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部分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高三语文 试卷说明:本试卷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50分 试卷包括第I卷(单选题):第Ⅱ卷(客观题)两部分。 第I卷(33分) 、(12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消行一向就甚为寥(lio)落,然而在 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B.“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彤(tong)云密布,朔〈shu风渐起,却早纷纷 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也许,《水浒传》中最美丽传情的文字就是雪了。 C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他通宵做噩(e)梦,到早晨我们一块儿到学校去的时候, 他没精打采,脸色苍白。 D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爱心拥抱世界,那么整个世界的灿烂和澄( cheng)净都会永驻心中,即便 身形羸(ei)弱,也会因内心的丰盈(yin)而精神焕发、神采奕奕。 2.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提醒,可以是婉转的 也可以是走了火的雷霆霹雳;可以是寥寥 也可以是不停的絮絮叨叨:可以直时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素不相识 的陌路人: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 的一个暗示的眼神。 A.和风细雨片言只语悄无声息 B温文尔雅三言两语默不做声 C.和颜悦色一言半语默默无闻 D.平易近人轻言细语无声无息 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 下雨的时候,我爱它那淅沥的声音,婆 娑的摆舞。 ①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 ②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 ③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④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枚
天津市部分区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高三语文 试卷说明:本试卷考试用时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试卷包括第 I 卷(单选题);第 II 卷(客观题)两部分。 第 I 卷(33 分) 一、(12 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消行一向就甚为寥.(liáo)落,然而在 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B.“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彤.(tóng)云密布,朔.(shuò)风渐起,却早纷纷 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也许,《水浒传》中最美丽传情的文字就是雪了。 C.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他通宵做噩.(è)梦,到早晨我们一块儿到学校去的时候, 他没精打采,脸色苍白。 D.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爱心拥抱世界,那么整个世界的灿烂和澄.(chéng)净都会永驻心中,即便 身形羸.(léi)弱,也会因内心的丰盈.(yín)而精神焕发、神采奕奕。 2.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提醒,可以是婉转的 ,也可以是走了火的雷霆霹雳;可以是寥寥 的 ,也可以是不停的絮絮叨叨;可以直时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素不相识 的陌路人;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 的一个暗示的眼神。 A.和风细雨 片言只语 悄无声息 B.温文尔雅 三言两语 默不做声 C.和颜悦色 一言半语 默默无闻 D.平易近人 轻言细语 无声无息 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 。下雨的时候,我爱它那淅沥的声音,婆 娑的摆舞。 ①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 ②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 ③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④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枚
A③①④②B③②①④C④②①③D②③①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期《流浪地球》《烈火英雄》等一批精良艺术品质和积极价值取向的文艺作品受到观众广 泛认可,这充分证明过硬品质是新时代文艺实现文化引领的基本条件。 B.“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旨在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学 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 C.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 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D中国的哲学蕴含于人伦日用之中,中国建筑处处体现着人伦秩序与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五 千年前的中华文明正是良渚大量建筑遗址的见证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分) 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久经磨难,如今100多年过去,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 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是时 候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兼容并包,其中重要的文化精神是儒释道合一,这三家共同特点是顺应自 然。天地万物都是自然而然形成,天地人三才中,人类因为有分辨能力具有特殊性,所谓“天 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人有能力也应该全面认识自己,通过认识自己在万物中的地位规范 自己。中华文化根本特点是自觉和自律。自觉就是认识到人类跟万物不同,成己成物:自律 就是要求人类管理好自己,不能做不该做的事情。我们把这种自觉和自律总结为人本精神 这种人本精神早在西周就已经确立,而西方到了近代才破除中世纪神本主义,有了理性智慧 的发生和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西方政治家、哲学家都在反思西方文化的片面性,提出要建立 新的人文精神,而且几乎一致认为,要到东方、到中国去寻找。上世纪末,肯·威尔伯对西 方社会发展和科学发展的思维模式做了全面反思,认为西方二元思维造成人类的灾难痛苦 “愈来愈多的科学家开始同意物理学家卡普拉的看法:‘现代物理的两个基本论点,反映出东 方人的世界观'。”这两个基本论点就是钱学森先生经常提到的系统论和整体论。当代著名化 学家,197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普里戈金在其著作《从混沌到有序》中译本序言中写道:“中国 的思想对于那些想扩大西方科学的范围和意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来说,始终是个启迪的源 泉 进入现代社会,西方重举新人本主义大旗,为的是将人从财富牢笼中解脱出来,成为遵
A.③①④② B.③②①④ C.④②①③ D.②③①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期《流浪地球》《烈火英雄》等一批精良艺术品质和积极价值取向的文艺作品受到观众广 泛认可,这充分证明过硬品质是新时代文艺实现文化引领的基本条件。 B.“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旨在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学 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 C.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 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D.中国的哲学蕴含于人伦日用之中,中国建筑处处体现着人伦秩序与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五 千年前的中华文明正是良渚大量建筑遗址的见证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 分) 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久经磨难,如今 100 多年过去,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 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天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是时 候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兼容并包,其中重要的文化精神是儒释道合一,这三家共同特点是顺应自 然。天地万物都是自然而然形成,天地人三才中,人类因为有分辨能力具有特殊性,所谓“天 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人有能力也应该全面认识自己,通过认识自己在万物中的地位规范 自己。中华文化根本特点是自觉和自律。自觉就是认识到人类跟万物不同,成己成物;自律 就是要求人类管理好自己,不能做不该做的事情。我们把这种自觉和自律总结为人本精神。 这种人本精神早在西周就已经确立,而西方到了近代才破除中世纪神本主义,有了理性智慧 的发生和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西方政治家、哲学家都在反思西方文化的片面性,提出要建立 新的人文精神,而且几乎一致认为,要到东方、到中国去寻找。上世纪末,肯·威尔伯对西 方社会发展和科学发展的思维模式做了全面反思,认为西方二元思维造成人类的灾难痛苦。 “愈来愈多的科学家开始同意物理学家卡普拉的看法:‘现代物理的两个基本论点,反映出东 方人的世界观’。”这两个基本论点就是钱学森先生经常提到的系统论和整体论。当代著名化 学家,1977 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普里戈金在其著作《从混沌到有序》中译本序言中写道:“中国 的思想对于那些想扩大西方科学的范围和意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来说,始终是个启迪的源 泉。” 进入现代社会,西方重举新人本主义大旗,为的是将人从财富牢笼中解脱出来,成为遵
循人道、关爱人类、懂得自觉自律的人。伴随科技高速发展,人们更容易被“物”蒙蔽,现 代化带来的一些问题如生态破坏、沉湎于虚拟世界等等,都在剥夺人们对幸福的感觉。 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强调人既不能做神的奴隶,也不能做物的奴隶,而要做人自己, 即保持主体性、独立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也不能狂妄自大,去做天地万物主宰,而是要虚 心地向天地万物学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 的伟大思想。“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的结合,确证中国文 化中的人本主义不可能异化为“人类中心主义”。 现在我们进入21世纪已近20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状态还在继续调整, 但我们已经看到世界文化正主动转向中国传统文化。比如当前西医在治疗病患中,借鉴中医 方法,在标准化、流水化之外,因人因地不同对待。所以,我们要深入发桩,宣传中国传统 文化,并从基础教育做起,让孩子从一开始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选自楼宇烈《重新认识东方智慧》,2018年2月2日《人民日报》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传统文化认为,天地万物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人类因有分辨能力而在天地人三才中具有 特殊性。 B中华民族用10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伟大复兴 的目标。 C两次世界大战促使西方各界反思西方文化片面性,一致认为要到东方、到中国去寻找新的人 文精神。 D中国传统文化既强调人要保持主体性、独立性和能动性,又主张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主宰自然。 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回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及发展历程,提出“是时候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 精髓与价值”的观点。 B.文章运用较多篇幅阐述西方社会对西方文化的反思,以此凸显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照应开 头“是时候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C.文章第二段运用文化比较的视角,通过将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说明释道合一是中华传统文 化重要的文化精神 D文章列举了不少实例说明西方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借鉴,强调深入发掘、宣传、传承中 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循人道、关爱人类、懂得自觉自律的人。伴随科技高速发展,人们更容易被“物”蒙蔽,现 代化带来的一些问题如生态破坏、沉湎于虚拟世界等等,都在剥夺人们对幸福的感觉。 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强调人既不能做神的奴隶,也不能做物的奴隶,而要做人自己, 即保持主体性、独立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也不能狂妄自大,去做天地万物主宰,而是要虚 心地向天地万物学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的伟大思想。“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的结合,确证中国文 化中的人本主义不可能异化为“人类中心主义”。 现在我们进入 21 世纪已近 20 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状态还在继续调整, 但我们已经看到世界文化正主动转向中国传统文化。比如当前西医在治疗病患中,借鉴中医 方法,在标准化、流水化之外,因人因地不同对待。所以,我们要深入发桩,宣传中国传统 文化,并从基础教育做起,让孩子从一开始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选自楼宇烈《重新认识东方智慧》,2018 年 2 月 2 日《人民日报》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传统文化认为,天地万物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人类因有分辨能力而在天地人三才中具有 特殊性。 B.中华民族用 100 多年的时间完成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伟大复兴 的目标。 C.两次世界大战促使西方各界反思西方文化片面性,一致认为要到东方、到中国去寻找新的人 文精神。 D.中国传统文化既强调人要保持主体性、独立性和能动性,又主张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主宰自然。 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回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及发展历程,提出“是时候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 精髓与价值”的观点。 B.文章运用较多篇幅阐述西方社会对西方文化的反思,以此凸显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照应开 头“是时候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C.文章第二段运用文化比较的视角,通过将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说明释道合一是中华传统文 化重要的文化精神。 D.文章列举了不少实例说明西方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借鉴,强调深入发掘、宣传、传承中 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觉和自律是一种人本精神,也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特点,它要求人类能够认识自己并管理好 自己。 B西医在治疗病患中借鉴中医因人因地不同对待的方法,说明了世界文化正主动转向中国传统 文化。 C当前,不少人沉溺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的现象反映了科技高速发展使人们更容易被“物” 蒙蔽。 D肯·威尔伯认为,西方二元思维是人类灾难痛苦的根源,要学习东方人的系统论和整体论世 界观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 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 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往 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以吴起 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 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 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 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 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 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 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 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 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 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 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 踵:脚后跟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自觉和自律是一种人本精神,也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特点,它要求人类能够认识自己并管理好 自己。 B.西医在治疗病患中借鉴中医因人因地不同对待的方法,说明了世界文化正主动转向中国传统 文化。 C.当前,不少人沉溺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的现象反映了科技高速发展使人们更容易被“物” 蒙蔽。 D.肯·威尔伯认为,西方二元思维是人类灾难痛苦的根源,要学习东方人的系统论和整体论世 界观。 三、(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 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 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往 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以吴起 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 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 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 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 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 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 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 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 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 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 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 踵:脚后跟
B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素:平素 C.北并陈蔡,却三晋 并:吞并 D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坐:犯罪、犯法 9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 君疑之/谢吴起 B普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 君疑之谢吴起 C.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 君疑之/谢吴起 D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 君疑之/谢吴起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C.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起为楚建功,反而受到祸害。他到楚国后虽然屡建奇功,而原本的楚国贵戚却想加害与他, 施暴者乱箭射击吴起:太子继位之后,这才诛杀作乱之人 B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 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 C.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表示, 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才能免于国家灭亡。 D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而 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 第Ⅱ卷(117分) 四、(24分)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4分)
B.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 素:平素 C.北并.陈蔡,却三晋 并:吞并 D.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坐:犯罪、犯法 9.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 君疑之/谢吴起 B.普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 君疑之谢吴起 C.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 君疑之/谢吴起 D.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 君疑之/谢吴起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C.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吴起为楚建功,反而受到祸害。他到楚国后虽然屡建奇功,而原本的楚国贵戚却想加害与他, 施暴者乱箭射击吴起;太子继位之后,这才诛杀作乱之人。 B.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 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 C.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表示, 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才能免于国家灭亡。 D.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而 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 第 II 卷(117 分) 四、(24 分)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4 分)
(2)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a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7分) (1)杜甫在《登高》一诗中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着笔,写出了自己漂泊异乡,孤独多病的处境 的诗句是 (2)古人写文章常使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贾谊在《过秦论》中就以“ ”作结,警醒 后人切勿重蹈覆辙。 (3)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 ”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 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4)某同学搬新家有了自己的小书房,父亲希望他用所学知识给小书房取个雅号,于是他就化 用陶渊明诗文中的 ”,将小书房命名为“容安斋”。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9分) 柳堤 明]金銮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缓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注j①金銮,明代散曲家。陇西(今属甘肃)人。嘉靖年间随父侨寓南京。游吴楚淮扬之间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3分) 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的描绘出暮舂世界的美丽景色 (2)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请结合诗句说明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 少于200字)6分) 五、(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20分) 约会白桦 张波 好几年前,一位北方朋友问我,你看过冬季里的白桦林么?我摇头。他说,那你一定要
(2)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a 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7 分) (1)杜甫在《登高》一诗中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着笔,写出了自己漂泊异乡,孤独多病的处境 的诗句是: , 。 (2)古人写文章常使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贾谊在《过秦论》中就以“ ”作结,警醒 后人切勿重蹈覆辙。 (3)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 , ”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 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4)某同学搬新家有了自己的小书房,父亲希望他用所学知识给小书房取个雅号,于是他就化 用陶渊明诗文中的“ , ”,将小书房命名为“容安斋”。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9 分) 柳堤 [明]金銮①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缓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注]①金銮,明代散曲家。陇西(今属甘肃)人。嘉靖年间随父侨寓南京。游吴楚淮扬之间。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 ...的是(3 分) 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的描绘出暮春世界的美丽景色。 (2)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请结合诗句说明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 少于 200 字)(6 分) 五、(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8。(20 分) 约会白桦 张波 好几年前,一位北方朋友问我,你看过冬季里的白桦林么?我摇头。他说,那你一定要
看看,否则你算不上真正的北方人。我问他,你看了是什么感觉?他沉默良久后对我说:“当 时,我想哭……” 这句话让我无法忘怀 前年,在新疆,我看到了大片夏季的白桦林。在宽阔的额尔齐斯河的两岸,生长着无数 的白桦,浓荫蔽天,如同一道绿色的云将那冷冷的河水覆盖着。远远看去,那些白桦纤弱得 令人怜爱,茂密的树冠仿佛随时都会使那苍白的树干折断。走到近前,你会感觉到如同面对 着一排倾国佳丽,个个亭亭玉立,风姿绰约一那时,我感觉到,再没有比白桦更能体现女性 风采的树木了,也再没有比白桦更能够让男人动心的树木了。 然而,冬季的白桦呢?那让人看了“想哭”的白桦呢? 现在,我终于踏上了黑河的土地。我明白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和白桦在此时此刻约会 没错,是约会一一次企盼已久的相会。 果然,在一片纤尘不染的雪源上,我看到了梦中的白桦林。蓝得纯净无比的天空下面 一大片白桦默地伫立在雪地上。用白璧无瑕之类的语言来形容这片雪地是不够的,因为这雪 地尚无一行人和兽的脚印,真的是令人不忍落脚。雪野无言,静谧得令人感到听觉功能的存 在已毫无必要。 她们有一种特殊奇异、难以言说的美。她们身处严寒,立足冰雪,躯干纤细却又永远笔 挺,枝杈柔弱却从不倒垂。虽叶片全无仍傲然于世,经霜侵雪欺却纯洁如斯。她们经历过无 数次与风雪的抗争搏斗,这可以从她们身上爆起的树皮和深深的裂口看出来。但她们在严寒 中生长得如此从容,如此平静,看不出有任何一点痛苦的表情。她们的全部生命力永远向着 蓝天和太阳 我恍然——“亭亭玉立”并非只是一种婀娜的姿态:“玉树临风”也不尽是一种单纯的潇 洒。达到这样的境界,都需要一番经历,一个过程,以及一种磨练。我缓缓地向她们走去。 此时,我己经不敢随便向她们道一声“你好”了,因为我知道,现在的我还没有资格同她们 平等对话。与饱经风雪的她们相比,我,只不过是一个未谙世事的小毛头。 我走进她们当中。我能感觉到她们的呼吸、窃笑、私语。我知道,她们此时正在打量着 我这个远道而来的、冒冒失失的赴约者。从单纯精神意义上说,我和她们前生有缘,今世有 约。我定定神,看到了她们身上的无数只眼睛。这些眼睛美丽而有神,多呈鱼形,如那远古 的图腾。片刻之后,我心痛万分地发现,她们的每一只眼睛都是一次苦难的证明,都是某 次断裂和夭折的记号。想想吧,这是何等的壮烈和悲怆啊——每经历一次摧残,她们,便睁 开一只眼睛!
看看,否则你算不上真正的北方人。我问他,你看了是什么感觉?他沉默良久后对我说:“当 时,我想哭……” 这句话让我无法忘怀。 前年,在新疆,我看到了大片夏季的白桦林。在宽阔的额尔齐斯河的两岸,生长着无数 的白桦,浓荫蔽天,如同一道绿色的云将那冷冷的河水覆盖着。远远看去,那些白桦纤弱得 令人怜爱,茂密的树冠仿佛随时都会使那苍白的树干折断。走到近前,你会感觉到如同面对 着一排倾国佳丽,个个亭亭玉立,风姿绰约—那时,我感觉到,再没有比白桦更能体现女性 风采的树木了,也再没有比白桦更能够让男人动心的树木了。 然而,冬季的白桦呢?那让人看了“想哭”的白桦呢? 现在,我终于踏上了黑河的土地。我明白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和白桦在此时此刻约会。 没错,是约会——次企盼已久的相会。 果然,在一片纤尘不染的雪源上,我看到了梦中的白桦林。蓝得纯净无比的天空下面, 一大片白桦默地伫立在雪地上。用白璧无瑕之类的语言来形容这片雪地是不够的,因为这雪 地尚无一行人和兽的脚印,真的是令人不忍落脚。雪野无言,静谧得令人感到听觉功能的存 在已毫无必要。 她们有一种特殊奇异、难以言说的美。她们身处严寒,立足冰雪,躯干纤细却又永远笔 挺,枝杈柔弱却从不倒垂。虽叶片全无仍傲然于世,经霜侵雪欺却纯洁如斯。她们经历过无 数次与风雪的抗争搏斗,这可以从她们身上爆起的树皮和深深的裂口看出来。但她们在严寒 中生长得如此从容,如此平静,看不出有任何一点痛苦的表情。她们的全部生命力永远向着 蓝天和太阳。 我恍然——“亭亭玉立”并非只是一种婀娜的姿态:“玉树临风”也不尽是一种单纯的潇 洒。达到这样的境界,都需要一番经历,一个过程,以及一种磨练。我缓缓地向她们走去。 此时,我己经不敢随便向她们道一声“你好”了,因为我知道,现在的我还没有资格同她们 平等对话。与饱经风雪的她们相比,我,只不过是一个未谙世事的小毛头。 我走进她们当中。我能感觉到她们的呼吸、窃笑、私语。我知道,她们此时正在打量着 我这个远道而来的、冒冒失失的赴约者。从单纯精神意义上说,我和她们前生有缘,今世有 约。我定定神,看到了她们身上的无数只眼睛。这些眼睛美丽而有神,多呈鱼形,如那远古 的图腾。片刻之后,我心痛万分地发现,她们的每一只眼睛都是一次苦难的证明,都是某一 次断裂和夭折的记号。想想吧,这是何等的壮烈和悲怆啊——每经历一次摧残,她们,便睁 开一只眼睛!
然而,这些眼睛里没有泪,只有情。你会感觉到白桦林没有恨,只有爱。最苦的是她们, 最美的也是她们:最纤弱的是她们,最有生命力的还是她们:最令人怜爱的是她们,最让人 肃然起敬的还是她们。 白桦林啊白桦林。面对这雪中的白桦,好男人不能不流泪。 走出桦林,我回首看去,白桦无语,林梢微动。我己经无法看到她们的眼睛了。但我知 道,她们的每一只眼睛都将永不闭合,她们的目光会永远注视我,无论我走到天涯海角,这 目光中所传达出的一切都与我同在。我的身后,是两行深深的足迹,那是我前来赴约的证明, 更是我朝圣的记录。尽管待到春来雪融,这足印将消失殆尽:尽管此刻告别白桦,这一别也 许就是永远!但有一点是无疑的,那就是,这样的一次约会足够我受用终生 (取材自《中华名家散文精粹》有删改) 15作者写冬天的白桦树之前,为什么要先写夏天的白桦?(6分) 16作者将“看”白桦林说成是“一次企盼已久的约会”,为什么?(4分) 17.作者以“这样的一次约会已足够我受用终生”作结,请简析理由。(6分)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写冬日白桦处于蓝天下、白雪中,意在用环境烘托白桦的纯洁、美丽,为下文的感叹作 铺垫 B由初见雪地白桦时向她们问好,到后来不敢随便问好,说明作者由初来时的随意,变为后来 的郑重。 C.文章用“想哭”描述看到冬日白桦的感受,显示了冬日白桦的品格带给作者巨大的心灵震撼 冲击 D.“我缓缓地向她们走去”中“缓缓”二字,显示作者此时内心的敬意,他的脚步因此变得沉 重而艰难 E作者认为,白桦树身上的眼睛是她们久经磨难的证明,因为每次磨难,白桦都会睁开一只眼 睛 六、(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6分)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俱。”子贡曰:“夫子自道 也。”(《论语·宪问》)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率陶为己忧。(《孟子·滕文公上》) 【注】相传尧传天下给舜,舜传天下给禹
然而,这些眼睛里没有泪,只有情。你会感觉到白桦林没有恨,只有爱。最苦的是她们, 最美的也是她们;最纤弱的是她们,最有生命力的还是她们;最令人怜爱的是她们,最让人 肃然起敬的还是她们。 白桦林啊白桦林。面对这雪中的白桦,好男人不能不流泪。 走出桦林,我回首看去,白桦无语,林梢微动。我己经无法看到她们的眼睛了。但我知 道,她们的每一只眼睛都将永不闭合,她们的目光会永远注视我,无论我走到天涯海角,这 目光中所传达出的一切都与我同在。我的身后,是两行深深的足迹,那是我前来赴约的证明, 更是我朝圣的记录。尽管待到春来雪融,这足印将消失殆尽;尽管此刻告别白桦,这一别也 许就是永远!但有一点是无疑的,那就是,这样的一次约会已足够我受用终生。 (取材自《中华名家散文精粹》有删改) 15.作者写冬天的白桦树之前,为什么要先写夏天的白桦?(6 分) 16.作者将“看”白桦林说成是“一次企盼已久的约会”,为什么?(4 分) 17.作者以“这样的一次约会已足够我受用终生”作结,请简析理由。(6 分)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的两项是(4 分) A.作者写冬日白桦处于蓝天下、白雪中,意在用环境烘托白桦的纯洁、美丽,为下文的感叹作 铺垫。 B.由初见雪地白桦时向她们问好,到后来不敢随便问好,说明作者由初来时的随意,变为后来 的郑重。 C.文章用“想哭”描述看到冬日白桦的感受,显示了冬日白桦的品格带给作者巨大的心灵震撼 和冲击。 D.“我缓缓地向她们走去”中“缓缓”二字,显示作者此时内心的敬意,他的脚步因此变得沉 重而艰难。 E.作者认为,白桦树身上的眼睛是她们久经磨难的证明,因为每次磨难,白桦都会睁开一只眼 睛。 六、(1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6 分)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俱。”子贡曰:“夫子自道 也。”(《论语·宪问》)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率陶为己忧。(《孟子·滕文公上》) 【注】相传尧传天下给舜,舜传天下给禹
19.“夫子自道”在句中的意思是 子贡认为孔子的“我无能”是 说法。(2分) 20尧、舜是孔子、孟子推崇“仁者”,按孔子说法,应该“不忧”按孟子说法,却又会“优” 根据材料,简述孔子、孟子这么说的原因。(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7分) 这熙风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 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意是个嫡亲 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 世了呢!”说着,便用帕拭泪 21小说《红楼梦》中王熙凤是个八面玲珑极会说话的人。请围绕划线句子,就这段文字,结 合小说情境,向同学介绍赏析“人物语言描写”的方法与步骤。(200字左右)(7分) 七、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几个同学在一起谈论传家宝。小张说,他家的传家宝是一个青花罐,有年头有故事。小 杜说,他家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小程说,她家把“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的祖训当传家宝 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 选择。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9.“夫子自道”在句中的意思是 。子贡认为孔子的“我无能”是 的 说法。(2 分) 20.尧、舜是孔子、孟子推崇“仁者”,按孔子说法,应该“不忧”;按孟子说法,却又会“优”。 根据材料,简述孔子、孟子这么说的原因。(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7 分)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 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竞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 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 世了呢!”说着,便用帕拭泪。 21.小说《红楼梦》中王熙凤是个八面玲珑极会说话的人。请围绕划线句子,就这段文字,结 合小说情境,向同学介绍赏析“人物语言描写”的方法与步骤。(200 字左右)(7 分) 七、作文(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几个同学在一起谈论传家宝。小张说,他家的传家宝是一个青花罐,有年头有故事。小 杜说,他家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小程说,她家把“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的祖训当传家宝。 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 选择。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天津市部分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12分) 1.(3分)B(A.编辑,销行;C.脑袋:D.赢()弱,丰盈(ysng) 2.(3分)A 3.(3分)C 4.(3分)B(A.谓语残缺,“精良艺术品质”前应加“具有”。C.句式杂糅,“主要原因是……” 和“是…造成的”两个句子杂糅到了一起,留一即可。D.“文明是遗址的见证者” 不合逻辑,应是“遗址是文明的见证者”。) (9分) 5.A(B.“实现了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正确,原文为“今天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 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C.“促使”于文无据;“一致认为”不合文意。D.“主 张人要…主宰自然”不正确,原文为“不能…去做天地万物主宰”) 6.C(文章第二段的对比是为了说明中国的人本精神确立早于西方。) 7.D(“背威尔伯认为……要学习东方人的系统论和整体论世界观”说法于文无据。) (12分) 8.(3分)A(:行、走。旋躂,回转走。) 9.(3分)C(①“而有战胜之名”中的“名”(名声)与“之”(的)是不可分割的。排除D ②“而君用起则是弃卫”中“而…则是……”这是一个固定结构,在“则 是”前面要停顿,与“弃卫”不能断开。排除B⑧“疑之”的主语是“鲁君 不是“君”。排除A;④分析可知,C.断句正确。) 10.(3分)B(解说错误,三晋指春秋末韩、赵、魏三家分晋。考查古代文化常识。) 11.(3分)D(“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分析错误。文无此义。) 四、(24分) 12.(8分)译文 (1)(4分)田文说:“这就是我的地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啊。”吴起才自知比不上田文。 (所以,…的原因。乃,就是;才。此乃吾.上也,判断句式) (2)(4分)等悼王一死,王室大臣发动骚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悼王停尸的地方,伏在悼 王的尸体上。 (及,等到。作乱,发生骚乱。走,逃跑。之,到) 13.(7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倚南窗以寄微,审容膝之易安 14.(9分) (1)(3分)C(三四两句并非纯写晴天景色,五六两句“风暖落花轻”应是晴天。三四五六 四句的手法应是以动衬静。) (2)(6分)提示:本题在题干要求里需要答出两层次要点: (1)归纳概括出诗中的“景”和“理”分别是什么内容
天津市部分区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一、(12 分) 1.(3 分)B(A.编辑,销行;C.脑袋;D.羸.(l†i)弱,丰盈.(yŠng) 2.(3 分)A 3.(3 分)C 4.(3 分)B(A.谓语残缺,“精良艺术品质”前应加“具有”。C.句式杂糅,“主要原因是……” 和“是……造成的”两个句子杂糅到了一起,留一即可。D.“文明是遗址的见证者” 不合逻辑,应是“遗址是文明的见证者”。) 二、(9 分) 5.A(B.“实现了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正确,原文为“今天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 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C.“促使”于文无据;“一致认为”不合文意。D.“主 张人要……主宰自然”不正确,原文为“不能……去做天地万物主宰”。) 6.C(文章第二段的对比是为了说明中国的人本精神确立早于西方。) 7.D(“肯•威尔伯认为……要学习东方人的系统论和整体论世界观”说法于文无据。) 三、(12 分) 8.(3 分)A(踵:行、走。旋踵,回转走。) 9.(3 分)C(①“而有战胜之名”中的“名”(名声)与“之”(的)是不可分割的。排除 D; ②“而君用起则是弃卫”中“而……则是……”这是一个固定结构,在“则 是”前面要停顿,与“弃卫”不能断开。排除 B;③“疑之”的主语是“鲁君” 不是“君”。排除 A;④分析可知,C.断句正确。) 10.(3 分)B(解说错误,三晋指春秋末韩、赵、魏三家分晋。考查古代文化常识。) 11.(3 分)D(“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分析错误。文无此义。) 四、(24 分) 12.(8 分)译文。 (1)(4 分)田文说:“这就是我的地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啊。”吴起才自知比不上田文。 (所以,……的原因。乃,就是;才。此乃吾..上也,判断句式。) (2)(4 分)等悼王一死,王室大臣发动骚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悼王停尸的地方,伏在悼 王的尸体上。 (及,等到。作乱,发生骚乱。走,逃跑。之,到。) 13.(7 分)(每空 1 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14.(9 分) (1)(3 分)C(三四两句并非纯写晴天景色,五六两句“风暖落花轻”应是晴天。三四五六 四句的手法应是以动衬静。) (2)(6 分)提示:本题在题干要求里需要答出两层次要点: (1)归纳概括出诗中的“景”和“理”分别是什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