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温里剂
第十章 温里剂
概念 凡以温里药为主组成,具 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等作用, 用于治疗里寒证的方剂,统称 为温里剂
凡以温里药为主组成,具 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等作用, 用于治疗里寒证的方剂,统称 为温里剂。 概念
适应证 1.素体阳虚,寒从中生症见:但寒 里\2.外寒直中三阴,深入不热,喜暖 脏腑 倦卧,口淡 3表寒治疗不当,寒邪不渴,小便 证/乘虚入里 清冷,舌淡 4.失治、误治或服寒药苔白,脉沉 太过 迟或细等
适应证 里 寒 证 1.素体阳虚,寒从中生 2.外寒直中三阴,深入 脏腑 3.表寒治疗不当,寒邪 乘虚入里 4.失治、误治或服寒药 太过 症见:但寒 不热,喜暖 倦卧,口淡 不渴,小便 清冷,舌淡 苔白,脉沉 迟或细等
分类 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 使用注意事项 1.注意寒证所在部位、脏腑 2.辨别寒热之真假,真热假寒者忌用 3.阴寒太盛,病药格拒者,少加反佐
1.注意寒证所在部位、脏腑 2.辨别寒热之真假,真热假寒者忌用 3.阴寒太盛,病药格拒者,少加反佐 使用注意事项 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 分 类
第一节温中祛寒
第一节 温中祛寒
理中丸《伤寒论》
理中丸《伤寒论》
脾胃虚寒证。脘腹疼痛,喜温欲按, 自利不渴,畏寒肢冷,呕吐,不欲饮 主治食,舌淡苔白,脉沉细,或阳虚失血; 或小儿慢惊;或病后喜唾涎沫;或霍 乱吐泻以及胸痹 病机中虚有寒,不通运化,升降失常, 病机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脾胃虚寒证。脘腹疼痛,喜温欲按, 自利不渴,畏寒肢冷,呕吐,不欲饮 食,舌淡苔白,脉沉细,或阳虚失血; 或小儿慢惊;或病后喜唾涎沫;或霍 乱吐泻以及胸痹。 主治 中虚有寒,不通运化,升降失常, 病机 清浊相干。 病机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干姜三两(15g)君温中祛寒 人参三两(15g)臣补益中气 白术三两(15g)佐燥湿健脾 炙甘草三两(15g)佐使燥湿健脾 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干姜三两(15g) 君 温中祛寒 人参三两(15g) 臣 补益中气 白术三两(15g) 佐 燥湿健脾 炙甘草三两(15g) 佐使 燥湿健脾 功用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理中丸《伤寒论》 小建中汤《伤寒论》
理中丸《伤寒论》 小建中汤《伤寒论》
饴糖一升(50g)君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芍药六两(30g) 缓急止痛 桂枝三两(15g) 温阳祛寒 炙甘草二两(10g)佐使甘温益气,调和诸药 生姜三两(15g) 佐使Q升腾中焦生发之气 大枣十二枚(枚) ②调和阴阳
饴糖一升(50g) 君 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芍药六两(30g) 缓急止痛 桂枝三两(15g) 臣 温阳祛寒 炙甘草二两(10g) 佐使 甘温益气,调和诸药 生姜三两(15g) ①升腾中焦生发之气 大枣十二枚(4枚) ②调和阴阳 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