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各章教案)第一章 绪论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3,文件大小:29.5KB,团购合买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可以了解: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宏观经济目标及其工具。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一章绪论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可以了解: 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 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宏观经济目标及其工具。 二、教学内容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即以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和国 民收入的变动及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财政与金融、经济增长等等之间的关系作 为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一般包括国民收入均衡决定理论、就业理论、经济周期理论、通货 膨胀理论、财政与金融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等。 1.2古典宏观经济理论 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古典宏观经济学家的一些主要观点 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就业与国民收入的一些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1.经济总是接近,或者就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之上 2.不存在非自愿失业。 3.所生产出来任何产出均有需求 总之,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具有一种内在的、自我调节的机制。如果允许调整 的时间足够长的话,它可以将该经济稳定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这一结论主要基于以下三点 (1)萨伊法则;(2)利率灵活变动性;(3)工资一价格灵活变动性。 二、萨伊法则 首先,我们用一个以物易物经济( barter economy)来理解萨伊法则。需求必然等于供 给。整个经济都不会出现过度生产(总供给大于需求)或者生产不足(总供给小于总需求)。 现在一个货币经济中考虑萨伊法则,它还成立吗?面包商提供面包后获取一笔收入 他会用之购买其他商品,但他没有必要将全部收入用于购买,他可以储蓄一部分收入。因此, 他的供给予就有可能会大于他的需求。对整个经济也是如此。据此有些西方学者可能会认为 萨伊法则在一个货币经济中不能成立。但是,古典经济学家不同意!他们争辩道:储蓄并不 定代表着消费不足。通过利率可灵活变动的资金市场,所储蓄的每一块钱都可能转化为企 业的投资。 利率灵活变动性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利率的灵活变动性( interest rate flexibility,又译利率的伸缩性)可 以确保储蓄正好等于投资。在他们看来,储蓄是利率的正函数,而投资则是利率的反函数。 如果在某一利率水平上,储蓄大于投资,利率有下降的倾向:储蓄小于投资,利率则有上升 的趋势。正是利率的这种上下灵活变动的性质,使得信贷市场( credit market)处于均衡状 态,即储蓄量等于投资量,或曰市场出清。总之,他们认为,灵活变动的利率使得萨伊法则 在有储蓄的货币经济中也能够成立。 工资一价格灵活变动性 依照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即便在较短的时期内利率的调整没能使得储蓄等于投资, 其他市场中的价格,至少在不太长的时期内上下灵活变动,也可以确保不会出现生产过度或 生产不足。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随着需求下降,竞争性的商品生产者将降低其价格以避免出现生产 过剩。如果需求和价格下降,依然有可能销售原来在高需求和高价格水平上抽销售的同样数 量的商品。这实质上就是说,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商品供给曲线为一垂直于横轴(数量轴) 的直线,当需求曲线向下方移动时,商品价格下跌,均衡产量不变!因此,灵活变动的价格 使得商品市场出清

第一章 绪论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可以了解: 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 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宏观经济目标及其工具。 二、教学内容 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即以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和国 民收入的变动及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财政与金融、经济增长等等之间的关系作 为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一般包括国民收入均衡决定理论、就业理论、经济周期理论、通货 膨胀理论、财政与金融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等。 1. 2 古典宏观经济理论 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一、古典宏观经济学家的一些主要观点 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就业与国民收入的一些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1. 经济总是接近,或者就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之上。 2.不存在非自愿失业。 3.所生产出来任何产出均有需求。 总之,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具有一种内在的、自我调节的机制。如果允许调整 的时间足够长的话,它可以将该经济稳定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这一结论主要基于以下三点: (1)萨伊法则;(2)利率灵活变动性;(3)工资一价格灵活变动性。 二、萨伊法则 首先,我们用一个以物易物经济(barter economy)来理解萨伊法则。需求必然等于供 给。整个经济都不会出现过度生产(总供给大于需求)或者生产不足(总供给小于总需求)。 现在一个货币经济中考虑萨伊法则,它还成立吗?面包商提供面包后获取一笔收入, 他会用之购买其他商品,但他没有必要将全部收入用于购买,他可以储蓄一部分收入。因此, 他的供给予就有可能会大于他的需求。对整个经济也是如此。据此有些西方学者可能会认为, 萨伊法则在一个货币经济中不能成立。但是,古典经济学家不同意!他们争辩道:储蓄并不 一定代表着消费不足。通过利率可灵活变动的资金市场,所储蓄的每一块钱都可能转化为企 业的投资。 三、利率灵活变动性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利率的灵活变动性(interest rate flexibility,又译利率的伸缩性)可 以确保储蓄正好等于投资。在他们看来,储蓄是利率的正函数,而投资则是利率的反函数。 如果在某一利率水平上,储蓄大于投资,利率有下降的倾向;储蓄小于投资,利率则有上升 的趋势。正是利率的这种上下灵活变动的性质,使得信贷市场(credit market)处于均衡状 态,即储蓄量等于投资量,或曰市场出清。总之,他们认为,灵活变动的利率使得萨伊法则 在有储蓄的货币经济中也能够成立。 四、工资—价格灵活变动性 依照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即便在较短的时期内利率的调整没能使得储蓄等于投资, 其他市场中的价格,至少在不太长的时期内上下灵活变动,也可以确保不会出现生产过度或 生产不足。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随着需求下降,竞争性的商品生产者将降低其价格以避免出现生产 过剩。如果需求和价格下降,依然有可能销售原来在高需求和高价格水平上抽销售的同样数 量的商品。这实质上就是说,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商品供给曲线为一垂直于横轴(数量轴) 的直线,当需求曲线向下方移动时,商品价格下跌,均衡产量不变!因此,灵活变动的价格 使得商品市场出清

劳动力市场在灵活可变的工资率的情况下同样出清。他们还认为,工资下降的比率会 恰好等于价格下降比率。因此,尽管企业的名义利润减少,但实际利润却未变。 总之,古典的就业和生产理论认为,市场经济由一只“看不见的手”一一价格机制 不仅仅是指商品价格,还包括所有生产要素的价格,主要是劳动力价格(工资)和资本的价 格(利率)—一在协调着人们的经济行为,使得所有市场出清,经济处于、至少是接近于充 分就业状态,其理论基础便是萨伊法则和价格灵活变动性, 因此,他们提倡,“自由放任”( Laisse~ faire)式的宏观经济政策 1.3.1凯恩斯革命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 凯恩斯主义理论的背景 许多西方学者认为,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给古典经济学理论一次沉重的打击: 古典经济学自身已经难以解释大萧条,难以自圆其说了。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一代经济学宗 师凯恩斯撰写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般简称为《通论》,1936年出版),向古典经 济理论的基础发起了猛攻,以至于改变了人们对宏观经济问题的思维,后人将之称为“凯恩 斯革命”。本书所要介绍的,主要不是凯恩斯经济学,而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二、凯恩斯主义对古典经济理论的诘问 )凯恩斯论萨伊法则 凯恩斯反对萨伊法则一一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他认为,完全相反,“需求会创造出自身的 供给”一—人们将之称为“凯恩斯法则”。 凯恩斯不赞同古典理论的民下观点:利率的自由变动可以确保储蓄等于投资。他强调人 们储蓄和投资有许多原因,而不仅仅只有利率这一唯一因素。例如,储蓄对收入的变化较之 于对利率的变化更为敏感;投资对技术的变化、经济预期的变化、创新的变化较之于对利率 的变化更为灵敏。 (二)凯恩斯论工资一价格自由变动性 首先,凯恩斯注意到了,价格和工资在下降方面具有粘性,或称刚性。 其次,他认为,即使价格和工资在下降方面是有足够的灵活性,这也不能确保经济会 移向充分就业产量,凯恩斯批评了古典经济学家混淆了单一价格和价格水平下降的结果 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结论 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结论是:资本主义经济不存在着一种“自我协调”的机制以确保实 现充分就业 资本主义经济在偏离充分就业状态时就应该施以宏观经济稳定政策,以便使之更加接 近于充分就业水平。因此,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是一种积极的政府干预性政策。 四、凯恩斯将古典理论视作自己理论的一个特例 凯恩斯他认为古典理论只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方能成立。其条件为 1.价格和工资完全可以自由变动,特别是下降方向可自由变动 2.在不甚严重的经济活动下降时,如不产生大规模地削减工资时,才有可能使之调整 到充分就业水平; 3.存在着一些制度,使得投资和储蓄对利率的变化比较灵敏。 五、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框架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凯恩斯的《通论》在以下几个方面奠定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第一,突破了传统的充分就业均衡理论,建立了一种以存在非自愿失业为特点的经济 均衡理论 第二,把国民收入的决定作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 第三,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来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四,建立了以需求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 第五,对货币与实物经济进行整体分析的货币理论。 第六,明确提岀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主张,与古典理论形成鲜明对比ε 1.4宏观经济的目标及其政策工具 1.4.1宏观经济的目标 萨缪尔逊和诺德豪斯在其第16版《经济学》教科书中提出了三大宏观经济目标:①高 的且不断增长的国民产出水平;②高就业、低失业:③稳定或温和的价格水平 、持续的经济增长

劳动力市场在灵活可变的工资率的情况下同样出清。他们还认为,工资下降的比率会 恰好等于价格下降比率。因此,尽管企业的名义利润减少,但实际利润却未变。 总之,古典的就业和生产理论认为,市场经济由一只“看不见的手”——价格机制, 不仅仅是指商品价格,还包括所有生产要素的价格,主要是劳动力价格(工资)和资本的价 格(利率)——在协调着人们的经济行为,使得所有市场出清,经济处于、至少是接近于充 分就业状态,其理论基础便是萨伊法则和价格灵活变动性。 因此,他们提倡,“自由放任”(Laissez ~ faire)式的宏观经济政策。 1.3.1 凯恩斯革命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 一、凯恩斯主义理论的背景 许多西方学者认为,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给古典经济学理论一次沉重的打击: 古典经济学自身已经难以解释大萧条,难以自圆其说了。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一代经济学宗 师凯恩斯撰写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般简称为《通论》,1936 年出版),向古典经 济理论的基础发起了猛攻,以至于改变了人们对宏观经济问题的思维,后人将之称为“凯恩 斯革命”。本书所要介绍的,主要不是凯恩斯经济学,而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二、凯恩斯主义对古典经济理论的诘问 (一)凯恩斯论萨伊法则 凯恩斯反对萨伊法则——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他认为,完全相反,“需求会创造出自身的 供给”——人们将之称为“凯恩斯法则”。 凯恩斯不赞同古典理论的民下观点:利率的自由变动可以确保储蓄等于投资。他强调人 们储蓄和投资有许多原因,而不仅仅只有利率这一唯一因素。例如,储蓄对收入的变化较之 于对利率的变化更为敏感;投资对技术的变化、经济预期的变化、创新的变化较之于对利率 的变化更为灵敏。 (二)凯恩斯论工资—价格自由变动性 首先,凯恩斯注意到了,价格和工资在下降方面具有粘性,或称刚性。 其次,他认为,即使价格和工资在下降方面是有足够的灵活性,这也不能确保经济会 移向充分就业产量,凯恩斯批评了古典经济学家混淆了单一价格和价格水平下降的结果。 三、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结论 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结论是:资本主义经济不存在着一种“自我协调”的机制以确保实 现充分就业。 资本主义经济在偏离充分就业状态时就应该施以宏观经济稳定政策,以 便使之更加接 近于充分就业水平。因此,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是一种积极的政府干预性政策。 四、凯恩斯将古典理论视作自己理论的一个特例 凯恩斯他认为古典理论只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方能成立。其条件为: 1.价格和工资完全可以自由变动,特别是下降方向可自由变动; 2.在不甚严重的经济活动下降时,如不产生大规模地削减工资时,才有可能使之调整 到充分就业水平; 3.存在着一些制度,使得投资和储蓄对利率的变化比较灵敏。 五、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框架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凯恩斯的《通论》在以下几个方面奠定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第一,突破了传统的充分就业均衡理论,建立了一种以存在非自愿失业为特点的经济 均衡理论。 第二,把国民收入的决定作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 第三,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来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四,建立了以需求为中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 第五,对货币与实物经济进行整体分析的货币理论。 第六,明确提出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主张,与古典理论形成鲜明对比。 1.4 宏观经济的目标及其政策工具 1.4.1 宏观经济的目标 萨缪尔逊和诺德豪斯在其第 16 版《经济学》教科书中提出了三大宏观经济目标:①高 的且不断增长的国民产出水平;②高就业、低失业;③稳定或温和的价格水平。 一、持续的经济增长

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来衡量一国经济增长速度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在其境内在一定的时间所生产的所有最终货和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 和 、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它是指在现有市场工资水平上,想找工作的人都能找到一份工作的一种 状态,这通常隐含着高就业率和低失业率 三、价格稳定 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三大目标是保持价格稳定。最常用的衡量总体价格水平的指标就是 消费者价格指数( consumer price index,简称CPI),它度量的是普通城市消费者在购买一组 固定物品(包括食品、住房、服装以及医疗服务等)支出的变化情况 当价格水平下降时(即通货膨胀为负)时,就会出现通货紧缩( deflation) 另一个极端则是恶性通货膨胀( hyperinflation),它是指一年内物价水平上涨百分之 千或面分之一百万等等 1.4.2宏观经济的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的税收和政府支出的有关政策的总称。政府支出有两种形式:其 是政府对货物和劳务的购买,简称政府购买,政府支出会影响到一国经济的总支出,进而影 响到一国GDP水平。 税收政策从容不迫两个方面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其一,税收对人们的收入产生直接 影响,进而会影响到人们的消费和储蓄决策,其二,政府对企业征税会影响到商品和生产要 素的价格,进而影响企业的激励机制和行为方向 货币政策 观经济政策的第二大工具是货币政策,它是通过政府借助中央银行对一国的货币 信贷及银行体制的管理来实施的。中央银行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能够影响到许多金融变量和 经济变量,如利率、股价、房地产价格、汇率等等 1.5本书框架 第一篇为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二篇为AE一NI模型 第三篇为IS_LM模型 第四篇为AD-AS模型 第五篇研究和探讨诸如通货膨胀和紧缩、就业和失业、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 第六篇为主要经济学流派,拟对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作一较为全面的介绍

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 GDP)来衡量一国经济增长速度。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在其境内在一定的时间所生产的所有最终货和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 和。 二、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它是指在现有市场工资水平上,想找工作的人都能找到一份工作的一种 状态,这通常隐含着高就业率和低失业率。 三、价格稳定 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三大目标是保持价格稳定。最常用的衡量总体价格水平的指标就是 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简称 CPI),它度量的是普通城市消费者在购买一组 固定物品(包括食品、住房、服装以及医疗服务等)支出的变化情况。 当价格水平下降时(即通货膨胀为负)时,就会出现通货紧缩(deflation)。 另一个极端则是恶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它是指一年内物价水平上涨百分之一 千或面分之一百万等等。 1.4.2 宏观经济的政策工具 一、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的税收和政府支出的有关政策的总称。政府支出有两种形式:其一 是政府对货物和劳务的购买,简称政府购买,政府支出会影响到一国经济的总支出,进而影 响到一国 GDP 水平。 税收政策从容不迫两个方面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其一,税收对人们的收入产生直接 影响,进而会影响到人们的消费和储蓄决策,其二,政府对企业征税会影响到商品和生产要 素的价格,进而影响企业的激励机制和行为方向。 二、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二大工具是货币政策,它是通过政府借助中央银行对一国的货币、 信贷及银行体制的管理来实施的。中央银行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能够影响到许多金融变量和 经济变量,如利率、股价、房地产价格、汇率等等。 1.5 本书框架 第一篇为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二篇为 AE—NI 模型 第三篇为 IS—LM 模型 第四篇为 AD—AS 模型 第五篇研究和探讨诸如通货膨胀和紧缩、就业和失业、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 第六篇为主要经济学流派,拟对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作一较为全面的介绍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