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各地区期末及部分大市调研试卷分类汇编一一文言文阅读专题 信阳市208—2009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溪渔子传 方孝孺 溪渔子,金陵江宁人。少脱略不拘,与群儿嬉遨,辄处其上,而什伍①部署之,令之曰: 之左”,则趋之左;曰“之右”,则折而右,无敢过视者。溪渔之父素长者,常禁切之,纳之 学,使读书,时时弃去,不肯帖帖诸生间。而所业未久,即过诸生数倍,诸牛大畏之。其师 亦奇之,谢曰:“子非吾曹人也。” 溪渔子亦自雄其才志,尝往来江淮之南,结交大侠异人:论古人功业,遇当其意,徘徊 叹息,仰天拊髀②,若有意于从之游也。与天台林右、张毂最善。右亦豪士,善击剑,知兵 而长于为文。毂阳狂饮酒,自放于歌诗。二人皆自负高一世,婴竖视同列。溪渔子在淮上, 尝钓海滨,望见二人,踞坐大笑。二人者,知其非庸人也,即与之语,大惊异其所为。引归 逆旅,主人出酒相饮,摄衣跣行③,起舞为乐,驩声撼数十百家。辨难上下古今事,折衷损 益,根据理道。识者,知其非狂生:或不识其为人,共瞤④指笑之,以为真狂:或又疑其为 神仙人云。溪渔子举若不闻,遇适其志,鲜衣美服行众人中,见者争观之。否则,被污垢短 衣,逐蹑市人后,市人吁之,弗辞也 后溪渔子尽悔故所为,买书千余卷,伏而读之。为文章奇伟伉健,然耻以自名。常 汉无儒者,惟贾生、诸葛孔明耳。唐人陆贽粗有识,然不足庶几王道。所贵乎学,将以辅 天地所不及,不然,多读书何为?”识溪渔子者,闻其论高,愈疑之,终莫能测其为如何士 也。或曰:“金陵有隐者五显微仲,好奇⑤,溪渔子即其人。 (选自《逊志斋集》卷二十一有删改) 【注】①什伍:古代军队的基层编制,五人为伍,二伍为什。②拊髀:以手拍股。③摄 衣:提起衣裳。跣行:光着脚走路。④瞤:窥视。⑤奇:奇行。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脱略不拘,与群儿嬉遨,辄处其上 脱:洒脱 B.即与之语,大惊异其所为 异:以……为异 C.遇适其志,鲜衣美服行众人中 适:符合 D.逐蹑市人后,市人吁之,弗辞也 蹑:沿着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溪渔子“脱略不拘”的一组是 ①时时弃去,不肯帖帖诸生间 ②其师亦奇之,谢曰:“子非吾曹人也。” ③皆自负高一世 ④举若不闻,遇适其志,鲜衣美服行众人中,见者争观之 ⑤阳狂饮酒,自放于歌诗 ⑥为文章奇伟伉健,然耻以自名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溪渔子小时候不拘于礼法,把群童管束得服服帖帖,没有谁敢不听他的。他不安分
河南省各地区期末及部分大市调研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信阳市 2008—2009 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溪渔子传 方孝孺 溪渔子,金陵江宁人。少脱略不拘,与群儿嬉遨,辄处其上,而什伍①部署之,令之曰: “之左”,则趋之左;曰“之右”,则折而右,无敢过视者。溪渔之父素长者,常禁切之,纳之 学,使读书,时时弃去,不肯帖帖诸生间。而所业未久,即过诸生数倍,诸生大畏之。其师 亦奇之,谢曰:“子非吾曹人也。” 溪渔子亦自雄其才志,尝往来江淮之南,结交大侠异人;论古人功业,遇当其意,徘徊 叹息,仰天拊髀②,若有意于从之游也。与天台林右、张毂最善。右亦豪士,善击剑,知兵 而长于为文。毂阳狂饮酒,自放于歌诗。二人皆自负高一世,婴竖视同列。溪渔子在淮上, 尝钓海滨,望见二人,踞坐大笑。二人者,知其非庸人也,即与之语,大惊异其所为。引归 逆旅,主人出酒相饮,摄衣跣行③,起舞为乐,驩声撼数十百家。辨难上下古今事,折衷损 益,根据理道。识者,知其非狂生;或不识其为人,共瞷④指笑之,以为真狂;或又疑其为 神仙人云。溪渔子举若不闻,遇适其志,鲜衣美服行众人中,见者争观之。否则,被污垢短 衣,逐蹑市人后,市人吁之,弗辞也。 后溪渔子尽悔故所为,买书千余卷,伏而读之。为文章奇伟伉健,然耻以自名。常曰: “汉无儒者,惟贾生、诸葛孔明耳。唐人陆贽粗有识,然不足庶几王道。所贵乎学,将以辅 天地所不及,不然,多读书何为?”识溪渔子者,闻其论高,愈疑之,终莫能测其为如何士 也。或曰:“金陵有隐者五显微仲,好奇⑤,溪渔子即其人。” (选自《逊志斋集》卷二十一 有删改) 【注】①什伍:古代军队的基层编制,五人为伍,二伍为什。②拊髀:以手拍股。③摄 衣:提起衣裳。跣行:光着脚走路。④瞷:窥视。⑤奇:奇行。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少脱.略不拘,与群儿嬉遨,辄处其上 脱:洒脱 B. 即与之语,大惊异.其所为 异:以……为异 C. 遇适.其志,鲜衣美服行众人中 适:符合 D. 逐蹑.市人后,市人吁之,弗辞也 蹑:沿着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溪渔子“脱略不拘”的一组是 ①时时弃去,不肯帖帖诸生间 ②其师亦奇之,谢曰:“子非吾曹人也。” ③皆自负高一世 ④举若不闻,遇适其志,鲜衣美服行众人中,见者争观之 ⑤阳狂饮酒,自放于歌诗 ⑥为文章奇伟伉健,然耻以自名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溪渔子小时候不拘于礼法,把群童管束得服服帖帖,没有谁敢不听他的。他不安分
读书而却学业超群,令老师都很吃惊 B.溪渔子喜好击剑,懂得兵法又擅长写作,经常装出疯狂的样子饮酒,自我放纵,吟 诗歌唱;浪迹江湖与侠士异人交往,或在海滨垂钓,或在市井游荡,放浪形骸,似狂非 C.溪渔子遇到符合他心意的,就穿上漂亮的衣服在人群中走动,发现他的人都争着来 看他;否则,他就穿着脏兮兮的短衣服,跟在市民的身后,人家疑怪,他也不离开。 D.后来溪渔子非常后悔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买了上千卷书,专心攻读。他写的文章奇 伟雄健,但是以署自己的名字为耻辱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所业未久,即过诸生数倍,诸生大畏之。(5分) 译文 (2)知其非庸人也,即与之语,大惊异其所为.(5分) 译文 三、(9分,每小题3分) 8D蹑:意为跟着 9B.②老师的评价:③描述的是另外两个人:⑤说的是张毅 10.B.懂得兵法又擅长写作,装出疯狂的样子饮酒、吟诗歌唱的是林右和张毅,不是溪渔子。 四、(23分) 11.(1)可是上学不长时间,成绩就比大家好许多,同学们都敬畏他。(5分) (2)(这两个人)知道溪渔子不是一般人,就和他交谈,对他的所作所为大为惊奇。(5 豫南七校2008-2009学年度上期期末联考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8~10题 蔡廷玉,幽州昌平人。事安禄山,未有闻。与朱泚同里闬,少相狎近。泚为幽州节度使, 奏署幕府。廷玉有沉略,善与人交,内外爱附。泚多所叩咨,数遺至京师。当是时,幽州兵 最强,财雄,土骄悍,日思吞并,不知有上下礼法。廷玉间语论日:“古未有不臣而能推福 及子孙者。公南联赵、魏,北奚虏,兵多地险,然非永安计,一日起、魏反噬,公乃沸鼎鱼 耳。不如奉天子,剡多难,可勒勋鼎彝,若何?"泚善之,廷玉阴欲耗其力,则讽论出金币 礼士,又劝归贡赋助天子经费。因劝泚入朝,泚将听,诸校怒,缚廷玉辱之,廷玉无挠辞, 泚不忍杀,囚岁余出之,谓日:"而亦悔乎?廷玉日:导公为逆即悔,勉公以义何悔为? 复絷满岁,问日:"能省过否?不尔,且死。“对曰:“不杀我,公得名。杀我,吾得名。"沘 不能屈,待如初。又有朱体微者,亦泚腹心。廷玉有建白,体微辄左右之,故泚愈信,桀傲 稍革。廷玉遂蒇(chan,完成)朝事。而泚内畏弟滔逼己,滔亦劝泚λ朝,乃以军属滔。 廷玉、体微共白沘:"公入朝为功臣首,后务至重,须诚信者乃可付。滔虽大弟,多变不情, 如假以兵,是嫁之祸也。"泚不听。二人随泚到朝,德宗为太子时,知廷玉名,及见,礼眷
读书而却学业超群,令老师都很吃惊。 B. 溪渔子喜好击剑,懂得兵法又擅长写作,经常装出疯狂的样子饮酒,自我放纵,吟 诗歌唱;浪迹江湖与侠士异人交往,或在海滨垂钓,或在市井游荡,放浪形骸,似狂非 狂。 C. 溪渔子遇到符合他心意的,就穿上漂亮的衣服在人群中走动,发现他的人都争着来 看他;否则,他就穿着脏兮兮的短衣服,跟在市民的身后,人家疑怪,他也不离开。 D.后来溪渔子非常后悔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买了上千卷书,专心攻读。他写的文章奇 伟雄健,但是以署自己的名字为耻辱。 第Ⅱ卷(共 120 分) 四、(23 分) 11.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www.ks5u.com (1)而所业未久,即过诸生数倍,诸生大畏之。(5 分) 译文: (2)知其非庸人也,即与之语,大惊异其所为.(5 分) 译文: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8.D.蹑:意为跟着 9.B. ②老师的评价;③描述的是另外两个人;⑤说的是张毅。 10.B.懂得兵法又擅长写作,装出疯狂的样子饮酒、吟诗歌唱的是林右和张毅,不是溪渔子。 四、(23 分) 11.(1)可是上学不长时间,成绩就比大家好许多,同学们都敬畏他。(5 分) (2)(这两个人)知道溪渔子不是一般人,就和他交谈,对他的所作所为大为惊奇。(5 分) 豫南七校 2008-2009 学年度上期期末联考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 8~10 题。 蔡廷玉,幽州昌平人。事安禄山,未有闻。与朱泚同里闬,少相狎近。泚为幽州节度使, 奏署幕府。廷玉有沉略,善与人交,内外爱附。泚多所叩咨,数遣至京师。当是时,幽州兵 最强,财雄,士骄悍,日思吞并,不知有上下礼法。廷玉间语论曰:"古未有不臣而能推福 及子孙者。公南联赵、魏,北奚虏,兵多地险,然非永安计,一日起、魏反噬,公乃沸鼎鱼 耳。不如奉天子,剗多难,可勒勋鼎彝,若何?"泚善之,廷玉阴欲耗其力,则讽论出金币 礼士,又劝归贡赋助天子经费。因劝泚入朝,泚将听,诸校怒,缚廷玉辱之,廷玉无挠辞, 泚不忍杀,囚岁余出之,谓曰:"而亦悔乎?"廷玉曰:"导公为逆即悔,勉公以义何悔为?" 复絷满岁,问曰:"能省过否?不尔,且死。"对曰:"不杀我,公得名。杀我,吾得名。"泚 不能屈,待如初。又有朱体微者,亦泚腹心。廷玉有建白,体微辄左右之,故泚愈信,桀傲 稍革。廷玉遂蒇(chǎn,完成)朝事。而泚内畏弟滔逼己,滔亦劝泚入朝,乃以军属滔。 廷玉、体微共白泚:"公入朝为功臣首,后务至重,须诚信者乃可付。滔虽大弟,多变不情, 如假以兵,是嫁之祸也。"泚不听。二人随泚到朝,德宗为太子时,知廷玉名,及见,礼眷
殊渥(w优厚)。滔有请于泚,或不顺,廷玉必折之,俾循故法。滔已破田悦,寝傲肆自 用。左右有恶廷玉者,妄云:"素毁滔,欲四分燕,廷玉倡之,体微和之。"滔表言二人离间 骨肉,请杀于有司,亦遗泚书云云。泚恚滔夺其军,不从。会滔以幽州叛,帝示滔表,而论 亦白发其书,乃归罪于二人,贬廷玉、体微以慰滔。滔使谍伺诸朝,日:上若不杀廷玉, 当谪去,得东岀洛,我目缚至麾下支解之。"将行,帝艻廷玉曰:·尔始行,为国受屈,岁中 当还。"廷玉至蓝田驿,人曰左巡使郑詹:"商於道险,不可往。"詹追使趋潼关。廷玉告子 日:"我为天子不血刃下幽十一城,欲裂其壤,使不得桀,而败于将成,天助逆邪?今吏使 我出东都,此殆滔计,吾不可以辱国。"比至灵宝,自投于河。 (节选自《新唐书·蔡廷玉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事安禄山,未有闻 闻:识见 B.可勒勋鼎彝,若何 勒:铭刻。 C.讽泚出金币礼士 讽:劝告 能省过否?不尔,且死省:反省。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蔡廷玉″暗助朝廷"的一组是 ①廷玉阴欲耗其力 ②劝归贡赋助天子经费 ③因劝泚入朝,泚将听 ④滔亦劝泚入朝 ⑤须诚信者乃可付 ⑥廷玉必折之,俾循故法 A.①②③B.①④⑥C.②④⑤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廷玉与朱泚自小是亲近的朋友,朱泚担任幽州节度使,奏请让廷玉当幕府。当时幽 州兵强财雄,日思吞并,不知上下礼法。廷玉劝告朱泚应事奉天子,建立功勋 B.蔡廷玉暗中想减损朱泚实力,先是耗费其钱财,又劝朱泚入朝。这些举措触怒了朱的 部属,捆绑起廷玉。廷玉被囚禁多时,仍不屈服,朱泚不忍杀他,待之如初。 C.朱体微是朱泚的心腹,常支持廷玉的建议,使朱泚强横凶暴性格稍有收敛。朱泚的弟 弟朱滔力劝朱泚入朝,可自己掌控兵权。廷玉、体微劝诫朱泚,但未被采纳。 D.朱滔在幽州叛乱后,朝廷为安抚朱滔,归罪并贬谪廷玉、体微二人。廷玉临行前,皇 帝安慰说,年内将让他返回京城。廷玉自知罪不可赦,快要到灵宝时投河自杀 第Ⅱ卷(120分) 四、(共24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导公为逆即悔,勉公以义何悔为? 译文: (2)滔虽大弟,多变不情,如假以兵,是嫁之祸也 译文 (3)滔表言二人离间骨肉,请杀于有司,亦遗此书云云
殊渥(wò优厚)。滔有请于泚,或不顺,廷玉必折之,俾循故法。滔已破田悦,寝傲肆自 用。左右有恶廷玉者,妄云:"素毁滔,欲四分燕,廷玉倡之,体微和之。"滔表言二人离间 骨肉,请杀于有司,亦遗泚书云云。泚恚滔夺其军,不从。会滔以幽州叛,帝示滔表,而论 亦白发其书,乃归罪于二人,贬廷玉、体微以慰滔。滔使谍伺诸朝,曰:"上若不杀廷玉, 当谪去,得东出洛,我且缚至麾下支解之。"将行,帝劳廷玉曰:"尔始行,为国受屈,岁中 当还。"廷玉至蓝田驿,人曰左巡使郑詹:"商於道险,不可往。"詹追使趋潼关。廷玉告子 曰:"我为天子不血刃下幽十一城,欲裂其壤,使不得桀,而败于将成,天助逆邪?今吏使 我出东都,此殆滔计,吾不可以辱国。"比至灵宝,自投于河。 (节选自《新唐书·蔡廷玉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事安禄山,未有闻 闻:识见。 B.可勒勋鼎彝,若何 勒:铭刻。 C.讽泚出金币礼士 讽:劝告。 D.能省过否?不尔,且死 省:反省。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蔡廷玉"暗助朝廷"的一组是 ①廷玉阴欲耗其力 ②劝归贡赋助天子经费 ③因劝泚入朝,泚将听 ④滔亦劝泚入朝 ⑤须诚信者乃可付 ⑥廷玉必折之,俾循故法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廷玉与朱泚自小是亲近的朋友,朱泚担任幽州节度使,奏请让廷玉当幕府。当时幽 州兵强财雄,日思吞并,不知上下礼法。廷玉劝告朱泚应事奉天子,建立功勋。 B.蔡廷玉暗中想减损朱泚实力,先是耗费其钱财,又劝朱泚入朝。这些举措触怒了朱的 部属,捆绑起廷玉。廷玉被囚禁多时,仍不屈服,朱泚不忍杀他,待之如初。 C.朱体微是朱泚的心腹,常支持廷玉的建议,使朱泚强横凶暴性格稍有收敛。朱泚的弟 弟朱滔力劝朱泚入朝,可自己掌控兵权。廷玉、体微劝诫朱泚,但未被采纳。 D.朱滔在幽州叛乱后,朝廷为安抚朱滔,归罪并贬谪廷玉、体微二人。廷玉临行前,皇 帝安慰说,年内将让他返回京城。廷玉自知罪不可赦,快要到灵宝时投河自杀。 第Ⅱ卷 (120 分) 四、(共 24 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导公为逆即悔,勉公以义何悔为? 译文: (2)滔虽大弟,多变不情,如假以兵,是嫁之祸也。 译文: (3)滔表言二人离间骨肉,请杀于有司,亦遗此书云云。 译文:
8.A9.A10. 11.(1)如果引导你做违逆的事就会后悔,我用忠义来劝你有什么好后悔呢? (2)朱滔虽然是大弟,但心性多变而无情,如果把兵权交给他,是转加给他灾祸啊。 (3)朱滔上表谈到二人离间兄弟骨肉之情,请主管官员杀掉他们,又写信给朱泚也这样说。 参考译文: 蔡廷玉,幽州昌平人。事奉安禄山时,没有什么名声。他与朱朱泚是同乡,小时候相互间很 亲近。朱泚任幽州节度使,上表让他在幕府中任职。廷玉深谋远虑,善于与人交往,内外之 人都和他很友好。朱泚经常向他咨询事情,还多次派他到京师去。这时,幽州的军队最强大, 财力雄厚,将士骄横,每天总想吞并别人,不知上下间应有的礼法。廷玉私下对朱泚说: 自古以来没有为臣不守礼法而能把福禄传给子孙的。你南与赵、魏相接,北有奚虏,兵士多 地险,但不是永安之计,有一日赵、魏反咬一口,你就成沸鼎中的鱼了。不如拥戴天子,铲 除诸多灾难,这样功勋可以铭刻在鼎彝之上,怎么样?"朱泚赞同他的建议,廷玉暗中想消 耗朱泚的力量,就劝朱泚拿出财物礼遇士人,又劝朱泚进献贡赋助天子经费。又劝朱泚进京 朝见,朱泚要听从他的意见,但属下部将被激怒,把廷玉捆起来侮辱,廷玉没有丝毫屈从的 言辞,朱泚不忍心杀他,囚禁他一年多后把他放了,问说:"你后悔吗?“廷玉说:"如果引 导你做违逆的事就会后悔,我用忠义来劝你有什么好后悔呢?"又被拘禁了一年多,问说:" 能不能反省过错?不能的话,将处死你。"回答说:"不杀我,你将得到名誉。杀了我,我将 得到名誉。"朱泚不能使他屈服,待他又像当初一样。还有个朱体微,也是朱泚心腹。廷玉 有建议时,体微就想方设法帮助他,所以朱泚更加相信,桀傲之气稍有改变。廷玉终于完成 朝廷的任务。朱泚内心惧怕弟弟朱滔逼迫自己,朱滔也劝朱泚入朝,于是朱泚把军队委托给 朱滔。廷玉、体微一起告诉朱泚:"你能入朝就是第一功臣,以后的任务也十分重要,必须 是诚实可信的人才可以将军队托付给他。朱滔虽然是你的大弟弟,但为人多变无情,如果把 军队交他代管,就会把灾祸转嫁给他。″朱泚不听从。他们二人跟随朱泚来到朝廷,德宗当 太子时,就知道廷玉名,等见到他,对他尊重眷顾甚厚。朱滔向朱泚请求时,有时不合法令, 廷玉就要批评他,使他遵循旧法。朱滔打败田悦后,逐渐骄傲放肆自以为是。左右有憎恨廷 玉的人,胡乱说:"廷玉一向诋毁朱滔,想要把燕分为四部分,都是廷玉的倡议,朱体微响 应赞同。″朱滔上表说这二人离间他们骨肉之情,请求有关部门杀掉他们,又给朱泚写了同 样内容的信。怨恨朱滔夺去他的军队,没有听从朱滔的话。适逢朱滔在幽州反叛,帝出示朱 滔的奏表,朱泚也披露了朱滔来信的内容。于是归罪于廷玉、体微二人,贬他们来安慰朱滔。 滔派间谍到朝中窥探,说:″皇上如果不杀廷玉,就应该贬谪他们出京城,他们会东出洛阳
8.A 9.A 10.D 11.(l)如果引导你做违逆的事就会后悔,我用忠义来劝你有什么好后悔呢? (2)朱滔虽然是大弟,但心性多变而无情,如果把兵权交给他,是转加给他灾祸啊。 (3)朱滔上表谈到二人离间兄弟骨肉之情,请主管官员杀掉他们,又写信给朱泚也这样说。 参考译文: 蔡廷玉,幽州昌平人。事奉安禄山时,没有什么名声。他与朱朱泚是同乡,小时候相互间很 亲近。朱泚任幽州节度使,上表让他在幕府中任职。廷玉深谋远虑,善于与人交往,内外之 人都和他很友好。朱泚经常向他咨询事情,还多次派他到京师去。这时,幽州的军队最强大, 财力雄厚,将士骄横,每天总想吞并别人,不知上下间应有的礼法。廷玉私下对朱泚说:" 自古以来没有为臣不守礼法而能把福禄传给子孙的。你南与赵、魏相接,北有奚虏,兵士多 地险,但不是永安之计,有一日赵、魏反咬一口,你就成沸鼎中的鱼了。不如拥戴天子,铲 除诸多灾难,这样功勋可以铭刻在鼎彝之上,怎么样?"朱泚赞同他的建议,廷玉暗中想消 耗朱泚的力量,就劝朱泚拿出财物礼遇士人,又劝朱泚进献贡赋助天子经费。又劝朱泚进京 朝见,朱泚要听从他的意见,但属下部将被激怒,把廷玉捆起来侮辱,廷玉没有丝毫屈从的 言辞,朱泚不忍心杀他,囚禁他一年多后把他放了,问说:"你后悔吗?"廷玉说:"如果引 导你做违逆的事就会后悔,我用忠义来劝你有什么好后悔呢?"又被拘禁了一年多,问说:" 能不能反省过错?不能的话,将处死你。"回答说:"不杀我,你将得到名誉。杀了我,我将 得到名誉。"朱泚不能使他屈服,待他又像当初一样。还有个朱体微,也是朱泚心腹。廷玉 有建议时,体微就想方设法帮助他,所以朱泚更加相信,桀傲之气稍有改变。廷玉终于完成 朝廷的任务。朱泚内心惧怕弟弟朱滔逼迫自己,朱滔也劝朱泚入朝,于是朱泚把军队委托给 朱滔。廷玉、体微一起告诉朱泚:"你能入朝就是第一功臣,以后的任务也十分重要,必须 是诚实可信的人才可以将军队托付给他。朱滔虽然是你的大弟弟,但为人多变无情,如果把 军队交他代管,就会把灾祸转嫁给他。"朱泚不听从。他们二人跟随朱泚来到朝廷,德宗当 太子时,就知道廷玉名,等见到他,对他尊重眷顾甚厚。朱滔向朱泚请求时,有时不合法令, 廷玉就要批评他,使他遵循旧法。朱滔打败田悦后,逐渐骄傲放肆自以为是。左右有憎恨廷 玉的人,胡乱说:"廷玉一向诋毁朱滔,想要把燕分为四部分,都是廷玉的倡议,朱体微响 应赞同。"朱滔上表说这二人离间他们骨肉之情,请求有关部门杀掉他们,又给朱泚写了同 样内容的信。怨恨朱滔夺去他的军队,没有听从朱滔的话。适逢朱滔在幽州反叛,帝出示朱 滔的奏表,朱泚也披露了朱滔来信的内容。于是归罪于廷玉、体微二人,贬他们来安慰朱滔。 滔派间谍到朝中窥探,说:"皇上如果不杀廷玉,就应该贬谪他们出京城,他们会东出洛阳
我将他们捆到帐下支解。"将出发,帝慰劳廷玉说:"你姑且走吧,为国家受些委屈,年内就 回来。"廷玉到了蓝田驿,有人告诉左巡使郑詹:"商於的道路太险,不能经过那里。“郑詹 追上他们,让他们走潼关。廷玉告诉儿子说:"我为天子不动一刀一枪就拿下幽州十一城, 打算分裂朱氏辖地,使他们不得不服从朝廷,却在将要成功时失败,这是天助逆贼吗?现在 官吏让我取道东都,这大概是朱滔的计谋,我不可以使国家受辱。"他到了灵宝,就投河自 杀了。 河南省藁城市第一中学2008-2009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少孤,力学,持身以法度。绍兴二年,廷对,极意尽言,无所 顾避,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簿,复命兼贺州学事。学故有田舍,法罢归买马司,登请复其 旧。守曰:“买马、养士孰急?”登曰:“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旦废,衣冠之 士与堂下卒何异?”守曰:“抗长吏耶!”曰:“天下所恃以治者,礼义与法度尔,既两弃 之,尚何言!”守不能夺,卒从之。满秩,士民丐留不获,相率馈金五十万,不告姓名,白 于守曰:“高君贫无以养,愿太守劝其咸受。”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 以谢士民。 授静江府古县令,道湖州,守汪藻馆之。藻留与修《徽宗实录》,固辞,或曰:“是可 以阶改秩。”登曰:“但意未欲尔。”遂行。广西帅沈晦问登何以治县,登条十余事告之 晦曰:“此古人之政,今人诈,疑不可行。”对曰:“忠信可行蛮貊,谓不能行,诚不至尔。” 豪民秦琥武断乡里,持吏短长,号“秦大虫”,邑大夫以下为其所屈。登至,颇革,而登喜 其迁善,补处学职。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琥怒,谋中以危法。会有诉琥侵贷学钱者, 登呼至,面数琥,声气俱厉,叱下,白郡及诸司置之法,忿而死,一郡快之。 帅胡舜陟谓登曰:“古县,秦太师父旧治,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登曰:“桧为 相亡状,祠不可立。”舜陟大怒,摭秦琥事,移荔浦丞康宁以代登,登以母病去。舜陟遂创 桧祠而自为记,且诬以专杀之罪,诏送静江府狱。舜陟遣健卒捕登,属登母死舟中,藁葬水 次,航海诣阙上书,求纳官赎罪。故人有为右司者,谓曰:“丞相云尝识君于太学,能 见,终身事且无忧,上书徒尔为也。”登曰:“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既而中书奏故 事无纳官赎罪,仍送静江狱。登归葬其母,讫事诣狱,而舜陟先以事下狱死矣,事卒昭臼。 登谪居,授徒以给,家事一不介意,惟闻朝廷所行事小失,则颦蹙不乐,大失则恸哭随 之,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其学以慎独为本,有《东溪集》行世 (《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八》,有删节) 注:①丞相,指秦桧。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错误的一项是
我将他们捆到帐下支解。"将出发,帝慰劳廷玉说:"你姑且走吧,为国家受些委屈,年内就 回来。"廷玉到了蓝田驿,有人告诉左巡使郑詹:"商於的道路太险,不能经过那里。"郑詹 追上他们,让他们走潼关。廷玉告诉儿子说:"我为天子不动一刀一枪就拿下幽州十一城, 打算分裂朱氏辖地,使他们不得不服从朝廷,却在将要成功时失败,这是天助逆贼吗?现在 官吏让我取道东都,这大概是朱滔的计谋,我不可以使国家受辱。"他到了灵宝,就投河自 杀了。 河南省藁城市第一中学 2008-2009 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1 题。 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少孤,力学,持身以法度。绍兴二年,廷对,极意尽言,无所 顾避,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簿,复命兼贺州学事。学故有田舍,法罢归买马司,登请复其 旧。守曰:“买马、养士孰急?”登曰:“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旦废,衣冠之 士与堂下卒何异?”守曰:“抗长吏耶!”曰:“天下所恃以治者,礼义与法度尔,既两弃 之,尚何言!”守不能夺,卒从之。满秩,士民丐留不获,相率馈金五十万,不告姓名,白 于守曰:“高君贫无以养,愿太守劝其咸受。”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 以谢士民。 授静江府古县令,道湖州,守汪藻馆之。藻留与修《徽宗实录》,固辞,或曰:“是可 以阶改秩。”登曰:“但意未欲尔。”遂行。广西帅沈晦问登何以治县,登条十余事告之。 晦曰:“此古人之政,今人诈,疑不可行。”对曰:“忠信可行蛮貊,谓不能行,诚不至尔。” 豪民秦琥武断乡里,持吏短长,号“秦大虫”,邑大夫以下为其所屈。登至,颇革,而登喜 其迁善,补处学职。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琥怒,谋中以危法。会有诉琥侵贷学钱者, 登呼至,面数琥,声气俱厉,叱下,白郡及诸司置之法,忿而死,一郡快之。 帅胡舜陟谓登曰:“古县,秦太师父旧治,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登曰:“桧为 相亡状,祠不可立。”舜陟大怒,摭秦琥事,移荔浦丞康宁以代登,登以母病去。舜陟遂创 桧祠而自为记,且诬以专杀之罪,诏送静江府狱。舜陟遣健卒捕登,属登母死舟中,藁葬水 次,航海诣阙上书,求纳官赎罪。故人有为右司者,谓曰:“丞相①云尝识君于太学,能一 见,终身事且无忧,上书徒尔为也。”登曰:“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既而中书奏故 事无纳官赎罪,仍送静江狱。登归葬其母,讫事诣狱,而舜陟先以事下狱死矣,事卒昭白。 登谪居,授徒以给,家事一不介意,惟闻朝廷所行事小失,则颦蹙不乐,大失则恸哭随 之,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其学以慎独为本,有《东溪集》行世。 (《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八》,有删节) 注:①丞相,指秦桧。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错误的一项是 ( )
A.士民丐留不获 丐:乞丐 B.登条十余事告之 条:分列项目、条目 C.谋中以危法 中:中伤 D.属登母死舟中 属:适逢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高登刚直不阿的一组是 ①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 ②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日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 ③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④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 ⑤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 ⑥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 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登兼仼贺州学事一职时,力劝上司恢复州学的田舍:任期结束后,他把百姓馈赠 的钱财又投放在州学的建设中,可见他对学校教育的重视 B.上任古县县令的途中,湖州太守汪藻挽留高登一起修订《徽宗实录》,并告诉他这是 可以借此升官的好事,但高登却坚决予以回绝。 C.在古县任职期间,高登因不满秦桧的所作所为,拒绝为给秦桧立祠,因而得罪上司。 上司就借他处置秦琥一事诬陷他,他又不肯媚俯权贵,终致入狱。 D.高登被贬官闲居期间,靠教授学生维持生计,但他的注意力却丝毫不在生计上,还 是一如既往为国事担忧,连死前所说的话都是天下大计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7分) 四、(25分) 12.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4分 译文 (2)古县,秦太师父旧治,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3分) 译文: (3)登归葬其母,讫事诣狱,而舜陟先以事下狱死矣,事卒昭白。(3分) 译文: 9.A(丐:乞求) 10.B(③表清廉。⑥表示至死关心国事。) 11.B(汪藻并没有直接告诉他) 12.(1)高登想不接受它(或赠金),未被允许,又无法归还,(就)请求把钱放到学府里
A.士民丐.留不获 丐:乞丐 B.登条.十余事告之 条:分列项目、条目 C.谋中.以危法 中:中伤 D.属.登母死舟中 属:适逢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高登刚直不阿的一组是 ( ) ①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 ②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日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 ③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④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 ⑤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 ⑥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 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高登兼任贺州学事一职时,力劝上司恢复州学的田舍;任期结束后,他把百姓馈赠 的钱财又投放在州学的建设中,可见他对学校教育的重视。 B.上任古县县令的途中,湖州太守汪藻挽留高登一起修订《徽宗实录》,并告诉他这是 可以借此升官的好事,但高登却坚决予以回绝。 C.在古县任职期间,高登因不满秦桧的所作所为,拒绝为给秦桧立祠,因而得罪上司。 上司就借他处置秦琥一事诬陷他,他又不肯媚俯权贵,终致入狱。 D.高登被贬官闲居期间,靠教授学生维持生计,但他的注意力却丝毫不在生计上,还 是一如既往为国事担忧,连死前所说的话都是天下大计。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17 分) 四、(25 分) 12.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4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古县,秦太师父旧治,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3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登归葬其母,讫事诣狱,而舜陟先以事下狱死矣,事卒昭白。(3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9.A(丐:乞求) 10.B(③表清廉。⑥表示至死关心国事。) 11.B(汪藻并没有直接告诉他) 12.(1)高登想不接受它(或赠金),未被允许,又无法归还,(就)请求把钱放到学府里
(用来)买书以答谢百姓 (2)古县,是秦太师父亲过去治理过的地方,实际上太师就出生在这里,何不建祠祭祀 他? (3)高登归葬其母,事情结束后来到监狱,而舜陟先因事下狱死了,冤情最终昭雪 [参考译文] 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幼年失去父亲,致力学习,用法度来约束自己。绍兴二年,在 朝廷上接受皇帝询问,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回答,知无不言,无有什么顾忌回避的,主管部 门厌恶他的正直,就授予他富川主簿一职,接着又命他兼任贺州学事。州学过去有田舍,州 里出台法令将其撤掉交由买马司经管,高登请求恢复过去的制度。太守说:“买马、养士哪 个更急迫?”高登说:“买马固然紧急,然而学校是礼义诞生的地方,一旦废弃,读书人 与堂下卒有什么区别?”太守说:“你这是违抗长官!”高登说:“治理天下所依仗的标准 只有礼义与法度罢了,既然两者都可以抛弃,还说什么!”太守不能改变他的想法,最终听 从了他。任期结束,士民乞求他留任没有如愿,就相约馈赠钱币五十万,不留姓名,告诉太 守说:“高君贫困没有什么来养家,希望太守劝他全部接受。”高登想不接受它(或赠金), 未被允许,又无法归还,(就)请求把钱放到学府里,(用来)买书以答谢百姓。 被授予静江府古县县令,经过湖州,湖州太守汪藻安置他在宾馆里。汪藻想留他一起修 订《徽宗实录》,坚决推辞,有人说:“这可以作为升官的阶梯。”高登说:“只是我意下 不想这样。”就出发了。广西驻军首领沈晦问高登如何治理县事,高登条列十余事告诉他。 沈晦说:“这是古人的做法,今人奸诈,恐怕不可行。”回答说:“忠信可在蛮貊之地推行 说不能行,是诚心不到罢了。”豪民秦琥雄霸乡里,挟持官吏把柄,号“秦大虫”,邑大夫 以下都被他屈服。高登到达,他颇有改变,高登也喜其变好,增补他担任学职。一日,琥有 私人请求,高登拒绝了他,秦琥心生怨愤,企图通过诬陷来中伤高登。恰逢有人控告秦琥侵 占州学钱财,高登喊秦琥来到,当面责备他,声气严厉,喝令他下去,告诉郡中及主管部门 按法律处置他,秦琥气忿而死,全郡的人们都为此感到快意。 驻军首领胡舜陟对登说:“古县,是秦太师父亲过去治理过的地方,实际上太师就出生 在这里,何不建祠祭祀他?”高登说:“秦桧做宰相不象样,祠不可立。”舜陟大怒,抓住 秦琥一事,调荔浦丞康宁以代替高登,高登因母病离去。舜陟遂建起秦桧的祠堂并自己写了 记,并且用专权杀人之罪来诬陷高登,朝廷下诏押送高登到静江府监狱。舜陟派遣健卒逮捕 高登,恰逢高登母亲死在舟中,高登把她草草葬在水边,航海回朝廷上书,请求纳官赎罪。 故交中有担任右司一职的人,对他说:“丞相说曾经在太学认识你,如果你能见一见他,终 身的大事将不必忧虑,上书是徒劳的。”高登说:“我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不久中书
(用来)买书以答谢百姓。 (2)古县,是秦太师父亲过去治理过的地方,实际上太师就出生在这里,何不建祠祭祀 他? (3)高登归葬其母,事情结束后来到监狱,而舜陟先因事下狱死了,冤情最终昭雪。 [参考译文] 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幼年失去父亲,致力学习,用法度来约束自己。绍兴二年,在 朝廷上接受皇帝询问,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回答,知无不言,无有什么顾忌回避的,主管部 门厌恶他的正直,就授予他富川主簿一职,接着又命他兼任贺州学事。州学过去有田舍,州 里出台法令将其撤掉交由买马司经管,高登请求恢复过去的制度。太守说:“买马、养士哪 一个更急迫?”高登说:“买马固然紧急,然而学校是礼义诞生的地方,一旦废弃,读书人 与堂下卒有什么区别?”太守说:“你这是违抗长官!”高登说:“治理天下所依仗的标准, 只有礼义与法度罢了,既然两者都可以抛弃,还说什么!”太守不能改变他的想法,最终听 从了他。任期结束,士民乞求他留任没有如愿,就相约馈赠钱币五十万,不留姓名,告诉太 守说:“高君贫困没有什么来养家,希望太守劝他全部接受。”高登想不接受它(或赠金), 未被允许,又无法归还,(就)请求把钱放到学府里,(用来)买书以答谢百姓。 被授予静江府古县县令,经过湖州,湖州太守汪藻安置他在宾馆里。汪藻想留他一起修 订《徽宗实录》,坚决推辞,有人说:“这可以作为升官的阶梯。”高登说:“只是我意下 不想这样。”就出发了。广西驻军首领沈晦问高登如何治理县事,高登条列十余事告诉他。 沈晦说:“这是古人的做法,今人奸诈,恐怕不可行。”回答说:“忠信可在蛮貊之地推行, 说不能行,是诚心不到罢了。”豪民秦琥雄霸乡里,挟持官吏把柄,号“秦大虫”,邑大夫 以下都被他屈服。高登到达,他颇有改变,高登也喜其变好,增补他担任学职。一日,琥有 私人请求,高登拒绝了他,秦琥心生怨愤,企图通过诬陷来中伤高登。恰逢有人控告秦琥侵 占州学钱财,高登喊秦琥来到,当面责备他,声气严厉,喝令他下去,告诉郡中及主管部门 按法律处置他,秦琥气忿而死,全郡的人们都为此感到快意。 驻军首领胡舜陟对登说:“古县,是秦太师父亲过去治理过的地方,实际上太师就出生 在这里,何不建祠祭祀他?”高登说:“秦桧做宰相不象样,祠不可立。”舜陟大怒,抓住 秦琥一事,调荔浦丞康宁以代替高登,高登因母病离去。舜陟遂建起秦桧的祠堂并自己写了 记,并且用专权杀人之罪来诬陷高登,朝廷下诏押送高登到静江府监狱。舜陟派遣健卒逮捕 高登,恰逢高登母亲死在舟中,高登把她草草葬在水边,航海回朝廷上书,请求纳官赎罪。 故交中有担任右司一职的人,对他说:“丞相说曾经在太学认识你,如果你能见一见他,终 身的大事将不必忧虑,上书是徒劳的。”高登说:“我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不久中书
衙门上奏说按照惯例没有纳官赎罪的,仍旧押送高登回静江监狱。高登归葬其母,事情结東 后来到监狱,而舜陟先因事下狱死了,冤情最终昭雪。 高登被贬官闲居期间,教授学生来维持生计,对家事全不介意,只是听说朝廷所行事有小过 失,就皱眉不乐,有大过失就随之恸哭,临死,所说的话都是天下大计。其治学把慎独作为 根本,有《东溪集》刊行于世。 河南省信阳高中2009高三毕业班摸底考试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任伯雨字德翁,眉州眉山人。自幼已矫然不群,邃经术,文力雄健。中进士第,知 雍丘县,抚民如伤。县枕汴流,漕运不绝,旧苦多盗,然未尝有获者,人莫知其故。伯雨下 令纲舟①无得宿境内,始犹不从,则命东下者斧断其缆,趣京师者护以出,自是外户不闭。 使者上其状,召为大宗正丞,甫至,擢左正言。时徽宗初政,纳用谠②论,伯雨首击章惇, 曰:“惇久窃朝柄,迷国罔上,毒流搢绅,乘先帝变故仓卒,辄逞异意,睥睨万乘,不复有 臣子之恭。向使其计得行,将置陛下与皇太后于何地!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 不立矣。臣闻北使言,去年辽主方食,闻中国黜惇,放箸而起,称甚善者再,谓南朝错用此 人。北使又问,何为只若是行遣?以此观之,不独孟子所谓‘国人皆曰可杀’,虽蛮貊之邦, 莫不以为可杀也。”章八上,贬惇雷州。伯雨居谏省半岁,所上一百八疏,大臣畏其多言, 俾权给事中,密谕以少默即为真。伯雨不听,抗论愈力,且将劾曾布。布觉之,徙为度支员 外郎,寻知虢州。崇宁党事作,削籍编管通州。为蔡卞所陷,与龚玦、张庭坚等十三人皆南 迁,独伯雨徙昌化。奸人犹未甘心,用匿名书复逮其仲子申先赴狱,妻适死于淮,报讣俱至。 伯雨处之如平常,曰:“死者已矣,生者有负于朝廷,亦当从此诀。如其不然,天岂杀无辜 耶!”绍兴初,髙宗诏赠伯雨直龙图阁,又加谏议大夫,采其谏章,追贬章惇、蔡卞、邢恕 黄履,明著诬宣仁事以告天下。淳熙中,赐谥忠敏。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 「注」①纲舟:成批运送货物的船只。O2谠:正直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旧苦多盗,然未尝有获者苦:苦于,为……所苦 B.睥睨万乘,不复有臣子之恭睥睨:斜着眼睛看,轻视 C.向使其计得行,将置陛下与皇太后于何地向使:假使 D.若贷而不诛贷:推卸,推辞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任伯雨“体恤民情”和“正直敢言”的一组是()
衙门上奏说按照惯例没有纳官赎罪的,仍旧押送高登回静江监狱。高登归葬其母,事情结束 后来到监狱,而舜陟先因事下狱死了,冤情最终昭雪。 高登被贬官闲居期间,教授学生来维持生计,对家事全不介意,只是听说朝廷所行事有小过 失,就皱眉不乐,有大过失就随之恸哭,临死,所说的话都是天下大计。其治学把慎独作为 根本,有《东溪集》刊行于世。 河南省信阳高中 2009 高三毕业班摸底考试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任伯雨字德翁,眉州眉山人。自幼已矫然不群,邃经术,文力雄健。中进士第,知 雍丘县,抚民如伤。县枕汴流,漕运不绝,旧苦多盗,然未尝有获者,人莫知其故。伯雨下 令纲舟①无得宿境内,始犹不从,则命东下者斧断其缆,趣京师者护以出,自是外户不闭。 使者上其状,召为大宗正丞,甫至,擢左正言。时徽宗初政,纳用谠②论,伯雨首击章惇, 曰:“惇久窃朝柄,迷国罔上,毒流搢绅,乘先帝变故仓卒,辄逞异意,睥睨万乘,不复有 臣子之恭。向使其计得行,将置陛下与皇太后于何地!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 不立矣。臣闻北使言,去年辽主方食,闻中国黜惇,放箸而起,称甚善者再,谓南朝错用此 人。北使又问,何为只若是行遣?以此观之,不独孟子所谓‘国人皆曰可杀’,虽蛮貊之邦, 莫不以为可杀也。”章八上,贬惇雷州。伯雨居谏省半岁,所上一百八疏,大臣畏其多言, 俾权给事中,密谕以少默即为真。伯雨不听,抗论愈力,且将劾曾布。布觉之,徙为度支员 外郎,寻知虢州。崇宁党事作,削籍编管通州。为蔡卞所陷,与龚玦、张庭坚等十三人皆南 迁,独伯雨徙昌化。奸人犹未甘心,用匿名书复逮其仲子申先赴狱,妻适死于淮,报讣俱至。 伯雨处之如平常,曰:“死者已矣,生者有负于朝廷,亦当从此诀。如其不然,天岂杀无辜 耶!”绍兴初,高宗诏赠伯雨直龙图阁,又加谏议大夫,采其谏章,追贬章惇、蔡卞、邢恕、 黄履,明著诬宣仁事以告天下。淳熙中,赐谥忠敏。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 「注」①纲舟:成批运送货物的船只。○2 谠:正直。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旧苦多盗,然未尝有获者 苦:苦于,为……所苦 B.睥睨万乘,不复有臣子之恭 睥睨:斜着眼睛看,轻视 C.向使其计得行,将置陛下与皇太后于何地 向使:假使 D.若贷而不诛 贷:推卸,推辞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任伯雨“体恤民情”和“正直敢言”的一组是 ( )
A.①邃经术,文力雄健②伯雨居谏省半岁,所上一百八疏 B.①知雍丘县,抚民如伤②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 C.①伯雨处之如平常②章八上,贬惇雷州 D.①如其不然,天岂杀无辜耶②伯雨下令纲舟无得宿境内 10.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伯雨自幼与众不同,做雍丘县县令时,爱民如子,大力整顿漕运,使盗贼不得 入其境。 B.任伯雨担任大宗正丞时,上书高宗,揭发章惇有篡位的野心,奏章上了八次,章 惇被贬雷州。 C.任伯雨多次谏言,大臣很畏惧他,皇上也让他少谏或不谏,伯雨不听,后因党事 被革职。 D.任伯雨对朝廷忠心耿耿,子捕妻逝,但他处之如常。高宗诏赠他为龙图阁,加赠 谏议大夫 第Ⅱ卷(共120分) 、(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使者上其状,召为大宗正丞,甫至,擢左正言。(6分) 译文 (2)何为只若是行遣?(4分) 译 8.D(宽恕,饶恕) 9.B(A①自幼矫然不群C①表现其处逆不惊D①表现他不相信好人会受冤屈②表现 他整顿纲舟) 10.B(任伯雨提升为左正言时,上书徽宗… 11.(1)朝廷使者上奏了他的事迹,伯雨被召,做了大宗正丞,刚到任,又提升为 左正言。(上一一上奏,状一一行状,业绩召—一被征召,甫一一刚、始、才,擢一一提 拔,句意,各1分)
A.①邃经术,文力雄健 ②伯雨居谏省半岁,所上一百八疏 B.①知雍丘县,抚民如伤 ②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 C.①伯雨处之如平常 ②章八上,贬惇雷州 D.①如其不然,天岂杀无辜耶 ②伯雨下令纲舟无得宿境内 10.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任伯雨自幼与众不同,做雍丘县县令时,爱民如子,大力整顿漕运,使盗贼不得 入其境。 B.任伯雨担任大宗正丞时,上书高宗,揭发章惇有篡位的野心,奏章上了八次,章 惇被贬雷州。 C.任伯雨多次谏言,大臣很畏惧他,皇上也让他少谏或不谏,伯雨不听,后因党事 被革职。 D.任伯雨对朝廷忠心耿耿,子捕妻逝,但他处之如常。高宗诏赠他为龙图阁,加赠 谏议大夫。 第Ⅱ卷(共 120 分) 四、(23 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使者上其状,召为大宗正丞,甫至,擢左正言。(6 分) 译文: (2)何为只若是行遣?(4 分) 译文: 8.D(宽恕,饶恕) 9. B(A①自幼矫然不群 C①表现其处逆不惊 D①表现他不相信好人会受冤屈②表现 他整顿纲舟) 10.B(任伯雨提升为左正言时,上书徽宗……) 11.(1)朝廷使者上奏了他的事迹,伯雨被召,做了大宗正丞,刚到任,又提升为 左正言。(上——上奏,状——行状,业绩 召——被征召,甫——刚、始、才,擢——提 拔,句意,各 1 分)
(2)为什么(对他)只像这样放逐贬谪呢?(何为句式,若是,遣,句意,各1 分) 文言文翻译译文:任伯雨字德翁,是眉州眉山人。从小已经很强地表现出与众不同 深入钻研古代经典,文章雄健有力。中进士等级,做雍丘县县令,安抚百姓如同对待自己的 伤口(那样周到细心)。雍丘县靠着汴河,水道运货的船只络绎不绝,从前为盗贼多而苦恼 然而不曾抓到过盗贼,人们不明白其中的缘故,伯雨下令成批运送货物的船只不能在雍丘境 内过夜,开始(船家货主)还不听从,伯雨就下令,东下的船只,用斧头砍断它的缆绳,前 往京城的船只,护送着出境,从此(雍丘百姓家)的门可以不关闭。 朝廷使者上奏了他的事迹,伯雨被召,做了大宗正丞,刚到任,又提升为左正言。 当时徽宗刚开始执政,采纳正直的言论,伯雨首先揭发章惇,说道:“章惇长久窃取朝廷大 权,欺骗朝廷,流毒百官,趁先帝变故的仓促之机,就表现出篡位之意,看不起陛下,不再 有做臣予的恭敬。假使他的用心得以实行,将把陛下与皇太后放到什么地方呢!如果宽恕而 不杀他,那天下的大义就无法阐明,大法就无法确立了。我听北方的使者说,去年辽主正进 食,听到中原罢免了章惇,放下筷子起身,接连称好,说宋朝错用了这个人,北方的使者又 问,为什么(对他)只像这样放逐贬谪呢?从这件事看来,(对章惇)不只是如孟子所说‘国 人都说该杀’,虽然是蛮貊之邦,也无不以为该杀的。”奏章上了八次,皇上贬章惇到雷州 伯雨处在谏官的位置半年,上疏108份。大臣们惧怕他的多言,皇上让伯雨做给事 中,私下告诫他少说或不说是根本。伯雨不听,批评朝政的言论更加强力,而且将上奏疏弹 劾曾布,曾布察觉了这件事。调任度支员外郎,不久到虢州主持工作。(后来)崇宁年间官 员结党的事发生了,伯雨被削掉官职发送通州。又被蔡卞陷害,与龚玦、张庭坚等十三人都 南迁,(可)去昌化的只有伯雨。奸人还不甘心,用匿信又抓了伯雨的第二个儿子申先,将 他下狱,妻子在江淮家申又刚去世,子捕妻逝的消息一齐传到到,伯雨对这两件事跟平常 样,他说:“死的已经死了,活着的对朝廷有罪,也合当从此诀别。如果不这样,上天难道 会枉杀无罪之人吗?” 绍兴初年,高宗颁诏追赠(己故的)伯雨为龙图阁,又加赠谏议大夫,采纳他的谏章, 追贬章惇、蔡卞、邢恕、黄履,明确了被诬陷的宣仁事件来告知天下。淳煕年,赐谥号忠敏。 河南省平许驻洛四市重点高中2008年12月高三联考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太祖和其为里中长 者,礼之,留掌书记。尝从容问曰:“四方战斗何时定乎?”对曰:“秦乱,汉高起布衣,豁 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成帝也。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法其所为,天下 不足定也。”太祖称善。从下溆州,为参谋,预机画,主馈鈉,甚见亲信。太祖威名日盛
(2)为什么(对他)只像这样放逐贬谪呢?(何为句式,若是,遣,句意,各 1 分) 文言文翻译译文:任伯雨字德翁,是眉州眉山人。从小已经很强地表现出与众不同, 深入钻研古代经典,文章雄健有力。中进士等级,做雍丘县县令,安抚百姓如同对待自己的 伤口(那样周到细心)。雍丘县靠着汴河,水道运货的船只络绎不绝,从前为盗贼多而苦恼, 然而不曾抓到过盗贼,人们不明白其中的缘故,伯雨下令成批运送货物的船只不能在雍丘境 内过夜,开始(船家货主)还不听从,伯雨就下令,东下的船只,用斧头砍断它的缆绳,前 往京城的船只,护送着出境,从此(雍丘百姓家)的门可以不关闭。 朝廷使者上奏了他的事迹,伯雨被召,做了大宗正丞,刚到任,又提升为左正言。 当时徽宗刚开始执政,采纳正直的言论,伯雨首先揭发章惇,说道:“章惇长久窃取朝廷大 权,欺骗朝廷,流毒百官,趁先帝变故的仓促之机,就表现出篡位之意,看不起陛下,不再 有做臣予的恭敬。假使他的用心得以实行,将把陛下与皇太后放到什么地方呢!如果宽恕而 不杀他,那天下的大义就无法阐明,大法就无法确立了。我听北方的使者说,去年辽主正进 食,听到中原罢免了章惇,放下筷子起身,接连称好,说宋朝错用了这个人,北方的使者又 问,为什么(对他)只像这样放逐贬谪呢?从这件事看来,(对章惇)不只是如孟子所说‘国 人都说该杀’,虽然是蛮貊之邦,也无不以为该杀的。”奏章上了八次,皇上贬章惇到雷州。 伯雨处在谏官的位置半年,上疏 108 份。大臣们惧怕他的多言,皇上让伯雨做给事 中,私下告诫他少说或不说是根本。伯雨不听,批评朝政的言论更加强力,而且将上奏疏弹 劾曾布,曾布察觉了这件事。调任度支员外郎,不久到虢州主持工作。(后来)崇宁年间官 员结党的事发生了,伯雨被削掉官职发送通州。又被蔡卞陷害,与龚玦、张庭坚等十三人都 南迁,(可)去昌化的只有伯雨。奸人还不甘心,用匿信又抓了伯雨的第二个儿子申先,将 他下狱,妻子在江淮家申又刚去世,子捕妻逝的消息一齐传到到,伯雨对这两件事跟平常一 样,他说:“死的已经死了,活着的对朝廷有罪,也合当从此诀别。如果不这样,上天难道 会枉杀无罪之人吗?” 绍兴初年,高宗颁诏追赠(已故的)伯雨为龙图阁,又加赠谏议大夫,采纳他的谏章, 追贬章惇、蔡卞、邢恕、黄履,明确了被诬陷的宣仁事件来告知天下。淳熙年,赐谥号忠敏。 河南省平许驻洛四市重点高中 2008 年 12 月高三联考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 一 10 题。 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太祖和其为里中长 者,礼之,留掌书记。尝从容问曰:“四方战斗何时定乎?”对曰:“秦乱,汉高起布衣,豁 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成帝也。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法其所为,天下 不足定也。”太祖称善。从下溆州,为参谋,预.机画,主馈鈉,甚见亲信。太祖威名日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