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各地2013届高三最新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黄冈市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桑维翰论 【清】王夫之 谋国而贻天下之大患,斯为天下之罪人,而有差等焉。祸在一时之天下,则一时 之罪人,卢杞是也;祸及一代,则一代之罪人,李林甫是也;祸及万世,则 万世之罪人,自生民以来,唯桑维翰当之。 [1]卢杞:字子良,唐滑州录昌(今河南滑县)人。以门荫入仕。德宗时,累官 至门下侍郎、同门中书下平章事。他忌能妒贤,陷害大臣,搜括财货,任意榜 棰,怨声载道。后贬死澧州。 [2]李林甫:唐宗室,权臣。开元中任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为人阴柔狡 猾,为相十九年,厚结宦官、嫔妃,迎合玄宗意图,又排斥异己,使唐政日益 败坏,酿成“安史之乱”。 为国家出谋划策但给天下遗留下大祸患,这样的人是天下的罪人,但这样的人 是有等级的。祸患天下比较短的时间,就是短时间的罪人,卢杞就是这样的人 祸患殃及一代人的,就是一代人的罪人,李林甫就是;祸患殃及万代的,就是 万代罪人,自有人以来,只有桑维翰称得上是这样的人了。 刘知远决策以劝石敬瑭之反,倚河山之险,恃士马之强,而知李从珂之浅軔, 无难摧拉,其计定矣。而维翰急请屈节以事契丹。敬瑭智劣胆虚,遽以其策, 称臣割地,授予夺之权于夷狄,知远争之而不胜。于是而生民之肝脑,五曾三 王之衣冠礼乐,驱以入于狂流。契丹弱,而女直乘之;女直弱,而蒙古乘之 贻祸无穷,人胥为夷。非敬瑭之始念也,维翰尸之也明。 [3]刘知远:五代时沙陀人,世居太原,初从石敬瑭起兵。石敬瑭称帝,以功拜 中书令,封太原王。后契丹灭晋,乃即帝位,国号汉,为后汉高祖。石敬瑭: 即后晋高祖。后唐末,以军功封河东节度使。契丹南侵,石敬瑭为后唐末帝李 从珂所疑,惧诛,乃用桑维翰谋,引契丹兵灭后唐,称臣于契丹,并割燕云十 六州之地。 [4]李从珂:后唐末帝,为明宗养子。初以功封潞王,后自立。为石敬瑭借契丹 兵灭之。浅顿:浅薄软弱,輾,同“软”。 [5]契丹:源于东胡,北魏时建国,五代初始强,改国号为辽。后被金所灭。 [6]知远争之而不胜:以上史实见《资治通鉴后晋纪一》。王夫之《桑维翰论》 即据之而发 [7]女直:即“女真”,古代少数民族名,五代时称女真,后属于辽,因避辽主 耶律宗真讳,改称女直。后建立金朝,亡于蒙古。 [8]胥:相与,皆。 [9]尸:主。 刘知远出谋划策来鼓励石敬塘谋反,倚仗山河险要,依靠兵马强壮,并且知道 李从珂的浅薄、懦弱,势力不难推倒,这样的计谋就确定了。但桑维翰急切地 请求折节来侍奉契丹。石敬瑭智力低微、胆子很小,就急忙听从桑维翰的计策, 割地称臣,给了契丹生杀予夺的权利,刘知远据理力争但没有胜利。于是把百 姓的生命、五帝三王的规矩都付之东流。契丹变弱小,女真乘机壮大;女真变
湖北省各地 2013 届高三最新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黄冈市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桑维翰论 【清】王夫之 谋国而贻天下之大患,斯为天下之罪人,而有差等焉。祸在一时之天下,则一时 之罪人,卢杞是也[1];祸及一代,则一代之罪人,李林甫是也[2];祸及万世,则 万世之罪人,自生民以来,唯桑维翰当之。 [1]卢杞:字子良,唐滑州录昌(今河南滑县)人。以门荫入仕。德宗时,累官 至门下侍郎、同门中书下平章事。他忌能妒贤,陷害大臣,搜括财货,任意榜 棰,怨声载道。后贬死澧州。 [2]李林甫:唐宗室,权臣。开元中任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为人阴柔狡 猾,为相十九年,厚结宦官、嫔妃,迎合玄宗意图,又排斥异己,使唐政日益 败坏,酿成“安史之乱”。 为国家出谋划策但给天下遗留下大祸患,这样的人是天下的罪人,但这样的人 是有等级的。祸患天下比较短的时间,就是短时间的罪人,卢杞就是这样的人; 祸患殃及一代人的,就是一代人的罪人,李林甫就是;祸患殃及万代的,就是 万代罪人,自有人以来,只有桑维翰称得上是这样的人了。 刘知远决策以劝石敬瑭之反[3],倚河山之险,恃士马之强,而知李从珂之浅輭[4], 无难摧拉,其计定矣。而维翰急请屈节以事契丹[5]。敬瑭智劣胆虚,遽以其策, 称臣割地,授予夺之权于夷狄,知远争之而不胜[6]。于是而生民之肝脑,五曾三 王之衣冠礼乐,驱以入于狂流。契丹弱,而女直乘之[7];女直弱,而蒙古乘之; 贻祸无穷,人胥为夷[8]。非敬瑭之始念也,维翰尸之也[9]。 [3]刘知远:五代时沙陀人,世居太原,初从石敬瑭起兵。石敬瑭称帝,以功拜 中书令,封太原王。后契丹灭晋,乃即帝位,国号汉,为后汉高祖。石敬瑭: 即后晋高祖。后唐末,以军功封河东节度使。契丹南侵,石敬瑭为后唐末帝李 从珂所疑,惧诛,乃用桑维翰谋,引契丹兵灭后唐,称臣于契丹,并割燕云十 六州之地。 [4]李从珂:后唐末帝,为明宗养子。初以功封潞王,后自立。为石敬瑭借契丹 兵灭之。浅輭:浅薄软弱,輭,同“软”。 [5]契丹:源于东胡,北魏时建国,五代初始强,改国号为辽。后被金所灭。 [6]知远争之而不胜:以上史实见《资治通鉴后晋纪一》。王夫之《桑维翰论》 即据之而发。 [7]女直:即“女真”,古代少数民族名,五代时称女真,后属于辽,因避辽主 耶律宗真讳,改称女直。后建立金朝,亡于蒙古。 [8]胥:相与,皆。 [9]尸:主。 刘知远出谋划策来鼓励石敬瑭谋反,倚仗山河险要,依靠兵马强壮,并且知道 李从珂的浅薄、懦弱,势力不难推倒,这样的计谋就确定了。但桑维翰急切地 请求折节来侍奉契丹。石敬瑭智力低微、胆子很小,就急忙听从桑维翰的计策, 割地称臣,给了契丹生杀予夺的权利,刘知远据理力争但没有胜利。于是把百 姓的生命、五帝三王的规矩都付之东流。契丹变弱小,女真乘机壮大;女真变
弱小,蒙古乘机壮大;留下了无穷无尽的祸患,百姓都沦落为夷狄的奴隶。这 不是石敬瑭当初的想法,恰恰是桑维翰主使他这样。 夫维翰起家文墨,为敬瑭书记,固唐教养之士人也,何仇于李氏,而必欲灭之? 何德于敬瑭,而必欲戴之为天子?敬瑭而死于从珂之手。维翰自有余地以居。敬 瑭之篡已成,己抑不能为知远而相因而起。其为喜祸之奸人,姑不足责:即使必 欲石氏之成乎,抑可委之刘知远辈,而徐收必得之功。乃力拒群言,决意以戴犬 羊为君父也,吾不知其何心!终始重贵之廷,唯以曲媚契丹为一定不迁之策, 使重贵糜天下以奉契丹。民财竭,民心解,帝昺压山之祸,势所固然。毁夷夏 之大防,为万世患;不仅重贵缧系,客死穹庐而已也。论者乃以亡国之罪归 景延广,不亦诬乎?延广之不胜,特不幸耳;即其智小谋强,可用为咎,亦仅 倾臬捩鸡徼幸之宗社,非有损于尧封禹甸之中原也。义问已昭,虽败犹荣 石氏之存亡,恶足论哉! [10]重贵:石重贵,石敬瑭之侄。石敬瑭死,嗣位为出帝,始终媚事契丹。后 为契丹所俘。 [1]景员:指南宋最末一个皇帝赵员,迁厘山(今广东新会县南,也作崖山), 元兵攻陷厘山,陆秀夫负帝员投海死。 [12]缧系:囚系 [13]穹庐:毡帐。 [14景延广:字航川。石敬瑭时官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石重贵时,加同平章事, 兼侍卫马步都指挥使。主张对契丹称孙不称臣,契丹怒,景声言“晋朝有十万 口横磨剑,翁若要战则早来”。契丹愈怒,举兵入侵,延广又闭壁不出。由此 结怨。被出帝贬为河南尹。后被俘自杀。 [15]臬捩鸡:石敬瑭之父。 [16]尧封禹甸:意指中华。尧之封域,禹之治地。甸,治。 [17义问:或作“义闻”。 桑维翰起家于刀笔文墨,是石敬瑭的书记官,本来是后唐教育培养的士子,对 李氏有何仇恨,却一定要消灭他?对石敬瑭有何感恩戴德,却一定要拥戴他为 天子?石敬瑭如果死于李从珂德之手,桑维翰自有居住、生活的地方。石敬瑭 篡位的图谋已经实现,却不能说因为刘知远的计谋而起的。他是一个喜欢祸乱 的奸人,暂且不足以责备;假使一定想让石敬瑭成功,也可以交给给刘知远这 类人,慢慢地收获必定得到的成功。(桑维翰)却力排众议,一心以异族为君 父,我不知道是何用心!石重贵在位期间,(桑维翰)只知道把曲意逢迎契丹 作为确定不移的策略,使重贵耗费天下财富来侍奉契丹。百姓财产耗尽,民心 涣散,后来南宋皇帝赵员在崖山的灾祸,就是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毁坏野蛮 民族与华夏民族最大的防线,给世世代代带来祸患;就不仅是重贵被俘虏、客 死他乡而已了。议论的人把亡国的罪过归于景延广,(这)难道不是诬陷吗? 景延广的失败,只是不幸运罢了!他智慧太小而图谋过大,可以把这个看作他 的过错,可也仅仅是倾亡了臬捩鸡侥幸得来的国家,并不是对传统的中华造成 了损害。正义的名声已经昭显,即使败了也是光荣的。至于石敬瑭的生死存亡 还哪里值得讨论呢 正名义于中夏者,延广也;事虽逆而名正者,安重荣也;存中国以授于宋者, 刘知远也;于当日之俦辈而有取焉,则此三人可录也。自有生民以来,覆载不容 之罪,维翰当之。胡文定传《春秋》而亟称其功,殆为秦桧之嚆矢与凹?
弱小,蒙古乘机壮大;留下了无穷无尽的祸患,百姓都沦落为夷狄的奴隶。这 不是石敬瑭当初的想法,恰恰是桑维翰主使他这样。 夫维翰起家文墨,为敬瑭书记,固唐教养之士人也,何仇于李氏,而必欲灭之? 何德于敬瑭,而必欲戴之为天子?敬瑭而死于从珂之手。维翰自有余地以居。敬 瑭之篡已成,己抑不能为知远而相因而起。其为喜祸之奸人,姑不足责;即使必 欲石氏之成乎,抑可委之刘知远辈,而徐收必得之功。乃力拒群言,决意以戴犬 羊为君父也,吾不知其何心!终始重贵之廷[10],唯以曲媚契丹为一定不迁之策, 使重贵糜天下以奉契丹。民财竭,民心解,帝昺厓山之祸[11],势所固然。毁夷夏 之大防,为万世患;不仅重贵缧系[12],客死穹庐而已也[13]。论者乃以亡国之罪归 景延广[4],不亦诬乎?延广之不胜,特不幸耳;即其智小谋强,可用为咎,亦仅 倾臬捩鸡徼幸之宗社[15],非有损于尧封禹甸之中原也[16]。义问已昭[17],虽败犹荣。 石氏之存亡,恶足论哉! [10]重贵:石重贵,石敬瑭之侄。石敬瑭死,嗣位为出帝,始终媚事契丹。后 为契丹所俘。 [11]景昺:指南宋最末一个皇帝赵昺,迁厓山(今广东新会县南,也作崖山), 元兵攻陷厓山,陆秀夫负帝昺投海死。 [12]缧系:囚系。 [13]穹庐:毡帐。 [14]景延广:字航川。石敬瑭时官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石重贵时,加同平章事, 兼侍卫马步都指挥使。主张对契丹称孙不称臣,契丹怒,景声言“晋朝有十万 口横磨剑,翁若要战则早来”。契丹愈怒,举兵入侵,延广又闭壁不出。由此 结怨。被出帝贬为河南尹。后被俘自杀。 [15]臬捩鸡:石敬瑭之父。 [16]尧封禹甸:意指中华。尧之封域,禹之治地。甸,治。 [17]义问:或作“义闻”。 桑维翰起家于刀笔文墨,是石敬瑭的书记官,本来是后唐教育培养的士子,对 李氏有何仇恨,却一定要消灭他?对石敬瑭有何感恩戴德,却一定要拥戴他为 天子?石敬瑭如果死于李从珂德之手,桑维翰自有居住、生活的地方。石敬瑭 篡位的图谋已经实现,却不能说因为刘知远的计谋而起的。他是一个喜欢祸乱 的奸人,暂且不足以责备;假使一定想让石敬瑭成功,也可以交给给刘知远这 类人,慢慢地收获必定得到的成功。(桑维翰)却力排众议,一心以异族为君 父,我不知道是何用心!石重贵在位期间,(桑维翰)只知道把曲意逢迎契丹 作为确定不移的策略,使重贵耗费天下财富来侍奉契丹。百姓财产耗尽,民心 涣散,后来南宋皇帝赵昺在崖山的灾祸,就是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毁坏野蛮 民族与华夏民族最大的防线,给世世代代带来祸患;就不仅是重贵被俘虏、客 死他乡而已了。议论的人把亡国的罪过归于景延广,(这)难道不是诬陷吗? 景延广的失败,只是不幸运罢了!他智慧太小而图谋过大,可以把这个看作他 的过错,可也仅仅是倾亡了臬捩鸡侥幸得来的国家,并不是对传统的中华造成 了损害。正义的名声已经昭显,即使败了也是光荣的。至于石敬瑭的生死存亡, 还哪里值得讨论呢。 正名义于中夏者,延广也;事虽逆而名正者,安重荣也[18];存中国以授于宋者, 刘知远也;于当日之俦辈而有取焉,则此三人可录也。自有生民以来,覆载不容 之罪[19],维翰当之。胡文定传《春秋》而亟称其功[20],殆为秦桧之嚆矢与[21]?
[18]“事虽逆”二句:安重荣,后晋大将。石敬瑭称帝,拜成德军节度使。颇[岂 页]觎皇位。又不满后晋屈膝于契丹,以为万世之耻。后起兵反晋,兵败而死。 因其反晋,故说“事虽逆 [19]覆载:指天地,天覆地载。 20]胡文定:名安国,字康侯,宋绍圣进士,南宋高宗时,官至给事中,谥文 定。其所著《春秋传》中,屡称桑维翰功。 [21]嚆(hao)矢:响箭。箭未至而声先至,因喻事物的发端。 (在危难之中)维护华夏名义的,是景延广;做事虽然大逆不道,但有正直名 声的,是安重荣;保存华夏把它交给宋的,是刘知远。如果在当时的那些人中 选择的话,只有这三个人可以记录。自有人类以来,犯下天地不容之罪过的, 只有桑维翰称得上。胡文定写《春秋传》极力称赞他的功劳,这悉怕是秦桧之 流的始作俑者吧?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契丹弱,而女真乘之 乘:趁机,利用 B.贻祸无穷,人胥为夷 胥:全,都 C.何德于敬瑭 德:恩惠 D.延广之不胜,特不幸耳 特:仅仅,只是 C(德:感激) 1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为抨击桑维翰罪恶的一组是 ①谋国而贻天下之大患,斯为天下之罪人 ②非敬瑭之始念也,维翰尸之也 ③乃力拒群言,决意以戴犬羊为君父也.吾不知其何心 ④延广之不胜,特不幸耳 ⑤自有生民以来,覆载不容之罪,维翰当之 ⑥殆为秦桧之嚆矢与?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 B(①是笼统地提出观点,不针对桑维翰;④是对景延广的态度;⑥评价的是胡 文定。)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虽然卢杞、李林甫固然都是历史的 罪人,但其带给天下百姓的灾难却远不及桑维翰。 B.作者认为石敬瑭最初并没有要屈服于契丹的打算,后来华夏大地不断落入异 族之手,都是桑维翰一手造成的 C.作者认为景延广固然有自己的过错,但他的失败主要是因为运气不好,若将 亡国的罪过归咎于他,是对他的诬陷。 D.文中对桑维翰不遗余力的讨伐,表现了作者王夫之强烈的民族气节。 B(“都是桑维翰一手造成的”说法不准确。) 12.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谋国而贻天下之大患,斯为天下之罪人,而有差等焉 译文:为国家出谋划策但给天下遗留下大祸患,这样的人是天下的罪人,但这 样的人是有等级的。 (2)即使必欲石氏之成乎,抑可委之刘知远辈,而徐收必得之功 译文:假使一定想让石敬塘成功,也可以(把重任)交给刘知远这类人,慢慢 地收获必定得到的成功
[18]“事虽逆”二句:安重荣,后晋大将。石敬瑭称帝,拜成德军节度使。颇[岂 页]觎皇位。又不满后晋屈膝于契丹,以为万世之耻。后起兵反晋,兵败而死。 因其反晋,故说“事虽逆”。 [19]覆载:指天地,天覆地载。 [20]胡文定:名安国,字康侯,宋绍圣进士,南宋高宗时,官至给事中,谥文 定。其所著《春秋传》中,屡称桑维翰功。 [21]嚆(hāo)矢:响箭。箭未至而声先至,因喻事物的发端。 (在危难之中)维护华夏名义的,是景延广;做事虽然大逆不道,但有正直名 声的,是安重荣;保存华夏把它交给宋的,是刘知远。如果在当时的那些人中 选择的话,只有这三个人可以记录。自有人类以来,犯下天地不容之罪过的, 只有桑维翰称得上。胡文定写《春秋传》极力称赞他的功劳,这恐怕是秦桧之 流的始作俑者吧?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契丹弱,而女真乘之 乘:趁机,利用 B.贻祸无穷,人胥为夷 胥:全,都 C.何德于敬瑭 德:恩惠 D.延广之不胜,特不幸耳 特:仅仅,只是 C(德:感激) 1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为抨击桑维翰罪恶的一组是 ①谋国而贻天下之大患,斯为天下之罪人 ②非敬瑭之始念也,维翰尸之也 ③乃力拒群言,决意以戴犬羊为君父也.吾不知其何心 ④延广之不胜,特不幸耳 ⑤自有生民以来,覆载不容之罪,维翰当之 ⑥殆为秦桧之嚆矢与?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 B(①是笼统地提出观点,不针对桑维翰;④是对景延广的态度;⑥评价的是胡 文定。)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虽然卢杞、李林甫固然都是历史的 罪人,但其带给天下百姓的灾难却远不及桑维翰。 B.作者认为石敬瑭最初并没有要屈服于契丹的打算,后来华夏大地不断落入异 族之手,都是桑维翰一手造成的。 C.作者认为景延广固然有自己的过错,但他的失败主要是因为运气不好,若将 亡国的罪过归咎于他,是对他的诬陷。 D.文中对桑维翰不遗余力的讨伐,表现了作者王夫之强烈的民族气节。 B(“都是桑维翰一手造成的”说法不准确。) 12.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谋国而贻天下之大患,斯为天下之罪人,而有差等焉。 译文:为国家出谋划策但给天下遗留下大祸患,这样的人是天下的罪人,但这 样的人是有等级的。 (2)即使必欲石氏之成乎,抑可委之刘知远辈,而徐收必得之功。 译文:假使一定想让石敬塘成功,也可以(把重任)交给刘知远这类人,慢慢 地收获必定得到的成功
(3)于当日之俦辈而有取焉,则此三人可录也。 译文:如果在当时的那些人中选择的话,只有这三个人值得记录。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 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宋濂 《送天台陈庭学序》)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 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 矣 参考译文:我很惭愧,当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有出外游历天下的志愿,但是因 为学业未成,没有空闲的时间。到了壮年可以出游时,四面八方战火纷飞,没 有落脚的地方。及至当今,圣明天子兴起天下安定,远到海边,合为一家,而 我已经年龄更加老大了。 荆门市1月调研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欧阳生哀辞 韩愈 欧阳詹世居闽越,自詹已上,皆为闽越官,至州佐、县令者,累累有焉。闽越地 肥衍,有山泉禽鱼之乐,虽有长材秀民,通文书吏事与上国齿者,未尝肯出仕 今上初,故宰相常衮为福建诸州观察使,治其地。衮以文辞进,有名于时;又作 大官,临莅其民;乡县小民有能诵书作文辞者,衮亲与之为客主之礼,观游宴飨, 必召与之。时未几,皆化翕然。詹于时独秀出,衮加敬爱,诸生皆推服。闽越 之人举进士繇詹始。 建中、贞元间,余就食江南,未接人事,往往闻詹名闾巷间,詹之称于江南也久 贞元三年,余始至京师举进士,闻詹名尤甚。八年春,遂与詹文辞同考试登第, 始相识。自后詹归闽中,余或在京师他处,不见詹久者,惟詹归闽中时为然。其 他时与詹离,率不历岁,移时则必合,合必两忘其所趋,久然后去,故余与詹相 知为深。詹事父母尽孝道,仁于妻子,于朋友义以诚。气醇以方,容貌嶷嶷然 其燕私善谑以和③,其文章切深喜往复,善自道,读其书,知其于慈孝最隆也 十五年冬,余以徐州从事朝正于京师,詹为国子监四门助教,将率其徒伏阙下举 余为博士,会监有狱,不果上。观其心,有益于余,将忘其身之贱而为之也。 呜呼!詹今其死矣!詹闽越人也,父母老矣,舍朝夕之养,以来京师,其心将以 有得于是,而归为父母荣也。虽其父母之心亦皆然:詹在侧虽无离忧其志不乐也 詹在京师虽有离忧其志乐也若詹者所谓以志养志者欤!詹虽未得位,其名声流于 人人,其德行信于朋友,虽詹与其父母皆可无憾也。詹之事业文章,李翊既为之 传,故作哀辞以舒余哀,以传于后,以遗其父母,而解其悲哀,以卒詹志云 【注】①上国:指京城等文化发达的地区。②皆化翕然:很快形成了一种好风尚。 ③嶷嶷然:端庄温厚的样子。④燕私:指个人的闲暇时间。善谑以和:喜欢说话 且话语柔和。 9.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文书吏事与上国齿者 齿:相等 B.闽越之人举进士繇詹始 举:推举 C.会监有狱 会:恰逢 D.余就食江南 就食:谋生
(3)于当日之俦辈而有取焉,则此三人可录也。 译文:如果在当时的那些人中选择的话,只有这三个人值得记录。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 6 处)(3 分)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 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宋濂 《送天台陈庭学序》)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 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 矣! 参考译文:我很惭愧,当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有出外游历天下的志愿,但是因 为学业未成,没有空闲的时间。到了壮年可以出游时,四面八方战火纷飞,没 有落脚的地方。及至当今,圣明天子兴起天下安定,远到海边,合为一家,而 我已经年龄更加老大了。 荆门市 1 月调研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3 题。 欧阳生哀辞 韩 愈 欧阳詹世居闽越,自詹已上,皆为闽越官,至州佐、县令者,累累有焉。闽越地 肥衍,有山泉禽鱼之乐,虽有长材秀民,通文书吏事与上国①齿者,未尝肯出仕。 今上初,故宰相常衮为福建诸州观察使,治其地。衮以文辞进,有名于时;又作 大官,临莅其民;乡县小民有能诵书作文辞者,衮亲与之为客主之礼,观游宴飨, 必召与之。时未几,皆化翕然②。詹于时独秀出,衮加敬爱,诸生皆推服。闽越 之人举进士繇詹始。 建中、贞元间,余就食江南,未接人事,往往闻詹名闾巷间,詹之称于江南也久; 贞元三年,余始至京师举进士,闻詹名尤甚。八年春,遂与詹文辞同考试登第, 始相识。自后詹归闽中,余或在京师他处,不见詹久者,惟詹归闽中时为然。其 他时与詹离,率不历岁,移时则必合,合必两忘其所趋,久然后去,故余与詹相 知为深。詹事父母尽孝道,仁于妻子,于朋友义以诚。气醇以方,容貌嶷嶷然③。 其燕私善谑以和④,其文章切深喜往复,善自道,读其书,知其于慈孝最隆也。 十五年冬,余以徐州从事朝正于京师,詹为国子监四门助教,将率其徒伏阙下举 余为博士,会监有狱,不果上。观其心,有益于余,将忘其身之贱而为之也。 呜呼!詹今其死矣!詹闽越人也,父母老矣,舍朝夕之养,以来京师,其心将以 有得于是,而归为父母荣也。虽其父母之心亦皆然:詹在侧虽无离忧其志不乐也 詹在京师虽有离忧其志乐也若詹者所谓以志养志者欤!詹虽未得位,其名声流于 人人,其德行信于朋友,虽詹与其父母皆可无憾也。詹之事业文章,李翊既为之 传,故作哀辞以舒余哀,以传于后,以遗其父母,而解其悲哀,以卒詹志云。 【注】①上国:指京城等文化发达的地区。②皆化翕然:很快形成了一种好风尚。 ③嶷嶷然:端庄温厚的样子。④燕私:指个人的闲暇时间。善谑以和:喜欢说话 且话语柔和。 9.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文书吏事与上国齿者 齿:相等 B.闽越之人举进士繇詹始 举:推举 C.会监有狱 会:恰逢 D.余就食江南 就食:谋生
10.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欧阳詹有名望的一项是 ①自詹已上,皆为闽越官 ②衮加敬爱,诸生皆推服 ③往往闻詹名闾巷间 ④其德行信于朋友 ⑤观游宴飨,必召与之 ⑥詹之事业文章,李翊既为之传 A.②③④ B.①③⑥C.②⑤⑥ D.①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詹祖上世代都在闽、越一带做官,他本人也因文才出众倍受时任福 建诸州观察使的常衮的爱惜敬重,成了当地参加科举考试的第一人 B.文章对欧阳詹进行了评价,他尽孝道,以父母望其成名的意志为意志来 孝养父母。虽不寿而终,但是他的德行和表现其才华的文章,却是与世长存的。 C.欧阳詹看重友情,曾率领自己的生徒们到朝廷上去举荐韩愈做四门博士 结果因国子监有诉讼之事,加上自己的地位卑微,举荐以失败告终。 D.韩愈写作此文,主要在于抒己之哀痛,慰死者之双亲,完成朋友的遗愿。 因为担心欧阳詹死后湮没无闻,所以把他的才学、品德写进文章,加以彰显,以 永传后世。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詹于时独秀出,衮加敬爱,诸生皆推服。(3分) (2)其他时与詹离,率不历岁,移时则必合,合必两忘其所趋。(3分) (3)故作哀辞以舒余哀,以传于后,以遗其父母。(3分) 13.用“/”给下列文段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詹在侧虽无离忧其志不乐也詹在京师虽有离忧其志乐 也若詹者所谓以志养志者欤! 三、9.B 10.A(①是说欧阳詹祖上世代都在闽、越一带做官;⑤是说常衮对当地文人的 重视,不仅仅只指欧阳詹一人⑥李翊为之作传,并不能说明他名望之髙,二者之 间没有必然联系。) 11.C(原文中是说“将率其徒伏阙下”,即打算去举荐;“不果上”,结果没 有去举荐,且有强加因果之误。) 12.(1)欧阳詹在那时,超过众人,一枝独秀,常衮对他更是加倍爱护,其他 文士对欧阳詹也都推崇信服。(出:超过;推服:推崇信服;各1分,句意1 分) (2)其他时候与欧阳詹离别,大都不满一年,离别过不多久就能再见,见了面 两人都会忘了想去的地方。(率:大都;移时:不多久;各1分,句意1分) (3)所以我写下这篇哀辞来抒发我的悲哀,把它流传下去,来送给他的父母 (故:所以;遗:送给;各1分,句意1分) 13.詹在侧/虽无离忧/其志不乐也/詹在京师/虽有离忧/其志乐也/若詹者所谓以 志养志者欤! 襄阳市一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 友 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志者所羞。荀 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其见慕如此
10.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欧阳詹有名望的一项是 ①自詹已上,皆为闽越官 ②衮加敬爱,诸生皆推服 ③往往闻詹名闾巷间 ④其德行信于朋友 ⑤观游宴飨,必召与之 ⑥詹之事业文章,李翊既为之传 A.②③④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①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詹祖上世代都在闽、越一带做官,他本人也因文才出众倍受时任福 建诸州观察使的常衮的爱惜敬重,成了当地参加科举考试的第一人。 B.文章对欧阳詹进行了评价,他尽孝道,以父母望其成名的意志为意志来 孝养父母。虽不寿而终,但是他的德行和表现其才华的文章,却是与世长存的。 C.欧阳詹看重友情,曾率领自己的生徒们到朝廷上去举荐韩愈做四门博士, 结果因国子监有诉讼之事,加上自己的地位卑微,举荐以失败告终。 D.韩愈写作此文,主要在于抒己之哀痛,慰死者之双亲,完成朋友的遗愿。 因为担心欧阳詹死后湮没无闻,所以把他的才学、品德写进文章,加以彰显,以 永传后世。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詹于时独秀出,衮加敬爱,诸生皆推服。(3 分) (2)其他时与詹离,率不历岁,移时则必合,合必两忘其所趋。(3 分) (3)故作哀辞以舒余哀,以传于后,以遗其父母。(3 分) 13.用“/”给下列文段断句。(断句不超过 6 处)(3 分) 詹在 侧 虽 无 离 忧 其 志 不 乐 也 詹 在 京 师 虽 有 离 忧 其 志 乐 也 若 詹 者 所 谓 以 志 养志者 欤! 三、9.B 10.A(①是说欧阳詹祖上世代都在闽、越一带做官;⑤是说常衮对当地文人的 重视,不仅仅只指欧阳詹一人⑥李翊为之作传,并不能说明他名望之高,二者之 间没有必然联系。) 11.C(原文中是说“将率其徒伏阙下”,即打算去举荐;“不果上”,结果没 有去举荐,且有强加因果之误。) 12.(1)欧阳詹在那时,超过众人,一枝独秀,常衮对他更是加倍爱护,其他 文士对欧阳詹也都推崇信服。(出:超过;推服:推崇信服;各 1 分,句意 1 分) (2)其他时候与欧阳詹离别,大都不满一年,离别过不多久就能再见,见了面 两人都会忘了想去的地方。(率:大都;移时:不多久;各 1 分,句意 1 分) (3)所以我写下这篇哀辞来抒发我的悲哀,把它流传下去,来送给他的父母。 (故:所以;遗:送给;各 1 分,句意 1 分) 13.詹在侧/虽无离忧/其志不乐也/詹在京师/虽有离忧/其志乐也/若詹者所谓以 志养志者欤! 襄阳市一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膺性简亢①,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 友。 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志者所羞。荀 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其见慕如此
再迁,复拜司隶校尉。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遗,至乃杀孕妇,闻膺 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 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 宫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 是时,朝廷日乱,纲纪颓弛,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髙。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 登龙门。后张俭事起,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对曰:“事不辞难 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乃诣诏狱。考死, 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 选自《后汉书·李膺传》 李膺恒以疾不送迎宾客,二十日乃一通客。唯陈仲弓来,辄乘舆出门迎之。 膺居阳城时,门生在门下者,’恒有四五百人。膺每作一文出手,门下共争之, 不得堕地。陈仲弓初令大儿元方来见,膺与言语讫,遣厨中食。元方喜,以为合 意,当复得见焉。膺同县聂季宝,小家子,不敢见膺。杜周甫知季宝,不能定名 以语膺。呼见,坐置砌下牛衣上。一与言,即决曰:“此人当作国士。”卒如其 膺坐党事,与杜密、荀翊同系新汲县狱。时岁日,翊引杯曰:“正朝从小起。 膺谓曰:“死者人情所恶,今子无吝色者何?”翊曰:“求仁得仁,又谁恨也?” 膺乃叹曰:“汉其亡矣,汉其亡矣!夫善人天地之纪,而多害之,何以存国?” (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亢:高傲。②张让:东汉末年专权的宦官。③陈仲弓, 即上文中的陈寔。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 谢:表示歉意 B.考死,妻子徙边 考:通 “拷”,拷打 C.杜周甫知季宝,不能定名,以语膺 语:告诉 D.膺坐党事,与杜密、荀翊同系新汲县狱坐:犯……罪;受……牵连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李膺“性简亢”的一组是(3分) ①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 ④事不辞难,罪不逃刑, 臣之节也 ②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 ⑤士有被其容 接者,名为登龙门 ③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⑥一与言,即决曰:“此 人当作国士。 A.①③⑥ B.②④⑥ ②⑤ D.③④⑤ 11.下列对所选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膺接交往来的人很少,但他的声名很高,社会上仰慕他的人很多 当时很多人希望能成 为他的门徒,荀爽甚至以给他驾一次车为荣耀。 B.李膺做官威猛严峻,不畏惧权势。他做司隶校尉时,宦官张让权倾- 时,其弟张朔依仗其势为非作歹,李膺带将吏把他从张让家夹壁墙里搜出逮捕 并依法杀掉
再迁,复拜司隶校尉。时,张让②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遗,至乃杀孕妇,闻膺 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 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 宫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 是时,朝廷日乱,纲纪颓弛,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 登龙门。后张俭事起,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对曰:“事不辞难, 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乃诣诏狱。考死, 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 (选自《后汉书·李膺传》) 李膺恒以疾不送迎宾客,二十日乃一通客。唯陈仲弓③来,辄乘舆出门迎之。 膺居阳城时,门生在门下者,’恒有四五百人。膺每作一文出手,门下共争之, 不得堕地。陈仲弓初令大儿元方来见,膺与言语讫,遣厨中食。元方喜,以为合 意,当复得见焉。膺同县聂季宝,小家子,不敢见膺。杜周甫知季宝,不能定名, 以语膺。呼见,坐置砌下牛衣上。一与言,即决曰:“此人当作国士。”卒如其 言。 膺坐党事,与杜密、荀翊同系新汲县狱。时岁日,翊引杯曰:“正朝从小起。” 膺谓曰:“死者人情所恶,今子无吝色者何?”翊曰:“求仁得仁,又谁恨也?” 膺乃叹曰:“汉其亡矣,汉其亡矣!夫善人天地之纪,而多害之,何以存国?” (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亢:高傲。 ②张让:东汉末年专权的宦官。 ③陈仲弓, 即上文中的陈寔。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 谢:表示歉意。 B.考死,妻子徙边 考:通 “拷”,拷打 C.杜周甫知季宝,不能定名,以语膺 语:告诉 D.膺坐党事,与杜密、荀翊同系新汲县狱坐:犯……罪;受……牵连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李膺“性简亢”的一组是(3 分) ①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 ④事不辞难,罪不逃刑, 臣之节也 ②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 ⑤士有被其容 接者,名为登龙门 ③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 ⑥一与言,即决曰:“此 人当作国士。”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 ②⑤ D.③④⑤ 11.下列对所选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李膺接交往来的人很少,但他的声名很高,社会上仰慕他的人很多。 当时很多人希望能成 为他的门徒,荀爽甚至以给他驾一次车为荣耀。 B.李膺做官威猛严峻,不畏惧权势。他做司隶校尉时,宦官张让权倾一 时,其弟张朔依仗其势为非作歹,李膺带将吏把他从张让家夹壁墙里搜出逮捕, 并依法杀掉
C.李膺很有文才,他的文章被学生们争着阅读。他还善于识别人才,虽 然聂季宝出身低微,但一谈话他就断定聂季宝是国家的栋梁 D.李膺为人髙傲,他不仅敢于打击宦官的嚣张气焰,甚至敢于冒犯皇帝, 他把皇帝身边的太监吓得不敢出官门,把能得到他接纳的人称为“登龙门”,并 因此获罪。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3分) (2)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3分) (3)死者人情所恶,今子无吝色者何?(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陈仲举雅重徐孺子为豫章太守至便欲先诣之主簿曰群情欲令一府君先入 拜陈曰:“武王轼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选自《商芸小说》) 9.A(谢:推辞,拒绝) 10.C(③李膺不畏惧权势,严格执法,④李膺不逃避责任,⑥李膺善于识别 人才) 11.D(“登龙门”是别人称他的行为,他获罪的直接原因还是“党事”。) 12.(1)荀爽曾经来拜见李膺,借机替李膺驾了车 (得分点:“谒”、“因为”及大意) (2)我已经六十岁了,死生有命运的安排,逃走将到哪里去呢? (得分点:“之”、宾语前置及句意) (3)死是谁也不愿意的事情,你现在为什么没有一点为难的表情呢? (得分点:“死者”、“吝色”及句意) 13.陈仲举雅重徐孺子/为豫章太守/至/便欲先诣之/主簿曰/群情欲令府君先入 拜/陈曰 【评分参考】每处0.5分,断句超过6处,每多一处扣0.5分,扣完本小题分 为止。 【译文】 陈仲举平素很看重徐孺子,他被任命为豫章太守,刚一到任,就要去看望徐孺子。 主簿对他说:“大家都希望太守您先举行交接参拜仪式。”陈仲举说:“周武王 没等坐暖席子,就急着去拜访商容,我礼贤下士,有什么不可以呢?” 文言参考译文 李膺字元礼,是颍川襄城人。李膺性情简慢髙傲,没有什么交际往来的人,只把 同郡的荀淑、陈寔当作师友。 南阳的樊陵请求做他的门徒,李膺推辞不接纳。樊陵后来凭着阿谀攀附宦官,官 位达到太尉,成为有节操的人感到羞耻的事情。荀爽曾经来拜见李膺,借机替李 膺驾了车,回去以后,高兴地说:“今天才能够为李先生驾上车呀。”李膺被人 仰慕就像这样。 再次调动官职,又任命为司隶校尉。当时张让的弟弟张朔任野王县县令,贪婪凶 残无道,甚至竟杀害孕妇,得知李膺威猛严峻,畏罪逃回京城,就躲在他哥哥张 让的府第中,藏在夹壁墙里。李膺了解到这些情况,率领将吏拆毁夹壁墙捉住张 朔,交给洛阳监狱。录完供词后,就把他杀了。从此黄门常侍们都谨慎小心敛声
C.李膺很有文才,他的文章被学生们争着阅读。他还善于识别人才,虽 然聂季宝出身低微,但一谈话他就断定聂季宝是国家的栋梁。 D.李膺为人高傲,他不仅敢于打击宦官的嚣张气焰,甚至敢于冒犯皇帝。 他把皇帝身边的太监吓得不敢出官门,把能得到他接纳的人称为“登龙门”,并 因此获罪。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3 分) (2)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3 分) (3)死者人情所恶,今子无吝色者何?(3 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 6 处)(3 分) 陈仲举雅重徐孺子为豫章太守至便欲先诣之主簿曰群情欲令一府君先入 拜陈曰:“武王轼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选自《商芸小说》) 9.A (谢:推辞,拒绝) 10.C (③李膺不畏惧权势,严格执法,④李膺不逃避责任,⑥李膺善于识别 人才) 11.D (“登龙门”是别人称他的行为,他获罪的直接原因还是“党事”。) 12.(1)荀爽曾经来拜见李膺,借机替李膺驾了车。 (得分点:“谒”、“因为”及大意) (2)我已经六十岁了,死生有命运的安排,逃走将到哪里去呢? (得分点:“之”、宾语前置及句意) (3)死是谁也不愿意的事情,你现在为什么没有一点为难的表情呢? (得分点:“死者”、“吝色”及句意) 13.陈仲举雅重徐孺子/为豫章太守/至/便欲先诣之/主簿曰/群情欲令府君先入 拜/陈曰 【评分参考】每处 0.5 分,断句超过 6 处,每多一处扣 0.5 分,扣完本小题分 为止。 【译文】 陈仲举平素很看重徐孺子,他被任命为豫章太守,刚一到任,就要去看望徐孺子。 主簿对他说:“大家都希望太守您先举行交接参拜仪式。”陈仲举说:“周武王 没等坐暖席子,就急着去拜访商容,我礼贤下士,有什么不可以呢?” 文言参考译文 李膺字元礼,是颍川襄城人。李膺性情简慢高傲,没有什么交际往来的人,只把 同郡的荀淑、陈寔当作师友。 南阳的樊陵请求做他的门徒,李膺推辞不接纳。樊陵后来凭着阿谀攀附宦官,官 位达到太尉,成为有节操的人感到羞耻的事情。荀爽曾经来拜见李膺,借机替李 膺驾了车,回去以后,高兴地说:“今天才能够为李先生驾上车呀。”李膺被人 仰慕就像这样。 再次调动官职,又任命为司隶校尉。当时张让的弟弟张朔任野王县县令,贪婪凶 残无道,甚至竟杀害孕妇,得知李膺威猛严峻,畏罪逃回京城,就躲在他哥哥张 让的府第中,藏在夹壁墙里。李膺了解到这些情况,率领将吏拆毁夹壁墙捉住张 朔,交给洛阳监狱。录完供词后,就把他杀了。从此黄门常侍们都谨慎小心敛声
屏气,按例休假时都不敢再出皇宫了。皇帝感到奇怪询问他们原因,他们一齐叩 头哭着说:“怕李校尉。 这时候朝廷一天比一天混乱,纲纪颓败,李膺独自守持法度纲纪,自我保持声名 高洁。读书人中有被他容纳接见的,就被称为登龙门。后张俭事件发生,朝廷缉 捕株连的同党,同乡人对李膺说:“你可以逃走。”李膺回答说:“事奉君王不 躲避灾难,有了罪过不逃避刑罚,这是臣子的节操。我已经六十岁了,死生有命 运的安排,逃走将到哪里去呢?”于是就去了奉诏监禁犯人的监狱。李膺被拷问 处死,妻子儿女被流放到边远的地方,李膺的门生、旧吏以及他们的父兄,一律 限制不准做官 李膺常常拿有病为由,总是不迎送客人,他们家平均二十天方才接迎一回。惟独 陈仲弓来作客,李膺总是乘坐车子到大门外迎接。 李膺居住在阳城的时候,门下总有四五百个学生,李膺每当写完一篇文章,学生 们都争着阅读,传来传去不会落到地上。陈仲弓叫大儿子陈元方来拜李膺。李膺 同他谈完话以后,让他到厨房去吃饭。陈元方心中暗喜,认为自己使李膺感到满 意,应该还能够再来拜见他。李膺同一个县的聂李宝,出身低微,不敢来见李膺 杜周甫了解聂季宝科举考试不会被录取,将他的情况告诉李膺。李膺叫他来会面, 坐在台阶下为牛御寒的蓑衣上面。李膺同聂季宝谈了一次话,便断定说:“这个 人将来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后来果然如李膺所预料的一样。 李膺受到党事的牵连,同杜密、荀翊一起被关押在新汲县监狱。过年这一天,荀 翊举酒杯说:“端正朝纲必须从小事积累起来。”李膺对他说:“死是谁也不愿 意的事情,你现在为什么没有一点为难的表情呢?”荀翊说:“追求仁义,得到 仁义,还有什么可遗憾的!”李膺感叹地说:“汉朝要灭亡了!汉朝要灭亡了 有道德的人是国家的楷模,而如今都遭到了迫害,还以什么来保存国家呢?” 武昌区期末调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2题 魏诚甫行状 归有光 呜呼!予娶诚甫之娣,而知诚甫为深。孰谓诚甫之贤,而止于此!盖诚甫之病久矣 自吾妻来归,或时道其兄,辄忧其不久,至于零涕。既而吾妻死八年,诚甫诸从 昆弟三人,皆壮健无疾,皆死,而后诚甫乃死,于诚甫为幸。然以诚甫之贤,天 不宜病之,又竞死,可悲也 诚甫讳希明,姓魏氏,世为苏州人。诚甫为人,少而精悍,有所为,发于其心, 不可挠。其少时颇恣睢,莫能制也。已而闻太常之训,忽焉有感,遂砥砺于学, 以礼自匡饬。是时诚甫为县学弟子员,与其辈四五人,晨趋学舍。四五人者,常 自为群,皆褒衣大带,规行矩步,端拱而立。博十诸生咸目异之,或前戏侮, 诚甫不为动。每行市中,童儿夹道哗然,而诚甫端拱自若也。 诚甫生平无子弟之好,独购书数千卷,及古书法名画,苟欲得之,辄费不赀。其 乐善慕义,常忻忻焉。以故郡中名士,,多喜与诚甫交。每之郡,从之游者 文学儒雅之流也。去其家数里,地名高墟,诚甫乐其幽胜,筑别业焉。枝山祝允 明作《高墟赋》,以著其志。诚甫补④太学生,三试京闱⑦不第,以病自废。居 家,犹日裒⑥聚图史。予时就诚甫宿,诚甫早起,移置纷然。予卧视之,笑其不 自闲。诚甫亦顾予而笑,然莫能已也。虽病,对人饮食言语如平时。客至,出所 藏翻阅,比罢去,未尝有倦容。终已不改其所好。至于生产聚畜,绝不膺于心。 固承其祖父,亦其性有以然也
屏气,按例休假时都不敢再出皇宫了。皇帝感到奇怪询问他们原因,他们一齐叩 头哭着说:“怕李校尉。” 这时候朝廷一天比一天混乱,纲纪颓败,李膺独自守持法度纲纪,自我保持声名 高洁。读书人中有被他容纳接见的,就被称为登龙门。后张俭事件发生,朝廷缉 捕株连的同党,同乡人对李膺说:“你可以逃走。”李膺回答说:“事奉君王不 躲避灾难,有了罪过不逃避刑罚,这是臣子的节操。我已经六十岁了,死生有命 运的安排,逃走将到哪里去呢?”于是就去了奉诏监禁犯人的监狱。李膺被拷问 处死,妻子儿女被流放到边远的地方,李膺的门生、旧吏以及他们的父兄,一律 限制不准做官。 李膺常常拿有病为由,总是不迎送客人,他们家平均二十天方才接迎一回。惟独 陈仲弓来作客,李膺总是乘坐车子到大门外迎接。 李膺居住在阳城的时候,门下总有四五百个学生,李膺每当写完一篇文章,学生 们都争着阅读,传来传去不会落到地上。陈仲弓叫大儿子陈元方来拜李膺。李膺 同他谈完话以后,让他到厨房去吃饭。陈元方心中暗喜,认为自己使李膺感到满 意,应该还能够再来拜见他。李膺同一个县的聂李宝,出身低微,不敢来见李膺。 杜周甫了解聂季宝科举考试不会被录取,将他的情况告诉李膺。李膺叫他来会面, 坐在台阶下为牛御寒的蓑衣上面。李膺同聂季宝谈了一次话,便断定说:“这个 人将来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后来果然如李膺所预料的一样。 李膺受到党事的牵连,同杜密、荀翊一起被关押在新汲县监狱。过年这一天,荀 翊举酒杯说:“端正朝纲必须从小事积累起来。”李膺对他说:“死是谁也不愿 意的事情,你现在为什么没有一点为难的表情呢?”荀翊说:“追求仁义,得到 仁义,还有什么可遗憾的!”李膺感叹地说:“汉朝要灭亡了!汉朝要灭亡了! 有道德的人是国家的楷模,而如今都遭到了迫害,还以什么来保存国家呢?” 武昌区期末调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 一 12 题。 魏诚甫行状① 归有光 呜呼!予娶诚甫之娣,而知诚甫为深。孰谓诚甫之贤,而止于此!盖诚甫之病久矣。 自吾妻来归,或时道其兄,辄忧其不久,至于零涕。既而吾妻死八年,诚甫诸从 昆弟三人,皆壮健无疾,皆死,而后诚甫乃死,于诚甫为幸。然以诚甫之贤,天 不宜病之,又竞死,可悲也。 诚甫讳希明,姓魏氏,世为苏州人。诚甫为人,少而精悍,有所为,发于其心, 不可挠。其少时颇恣睢,莫能制也。已而闻太常②之训,忽焉有感,遂砥砺于学, 以礼自匡饬。是时诚甫为县学弟子员,与其辈四五人,晨趋学舍。四五人者,常 自为群,皆褒衣大带,规行矩步,端拱而立。博士③诸生咸目异之,或前戏侮, 诚甫不为动。每行市中,童儿夹道哗然,而诚甫端拱自若也。 诚甫生平无子弟之好,独购书数千卷,及古书法名画,苟欲得之,辄费不赀。其 乐善慕义,常忻忻焉。以故郡中名士,,多喜与诚甫交。每之郡,丛之游者,率 文学儒雅之流也。去其家数里,地名高墟,诚甫乐其幽胜,筑别业焉。枝山祝允 明作《高墟赋》,以著其志。诚甫补④太学生,三试京闱⑦不第,以病自废。居 家,犹日裒⑥聚图史。予时就诚甫宿,诚甫早起,移置纷然。予卧视之,笑其不 自闲。诚甫亦顾予而笑,然莫能已也。虽病,对人饮食言语如平时。客至,出所 藏翻阅,比罢去,未尝有倦容。终已不改其所好。至于生产聚畜,绝不膺于心。 固承其祖父,亦其性有以然也
诚甫卒于嘉靖十九年十二月乙酉,年三十九。 [注]①行状:一种文体,是对死者生平的概括。②太常:诚甫的伯父 ③博士:当时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④补:补录。⑤京闹:指科举时代 在京城举行的考试。 ⑥裒(pou):收集。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知诚甫为深知:了解 B.自吾妻来 归:出嫁 C.天不宜病之 病:生病 D.以礼自匡 饬 饬:整治 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诚甫书生雅趣的一组是(3分) ①有所为,发于其心,不可挠 ②而诚甫端拱自若也 ③独购书数千卷,及古书法名画 ④其乐善慕义,常忻忻焉 ⑤诚甫乐其幽胜,筑别业焉 ⑥三试京闱不第,以病自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诚甫乃作者妻兄,也和其他堂兄弟一样身体健壮,后因病早逝,终年 39岁,作者对此悲痛不已,深责于天 B.诚甫小时顽劣,没人能管,后在伯父训导下,立志于学,规行矩步, 庄重有礼,即使面对嘲笑也泰然自若。 C.因为向善,诚甫成人后未沾染上富家子弟的不良喜好。平生爱藏书读 书,生病时,也是拜读不辍,不改其乐 D.归有光选取诚甫生活中的一些琐屑之事,用深情的笔触加以叙述,将 人物形象描写得真切感人,呼之欲出。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博士诸生咸目异之,或前戏侮,诚甫不为动。(3分) (2)每之郡,从之游者,率文学儒雅之流也。(3分) (3)至于生产聚畜,绝不膺于心。固承其祖父,亦其性有以然也。(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景德中,河北用兵,车驾欲幸澶渊,中外之论不一,独寇忠愍【注】赞 成上意。乘舆方渡河虏骑充斥至于城下人情汹汹上使人微觇准所为而准方酣寝乇 中书鼻息如雷。人以其一时镇物,比之谢安 【注】寇忠愍:寇准,字忠愍 (摘自沈括《梦溪笔谈》,有删改 9.(3分)C(病:使动用法,使……生病。) 10.(3分)D(①表明诚甫精悍;②表明诚甫从容淡定;⑥表明诚甫仕途多舛。) 11.(3分)A(“也和其他堂兄弟一样身体健壮”的分析与原文不符。诚甫病了 很久,他的妹妹担心他将不久于人世,这说明诚甫的身体并不好。) 12.(9分)(1)博士、众学生都看着他们,认为他们很奇怪,有的上前戏弄侮 辱他们,诚甫不为所动(或“诚甫不被他们动摇”)。(“目”、“异”各1分, 句意正确、句子通顺1分。)(2)(他)每次到郡中去,跟从他一起游玩的人,大 多是文人雅士这类人。(“之”、“率”各1分,省略成分补全、句意正确、句 子通顺1分。)(③3)至于谋生之业储存积蓄等事,(他)完全不放在心上。(他能
诚甫卒于嘉靖十九年十二月乙酉,年三十九。 [注]①行状:一种文体,是对死者生平的概括。②太常:诚甫的伯父。 ③博士:当时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④补:补录。⑤京闹:指科举时代 在京城举行的考试。 ⑥裒(póu):收集。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而知诚甫为深 知:了解 B.自吾妻来 归 归:出嫁 C.天不宜病之 病:生病 D.以礼自匡 饬 饬:整治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诚甫书生雅趣的一组是(3 分) ①有所为,发于其心,不可挠 ②而诚甫端拱自若也 ③独购书数千卷,及古书法名画 ④其乐善慕义,常忻忻焉 ⑤诚甫乐其幽胜,筑别业焉 ⑥三试京闱不第,以病自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诚甫乃作者妻兄,也和其他堂兄弟一样身体健壮,后因病早逝,终年 39 岁,作者对此悲痛不已,深责于天。 B.诚甫小时顽劣,没人能管,后在伯父训导下,立志于学,规行矩步, 庄重有礼,即使面对嘲笑也泰然自若。 C.因为向善,诚甫成人后未沾染上富家子弟的不良喜好。平生爱藏书读 书,生病时,也是拜读不辍,不改其乐。 D.归有光选取诚甫生活中的一些琐屑之事,用深情的笔触加以叙述,将 人物形象描写得真切感人,呼之欲出。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博士诸生咸目异之,或前戏侮,诚甫不为动。(3 分) (2)每之郡,从之游者,率文学儒雅之流也。(3 分) (3)至于生产聚畜,绝不膺于心。固承其祖父,亦其性有以然也。(3 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 6 处)(3 分) 景德中,河北用兵,车驾欲幸澶渊,中外之论不一,独寇忠愍【注】赞 成上意。乘舆方渡河虏骑充斥至于城下人情汹汹上使人微觇准所为而准方酣寝于 中书鼻息如雷。人以其一时镇物,比之谢安。 【注】寇忠愍:寇准,字忠愍。 (摘自沈括《梦溪笔谈》,有删改。) 9.(3 分)C(病:使动用法,使……生病。) 10.(3 分)D(①表明诚甫精悍;②表明诚甫从容淡定;⑥表明诚甫仕途多舛。) 11.(3 分)A(“也和其他堂兄弟一样身体健壮”的分析与原文不符。诚甫病了 很久,他的妹妹担心他将不久于人世,这说明诚甫的身体并不好。) 12.(9 分)(1) 博士、众学生都看着他们,认为他们很奇怪,有的上前戏弄侮 辱他们,诚甫不为所动(或“诚甫不被他们动摇”)。(“目”、“异”各 1 分, 句意正确、句子通顺 1 分。)(2)(他)每次到郡中去,跟从他一起游玩的人,大 多是文人雅士这类人。(“之”、“率”各 1 分,省略成分补全、句意正确、句 子通顺 1 分。)(3) 至于谋生之业储存积蓄等事,(他)完全不放在心上。(他能
够如此)固然是凭借继承祖上父辈(留下的产业的原因),也是他的本性中有这 种品行才使他这样的。(“生产聚畜”、“膺”各1分,省略成分补全、句意正 确、句子通顺1分。) 【参考译文】 呜呼!我娶了诚甫的妹妹为妻,因而了解诚甫算是深刻的。谁说诚甫的贤能,仅 仅是这样的啊!原来是诚甫病得太久了。从我妻子过门起,有时说起她哥哥,就 担忧他将不久于人世,以至于潸然落泪。不久我妻子去世,时至今日已有八年, 诚甫的三个堂兄弟,都身体强壮健硕,没有疾病,他们都死了,然后诚甫才死 对于诚甫来说也算是幸运了。然而,以诚甫的贤能,老天就不该让他生病,又最 终让他死去,真是可悲啊! 诚甫名希明,姓魏,世族是苏州人。诚甫为人,早前精明强悍,有所作为,凡是 从他心里生出的意愿,就没人能阻挠。他小时候很暴戾、狂妄,没有人能制止他。 不久得到伯父的教导,忽然有所感悟,就立志于学,用礼仪匡正自己的言行。这 时诚甫做县学秀才,和同辈的四五人,每天早上跑到学舍去。四五人常常结为 群,都宽衣博带,规规矩矩地走路,端端正正地拱手站立。博十、众学生都看着 他们,认为他们很奇怪,有的上前戏弄侮辱他们,诚甫不被他们动摇。每次行走 市集中,孩童们站在市集两边吵闹喧哗,然而诚甫依然端端正正地拱手站立,神 态自若。 诚甫生平就没有纨绔子弟的嗜好,唯独购买几千卷书籍,以及古代书法名画,如 果想得到它,就不计算费用多少。他乐于行善仰慕正义,常常流露出神情愉悦的 神情。因此,郡中名士大多都喜欢与诚甫交往。(他)每次到郡中去,跟从他 起游玩的人,大多是文人雅十这类人。距离他家几里远的地方,有一处地方叫高 墟,诚甫喜欢它的幽静及优美,在那里修筑了别墅。祝枝山写了一篇《髙墟赋》, 用来表明诚甫的志趣。诚甫补录为太学生,多次参加在京城举行的考试都落第了, 后来因为生病了,自己中止了应试。他卧病在家,仍然每天收集图史典籍。我常 常前往诚甫家住宿,诚甫早晨起来,把书移动放置得很杂乱。我躺在床上看他 笑他不让自己清闲。诚甫也回过头来看着我笑,然而却不停止翻书。虽然生病, 和人吃喝说话也如平常一样。有客人来,拿出所藏书籍给客人翻阅,等到客人翻 看完离开,不曾有疲倦的容色。终其一生都没有改变他的爱好。至于谋生之业储 存积蓄等事,(他)完全不放在心上。(他能够如此)固然是凭借继承祖卜父辈(留 下的产业的原因),也是他的本性中有这种品行才使他这样的。 诚甫死于嘉靖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年龄三十九岁 13.(3分)乘舆方渡河/虏骑充斥/至于城下/人情汹汹/上使人微觇准所为 /而准方酣寝于中书/鼻息如雷。(每线0.5分,超过6处按0分计算。) 【参考译文】 景德年间,河北发生战事,皇上想亲临澶渊,朝廷内外意见不一,唯独寇准赞同 皇上的想法。皇上乘坐车驾刚刚渡过黄河,敌人的骑兵就纷纷涌出,到了城下, 人们情绪慌乱,喧闹不止。皇上派人暗中察看寇准在做什么,而他正在中书酣睡, 鼾声如雷。人们因为寇准当时能够镇定自若、稳定军心,就把他比作谢安。 黄冈中学、孝感高中期末联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质厚少缘饰。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 自负母入京师。既擢第,母亡,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茵席。服除,以窭困调 南和尉,有惠政。黜陟使以闻,擢补龙武军录事参军
够如此)固然是凭借继承祖上父辈(留下的产业的原因),也是他的本性中有这 种品行才使他这样的。(“生产聚畜”、“膺”各 1 分,省略成分补全、句意正 确、句子通顺 1 分。) 【参考译文】 呜呼!我娶了诚甫的妹妹为妻,因而了解诚甫算是深刻的。谁说诚甫的贤能,仅 仅是这样的啊!原来是诚甫病得太久了。从我妻子过门起,有时说起她哥哥,就 担忧他将不久于人世,以至于潸然落泪。不久我妻子去世,时至今日已有八年, 诚甫的三个堂兄弟,都身体强壮健硕,没有疾病,他们都死了,然后诚甫才死, 对于诚甫来说也算是幸运了。然而,以诚甫的贤能,老天就不该让他生病,又最 终让他死去,真是可悲啊! 诚甫名希明,姓魏,世族是苏州人。诚甫为人,早前精明强悍,有所作为,凡是 从他心里生出的意愿,就没人能阻挠。他小时候很暴戾、狂妄,没有人能制止他。 不久得到伯父的教导,忽然有所感悟,就立志于学,用礼仪匡正自己的言行。这 时诚甫做县学秀才,和同辈的四五人,每天早上跑到学舍去。四五人常常结为一 群,都宽衣博带,规规矩矩地走路,端端正正地拱手站立。博士、众学生都看着 他们,认为他们很奇怪,有的上前戏弄侮辱他们,诚甫不被他们动摇。每次行走 市集中,孩童们站在市集两边吵闹喧哗,然而诚甫依然端端正正地拱手站立,神 态自若。 诚甫生平就没有纨绔子弟的嗜好,唯独购买几千卷书籍,以及古代书法名画,如 果想得到它,就不计算费用多少。他乐于行善仰慕正义,常常流露出神情愉悦的 神情。因此,郡中名士大多都喜欢与诚甫交往。(他)每次到郡中去,跟从他一 起游玩的人,大多是文人雅士这类人。距离他家几里远的地方,有一处地方叫高 墟,诚甫喜欢它的幽静及优美,在那里修筑了别墅。祝枝山写了一篇《高墟赋》, 用来表明诚甫的志趣。诚甫补录为太学生,多次参加在京城举行的考试都落第了, 后来因为生病了,自己中止了应试。他卧病在家,仍然每天收集图史典籍。我常 常前往诚甫家住宿,诚甫早晨起来,把书移动放置得很杂乱。我躺在床上看他, 笑他不让自己清闲。诚甫也回过头来看着我笑,然而却不停止翻书。虽然生病, 和人吃喝说话也如平常一样。有客人来,拿出所藏书籍给客人翻阅,等到客人翻 看完离开,不曾有疲倦的容色。终其一生都没有改变他的爱好。至于谋生之业储 存积蓄等事,(他)完全不放在心上。(他能够如此)固然是凭借继承祖上父辈(留 下的产业的原因),也是他的本性中有这种品行才使他这样的。 诚甫死于嘉靖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年龄三十九岁。 13.(3 分)乘舆方渡河/虏骑充斥/至于城下/人情汹汹/上使人微觇准所为 /而准方酣寝于中书/鼻息如雷。(每线 0.5 分,超过 6 处按 0 分计算。) 【参考译文】 景德年间,河北发生战事,皇上想亲临澶渊,朝廷内外意见不一,唯独寇准赞同 皇上的想法。皇上乘坐车驾刚刚渡过黄河,敌人的骑兵就纷纷涌出,到了城下, 人们情绪慌乱,喧闹不止。皇上派人暗中察看寇准在做什么,而他正在中书酣睡, 鼾声如雷。人们因为寇准当时能够镇定自若、稳定军心,就把他比作谢安。 黄冈中学、孝感高中期末联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质厚少缘饰。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 自负母入京师。既擢第,母亡,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茵席。服除,以窭困调 南和尉,有惠政。黜陟使以闻,擢补龙武军录事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