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各章教案)第八章 IS—LM分析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8,文件大小:150KB,团购合买
·双重市场均衡的含义、条件以及失衡的调整过程; ·货币政策分析的一般性结论及其传导机制; ·凯恩斯主义的流动陷阱; ·财政政策分析的一般性结论及其挤出效应; ·凯恩斯主义倾向于财政政策的理由;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八章|S_LM分析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双重市场均衡的含义、条件以及失衡的调整过程 货币政策分析的一般性结论及其传导机制 凯恩斯主义的流动陷阱 ·财政政策分析的一般性结论及其挤出效应 凯恩斯主义倾向于财政政策的理由 教学内容: 8、1双重市场均衡 第五至八章探讨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现在,我们同时时考虑两个市场的均衡 问题。 我们把图8.1和图82结合起来可以得到图8.3。现把该图分为四个象限。 在第Ⅰ象限,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同时,总支出却小于总收入。 图8.3双重市场均衡的实现 如果经济偏IS和LM曲线,表明该经济的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失衡。通过利率和收入水平的调整,该 经济在一定的时间内移向IS和LM曲线的交点E—一双重市场同时实现均衡 每一象限利率和收入水平的调整方向如图中的箭头所示 在第Ⅱ象限,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同时总支出也小于总收入 在第Ⅲ象限,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同时,总支出大于总收入 在第Ⅳ象限,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同时,总支出也大于总收入。 表81总结了上述从非均衡到均衡的调整过程和内容 表8.1 从非均衡到均衡的调整 产品市场 象限 产量的调整方向 非均衡 利率的调整方向 供给过度 下降 需求过度 上升 供给过度 供给过度 需求过度 供给过度 求过度 需求过度 8.、2财政政策 8.2.1财政政策的一般分析 政府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两大类:改变政府支出和改变(净)税收

第八章 IS—LM 分析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双重市场均衡的含义、条件以及失衡的调整过程; ·货币政策分析的一般性结论及其传导机制; ·凯恩斯主义的流动陷阱; ·财政政策分析的一般性结论及其挤出效应; ·凯恩斯主义倾向于财政政策的理由; 二、教学内容: 8、1 双重市场均衡 第五至八章探讨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现在,我们同时时考虑两个市场的均衡 问题。 我们把图 8.1 和图 8.2 结合起来可以得到图 8.3。现把该图分为四个象限。 在第Ⅰ象限,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同时,总支出却小于总收入。 图 8.3 双重市场均衡的实现 如果经济偏 IS 和 LM 曲线,表明该经济的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失衡。通过利率和收入水平的调整,该 经济在一定的时间内移向 IS 和 LM 曲线的交点 E——双重市场同时实现均衡。 每一象限利率和收入水平的调整方向如图中的箭头所示。 在第Ⅱ象限,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同时总支出也小于总收入。 在第Ⅲ象限,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同时,总支出大于总收入。 在第Ⅳ象限,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同时,总支出也大于总收入。 表 8.1 总结了上述从非均衡到均衡的调整过程和内容。 表 8.1 从非均衡到均衡的调整 象限 产 品 市 场 货 币 市 场 非均衡 产量的调整方向 非均衡 利率的调整方向 Ⅰ 供给过度 下降 需求过度 上升 Ⅱ 供给过度 下降 供给过度 下降 Ⅲ 需求过度 上升 供给过度 下降 Ⅳ 需求过度 上升 需求过度 上升 8.、2 财政政策 8.2.1 财政政策的一般分析 政府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两大类:改变政府支出和改变(净)税收

增加政府支出 我们将以增加政府支出为例来介绍政府支出政策对利率和国民收入水平的影响 我们从第5章中已知:增加政府支出△G使得IS曲线向右平移(1/1-b·△G)个单位。 但这个平移量仅仅考虑了商品市场的均衡,而忽略了货币市场的均衡。如果两个市场的双重 均衡需要同时考虑的话,即在IS-LM模型的框架中,政府支出的增加对均衡的利率和国民 收入水平最后有什么影响呢? 图8.5(b)可以说明上述问题。假定原政府支出水平对应着IS曲线,国民经济的初始均 衡点为E1,此时,均衡的利率和国民收入水平分别为r1和Y。增加政府支出△G之后,使 得IS1曲线向右平移(1/1-b·△G)个单位至IS2,在(r1,Y)这一点上,商品市场实现了新的 均衡,但货币市场却发生了失衡一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增加政府支 出后一定会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国民收入的增加,一定又会导致广义的货币交易需求(即 L1)的增加。同时,又假定了货币供给量不变,因此,这势必导致货币的过度需求。从第7 章中的分析可知,一旦出现货币的过度需求,就会导致利率r的上升;而利率的上升,又会 进一步导致货币的资产城求(L2)的下降。一旦新的L与新的L2之和恰好等于新的货币需求 时,整个货币市场又重新恢复均衡。这样,整个经济从E1趋向于新的均衡点E2。因此,增 加政府支出后,均衡利率从r上升到r2,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从Y1上升到Y2。这样,两个市 场同时实现了均衡 增加政府支出△G后,使得AE曲线从AE变化到AE2(即向上平移△G个单位);均衡 的国民收入从Y1变化到Y3,均衡的国民收入增量这(1/1-b·△G)=Y1Y3。这到目前为止, AE-NI模型解释了IS曲线向右平行了(1/1-b·△G)个单位 但是,AE-NI模型的不足的就是:它忽略利率的作用,因为它假定利率不变。但在实际 经济生活中,增加政府支出导致利率的上升,而利率的上升又会导致投资的下降,进而导致 国民收入的减少。关于这一点,AE-N模型就无法解释,而IS-LM模型就可以解释 投资和国民收入分别减少了多少呢? 从图(b)中可以看出,由于利率上升的效应,国民收入减少了Y3Y2(它为一个矢量)。 按投资乘数原理,所减少的投资量△I(△I<0)要符合下式 1/1-b·△I=Y3Y2 (8.2.1) △I=(1-b)Y3Y2<0 (8.2.2) 因此,如果我们同时考虑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双重均衡,产量的增量仅为(Y3Y2)。 这样的话,图(a)中的AE2′和45°曲线的交点在双重市场均衡模型中就不再是均衡点了。 它必须从AE2′下降至AE2(其垂直距离等于投资的减少△I)。这样,图(a)和图(b)均 实现了均衡 从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AE一NI模型夸大了政府支出乘数,因为它忽略了利率效 应 图8.5所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一般性结论。即,增加政府支出会提高利率和国民收入 水平,减少政府支出会降低利和用早入水平 图8.5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图(a)为AE-NI模型。如果增加政府开支△G,总支出曲线从AE1向上平移△G个单位至AE2 国民收入的增量等于Y1Y3,它等于(1/1-b·△G)

一、 增加政府支出 我们将以增加政府支出为例来介绍政府支出政策对利率和国民收入水平的影响。 我们从第 5 章中已知:增加政府支出△G 使得 IS 曲线向右平移(1/1-b·△G)个单位。 但这个平移量仅仅考虑了商品市场的均衡,而忽略了货币市场的均衡。如果两个市场的双重 均衡需要同时考虑的话,即在 IS—LM 模型的框架中,政府支出的增加对均衡的利率和国民 收入水平最后有什么影响呢? 图 8.5(b)可以说明上述问题。假定原政府支出水平对应着 IS1 曲线,国民经济的初始均 衡点为 E1,此时,均衡的利率和国民收入水平分别为 r1 和 Y1。增加政府支出△G 之后,使 得 IS1 曲线向右平移(1/1-b·△G)个单位至 IS2,在(r1,Y3)这一点上,商品市场实现了新的 均衡,但货币市场却发生了失衡——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增加政府支 出后一定会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国民收入的增加,一定又会导致广义的货币交易需求(即 L1)的增加。同时,又假定了货币供给量不变,因此,这势必导致货币的过度需求。从第 7 章中的分析可知,一旦出现货币的过度需求,就会导致利率 r 的上升;而利率的上升,又会 进一步导致货币的资产城求(L2)的下降。一旦新的 L0 与新的 L2 之和恰好等于新的货币需求 时,整个货币市场又重新恢复均衡。这样,整个经济从 E1 趋向于新的均衡点 E2。因此,增 加政府支出后,均衡利率从 r1 上升到 r2,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从 Y1 上升到 Y2。这样,两个市 场同时实现了均衡。 增加政府支出 △G 后,使得 AE 曲线从 AE1 变化到 AE2(即向上平移△G 个单位);均衡 的国民收入从 Y1 变化到 Y3,均衡的国民收入增量这(1/1-b·△G)= Y1Y3。这到目前为止, AE—NI 模型解释了 IS 曲线向右平行了(1/1-b·△G)个单位。 但是,AE—NI 模型的不足的就是:它忽略利率的作用,因为它假定利率不变。但在实际 经济生活中,增加政府支出导致利率的上升,而利率的上升又会导致投资的下降,进而导致 国民收入的减少。关于这一点,AE—NI 模型就无法解释,而 IS—LM 模型就可以解释。 投资和国民收入分别减少了多少呢? 从图(b)中可以看出,由于利率上升的效应,国民收入减少了 Y3Y2(它为一个矢量)。 按投资乘数原理,所减少的投资量△I(△I<0)要符合下式 1/1-b·△I= Y3Y2 (8.2.1) △I=(1-b)Y3Y2 <0 (8.2.2) 因此,如果我们同时考虑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双重均衡,产量的增量仅为(Y3——Y2)。 这样的话,图(a)中的 AE2ˊ和 45º曲线的交点在双重市场均衡模型中就不再是均衡点了。 它必须从 AE2ˊ下降至 AE2(其垂直距离等于投资的减少△I)。这样,图(a)和图(b)均 实现了均衡。 从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AE—NI 模型夸大了政府支出乘数,因为它忽略了利率效 应。 图 8.5 所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一般性结论。即,增加政府支出会提高利率和国民收入 水平,减少政府支出会降低利率和国民收入水平。 图 8.5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图(a)为 AE—NI 模型。如果增加政府开支△G,总支出曲线从 AE1 向上平移△G 个单位至 AE2ˊ, 国民收入的增量等于 Y1Y3,它等于(1/1-b·△G)

这就会导致IS曲线从IS1向右平移(1/-b·△)个单位至IS2(见图(b))。但由于货币市场出现过度 需求,进而迫使利率从r1上升到r2,利率的上升导致投资下降。在图(a)中由于投资的下降导致AE2′曲 线下移至AE2。最后的匀衡点为E2点。这样,在IS-LM模型中,增加政府开支,导致IS曲线右移,进而 导致更高的利率和更大的产量。这就是IS_LM模型对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一般性结论 二、增加税收 增加税收△Tx,使得IS曲线左移(bl-b·△Tx)个单位,从双重市场均衡角度看,它 导致利率和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另一方面,减少税收会使利率和国民收入水平上升。请读者 自行作图释 上述讨论的仅仅是一般性结论。很显然,财政政策效力的大小取决于IS和LM曲线的 斜率 822财政政策和LM曲线的斜率 在给定IS曲线的情况下,财政政策的效力取决于LM曲线的斜率。我们首先探讨两种 极端的情形,然后作一概述。 、垂直的LM曲线:古典情形一一挤出效应 如前所示,垂直的LM曲线是以古典的经常学为基础的,它表明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化 缺乏弹性,即无论利率如何变化,货币的资产需求始终不变 如果像古典经济学所言,LM曲线为一条垂线,那么,增加政府支了(△G)使得IS曲 线向右平移(b/1-b·△G)个单位。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产出水平没有变化,仅仅是利率从 r1上升到r2。参见图86(b) 如果增加政府支出都没有使国民收入发生影响,那么,一定有其他的支出相应地减少 数派。一般认为,如果LM曲线为一垂线,增加政府支出使得利率水平上升,从而挤走了相 等的私人投资。因此,国民收入便没有发生变化。这种由于增加政府支出导致利率上升,从 而挤走私人投资的情形,被称作为“挤出效应”( crowing- -out effect) 挤出效应是由利率的提高所致,一般都会发生。就是在图85中,也有部分的挤出效应。 如果单纯从商品市场上看,增加政府支出(△G)后,国民收入的增加△Y,它应该等于 (b/1-b·△G),即图8.5(b)中的(Y3-Y1=△Y)。然而,由于利率从r上升为r2,从而会 挤走部分私人投资,从而使国民收入仅仅增加(Y2Y1) 图8.6挤出效应 先看图(b),当LM曲线为一垂线时,增加政府支出使得IS曲线从ISI上移至IS2,进而出现货币需 求大于货币供给,因此,利率上升至n2,产量不变。究其原因,利率上升时完全挤走了私人投资 再看图(a),增加政府支出,使得AE曲线上移至AE′。由于利率上升会导致减少等量的投资,进而 使得总支出曲线又从AE回到AE。这样,国民收入没有发生变化,但它却隐含着一个更高的利率水平 从另一个角度说,本来国民收入还应增长(),这一部分没有实现的国民收入增长额就 是因为挤走了私人投资的结果,即()的产量都挤走了,那么投资又被挤走了多少呢?因此, 在图85中也有部分挤出效应 但是,在图86中,垂直的LM曲线使得增加政府支出后对国民收入没有任何影响。这

这就会导致 IS 曲线从 IS1向右平移(1/1-b·△)个单位至 IS2(见图(b))。但由于货币市场出现过度 需求,进而迫使利率从 r1 上升到 r2,利率的上升导致投资下降。在图(a)中由于投资的下降导致 AE2ˊ曲 线下移至 AE2。最后的匀衡点为 E2 点。这样,在 IS—LM 模型中,增加政府开支,导致 IS 曲线右移,进而 导致更高的利率和更大的产量。这就是 IS—LM 模型对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一般性结论。 二、增加税收 增加税收△Tx,使得 IS 曲线左移(b/1-b·△Tx)个单位,从双重市场均衡角度看,它 导致利率和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另一方面,减少税收会使利率和国民收入水平上升。请读者 自行作图释。 上述讨论的仅仅是一般性结论。很显然,财政政策效力的大小取决于 IS 和 LM 曲线的 斜率。 8.2.2 财政政策和 LM 曲线的斜率 在给定 IS 曲线的情况下,财政政策的效力取决于 LM 曲线的斜率。我们首先探讨两种 极端的情形,然后作一概述。 一、垂直的 LM 曲线:古典情形——挤出效应 如前所示,垂直的 LM 曲线是以古典的经常学为基础的,它表明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化 缺乏弹性,即无论利率如何变化,货币的资产需求始终不变。 如果像古典经济学所言,LM 曲线为一条垂线,那么,增加政府支了(△G)使得 IS 曲 线向右平移(b/1-b·△G)个单位。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产出水平没有变化,仅仅是利率从 r1 上升到 r2。参见图 8.6(b)。 如果增加政府支出都没有使国民收入发生影响,那么, 一定有其他的支出相应地减少 数派。一般认为,如果 LM 曲线为一垂线,增加政府支出使得利率水平上升,从而挤走了相 等的私人投资。因此,国民收入便没有发生变化。这种由于增加政府支出导致利率上升,从 而挤走私人投资的情形,被称作为“挤出效应”(crowsing—out effect)。 挤出效应是由利率的提高所致,一般都会发生。就是在图 8.5 中,也有部分的挤出效应。 如果单纯从商品市场上看,增加政府支出(△G)后,国民收入的增加△Y,它应该等于 (b/1-b·△G),即图 8.5(b)中的(Y3-Y1=△Y)。然而,由于利率从 r1 上升为 r2,从而会 挤走部分私人投资,从而使国民收入仅仅增加(Y2—Y1)。 图 8.6 挤出效应 先看图(b),当 LM 曲线为一垂线时,增加政府支出使得 IS 曲线从 IS1 上移至 IS2,进而出现货币需 求大于货币供给,因此,利率上升至 r2,产量不变。究其原因,利率上升时完全挤走了私人投资。 再看图(a),增加政府支出,使得 AE 曲线上移至 AEˊ。由于利率上升会导致减少等量的投资,进而 使得总支出曲线又从 AEˊ回到 AE。这样,国民收入没有发生变化,但它却隐含着一个更高的利率水平。 从另一个角度说,本来国民收入还应增长(),这一部分没有实现的国民收入增长额就 是因为挤走了私人投资的结果,即()的产量都挤走了,那么投资又被挤走了多少呢?因此, 在图 8.5 中也有部分挤出效应。 但是,在图 8.6 中,垂直的 LM 曲线使得增加政府支出后对国民收入没有任何影响。这

就是说,增加政府支出()挤走了等量的私人投资△I,即|△Gi=△I,因此,挤出效应是完 全的。如果是部分挤出效应,一定有△GP△I 进一步推论:如果LM愈陡,挤出效应就愈加接近完全,财政政策的效力也就愈小。 般可以认为,如果增加政府支出是用于公共产品领域(比如国防和城市公路这些私 人不愿意投资的领域),挤出效应就会小一些;如果政府投资于纯粹的私人产品领域(私营 企业愿意投资的领域),其挤出效应就会大一些。 二、水平的LM曲线:极端的凯恩斯主义情形 如果LM曲线为一水平线,增加政府支出对产量的增加具有完全的效应,而对利率没 有任何影响 图87极端的凯恩斯主义情形 图a是为了复习第二篇AE-NI模型而绘制的。在利率不起作用的条件一,如果增加政府开支(△G>0), 那么均衡的国民收入将增加△YE=Y2-Y 在ISLM模型中,当LM曲线不一水平线时,增加政府支出,尽管货币总需求增加,导致L1上升 但L2却会下降,进而利率不会改变。在利率n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的右移,导致完全相等的均衡国民收 入的增量。因此,AE-NⅠ模型和IS_LM模型得到了完全相同的结论,据此,极端的凯恩斯主义认为,财 政政策十分有效。 总之,极端的凯恩斯主义认为:LM曲线为一条水平线,财政政策具有完全的效应。 综合上述两种极端的分析,我们可以更为一般地得到如下结论:在给定IS曲线的情况下 LM曲线越陡,财政政策对利率的影响越大,对产量的影响越小;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 策对产量的影响越大,对利率的影响越小。请参见图8.8 图8.8LM曲线的斜率和财政政策的效力 在给定的财政政策情况下,即IS1右移到IS2,由于LM曲线的斜率不同而使财政政策的效力不同 LM曲线愈平坦,扩张性财政政策等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更大:LM曲线愈陡,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的 影响更小,对利率的影响更大

就是说,增加政府支出()挤走了等量的私人投资△I,即|△G|=|△I|,因此,挤出效应是完 全的。如果是部分挤出效应,一定有|△G |>|△I |。 进一步推论:如果 LM 愈陡,挤出效应就愈加接近完全,财政政策的效力也就愈小。 一般可以认为,如果增加政府支出是用于公共产品领域(比如国防和城市公路这些私 人不愿意投资的领域),挤出效应就会小一些;如果政府投资于纯粹的私人产品领域(私营 企业愿意投资的领域),其挤出效应就会大一些。 二、水平的 LM 曲线:极端的凯恩斯主义情形 如果 LM 曲线为一水平线,增加政府支出对产量的增加具有完全的效应,而对利率没 有任何影响。 图 8.7 极端的凯恩斯主义情形 图 a 是为了复习第二篇 AE—NI 模型而绘制的。在利率不起作用的条件一,如果增加政府开支(△G>0), 那么均衡的国民收入将增加△YE=Y2-Y1。 在 IS—LM 模型中,当 LM 曲线不一水平线时,增加政府支出,尽管货币总需求增加,导致 L1 上升, 但 L2 却会下降,进而利率不会改变。在利率 r1不变的情况下,IS 曲线的右移,导致完全相等的均衡国民收 入的增量。因此,AE—NI 模型和 IS—LM 模型得到了完全相同的结论,据此,极端的凯恩斯主义认为,财 政政策十分有效。 总之,极端的凯恩斯主义认为:LM 曲线为一条水平线,财政政策具有完全的效应。 综合上述两种极端的分析,我们可以更为一般地得到如下结论:在给定 IS 曲线的情况下, LM 曲线越陡,财政政策对利率的影响越大,对产量的影响越小;LM 曲线越平坦,财政政 策对产量的影响越大,对利率的影响越小。请参见图 8.8。 图 8.8 LM 曲线的斜率和财政政策的效力 在给定的财政政策情况下,即 IS1 右移到 IS2,由于 LM 曲线的斜率不同而使财政政策的效力不同。 LM 曲线愈平坦,扩张性财政政策等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更大;LM 曲线愈陡,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的 影响更小,对利率的影响更大

表 8.2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LM曲线 给定正常的IS曲线 LM曲线 含义 财政政策的效力 对利率 愈平坦 利率的货币需求弹性更大 利率的国民收入弹性更大 愈大 愈小 愈陡峭 利率的货币需求弹性更小 愈小 利率的国民收入弹性更小 愈大 古典情形 最大 极端的凯恩斯主义情形 823财政政策和IS曲线斜率 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仅仅依赖于LM曲线的斜率,同时还要取决于IS曲线的 斜率 图8.9财政政策和s曲线的斜率 在给定的LM曲线的条件下,IS曲线越陡,财政政策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越大:BS曲线越平坦,财 政政策的效力越小 结论:在给定的LM曲线条件下,IS曲线越平坦,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利率和收入水 平的影响越小;IS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对利率和收入水平的影响越大。 还应指出,IS曲线越陡峭,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弹性越小。 表83是对上述讨论的一个小结。 表8.3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S曲线 给定正常的LM曲线 IS曲线 含义 财政政策的效力 对产量 对利率 愈平坦利率的投资需求弹性更大 利率的国民收入弹性更大 愈小 愈大 利率的投资需求弹性更小 愈陡峭 愈大 利率的国民收入弹性更小 愈小 垂直极端的凯恩斯主义情形 古典式货币主义 8.3货币政策 83.1货币政策的一般分析 中央银行实施政策以后首先影响到货币供给的数量,进而影响到利率和收入水平。中央 银行控制货币的三大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储备金率和贴现率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最 常用的便是公开市场业务 Y1 Y2 Y3

表 8.2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 LM 曲线 LM 曲线 含 义 给定正常的 IS 曲线, 财政政策的效力 对产量 对利率 愈平坦 利率的货币需求弹性更大 利率的国民收入弹性更大 愈大 愈小 愈陡峭 利率的货币需求弹性更小 利率的国民收入弹性更小 愈小 愈大 垂直 古典情形 无 最大 水平 极端的凯恩斯主义情形 最大 无 8.2.3 财政政策和 IS 曲线斜率 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仅仅依赖于 LM 曲线的斜率,同时还要取决于 IS 曲线的 斜率。 图 8.9 财政政策和 IS 曲线的斜率 在给定的 LM 曲线的条件下,IS 曲线越陡,财政政策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越大;IS 曲线越平坦,财 政政策的效力越小。 结论:在给定的 LM 曲线条件下,IS 曲线越平坦,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利率和收入水 平的影响越小;IS 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对利率和收入水平的影响越大。 还应指出,IS 曲线越陡峭,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弹性越小。 表 8.3 是对上述讨论的一个小结。 表 8.3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 IS 曲线 IS 曲线 含 义 给定正常的 LM 曲线, 财政政策的效力 对产量 对利率 愈平坦 利率的投资需求弹性更大 利率的国民收入弹性更大 愈小 愈大 愈陡峭 利率的投资需求弹性更小 利率的国民收入弹性更小 愈大 愈小 垂直 极端的凯恩斯主义情形 最大 最大 水平 古典式货币主义 无 无 8.3 货币政策 8.3.1 货币政策的一般分析 中央银行实施政策以后首先影响到货币供给的数量,进而影响到利率和收入水平。中央 银行控制货币的三大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储备金率和贴现率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最 常用的便是公开市场业务

图8.10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增加货币供给量使得LM曲线从LM1右移至LM2,其水平距离为1R(△MP0)。经济将从E1趋向于 新的均衡点F2。这样,利率从n下降到r,同时国民收入从Y1增加到Y2上升 减少货币供给量具有完全相反的效应 832货币政策的效力和IS曲线的斜率 政策效力分析 图8.11说明了货币政策效力和IS曲线的关系。 图中有三条IS曲线,一条是正常的,或者说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同的斜率为负的IS曲线 第二条是水平的ISA曲线,第三条是垂直的ISB曲线。 如果IS曲线为一条水平线ISA,货币供给量的上升,使得LM曲线右移至LM2,导致国民 收入的增长量完全等于LM曲线的水平移动量,即: △YE=(Y2-Y1)=1/k(△MP0) (83.1) 图8.11货巾双力相|S曲线的斜率 当IS曲线为一水平线ISA时,货币政策对产出具有完全的效应,但利率不变;当IS曲线为一垂线ISB 时,货币政策对利率有完全的效应,但产出不变。因此,IS曲线愈平坦,货币政策对实际产量影响愈大, 对利率影响愈小 同时利率保持在r1水平上不变。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产生这一结果呢?如前所述,只有 当投资对利率具有完全弹性之时,IS曲线才有可能为一条水平线 其次,如果I曲线为一条垂线ISB,货币存量的增加使得利率从r1下降到r3,而对实 际收入水平没有影响。在什么情况下有可能使IS曲线为一垂线?如前所述,只有当投资对 利率的变化没有反应,IS曲线才有可能为一垂线 以上讨论的两种情形都属极端特例。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结论,投资对利率的 弹性愈大,货币存量的变化对实际收入影响愈大、对利率的影响愈小 上述对货币政策与IS曲线关系的讨论用表84总结如下。 表8.4 扩张性货币政策与1S曲线 IS曲线 含义 给定正常的LM曲线 货币政策的效

图 8.10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增加货币供给量使得 LM 曲线从 LM1右移至 LM2,其水平距离为 1/R(△M/P0)。经济将从 E1 趋向于 新的均衡点 E2。这样,利率从 r1下降到 r2,同时国民收入从 Y1增加到 Y2上升。 减少货币供给量具有完全相反的效应。 8.3.2 货币政策的效力和 IS 曲线的斜率 政策效力分析 图 8.11 说明了货币政策效力和 IS 曲线的关系。 图中有三条 IS 曲线,一条是正常的,或者说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同的斜率为负的 IS 曲线, 第二条是水平的 ISA 曲线,第三条是垂直的 ISB 曲线。 如果 IS 曲线为一条水平线 ISA,货币供给量的上升,使得 LM1 曲线右移至 LM2,导致国民 收入的增长量完全等于 LM 曲线的水平移动量,即: △YE=(Y2-Y1)=1/k(△M/P0) (8.3.1) 图 8.11 货币政策效力和 IS 曲线的斜率 当 IS 曲线为一水平线 ISA 时,货币政策对产出具有完全的效应,但利率不变;当 IS 曲线为一垂线 ISB 时,货币政策对利率有完全的效应,但产出不变。因此,IS 曲线愈平坦,货币政策对实际产量影响愈大, 对利率影响愈小。 同时利率保持在 r1 水平上不变。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产生这一结果呢?如前所述,只有 当投资对利率具有完全弹性之时,IS 曲线才有可能为一条水平线。 其次,如果 IS 曲线为一条垂线 ISB,货币存量的增加使得利率从 r1 下降到 r3,而对实 际收入水平没有影响。在什么情况下有可能使 IS 曲线为一垂线?如前所述,只有当投资对 利率的变化没有反应,IS 曲线才有可能为一垂线。 以上讨论的两种情形都属极端特例。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结论,投资对利率的 弹性愈大,货币存量的变化对实际收入影响愈大、对利率的影响愈小。 上述对货币政策与 IS 曲线关系的讨论用表 8.4 总结如下。 表 8.4 扩张性货币政策与 IS 曲线 IS 曲线 含 义 给定正常的 LM 曲线, 货币政策的效力

对产量 对利率 愈平坦利率的投资需求弹性更大 愈大 愈小 愈陡峭 利率的投资需求弹性更小 利率的国民收入弹性更小 愈小 愈大 垂直极端的凯恩斯主义情形 最大 水平古典式货币主义情形 最大 从本节和上一节分析可知:如果你比较相信以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货币主义,你会认为 IS曲线接近水平线;如果你比较相信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你会认为IS曲线接近于一条垂线 这可以被视为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第二个回合之争一IS曲线的斜率。 83.3货币政策的效力和IM曲线的斜率 货币政策对产量和利率的效力不仅仅取决于IS曲线的斜率,还依赖于LM曲线的斜率 图8. ]斜率 LM曲线愈平坦,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利率的效力愈小:反之,LM曲线愈陡峭,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利率 的效力愈大 在给定的斜率为负的IS曲线的前提下,LM曲线愈平坦,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利率的效 应愈小:反之,LM曲线愈陡峭,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利率的效应愈大。换言之,利率的货币 需求弹性系数( interest elasticity of the demand for money)愈大,即L曲线愈平坦,LM曲 线也更平坦,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利率的影响愈小:利率的货币需求弹性系数愈小即L2曲线 愈陡峭,LM曲线也更陡峭,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利率影响愈大。这就是我们所需的结论。 现在我们来分析两种极端的情况:水平的IM曲线和垂直的LM曲线 、水平的LM曲线:极端凯恩斯主义一一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 liquidity trap)是指以下这种情形:在任一给定的较低利率水平上公众持有货 币的机会成本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时,公众愿意持有任何数量的货币供给量 这就隐含着LM曲线为一条水平线,同时,改变货币存量使得LM曲线从rALM变为rALM ,这样,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得LM曲线在rA水平段上没有任何变化。在这种情况下 实施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对利率和收入水平均不会产生影响。货币政策在流动性陷阱里 无力影响利率和产量。参阅图8.13。 图8.13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理论是极端的凯恩斯主义反对货币政策的一种理论。它认为,在某一给定的较低利率水平

对产量 对利率 愈平坦 利率的投资需求弹性更大 利率的国民收入弹性更大 愈大 愈小 愈陡峭 利率的投资需求弹性更小 利率的国民收入弹性更小 愈小 愈大 垂直 极端的凯恩斯主义情形 无 最大 水平 古典式货币主义情形 最大 无 从本节和上一节分析可知:如果你比较相信以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货币主义,你会认为 IS 曲线接近水平线;如果你比较相信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你会认为 IS 曲线接近于一条垂线。 这可以被视为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第二个回合之争——IS 曲线的斜率。 8.3.3 货币政策的效力和 IM 曲线的斜率 货币政策对产量和利率的效力不仅仅取决于 IS 曲线的斜率,还依赖于 LM 曲线的斜率。 图 8.12 货币政策和 LM 曲线的斜率 LM 曲线愈平坦,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利率的效力愈小;反之,LM 曲线愈陡峭,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利率 的效力愈大。 在给定的斜率为负的 IS 曲线的前提下,LM 曲线愈平坦,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利率的效 应愈小;反之,LM 曲线愈陡峭,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利率的效应愈大。换言之,利率的货币 需求弹性系数(interest elasticity of the demand for money)愈大,即 L2 曲线愈平坦,LM 曲 线也更平坦,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利率的影响愈小;利率的货币需求弹性系数愈小即 L2 曲线 愈陡峭,LM 曲线也更陡峭,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利率影响愈大。这就是我们所需的结论。 现在我们来分析两种极端的情况:水平的 LM 曲线和垂直的 LM 曲线。 一、水平的 LM 曲线:极端凯恩斯主义——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是指以下这种情形:在任一给定的较低利率水平上公众持有货 币的机会成本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时,公众愿意持有任何数量的货币供给量。 这就隐含着 LM 曲线为一条水平线,同时,改变货币存量使得 LM 曲线从 r1ALM 变为 r1ALM ˊ,这样,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得 LM 曲线在 r1A 水平段上没有任何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 实施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对利率和收入水平均不会产生影响。货币政策在流动性陷阱里 无力影响利率和产量。参阅图 8.13。 图 8.13 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理论是极端的凯恩斯主义反对货币政策的一种理论。它认为,在某一给定的较低利率水平

之上,如r1,公众愿意持有任意数量的货币供给量,因而LM曲线为一水平线。此时,增加货币供给对经 济没有任何影响 图中的n是一个人为给定的很低低的利率,但是,至少在零利率上存在着流动性陷阱。 当利率为零时,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几乎为零,因此,公众不愿意持有任何债券,同时 持有货币还有利于交易的优势。相应地,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利率为零,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并 不会引诱人们去购买债券,因此,这对利率没有任何影响,进而对产量届没有影响,该经济 便处于流动性陷阱之中。 、垂直的LM曲线:古典情形 另一种极端便是垂直的LM曲线。当货币需求对利率完全缺乏弹性时,LM曲线便为一 条垂线。在这种情况下,LM曲线的平移对收入有着最大的效应。 垂直的LM曲线隐含着货币需求仅仅依赖于收入水平,一点也不依赖于利率,它和古典 的货币数量学说有关。该学说认为,人们持有货币仅仅是为了交易需要,货币需求量仅仅依 赖于名义国民收入,并不取决于利率的大小。因此,垂直的LM曲线被说成是古典情形 三、小结 上述对货币政策与LM曲线关系的讨论可总结如表8.5。 表8.5 扩张性货币政策与LM曲线 给定正常的IS曲线 LM曲线 含义 货币政策的效力 对产量 寸利率 愈平坦利率的货币需求弹性更大 愈小 愈小 利率的国民收入弹性更大 利率的货币需求弹性更小 愈陡峭 愈大 愈大 利率的国民收入弹性更小 古典情形 最大 水平极端的凯恩斯主义情形(流 无 834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是通过什么中介力量传导到最终商品市场的呢?这便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问题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以下几个重要步骤,第一,货币供给量或货币需求量的变化导致 货币市场失衡;第二,进而导致利率的调整:第三,利率的调整会影响到总支出的投资需求; 最后,影响到总产量。 图8.14总结了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新缩性的货币政策 货币供增加[冀币青求减少「货币供给下阵[货币求上升」 货币的过度供给 货币的过度需求 购买债券以减少货币余氧□卖出债塑以提高货币持有量 率上升 投资增加 C投更少 总支出增加 总支出下 国民收入加 国民收入减少

之上,如 r1,公众愿意持有任意数量的货币供给量,因而 LM 曲线为一水平线。此时,增加货币供给对经 济没有任何影响。 图中的 r1 是一个人为给定的很低低的利率,但是,至少在零利率上存在着流动性陷阱。 当利率为零时,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几乎为零,因此,公众不愿意持有任何债券,同时, 持有货币还有利于交易的优势。相应地,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利率为零,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并 不会引诱人们去购买债券,因此,这对利率没有任何影响,进而对产量届没有影响,该经济 便处于流动性陷阱之中。 二、垂直的 LM 曲线:古典情形 另一种极端便是垂直的 LM 曲线。当货币需求对利率完全缺乏弹性时,LM 曲线便为一 条垂线。在这种情况下,LM 曲线的平移对收入有着最大的效应。 垂直的 LM 曲线隐含着货币需求仅仅依赖于收入水平,一点也不依赖于利率,它和古典 的货币数量学说有关。该学说认为,人们持有货币仅仅是为了交易需要,货币需求量仅仅依 赖于名义国民收入,并不取决于利率的大小。因此,垂直的 LM 曲线被说成是古典情形。 三、小结 上述对货币政策与 LM 曲线关系的讨论可总结如表 8.5。 表 8.5 扩张性货币政策与 LM 曲线 LM 曲线 含 义 给定正常的 IS 曲线, 货币政策的效力 对产量 对利率 愈平坦 利率的货币需求弹性更大 利率的国民收入弹性更大 愈小 愈小 愈陡峭 利率的货币需求弹性更小 利率的国民收入弹性更小 愈大 愈大 垂直 古典情形 最大 最大 水平 极端的凯恩斯主义情形(流 动性陷阱) 无 无 8.3.4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是通过什么中介力量传导到最终商品市场的呢?这便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问题。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以下几个重要步骤,第一,货币供给量或货币需求量的变化导致 货币市场失衡;第二,进而导致利率的调整;第三,利率的调整会影响到总支出的投资需求; 最后,影响到总产量。 图 8.14 总结了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