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浙南三校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本试题卷分四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语言文字运用(共2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拂晓馥郁符合抚今追昔B.攻讦拮据桀骜结党营私 C.匡扶匮乏诳语夺眶而出D.谒见笑靥刈麦生拉硬拽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南渡以后,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他比较广泛地接触了社会现实。从此他至力于诗歌 创作,改变诗风,写了不少感怀家国的诗篇。 B.江水是不变的,人生是变化着的。以易变易逝之年华,临永恒如斯之江水,怎不令人 生起无限愁怅 C.钓鱼台国宾馆有一座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独特,美仑美奂,大厅也装饰得金壁辉煌 D.成长啊,是一种自由滑翔,长久地保持一个姿势向前俯冲,直到回头时,一路苍山泱 水四季春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他所著的新颖的《物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幅有意义的曲线图。 ②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推进农村 教育综合教育改革 ③学习本民族的语言 要花许多力气, 学习另一种语言呢? A.题材逐步尚且/何况B.体裁逐步尚且/何况 C.体裁逐渐姑且/况且D.题材逐渐姑且/况且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一项是( A.刘明面有难色:“我这辈子没唱过歌,你现在要我唱卡拉OK,这不是赶鸭子上架 (强人所难)吗? B.作为一介书生,而且无家室之累,打开天窗说亮话(直言不讳),又有何妨? C.你若真想“放长线,钓大鱼”(从长计议)的话就该有足够的耐心和足够的精力 D.你小子的工作和生活已经够好的了,别“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贪得无厌),不知足
2009 届浙南三校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本试题卷分四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6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拂.晓 馥.郁 符.合 抚.今追昔 B.攻讦. 拮.据 桀.骜 结.党营私 C.匡.扶 匮.乏 诳.语 夺眶.而出 D.谒.见 笑靥. 刈.麦 生拉硬拽.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南渡以后,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他比较广泛地接触了社会现实。从此他至力于诗歌 创作,改变诗风,写了不少感怀家国的诗篇。 B.江水是不变的,人生是变化着的。以易变易逝之年华,临永恒如斯之江水,怎不令人 生起无限愁怅。 C.钓鱼台国宾馆有一座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独特,美仑美奂,大厅也装饰得金壁辉煌。 D.成长啊,是一种自由滑翔,长久地保持一个姿势向前俯冲,直到回头时,一路苍山泱 水四季春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他所著的_______新颖的《物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幅有意义的曲线图。 ②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______推进农村 教育综合教育改革。 ③学习本民族的语言 要花许多力气, 学习另一种语言呢? A.题材 逐步 尚且/何况 B. 体裁 逐步 尚且/何况 C.体裁 逐渐 姑且/ 况且 D. 题材 逐渐 姑且/况且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一项是( ) A.刘明面有难色:“我这辈子没唱过歌,你现在要我唱卡拉 OK,这不是‘赶鸭子上架’ ....... (强人所难)吗?” B.作为一介书生,而且无家室之累,打开天窗说亮话 .......(直言不讳),又有何妨? C.你若真想“放长线,钓大鱼 .......”(从长计议)的话就该有足够的耐心和足够的精力。 D.你小子的工作和生活已经够好的了,别“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贪得无厌),不知足 呀!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营养观念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消费者在购买食用油时不再一味贪图便宜,而 是专挑贵的买,哪个品牌贵买哪个 B.90%以上未得过麻疹和没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在接触麻疹病人后都会发病,因此这 些人应及时接种疫苗,流行期少去公共场所 C.在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四楼一间大会议室里,墙上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引 起记者的注意。 D.“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党的十七大的主题,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 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6.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有一句古话叫“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把这本书看作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统治 学说。其实《论语》的思想用两个字来说就是“做人 B.“嫦娥Ⅰ号”探月工程有三位专家一一火箭系统总指挥岑拯、卫星变轨发动机技术负 责人刘昌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贺祖明,都是从黄冈走出去的优秀学子 C.他(阿里·布托)给女儿贝·布托讲的故事的主角,都是一些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一 拿破仓、华盛顿、毛泽东、纳赛尔……外出开会或访问时,常常把贝·布托带在身 边,让她增长见识,接受政治和外交熏陶。 D.春节临近,居民集中采购,这本身加大了对粮食、食品的需求,客观上会带动物价上 涨,分析师普遍认为今年1月份CPI会达到6.5%(消费者物价指数) 7.把下面4句话依次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3分) 前人安排景色,皆有设想,其与具体环境不能分隔,始有独到之笔。西湖满觉陇一 径通幽,数峰环抱,故配以桂丛,香溢不散, 花滋而馥郁,宜其秋 日赏桂,游人信步盘桓,流连忘返。闻今已开公路,宽道扬尘,此景顿败。至于小园植 树,其具芬芳者 ,故栽于墙根屋角 须植于主厅之南。此说明植物种植,有藏有露之别。 ①壮丹香花,向阳斯盛 ②皆宜围墙 ③而泉流淙淙,山气霏霏 ④而芭蕉分翠,忌风碎叶 顺序: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随着营养观念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消费者在购买食用油时不再一味贪图便宜,而 是专挑贵的买,哪个品牌贵买哪个。 B.90%以上未得过麻疹和没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在接触麻疹病人后都会发病,因此这 些人应及时接种疫苗,流行期少去公共场所。 C.在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四楼一间大会议室里,墙上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引 起记者的注意。 D.“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党的十七大的主题,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 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6.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有一句古话叫“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把这本书看作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统治 学说。其实《论语》的思想用两个字来说就是“做人”。 B.“嫦娥 l 号”探月工程有三位专家——火箭系统总指挥岑拯、卫星变轨发动机技术负 责人刘昌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贺祖明,都是从黄冈走出去的优秀学子。 C.他(阿里·布托)给女儿贝·布托讲的故事的主角,都是一些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 —拿破仓、华盛顿、毛泽东、纳赛尔……外出开会或访问时,常常把贝·布托带在身 边,让她增长见识,接受政治和外交熏陶。 D.春节临近,居民集中采购,这本身加大了对粮食、食品的需求,客观上会带动物价上 涨,分析师普遍认为今年 1 月份 CPI 会达到 6.5%(消费者物价指数)。 7.把下面 4 句话依次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3 分) 前人安排景色,皆有设想,其与具体环境不能分隔,始有独到之笔。西湖满觉陇一 径通幽,数峰环抱,故配以桂丛,香溢不散, ,花滋而馥郁,宜其秋 日赏桂,游人信步盘桓,流连忘返。闻今已开公路,宽道扬尘,此景顿败。至于小园植 树,其具芬芳者, 。 ,故栽于墙根屋角; , 须植于主厅之南。此说明植物种植,有藏有露之别。 ①牡丹香花,向阳斯盛 ②皆宜围墙 ③而泉流淙淙,山气霏霏 ④而芭蕉分翠,忌风碎叶 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许多广告是语言运用的经典,阅读下面两则广告,任选其一(也可另选一则自己熟悉的 广告),参照示例,对其创意及效果进行评价。(5分) 示例:没有加进什么,不过提出水分。(某奶粉广告) 这则广告从奶粉的制作过程入手,可谓别出心裁,寥寥12字,明白晓畅,又对举鲜 明。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奶粉纯正自然的品质,让人过目不忘 ①我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事可做。(瑞士手表广告) ②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联想电脑广告)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2分) 龙图腾在哭 王健 据2006年12月4日《新闻晨报》报道,中国形象标志将来可能不再是“龙”,一些 专家认为:“龙”的英文“ 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 大物。“龙”的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片面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 的联想。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以龙的传人自居,而龙图腾在中国由来已久,传承了几干年。中国的 龙文化自有中国历史记载开始就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中。关于对龙的崇拜, 早在旧石器时期已见端倪,到新石器时期,开始形成有关龙的信仰。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 址发掘了距今6400多年的“中华第一龙”,遗址里描绘的是一个“骑龙升天”的美好神话。 这说明6000多年前我们的民族信仰中就已经有龙了。 中国龙的寓义之深远决不是英语_个单词 Dragon就可以全面解释的。从龙凤呈祥 龙马精神、龙争虎斗,到龙井、龙眼、龙脉、龙头,龙在中国人的眼中一直都是尊贵、吉祥 的象征。龙文化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龙”是代表中国人勇气和智慧的—个标记,与西
8.许多广告是语言运用的经典,阅读下面两则广告,任选其一(也可另选一则自己熟悉的 广告),参照示例,对其创意及效果进行评价。(5 分) 示例:没有加进什么,不过提出水分。(某奶粉广告) 这则广告从奶粉的制作过程入手,可谓别出心裁,寥寥 12 字,明白晓畅,又对举鲜 明。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奶粉纯正自然的品质,让人过目不忘。 ①我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事可做。(瑞士手表广告) ②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联想电脑广告) 二、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2 题。 (12 分) 龙图腾在哭泣 王健 据 2006 年 12 月 4 日《新闻晨报》报道,中国形象标志将来可能不再是“龙”,一些 专家认为:“龙”的英文“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 大物。“龙”的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片面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 的联想。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以龙的传人自居,而龙图腾在中国由来已久,传承了几千年。中国的 龙文化自有中国历史记载开始就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中。关于对龙的崇拜, 早在旧石器时期已见端倪,到新石器时期,开始形成有关龙的信仰。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 址发掘了距今 6400 多年的“中华第一龙”,遗址里描绘的是一个“骑龙升天”的美好神话。 这说明 6000 多年前我们的民族信仰中就已经有龙了。 中国龙的寓义之深远决不是英语一个单词 Dragon 就可以全面解释的。从龙凤呈祥、 龙马精神、龙争虎斗,到龙井、龙眼、龙脉、龙头,龙在中国人的眼中一直都是尊贵、吉祥 的象征。龙文化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龙”是代表中国人勇气和智慧的一个标记,与西
方文化中霸气和攻击性的内容根本扯不上关系。更确切地说,在中国龙图腾出现的时候,英 语单词里根本还没有“ Dragon"这个词呢,甚至欧美一些国家连个轮廓和雏形还没出现呢。 现在,为了得到外国人的认可我们什么都可以抛弃,抛弃历史,抛弃民族,抛弃文化 甚至抛弃自尊。只是这种自我抛弃真的可以贏得外国人的认同吗?恰恰相反,真正能引起外 国人高看我们一眼的就是那些我们抛弃的民族文化,而不是我们模仿别国的翻版。民族文化 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连自己的灵魂都不要的民族,一个不自尊不自爱,缺乏血性的民族 永远只会跟在别人后面模仿,除了留下不伦不类,贻笑大方的笑柄之外还能有什么值得别人 称道的?把自己文化的主动权交给别人,由别人牵着鼻子走,这和做洋奴才有什么区别? 经济决定上层建筑,之所以出现对西方文化过度盲目崇拜的局面,和我们当前的国力落 后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因为自己的落后,所以就要模仿别人,这本无可厚非。如果是虚心学 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精神激励自己奋起直追,未尝不是一 件好事。但反之一看到别人强大甚至看到别人与自己有稍许不同,就开始自卑了,就妄自菲 薄了,是否太过可悲。 我们与西方文化的确有差异,但那是我们的特色,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的特征和标志,是 我们的血脉。如果连这些都要改,那我们到底还是不是中国人?我们如果连自己的历史和文 化都要否定了,甘愿视别国的风向而动,甘愿成为别国的影子。那我们这个民族还有什么尊 严可谈?我们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国格可讲?文化和传统是一个民族的根和灵魂,个民族如 果连自己的根和灵魂都要抛弃还有什么颜面和风骨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呢?美国的标志是 鹰,是世上最凶猛的鸟类,为何美国人不在乎中国人的看法,为何我们中国人却要在乎美国 人的看法?日本和英国都自诩为太阳,他们如此狂妄自大,何尝在乎过我们的想法,又何尝 因为我们的想法而改变过? 曾子说,知耻而后勇,我们倒是知耻了,然而我们的后勇在哪里呢?龙图腾在无声地哭 泣,看着它的传人走到今天,它仿佛在哀其不幸,更在怒其不争。 (摘自人民网,有删节) 9、下列关于“中国龙”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方文化中霸气和攻击性的内容根本扯不上关系。更确切地说,在中国龙图腾出现的时候,英 语单词里根本还没有“Dragon”这个词呢,甚至欧美一些国家连个轮廓和雏形还没出现呢。 现在,为了得到外国人的认可我们什么都可以抛弃,抛弃历史,抛弃民族,抛弃文化, 甚至抛弃自尊。只是这种自我抛弃真的可以赢得外国人的认同吗?恰恰相反,真正能引起外 国人高看我们一眼的就是那些我们抛弃的民族文化,而不是我们模仿别国的翻版。民族文化 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连自己的灵魂都不要的民族,一个不自尊不自爱,缺乏血性的民族, 永远只会跟在别人后面模仿,除了留下不伦不类,贻笑大方的笑柄之外还能有什么值得别人 称道的?把自己文化的主动权交给别人,由别人牵着鼻子走,这和做洋奴才有什么区别? 经济决定上层建筑,之所以出现对西方文化过度盲目崇拜的局面,和我们当前的国力落 后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因为自己的落后,所以就要模仿别人,这本无可厚非。如果是虚心学 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精神激励自己奋起直追,未尝不是一 件好事。但反之一看到别人强大甚至看到别人与自己有稍许不同,就开始自卑了,就妄自菲 薄了,是否太过可悲。 我们与西方文化的确有差异,但那是我们的特色,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的特征和标志,是 我们的血脉。如果连这些都要改,那我们到底还是不是中国人?我们如果连自己的历史和文 化都要否定了,甘愿视别国的风向而动,甘愿成为别国的影子。那我们这个民族还有什么尊 严可谈?我们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国格可讲?文化和传统是一个民族的根和灵魂,一个民族如 果连自己的根和灵魂都要抛弃,还有什么颜面和风骨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呢?美国的标志是 鹰,是世上最凶猛的鸟类,为何美国人不在乎中国人的看法,为何我们中国人却要在乎美国 人的看法?日本和英国都自诩为太阳,他们如此狂妄自大,何尝在乎过我们的想法,又何尝 因为我们的想法而改变过? 曾子说,知耻而后勇,我们倒是知耻了,然而我们的后勇在哪里呢?龙图腾在无声地哭 泣,看着它的传人走到今天,它仿佛在哀其不幸,更在怒其不争。 (摘自人民网,有删节) 9、下列关于“中国龙”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里描绘了一个“骑龙升天”的美好神话,这说明六千多年前我 们的民族就已经有龙了 B、对龙的崇拜,早在旧石器时期已见端倪,到新石器时代,开始形成有关对龙的信仰 C、龙就是“ Dragon”,它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但到了中国,它寓意深 成为尊贵、吉祥的象征。 D、“龙”是代表中国人勇气和智慧的一个标记,龙在中国人的眼中一直都是尊贵、吉祥的 象征 10、下列对“中国龙的寓义之深远决不是英语一个单词 Dragon就可以全面解释的。”的理 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龙”的英文“ 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而 中国龙在中国一直都是尊贵、吉祥的象征 B、中国龙图腾出现的时候,英语单词里根本还没有“ Dragon”这个词。 C、龙文化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与西方文化中霸气和攻击性的内容根本扯不上关系。 D、龙的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片面的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 11、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龙是我们的特色,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的特征和标志,是我们的血脉。抛弃中国龙不 仅不会使我们强大,反而会让我们无法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 B、有一些人主张将中国形象标志“龙”换掉的行为,其实是抛弃历史、抛弃民族、抛弃文 化,甚至抛弃自尊的行为 C、将中国形象标志“龙”换掉的行为不仅会给世人留下不伦不类、贻笑大方的笑柄,更是 种抛弃民族灵魂的做法 D、“曾子说,知耻而后勇,我们倒是知耻了”一句中的“知耻”是指“知道了将中国形象 标志‘龙’换掉的做法是一个错误的行为” 12、作者认为,抛弃中国形象标志“龙“图腾是一种什么行为?(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20分) 羊皮筏子划过的岁月 安福学 ①在兰州穿城而过的古老黄河上,现代大都市的喧嚣中还保留着幅令人心醉神迷的 古老图画,它像是远古的图腾,又像是奶奶娓娓讲述的故事。这就是至今还保留在黄河上
A、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里描绘了一个“骑龙升天”的美好神话,这说明六千多年前我 们的民族就已经有龙了。 B、对龙的崇拜,早在旧石器时期已见端倪,到新石器时代,开始形成有关对龙的信仰。 C、龙就是“Dragon”,它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但到了中国,它寓意深远, 成为尊贵、吉祥的象征。 D、“龙”是代表中国人勇气和智慧的一个标记,龙在中国人的眼中一直都是尊贵、吉祥的 象征。 10、下列对“中国龙的寓义之深远决不是英语一个单词 Dragon 就可以全面解释的。”的理 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龙”的英文“Dragon ”,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而 中国龙在中国一直都是尊贵、吉祥的象征。 B、中国龙图腾出现的时候,英语单词里根本还没有“Dragon ”这个词。 C、龙文化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与西方文化中霸气和攻击性的内容根本扯不上关系。 D、龙的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片面的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 11、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龙是我们的特色,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的特征和标志,是我们的血脉。抛弃中国龙不 仅不会使我们强大,反而会让我们无法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 B、有一些人主张将中国形象标志“龙”换掉的行为,其实是抛弃历史、抛弃民族、抛弃文 化,甚至抛弃自尊的行为。 C、将中国形象标志“龙”换掉的行为不仅会给世人留下不伦不类、贻笑大方的笑柄,更是 一种抛弃民族灵魂的做法。 D、“曾子说,知耻而后勇,我们倒是知耻了”一句中的“知耻”是指“知道了将中国形象 标志 ‘龙’换掉的做法是一个错误的行为”。 12、作者认为,抛弃中国形象标志“龙“图腾是一种什么行为? (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6 题。 (20 分) 羊皮筏子划过的岁月 安福学 ①在兰州穿城而过的古老黄河上,现代大都市的喧嚣中还保留着一幅令人心醉神迷的 古老图画,它像是远古的图腾,又像是奶奶娓娓讲述的故事。这就是至今还保留在黄河上
游地区的古老渡河工貝——羊皮筏子。而在黄河波涛上奋力挥动着船桨的筏子客们,他们 那浓烈的西部口音、发达的高原胸肌,还有黑里透红的粗糙脸膛,都会在乘坐过羊皮筏子 的人们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那博大、雄浑,甚至还有几分原始的画面,总会复去还 来地令人心旌神摇。 ②除了老中青年的男性外,偶尔也会有中青年女性,操持着筏子客这古老的营生。在 靖远的黄河岸边,我就曾遇到过_位漂亮的黃河女筏孑子客。这个双颊上有如盛开着艳丽桃 花的黄河妺子,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豆蔻年华和青舂梦想,浸泡在爷爷那只能熏醉长天和 落日的老酒壶里。她髙举着桨橹,把三村六寨里的过河人渡过来又渡过去,她的眼神里, 柔情与野性并存,装束中,古朴与时尚同在。乘坐在她驾驭的羊皮筏子上,你的心中会泛 起许多联想与遐思:这片土地真费人啊,费男人也费女人,这个费就是过快地消磨人的青 春;这条黄河也养人啊,养男人也养女人,这个养就是滋润与调养人的精神。 ③在兰州穿城而过的黄河上,尽管早已有 YAMAHA快艇劈波斩浪,尽管游弋着各种 豪华游轮,可这里的羊皮筏子仍不知疲倦地上演着古老的童谣。老爷爷那背负着半个世纪 人间沧桑的双肩,把代又一代黄河人对生命的渴望与执著,都划向那令人情牵魂绕的黄 河岸上。羊皮筏子上的西北妺子,也曾羡慕都市少女的红唇短裙,曾眼热贵妇人在岀租车 里的高谈阔论,可她们至多也就是一声叹息。羊皮筏子上的哥哥只要望见晴空里的太阳停 留在崖畔上,看到老辈人眯起昏昏的睡眼,一对有情人就又岀现在黄河滩头或筏子上。正 是这一代又一代的筏子客们,把现代都市边的风景一次又一次地摇向远古,把昨天荡气回 肠的花儿调遍又一遍地唱给未来. ④这羊皮筏子上生生不息的古老岁月哟,伴着泻干里的大黄河,牵着多梦多歌的季 节,春种秋收,把所有的情爱与希冀都溶入永恒的老河口。不知疲倦的高原风也和他们- 起辛劳,而他们共同忙碌的结果,就是想把苦日子扔进河里让它流走;黄黄的一河高原雪
游地区的古老渡河工具——羊皮筏子。而在黄河波涛上奋力挥动着船桨的筏子客们,他们 那浓烈的西部口音、发达的高原胸肌,还有黑里透红的粗糙脸膛,都会在乘坐过羊皮筏子 的人们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那博大、雄浑,甚至还有几分原始的画面,总会复去还 来地令人心旌神摇。 ②除了老中青年的男性外,偶尔也会有中青年女性,操持着筏子客这古老的营生。在 靖远的黄河岸边,我就曾遇到过一位漂亮的黄河女筏子客。这个双颊上有如盛开着艳丽桃 花的黄河妹子,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豆蔻年华和青春梦想,浸泡在爷爷那只能熏醉长天和 落日的老酒壶..里。她高举着桨橹,把三村六寨里的过河人渡过来又渡过去,她的眼神里, 柔情与野性并存,装束中,古朴与时尚同在。乘坐在她驾驭的羊皮筏子上,你的心中会泛 起许多联想与遐思:这片土地真费人啊,费男人也费女人,这个费就是过快地消磨人的青 春;这条黄河也养人啊,养男人也养女人,这个养就是滋润与调养人的精神。 ③在兰州穿城而过的黄河上,尽管早已有 YAMAHA 快艇劈波斩浪,尽管游弋着各种 豪华游轮,可这里的羊皮筏子仍不知疲倦地上演着古老的童谣。老爷爷那背负着半个世纪 人间沧桑的双肩,把一代又一代黄河人对生命的渴望与执著,都划向那令人情牵魂绕的黄 河岸上。羊皮筏子上的西北妹子,也曾羡慕都市少女的红唇短裙,曾眼热贵妇人在出租车 里的高谈阔论,可她们至多也就是一声叹息。羊皮筏子上的哥哥只要望见晴空里的太阳停 留在崖畔上,看到老辈人眯起昏昏的睡眼,一对有情人就又出现在黄河滩头或筏子上。正 是这一代又一代的筏子客们,把现代都市边的风景一次又一次地摇向远古,把昨天荡气回 肠的花儿调一遍又一遍地唱给未来。 ④这羊皮筏子上生生不息的古老岁月哟,伴着一泻千里的大黄河,牵着多梦多歌的季 节,春种秋收,把所有的情爱与希冀都溶入永恒的老河口。不知疲倦的高原风也和他们一 起辛劳,而他们共同忙碌的结果,就是想把苦日子扔进河里让它流走;黄黄的一河高原雪
水冲刷着黄黄的一山黄土,黄黄的一串老日子装点着这一道黄黄的风景线。爷爷的爷爷年 轻时就划着这筏子运走了村里人的笑声;奶奶的奶奶年少时就乘着这筏子送走了山里人的 叹息。 ⑤霓虹闪烁的都市里,官场、商场、情场,也许正上演着金戈铁马的战事;西部的天 空下,旱塬、戈壁、窑洞,也许正吟唱着古老的情诗与歌谣;而额头长满褶皱的筏孑客只 管吸着几代人传下来的水烟锅子,凭着一身胆气和汘水,把原本平平淡淡的光阴,划岀像 平川上那一朵朵牡丹花一样光鲜的日月。 ⑥倒在筏子上的这把喝醉了几辈人的老酒壶还是那么古色古香,筏子客正是从这把酒 壶里品出了活人的滋味;挥动在水面上这只劈波斩浪的旧船桨,放筏人正是从这桨声中听 惯了风声水声和男女对歌的花儿声。他们对这个世界别无所求,就这样生生不息地放筏在 滔滔黄水之上,打从天上来,又划向天边去,让这现代都市边的远古风景一代一代地传下 去——就这么田园牧歌般地悠然着,就这么波峰浪谷之间里颠簸着,就这么平淡从容地划 过春秋,又送走冬夏 (选自《光明日报》2008年7月11日) 13.文章第一段开头说“现代大都市的喧嚣中还保留着一幅令人心醉神迷的古老图画”,请 说说这幅画为什么令人心醉神迷。(4分) 14.文章多处写到了“酒壶”、“水烟锅子”、“船桨”,这些意象有何共同点?作者写这 些意象的用意是什么?(5分) 15.联系全文,谈谈对第三段中“可她们至多也就是一声叹息”这句话的理解。(4分) 16.在传统文明不断受到现代文明冲击的今天,面对羊皮筏子这种古老、传统的运输工具, 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对此,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5 分)
水冲刷着黄黄的一山黄土,黄黄的一串老日子装点着这一道黄黄的风景线。爷爷的爷爷年 轻时就划着这筏子运走了村里人的笑声;奶奶的奶奶年少时就乘着这筏子送走了山里人的 叹息。 ⑤霓虹闪烁的都市里,官场、商场、情场,也许正上演着金戈铁马的战事;西部的天 空下,旱塬、戈壁、窑洞,也许正吟唱着古老的情诗与歌谣;而额头长满褶皱的筏子客只 管吸着几代人传下来的水烟锅 ...子.,凭着一身胆气和汗水,把原本平平淡淡的光阴,划出像 平川上那一朵朵牡丹花一样光鲜的日月。 ⑥倒在筏子上的这把喝醉了几辈人的老酒壶还是那么古色古香,筏子客正是从这把酒. 壶.里品出了活人的滋味;挥动在水面上这只劈波斩浪的旧船桨..,放筏人正是从这桨声中听 惯了风声水声和男女对歌的花儿声。他们对这个世界别无所求,就这样生生不息地放筏在 滔滔黄水之上,打从天上来,又划向天边去,让这现代都市边的远古风景一代一代地传下 去——就这么田园牧歌般地悠然着,就这么波峰浪谷之间里颠簸着,就这么平淡从容地划 过春秋,又送走冬夏…… (选自《光明日报》2008 年 7 月 11 日) 13.文章第一段开头说“现代大都市的喧嚣中还保留着一幅令人心醉神迷的古老图画”,请 说说这幅画为什么令人心醉神迷。(4 分) 14. 文章多处写到了“酒壶”、“水烟锅子”、“船桨”,这些意象有何共同点?作者写这 些意象的用意是什么?(5 分) 15.联系全文 ....,谈谈对第三段中“可她们至多也就是一声叹息”这句话的理解。(4 分) 16.在传统文明不断受到现代文明冲击的今天,面对羊皮筏子这种古老、传统的运输工具, 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对此,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5 分)
、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 是仪传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 民”无上,可改为“是”,乃遂改焉。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到见亲任,专典机密, 拜骑都尉。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从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 谢。权令日:“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① 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材,固辞不 受。黄武中,遺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入阙省尚书事。 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进封都乡侯。 后从太子还建业,复拜侍中、中执法。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 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 群臣为之屏息。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南、鲁二宫初立,仪以本职领鲁王傅。为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不治产 业,不受施惠,为屋舍才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室者谁,左右对日 “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其见知信如此。服不精细,食不重 膳,拯赡贫困,家无储蓄。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对之叹息,即増奉赐,益 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仪对日:“圣主在上 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见,上干天听。” 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闺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权叹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21 题。(18 分) 是仪传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 “民”无上,可改为“是”,乃遂改焉。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到见.亲任,专典机密, 拜骑都尉。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从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 谢.。权令曰:“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① 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材,固辞不 受。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入阙省尚书事。 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进封都乡侯。 后从太子还建业,复拜侍中、中执法。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 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 群臣为之屏息。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南、鲁二宫初立,仪以本职领鲁王傅。为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不治产 业,不受施惠,为.屋舍才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室者谁,左右对曰: “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其见知信如此。服不精细,食不重 膳,拯赡贫困,家无储蓄。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对之叹息,即增奉赐,益 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仪对曰:“圣主在上, 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见,上干天听。” 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权叹
日:“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 (选自《三国志是仪胡综传》,有删节) 【注释】:①赵简子,即赵鞅,周舍乃其臣僚,曾于简子门前立三昼夜,简子怪而问之,答 以愿为其臣僚以效力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到见亲任,专典机密 见:拜见 B.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谢 谢:推辞 C.时同坐人皆怖畏壹 坐:入罪 D.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戚:忧愁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活用的一项是() A.权以问仪,仪善其计 B.既定荆州,都武昌 C.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 D.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为屋舍才足自容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所劫哉 C.臣下守职,惧于不称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实不敢以愚管之见,上干天听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20.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是仪因为郡相孔融嘲讽他的姓氏,说他姓的“氏”字是“民”无上,可以改为同音的 是”字,于是他就改变了自己的姓氏 B.是仪因其清廉、谨慎、正直,而受到孙权的赏识和高度信任 C在叙述江夏太守刁嘉事件时,作者主要采用对比的手法以突出是仪的忠勇公正 D.是仪既不推荐贤才,又从不说人家的短处,于是引起孙权对他的责备,说他“不言事, 无所是非”。 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
曰:“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 (选自《三国志·是仪胡综传》,有删节) 【注释】:①赵简子,即赵鞅,周舍乃其臣僚,曾于简子门前立三昼夜,简子怪而问之,答 以愿为其臣僚以效力。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到见.亲任,专典机密 见:拜见 B.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谢. 谢:推辞 C.时同坐.人皆怖畏壹 坐:入罪 D.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戚:忧愁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活用的一项是( ) A.权以问仪,仪善.其计 B.既定荆州,都.武昌 C.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 D.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为.屋舍才足自容。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所劫哉 C.臣下守职,惧于.不称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实不敢以.愚管之见,上干天听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20.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是仪因为郡相孔融嘲讽他的姓氏,说他姓的“氏”字是“民”无上,可以改为同音的 “是”字,于是他就改变了自己的姓氏。 B.是仪因其清廉、谨慎、正直,而受到孙权的赏识和高度信任。 C.在叙述江夏太守刁嘉事件时,作者主要采用对比的手法以突出是仪的忠勇公正。 D.是仪既不推荐贤才,又从不说人家的短处,于是引起孙权对他的责备,说他“不言事, 无所是非”。 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
(2)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材,固辞不受。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22---23题。(5分) 蝶恋花 王诜 小雨初晴回晩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注】作者因苏轼遭文字狱而受牵连被贬谪外放,七年后才回到汴京,妻子早已病故, 自己也已垂老,这首词写于他回到汴京时 22.这首词的下阕“似此”二字颇可玩味,流露出词人 (20字以内)的心情。(2分) 23.从上下阕对照看,这首词主要是运用什么艺术表现手法来抒情的?试作具体分析。(3 分)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5分)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 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 必偃
(2)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材,固辞不受。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 22----23 题。(5 分) 蝶恋花 王 诜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注】作者因苏轼遭文字狱而受牵连被贬谪外放,七年后才回到汴京,妻子早已病故, 自己也已垂老,这首词写于他回到汴京时。 22.这首词的下阕“似此”二字颇可玩味,流露出词人 (20 字以内)的心情。(2 分) 23.从上下阕对照看,这首词主要是运用什么艺术表现手法来抒情的?试作具体分析。(3 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5 分)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 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 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 必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