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最苦与最乐》问题案 班级 姓名 座号 【课标要求】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 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严密论证的方法。 2、理解作者写作本文的动机。 3、引导学生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难点:苦乐观的深刻内涵 【课时安排】:3课时 【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意 契约 )揽( )悲天悯人( 卸却() 2、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 如释重负: 悲天悯人 任重而道远 死而后已: 3、梁启超,代资产阶级者 者 别号 1895年赴北京参加会试,随康有为发起 ,著有《 4、全文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 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 自然段,论述 第二部分是第 自然段,论述
八年级上册《最苦与最乐》问题案 班级 姓名 座号 【课标要求】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 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严密论证的方法。 2、理解作者写作本文的动机。 3、引导学生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难点:苦乐观的深刻内涵 【课时安排】:3 课时 【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意。 契约( ) 揽( ) 悲天悯人( ) 卸却( ) 2、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 如释重负: 悲天悯人: 任重而道远: 死而后已: 3、梁启超, 代资产阶级者 者、 者。字 , 号 别号 。1895 年赴北京参加会试,随康有为发起 " ",著有《 》 4、全文 5 个自然段可以分为 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 自然段,论述 “ ”。 第二部分是第 自然段,论述
第三部分是第 自然段,论述 全文是按 结构来写的。 5、学生疑惑。 (1) 【问题探究】 1、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在课文 中找出表明作者苦乐观的原句。 2、到底什么叫责任?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3、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
”。 第三部分是第 自然段,论述 “ ”。 全文是按 结构来写的。 5、学生疑惑。 (1) (2) 【问题探究】 1、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在课文 中找出表明作者苦乐观的原句。 2、到底什么叫责任?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3、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
4、议论文的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本文的论据是否具备这两种 类型,请举例说明。结合以上论据的类型,你认为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6、请写出二到三则有关"责任"的名言。 【教后反思】 八年级上册《最苦与最乐》问题案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契约(q1)揽(1an) 悲天悯人(mn) 卸却(xie) 2、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4、议论文的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本文的论据是否具备这两种 类型,请举例说明。结合以上论据的类型,你认为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6、请写出二到三则有关"责任"的名言。 【教后反思】 八年级上册《最苦与最乐》问题案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契约(qì) 揽(lǎn) 悲天悯人(mǐn) 卸却(xiè) 2、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3、梁启超,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 人,曾参与“公车上书”,《饮冰室全集》 4、全文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1、2自然段,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是第3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是45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 分总结构 【问题探究】 1、“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2、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我没责任的表现。 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接下去, 作者用了三个“凡属”,概括了所有的责任。 3、作者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则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你想解脱 痛苦,就要尽责,想谢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 乐循环,人间趣味。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 4、本文既有事实论据,又有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如:“答应人做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家的恩惠 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 道理论据如:“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 地’。”又如:“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孟子又说‘君子有终 身之忧”’。再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此外还有对比论证(如第3自然段),引用论证。 5、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负责任乃人生最大痛苦,尽责任为人生最大快乐。或“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 乐 6、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一一丘吉尔【英】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托尔斯泰)
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3、梁启超,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 人,曾参与“公车上书”,《饮冰室全集》 4、全文 5 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 1、2 自然段,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是第 3 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是 4、5 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 分总结构 【问题探究】 1、“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2、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我没责任的表现。 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接下去, 作者用了三个“凡属”,概括了所有的责任。 3、作者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则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你想解脱 痛苦,就要尽责,想谢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 乐循环,人间趣味。 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 4、本文既有事实论据,又有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如:“答应人做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家的恩惠 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 道理论据如:“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 地’。”又如:“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孟子又说‘君子有终 身之忧”’。再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此外还有对比论证(如第 3 自然段),引用论证。 5、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负责任乃人生最大痛苦,尽责任为人生最大快乐。或“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 乐” 6、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 ——丘吉尔【英】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