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化工热力学 英文名称: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制定单位:化工教研室 制定时间:2013年8月 一、使用说明: 1、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 化工热力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该专业的主干课程。 热力学是一门研究能量、物质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在化工生产以及化工过程的开发设 计中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但成为化工过程各环节进行理论分析的依据,而且提供了有效的计算方法,成 为化学工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其主要任务是 培养学生运用热力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化工生产中有关能量转换、相变和化学变化的实际问题的能 力,初步掌握化学过程设计与研究中获取物性数据,对化工过程进行有关计算的方法。也为后继专 业课的学习和进行化工过程研究、开发与设计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是在物理化学等先修课的基础上讲解的,本课程应在学生学过物理化学,经过工厂认识 实习,并具备化工过程与设备的知识基础(在时间安排上,至少比化工原理迟一学期)上讲授。 2、课程学时、学分、主要教学环节 (1)每周3学时,共计17周(两学期),51学时 (2)学分:3分 (3)主要教学环节 A.课堂讲授,辅导,作业,习题课。课堂讨论或课堂练习作用是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中重 点、难点的理解,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澄清错误概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课后作业 每周约2.5小时 3、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化工热力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类专业基础课,它以物理化学等为基础,是由化学热力学和工程热 力学组合而成的一门学科,它为分离工程、反应工程及系统工程等打下理论基础。学习本课程还需 要高等数学、计算机语言、化工原理等课程的有关知识。本课程是化工设计、化学过程与设备、化 工分离过程与设备、化工过程控制和毕业设计的基础 4、教材 朱自强主编,《化工热力学》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5、主要参考书 [1]教材:陈钟秀、顾飞燕,化工热力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第2版) 朱自强,徐汛编,化工热力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 3 陈新志等,化工热力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4]M.Smith,(美)史密斯,化工热力学导论,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1982 [5]张联科主编,化工热力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80 [6】J,MSmth,(美)史密斯,化工热力学导论习题解答,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 陈钟秀,顾飞燕编,化工热力学例题与习题,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8]雷一东、葛喜臣,化工热力学,重庆大学出版社,1989。 6、考核方式 作业成绩、平时成绩、期终闭卷考试成绩,分别占10%、20%、70%
《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化工热力学 英文名称: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制定单位:化工教研室 制定时间:2013年8月 一 、使用说明: 1、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 化工热力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也是该专业的主干课程。 热力学是一门研究能量、物质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在化工生产以及化工过程的开发设 计中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但成为化工过程各环节进行理论分析的依据, 而且提供了有效的计算方法, 成 为化学工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其主要任务是 培养学生运用热力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化工生产中有关能量转换、相变和化学变化的实际问题的能 力,初步掌握化学过程设计与研究中获取物性数据,对化工过程进行有关计算的方法。也为后继专 业课的学习和进行化工过程研究、开发与设计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是在物理化学等先修课的基础上讲解的,本课程应在学生学过物理化学,经过工厂认识 实习,并具备化工过程与设备的知识基础(在时间安排上,至少比化工原理迟一学期)上讲授。 2、课程学时、学分、主要教学环节 (1)每周3学时,共计17周(两学期),51学时 (2)学分:3分 (3)主要教学环节 A.课堂讲授,辅导,作业,习题课。课堂讨论或课堂练习作用是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中重 点、难点的理解,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澄清错误概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课后作业:每周约2.5小时。 3、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化工热力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类专业基础课,它以物理化学等为基础,是由化学热力学和工程热 力学组合而成的一门学科,它为分离工程、反应工程及系统工程等打下理论基础。学习本课程还需 要高等数学、计算机语言、化工原理等课程的有关知识。本课程是化工设计、化学过程与设备、化 工分离过程与设备、化工过程控制和毕业设计的基础。 4、教材 朱自强主编,《化工热力学》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5、主要参考书 [1] 教材:陈钟秀、顾飞燕,化工热力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第2版)。 [2] 朱自强,徐汛编,化工热力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1 [3] 陈新志等,化工热力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4] M. Smith,(美)史密斯,化工热力学导论,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1982 [5] 张联科主编,化工热力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80 [6] J.M. Smith,(美)史密斯,化工热力学导论习题解答,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 [7] 陈钟秀,顾飞燕编,化工热力学例题与习题,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8] 雷一东、葛喜臣,化工热力学,重庆大学出版社,1989。 6、考核方式 作业成绩、平时成绩、期终闭卷考试成绩,分别占10%、20%、70%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教学的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能掌握纯流体热力学性质(P、T、H、S)意义及计算方法:掌握热力学第 二定律原理在化工过程能量计算和过程热力学分析中的应用:熟悉各种溶液热力学性质定义、 物理意义、计算方法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平衡条件、平衡判据及汽液平衡数据和化学平衡数据计算 方法。另外还要做到: 正确理解化工热力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和理论: 2。理解各个概念之间的 联系不 1应用 3.掌握化工热力学的基本计算方法: 4.能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分析和解决实际化工生产和设计中的有关问题。 (二)、教学安排: 第一章绪论(1学时) 基本要求:目的使学生了解化工热力学研究对象及其在化工中应用。 重点:化工热力学研究的特点 难点:通过大量举例使学生深刻认识化工热力学的重要作用 基本内容:1.化工热力学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2.化工热力学在化学工业上应用 3.名词和定义 第二章流体的PVT关系(6学时) 基本要求:目的使学生了解流体PVT关系它是热力学性质的基础。PVT是可直接测 量性质,其它热力学性质由PVT数据计算得到。 重点:RK方程和以偏心因子为第三参数的普遍化法。要求学生对此有清楚的了解,掌握 其计算方法 难点:PV图、PT图上点线面的关系,各种状态方程的特点,对比态原理思想的理解。 基本内容:I.纯流体PVT关系:P-V图、PT图。 2.真实流体状态方程:维里方程、范德华方程、Redlich-Kwong方程。 3.状态方程的选用 4.对比态原理:对比态原理、偏心因子概念 5.多组分流体的pVT关系 6.液体的PVT性质 第三章流体的热力学性质(6学时)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结合复习物理化学基本热力学概念,掌握定组成体系热力学性 质间基本关系式,清楚理解剩余性质概念及计算,学会由单相纯物质性质计算两相区纯物 质性质的方法,掌握工程上常用热力学图表的使用方法。 重点:定组成体系热力学性质间关系式,剩余性质 难点:剩余性质概念及计算,水蒸汽特性表的应用 基本内容:1.定组成体系热力学性质间关系式:基本方程、点函数间数学关系式、 Maxwell方程. 2.单相体系热力学性质计算:dS方程,dH方程,dU方程和dA方程:剩余性质:真实 气热力学性质(H,S)计算:状态方程法、普遍化法。 3.两相系统的热力学性质及热力学图表:两相系统热力学性质:热力学性质图 表:水蒸汽特性表和T-S图,可介绍利用免费软件steam table得到水蒸汽特性表上的数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教学的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能掌握纯流体热力学性质(P、V、T、H、S)意义及计算方法;掌握热力学第 一、二定律原理在化工过程能量计算和过程热力学分析中的应用;熟悉各种溶液热力学性质定义、 物理意义、计算方法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平衡条件、平衡判据及汽液平衡数据和化学平衡数据计算 方法。另外还要做到: 1. 正确理解化工热力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和理论; 2.理解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应用; 3.掌握化工热力学的基本计算方法; 4.能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分析和解决实际化工生产和设计中的有关问题。 (二)、教学安排: 第一章 绪论(1学时) 基本要求:目的使学生了解化工热力学研究对象及其在化工中应用。 重 点:化工热力学研究的特点 难 点:通过大量举例使学生深刻认识化工热力学的重要作用 基本内容:1.化工热力学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2.化工热力学在化学工业上应用 3.名词和定义 第二章 流体的PVT关系(6学时) 基本要求:目的使学生了解流体PVT关系 它是热力学性质的基础。PVT是可直接测 量性质,其它热力学性质由PVT数据计算得到。 重点:R-K方程和以偏心因子为第三参数的普遍化法。要求学生对此有清楚的了解,掌握 其计算方法。 难点:P-V图、P-T图上点线面的关系,各种状态方程的特点,对比态原理思想的理解。 基本内容:1.纯流体PVT关系:P-V图、P-T图。 2.真实流体状态方程:维里方程、范德华方程、Redlich-Kwong方程。 3.状态方程的选用 4.对比态原理:对比态原理、偏心因子概念。 5.多组分流体的pVT关系 6. 液体的PVT性质 第三章 流体的热力学性质(6学时)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结合复习物理化学基本热力学概念,掌握定组成体系热力学性 质间基本关系式,清楚理解剩余性质概念及计算,学会由单相纯物质性质计算两相区纯物 质性质的方法,掌握工程上常用热力学图表的使用方法。 重点:定组成体系热力学性质间关系式,剩余性质 难点:剩余性质概念及计算,水蒸汽特性表的应用 基本内容:1.定组成体系热力学性质间关系式:基本方程、点函数间数学关系式、 Maxwell方程。 2.单相体系热力学性质计算:dS方程, dH方程, dU方程和dA方程;剩余性质; 真实 气热力学性质 (H,S)计算:状态方程法、普遍化法。 3.两相系统的热力学性质及热力学图表:两相系统热力学性质;热力学性质图 表:水蒸汽特性表和T-S图,可介绍利用免费软件steam table得到水蒸汽特性表上的数 据
第四章溶液的热力学性质(10学时)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对偏摩尔性质、化学位、逸度、混合性质变化、超额性质和标准 态等概念正确理解。掌握均相流体混合物热力学性质关系式,超额性质与活度系数关系 式,学会逸度和逸度系数计算方法。 重点:利用偏摩尔性质的定义,Gibbs-Duhem方程,灵活推导偏摩尔性质与混合物性质间 的关系。各种逸度系数的计算。 难点:偏摩尔性质、标准态概念的正确理解。混合物性质与组分性质之间的关系及计算。 基本内容:1.变组成体系热力学性质间关系式和化学位。 2.偏摩尔性质:偏摩尔性质定义和物理定义:偏摩尔性质计算:解析法、作图 法:Ghbs.Duhem方得 3.逸度和逸度系数:逸度和逸度系数的定义及物理意义:纯气体的逸度计算: 由PVT实验数据,由H、S数据,由状态方程,由普遍化关系:纯液体逸度:气体混合 物中组分逸度:基本计算方程,由截项维里方程计算:混合物的逸度与其组分逸度之 间关系:压力和温度对逸度的影响。 4.理想溶液:理想溶液的逸度,二种标准状态:Lewis-Randall和Heny定律;理想 溶液的特点,理想溶液的意义。 5.混合性质变化:定义,理想溶液的混合性质变化 6.活度和活度系数:定义,物理意义。 7.超额性质:定义,物理意义:超额自由焓和活度系数。 第五章化工过程的能量分析(10学时) 基本要求:热力学两个定律及其在工程上应用。使学生不仅对过程的方向和限度有 明确概念,对过程的不可逆性导致能的降级也要有明确的认识。 重点:能量平衡方程重点:讲授清楚表达式中各项意义,计算基准,掌握正确建立能量守 恒式方法,正确计算热效应和功:熵和第二定律部分重点:讲清楚熵增原理、熵平衡(熵产和 熵流)理想功、损失功和等概念及计算方法。 难点:痛增原理概、各种效率 基本内容:1.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平衡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散开体系能量 平衡方程:稳定流动体系能量平衡方程及其在化工过程中应用。 2.热功转换的不等价性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3.熵:熵的定义及熵的计算:熵增原理:嫡平衡、熵产和嫡流。 4.理想功和损失功:理想功定义和稳流过程理想功、损失功的定义和计算、热力学效 率。 5.及其计算:定义:的计算:稳流体系计算,几种常见的计算式:衡算 及效率 第六章蒸汽动力循环和制冷循环(6学) 基本要求:使学生能用热力学第一、二定律进行此二种循环热效应、制冷量、功耗 和循环效率的计算。通过对热效率、直接加热和利用制冷原理的供热效率等计算,让学生 理解合理利用能源的意义和途径。 重点:制冷原理的正确理解。理解同样的制冷原理可用于制冷和供热。 难点:蒸汽动力循环和制冷循环在T$图的表示。 基本内容:1.蒸汽动力循环:朗肯循环、朗肯循环的改进
第四章 溶液的热力学性质(10学时)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对偏摩尔性质、化学位、逸度、混合性质变化、超额性质和标准 态等概念正确理解。掌握均相流体混合物热力学性质关系式,超额性质与活度系数关系 式,学会逸度和逸度系数计算方法。 重点:利用偏摩尔性质的定义,Gibbs-Duhem方程,灵活推导偏摩尔性质与混合物性质间 的关系。各种逸度系数的计算。 难点:偏摩尔性质、标准态概念的正确理解。混合物性质与组分性质之间的关系及计算。 基本内容:1.变组成体系热力学性质间关系式和化学位。 2.偏摩尔性质:偏摩尔性质定义和物理定义;偏摩尔性质计算:解析法、作图 法; Gibbs-Duhem方程 3.逸度和逸度系数:逸度和逸度系数的定义及物理意义;纯气体的逸度计算: 由 PVT实验数据,由 H、S数据,由状态方程,由普遍化关系;纯液体逸度;气体混合 物中组分逸度:基本计算方程,由截项维里方程计算;混合物的逸度与其组分逸度之 间关系;压力和温度对逸度的影响。 4. 理想溶液:理想溶液的逸度,二种标准状态:Lewis-Randall和Henry定律;理想 溶液的特点,理想溶液的意义。 5.混合性质变化:定义,理想溶液的混合性质变化。 6.活度和活度系数:定义,物理意义。 7.超额性质:定义,物理意义;超额自由焓和活度系数。 第五章 化工过程的能量分析(10学时) 基本要求:热力学两个定律及其在工程上应用。使学生不仅对过程的方向和限度有 明确概念,对过程的不可逆性导致能的降级也要有明确的认识。 重点:能量平衡方程重点:讲授清楚表达式中各项意义,计算基准,掌握正确建立能量守 恒式方法,正确计算热效应和功;熵和第二定律部分重点:讲清楚熵增原理、熵平衡(熵产和 熵流)理想功、损失功和 等概念及计算方法。 难点:熵增原理概念、各种效率 基本内容:1.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平衡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敞开体系能量 平衡方程;稳定流动体系能量平衡方程及其在化工过程中应用。 2.热功转换的不等价性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3.熵:熵的定义及熵的计算;熵增原理;熵平衡、熵产和熵流。 4.理想功和损失功:理想功定义和稳流过程理想功、损失功的定义和计算、热力学效 率。 5. 及其计算:定义; 的计算:稳流体系 计算,几种常见的 计算式; 衡算 及 效率。 第六章蒸汽动力循环和制冷循环(6学时) 基本要求:使学生能用热力学第一、二定律进行此二种循环热效应、制冷量、功耗 和循环效率的计算。通过对热效率、直接加热和利用制冷原理的供热效率等计算,让学生 理解合理利用能源的意义和途径。 重点:制冷原理的正确理解。理解同样的制冷原理可用于制冷和供热。 难点:蒸汽动力循环和制冷循环在T-S图的表示。 基本内容:1.蒸汽动力循环:朗肯循环、朗肯循环的改进
2.制冷循环: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吸收制冷循环。 3.气体绝热膨胀制冷原理:节流膨胀、对外作功的绝热膨胀。 第七章相平衡(10学时)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结合物理化学内容,掌握平衡条件和判据,相律及其应用。掌 握完全互溶体系在中低压下汽液平衡的计算方法,会应用活度系数与液相组成关系式。让 学生自绵程序讲行二元或三元汽液平衡计算,或利用用现成的软件计算。 重点:掌握平衡条件和判据,相律及其应用。 难点:活度系数模型,相平衡计算 基本内容:1相平衡判据与相律:相平衡判据、相律及其应用。 2.汽液平衡的基本问题及求解类型、汽液平衡热力学处理方法 3.汽液平衡计算:低压汽液平衡计算、中压汽液平衡计算、闪蒸计算。 4.活度系数与组成关系式:正规溶液和无热溶液:Van Laar方程:局部组成概念 和Wilson方程。 5.其它相平衡:液液平衡、气液平衡、固液相平衡、超临界流体中固体(或液体) 的溶解度简单介绍(应用举例) 第八章化学反应平衡(6学时)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反应进度概念,对用逸度系数、活度系数等处理化学平衡 的计算方法有初步了解。 重点:相平衡计算 难点:相平衡计算 基本内容:1.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和反应进度。 2.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及有关计算。 3.工艺参数与平衡组成关系
2.制冷循环: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吸收制冷循环。 3.气体绝热膨胀制冷原理:节流膨胀、对外作功的绝热膨胀。 第七章 相平衡(10学时)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结合物理化学内容,掌握平衡条件和判据,相律及其应用。掌 握完全互溶体系在中低压下汽液平衡的计算方法,会应用活度系数与液相组成关系式。让 学生自编程序进行二元或三元汽液平衡计算,或利用用现成的软件计算。 重点:掌握平衡条件和判据,相律及其应用。 难点:活度系数模型,相平衡计算 基本内容:1.相平衡判据与相律:相平衡判据、相律及其应用。 2.汽液平衡的基本问题及求解类型、汽液平衡热力学处理方法。 3.汽液平衡计算:低压汽液平衡计算、中压汽液平衡计算、闪蒸计算。 4.活度系数与组成关系式:正规溶液和无热溶液; Van Laar方程;局部组成概念 和 Wilson方程。 5.其它相平衡:液液平衡、气液平衡、固液相平衡、超临界流体中固体(或液体) 的溶解度简单介绍(应用举例) 第八章 化学反应平衡(6学时)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反应进度概念,对用逸度系数、活度系数等处理化学平衡 的计算方法有初步了解。 重点:相平衡计算 难点:相平衡计算 基本内容:1.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和反应进度。 2.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及有关计算。 3.工艺参数与平衡组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