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导学案 【重点讲解】 中日甲午战争的背景、经过、失败原因及其影响 背景 (1)根本原因:19世纪末,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日本明治维 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制定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 (2)重要原因: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 (3)国际因素:列强的默许和纵容 (4)导火线: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 5)爆发:1894年,日本海军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中国的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甲午战争的战火从朝鲜燃起: 二、经过:平壤战役、黄海战役(丁汝昌、邓世昌牺牲,北洋舰队受损,李鸿章避敌保 船,日军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双方互有胜负,北洋水师主力尚存)、辽东战役、威海战役(北 洋舰队全军覆没) 三、性质:日本在西方列强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挑起的侵略战争。 四、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内容 影响 割「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进一步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助长列强侵 湖列岛给日本 略中国的野心,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赔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 款 被迫大借外债,便于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 开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 商埠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 设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反映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阻碍了中国民 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 的侵略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 五、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1)主要原因:清政府极端腐败。慈禧太后只顾自己60岁生日庆典,置国家民族安危 于不顾 (2)直接原因:李鸿章奉行避战求和政策,采取消极抵抗的战略方针。(一些清军将领 贪生怕死,不作抵抗;有些枪炮武器不能使用,在战斗中吃亏。) (3)客观原因:日本强大,又长期蓄谋战争。 (4)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挡新兴的资本主义 六、甲午战争的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1)对中国的影响:政治上,中国社会各阶级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斗争,如戊戌变法义和 团运动辛亥革命:经济上,出现了办厂,振兴实业,发展资本主义的爱国热潮,使民族资本 主义经济得到了初步发展;思想上,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不能挽救中国,应该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 (2)对日本的影响: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不仅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进 步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导学案 【重点讲解】 中日甲午战争的背景、经过、失败原因及其影响 一、背景 (1)根本原因:19 世纪末,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日本明治维 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制定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 (2)重要原因:1890 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 (3)国际因素:列强的默许和纵容。 (4)导火线: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 (5)爆发:1894 年,日本海军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中国的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甲午战争的战火从朝鲜燃起; 二、经过:平壤战役、黄海战役(丁汝昌、邓世昌牺牲,北洋舰队受损,李鸿章避敌保 船,日军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双方互有胜负,北洋水师主力尚存)、辽东战役、威海战役(北 洋舰队全军覆没)。 三、性质:日本在西方列强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挑起的侵略战争。 四、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项 目 内容 影响 割 地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澎湖列岛给日本 进一步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助长列强侵 略中国的野心,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赔 款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2 亿两 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 被迫大借外债,便于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 脉。 开 埠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 商埠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 设 厂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反映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阻碍了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 的侵略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 五、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1)主要原因:清政府极端腐败。慈禧太后只顾自己 60 岁生日庆典,置国家民族安危 于不顾。 (2)直接原因:李鸿章奉行避战求和政策,采取消极抵抗的战略方针。(一些清军将领 贪生怕死,不作抵抗;有些枪炮武器不能使用,在战斗中吃亏。) (3)客观原因:日本强大,又长期蓄谋战争。 (4)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挡新兴的资本主义。 六、甲午战争的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1)对中国的影响:政治上,中国社会各阶级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斗争,如戊戌变法义和 团运动辛亥革命;经济上,出现了办厂,振兴实业,发展资本主义的爱国热潮,使民族资本 主义经济得到了初步发展;思想上,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不能挽救中国,应该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 (2)对日本的影响: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不仅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 步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
(3)对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日本在远东地区势力膨胀, 吞并朝鲜的进程加快 【易混知识】 《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比较 不同之处 (1)两个条约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都规定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 口岸的内容,但后者割地面积扩大,赔款数目增多,通商口岸深入中国内地,中国半殖民地 化大大加深 (2)前者规定协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便利了英国对中国倾销商品;后者提出新 的与前者不同的侵略要求是“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要求,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 2.原因分析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对外扩张以扩大市场、掠夺原料为目的 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对外扩张以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为目的。说明甲午战 争前列强侵华以商品输出为主,甲午战争后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 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异同 1.两者总体时代背景相同,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但前者处于当时中国门户刚 被打开,后者处于民族危机加深,面临瓜分危机 2.两者阶级属性相同,但运动的倾向性不同,前者处于外来侵略初期,更多地表现为反 封建,而后者处于民族矛盾尖锐时期,更多地表现为反侵略。 3.由于矛头所向各异,导致措施、口号、过程的差异。前者由于吸收外来宗教,并作为 口号,更多地表现为接受外来文化,如男女平等,教徒都是兄弟姐妹,特别是洪仁玕的《资 政新篇》还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在斗争中,有统一的领导、组织和纲领;后者“扶清 灭洋”,对清政府认识不充分,带有笼统的排外,并曾被清政府利用,在斗争没有统一的组织 纲领 4.两者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前者成为亚洲革命风 暴的高潮之一,后者是亚洲觉醒的前奏。 【热点追踪】 冯小宁做客微访谈畅聊《甲午大海战》 由著名导演冯小宁执导的历史大片《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目前已完成拍摄部分进入 后期制作阶段,将在2012年纪念甲午海战118周年时上映。2011年9月8日15:00,冯小 宁将独家做客腾讯微访谈,与你畅聊《甲午大海战》。20年前,冯小宁曾导演讲述甲午海战的 《北洋水师》;20年后,冯导重新选择了这个历史题材,是因为“愧对这个题材”,觉得当时 没有足够的技术条件去真实地还原历史。冯导也曾严肃地表示,“这部电影是有精神追求的, 是通过感人的故事让人去思考,对年轻人产生触动和影响。” 【学法导航】 1.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认识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以 及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 2.结合侵华条约的内容,探究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掌握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 出的方法评价历史事件 3.通过分析比较《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危害,加深对列强侵华战争危害 的理解,掌握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并确立的过程,理解列强的侵华把中国一步一 步推向灾难的深渊而中国的战败源于社会制度的腐朽
(3)对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日本在远东地区势力膨胀, 吞并朝鲜的进程加快。 【易混知识】 一、《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比较 1.不同之处 (1)两个条约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都规定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 口岸的内容,但后者割地面积扩大,赔款数目增多,通商口岸深入中国内地,中国半殖民地 化大大加深; (2)前者规定协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便利了英国对中国倾销商品;后者提出新 的与前者不同的侵略要求是“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要求,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 2.原因分析 19 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对外扩张以扩大市场、掠夺原料为目的; 19 世纪末,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对外扩张以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为目的。说明甲午战 争前列强侵华以商品输出为主,甲午战争后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 二、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异同 1.两者总体时代背景相同,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但前者处于当时中国门户刚 被打开,后者处于民族危机加深,面临瓜分危机。 2.两者阶级属性相同,但运动的倾向性不同,前者处于外来侵略初期,更多地表现为反 封建,而后者处于民族矛盾尖锐时期,更多地表现为反侵略。 3.由于矛头所向各异,导致措施、口号、过程的差异。前者由于吸收外来宗教,并作为 口号,更多地表现为接受外来文化,如男女平等,教徒都是兄弟姐妹,特别是洪仁玕的《资 政新篇》还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在斗争中,有统一的领导、组织和纲领;后者“扶清 灭洋”,对清政府认识不充分,带有笼统的排外,并曾被清政府利用,在斗争没有统一的组织、 纲领。 4.两者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前者成为亚洲革命风 暴的高潮之一,后者是亚洲觉醒的前奏。 【热点追踪】 冯小宁做客微访谈 畅聊《甲午大海战》 由著名导演冯小宁执导的历史大片《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目前已完成拍摄部分进入 后期制作阶段,将在 2012 年纪念甲午海战 118 周年时上映。2011 年 9 月 8 日 15:00,冯小 宁将独家做客腾讯微访谈,与你畅聊《甲午大海战》。20 年前,冯小宁曾导演讲述甲午海战的 《北洋水师》;20 年后,冯导重新选择了这个历史题材,是因为“愧对这个题材”,觉得当时 没有足够的技术条件去真实地还原历史。冯导也曾严肃地表示,“这部电影是有精神追求的, 是通过感人的故事让人去思考,对年轻人产生触动和影响。” 【学法导航】 1.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认识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以 及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 2.结合侵华条约的内容,探究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掌握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 出的方法评价历史事件。 3.通过分析比较《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危害,加深对列强侵华战争危害 的理解,掌握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并确立的过程,理解列强的侵华把中国一步一 步推向灾难的深渊而中国的战败源于社会制度的腐朽
5.通过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明确爱国要有理性,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反侵略,争取 民族独立和反封建、实现国家近代化必须兼顾 【小资料】 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指的是19世纪末俄、德、法为了各自的侵略利益,联合干涉日本,要 求归还中国的辽东半岛的事件 19世纪末,沙俄为争霸远东,开始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4月 17日,日本强迫中国签订的〈马关条约)中有关割占中国的辽东半岛给日本的规定,损害了 俄国扩张中国东北的既定目标。条约签字当日,俄国即联合德法两国进行干涉,要求日本退 出辽东半岛,否则在海上将采取共同军事行动,迫使日本答应让出辽东半岛。1895年11月8 日,清政府派李鸿章与日本驻华公使林董在北京签订〈中日辽南条约〉,规定中国将库平银3000 万交与日本后,日军三个月内从辽东半岛撤走。随后三国以干涉还辽有功,强迫清政府给予 租借军港、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的特权,沙俄则逼使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逐步使中国东 北成为沙俄势力范围。 【同步训练】 1.《马关条约》中对小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严重的是 A.赔款两亿两白银 B.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增开通商品岸 D.割让台湾 2.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 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史”。这种状况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下列关于中日《马关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条约中关于割地的内容全部得到了落实 B.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C.条约没有规定开放新的商埠 D.巨额战争赔款使得日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4.义和团运动期间,《中外日报》一篇文章说:“夫中国外交之起,出于不得已而成互市 (对外通商)。其间丧师辱国,赔款割地,盖无约不损,无战不败。故其时通国臣民上下,以 复仇为雪耻,以积愤思抱怨,以下令逐客为最快意,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其处势应变, 虽曰非宜,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该材料不能表明的是 A.作者正确揭示了义和团运动的原因 B.义和团斗争方式不当 C.义和团反抗侵略的精神值得赞扬 D.作者有盲目排外的倾向 5.《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一权益 A.为日本所独享 B.为欧美列强所共享 C.未被参加“干涉还辽”的俄、法、德三国所享有 D.辛亥革命爆发后被取消 6.“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孩童个个拿起刀,保国逞英雄。”出现这种现象 的主要原因是 ①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山东深受其害②在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山东首当其 冲③外国教会势力在山东异常猖獗④列强的经济侵略严重破坏了山东的经济秩序
5.通过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明确爱国要有理性,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反侵略,争取 民族独立和反封建、实现国家近代化必须兼顾。 【小资料】 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指的是 19 世纪末俄、德、法为了各自的侵略利益,联合干涉日本,要 求归还中国的辽东半岛的事件。 19 世纪末,沙俄为争霸远东,开始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1895 年(光绪二十一年)4 月 17 日,日本强迫中国签订的〈马关条约〉中有关割占中国的辽东半岛给日本的规定,损害了 俄国扩张中国东北的既定目标。条约签字当日,俄国即联合德法两国进行干涉,要求日本退 出辽东半岛,否则在海上将采取共同军事行动,迫使日本答应让出辽东半岛。1895 年 11 月 8 日,清政府派李鸿章与日本驻华公使林董在北京签订〈中日辽南条约〉,规定中国将库平银 3000 万交与日本后,日军三个月内从辽东半岛撤走。随后三国以干涉还辽有功,强迫清政府给予 租借军港、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的特权,沙俄则逼使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逐步使中国东 北成为沙俄势力范围。 【同步训练】 1.《马关条约》中对小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严重的是 A.赔款两亿两白银 B.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增开通商品岸 D.割让台湾 2.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 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史”。这种状况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下列关于中日《马关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条约中关于割地的内容全部得到了落实 B.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C.条约没有规定开放新的商埠 D. 巨额战争赔款使得日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4.义和团运动期间,《中外日报》一篇文章说:“夫中国外交之起,出于不得已而成互市 (对外通商)。其间丧师辱国,赔款割地,盖无约不损,无战不败。故其时通国臣民上下,以 复仇为雪耻,以积愤思抱怨,以下令逐客为最快意,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其处势应变, 虽曰非宜,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该材料不能表明的是 A.作者正确揭示了义和团运动的原因 B.义和团斗争方式不当 C.义和团反抗侵略的精神值得赞扬 D.作者有盲目排外的倾向 5.《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一权益 A.为日本所独享 B.为欧美列强所共享 C.未被参加“干涉还辽”的俄、法、德三国所享有 D.辛亥革命爆发后被取消 6.“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孩童个个拿起刀,保国逞英雄。”出现这种现象 的主要原因是 ①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山东深受其害 ②在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山东首当其 冲 ③外国教会势力在山东异常猖獗 ④列强的经济侵略严重破坏了山东的经济秩序
A.①②③ B.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甲午中日战争第二阶段,战场主要集中于 ①朝鲜半岛 ②辽东半岛 ③山东半岛 ④黄海海域 8.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是 A.夺取资本输出场所 B.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C.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D.推翻清政府统治 9.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表明列强 ①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②已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③仍需扶持清政府以华治华 ④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争 A.①④ B.①②③ 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0.《辛丑条约》中最能说明清王朝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 C.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 D.在北京设立“使馆界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该督(李鸿章)身膺疆寄数十年,其昔日攻粤、捻诸逆,以洋人得功,遂终身 以洋人为师,而不知改变。……创办海军,糜币千数百万,而至今不能一战。是李鸿章之贻 误大局者 材料二:倭人于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力,购制船械,愈出愈精。中 国限于财力,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相形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 引自李鸿章1894年《据实陈奏军情折》 材料三:1894年11月22日,我与总署晤谈一次。我问他们是否还能支持这个战争。他 们说他们不能了。我说:你们有兵士二万五千人在北京没事做。他们答:那些兵不能打仗, 中国军队目的不是作战,而是威吓百姓。我说:若相信再战没好处,应当议和。他们说:自 然他们希望议和,但由于不能和日本通信,怎能办到呢?我说:假若授权给我,我可以经由 我们驻东京公使……进行商谈。他们高兴了,请求我立即照办 一引自美国公使田贝《论中日战争》 请回答: (1)材料一种作者为何指责李鸿章?理由是否属实? (2)材料二认为中国海军与日本相比“相形见绌”的原因是什么?其真实意图何在? (3)材料三中,清政府总署官员对中国军队作用的谈话,说明了什么根本性的问题? (4)分析以上材料,总结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何在 【参考答案】 1.B2.D3.B4.B5.A6.B7.B8.C9.D10.C 11.(1)因为他一味依赖外国,贻误了战机,基本属实。(2)中国财力有限,对海防投
A . ① ② ③ B . ① ② ④ C .②③ ④ D.①②③④ 7.甲午中日战争第二阶段,战场主要集中于 ①朝鲜半岛 ②辽东半岛 ③山东半岛 ④黄海海域 A .①② B . ② ③ C . ③ ④ D.①④ 8.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是 A. 夺取资本输出场所 B.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C. 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D.推翻清政府统治 9.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表明列强 ①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 ②已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 ③仍需扶持清政府以华治华 ④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争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0.《辛丑条约》中最能说明清王朝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 C.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 D.在北京设立“使馆界” 1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该督(李鸿章)身膺疆寄数十年,其昔日攻粤、捻诸逆,以洋人得功,遂终身 以洋人为师,而不知改变。……创办海军,糜币千数百万,而至今不能一战。是李鸿章之贻 误大局者一。 材料二:倭人于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力,购制船械,愈出愈精。中 国限于财力,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相形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 ──引自李鸿章 1894 年《据实陈奏军情折》 材料三:1894 年 11 月 22 日,我与总署晤谈一次。我问他们是否还能支持这个战争。他 们说他们不能了。我说:你们有兵士二万五千人在北京没事做。他们答:那些兵不能打仗, 中国军队目的不是作战,而是威吓百姓。我说:若相信再战没好处,应当议和。他们说:自 然他们希望议和,但由于不能和日本通信,怎能办到呢?我说:假若授权给我,我可以经由 我们驻东京公使……进行商谈。他们高兴了,请求我立即照办。 ──引自美国公使田贝《论中日战争》 请回答: (1)材料一种作者为何指责李鸿章?理由是否属实? (2)材料二认为中国海军与日本相比“相形见绌”的原因是什么?其真实意图何在? (3)材料三中,清政府总署官员对中国军队作用的谈话,说明了什么根本性的问题? (4)分析以上材料,总结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何在。 【参考答案】 1.B 2.D 3.B 4.B 5.A 6.B 7.B 8.C 9.D 10.C 11.(1)因为他一味依赖外国,贻误了战机,基本属实。(2)中国财力有限,对海防投
入费用太少。为其消极抵抗的行径辩护。(3)清政府军队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内镇压人民的主 要工具。(4)清政府过于依赖外国;作战消极:妥协求和:士兵战斗力不强:日本则长期准 备充分
入费用太少。为其消极抵抗的行径辩护。(3)清政府军队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内镇压人民的主 要工具。(4)清政府过于依赖外国;作战消极;妥协求和;士兵战斗力不强;日本则长期准 备充分。 人品好的人,自带光芒,无论走到哪里,总会熠熠生辉。人活着,谁都会有烦恼,每天都有烦恼,最重要的是你不理会烦恼,烦恼自然就没有了!因此,朋友们,最好的活法,就只要记住这两句 话:烦恼天天有,不捡自然无!当你不开心的时候,想想自己还剩下多少天可以折腾,还有多少时间够你作践。你开心,这一天过了;不开心,一天也过了。想明白了,你就再也不会生气了。当 你烦恼的时候,想想人生就是减法,见一面少一面,活一天就少一天,还有什么好烦恼的呢,不忘人恩,不念人过,不思人非,不计人怨。不缺谁,不少谁,对得起良心就好。当你忧伤的时候, 想想生活就是一场路过,赤条条来,赤条条去,带不来一丝尘土,带不走半片云彩。什么功名利禄,什么人情往份,啥你都带不走,想明白了,还有什么好难过的?当你不满的时候,想想和富人 比,我们活着知足就是幸福。和病人比,我们活着健康就是幸福。和死人比,我们还活着就是幸福。人这辈子想活好,心要简单,人要糊涂。当你生气的时候,想想是否有必要为不值得的人生气? 有必要为不值得的事闹心?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养老,好好花钱就可以了。你好好的,家人好好的,一切也就好好的了!当你计较的时候,想想人在世间走,本是一场空,何必处处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