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大学学习生活中的挫折与应对 一以数学学院学生为例 PB20000296郑滕飞 摘要: 学习生活中的挫折与克服是绝大部分大学生都会遇到的实际性问题,回答 这个问题也是想要更好适应大学生活的必经之路。对此问题的出现与解决, 同人有不同的观点与策略。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 简单访谈了 部分科大数 学学院的学生,综合出了一些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并以社会心理学知识总结 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心理学、挫折 一、引言与调查方法 对几乎所有大学生来说,生活与学习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挫折。这 些挫折或大或小,也许会影响心情很久,或是影响到具体行为:又也许会被 笑而过,不会产生什么变化。但是,有些难以克服的挫折会成为生活中难以跨 越的障碍,让人产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甚至具有更大的负面影响。看到 同学们因挫折而痛苦、 述茫 令人感到十分受 由此 笔者进行 了这项关 挫折的研究,希望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挫折相关的情境,并得到行之有效 的合理应对方案。 调查中发现,学业压力是大学生产生挫折的重要原因,也是大学生活中的 主要立激瓶之 与大学生身心健康密切相关(柯小敏等, 2021)。由于数学学 院的课程较为困难, 在访谈中 几乎所 同学都提到了在数学学院的学习过程 中产生的挫败感。因此,本文的重心亦为学业上的挫折与相关的应对社会心 理学中,有诸多理论与此相关,而本文选取了研究中发现相关程度最大的两个 方面:社会态度与社会影陶,由此,本文以此两角度为主,浦以部分其他社会 心理学知识,结合具体事例与理论,对获得的结果进行整合与评述。 本文采取的最主要调查方式是访谈 访谈的问题主要分为三类:挫折的经 历与体会、挫折的对策与对所处 环境 如科大、 科大数学学院等)的想法。 访谈对象上,笔者选择了数学学院不同性别、学习情况、来源与方向选择的力 位大一学生,询问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经验与看法。除此之外,笔者还与更多同 学进行了并非正式访谈性质的对话,结合自身的观察,进行了一些总结。这些 对话也是文章重要的 篇息来源之 由于访谈问题的设计, 义的 主体也将分为挫折的经历、对策与所处环境 三个部分进行叙述,并利用社会心理学观点加以论证。 二、挫折的经历 在各位同学叙述的挫折经历中,经常出现的一点即为“落差感”。例如,访 谈中的同学B、C是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交流生,而其在选择交流生时,是按熙 高考数学由高到低选择的:又如,同学D在高中时有过数学竞赛的经历,并取 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来到大学后,由于数学学院的数学课程本身的困难、或是
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大学学习生活中的挫折与应对 ——以数学学院学生为例 PB20000296 郑滕飞 摘要: 学习生活中的挫折与克服是绝大部分大学生都会遇到的实际性问题,回答 这个问题也是想要更好适应大学生活的必经之路。对此问题的出现与解决,不 同人有不同的观点与策略。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简单访谈了部分科大数 学学院的学生,综合出了一些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并以社会心理学知识总结 了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心理学、挫折 一、引言与调查方法 对几乎所有大学生来说,生活与学习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挫折。这 些挫折或大或小,也许会影响心情很久,或是影响到具体行为;又也许会被一 笑而过,不会产生什么变化。但是,有些难以克服的挫折会成为生活中难以跨 越的障碍,让人产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甚至具有更大的负面影响。看到 同学们因挫折而痛苦、迷茫,令人感到十分难受,由此,笔者进行了这项关于 挫折的研究,希望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挫折相关的情境,并得到行之有效 的合理应对方案。 调查中发现,学业压力是大学生产生挫折的重要原因,也是大学生活中的 主要应激源之一,与大学生身心健康密切相关(柯小敏等,2021)。由于数学学 院的课程较为困难,在访谈中,几乎所有同学都提到了在数学学院的学习过程 中产生的挫败感。因此,本文的重心亦为学业上的挫折与相关的应对。社会心 理学中,有诸多理论与此相关,而本文选取了研究中发现相关程度最大的两个 方面:社会态度与社会影响,由此,本文以此两角度为主,辅以部分其他社会 心理学知识,结合具体事例与理论,对获得的结果进行整合与评述。 本文采取的最主要调查方式是访谈,访谈的问题主要分为三类:挫折的经 历与体会、挫折的对策与对所处环境(如科大、科大数学学院等)的想法。在 访谈对象上,笔者选择了数学学院不同性别、学习情况、来源与方向选择的九 位大一学生,询问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经验与看法。除此之外,笔者还与更多同 学进行了并非正式访谈性质的对话,结合自身的观察,进行了一些总结。这些 对话也是文章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 由于访谈问题的设计,本文的主体也将分为挫折的经历、对策与所处环境 三个部分进行叙述,并利用社会心理学观点加以论证。 二、挫折的经历 在各位同学叙述的挫折经历中,经常出现的一点即为“落差感”。例如,访 谈中的同学 B、C 是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交流生,而其在选择交流生时,是按照 高考数学由高到低选择的;又如,同学 D 在高中时有过数学竞赛的经历,并取 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来到大学后,由于数学学院的数学课程本身的困难、或是
自身听课习惯等原因,导致原来学习较好的人学习情况不佳,在第一次考试后 便能感觉到严重的落差。 1、落差产生的两种模式 运用社会心理学观点,落差也就是态度与事实的不一致而产生的认知失 调。这里的态度,指的是对数学学习与自身实力的评价。正如态度改变理论中 所说,认知失调越大,引起态度改变的可能性越大。同学D在访谈中提及,“如 果只是有点差,那能会启示我们认真学习,但如果是考得非常差,反而会降低 学习的动力。 这也意味着 这种情况下的态度改变,可能存在不同的方向。如 果只是一般的落差,更容易引起的是对学习态度的改变,从而引发更加努力。 同学D同样也提及了,一般的落差更容易引起“向更好的人靠近”的心理,也 就是因为周围人产生社会促进的作用,实际上可能是有益的。但如果落差太 大,更容易改变对自身的态度,认为自身的情况正常,从而难以作出努力。 时,为了维护 自己甚至可能会做出其他的举 动 比如 学B 表示,其实很多时候自己打游戏是一种“表面行为”,虽然展现出的是不认真, 其实有专注学习。这其实就对应了自我呈现中的自我妨碍策略, 一方面给他人 以印象,另一方面也给自己一个接受自我的借▣ 在学习上,相对夺成也是一个引起茨差的要原因。如果说前一种落美 的来源是“和自己比较”,这种落差的来源就是“和他人比较 同学H就在 谈中表示,在自己没有达成预期时,看到别人考得更高会加重挫败感。在学习 中,自己不清楚的东西发现他人很容易理解,也会产生同样的感觉。事实上, 同学H的成绩很不错,但仍然由于这种比较产生了挫败感。相对剥夺感作为通 过与参照群体进行比较而产生的消极认知和情绪体验,社会比较是其产生的重 而相对剥夺感的调节则常会依赖于对公正世界的信念(牛更枫等 2021)。但,在这个实例中 ,信念公正世界意味着 “认为他人与自己的所得都是 应得的”。反而可能更加强化对自我不足的过度认知,同学H就有这样的感受。 2、挫折经历的影响 二段中提到,挫败产生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而过大的挫败则很可 消极是 其 很关 的 为 更好成绩 的态度。例如,某以前成绩就不那么好的某同学分析: “现在的学习情况不佳 因为基础不足”,因此,这位同学做出了更多的努力去补足自己的基础:但,情 况相似且做出了同样分析的另一位同学却表示,T因这样的分析,时常感到现 在的成绩是合理的,从而丧失努力的动机。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究竞是否认 为雨成《成至小是进步)县否 一个可以通过当前努力而实现的东西。相 对剥夺感的相关理论也提到,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前提之 一为:认为他人获得的 东西是自己有机会获得的,也是类似的含义。在受访者中,BCDEF对挫折的影 响持消极的态度,主要原因为挫折产生的落差和打击:AGH肛则呈现了积极的态 度:A与H肯定挫折能产生的督促效果,E认为挫折让自己更好认识到了当前情 况与自身水平,I则强调了克服挫折后所收获的成长 总结而言 学业方面的 挫败最容易产生) 面 的 而米的绝望 但有时, 绝望 因为引起了对自我态度的改变,也能起到正面的效果,这与心理学角度分析得 到的结果是一致的。 除学业外,部分受访者与其他同学也提到了在人际交往上感到的挫败、在
自身听课习惯等原因,导致原来学习较好的人学习情况不佳,在第一次考试后 便能感觉到严重的落差。 1、落差产生的两种模式 运用社会心理学观点,落差也就是态度与事实的不一致而产生的认知失 调。这里的态度,指的是对数学学习与自身实力的评价。正如态度改变理论中 所说,认知失调越大,引起态度改变的可能性越大。同学 D 在访谈中提及,“如 果只是有点差,那能会启示我们认真学习,但如果是考得非常差,反而会降低 学习的动力。”这也意味着,这种情况下的态度改变,可能存在不同的方向。如 果只是一般的落差,更容易引起的是对学习态度的改变,从而引发更加努力。 同学 D 同样也提及了,一般的落差更容易引起“向更好的人靠近”的心理,也 就是因为周围人产生社会促进的作用,实际上可能是有益的。但如果落差太 大,更容易改变对自身的态度,认为自身的情况正常,从而难以作出努力。同 时,为了维护这样的“正常”,自己甚至可能会做出其他的举动。比如,同学 B 表示,其实很多时候自己打游戏是一种“表面行为”,虽然展现出的是不认真, 其实有专注学习。这其实就对应了自我呈现中的自我妨碍策略,一方面给他人 以印象,另一方面也给自己一个接受自我的借口。 在学习上,相对剥夺感也是一个引起落差的重要原因。如果说前一种落差 的来源是“和自己比较”,这种落差的来源就是“和他人比较”。同学 H 就在访 谈中表示,在自己没有达成预期时,看到别人考得更高会加重挫败感。在学习 中,自己不清楚的东西发现他人很容易理解,也会产生同样的感觉。事实上, 同学 H 的成绩很不错,但仍然由于这种比较产生了挫败感。相对剥夺感作为通 过与参照群体进行比较而产生的消极认知和情绪体验,社会比较是其产生的重 要诱发因素,而相对剥夺感的调节则常会依赖于对公正世界的信念(牛更枫等, 2021)。但,在这个实例中,信念公正世界意味着“认为他人与自己的所得都是 应得的”。反而可能更加强化对自我不足的过度认知,同学 H 就有这样的感受。 2、挫折经历的影响 在本节第二段中提到,挫败产生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而过大的挫败则很可能会产生消极影响,这其中,很关键的一点为对更好成绩 的态度。例如,某以前成绩就不那么好的某同学分析:“现在的学习情况不佳是 因为基础不足”,因此,这位同学做出了更多的努力去补足自己的基础;但,情 况相似且做出了同样分析的另一位同学却表示,Ta 因这样的分析,时常感到现 在的成绩是合理的,从而丧失努力的动机。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究竟是否认 为更好成绩(或至少是进步)是否是一个可以通过当前努力而实现的东西。相 对剥夺感的相关理论也提到,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前提之一为:认为他人获得的 东西是自己有机会获得的,也是类似的含义。在受访者中,BCDEF 对挫折的影 响持消极的态度,主要原因为挫折产生的落差和打击;AGHI 则呈现了积极的态 度:A 与 H 肯定挫折能产生的督促效果,E 认为挫折让自己更好认识到了当前情 况与自身水平,I 则强调了克服挫折后所收获的成长。总结而言,学业方面的 挫败最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是由之而来的绝望感,但有时,这样的绝望感 因为引起了对自我态度的改变,也能起到正面的效果,这与心理学角度分析得 到的结果是一致的。 除学业外,部分受访者与其他同学也提到了在人际交往上感到的挫败、在
自身健康情况上感到的挫败等其他挫折情况。无一例外地,这些挫败在有较大 改善希切,成是己经由千对策的洗取得到了部分改善的情况下,都能立生较为 积极的影响,积极影响不但包含对挫折 ,对自身情况的认知 还包括了增强遇 到挫折时的韧性, 更 容易被 倒:相对地 信况 看起 难以 前采取的对策没有起到什么效果时,挫败就更倾向于产生 负面的效果。关于料 败所立生的具体影响的大小,同学D举了 ·个例子:根据同学D的观察,即使 是小学中,入学时成绩更好的人也倾向于毕业时成绩更好。除了智力因素外, 很大程度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对自己的态度(这个例子里为对自己学习情况的 定位)产生了差异 而如 果身边的 家长强化了 种拳 结果 更加明 显。由此可见,这样的不同想法其实能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直接决定之后的 学习生活中的状态,从而影响到更多事情。这同样也揭示了,下一部分关于挫 折对策的研究的重要性。 三、挫折的对策 受访同学们关于挫折自身对策的选取,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躲避型与面对 型。这两种想法有各自的考虑与道理。这里仍然从最常见的学业上说起。 1、躲避型策略的相关分析 躲避型, 或是用同学A的玩笑话说 “逃避型 代表着放下挫折与其所 应的后果,这其中又分两种。 一类是例如同学A,选择放松自已,从而找回男 好的状态。在社会心理学中,这基本可以对应减轻失调的方式中的“回避不一 致”。当感到这样的失调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多于正面影响时,回避不一致会成 为较为常用的成轻失调方式 对A来说 具体的方式包括看电影、旅游等等 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可 「首 看风景 也成 选的 式 这些方 式的共同点在于,提供了挫折面前分心的可能,使自己不要过度集中于挫折, 从而能以更好的心态面对它。另一类,则是例如同学E和F,在经历学习上的 打击后后,发现,可能以当前情况难以彻底解决问题,再加上本来就志不在数 学,决定转院到白己感兴的专业。在访谈中,下表示, 现在的课程已经明 显感到 更不用说后期更加困难的课程了 因出 既然本身就不那 么喜欢数学 不如尽 去到更喜欢的管理学 而对参加了强基计划的 G来说,由于政策原因,无法做到转院,但是因为强基计划只有保研的选择, 对GPA并无高要求,因此可以花申名时间在白己克欢的车桔上,事何况,数学 专业本身的经济前景也未必好。Ta表示,希望将来有机会时可以辅修经济学 或是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既能拓展自己的兴趣,也能给自己更多选择。 实后 这也是 避失调的 的原因。但是,经过访读发现, 不过更为彻 直接规避掉了 可能引起失调 几乎所有选择躲避方式的同学都具有 个共 特点,也就是内心最希望的选择并不是数学。他们原本的希望可能是物理、生 物、医学、金融,又因为高考分数或是其他原因来到了数学专业。由此, 成结如何,他们对千学好数学本身并不会立生太大的妆今,因出更容易钙时或 是永久性从这样的挫败中离开 而事实上,他们取得很好成绩的概率确实并不 高,但由于并没有太大失调的存在,他们的心态基本不会出现很大的问题。而 反之,对于学好数学执念很强的人,这样的认知失调就成为了一定要解决的问 题,由此也只能采取面对型的策略
自身健康情况上感到的挫败等其他挫折情况。无一例外地,这些挫败在有较大 改善希望,或是已经由于对策的选取得到了部分改善的情况下,都能产生较为 积极的影响,积极影响不但包含对挫折、对自身情况的认知,还包括了增强遇 到挫折时的韧性,更不容易被击倒;相对地,当情况看起来难以改善,或是当 前采取的对策没有起到什么效果时,挫败就更倾向于产生负面的效果。关于挫 败所产生的具体影响的大小,同学 D 举了一个例子:根据同学 D 的观察,即使 是小学中,入学时成绩更好的人也倾向于毕业时成绩更好。除了智力因素外, 很大程度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对自己的态度(这个例子里为对自己学习情况的 定位)产生了差异。而如果身边的老师、家长强化了这种差异,结果会更加明 显。由此可见,这样的不同想法其实能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直接决定之后的 学习生活中的状态,从而影响到更多事情。这同样也揭示了,下一部分关于挫 折对策的研究的重要性。 三、挫折的对策 受访同学们关于挫折自身对策的选取,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躲避型与面对 型。这两种想法有各自的考虑与道理。这里仍然从最常见的学业上说起。 1、躲避型策略的相关分析 躲避型,或是用同学 A 的玩笑话说,“逃避型”,代表着放下挫折与其所对 应的后果,这其中又分两种。一类是例如同学 A,选择放松自己,从而找回更 好的状态。在社会心理学中,这基本可以对应减轻失调的方式中的“回避不一 致”。当感到这样的失调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多于正面影响时,回避不一致会成 为较为常用的减轻失调方式。对 A 来说,具体的方式包括看电影、旅游等等。 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中,听音乐、运动、看风景也成为了备选的方式。这些方 式的共同点在于,提供了挫折面前分心的可能,使自己不要过度集中于挫折, 从而能以更好的心态面对它。另一类,则是例如同学 E 和 F,在经历学习上的 打击后后,发现,可能以当前情况难以彻底解决问题,再加上本来就志不在数 学,决定转院到自己更感兴趣的专业。在访谈中,E 表示,现在的课程已经明 显感到了难以学习,更不用说后期更加困难的课程了,因此,既然本身就不那 么喜欢数学,不如尽早去到更喜欢的管理学院专业去。而对参加了强基计划的 G 来说,由于政策原因,无法做到转院,但是因为强基计划只有保研的选择, 对 GPA 并无高要求,因此可以花更多时间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更何况,数学 专业本身的经济前景也未必好 。Ta 表示,希望将来有机会时可以辅修经济学 或是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既能拓展自己的兴趣,也能给自己更多选择。实质 上,这也是一种回避失调的策略,不过更为彻底,直接规避掉了可能引起失调 的原因。但是,经过访谈发现,几乎所有选择躲避方式的同学都具有一个共同 特点,也就是内心最希望的选择并不是数学。他们原本的希望可能是物理、生 物、医学、金融,又因为高考分数或是其他原因来到了数学专业。由此,无论 成绩如何,他们对于学好数学本身并不会产生太大的执念,因此更容易暂时或 是永久性从这样的挫败中离开。而事实上,他们取得很好成绩的概率确实并不 高,但由于并没有太大失调的存在,他们的心态基本不会出现很大的问题。而 反之,对于学好数学执念很强的人,这样的认知失调就成为了一定要解决的问 题,由此也只能采取面对型的策略
2、关于自我的面对型策略 于面对型的策略 方者们表达了很多不同的观点。 基本成为共识的 个很艰难的过程, 甚至想要调整到 ·个积极的状态本身 就十分困难。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人对学习都产生过“我应该好好学习”的 态度,但能因为这种态度真的进行持续性的努力的人并不算多。下面,笔者将 根据这些观点展开论述: ,同学C、D都提到了设定一个目标或是寄托的策略。不少 同学也认为,大学学习生活中的迷茫很大程度来源于失去了努力的目标。同学 C在他人向Ta求助时建议他人先试着找到自己的兴趣与方向,因为这些能带来 充实感。同学D认为,寄托或是目标生效的很大程度原因是改变了对自己的态 度,不再敷衍“混日子”,而是开始认真为了什么而努力。某种程度来说,这些 管略的目的是增器“要好解受习”这样 一个较为虚幻的态度与具体的努力行为 之间的联系 所谓设立目标 可 对应社会心理学中增强态 度的可得性 明确的人能更加明确地感受到对具体学习的态度,也能说出每个学科具体需要 达到怎样的程度,而不是过于模糊的“好好学习”。这个策略总体很有道理,但 实现难点在于,如何设立一个合理且鬼意为之付出努力的目标。如果目标本身 难以找到,也很难对应地找到期望。同学B在这 一块上也提出了想法:先行设 一些较容易达成的小目标 Ta就开玩笑称自己“把均分当作满分 就是先将均分作为努力目标, 收获了不错甚至高于预期的效果,接下来,将这 样的效果保特下去,自然就能取得更多的进步 第二,同学D与H亦指出,如果在挫败中感到自己接受了现实,则更容易 失去努力的动力。这个观点与第一部分的研究相符, 由此,应该尽力避免白已 的态度改变向负面的方向发展。无论当前情况怎样 至少应该给自己 一个能变 得更好的期望,方可获得努力的基本 动力 第三,同学I提出,有 ·个很重要的策略是做好心理预期和准备。当对 些东西的困难程度或复杂程度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后,便能找到分配时间的方 式,并且不容易受到太大的打击。从认知失调的理论来说,这是通过调整自己 的认知来适应新的情况。从态度转化为行为的角度来说 是审洁渐地认识泰 从而能产生更进 值得注意的 亦有可 产生更大的挫败感。因此,同学I也提出,除了做好准备 外,也应确定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注意“及时止损”与“以退为进”的重要 性。这其实避免了过大落差的产生,也是属于降低认知失调的方式。这两种方 方法结合,保证了心理的稳定状态,从而维持局面不至于落入不可控的境地。】 也提到,在逆境中可以获取经验增强内心 从而对以后产生帮助。这些看法与 心理弹性的理论是相符的 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更容易获得积极的结 果,而评估逆境可以更好实现心理弹性的过程(阳红,2015)。 第四,根据笔者个人的经验与交流中产生的观点,还有一个行之有效的策 略,即先以设定日程等方式强行驱动一些行动,再从这些行动出发慢慢对自己 做出改变。对笔者来说,在设定了日程后,效率有显著的提升,并且在一段时 间后, 不用再标注具体日程, 要将每个任务的截止日期写在日程表上 就自 自己规划出一个合理的节奏完成这些任务。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利 用行动所产生的认知失调反过来改变自身的态度。由于态度中本就含有一定行 为成分,在具体行为的促进下,更容易扭转之前的负面态度
2、关于自我的面对型策略选取 关于面对型的策略,受访者们表达了很多不同的观点。基本成为共识的 是,想要做出改变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甚至想要调整到一个积极的状态本身 就十分困难。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人对学习都产生过“我应该好好学习”的 态度,但能因为这种态度真的进行持续性的努力的人并不算多。下面,笔者将 根据这些观点展开论述: 第一,在访谈中,同学 C、D 都提到了设定一个目标或是寄托的策略。不少 同学也认为,大学学习生活中的迷茫很大程度来源于失去了努力的目标。同学 C 在他人向 Ta 求助时建议他人先试着找到自己的兴趣与方向,因为这些能带来 充实感。同学 D 认为,寄托或是目标生效的很大程度原因是改变了对自己的态 度,不再敷衍“混日子”,而是开始认真为了什么而努力。某种程度来说,这些 策略的目的是增强“要好好学习”这样一个较为虚幻的态度与具体的努力行为 之间的联系。所谓设立目标,可以对应社会心理学中增强态度的可得性。目标 明确的人能更加明确地感受到对具体学习的态度,也能说出每个学科具体需要 达到怎样的程度,而不是过于模糊的“好好学习”。这个策略总体很有道理,但 实现难点在于,如何设立一个合理且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目标。如果目标本身 难以找到,也很难对应地找到期望。同学 B 在这一块上也提出了想法:先行设 定一些较容易达成的小目标,例如 Ta 就开玩笑称自己“把均分当作满分”,也 就是先将均分作为努力目标,收获了不错甚至高于预期的效果,接下来,将这 样的效果保持下去,自然就能取得更多的进步。 第二,同学 D 与 H 亦指出,如果在挫败中感到自己接受了现实,则更容易 失去努力的动力。这个观点与第一部分的研究相符,由此,应该尽力避免自己 的态度改变向负面的方向发展。无论当前情况怎样,至少应该给自己一个能变 得更好的期望,方可获得努力的基本动力。 第三,同学 I 提出,有一个很重要的策略是做好心理预期和准备。当对一 些东西的困难程度或复杂程度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后,便能找到分配时间的方 式,并且不容易受到太大的打击。从认知失调的理论来说,这是通过调整自己 的认知来适应新的情况。从态度转化为行为的角度来说,这是更清晰地认识态 度目标,从而能产生更进一步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做心理准备时,亦有可 能随着了解的加深,产生更大的挫败感。因此,同学 I 也提出,除了做好准备 外,也应确定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注意“及时止损”与“以退为进”的重要 性。这其实避免了过大落差的产生,也是属于降低认知失调的方式。这两种方 方法结合,保证了心理的稳定状态,从而维持局面不至于落入不可控的境地。I 也提到,在逆境中可以获取经验增强内心,从而对以后产生帮助。这些看法与 心理弹性的理论是相符的,在逆境中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更容易获得积极的结 果,而评估逆境可以更好实现心理弹性的过程(阳红,2015)。 第四,根据笔者个人的经验与交流中产生的观点,还有一个行之有效的策 略,即先以设定日程等方式强行驱动一些行动,再从这些行动出发慢慢对自己 做出改变。对笔者来说,在设定了日程后,效率有显著的提升,并且在一段时 间后,不用再标注具体日程,只要将每个任务的截止日期写在日程表上,就能 自己规划出一个合理的节奏完成这些任务。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利 用行动所产生的认知失调反过来改变自身的态度。由于态度中本就含有一定行 为成分,在具体行为的促进下,更容易扭转之前的负面态度
3、关于他人的面对型策略选取 之前四点的重心都在于自我做出的对策,而接下来的三点则主要将目光投 向了他人,例如长 同学等所能起到的 第一,社会支持产生的影响。事实上,访谈过程中,不少同学都觉得,社 会支持所能起到的影响十分有限。同学D就认为,由于只有个人的改变才能带 来真正的作用,外界的影响必须作用于个人才能真正起到作用。但,个人态度 的改变本就困难的,外界作用就更难起到效果。因此,大学生主动寻求社会支 持的比例其实很低 前人的调查也支持了这个结论 大学生在遇到烦恼时 有1山,02%的人主动寻求帮助,84.4%的人很少或偶尔寻求帮助,4.58%的人根本 不寻求帮助(程虹娟,004)。旧是,大部分的调查又显示,社会支特在不少方 面都能起到切实的帮助,例如自我效能感与自尊的提升(黎志华等,2015)。在 访谈中,笔者注意到,这样的偏差有一个很重要的产牛原因.一些同学表示 获得来自各方面的社会支持确实能让自己感觉舒服不少 但是,这样的支持却 难以直接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动力。从这样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能起到的主要 意义在于维护心理状态的稳定上,避免极端情况的发生。同时,也能为其他的 具体方案储备一些能量。不过总体而言,笔者认为,社会支持在挫折的应对上 起到的仍然是偏铺助型的作用,无论是情感上的培伴坏是提供切实律议,最终 还是要落到个人的执行上 同学B 是供了 个很有意思的思路。由于同学B是交流生 交流生 内部也存在 一定的比较、竞争。而对同学B来说,这样的比较与竞争恰恰成为 了T努力的动机之一。虽然,同学B表示,其实他们几个人的成绩放在整体来 看都在中等偏下的位置,但这样的竞争还是能让自己在现有基础上进步。这就 与社会促进的理论相对应。在这个例子上,当有他人在场时,由于社会比较的 压力,能更好地 完成原本的工作 社会促进的效应在这个 题上也有其他的应 用,例如,在选择一起自习或独立自习的问题上,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经验 而这很大程度就取决于对个人来说发生的究竞是社会促进还是社会抑制。对笔 者而言,社会促进的成分更高,因此笔者更倾向于选择找同伴共同自习。在访 谈中,也有其他同学倾向于独立自习,认为自己在独立自习时完成任务效率更 高 第三,很重要的 点是 防范 人有时 到的负面影响, 同学B就尖锐地 指出,有些时候,去图书馆自习等行为实质上是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只是由 于心里产生的“既然其他人去了,我也应该去,因为我学习的时间不能少于周 围人”之类的想法。这种情况下,实际的效率仍然是非常低下的,甚至还不如 兴地玩耍。这也启示若, 当采取进行去图书馆自习等学习方式时,最好先定 每次的具体目的与预期完成的任务 样才目 限度地保证自己的 而避免他人带来的负面影响。访谈中也发现,他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来自很 多方面,也许是相对剥夺感,也许是竞争心理引起的负面效果,又或许是从 众。由此,母个人有不同的摆脱这些负面影明的策路。最常见的策略即为,规 辟可能立牛这些负面影响的因素,并及时提醒白己原本的目的 4、策略总结 虽然在考虑学习上遇到的挫折时,笔者将策略分为了躲避型与面对型,但 实际的情况下,有效的应对往往是策略综合应用的结果。躲避型策略的意义在
3、关于他人的面对型策略选取 之前四点的重心都在于自我做出的对策,而接下来的三点则主要将目光投 向了他人,例如长辈、老师、同学等所能起到的作用。 第一,社会支持产生的影响。事实上,访谈过程中,不少同学都觉得,社 会支持所能起到的影响十分有限。同学 D 就认为,由于只有个人的改变才能带 来真正的作用,外界的影响必须作用于个人才能真正起到作用。但,个人态度 的改变本就困难的,外界作用就更难起到效果。因此,大学生主动寻求社会支 持的比例其实很低,前人的调查也支持了这个结论:大学生在遇到烦恼时, 只 有 11.02%的人主动寻求帮助, 84.4%的人很少或偶尔寻求帮助, 4.58%的人根本 不寻求帮助(程虹娟,2004)。但是,大部分的调查又显示,社会支持在不少方 面都能起到切实的帮助,例如自我效能感与自尊的提升(黎志华等,2015)。在 访谈中,笔者注意到,这样的偏差有一个很重要的产生原因:一些同学表示, 获得来自各方面的社会支持确实能让自己感觉舒服不少,但是,这样的支持却 难以直接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动力。从这样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能起到的主要 意义在于维护心理状态的稳定上,避免极端情况的发生。同时,也能为其他的 具体方案储备一些能量。不过总体而言,笔者认为,社会支持在挫折的应对上 起到的仍然是偏辅助型的作用,无论是情感上的陪伴还是提供切实建议,最终 还是要落到个人的执行上。 第二,同学 B 提供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思路。由于同学 B 是交流生,交流生 内部也存在一定的比较、竞争。而对同学 B 来说,这样的比较与竞争恰恰成为 了 Ta 努力的动机之一。虽然,同学 B 表示,其实他们几个人的成绩放在整体来 看都在中等偏下的位置,但这样的竞争还是能让自己在现有基础上进步。这就 与社会促进的理论相对应。在这个例子上,当有他人在场时,由于社会比较的 压力,能更好地完成原本的工作。社会促进的效应在这个问题上也有其他的应 用,例如,在选择一起自习或独立自习的问题上,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经验, 而这很大程度就取决于对个人来说发生的究竟是社会促进还是社会抑制。对笔 者而言,社会促进的成分更高,因此笔者更倾向于选择找同伴共同自习。在访 谈中,也有其他同学倾向于独立自习,认为自己在独立自习时完成任务效率更 高。 第三,很重要的一点是,防范他人有时起到的负面影响。同学 B 就尖锐地 指出,有些时候,去图书馆自习等行为实质上是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只是由 于心里产生的“既然其他人去了,我也应该去,因为我学习的时间不能少于周 围人”之类的想法。这种情况下,实际的效率仍然是非常低下的,甚至还不如 尽兴地玩耍。这也启示着,当采取进行去图书馆自习等学习方式时,最好先定 下每次的具体目的与预期完成的任务。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自己的效率, 而避免他人带来的负面影响。访谈中也发现,他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来自很 多方面,也许是相对剥夺感,也许是竞争心理引起的负面效果,又或许是从 众。由此,每个人有不同的摆脱这些负面影响的策略。最常见的策略即为,规 避可能产生这些负面影响的因素,并及时提醒自己原本的目的。 4、策略总结 虽然在考虑学习上遇到的挫折时,笔者将策略分为了躲避型与面对型,但 实际的情况下,有效的应对往往是策略综合应用的结果。躲避型策略的意义在
于,给自己一个暂时从挫折中放松的空间。在访谈中,哪怕是成绩与学习情况 都处在全院前几名的同学,也表示,想要保持状态,需要充分的放松。 与之相 在采用 等方法减轻失调后 取面对型的策略进 升效果。从自身的角度来说,心 理上最重要的是保持自身的清醒, 合理分析局 面。接下来,无论是设定目标、做好准备、保持积极,都可能成为摆脱当前困 境的方式。除此之外,靠强行驱动行动从而倒逼态度改变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 效的方式。从他人的角度来说,遭遇挫折时不妨主动寻求帮助,并在社会支持 中稳定自己的心态。此外 可以充分利用社会促进的效应,借由竞争等行为或 想法获取动力。但同时,也应注意到规避他人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主动远离 可能造成这些负面影响的因素。 总体来说,这是根据访谈结果与社会心理学分析得出的一个较为抽象的应 对策略,不过其中的具体方案仍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虽然以上的讨论主要是 针对学业方面遭遇的挫折,对于其他的挫折也可以进行类似的应对,也即:先 暂避, 调整心 再保持冷静 分利 可能的有效策略 同时可以适当寻求他人 的帮助,充分利用社会促进效应,综合各种策略达到摆脱困境的效果。 四、对数学学院环境的思考 数学学院由于其课程难度较高,在学业上更易给同学带来挫折, 而数学学 院中,包括同学、老师等构成的学院环境本身,也存在一些对克服挫折或是 好进行学习生活的有利或不利因素。由此,本节将从环境的角度,结合访谈与 社会心理学知识具体分析这两方面的因素。 1、环境的有利因素 对同学A来说,在数学学院产生的核心感受是“自由”。比如,绝大部分课 程不会强制上课时的专注,甚至不少课程没有点名,实质上没有强制到课。从 社会影响的角度分析,来自外部力量的施压的顺从与来自强制命令的服从都几 乎不存在。由此,环培对个人做出的改变基本依赖于个人接纳环境所成予的价 值观 同学H认为,数学学院的环境总体而言是 一个较能促进学习的环境 主士 原因在于,数院的同学们中大部分是处在认真学习的状态中的,因此整个学院 有较为浓厚的学习与研究氛围。从社会影响的角度,这些认真学习的同学们触 发了正面的社会规范效应。在潜移默化中,“应该认真学习”成为了一个被学院 公认为正确的行为准则。从积极的角度来说,这确实保讲了学院的学风,也让 在环境中的同学们学习的认真程度更容易被带动。某种意义上来说,整个科大 都是具有这样 同学I也提到了环境的“自由”,此外,同样是出于自由,特长可以得到 定的发展,可以做到一些想做的事,因此会拥有较高的上限。与同学H类似观 点的基础上,同学I认为,在这样“认真学习”的大环境中,数学学院相对是 个比较安静的地方,大家的竞争心理并没有那么强。因此,虽然课程仍然会 带来较大的压力 出于竞争的压力实阿 寸并没有那么大 有着更多留给 我的空间。在整体上,这似乎指向了社会促进的反面 会懈息。由于同学 们对竞争的关注不那么高,实际上也就是成绩得到的评估减弱了,从而对于数 学学院的学习这一复杂的任务,普遍表现更佳。从通俗的角度来解释,也就是
于,给自己一个暂时从挫折中放松的空间。在访谈中,哪怕是成绩与学习情况 都处在全院前几名的同学,也表示,想要保持状态,需要充分的放松。与之相 对,在采用回避不一致等方法减轻失调后,就需要采取面对型的策略进一步提 升效果。从自身的角度来说,心理上最重要的是保持自身的清醒,合理分析局 面。接下来,无论是设定目标、做好准备、保持积极,都可能成为摆脱当前困 境的方式。除此之外,靠强行驱动行动从而倒逼态度改变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 效的方式。从他人的角度来说,遭遇挫折时不妨主动寻求帮助,并在社会支持 中稳定自己的心态。此外,可以充分利用社会促进的效应,借由竞争等行为或 想法获取动力。但同时,也应注意到规避他人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主动远离 可能造成这些负面影响的因素。 总体来说,这是根据访谈结果与社会心理学分析得出的一个较为抽象的应 对策略,不过其中的具体方案仍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虽然以上的讨论主要是 针对学业方面遭遇的挫折,对于其他的挫折也可以进行类似的应对,也即:先 暂避,调整心态;再保持冷静,分析可能的有效策略;同时可以适当寻求他人 的帮助,充分利用社会促进效应,综合各种策略达到摆脱困境的效果。 四、对数学学院环境的思考 数学学院由于其课程难度较高,在学业上更易给同学带来挫折,而数学学 院中,包括同学、老师等构成的学院环境本身,也存在一些对克服挫折或是更 好进行学习生活的有利或不利因素。由此,本节将从环境的角度,结合访谈与 社会心理学知识具体分析这两方面的因素。 1、环境的有利因素 对同学 A 来说,在数学学院产生的核心感受是“自由”。比如,绝大部分课 程不会强制上课时的专注,甚至不少课程没有点名,实质上没有强制到课。从 社会影响的角度分析,来自外部力量的施压的顺从与来自强制命令的服从都几 乎不存在。由此,环境对个人做出的改变基本依赖于个人接纳环境所赋予的价 值观。 同学 H 认为,数学学院的环境总体而言是一个较能促进学习的环境,主要 原因在于,数院的同学们中大部分是处在认真学习的状态中的,因此整个学院 有较为浓厚的学习与研究氛围。从社会影响的角度,这些认真学习的同学们触 发了正面的社会规范效应。在潜移默化中,“应该认真学习”成为了一个被学院 公认为正确的行为准则。从积极的角度来说,这确实促进了学院的学风,也让 在环境中的同学们学习的认真程度更容易被带动。某种意义上来说,整个科大 都是具有这样一个环境。 同学 I 也提到了环境的“自由”,此外,同样是出于自由,特长可以得到一 定的发展,可以做到一些想做的事,因此会拥有较高的上限。与同学 H 类似观 点的基础上,同学 I 认为,在这样“认真学习”的大环境中,数学学院相对是 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大家的竞争心理并没有那么强。因此,虽然课程仍然会 带来较大的压力,出于竞争的压力实际上相对并没有那么大,有着更多留给自 我的空间。在整体上,这似乎指向了社会促进的反面——社会懈怠。由于同学 们对竞争的关注不那么高,实际上也就是成绩得到的评估减弱了,从而对于数 学学院的学习这一复杂的任务,普遍表现更佳。从通俗的角度来解释,也就是
患得患失的心理减少了,便能更好地沉下心面对艰难的课程 2、环境的不利因素 上述提到的第 一点“自由”,本身就存在其不利影响。如同学A所提出的 由于缺少监督,在这样的环境中,同学们更容易产生懈怠。除此之外,竞争本 身也存在其负面影响,也就是所谓的“卷”。由于边际效应的存在,过度竞争会 走向所有人都不获利的方向。 同学T根到.或许品由干音鱼压力,科大里右不小说话克欢阴阳怪白的人 存在。阴阳怪气的实质是 为直接的攻击行为 ,而且由于其中说反话 的成分较多, 一般来说是工具性大于情绪性的。科大的情况基本符合挫折-攻击 理论的模型:由于学业难度与性别比例等情况,在科大生活的人易在各个方面 感到挫折。当负面情绪被激发后,就很容易产生针对他人的攻击行为。同学1 也提到,总体而言,科大的人际关系是较为冷漠的,同学们容易沉浸在虚幻的 世中同T公析 ,这可能是由于未真正完成从高考状 态到大学状态的转 变,仍然被过度竞争的环境所束缚。从亲社会行为的角度来看待,由于在 是否为自身责任与掂量利弊两个环节中,同学们往往会偏向与自身无关的态 度,并因竞争关系而认定提供援助是对自己无益的,伸出援手的可能性就此减 小。但同时,笔者认为,在数学学院,人际关系的情况是好于整体的。这或许 是因为课程的困难增强了同学们的共情程度,因此增强了亲社会行为的动机 同学I亦指出 学院本身对学生 心理状况与个性 展等方面的 天王仔 不足。因此,在拥有一定自由度的情况下,不必将视线只放在学习上,而忽略 了大学生活中其他重要的部分。 3、对环境的反思与个人的选择 作为个体 虽 对整体 的改变或许存在局限 但仍然有可以改进的部 分。总体而言为:尽力利用有利因素, 避免受到不利因索的负面影,更避凭 成为不利因素的一员。 个较为良好的状态是,利用好相对自由的空间发展自 己的爱好与长处,并适当交际,增强社会性以加强自身心理稳定(唐辉一等, 2021)。正确对待挫折,用共情、宽恕超越认知缺损,约束对他人的攻击行为 及时伸出摆毛 需要帮助的 人提供帮助。 在习中. 应处理好从众 争心理 明确学习的内容 不被卷入过度竞争。这样的理想状态下, 境的 势得以被发挥,而劣势则得以消解。事实上,在数学学院的历史上,也已经有 前辈为更多人达到理想的状态而进行过努力,例如13级的某位章姓学长。或许 可以期待,当有更多人认可这样的状态,数学学院本身的环境也能得到改善。 当对他人的帮助得以压过攻击成为交流方式的主体,相信在“卷”之外会多出 一份属于数学学院的温暖。 五、总结 在挫折经历、对箭与对环培的思老三个部分中,笔者从补会心理学角度总 结出了相关的分析与策略。可以说,在有关挫折与应对的讨论中,最重要的 点是保持自身的清醒与对当前局面的判断。只有对自身、对局面都有着较为充 分的认识时,才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对策。 此外,自身的态度与外界环境都会对自己产生重要的影响,但在内外的共
患得患失的心理减少了,便能更好地沉下心面对艰难的课程。 2、环境的不利因素 上述提到的第一点“自由”,本身就存在其不利影响。如同学 A 所提出的, 由于缺少监督,在这样的环境中,同学们更容易产生懈怠。除此之外,竞争本 身也存在其负面影响,也就是所谓的“卷”。由于边际效应的存在,过度竞争会 走向所有人都不获利的方向。 同学 I 提到,或许是由于竞争压力,科大里有不少说话喜欢阴阳怪气的人 存在。阴阳怪气的实质是一种较为直接的攻击行为,而且由于其中说反话一类 的成分较多,一般来说是工具性大于情绪性的。科大的情况基本符合挫折-攻击 理论的模型:由于学业难度与性别比例等情况,在科大生活的人易在各个方面 感到挫折。当负面情绪被激发后,就很容易产生针对他人的攻击行为。同学 I 也提到,总体而言,科大的人际关系是较为冷漠的,同学们容易沉浸在虚幻的 世界中。同学 I 分析,这可能是由于未真正完成从高考状态到大学状态的转 变,仍然被过度竞争的环境所束缚。从亲社会行为的角度来看待,由于在判断 是否为自身责任与掂量利弊两个环节中,同学们往往会偏向与自身无关的态 度,并因竞争关系而认定提供援助是对自己无益的,伸出援手的可能性就此减 小。但同时,笔者认为,在数学学院,人际关系的情况是好于整体的。这或许 是因为课程的困难增强了同学们的共情程度,因此增强了亲社会行为的动机。 同学 I 亦指出,学院本身对学生心理状况与个性发展等方面的关注仍存在 不足。因此,在拥有一定自由度的情况下,不必将视线只放在学习上,而忽略 了大学生活中其他重要的部分。 3、对环境的反思与个人的选择 作为个体,虽然对整体环境的改变或许存在局限,但仍然有可以改进的部 分。总体而言为:尽力利用有利因素,避免受到不利因素的负面影响,更避免 成为不利因素的一员。一个较为良好的状态是,利用好相对自由的空间发展自 己的爱好与长处,并适当交际,增强社会性以加强自身心理稳定(唐辉一等, 2021)。正确对待挫折,用共情、宽恕超越认知缺损,约束对他人的攻击行为; 及时伸出援手,对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在学习中,应处理好从众心理与竞 争心理,明确学习的内容,不被卷入过度竞争。这样的理想状态下,环境的优 势得以被发挥,而劣势则得以消解。事实上,在数学学院的历史上,也已经有 前辈为更多人达到理想的状态而进行过努力,例如 13 级的某位章姓学长。或许 可以期待,当有更多人认可这样的状态,数学学院本身的环境也能得到改善。 当对他人的帮助得以压过攻击成为交流方式的主体,相信在“卷”之外会多出 一份属于数学学院的温暖。 五、总结 在挫折经历、对策与对环境的思考三个部分中,笔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总 结出了相关的分析与策略。可以说,在有关挫折与应对的讨论中,最重要的一 点是保持自身的清醒与对当前局面的判断。只有对自身、对局面都有着较为充 分的认识时,才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对策。 此外,自身的态度与外界环境都会对自己产生重要的影响,但在内外的共
司作用中,由于外界环境存在一定的客观性,内部的调话往往对自己更重要 并且,通过合理的内在策略选取,更能充分发挥出外部环境而产生社会促进等 作用 情况 步获得改善。 当然,虽然自身调适十分关键,也不要忽略及 时向外界寻求帮助的重要性。有时,社会支持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善。 最后,无论是遇到怎样的挫折与打击,都并不意味着一切的结束。总会存 在能将当前局面变得更好的对策。哪怕看起来只是一点点的改进,只要积累起 来,也总能聚成更加不可思议的结果 一那怕是对课程极难的数学学院,成是 其他方面的看似难以逆转的挫折,都是如此。也正因如此,不论是所谓“躲避 型”还是 面对型”, 一份针对挫折的对策, 每一个做出决定的人都值得 重。当这些尊重与对他人的帮助、信任结合,数学学院终将变得不再令人望而 生畏,而是成为一个可以相互探讨、学习,共同进步的空间。 参考文献 程虹娟,张春和,龚永辉.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牡会科学 版),2004(01):88-91 柯小敏.郑林科.大学生舒缓学业压力及其反应:心理资本中介效应与性别调节效应的实 证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21.33(03):110-115. 黎志华尹需云补会支持对大学牛希望的影向机制:白和白我效能的中介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有 ,2015,31(05):610-61 牛更枫,史晓涵,孙晓军 .相对利感和公止世界后念 -SNS中上行社会比较对大学生 的心理影响[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03):77-87+126-127. 唐辉一,陈倩,吴俊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述情障碍的中介作用及其 性别差异[山/0L].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05):735-742. 阳红,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压力事件、自我差异、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及学校适应 的关系研究[D1.西南大学,201 致谢 首先,感谢杨映秋老师一学期的悉心教导。这篇论文中,几平全部的分析 都来源于课上所习得的知识。还要感谢所有参与访谈与交流的同学们,这些交 流组建出了论文的核 也让我认识到了 者多不同的观点 咸谢所 论文设计与撰写过程中提供过帮助或建议的人,在你们的鼓励与支持下,这篇 文章才得以完成
同作用中,由于外界环境存在一定的客观性,内部的调适往往对自己更重要。 并且,通过合理的内在策略选取,更能充分发挥出外部环境而产生社会促进等 作用,使情况进一步获得改善。当然,虽然自身调适十分关键,也不要忽略及 时向外界寻求帮助的重要性。有时,社会支持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善。 最后,无论是遇到怎样的挫折与打击,都并不意味着一切的结束。总会存 在能将当前局面变得更好的对策。哪怕看起来只是一点点的改进,只要积累起 来,也总能聚成更加不可思议的结果——哪怕是对课程极难的数学学院,或是 其他方面的看似难以逆转的挫折,都是如此。也正因如此,不论是所谓“躲避 型”还是“面对型”,每一份针对挫折的对策,与每一个做出决定的人都值得尊 重。当这些尊重与对他人的帮助、信任结合,数学学院终将变得不再令人望而 生畏,而是成为一个可以相互探讨、学习,共同进步的空间。 参考文献 程虹娟,张春和,龚永辉.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4(01):88-91. 柯小敏,郑林科.大学生舒缓学业压力及其反应:心理资本中介效应与性别调节效应的实 证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21,33(03):110-115. 黎志华,尹霞云.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希望的影响机制: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31(05):610-617. 牛更枫,史晓涵,孙晓军.相对剥夺感和公正世界信念——SNS 中上行社会比较对大学生 的心理影响[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03):77-87+126-127. 唐辉一,陈倩,吴俊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述情障碍的中介作用及其 性别差异[J/OL].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05):735-742. 阳红.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压力事件、自我差异、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及学校适应 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5. 致谢 首先,感谢杨映秋老师一学期的悉心教导。这篇论文中,几乎全部的分析 都来源于课上所习得的知识。还要感谢所有参与访谈与交流的同学们,这些交 流组建出了论文的核心,也让我认识到了诸多不同的观点。最后,感谢所有在 论文设计与撰写过程中提供过帮助或建议的人,在你们的鼓励与支持下,这篇 文章才得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