学 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本体论与认识论的 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共同的一般本质,它通过运动表现出来,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 本属性,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着 的物质又以时间和空间为存在形式,物质与运动及其时空是不可分割的。在时空中运动着的 物质表现出无限多样的形态。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和改造是无穷尽的,现代自然科学关于物质 形态、结构和属性的研究,极大地深化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2.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实践的 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承认世界的物质性,而且主张从实践中去把握物质世界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其含义有二:一是实践是人变革物质世界的“感 性”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这是实践区别于意识的一般本质:二是实践又是人所特 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 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这是实践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的特殊本质。实 践构成了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由实践主体、客体和手段构成,主体 是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 纵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是联结主体和客体的中介,实践活动就是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 本骨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实践的基本特征是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 的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主要环节。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及其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 [分析]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它包括四个基本环节 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完成、检 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并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 馈调节。正是在实践的这种运行过程中,实现人对物质世界的观念把握和实际把握,既形成 了人的主观世界,又创造出一个属人世界即人类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

视科学精神,反对抽象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 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与各国实践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把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使 之具有中国的作风、气派,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获得发展, 为中国人民所掌握,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 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最辉煌的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马 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这一伟大实践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武器。邓小平理论在创造性地运用马克 思主义哲学解决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 主义哲学。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成果。 (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1.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分析]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列宁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揭示了物 质范畴的深刻内涵,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马克 思主义哲学把人类实践视为一种客观实在并将其包含到对物质的理解中,使马克思主义哲学 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本体论与认识论的 统一。 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共同的一般本质,它通过运动表现出来,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 本属性,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着 的物质又以时间和空间为存在形式,物质与运动及其时空是不可分割的。在时空中运动着的 物质表现出无限多样的形态。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和改造是无穷尽的,现代自然科学关于物质 形态、结构和属性的研究,极大地深化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2.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实践的 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承认世界的物质性,而且主张从实践中去把握物质世界。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其含义有二:一是实践是人变革物质世界的“感 性”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这是实践区别于意识的一般本质;二是实践又是人所特 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 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这是实践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的特殊本质。实 践构成了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由实践主体、客体和手段构成,主体 是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 纵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是联结主体和客体的中介,实践活动就是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 本骨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实践的基本特征是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 的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主要环节。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及其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 [分析]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它包括四个基本环节: 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完成、检 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并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 馈调节。正是在实践的这种运行过程中,实现人对物质世界的观念把握和实际把握,既形成 了人的主观世界,又创造出一个属人世界即人类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

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以及心理活动的总和:客观世界指物 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人的意识活动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包括自然存在和人的 社会存在。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先在世界,是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 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主 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既相区别又相统一,其分化和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因此,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的意义,还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这就是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3.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 [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论从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上科 学地揭示了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全面地论证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首先,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 的直接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的特性,因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展成为最高级的反映形 式一一人脑的反映形式即意识。但自然界物质产生出意识又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其 中包括三个决定性环节:由无机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应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 性,再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然后发展为人的意识。在人的意识产生过程中,社会性的劳动 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促进了意识的器官—一人脑的形成,在劳动中产生了意识的物质外 壳一一语言 其次,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 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在 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在意识中体现了主体和客体 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 再次,从意识的作用看,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反映世界具有目 的性、计划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指导人们的行动;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 大的,但它的发挥又是有条件的,它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 实践,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 元论的根本要求 [分析]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 这一原理的内容包括: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在客观实在基础上的统一。世界 物质统一性原理是由人类实践和科学以及哲学的长期的、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科学证明 自然界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都是物质的。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本身就是以生产方式为其决定力量的特殊的高级的物 质运动。发展着的人类实践不断地建构着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的统一和统一性的多样。世界物 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从事 一切工作的立足点。世界是按其固有规律在时空中永恒运动的统一的物质世界,我们在任何 时候、任何地点和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坚定不 移地从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辩证唯物主义 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坚持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在于坚持主观和客 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也就是实事求是。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 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了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所谓解放思想,就 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旧观念、旧框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 问题,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础

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以及心理活动的总和;客观世界指物 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人的意识活动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包括自然存在和人的 社会存在。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先在世界,是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 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主 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既相区别又相统一,其分化和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因此,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的意义,还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这就是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3.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 [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论从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上科 学地揭示了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全面地论证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首先,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 的直接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的特性,因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展成为最高级的反映形 式——人脑的反映形式即意识。但自然界物质产生出意识又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其 中包括三个决定性环节:由无机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应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 性,再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然后发展为人的意识。在人的意识产生过程中,社会性的劳动 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促进了意识的器官——人脑的形成,在劳动中产生了意识的物质外 壳——语言。 其次,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 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在 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在意识中体现了主体和客体、 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 再次,从意识的作用看,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反映世界具有目 的性、计划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指导人们的行动;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 大的,但它的发挥又是有条件的,它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 实践,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 元论的根本要求 [分析]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 这一原理的内容包括: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在客观实在基础上的统一。世界 物质统一性原理是由人类实践和科学以及哲学的长期的、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科学证明, 自然界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都是物质的。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本身就是以生产方式为其决定力量的特殊的高级的物 质运动。发展着的人类实践不断地建构着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的统一和统一性的多样。世界物 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从事 一切工作的立足点。世界是按其固有规律在时空中永恒运动的统一的物质世界,我们在任何 时候、任何地点和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坚定不 移地从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辩证唯物主义 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坚持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在于坚持主观和客 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也就是实事求是。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 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了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所谓解放思想,就 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旧观念、旧框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 问题,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础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并不断取得胜利的根 本思想保证。 (三)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分析,]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 点和总特征。所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 制约。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 把握事物,但决不能用臆想的联系代替真实的联系,否则将陷入诡辩论乙联系又是普遍的, 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 普遍联系中的一个环节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联系在内容上和形式上还是多种多样 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物质世界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 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主要特征:一是它的 整体性,系统具有其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整体特性;二是它的结构性,系统的性质不 仅取决于构成系统的各要素的性质,更取决于这些要素的组成方式即结构。此外,系统还有 层次性和开放性。 科学的任务就是揭示事物的联系,科学的突破往往表现在把人们通常看来似乎没有联系 的事物联系起来。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人们全面地认识事物的联系,正确处理整 体和部分的关系。普遍联系的观点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必备观点,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方法 论基础 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世界是过程的 集合体。唯物辯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 [分析]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发展观点是唯物 辩证法的又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运动是指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发展是具有 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发展的 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发展 的本质是创新。我们要增强创新意识,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事物 发展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 发展的。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科学既是揭示联系,也是揭示过程,不把事物当作过程就没有科学。把世界看 做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把世界看做永恒不变的事物的集 合体,这是形而上学的思想特征 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必然性和偶然 [分析]事物的联系和运动构成规律,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规律具有客观性、稳定性、重复性和普遍性的特点。是否承认事物发展具有客观规律,在世 界观上表现为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对立。决定论又分为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唯心主义 决定论和神学宿命论是伪决定论。马克思主义主张决定论,反对非决定论,同时也反对机械 决定论,主张辩证决定论。它认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遵循着某种必然规律,而这种必然规律 要通过各种偶然形态表现出来。这种偶然形态并不违背必然规律,但包含有必然规律所不能 预先决定的内容。这种以决定论为基础,同时也包含非决定性因素的决定论,就是辩证决定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并不断取得胜利的根 本思想保证。 (三)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分析,]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 点和总特征。所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 制约。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 把握事物,但决不能用臆想的联系代替真实的联系,否则将陷入诡辩论乙联系又是普遍的, 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 普遍联系中的一个环节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联系在内容上和形式上还是多种多样 的。 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物质世界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 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主要特征:一是它的 整体性,系统具有其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整体特性;二是它的结构性,系统的性质不 仅取决于构成系统的各要素的性质,更取决于这些要素的组成方式即结构。此外,系统还有 层次性和开放性。 科学的任务就是揭示事物的联系,科学的突破往往表现在把人们通常看来似乎没有联系 的事物联系起来。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人们全面地认识事物的联系,正确处理整 体和部分的关系。普遍联系的观点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必备观点,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方法 论基础。 。 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世界是过程的 集合体。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 [分析] 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发展观点是唯物 辩证法的又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运动是指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发展是具有 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发展的 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发展 的本质是创新。我们要增强创新意识,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事物 发展。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 发展的。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科学既是揭示联系,也是揭示过程,不把事物当作过程就没有科学。把世界看 做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把世界看做永恒不变的事物的集 合体,这是形而上学的思想特征。 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必然性和偶然 - [分析] 事物的联系和运动构成规律,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规律具有客观性、稳定性、重复性和普遍性的特点。是否承认事物发展具有客观规律,在世 界观上表现为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对立。决定论又分为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唯心主义 决定论和神学宿命论是伪决定论。马克思主义主张决定论,反对非决定论,同时也反对机械 决定论,主张辩证决定论。它认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遵循着某种必然规律,而这种必然规律 要通过各种偶然形态表现出来。这种偶然形态并不违背必然规律,但包含有必然规律所不能 预先决定的内容。这种以决定论为基础,同时也包含非决定性因素的决定论,就是辩证决定 论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同时存在、相互依存的。一方面,必然性要通过 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另一方面, 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实质上也就是规 律和规律的表现之间的关系。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必然性,它要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 因此要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中去发现和理解事物的规律性。 2.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事物发展中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分析]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 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 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 定性,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质和量的统 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 掌握适度原则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 由于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因而事物的变化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运动状态 量变和质变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其区别的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其联系是相互转 化和相互渗透:量变向质变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向 量变转化,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量变中渗透质变,即在总 的量变过程中包含部分质变;质变中渗透量变,即在质变中包含新质在量上的扩张。事物的 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由部分质变到根本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 此循环往复、相互交替、以至无穷。唯物辩证法关于量变质变关系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制 定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也是我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应遵循的重要思 想原则。 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辫证关系。辫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事物发展是 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分析]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因素,否定 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因素。肯定和否定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 透。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它既是发展的环节, 又是联系的环节,即扬弃。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必须同时看到它的 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辩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即“肯定一否 定一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 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方向是前进上升的, 道路是迂回曲折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新生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的哲学依据,也是我们坚 持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相统一的理论基础。 3.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辨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分析1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其中对 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 系的实在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矛盾 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瓣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分析]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矛盾即对立统一。 要区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逻辑矛盾是指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 自相矛盾。辩证矛盾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任何科学的认识,一方面要排除逻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同时存在、相互依存的。一方面,必然性要通过 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另一方面, 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实质上也就是规 律和规律的表现之间的关系。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必然性,它要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 因此要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中去发现和理解事物的规律性。 2.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事物发展中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分析]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 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 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 定性,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质和量的统 一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 掌握适度原则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 由于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因而事物的变化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运动状态。 量变和质变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其区别的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其联系是相互转 化和相互渗透:量变向质变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向 量变转化,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量变中渗透质变,即在总 的量变过程中包含部分质变;质变中渗透量变,即在质变中包含新质在量上的扩张。事物的 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由部分质变到根本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 此循环往复、相互交替、以至无穷。唯物辩证法关于量变质变关系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制 定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也是我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应遵循的重要思 想原则。 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事物发展是 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分析] 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因素,否定 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因素。肯定和否定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 透。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它既是发展的环节, 又是联系的环节,即扬弃。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必须同时看到它的 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辩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即“肯定一否 定一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 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方向是前进上升的, 道路是迂回曲折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新生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的哲学依据,也是我们坚 持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相统一的理论基础。 3.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分析 l 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其中对 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 系的实在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矛盾 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分析]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矛盾即对立统一。 要区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逻辑矛盾是指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的 自相矛盾。辩证矛盾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任何科学的认识,一方面要排除逻

辑矛盾,另一方面要研究事物自身所固有的矛盾 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关系的两个方面。斗争性是指 矛盾双方之间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 吸引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 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 之中。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相互联结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 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也是指导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论原则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分析]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仅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实在内容,而且揭示了事物发展 的内在动力。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统一,由此推动 事物的发展,或者说矛盾的相对同一性和绝对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 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推动事物发展中各有其作用。同一性的作用是:矛盾的一方可以利用另 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 方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斗争性的作用是: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 化,造成事物的量变;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矛盾的同一性 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的矛盾 性。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 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是我国实行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 的哲学基础。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分析]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彻底辩证法的前提,矛盾分析方法是认 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 有其特点,也就是构成每一事物(过程)的诸多矛盾以及构成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 性质、地位和作用以及不同的解决矛盾的具体形式。任何事物都是由诸多矛盾构成的系统, 其中包括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 面。由于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条件的复杂性,矛盾解决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 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以及创造出一种使 矛盾双方可以长期共存的形式。在社会领域还有对抗形式和非对抗形式的区别。分析矛盾的 特殊性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它们既 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区别是:普遍(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特殊(个别)的一部分、一方 面或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被包括在一般之中。它们的联系是: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 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和 特殊的统一。普遍和特殊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共性和 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它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又是科学 的认识方法。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着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 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 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分析]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 不同的,这是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

辑矛盾,另一方面要研究事物自身所固有的矛盾。 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关系的两个方面。斗争性是指 矛盾双方之间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 吸引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 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 之中。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相互联结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 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也是指导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论原则。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分析]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仅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实在内容,而且揭示了事物发展 的内在动力。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统一,由此推动 事物的发展,或者说矛盾的相对同一性和绝对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 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推动事物发展中各有其作用。同一性的作用是:矛盾的一方可以利用另 一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 方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斗争性的作用是: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 化,造成事物的量变;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矛盾的同一性 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的矛盾 性。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 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是我国实行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 的哲学基础。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彻底辩证法的前提,矛盾分析方法是认 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 有其特点,也就是构成每一事物(过程)的诸多矛盾以及构成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 性质、地位和作用以及不同的解决矛盾的具体形式。任何事物都是由诸多矛盾构成的系统, 其中包括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 面。由于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条件的复杂性,矛盾解决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 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以及创造出一种使 矛盾双方可以长期共存的形式。在社会领域还有对抗形式和非对抗形式的区别。分析矛盾的 特殊性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它们既 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区别是:普遍(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特殊(个别)的一部分、一方 面或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被包括在一般之中。它们的联系是: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 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和 特殊的统一。普遍和特殊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共性和 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它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又是科学 的认识方法。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着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 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 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分析] 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 不同的,这是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

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要求我们把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两点论就是 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以及主次之间的辩证关 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 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不 能把两者等量齐观,更不能颠倒主次。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重点论要以两点论为前提, 两点论要以重点论为补充。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它 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抓住重点,带动全盘:看问题时要看主流,同时注意支流;在克服一种主 要倾向时,也要注意可能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防止思想上的片面性。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 [分析]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不仅有丰富的系统整体观念,而且还有丰富的辩证矛盾观 念。中国传统哲学常用“有两”、“有对”、,·有耦”等来说明事物普遍地存在着矛盾,用“相 反相成”、“相依相济”、“相形相生”“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等来阐明矛盾双方的辩证关 系及其在事物运动发展中的作用,用“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处理 矛盾。《易经》以阴阳的变化解释世界,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变在其中” 中国哲学家历来:为“万物莫不有对”,史墨提出“物生有两”,王安石说万物“皆各有耦” 耦之中又有耦”,程颢说“无独必有对”、“万物莫不有对”,程颐说“天地之间皆有对”, 朱熹提出“万物皆有两端”、“独中又自有对”。老子的《道德经》提出了一系列“相反相成、 物极必反”的概念,《孙子兵法》对于战争中一系列矛盾关系进行了分析,它们是中国古代 辩证法的杰出篇章。张载提出“一物两体”的命题,朱熹将其概括为“一分为二”:“一分为 节节如此,以至无穷,皆是一生两尔”。方以智在此基础上提出“合二而一”:“有一必 有二,二本于一”,“两间无不交,无不二而一”,“交也者,合二而一也”。王夫之则将两者 结合起来:“故合二以一者,既分一为二之所固有矣”。中国哲学家还提出了“和而不同” 执两用中”的解决矛盾的辩证方式。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主张“尚和去同”, 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之用,和为贵”。《中庸》提出“致中和” “执其两端,庸其中于民”即“执两用中”的方法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与马克 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这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中国传统哲学中注重和谐统一的矛盾观 和“中和”、“中庸”之道,对于维护生态平衡、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于争取社会的 和谐稳定、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对于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序等都有十分 重要的积极意义。 (四)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分析]人的认识是怎样发生的,也就是人的认识能力是怎样来的?这是认识论首先要 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劳动实践出发考察认识的发生,认为劳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 了决定作用。首先,劳动实践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其次,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脑的发展,并通过这种活动在人脑中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 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了人的认识能力;再次,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的交往及语言、符 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实践不但决定了 认识的产生,还推动着认识的发展,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 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实践还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包括越来越丰富的经验 材料和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反映与信 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要求我们把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两点论就是 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以及主次之间的辩证关 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 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不 能把两者等量齐观,更不能颠倒主次。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重点论要以两点论为前提, 两点论要以重点论为补充。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它 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抓住重点,带动全盘;看问题时要看主流,同时注意支流;在克服一种主 要倾向时,也要注意可能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防止思想上的片面性。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 [分析]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不仅有丰富的系统整体观念,而且还有丰富的辩证矛盾观 念。中国传统哲学常用“有两”、“有对”、,·有耦”等来说明事物普遍地存在着矛盾,用“相 反相成”、“相依相济”、“相形相生”、“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等来阐明矛盾双方的辩证关 系及其在事物运动发展中的作用,用“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处理 矛盾。《易经》以阴阳的变化解释世界,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变在其中”。 中国哲学家历来:为“万物莫不有对”,史墨提出“物生有两”,王安石说万物“皆各有耦”、 “耦之中又有耦”,程颢说“无独必有对”、“万物莫不有对”,程颐说“天地之间皆有对”, 朱熹提出“万物皆有两端”、“独中又自有对”。老子的《道德经》提出了一系列“相反相成、 物极必反”的概念,《孙子兵法》对于战争中一系列矛盾关系进行了分析,它们是中国古代 辩证法的杰出篇章。张载提出“一物两体”的命题,朱熹将其概括为“一分为二”:“一分为 二,节节如此,以至无穷,皆是一生两尔”。方以智在此基础上提出“合二而一”:“有一必 有二,二本于一”,“两间无不交,无不二而一”,“交也者,合二而一也”。王夫之则将两者 结合起来:“故合二以一者,既分一为二之所固有矣”。中国哲学家还提出了“和而不同”、 “执两用中”的解决矛盾的辩证方式。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主张“尚和去同”, 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之用,和为贵”。《中庸》提出“致中和”、 “执其两端,庸其中于民”即“执两用中”的方法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与马克 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这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中国传统哲学中注重和谐统一的矛盾观 和“中和”、“中庸”之道,对于维护生态平衡、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于争取社会的 和谐稳定、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对于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序等都有十分 重要的积极意义。 (四)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 [分析] 人的认识是怎样发生的,也就是人的认识能力是怎样来的?这是认识论首先要 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劳动实践出发考察认识的发生,认为劳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 了决定作用。首先,劳动实践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其次,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脑的发展,并通过这种活动在人脑中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 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了人的认识能力;再次,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的交往及语言、符 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实践不但决定了 认识的产生,还推动着认识的发展,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 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实践还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包括越来越丰富的经验 材料和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反映与信 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分析]如何理解认识的本质,这是认识论的关键问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 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即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首先,坚 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其次,揭示出人的认识所具有的 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再次,强调能动性和反映性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主体对客体的能 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既有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更有主体对客体的 作用。主体是具有复杂结构和进行活动的社会性的人,它在反映客体的过程中,必然会动用 其内部结构的所有功能,对所反映对象的内容进行选择、整理、改造、解释、猜想等等。因 此人的认识不仅能对客观对象进行直观的摹写,而且能对客观对象作出抽象和概括的反映 不仅能反映事物当下的样子,而且能反映它由于人的改造活动而可能成为的样子。人的认识 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摹本”,并且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图”,这就是认识主体在反映中 的创造性 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就是主体获取并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需要发挥人的信息选 择机制和信息重构机制的作用,这是主体能动性的重要表现。选择、重建是主体能动地反映 客体的具体环节,它不是否定反映,而是进一步说明了如何进行反映。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分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 的 认识对于实践也有巨大的反作用: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本身就包含认识的 因素,需要以正确的认识作先导: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逻辑 认识能够反过来指导实践。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 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当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 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分析]在中国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从孔夫子到孙中山, 十分重视知行问题的探讨,提出不少深刻的见解,主要表现在:第一,知和行是不可分割的 两个方面。知行相须,知行互发。朱熹说:“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 明”。王夫之则概括为“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第二,知和行既相互区别 又彼此联系。知行两端,不离不一。王夫之提出“知行终始不相离”。王守仁提出“知行合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三,重视“知”的作 用。知然后行,“行为知功”。荀子说“知明”则“行无过矣”。《礼记·大学》把“格物致知” 放在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首。孙中山提出“因 知以进行”,“能知必能行”。第四,重视“行”的作用。行而后知,行以验知。孔子提出要 “听其言而观其行”。荀子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 行之”。第五,重视实际行动和勤于实践。孔子强调道德修养要落实到“行”。宋以后的思想 家则提倡“习行”、“习功”。孙中山也强调行的重要,鼓励人们勇于实践和勤于实践 2.认识的发展过程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辨证关系。现象和本质 [分析]辩证的认识运动,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其中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两个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 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 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其 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分析] 如何理解认识的本质,这是认识论的关键问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 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即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首先,坚 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其次,揭示出人的认识所具有的 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再次,强调能动性和反映性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主体对客体的能 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既有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更有主体对客体的 作用。主体是具有复杂结构和进行活动的社会性的人,它在反映客体的过程中,必然会动用 其内部结构的所有功能,对所反映对象的内容进行选择、整理、改造、解释、猜想等等。因 此人的认识不仅能对客观对象进行直观的摹写,而且能对客观对象作出抽象和概括的反映; 不仅能反映事物当下的样子,而且能反映它由于人的改造活动而可能成为的样子。人的认识 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摹本”,并且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图”,这就是认识主体在反映中 的创造性。 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就是主体获取并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需要发挥人的信息选 择机制和信息重构机制的作用,这是主体能动性的重要表现。选择、重建是主体能动地反映 客体的具体环节,它不是否定反映,而是进一步说明了如何进行反映。: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分析]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 的。 认识对于实践也有巨大的反作用: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本身就包含认识的 因素,需要以正确的认识作先导;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逻辑; 认识能够反过来指导实践。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 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当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 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分析] 在中国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从孔夫子到孙中山, 十分重视知行问题的探讨,提出不少深刻的见解,主要表现在:第一,知和行是不可分割的 两个方面。知行相须,知行互发。朱熹说:“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 明”。王夫之则概括为“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第二,知和行既相互区别, 又彼此联系。知行两端,不离不一。王夫之提出“知行终始不相离”。王守仁提出“知行合 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三,重视“知”的作 用。知然后行,“行为知功”。荀子说“知明”则“行无过矣”。《礼记·大学》把“格物致知” 放在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首。孙中山提出“因 知以进行”,“能知必能行”。第四,重视“行”的作用。行而后知,行以验知。孔子提出要 “听其言而观其行”。荀子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 行之”。第五,重视实际行动和勤于实践。孔子强调道德修养要落实到“行”。宋以后的思想 家则提倡“习行”、“习功”。孙中山也强调行的重要,鼓励人们勇于实践和勤于实践。 ’ 2.认识的发展过程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现象和本质 [分析] 辩证的认识运动,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其中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两个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 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 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其 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理性 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并要发 展到理性认识:在现实的认识活动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渗透的。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哲学史上表现为经验论和唯理论,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 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认识过程之所以经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这同客观世界有现象与本质的区分密切 相关。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能为人的感 官直接感知。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与错觉不是一回事。本质是深藏于现象背后并制 约现象的内部联系,只有靠人的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现象和本质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 现着本质,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 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分析]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实现这一飞跃的 条件是:必须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这是因为:只有通过这次飞 跃,才能使认识物化、对象化,使认识变为现实,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才能使认识 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实现这一飞跃的条件是:坚持从实际出发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利益和需要的认识结合起 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理论必须掌握群众,化为群众的行动: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 即工作方法。 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 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 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 感等也属于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 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的作用。非理性因素对理性因素起着动力调控的作用,同时又 要受人的理性因素的决定与制约。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分析]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及发展过程的无限性,人对事物的认识要受到主观 和客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因此,认识的发展要经过“实践 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就某个具体事物而言,人们对它的 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就对于过程的推 移而言,人们的认识又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 也就是说,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符合是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社会实践发 展的一定的具体历史阶段上的符合。反对割裂二者统一的“左”和右的错误。 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 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使我们的思想和理论不断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 展而发展,以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 创新,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发展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党的“从群众中 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正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 3.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 真理及其客观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理性 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并要发 展到理性认识;在现实的认识活动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渗透的。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哲学史上表现为经验论和唯理论,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 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认识过程之所以经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这同客观世界有现象与本质的区分密切 相关。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能为人的感 官直接感知。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与错觉不是一回事。本质是深藏于现象背后并制 约现象的内部联系,只有靠人的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现象和本质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 现着本质,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 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分析] 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实现这一飞跃的 条件是:必须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这是因为:只有通过这次飞 跃,才能使认识物化、对象化,使认识变为现实,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才能使认识 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实现这一飞跃的条件是:坚持从实际出发,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利益和需要的认识结合起 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理论必须掌握群众,化为群众的行动;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 即工作方法。 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 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 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 感等也属于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 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的作用。非理性因素对理性因素起着动力调控的作用,同时又 要受人的理性因素的决定与制约。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分析] 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及发展过程的无限性,人对事物的认识要受到主观 和客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因此,认识的发展要经过“实践、 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就某个具体事物而言,人们对它的 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就对于过程的推 移而言,人们的认识又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 也就是说,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符合是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社会实践发 展的一定的具体历史阶段上的符合。反对割裂二者统一的“左”和右的错误。 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 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使我们的思想和理论不断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 展而发展,以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 创新,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发展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党的“从群众中 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正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 3.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 真理及其客观性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69页,可试读20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