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耀华中学2009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提示: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 时间150分钟。将I卷答案涂在机读卡上,将∏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 、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词语字形、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尽快(jin)嫁接融会贯通毛遂自荐(sui) B.挑剔(t)针砭小题大作栉风沐雨(zhi) C.结果(je)防犯一塌糊涂麻痹大意(bi) D.挫折(cuo)水蒸气习以为常严惩不贷( cheng)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 (1)这次煤矿爆炸事件已有6人遇难, 及善后工作仍在紧张进行 (2)这里的虾画得之所以 是因为他观察过虾的真正的生活。 (3)科学技术发展得如此迅猛, 科学工作者都感到有重新学习的必要。 A.营救栩栩如生以至 B.抢救栩栩如生以致 C.抢救绘声绘色以致 D.营救绘声绘色以至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妈妈说:“你去给哥哥道歉去,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B.崇尚美,追求美,体现了一种现代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时尚 C.偏偏我来的不是时候,荔枝刚刚开花,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新发的嫩叶 比花还中看。 D.中国有句俗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的是人们一般都想不断有所进 步 4.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 A.最近在莫斯科红场附近发生的这起爆炸事件,车臣非法武装组织很可能就是唯一的 制造者。 B.新疆和平解放后,“东突”势力不甘心失败,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下,伺机分裂 破坏活动。 C.中国政府已与美国、意大利、印度等多个国家签署了防止盗窃、挖掘和走私文物的 双边协议,共同致力于促进文物返还的国际合作。 D.历史上首届中国举办的国际奥运会,取得圆满成功 、阅读下文,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天津市耀华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第1页共1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 2009 届高三语文模拟 (第 1 页 共 15 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 2009 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提示: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 时间 150 分钟。将Ⅰ卷答案涂在机读卡上,将Ⅱ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3 分) 一、选择题(12 分,每小题 3 分) 1.选出下列词语字形、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 尽.快(jìn ) 嫁接 融会贯通 毛遂.自荐(suì ) B. 挑剔.(tī ) 针砭 小题大作 栉.风沐雨(zhì ) C. 结.果(jiē ) 防犯 一塌糊涂 麻痹.大意 (bì ) D. 挫.折(cuò ) 水蒸气 习以为常 严惩.不贷(chéng ) 2.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 ) (1)这次煤矿爆炸事件已有 6 人遇难, 及善后工作仍在紧张进行。 (2)这里的虾画得之所以 ,是因为他观察过虾的真正的生活。 (3)科学技术发展得如此迅猛, 科学工作者都感到有重新学习的必要。 A.营救 栩栩如生 以至 B. 抢救 栩栩如生 以致 C.抢救 绘声绘色 以致 D. 营救 绘声绘色 以至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A.妈妈说:“你去给哥哥道歉去,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B.崇尚美,追求美,体现了一种现代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时尚。 C.偏偏我来的不是时候,荔枝刚刚开花,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新发的嫩叶, 比花还中看。 D.中国有句俗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的是人们一般都想不断有所进 步。 4.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 ) A.最近在莫斯科红场附近发生的这起爆炸事件,车臣非法武装组织很可能就是唯一的 制造者。 B.新疆和平解放后,“东突”势力不甘心失败,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下,伺机分裂 破坏活动。 C.中国政府已与美国、意大利、印度等多个国家签署了防止盗窃、挖掘和走私文物的 双边协议,共同致力于促进文物返还的国际合作。 D.历史上首届中国举办的国际奥运会,取得圆满成功。 二、阅读下文,完成 5-----7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山寨”是2008年流行的热词之一。它最早出现在∏T行业,是民间势力对某些知 名品牌的低成本仿制。但它很快向其他领域蔓延,迅速成燎原之势,到目前已经是无处 不“山寨”了,甚至有人已经在筹划“山寨春晩”,向央视春晩发起了挑战。关于“山 寨”文化,一时更是众说纷纭。 仅以文化的角度而言,“山寨”精神可谓源远流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 中国历史中已经响彻两千多年,是我们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流民草寇,占山为王,在 我们的历史中更是层出不穷。关于这种所谓游民文化,王学泰先生曾有非常精彩的专门 论述。山寨文化在当下能够迅速崛起,并赢得广泛认冋,除了急于发财、出名的社会浮 躁之气,以“无厘头戏仿”为其特征的商业娱乐搞笑渐成流行趋势之外,不能说没有这 种深层的社会历史心理的支持。但是,就像所有的历史遗产都具有两面性一样,毫不奇 怪,“山寨”精神也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中固然有“三国气”、“水浒气”对于权 威、秩序、体制、制度的冲撞,却也有蕴含其中的对于平等、自由、自主的向往和追求 所以,仅仅贲怪“草根”社会的“游民”情结是不够的,也是不公正的。它或许不够现 代,不够文明,却是这些无权无势之人必然要选择的方式。 实际上,社会文化资源的分配和占有从来都是不公平、不公正的。少数人往往支配 和决定着多数人的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在这种权力结构(比如雅和俗)中,雅文化总是 高高在上的,俗文化却被贬得很低。雅文化的趣味总是好的,而俗文化的趣味总是糟的, 雅文化面对俗文化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社会心理优势。这种状况由来已久。所以,山寨 文化一定隐含着边缘文化对主流文化,即民间文化、市井文化、草根文化对宫廷文化(又 称贵族文化)和士大夫文化(又称山林文化,与山寨仅一字之差,可见大有深意)的反叛和 挑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山寨春晩,它的出现,集中表达了社会大众的一个心愿 他们不再心甘情愿地做一个被动的文化接受者和消费者。他们也想要参与到文化生产的 进程中去,以体现文化的自主性和独特性。他们不是没有创造或创新的能力,只是这种 能力长久以来被压抑和漠视了。在我们的文化生产体制中,这种自发的、从草根中生长 出来的文化,始终处于边缘的、弱势的地位,是不登大雅之堂的。现在他们觉醒了,觉 悟了,既然不能登别人之堂,入别人之室,那么,他们就要为自己搭一座“山寨”,造 座厅堂,来实现自己的愿望和要求。而网络视频的出现,也为他们创造了很好的机会 和平台。不过,作为主流文化,不能把它看作是势不两立的,而应该虚心地向他们学习。 这一点毛泽东同志在六十多年前曾经向广大的文化工作者发出过热情的呼吁,今天看来, 也还是很有必要的。 有人说,大众文化这些年不是很繁荣吗?诚然,这种十分繁荣的大众文化,其实是 被限制和规范在商业和市场的生产体制之内的,它所体现的并非“大众”的意志,而只 是资本的意志。所以,它完全不同于我们这里所说的“山寨”或草根的文化。有时,“山 寨”文化也曾戏仿商业流行文化,但那只是表达了对于资本的不满和抗议罢了。当然 “山寨”正在迅速演化为一个泛文化概念,所谓无处不山寨。它的内涵也变得越来越复 杂,其危险的另一面正在浮现出来,譬如山寨药品的出现,就是个明显的信号,应该引 起整个社会的警觉。 5.下列关于文中“山寨文化”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天津市耀华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第2页共1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 2009 届高三语文模拟 (第 2 页 共 15 页) “山寨”是 2008 年流行的热词之一。它最早出现在 IT 行业,是民间势力对某些知 名品牌的低成本仿制。但它很快向其他领域蔓延,迅速成燎原之势,到目前已经是无处 不“山寨”了,甚至有人已经在筹划“山寨春晚”,向央视春晚发起了挑战。关于“山 寨”文化,一时更是众说纷纭。 仅以文化的角度而言,“山寨”精神可谓源远流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 中国历史中已经响彻两千多年,是我们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流民草寇,占山为王,在 我们的历史中更是层出不穷。关于这种所谓游民文化,王学泰先生曾有非常精彩的专门 论述。山寨文化在当下能够迅速崛起,并赢得广泛认同,除了急于发财、出名的社会浮 躁之气,以“无厘头戏仿”为其特征的商业娱乐搞笑渐成流行趋势之外,不能说没有这 种深层的社会历史心理的支持。但是,就像所有的历史遗产都具有两面性一样,毫不奇 怪,“山寨”精神也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中固然有“三国气”、“水浒气”对于权 威、秩序、体制、制度的冲撞,却也有蕴含其中的对于平等、自由、自主的向往和追求。 所以,仅仅责怪“草根”社会的“游民”情结是不够的,也是不公正的。它或许不够现 代,不够文明,却是这些无权无势之人必然要选择的方式。 实际上,社会文化资源的分配和占有从来都是不公平、不公正的。少数人往往支配 和决定着多数人的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在这种权力结构(比如雅和俗)中,雅文化总是 高高在上的,俗文化却被贬得很低。雅文化的趣味总是好的,而俗文化的趣味总是糟的, 雅文化面对俗文化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社会心理优势。这种状况由来已久。所以,山寨 文化一定隐含着边缘文化对主流文化,即民间文化、市井文化、草根文化对宫廷文化(又 称贵族文化)和士大夫文化(又称山林文化,与山寨仅一字之差,可见大有深意)的反叛和 挑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山寨春晚,它的出现,集中表达了社会大众的一个心愿, 他们不再心甘情愿地做一个被动的文化接受者和消费者。他们也想要参与到文化生产的 进程中去,以体现文化的自主性和独特性。他们不是没有创造或创新的能力,只是这种 能力长久以来被压抑和漠视了。在我们的文化生产体制中,这种自发的、从草根中生长 出来的文化,始终处于边缘的、弱势的地位,是不登大雅之堂的。现在他们觉醒了,觉 悟了,既然不能登别人之堂,入别人之室,那么,他们就要为自己搭一座“山寨”,造 一座厅堂,来实现自己的愿望和要求。而网络视频的出现,也为他们创造了很好的机会 和平台。不过,作为主流文化,不能把它看作是势不两立的,而应该虚心地向他们学习。 这一点毛泽东同志在六十多年前曾经向广大的文化工作者发出过热情的呼吁,今天看来, 也还是很有必要的。 有人说,大众文化这些年不是很繁荣吗?诚然,这种十分繁荣的大众文化,其实是 被限制和规范在商业和市场的生产体制之内的,它所体现的并非“大众”的意志,而只 是资本的意志。所以,它完全不同于我们这里所说的“山寨”或草根的文化。有时,“山 寨”文化也曾戏仿商业流行文化,但那只是表达了对于资本的不满和抗议罢了。当然, “山寨”正在迅速演化为一个泛文化概念,所谓无处不山寨。它的内涵也变得越来越复 杂,其危险的另一面正在浮现出来,譬如山寨药品的出现,就是个明显的信号,应该引 起整个社会的警觉。 5.下列关于文中“山寨文化”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山寨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IT行业,是民间势力对某些知名品牌的低成本仿制,但 很快便向其他领域蔓延开来 B.山寨文化中,隐含着边缘文化对主流文化,即民间文化、草根文化对宫廷文化和士 大夫文化的反叛和挑战 C.山寨文化作为一种自发的、从草根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始终处于边缘的、弱势的地 位 D.网络视频的出现为山寨文化参与文化生产活动创造了很好的机会和平台 6.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以文化的角度而言,“山寨”精神可谓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中已经响彻两千多年, 是我们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 B.虽然“山寨”精神中的“三国气”“水浒气”冲撞了权威、秩序等,但其中也有人 们对平等、自由、自主的向往和追求 C.在文化的权力结构中,雅文化总是高高在上的,它面对俗文化总有一种社会心理优 势 D.山寨文化不是没有创造或创新的能力,只是这种能力长久以来被压抑和漠视了。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山寨文化的迅速崛起与浮躁的社会风气、深层的社会历史心理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 是分不开的。 B.所有的历史遗产都具有两面性,“山寨”精神也不例外,有俗的一面,也有雅的一 面 C.山寨春晚的出现表明社会大众不再心甘情愿地做一个被动的文化接受者和消费者, 他们也想要参与到文化生产的进程中去 D.主流文化不能把山寨文化看作是与自己势不两立的,而应该虚心地向山寨文化学习。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2分,每小题3分) 贤士隐居者 土子修已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人亦莫能知者,所至或有之,予每惜其无 传。比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 其一曰,慈溪蒋季庄,当宣和间,鄙王氏①之学,不事科举,闭门穷经,不妄与人 接。高抑崇居明州城中,率一岁四五访其庐。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 自昼竟夜殆忘寢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或问抑崇曰:“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 厚于公,公亦拳拳于彼,愿闻其故?”抑崇曰:“余终岁读书,凡有疑而未判,与所缺 而未知者,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而蒋之所长,他人未必能知之 世之所谓知已其是乎? 其二曰,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有弟不甚学问,使专治生以糊口,而 茂刚刻意读书,足迹未尝妄出,尤邃于《周易》。沈焕通判州事,尝访之。其见趣绝出 于传注之外云。气象严重,窥其所得,盖进而未已也。 其三曰,顾主簿,不知何许人,南渡后寓于慈溪。廉介有常,安于贫贱,不蕲人之 知。至于践履间,虽细事不苟也。平旦起,俟卖菜者过门,问菜把直几何,随所言酬之 他饮食布帛亦然。久之人皆信服,不忍欺。苟一日之用足,则玩心坟典,不事交游。 天津市耀华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第3页共1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 2009 届高三语文模拟 (第 3 页 共 15 页) A.山寨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 IT 行业,是民间势力对某些知名品牌的低成本仿制,但 很快便向其他领域蔓延开来。 B.山寨文化中,隐含着边缘文化对主流文化,即民间文化、草根文化对宫廷文化和士 大夫文化的反叛和挑战。 C.山寨文化作为一种自发的、从草根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始终处于边缘的、弱势的地 位。 D.网络视频的出现为山寨文化参与文化生产活动创造了很好的机会和平台。 6.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以文化的角度而言,“山寨”精神可谓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中已经响彻两千多年, 是我们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 B.虽然“山寨”精神中的“三国气”“水浒气”冲撞了权威、秩序等,但其中也有人 们对平等、自由、自主的向往和追求。 C.在文化的权力结构中,雅文化总是高高在上的,它面对俗文化总有一种社会心理优 势。 D.山寨文化不是没有创造或创新的能力,只是这种能力长久以来被压抑和漠视了。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山寨文化的迅速崛起与浮躁的社会风气、深层的社会历史心理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 是分不开的。 B.所有的历史遗产都具有两面性,“山寨”精神也不例外,有俗的一面,也有雅的一 面。 C.山寨春晚的出现表明社会大众不再心甘情愿地做一个被动的文化接受者和消费者, 他们也想要参与到文化生产的进程中去。 D.主流文化不能把山寨文化看作是与自己势不两立的,而应该虚心地向山寨文化学习。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12 分,每小题 3 分) 贤士隐居者 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人亦莫能知者,所至或有之,予每惜其无 传。比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 其一曰,慈溪蒋季庄,当宣和间,鄙王氏①之学,不事科举,闭门穷经,不妄与人 接。高抑崇居明州城中,率一岁四五访其庐。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 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或问抑崇曰:“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 厚于公,公亦拳拳于彼,愿闻其故?”抑崇曰:“余终岁读书,凡有疑而未判,与所缺 而未知者,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而蒋之所长,他人未必能知之。 世之所谓知已其是乎? 其二曰,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有弟不甚学问,使专治生以糊口,而 茂刚刻意读书,足迹未尝妄出,尤邃于《周易》。沈焕通判州事,尝访之。其见趣绝出 于传注之外云。气象严重,窥其所得,盖进而未已也。 其三曰,顾主簿,不知何许人,南渡后寓于慈溪。廉介有常,安于贫贱,不蕲人之 知。至于践履间,虽细事不苟也。平旦起,俟卖菜者过门,问菜把直几何,随所言酬之。 他饮食布帛亦然。久之人皆信服,不忍欺。苟一日之用足,则玩心坟典,不事交游
其四曰,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行介洁,为邑人所敬。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 非其义一毫不取。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 卒不以求人。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 县尉谢生遗以袭衣,曰:“先生未尝有求,吾自欲致其敬耳,受之无伤也。”日章笑答 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卒辞之。 是四君子,真可书史策云。 一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有删改。 注:①王氏:王安石 8.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率一岁四五访其庐 率:大概 B.自昼竟夜,殆忘寝食 殆:恐怕 虽细事不苟也 苟:马虎 D.辄一扣之 扣:求教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不蕲人之知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①不妄与人接 ②欲呼张良与俱去 C.①与所缺而未知者 ②重为乡党所笑 D.①苟一日之用足,则玩心坟典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0.以下各项中都属于直接表现“贤士隐居者”的“贤”的一项是(3分) ①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 ②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 ③廉介有常,安于贫贱 ④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 也 ⑤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⑥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 毫不取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③④⑥ 11.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蒋季庄不仅看不起王安石的学问,而且不愿参加科举考试,总是闭门研究经书, 从来不与外人交往 B.王茂刚和他弟弟不一样,他弟弟不喜欢做学问,他却潜心读书,不轻易外出,尤 其对《周易》有很深的造诣。 C.顾主簿家中并不富足,买菜却不在乎价钱。如果东西够一天用了,他就专心研究 典籍,不喜欢交游。 D.周日章家中很贫穷,经常断粮,但从不求人,连县尉谢生送给他一套衣服他也拒 不接受。 第Ⅱ卷(共117分) 12.翻译下列句子。(8分 ①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 ②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 天津市耀华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第4页共1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 2009 届高三语文模拟 (第 4 页 共 15 页) 其四曰,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行介洁,为邑人所敬。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 非其义一毫不取。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 卒不以求人。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 县尉谢生遗以袭衣,曰:“先生未尝有求,吾自欲致其敬耳,受之无伤也。”日章笑答 曰:“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卒辞之。 是四君子,真可书史策云。 ——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有删改。 注:①王氏:王安石 8.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率一岁四五访其庐 率:大概 B.自昼竟夜,殆忘寝食 殆:恐怕 C.虽细事不苟也 苟:马虎 D.辄一扣之 扣:求教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①不蕲人之知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①不妄与人接 ②欲呼张良与俱去 C.①与所缺而未知者 ②重为乡党所笑 D.①苟一日之用足,则玩心坟典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0.以下各项中都属于直接表现“贤士隐居者”的“贤”的一项是(3 分) ①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 ②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 ③廉介有常,安于贫贱 ④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 也 ⑤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 ⑥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 毫不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③④⑥ 11.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蒋季庄不仅看不起王安石的学问,而且不愿参加科举考试,总是闭门研究经书, 从来不与外人交往。 B.王茂刚和他弟弟不一样,他弟弟不喜欢做学问,他却潜心读书,不轻易外出,尤 其对《周易》有很深的造诣。 C.顾主簿家中并不富足,买菜却不在乎价钱。如果东西够一天用了,他就专心研究 典籍,不喜欢交游。 D.周日章家中很贫穷,经常断粮,但从不求人,连县尉谢生送给他一套衣服他也拒 不接受。 第Ⅱ卷(共 117 分) 12.翻译下列句子。(8 分) ①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 ②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
③气象严重,窥其所得,盖进而未已也。 1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竞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 欢甚。 四、(10分) 14.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①-②题。(5分)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①,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忆江南 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②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从兰裊③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④ [注释]①杭州灵隐寺多桂树,传说“此月中种也”,中秋之夜,寺中有桂子坠落。 ②洛城,即洛阳。创作词时刘与白都在洛阳。③裏,通“浥”,沾湿。 ①请用两个词概括白居易词中表达的对杭州的感情 (2分) ②刘禹锡词中“弱柳从风凝举袂,丛兰露似沾巾”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 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3分) 15.将下列填空补充完整(任选其中一组)(5分) 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 柳永《 》中 ,参差十万人家 ②荀子名 《劝学》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苏轼《赤壁赋》)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文,回答16—18题。 传奇女子一一林徽因 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 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 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 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 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 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 慕。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 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为中国女性的偶像 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 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 天津市耀华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第5页共1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 2009 届高三语文模拟 (第 5 页 共 15 页) ③气象严重,窥其所得,盖进而未已也。 1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3 分) 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 欢甚。 四、(10 分) 14.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①—②题。(5 分)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①,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忆江南 刘禹锡 春去也, 多谢洛城②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③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④。 [注释]①杭州灵隐寺多桂树,传说“此月中种也”,中秋之夜,寺中有桂子坠落。 ②洛城,即洛阳。创作词时刘与白都在洛阳。③裛,通“浥”,沾湿。 ① 请用两个词概括白居易词中表达的对杭州的感情: 、 。(2 分) ② 刘禹锡词中“弱柳从风凝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 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3 分) 15.将下列填空补充完整(任选其中一组)(5 分) ① ,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 》) 柳永《 》中“ , ,参差十万人家”。 ②荀子名 ,《劝学》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苏轼《赤壁赋》)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文,回答 16——18 题。 传奇女子——林徽因 林徽因(1904 年~1955 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 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 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 20 年代到 40 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 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 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 慕。的确,林是 20 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 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为中国女性的偶像。 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 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
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的 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 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 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 神。 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 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 成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 务。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 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 的艺术家。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 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 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 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 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哈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 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 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 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黯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 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 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 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 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相比较,张爱玲尽管 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 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是后人对她的某 方面才华的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 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 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 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 B.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 看重。 C.作者将林徽因和张爱玲进行对比,其目的是贬低张爱玲,突出林徽因的伟大 天津市耀华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第6页共1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 2009 届高三语文模拟 (第 6 页 共 15 页) 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的 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 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 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 神。 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 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 成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 务。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 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 的艺术家。在抗战 8 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 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 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 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 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 10 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 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哈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 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 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 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黯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 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 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 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 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相比较,张爱玲尽管 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 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是后人对她的某一 方面才华的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 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 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 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 B.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 看重。 C.作者将林徽因和张爱玲进行对比,其目的是贬低张爱玲,突出林徽因的伟大
D.作者着力表现林徽因一个女性的人间柔情和高尚的人生境界。 E.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高尚的 人生境界 F.本文结构得体,语言流畅,词藻华丽,读来让人感动不已,深受启迪。 17.作者说林徽因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3分) 18.文中说:“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树”指什么?结合文章中林徽因的 经历,谈谈她的具体表现。(5分) 六、文学类文本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2题。(8分) 飞翔的古树 ①古树是村庄的根。古树是村庄的魂 ②谁都说不清楚,是一个村庄跟着一棵或几棵古树长大的,还是一棵古树或几棵古 树跟着一个村庄长大的。连村里的人自己都琢磨不清楚。或许是辗转漂泊的祖先们,他 们蹒跚着走过一个又一个地方,终于,在一个天高地低的地方看见了一棵蓊蓊郁郁的大 树,他们思谋,既然这里能长这么一棵大树,那么这地方的泥土肯定很肥厚,一定能生 长秆壮穗大的庄稼,在这地方安家,繁衍子孙是足够了。于是他们扔掉拐杖,就在大树 底下结庐而居,从此一个村庄就在大树的绿荫下诞生。或许是,背井离乡的祖先们来到 了一片丰厚的泥土上,他们选择了在这里安身立命,但又在日落时分,总是剪不断那苍 苍茫茫的一团团乡思惆怅,于是他们找来了一棵故乡曾有的槐树苗或皂荚树苗,栽植在 他们刚刚结庐的房舍旁,一棵大树便从此扎根, ③一棵古树的名字,往往就是故乡的名字。一棵古树,往往就是我们牵挂在心灵深 处的故乡。 ④很多个黄昏,当我一个人默默坐在村头老皂荚树的稀疏树荫下,看着苍苍茫茫的 远处山脚或河湾里的人畜从暮色深处影影绰绰地归来,听着头顶树蓬中那些归鸟召唤的 声声啼鸣,我就禁不住为祖先们的浪漫情怀而暗暗得意。他们把家园喻成了一棵参天 古树,他们把乡亲们喻成了一只只鸟儿,那是多么贴切,又是多么富有温馨的诗意啊! 那是即使不懂文字也能让人深深领会的一首朴素诗章。 ⑤我尤其喜爱村里那棵蓊蓊郁郁的老皂荚树。它就挺立在我家那条歪歪扭扭的巷口 当浓浓的夜色刚刚褪去一点点苍黑的时候,树上的鸟儿便醒了。它们清脆的啼鸣声像二 粒粒丛树缝中滴落的露珠,冖声一声地叩敲着乡村的夜幕和宁静。东山顶上的星星,在 它们的啼鸣声中一颗一颗地消隐了。大树枝蓬下的村庄也渐渐醒了。村庄的一天从古树 上开始了 ⑥村庄的一天也在古树下结束。傍晚的时候,当古树的树荫渐渐化成黛灰的暮色, 当那一团暮色从树蓬间缓缓升上天空的时候,那些在外野了一天的鸟儿便扑棱扑棱飞回 来了。跟着鸟儿返回到村庄里的,还有那一群一群漫不经心的牛羊,那些荷着锄头或背 了一捆木柴,提着一篮青草的农人 ⑦古树,给予了我们童年和少年生活以浓浓乡野诗意,也赋予了乡村少年以浓郁绵 绵的乡思和乡愁。它像一只温热的大手,紧紧扯拉着我们这些从村庄飞出的风筝:它像 天津市耀华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第7页共1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 2009 届高三语文模拟 (第 7 页 共 15 页) D.作者着力表现林徽因一个女性的人间柔情和高尚的人生境界。 E.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高尚的 人生境界。 F.本文结构得体,语言流畅,词藻华丽,读来让人感动不已,深受启迪。 17. 作者说林徽因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3 分) 18.文中说:“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 “树”指什么?结合文章中林徽因的 经历,谈谈她的具体表现。(5 分) 六、文学类文本。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9-22 题。(l8 分) 飞翔的古树 ①古树是村庄的根。古树是村庄的魂。 ②谁都说不清楚,是一个村庄跟着一棵或几棵古树长大的,还是一棵古树或几棵古 树跟着一个村庄长大的。连村里的人自己都琢磨不清楚。或许是辗转漂泊的祖先们,他 们蹒跚着走过一个又一个地方,终于,在一个天高地低的地方看见了一棵蓊蓊郁郁的大 树,他们思谋,既然这里能长这么一棵大树,那么这地方的泥土肯定很肥厚,一定能生 长秆壮穗大的庄稼,在这地方安家,繁衍子孙是足够了。于是他们扔掉拐杖,就在大树 底下结庐而居,从此一个村庄就在大树的绿荫下诞生。或许是,背井离乡的祖先们来到 了一片丰厚的泥土上,他们选择了在这里安身立命,但又在日落时分,总是剪不断那苍 苍茫茫的一团团乡思惆怅,于是他们找来了一棵故乡曾有的槐树苗或皂荚树苗,栽植在 他们刚刚结庐的房舍旁,一棵大树便从此扎根。 ③一棵古树的名字,往往就是故乡的名字。一棵古树,往往就是我们牵挂在心灵深 处的故乡。 ④很多个黄昏,当我一个人默默坐在村头老皂荚树的稀疏树荫下,看着苍苍茫茫的 远处山脚或河湾里的人畜从暮色深处影影绰绰地归来,听着头顶树蓬中那些归鸟召唤的 一声声啼鸣,我就禁不住为祖先们的浪漫情怀而暗暗得意。他们把家园喻成了一棵参天 古树,他们把乡亲们喻成了一只只鸟儿,那是多么贴切,又是多么富有温馨的诗意啊! 那是即使不懂文字也能让人深深领会的一首朴素诗章。 ⑤我尤其喜爱村里那棵蓊蓊郁郁的老皂荚树。它就挺立在我家那条歪歪扭扭的巷口。 当浓浓的夜色刚刚褪去一点点苍黑的时候,树上的鸟儿便醒了。它们清脆的啼鸣声像一 粒粒从树缝中滴落的露珠,一声一声地叩敲着乡村的夜幕和宁静。东山顶上的星星,在 它们的啼鸣声中一颗一颗地消隐了。大树枝蓬下的村庄也渐渐醒了。村庄的一天从古树 上开始了。 ⑥村庄的一天也在古树下结束。傍晚的时候,当古树的树荫渐渐化成黛灰的暮色, 当那一团暮色从树蓬间缓缓升上天空的时候,那些在外野了一天的鸟儿便扑棱扑棱飞回 来了。跟着鸟儿返回到村庄里的,还有那一群一群漫不经心的牛羊,那些荷着锄头或背 了一捆木柴,提着一篮青草的农人…… ⑦古树,给予了我们童年和少年生活以浓浓乡野诗意,也赋予了乡村少年以浓郁绵 绵的乡思和乡愁。它像一只温热的大手,紧紧扯拉着我们这些从村庄飞出的风筝;它像
个沧桑的岁月鸟巢,永远在我们灵魂中响着一声一声苍凉的召唤;它像黄昏时村头那 母亲一样模糊而熟稔的背影,在白云苍狗中引领着我们沿梦回家。没有人不相信,这棵 把根须扎在村庄几千年岁月深处的树,它将越扎越深,扎向那些我们只能遥想的未来 不论多少代的村人逝去了,但它仍将站着;不论多少岁月落叶般飘落了,但它仍将站着。 它是村庄永恒的绿色太阳和月亮。 ⑧但是它却飞走了。先是被锯掉一根根粗大的枝杈,仅仅保留了千疮百孔的沧桑枝 干,然后在机器的轰鸣中被刨出了树根,用庞大的吊车小心翼翼地吊起,装在一辆轰轰 隆隆的卡车上飞向遥远的都市,移植在陌生城市的某个园林里。 ⑨它去了,永远不再归来了,那些失去巢的鸟儿们等不到它的归来了,那些村庄上 空的缕缕炊烟也等不到它的归来了,那些常常蹲在它树荫下的老人们更等不到它的归来 了。它被刨开的树坑,像一个巨大的伤口让村庄疼痛着,两年了,没人往里面填上一锹 的土,只有一些老人和村庄的牲畜默默蹲在一旁失神地怅望着。它的离去,让村庄有了 无边无际的空旷和虚浮。 ⑩我不知道一棵树或一棵草有没有乡愁。而我是有着一缕一缕浓浓的乡愁的,在惆 怅的乡梦中,我常常望见巷口的那棵参天古树。有时我是它枝蓬中那一只常常绕树三匝 的鸟儿:有时,我是它细细碎碎在风中轻轻拂动的一枚叶子;有时我是它一朵米黄色的 米粒大小的皂荚花……它几乎是我的全部乡愁梦,而我,只不过在它的浓荫下仅仅生活 过二十年。而这棵树呢,它荫下的泥土已和它紧紧相拥了几千年,它树蓬中的炊烟已和 它盘绕了几千年,在它树荫下生活的人们已经伴了它十几代几十代……如果它有乡愁 那会是多么浓郁,多么沉重啊!它不像我们,可以在某个时刻重返村庄,它只能站在陌 生城市的某个园林中,朝着村庄的方向永恒地怅怅眺望,它只能在城市的灯红酒绿中寂 然伫立,在清晨的每一枚树叶上盈涌一滴苍凉的老泪 0D没有了古树,没有了根,哪里是我们的村庄?哪里是我们的故乡呢? ①2我真的无法再找到让灵魂回家的路,因为我的灵魂丢失了自己乡愁的路标 (取材于李雪峰《飞翔的古树》) 19.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题目“飞翔的古树”,寄寓了作者对故乡永远向着美好未来飞翔的祝愿 B.虽然村人说不清先有树还是先有村,但谁都能够从中感受到那浓浓的故乡情 C.第⑦段说古树已经融人了村人的灵魂深处,以至离开的人早晚也都重新回来。 D.古树不仅是作者梦绕情牵的故乡的化身,更是能够引导作者灵魂回家的路标。 E.作者借第⑨段中的“巨大的伤口”,有力控诉了粗暴夺走参天古树的城市文明 20.本文可分两大部分,在表情达意上各有侧重,你认为两部分各侧重表现了什么?(4 分) 第一部分侧重表现的是(不超过四个字) 第二部分侧重表现的是(不超过四个字): 21.请简析第⑤段中“它们清脆的啼鸣声像一粒粒从树蓬中滴落的露珠,一声一声地叩 敲着乡村的夜幕和宁静”一句的表达效果。(4分) 天津市耀华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第8页共1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 2009 届高三语文模拟 (第 8 页 共 15 页) 一个沧桑的岁月鸟巢,永远在我们灵魂中响着一声一声苍凉的召唤;它像黄昏时村头那 母亲一样模糊而熟稔的背影,在白云苍狗中引领着我们沿梦回家。没有人不相信,这棵 把根须扎在村庄几千年岁月深处的树,它将越扎越深,扎向那些我们只能遥想的未来。 不论多少代的村人逝去了,但它仍将站着;不论多少岁月落叶般飘落了,但它仍将站着。 它是村庄永恒的绿色太阳和月亮。 ⑧但是它却飞走了。先是被锯掉一根根粗大的枝杈,仅仅保留了千疮百孔的沧桑枝 干,然后在机器的轰鸣中被刨出了树根,用庞大的吊车小心翼翼地吊起,装在一辆轰轰 隆隆的卡车上飞向遥远的都市,移植在陌生城市的某个园林里。 ⑨它去了,永远不再归来了,那些失去巢的鸟儿们等不到它的归来了,那些村庄上 空的缕缕炊烟也等不到它的归来了,那些常常蹲在它树荫下的老人们更等不到它的归来 了。它被刨开的树坑,像一个巨大的伤口让村庄疼痛着,两年了,没人往里面填上一锹 的土,只有一些老人和村庄的牲畜默默蹲在一旁失神地怅望着。它的离去,让村庄有了 无边无际的空旷和虚浮。 ⑩我不知道一棵树或一棵草有没有乡愁。而我是有着一缕一缕浓浓的乡愁的,在惆 怅的乡梦中,我常常望见巷口的那棵参天古树。有时我是它枝蓬中那一只常常绕树三匝 的鸟儿;有时,我是它细细碎碎在风中轻轻拂动的一枚叶子;有时我是它一朵米黄色的 米粒大小的皂荚花……它几乎是我的全部乡愁梦,而我,只不过在它的浓荫下仅仅生活 过二十年。而这棵树呢,它荫下的泥土已和它紧紧相拥了几千年,它树蓬中的炊烟已和 它盘绕了几千年,在它树荫下生活的人们已经伴了它十几代几十代……如果它有乡愁, 那会是多么浓郁,多么沉重啊!它不像我们,可以在某个时刻重返村庄,它只能站在陌 生城市的某个园林中,朝着村庄的方向永恒地怅怅眺望,它只能在城市的灯红酒绿中寂 然伫立,在清晨的每一枚树叶上盈涌一滴苍凉的老泪。 ⑾没有了古树,没有了根,哪里是我们的村庄?哪里是我们的故乡呢? ⑿我真的无法再找到让灵魂回家的路,因为我的灵魂丢失了自己乡愁的路标。 ——(取材于李雪峰《飞翔的古树》) 19.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 分)( )( ) A.本文题目“飞翔的古树”,寄寓了作者对故乡永远向着美好未来飞翔的祝愿。 B.虽然村人说不清先有树还是先有村,但谁都能够从中感受到那浓浓的故乡情。 C.第⑦段说古树已经融人了村人的灵魂深处,以至离开的人早晚也都重新回来。 D.古树不仅是作者梦绕情牵的故乡的化身,更是能够引导作者灵魂回家的路标。 E.作者借第⑨段中的“巨大的伤口”,有力控诉了粗暴夺走参天古树的城市文明。 20.本文可分两大部分,在表情达意上各有侧重,你认为两部分各侧重表现了什么?(4 分) 第一部分侧重表现的是(不超过四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侧重表现的是(不超过四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简析第⑤段中“它们清脆的啼鸣声像一粒粒从树蓬中滴落的露珠,一声一声地叩 敲着乡村的夜幕和宁静”一句的表达效果。(4 分)
22.阅读本文后回答下面两个问题。(6分) (1)第⑩段为什么说古树会“在清晨的每一枚树叶上盈涌一滴苍凉的老泪”?(2 分) (2)说说本文在写法或表意方面(任选其一)给你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试做简 要分析(4分) 七.语言运用(6分 23.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简称“交强险”。请提取下面三句话中的有用信息, 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交强险。(4分) ①实行交强险制度就是通过国家法律强制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向保险公司购买相 应的责任保险,在最大限度上为交通事故受害人提供及时和基本的保障。 ②交强险的责任限额是指被保险机动车在保险期间(通常为一年)发生交通事故, 保险公司对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所承担的最高 赔偿金额 ③建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不仅有利于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获得及 时有效的经济保障和医疗救治,而且有助于减轻交通事故肇事方的经济负担 交强险是: 仿写句子,注意除“它就是”外,不要用例句中的词语,要有寓意。(2分 例句:时间,抓住它就是黄金,抓不住它就是流水。 八、作文(60分) 《现代汉语词典》中“厚道”解释为:待人诚恳宽厚,度量大。 俗话说:“一份厚道,一份福。”生活中厚道没有固定的含义,它只能是某种精神的 体现,厚道也没有有固定的形式,它更多的应该是对生命的一种实实在在的解释。厚道 就如冬日的斜阳,夏日的和风,不论作为人品还是作为德行,都是能打动人的。 请以“厚道”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 天津市耀华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第9页共1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 2009 届高三语文模拟 (第 9 页 共 15 页) 22.阅读本文后回答下面两个问题。(6 分) (l)第⑩段为什么说古树会“在清晨的每一枚树叶上盈涌一滴苍凉的老泪”?(2 分) (2)说说本文在写法或表意方面(任选其一)给你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试做简 要分析(4 分) 七.语言运用(6 分) 23.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简称“交强险”。请提取下面三句话中的有用信息, 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交强险。(4 分) ①实行交强险制度就是通过国家法律强制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向保险公司购买相 应的责任保险,在最大限度上为交通事故受害人提供及时和基本的保障。 ②交强险的责任限额是指被保险机动车在保险期间(通常为一年)发生交通事故, 保险公司对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所承担的最高 赔偿金额。 ③建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不仅有利于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获得及 时有效的经济保障和医疗救治,而且有助于减轻交通事故肇事方的经济负担。 交强险是: 。 24.仿写句子,注意除“它就是”外,不要用例句中的词语,要有寓意。(2 分) 例句:时间,抓住它就是黄金,抓不住它就是流水。 答: 。 八、作文(60 分) 《现代汉语词典》中“厚道”解释为:待人诚恳宽厚,度量大。 俗话说:“一份厚道,一份福。”生活中厚道没有固定的含义,它只能是某种精神的 体现,厚道也没有有固定的形式,它更多的应该是对生命的一种实实在在的解释。 厚道 就如冬日的斜阳,夏日的和风,不论作为人品还是作为德行,都是能打动人的。 请以“厚道”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 外
天津市耀华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模拟(第10页共15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 2009 届高三语文模拟 (第 10 页 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