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正定中学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人是能够思考的动物,因此现代人类的动物分类学名称是“智人”。然而思考的 能力须经过训练始得发展。不同文化训练思考的方法各有所长,于是每一种文化 都有其独特的思考方式。中国人的思考方式也许有下列几项特色,而这些特色也 影响着我们对人、对事、对物的视野与角度 第一个特色,相对于希腊文化与印度文化的缜密逻辑,中国人比较取径直观与体 会。中国人日常语言中成语特多;中国文学中用典是其特色,这两者都采用一连 串的模拟,提供一些相近的印象,然后重叠这些印象,建立起一个新的印象。这 过程只能意会,不易言宣。中国人擅长此道,找一个“悟”字,代表直观体会。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经过华化终于成为发扬光大的宗派。不是理论严谨的 唯识宗,而是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宗。在中国人的日常经验中, “悟”是时时出现的思考方式 第二个特色,中国人观察事物往往重视统摄全面,而不喜欢对局部进行分析。以 中医理论为例,经脉遍布全身,气血周流顺畅,则身体康健。若有病痛,中医不 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从全身的整治调理下手。中国的绘画以气韵生动为 上,也是看一幅画的全面性,为此,中国画家一落笔就定了全局,不能在中途修 改。这种例证不胜枚举,说明中国人不注重局部分析的思考方式。 第三个特色,中国人习惯于从有机的变化中看世界。中国人的诗词中最多的是对 时节的感慨,中国人的宇宙感处处都是活泼的生命,而且生命本身就是值得尊重 的价值。鸟飞鱼跃,是一个境界;绿满窗前,是一个境界;天心月圆,是一个境 界。有机的宇宙观与上述全面性的考察又是互相关联、难以区分的。因此,研究 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曾经指出,中国人的有机宇宙观是中国文明的特征,截然不 同于牛顿力学的机械宇宙观 第四个特色,是中国人对于“动态”的注意。《易经》一书全是讨论变易的过程 五行相生相克,也是不断变化的动态。“文化”一词其语根是“人文化成”,本 身即是变化,而不是形态。太极图代表着进行中的变化,变化即是常态。这一命 题又与上述有机的宇宙观互为表里,陈述了中国人思考方式的特色。 以上四项思考方式其实也是彼此相关、互相加强的。全面、有机与动态三项只是 从不同的角度陈述相同的现象,而直观的悟性则以非分析的思考统摄上述三个思 考的角度。这些思考方式落实在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中即是认识世事多变化,也准 备面对变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日中则仄, 月盈则亏”“盛极必衰,否极泰来”……有了这些对变化形势的理解,中国人不 是坐待命运降临的宿命论者,而是随时准备面对变化的命运调整自己的反应。这 是一种乐观的命运论。正如海边冲浪的弄潮儿,随时抓住变化的浪头,调整自己 的动作。在满潮时,为即将开始退潮而警惕;在谷底时,准备抓住再次上升的契 机。这种智慧不能全由直觉获得,必须有一定深度的晢学探讨,始能浓缩为日常 生活中的人生智慧。 (《读者》2009年12期16页)
河北正定中学 2012 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题 第 I 卷 阅读题(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人是能够思考的动物,因此现代人类的动物分类学名称是“智人”。然而思考的 能力须经过训练始得发展。不同文化训练思考的方法各有所长,于是每一种文化 都有其独特的思考方式。中国人的思考方式也许有下列几项特色,而这些特色也 影响着我们对人、对事、对物的视野与角度。 第一个特色,相对于希腊文化与印度文化的缜密逻辑,中国人比较取径直观与体 会。中国人日常语言中成语特多;中国文学中用典是其特色,这两者都采用一连 串的模拟,提供一些相近的印象,然后重叠这些印象,建立起一个新的印象。这 一过程只能意会,不易言宣。中国人擅长此道,找一个“悟”字,代表直观体会。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经过华化终于成为发扬光大的宗派。不是理论严谨的 唯识宗,而是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宗。在中国人的日常经验中, “悟”是时时出现的思考方式。 第二个特色,中国人观察事物往往重视统摄全面,而不喜欢对局部进行分析。以 中医理论为例,经脉遍布全身,气血周流顺畅,则身体康健。若有病痛,中医不 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从全身的整治调理下手。中国的绘画以气韵生动为 上,也是看一幅画的全面性,为此,中国画家一落笔就定了全局,不能在中途修 改。这种例证不胜枚举,说明中国人不注重局部分析的思考方式。 第三个特色,中国人习惯于从有机的变化中看世界。中国人的诗词中最多的是对 时节的感慨,中国人的宇宙感处处都是活泼的生命,而且生命本身就是值得尊重 的价值。鸟飞鱼跃,是一个境界;绿满窗前,是一个境界;天心月圆,是一个境 界。有机的宇宙观与上述全面性的考察又是互相关联、难以区分的。因此,研究 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曾经指出,中国人的有机宇宙观是中国文明的特征,截然不 同于牛顿力学的机械宇宙观。 第四个特色,是中国人对于“动态”的注意。《易经》一书全是讨论变易的过程; 五行相生相克,也是不断变化的动态。“文化”一词其语根是“人文化成”,本 身即是变化,而不是形态。太极图代表着进行中的变化,变化即是常态。这一命 题又与上述有机的宇宙观互为表里,陈述了中国人思考方式的特色。 以上四项思考方式其实也是彼此相关、互相加强的。全面、有机与动态三项只是 从不同的角度陈述相同的现象,而直观的悟性则以非分析的思考统摄上述三个思 考的角度。这些思考方式落实在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中即是认识世事多变化,也准 备面对变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日中则仄, 月盈则亏”“盛极必衰,否极泰来”……有了这些对变化形势的理解,中国人不 是坐待命运降临的宿命论者,而是随时准备面对变化的命运调整自己的反应。这 是一种乐观的命运论。正如海边冲浪的弄潮儿,随时抓住变化的浪头,调整自己 的动作。在满潮时,为即将开始退潮而警惕;在谷底时,准备抓住再次上升的契 机。这种智慧不能全由直觉获得,必须有一定深度的哲学探讨,始能浓缩为日常 生活中的人生智慧。 (《读者》2009 年 12 期 16 页)
1.从原文看,下列对“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的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人的思考方式是以悟为代表,比较重视直观体会,这是与具有缜密逻辑 的印度文化与希腊文化相比而言的。 B.中国人观察事物不注重局部分析,观察事物的方式通常是重视统摄全面,中 医与绘画就是这一思考方式的例证。 C.中国人习惯于从有机的变化中看世界,李约瑟认为,中国人的有机宇宙观与 牛顿力学的机械宇宙观截然不同。 D.中国人的有机的宇宙观与中国人对于“动态”的注意构成表里,表达了中国 人思考方式的特色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绘画以气韵生动为上,看一幅画的全面性,中国画家一落笔就定了全 局,不能在中途修改,这是中国人不注重局部分析的思考方式的一个例证 B.因为生命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价值,所以中国人的诗词中最多的是对时节的 感慨,中国人的宇宙感处处都是活泼的生命。 C.“文化”一词本身即是变化,而不是形态,它的语根是“人文化成”,太极 图就代表着进行中的变化 D.直观的悟性是以非分析的思考统摄有机、全面与动态三个思考的角度,而这 三个思考的角度只是从不同的角度陈述相同的现象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人类的动物分类学名称是“智人”,因为人是能够思考的动物。每一种 文化有独特的思考方式,中国人的思考方式有四项特色 B.传入中国的印度佛教,在中国经过华化成为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 土宗,而不是理论严谨的唯识宗,终于成为发扬光大的宗派。 C.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的四个特色之间彼此相关、互相加强,这些思考方式落实 在中国人的文化与人生态度中就是认识世事多变化,也准备面对变化。 D.中国人对“天下无不散的筵席”的理解,说明了具有乐观的命运论,随时准 备面对变化的命运调整自己的反应,这种智慧是由深度的哲学探讨浓缩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人也。世居广陵,家甚寒微。事梁文帝为门下书佐。身长 七尺七寸,容貌甚伟,曹辈皆敬之。祆贼唐宇之寇东阳,文帝率众东讨,使僧珍 知行军众局事。僧珍宅在建阳门东,自受命当行,每日由建阳门道,不过私室。 文帝益以此知之。司空陈显达出军沔北,见而呼坐,谓曰:“卿有贵相,后当不 见减,深自努力。” 建武二年,魏军南攻,五道并进,武帝帅师援义阳,僧珍从在军中。时长沙宣武 王为梁州刺史,魏军围守连月,义阳与雍州路断。武帝欲遣使至襄阳,求梁州问 众莫敢行。僧珍固请充使,即日单舸上道。及至襄阳,督遣援军,且获宣武王 而反,武帝甚嘉之。 武帝命为中兵参军,委以心膂。僧珍阴养死士,归之者甚众。武帝颇招武猛,士 庶响从,会者万余人。因命按行城西空地,将起数千间屋为止舍。多伐材竹,沈 于檀溪,积茅盖若山阜,皆未之用。僧珍独悟其指,因私具橹数百张。及兵起
1.从原文看,下列对“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的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人的思考方式是以悟为代表,比较重视直观体会,这是与具有缜密逻辑 的印度文化与希腊文化相比而言的。 B.中国人观察事物不注重局部分析,观察事物的方式通常是重视统摄全面,中 医与绘画就是这一思考方式的例证。 C.中国人习惯于从有机的变化中看世界,李约瑟认为,中国人的有机宇宙观与 牛顿力学的机械宇宙观截然不同。 D.中国人的有机的宇宙观与中国人对于“动态”的注意构成表里,表达了中国 人思考方式的特色。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的绘画以气韵生动为上,看一幅画的全面性,中国画家一落笔就定了全 局,不能在中途修改,这是中国人不注重局部分析的思考方式的一个例证。 B.因为生命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价值,所以中国人的诗词中最多的是对时节的 感慨,中国人的宇宙感处处都是活泼的生命。 C.“文化”一词本身即是变化,而不是形态,它的语根是“人文化成”,太极 图就代表着进行中的变化。 D.直观的悟性是以非分析的思考统摄有机、全面与动态三个思考的角度,而这 三个思考的角度只是从不同的角度陈述相同的现象。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现代人类的动物分类学名称是“智人”,因为人是能够思考的动物。每一种 文化有独特的思考方式,中国人的思考方式有四项特色。 B.传入中国的印度佛教,在中国经过华化成为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 土宗,而不是理论严谨的唯识宗,终于成为发扬光大的宗派。 C.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的四个特色之间彼此相关、互相加强,这些思考方式落实 在中国人的文化与人生态度中就是认识世事多变化,也准备面对变化。 D.中国人对“天下无不散的筵席”的理解,说明了具有乐观的命运论,随时准 备面对变化的命运调整自己的反应,这种智慧是由深度的哲学探讨浓缩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人也。世居广陵,家甚寒微。事梁文帝为门下书佐。身长 七尺七寸,容貌甚伟,曹辈皆敬之。祆贼唐宇之寇东阳,文帝率众东讨,使僧珍 知行军众局事。僧珍宅在建阳门东,自受命当行,每日由建阳门道,不过私室。 文帝益以此知之。司空陈显达出军沔北,见而呼坐,谓曰:“卿有贵相,后当不 见减,深自努力。” 建武二年,魏军南攻,五道并进,武帝帅师援义阳,僧珍从在军中。时长沙宣武 王为梁州刺史,魏军围守连月,义阳与雍州路断。武帝欲遣使至襄阳,求梁州问, 众莫敢行。僧珍固请充使,即日单舸上道。及至襄阳,督遣援军,且获宣武王书 而反,武帝甚嘉之。 武帝命为中兵参军,委以心膂。僧珍阴养死士,归之者甚众。武帝颇招武猛,士 庶响从,会者万余人。因命按行城西空地,将起数千间屋为止舍。多伐材竹,沈 于檀溪,积茅盖若山阜,皆未之用。僧珍独悟其指,因私具橹数百张。及兵起
悉取檀溪材竹,装为船舰,葺之以茅,并立办。众军将发,诸将须橹甚多,僧珍 乃出先所具,每船付二张,争者乃息。 天监四年,大举北侵,自是僧珍昼直中书省,夜还秘书。五年旋军,以本官领太 子中庶子。僧珍去家久,表求拜墓,武帝欲荣以本州,乃拜南兖州刺史。僧珍在 任,见十大夫迎送过礼,平心率下,不私亲戚。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至, 乃弃业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 越。当速反葱肆耳。”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徙廨以益其宅。 僧珍怒曰:“岂可徙官廨以益吾私宅乎。”姊适于氏,住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 杂。僧珍常导从卤簿到其宅,不以为耻。 在州百日,征为领军将军,直秘书省如先。常以私车辇水洒御路。僧珍既有大勋, 任总心膂,性甚恭慎。当直禁中,盛暑不敢解衣。每侍御坐,屏气鞠躬,对果食 未尝举箸。因醉后取一甘食,武帝笑谓日:“卿今日便是大有所进。”十年,疾 病,卒于领军官舍。谥曰忠敬。武帝痛惜之,言为流涕。 (选自《南史·吕僧珍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居广陵,家甚寒微 微:低微 B.祆贼唐宇之寇东阳 寇:侵犯 C.使僧珍知行军众局事 知:了解 D.卿有贵相,后当不见减 减:降低。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吕僧珍“为官清廉、勤勉”的一组是 ①僧珍独悟其指,因私具橹数百张 ②昼直中书省,夜还秘书 ③僧珍至,乃弃业求州官 ④汝等自有常分,岂 可妄求叨越 ⑤岂可徙官廨以益吾私宅乎 ⑥每侍御坐,屏气鞠躬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僧珍先在梁文帝手下做官,他恪尽职守,常过家门而不入,文帝因此更加 信任他。司空陈显达见到吕僧珍也很客气,认为他会有更大的发展 B.在北魏五路大军同时南侵,武帝率军救义阳,而义阳与雍州道路被切断的情 况下,吕僧珍坚决要求充当使者去襄阳,并在当天就独自驾船上路 C.吕僧珍离家已久,奏请回去扫墓,武帝认为他是本州的荣耀,便授予他南兖 州刺史之职。姐姐家住处不好,他常到姐姐家,并不觉得辱没身份, D.吕僧珍功勋卓著,被仼用为骨干和亲信,性情很是谦恭稳重。在禁中值班, 盛夏也不敢解开衣扣。对武帝身边招待用的果馔,他未尝动过筷子。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及至襄阳,督遣援军,且获宣武王书而反,武帝甚嘉之。(4分 (2)僧珍在任,见士大夫迎送过礼,平心率下,不私亲戚。(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悉取檀溪材竹,装为船舰,葺之以茅,并立办。众军将发,诸将须橹甚多,僧珍 乃出先所具,每船付二张,争者乃息。 天监四年,大举北侵,自是僧珍昼直中书省,夜还秘书。五年旋军,以本官领太 子中庶子。僧珍去家久,表求拜墓,武帝欲荣以本州,乃拜南兖州刺史。僧珍在 任,见士大夫迎送过礼,平心率下,不私亲戚。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至, 乃弃业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 越。当速反葱肆耳。”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徙廨以益其宅。 僧珍怒曰:“岂可徙官廨以益吾私宅乎。”姊适于氏,住市西小屋临路,与列肆 杂。僧珍常导从卤簿到其宅,不以为耻。 在州百日,征为领军将军,直秘书省如先。常以私车辇水洒御路。僧珍既有大勋, 任总心膂,性甚恭慎。当直禁中,盛暑不敢解衣。每侍御坐,屏气鞠躬,对果食 未尝举箸。因醉后取一甘食,武帝笑谓日:“卿今日便是大有所进。”十年,疾 病,卒于领军官舍。谥曰忠敬。武帝痛惜之,言为流涕。 (选自《南史·吕僧珍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居广陵,家甚寒微 微:低微 B.祆贼唐宇之寇东阳 寇:侵犯 C.使僧珍知行军众局事 知:了解 D.卿有贵相,后当不见减 减:降低。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吕僧珍“为官清廉、勤勉”的一组是 ①僧珍独悟其指,因私具橹数百张 ②昼直中书省,夜还秘书 ③僧珍至,乃弃业求州官 ④汝等自有常分,岂 可妄求叨越 ⑤岂可徙官廨以益吾私宅乎 ⑥每侍御坐,屏气鞠躬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僧珍先在梁文帝手下做官,他恪尽职守,常过家门而不入,文帝因此更加 信任他。司空陈显达见到吕僧珍也很客气,认为他会有更大的发展。 B.在北魏五路大军同时南侵,武帝率军救义阳,而义阳与雍州道路被切断的情 况下,吕僧珍坚决要求充当使者去襄阳,并在当天就独自驾船上路。 C.吕僧珍离家已久,奏请回去扫墓,武帝认为他是本州的荣耀,便授予他南兖 州刺史之职。姐姐家住处不好,他常到姐姐家,并不觉得辱没身份。 D.吕僧珍功勋卓著,被任用为骨干和亲信,性情很是谦恭稳重。在禁中值班, 盛夏也不敢解开衣扣。对武帝身边招待用的果馔,他未尝动过筷子。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及至襄阳,督遣援军,且获宣武王书而反,武帝甚嘉之。(4 分) (2)僧珍在任,见士大夫迎送过礼,平心率下,不私亲戚。(4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卜算子 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权者的排挤 压制和迫害。 8.海棠的“百种千般巧”在上阕中是如何体现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 9.下阕通过“朝与暮”“繁与少”的对比,强调了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句1分)(8分)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 兮辞》) (2)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 长》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 ,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6)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滕王阁序》)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弦弦掩抑声声思, 低眉信手续续 弹 。(白居易《琵琶行》)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偷来一片冬日阳光 罗艳 苏菲的脸渐渐融入了起居室冬日的灰暗中。她在丈夫乔为他们结婚4周年纪念 所买的扶手椅上打盹儿。屋子里温暖而宁静,窗外静静地飘着雪 点一刻,邮差转个角来到艾伦大街上。他今天来晚了,并非因为这雪天,而是因 为今天是情人节,邮件比往常多很多。 一辆花店货车驶入艾伦大街。透过玻璃窗,苏菲眼盯着货车。货车行驶缓慢,停下 两次,又开始行驶了。接着,司机在隔壁梅森太太家门前停了下来。谁会给梅森 太太送花呢?苏菲默想着,是她在威斯康星州的女儿还是她弟弟?不,她弟弟病得 很严重,应该是她女儿吧,她女儿真孝顺啊 鲜花令苏菲想起了乔。好一会儿,痛苦的回忆填满了苏菲的脑海。明天是15日 乔去世已经8个月了。 送花人敲起梅森太太家的前门,他手拿一只长长的白绿色相间的盒子和一个签字 板。似乎没人应门。当然了,今天是星期五,梅森太太每个星期五下午都会去教堂。 送花人四周看了看,接着往苏菲家走来。 苏菲忙从椅上起身,站到窗帘边。送花人敲起了门。苏菲用颤抖的双手捋了捋头 发。敲第三下后,她来到前厅。 “谁啊?”她说着,从打开的门缝里打量着门外。“下午好,夫人。”送花人大声 说,“您可以帮您的邻居签收一下吗?
【注】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权者的排挤、 压制和迫害。 8.海棠的“百种千般巧”在上阕中是如何体现的?请作简要分析。(5 分) 9.下阕通过“朝与暮”“繁与少”的对比,强调了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句 1 分)(8 分) (1)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 兮辞》) (2)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 长》)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 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4)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 ,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6)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滕王阁序》) (7) ,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弦弦掩抑声声思, ;低眉信手续续 弹, 。(白居易《琵琶行》)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偷来一片冬日阳光 罗 艳 苏菲的脸渐渐融入了起居室冬日的灰暗中。她在丈夫乔为他们结婚 40 周年纪念 所买的扶手椅上打盹儿。屋子里温暖而宁静,窗外静静地飘着雪。 一点一刻,邮差转个角来到艾伦大街上。他今天来晚了,并非因为这雪天,而是因 为今天是情人节,邮件比往常多很多。 一辆花店货车驶入艾伦大街。透过玻璃窗,苏菲眼盯着货车。货车行驶缓慢,停下 两次,又开始行驶了。接着,司机在隔壁 梅森太太家门前停了下来。谁会给梅森 太太送花呢?苏菲默想着,是她在威斯康星州的女儿还是她弟弟?不,她弟弟病得 很严重,应该是她女儿吧,她女儿真孝顺啊。 鲜花令苏菲想起了乔。好一会儿,痛苦的回忆填满了苏菲的脑海。明天是 15 日, 乔去世已经 8 个月了。 送花人敲起梅森太太家的前门,他手拿一只长长的白绿色相间的盒子和一个签字 板。似乎没人应门。当然了,今天是星期五,梅森太太每个星期五下午都会去教堂。 送花人四周看了看,接着往苏菲家走来。 苏菲忙从椅上起身,站到窗帘边。送花人敲起了门。苏菲用颤抖的双手捋了捋头 发。敲第三下后,她来到前厅。 “谁啊?”她说着,从打开的门缝里打量着门外。“下午好,夫人。”送花人大声 说,“您可以帮您的邻居签收一下吗?
“好的。”苏菲答道,将门完全打开。“您希望我将这个放在哪儿?”送花人跨入 室内时,很有礼貌地问道。 “请放在厨房吧,放餐桌上。”在苏菲眼里,这人太高大了,她都看不清他绿色的 帽子和大胡子之间的那张脸。还好,他马上就离开了。他一走,她又锁上了门 这盒子足有厨房餐桌那么长。苏菲凑近盒子,弯腰看了看盒子上的字“娜塔莉花 店,一应俱全”。玫瑰馥郁的芳香淹没了苏菲。她闭上眼睛,舒缓呼吸,想象着黄 色的玫瑰。乔就老选黄玫瑰。“送给我的阳光。”他会一边说,一边呈上超大的 花束。他会爽朗地大声笑,亲吻她的额头,然后牵起她的手,对她唱道:“你是我的 阳光。 梅森太太敲苏菲的前门时,正值下午五点整。苏菲仍在餐桌旁,鲜花盒打开着,她 将玫瑰放在腿上,轻轻摇着,抚摸着娇嫩的黄色花瓣。梅森太太又敲了敲门,但苏 菲没听见。不久,邻居就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苏菲起身,把花放在餐桌上,两颊羞红。她拖过一张梯子,站上去,从 厨房最上面的角柜里取出一只白色瓷花瓶。她用水杯给花瓶灌上水,轻轻地将玫 瑰和枝叶插入瓶中,将花瓶搬到起居室。 走到起居室中间时,苏菲笑了。她轻轻一转身,开始倾斜着身子,慢慢转起小圈来。 她轻轻地、优雅地绕着起居室转着,转到厨房里,转到大厅里,又转回来。她跳啊 跳啊,跳到双膝酸软才罢。然后,她倒进摇椅里,睡着了 下午六点一刻,苏菲被响声惊醒了。这次是有人在敲后门,是梅森太太 “你好,苏菲。”梅森太太招呼道,“你好吗?我刚才敲过门。你没来开门,我有点 担心。是不是在睡觉?”她一边说个不停,一边将靴子上的雪蹭到门口脚垫上,走 进来。“我真讨厌下雪,你呢?广播说这雪到午夜要下到6英寸呢。不过你知道, 广播不可信的。还记得去年冬季,他们预报说要下4英寸吗?结果下了21英寸呢。 21英寸啊,他们还说今年冬天会很暖和。哈,我可觉得这天很冷。你知道不,我上 个月的油费都达到263美元了?就我这个小房子 苏菲漫不经心地听着。她忽然记起玫瑰花,脸因为羞愧涨了个通红。空空的鲜花 盒子就在她身后的餐桌上。她该跟梅森太太怎么解释呢? “我都不知道还能付得起多久的账单了。如果艾尔弗雷德—一上帝保佑他一一能 像你们家乔瑟夫那样勤俭就好了。乔瑟夫,噢,上帝啊。我差点忘了玫瑰花。” 苏菲的两颊烧得通红。她结结巴巴地想道歉,让到一边让梅森太太看到空盒子 噢,太好了。”梅森太太不等苏菲开口,“你把玫瑰花插起来了。你应该看到卡 片了吧。希望你看到乔瑟夫的笔迹不要太吃惊。乔瑟夫要我在他去世后的第一年 给你送玫瑰花,正是他让我这么做的。他不想打扰你。‘玫瑰信托’,我想他是这 么称呼这个安排的吧。他去年四月份就跟花店安排好了。你们家乔瑟夫,多么好 的一个人啊 苏菲已经什么都听不进去了。她拾起之前未曾看到的那个白色小信封,心怦怦地 跳。信封一直躺在鲜花盒子边。她用颤抖的双手取出卡片。 “送给我的阳光。”卡片上写道,“我全心地爱着你。想起我时一定要快乐。爱 你的,乔。” 微型小说选刊》2010年23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老年妇女苏菲的丈夫乔去年刚去世,小说讲述了她在丈夫走后的第一个情人 节里发生的故事
“好的。”苏菲答道,将门完全打开。“您希望我将这个放在哪儿?”送花人跨入 室内时,很有礼貌地问道。 “请放在厨房吧,放餐桌上。”在苏菲眼里,这人太高大了,她都看不清他绿色的 帽子和大胡子之间的那张脸。还好,他马上就离开了。他一走,她又锁上了门。 这盒子足有厨房餐桌那么长。苏菲凑近盒子,弯腰看了看盒子上的字“娜塔莉花 店,一应俱全”。玫瑰馥郁的芳香淹没了苏菲。她闭上眼睛,舒缓呼吸,想象着黄 色的玫瑰。乔就老选黄玫瑰。“送给我的阳光。”他会一边说,一边呈上超大的 花束。他会爽朗地大声笑,亲吻她的额头,然后牵起她的手,对她唱道:“你是我的 阳光。” 梅森太太敲苏菲的前门时,正值下午五点整。苏菲仍在餐桌旁,鲜花盒打开着,她 将玫瑰放在腿上,轻轻摇着,抚摸着娇嫩的黄色花瓣。梅森太太又敲了敲门,但苏 菲没听见。不久,邻居就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苏菲起身,把花放在餐桌上,两颊羞红。她拖过一张梯子,站上去,从 厨房最上面的角柜里取出一只白色瓷花瓶。她用水杯给花瓶灌上水,轻轻地将玫 瑰和枝叶插入瓶中,将花瓶搬到起居室。 走到起居室中间时,苏菲笑了。她轻轻一转身,开始倾斜着身子,慢慢转起小圈来。 她轻轻地、优雅地绕着起居室转着,转到厨房里,转到大厅里,又转回来。她跳啊 跳啊,跳到双膝酸软才罢。然后,她倒进摇椅里,睡着了。 下午六点一刻,苏菲被响声惊醒了。这次是有人在敲后门,是梅森太太。 “你好,苏菲。”梅森太太招呼道,“你好吗?我刚才敲过门。你没来开门,我有点 担心。是不是在睡觉?”她一边说个不停,一边将靴子上的雪蹭到门口脚垫上,走 进来。“我真讨厌下雪,你呢?广播说这雪到午夜要下到 6 英寸呢。不过你知道, 广播不可信的。还记得去年冬季,他们预报说要下 4 英寸吗?结果下了 21 英寸呢。 21 英寸啊,他们还说今年冬天会很暖和。哈,我可觉得这天很冷。你知道不,我上 个月的油费都达到 263 美元了?就我这个小房子。” 苏菲漫不经心地听着。她忽然记起玫瑰花,脸因为羞愧涨了个通红。空空的鲜花 盒子就在她身后的餐桌上。她该跟梅森太太怎么解释呢? “我都不知道还能付得起多久的账单了。如果艾尔弗雷德——上帝保佑他——能 像你们家乔瑟夫那样勤俭就好了。乔瑟夫,噢,上帝啊。我差点忘了玫瑰花。” 苏菲的两颊烧得通红。她结结巴巴地想道歉,让到一边让梅森太太看到空盒子。 “噢,太好了。”梅森太太不等苏菲开口,“你把玫瑰花插起来了。你应该看到卡 片了吧。希望你看到乔瑟夫的笔迹不要太吃惊。乔瑟夫要我在他去世后的第一年 给你送玫瑰花,正是他让我这么做的。他不想打扰你。‘玫瑰信托’,我想他是这 么称呼这个安排的吧。他去年四月份就跟花店安排好了。你们家乔瑟夫,多么好 的一个人啊……” 苏菲已经什么都听不进去了。她拾起之前未曾看到的那个白色小信封,心怦怦地 跳。信封一直躺在鲜花盒子边。她用颤抖的双手取出卡片。 “送给我的阳光。”卡片上写道,“我全心地爱着你。想起我时一定要快乐。爱 你的,乔。” 《微型小说选刊》2010 年 23 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老年妇女苏菲的丈夫乔去年刚去世,小说讲述了她在丈夫走后的第一个情人 节里发生的故事
B.看到邮差给梅森太太送花,引起了她的猜想,这既使情节发展增加了波澜, 也为下文做了铺垫 C.当送花人敲苏菲家的门时,她用“颤抖”的双手捋了捋头发,这说明她对邮 差的意外造访感到恐慌。 D.梅森太太第一次敲门时怕打扰苏菲睡觉,没敢用力,也因为苏菲年纪太了, 她竟然没有听见。 E.从一点一刻到五点整,从五点整到六点一刻,作者如此详细地交待时间,对 刻画人物形象有着独特的作用。 (2)小说并未正面描写苏菲的丈夫乔瑟夫,但这一人物形象却非常鲜明,请简 要概括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6分) (3)将别人的花插在自家的花瓶里,情不自禁地在起居室里跳舞,这些看似不 合常情的细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4)小说的题目是“偷来一片冬日阳光”,你觉得这个题目贴切吗?如果不恰 当,如何调换?请说明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好人是之 郭启宏 于是之卧病多年。期间曾住过中医院,虽不辨识探视者,犹能眼观电视里《茶馆》 的画面,手指自己“哦哦”几声;今年春上我去协和病房看望,他沉疴绵慑,已 经连电视也不能看了。回想起当年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舞台形象,从《龙须沟》里 程疯子听知小妞子淹死时倚门搓泥的神情,到《茶馆》里粘贴“莫谈国事”后摩 挲着双手走路的步态,便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酸痛,岂止是人世无常的浩叹,更有 文化层面的惆怅… 自从熟悉了于是之,我情愿回归荒诞的史学经典:世上只分好人和坏人,且带相 就像《镜花缘》所描绘,好人脚下一朵红云,坏人则一团黑气,望之即知,免得 上当 我于1989年从北昆调入人艺。此前,我正经历着一段人生坎坷路,我当然愿意 进入这座辉煌的艺术殿堂。如果记忆无误,从问题的提出,到调动的完成,前后 不过短短五天!人常说,于是之办事优柔,我要说,谬也!于是之是个有肩膀头 的爷们 是之希望我早日出作品,我则要求给予充裕的时间,实现由戏曲向话剧的“转 轨”。他问,“多久?”我说,“两三年吧。”“能不能短点?”“努力。”事 后偶尔碰面,他又问,“写了吗?”我说,“不是说好……”他狡黠一笑,“哦, 忘了,不过,有了构思无妨谈谈,大家帮着出出点子。”我怀疑他的记性,感激 他的好心,这叫大智若愚! 转年初夏,我怀揣《李白》初稿,忐忑着轻敲他的办公室,他正开会,我抱歉地 说,“只要一分钟……”他走到门外,小眼睛闪烁睿智,“有了?”我点点头。 “写什么的?”“李白。”“我来!”他未看剧本就表态,分明是在鼓励我。“就 是为你写的!”我也机敏起来,舌灿莲花。半个月后,是之约我共进工作午餐, 不是二人,是三人,导演苏民介入了。从迷惘彷徨到云破天开,恍惚转瞬。 个艺术家的好品德贯穿于艺术行为的全过程之中。当我怀着感激之情回顾人艺 对《李白》的经营的时候,我每每为是之的付出所感动。无论是艺术管理的理念, 还是艺术创作的思维,都给人启迪。有一天,老于说,“我琢磨《李白》应有自
B.看到邮差给梅森太太送花,引起了她的猜想,这既使情节发展增加了波澜, 也为下文做了铺垫。 C.当送花人敲苏菲家的门时,她用“颤抖”的双手捋了捋头发,这说明她对邮 差的意外造访感到恐慌。 D.梅森太太第一次敲门时怕打扰苏菲睡觉,没敢用力,也因为苏菲年纪太了, 她竟然没有听见。 E.从一点一刻到五点整,从五点整到六点一刻,作者如此详细地交待时间,对 刻画人物形象有着独特的作用。 (2)小说并未正面描写苏菲的丈夫乔瑟夫,但这一人物形象却非常鲜明,请简 要概括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6 分) (3)将别人的花插在自家的花瓶里,情不自禁地在起居室里跳舞,这些看似不 合常情的细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 分) (4)小说的题目是“偷来一片冬日阳光”,你觉得这个题目贴切吗?如果不恰 当,如何调换?请说明理由。(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好人是之 郭启宏 于是之卧病多年。期间曾住过中医院,虽不辨识探视者,犹能眼观电视里《茶馆》 的画面,手指自己“哦哦”几声;今年春上我去协和病房看望,他沉疴绵惙,已 经连电视也不能看了。回想起当年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舞台形象,从《龙须沟》里 程疯子听知小妞子淹死时倚门搓泥的神情,到《茶馆》里粘贴“莫谈国事”后摩 挲着双手走路的步态,便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酸痛,岂止是人世无常的浩叹,更有 文化层面的惆怅…… 自从熟悉了于是之,我情愿回归荒诞的史学经典:世上只分好人和坏人,且带相, 就像《镜花缘》所描绘,好人脚下一朵红云,坏人则一团黑气,望之即知,免得 上当。 我于 1989 年从北昆调入人艺。此前,我正经历着一段人生坎坷路,我当然愿意 进入这座辉煌的艺术殿堂。如果记忆无误,从问题的提出,到调动的完成,前后 不过短短五天!人常说,于是之办事优柔,我要说,谬也!于是之是个有肩膀头 的爷们。 是之希望我早日出作品,我则要求给予充裕的时间,实现由戏曲向话剧的“转 轨”。他问,“多久?”我说,“两三年吧。”“能不能短点?”“努力。”事 后偶尔碰面,他又问,“写了吗?”我说,“不是说好……”他狡黠一笑,“哦, 忘了,不过,有了构思无妨谈谈,大家帮着出出点子。”我怀疑他的记性,感激 他的好心,这叫大智若愚! 转年初夏,我怀揣《李白》初稿,忐忑着轻敲他的办公室,他正开会,我抱歉地 说,“只要一分钟……”他走到门外,小眼睛闪烁睿智,“有了?”我点点头。 “写什么的?”“李白。”“我来!”他未看剧本就表态,分明是在鼓励我。“就 是为你写的!”我也机敏起来,舌灿莲花。半个月后,是之约我共进工作午餐, 不是二人,是三人,导演苏民介入了。从迷惘彷徨到云破天开,恍惚转瞬。 一个艺术家的好品德贯穿于艺术行为的全过程之中。当我怀着感激之情回顾人艺 对《李白》的经营的时候,我每每为是之的付出所感动。无论是艺术管理的理念, 还是艺术创作的思维,都给人启迪。有一天,老于说,“我琢磨《李白》应有自
身独特的形式,反正跟杜甫不一样,应该空灵一些。咳,我也没想好,我这是难 为作者了!”啊,空灵……太对了,也太难了!我为此犯晕,辗转反侧好几晚 为了《李白》空灵,我可是一点也不空灵。 反复最多的是全剧的高潮一一李白与妻子分手,一种情投意合的最后诀别。“最 后诀别”的必然性与“情投意合”的暂住性形成强烈的冲突,这正是戏剧性之所 在!我和导演为这番发现而樽俎交欢。没想到老于看后却不满意。我懵了。又过 了几天,老于说他又看了几遍,觉得似乎也只能这么写,他原先的意见收回。我 又懵了!一一我作剧几十年,遇到文化官员无数,愣是没有听说过哪位说过“意 见收回”的话!我扪心自问,为什么老于看第一遍不满意,而后觉得还可以?其 间有无直觉与思考的参差?戏剧流程不允许“思维暂留”,观剧自是“一次完 成”,怎能奢望观众再看三看?我终于从老于的第一次直觉中悟出了毛病,于是 啊,是之对我、对《李白》应该不是特殊关照。他有平民意识、平民视角,从来 视同仁。他长期领导创作,言论颇多警策 他说:“作品不是什么人抓出来的,而是作者写出来的。我觉得这个观念很重要, 不好颠倒了。”“要平等待人,尊重他们的劳动。要肯于承认自己不如作者,至 少在他所写的题材上,你不如他们懂得多。 好些年前,我做过一个梦,我的戏上演了,我握着老于的手哭了,哭得很伤心, 竟哭醒了。我很纳闷,我发表过近百部剧本,多半上演了,何以“一声何满子, 双泪落君前 【注】于是之: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 (1)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文章在娓娓的叙述性语言中穿插一些精要的议论语句,使传主的精神风貌鲜 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B.文章结尾处详写梦境,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艺术地表现了“我”因剧本难 以上演,愧对于是之的复杂感情。 C.“更有文化层面的惆怅”,把作者难以言喻的心酸具体化,意在说明于是之 舞台形象的渐行渐远是中华文化的一大损失。 D.“于是之是个有肩膀头的爷们”,语言诙谐中又有赞叹,写出于是之先生性 格中勇于担当的一面。 E.为了突出于是之先生深厚的艺术修养,作者详写“我”创作《李白》剧本时, 于是之先生给予我大量的指点与帮助。 (2)依据文意,理解下列画线内容在文中所包含的深意。(6分) ①“我来!” ②作品不是什么人抓出来的,而是作者写出来的。 (3)作者为什么说“自从熟悉了于是之,我情愿回归荒诞的史学经典”,请结 合传记内容加以简析。(6分) (4)关于《李白》剧本的修改,作者写道:“我终于从老于的第一次直觉中悟 出了毛病,于是,改!”你怎样认识文中所说的“直觉”和“思考”。(8分) 第II卷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身独特的形式,反正跟杜甫不一样,应该空灵一些。咳,我也没想好,我这是难 为作者了!”啊,空灵……太对了,也太难了!我为此犯晕,辗转反侧好几晚, 为了《李白》空灵,我可是一点也不空灵。 反复最多的是全剧的高潮——李白与妻子分手,一种情投意合的最后诀别。“最 后诀别”的必然性与“情投意合”的暂住性形成强烈的冲突,这正是戏剧性之所 在!我和导演为这番发现而樽俎交欢。没想到老于看后却不满意。我懵了。又过 了几天,老于说他又看了几遍,觉得似乎也只能这么写,他原先的意见收回。我 又懵了!——我作剧几十年,遇到文化官员无数,愣是没有听说过哪位说过“意 见收回”的话!我扪心自问,为什么老于看第一遍不满意,而后觉得还可以?其 间有无直觉与思考的参差?戏剧流程不允许“思维暂留”,观剧自是“一次完 成”,怎能奢望观众再看三看?我终于从老于的第一次直觉中悟出了毛病,于是, 改!…… 啊,是之对我、对《李白》应该不是特殊关照。他有平民意识、平民视角,从来 一视同仁。他长期领导创作,言论颇多警策。 他说:“作品不是什么人抓出来的,而是作者写出来的。我觉得这个观念很重要, 不好颠倒了。”“要平等待人,尊重他们的劳动。要肯于承认自己不如作者,至 少在他所写的题材上,你不如他们懂得多。” 好些年前,我做过一个梦,我的戏上演了,我握着老于的手哭了,哭得很伤心, 竟哭醒了。我很纳闷,我发表过近百部剧本,多半上演了,何以“一声何满子, 双泪落君前”? 【注】于是之: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 (1)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文章在娓娓的叙述性语言中穿插一些精要的议论语句,使传主的精神风貌鲜 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B.文章结尾处详写梦境,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艺术地表现了“我”因剧本难 以上演,愧对于是之的复杂感情。 C.“更有文化层面的惆怅”,把作者难以言喻的心酸具体化,意在说明于是之 舞台形象的渐行渐远是中华文化的一大损失。 D.“于是之是个有肩膀头的爷们”,语言诙谐中又有赞叹,写出于是之先生性 格中勇于担当的一面。 E.为了突出于是之先生深厚的艺术修养,作者详写“我”创作《李白》剧本时, 于是之先生给予我大量的指点与帮助。 (2)依据文意,理解下列画线内容在文中所包含的深意。(6 分) ①“我来!” ②作品不是什么人抓出来的,而是作者写出来的。 (3)作者为什么说“自从熟悉了于是之,我情愿回归荒诞的史学经典”,请结 合传记内容加以简析。(6 分) (4)关于《李白》剧本的修改,作者写道:“我终于从老于的第一次直觉中悟 出了毛病,于是,改!”你怎样认识文中所说的“直觉”和“思考”。(8 分) 第 II 卷 表达题 (80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低碳、环保、节能,这些词语如今在汽车业风行,中国汽车企业也纷纷推出 自己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有专家提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宜瞻前顾后,不可盲目 发展。 B.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恶 性食品安全事件,一些单位或个人在食品安全方面,屡屡将社会大众的生命置之 度外,唯利是图。 C.中国京沪高速铁路6月30日正式通车,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海外许多媒体给 予了高度评价,然而日本《产经新闻》却不赞一词,反而说是“盗版新干线”, 真是大言不惭 D.参加了2011年高考作文阅卷的王老师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学生的作文水平令 人担忧,很多文章语句不通、表意不明、层次不清,文不加点的低分作文也越来 越多。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7月8日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中央名义召开的第 次水利工作会议,是继今年中央1号文件后党中央、国务院再次对水利工作做出 部署的重要会议 B.8月4日晚,体育总局冬运管理中心公布了对短道速滑队内部严重冲突事件 的处理,冬奥会四金得主王濛被撤销队长职务、开除出队.并取消其参加国际、 国内比赛的资格。 C.7月1日起,我省新农合住院按病种付费改革试点将在全省县级以上医院全 面启动,由新农合基金对试点病种实行“打包付费”,参合病人按定额标准承担 固定自付比例。 D.稳定物价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在保增长、控通胀、稳民生之间寻找一条平衡 道路是必不可少的,这需要政府的智慧、耐心和持久的努力 15.将下面几句话按正确的语序排列,组成语意完整的一段话。(3分) ①曹操自知自己如天上蛟龙,拥有胆力,但他的“宁负天下人”,则离圣贤十万 八千里 ②曹操与刘备煮酒论的是英雄,不是圣贤 ③刘备满口仁义道德,却满腹“宇宙之机”,离圣贤也很远。 ④他不能做“内圣外王”之王,只能做“内雄外王”之王。 ⑤两者都需要智慧,除此之外,英雄的主要特征是“胆力”,而圣贤的主要特征 则是“道德”。 ⑥曹操称他为英雄时,他吓得手足无措,乃是曹操实际上道破他也是胆力过人 能缩能伸的野心家 16.时光如箭,2011年已过去大半,在这一年里,可曾有一些人深深地震撼了 你的心灵?可曾有一些事不断萦绕在你的脑海,让你停下忙碌的脚步,对人生对 社会有所思考?如果这些人与事最后都凝固成2011年最真切的记忆,浓缩于 个汉字,你会选哪个汉字来描绘2011年给你的整体印象与感受?说说理由。至 少使用一种修辞格,不少于30字。(5分) 17.请在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句子。(6分) 口井,望不到底,不一定是其深。如果井水混浊,浅井也望不到底。 口井,一眼见底,不一定是其
A.低碳、环保、节能,这些词语如今在汽车业风行,中国汽车企业也纷纷推出 自己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有专家提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宜瞻前顾后,不可盲目 发展。 B.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恶 性食品安全事件,一些单位或个人在食品安全方面,屡屡将社会大众的生命置之 度外,唯利是图。 C.中国京沪高速铁路 6 月 30 日正式通车,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海外许多媒体给 予了高度评价,然而日本《产经新闻》却不赞一词,反而说是“盗版新干线”, 真是大言不惭。 D.参加了 2011 年高考作文阅卷的王老师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学生的作文水平令 人担忧,很多文章语句不通、表意不明、层次不清,文不加点的低分作文也越来 越多。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7 月 8 日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中央名义召开的第一 次水利工作会议,是继今年中央 1 号文件后党中央、国务院再次对水利工作做出 部署的重要会议。 B.8 月 4 日晚,体育总局冬运管理中心公布了对短道速滑队内部严重冲突事件 的处理,冬奥会四金得主王濛被撤销队长职务、开除出队.并取消其参加国际、 国内比赛的资格。 C.7 月 1 日起,我省新农合住院按病种付费改革试点将在全省县级以上医院全 面启动,由新农合基金对试点病种实行“打包付费”,参合病人按定额标准承担 固定自付比例。 D.稳定物价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在保增长、控通胀、稳民生之间寻找一条平衡 道路是必不可少的,这需要政府的智慧、耐心和持久的努力。 15.将下面几句话按正确的语序排列,组成语意完整的一段话。(3 分) ①曹操自知自己如天上蛟龙,拥有胆力,但他的“宁负天下人”,则离圣贤十万 八千里。 ②曹操与刘备煮酒论的是英雄,不是圣贤。 ③刘备满口仁义道德,却满腹“宇宙之机”,离圣贤也很远。 ④他不能做“内圣外王”之王,只能做 “内雄外王”之王。 ⑤两者都需要智慧,除此之外,英雄的主要特征是“胆力”,而圣贤的主要特征 则是“道德”。 ⑥曹操称他为英雄时,他吓得手足无措,乃是曹操实际上道破他也是胆力过人、 能缩能伸的野心家。 16.时光如箭,2011 年已过去大半,在这一年里,可曾有一些人深深地震撼了 你的心灵?可曾有一些事不断萦绕在你的脑海,让你停下忙碌的脚步,对人生对 社会有所思考?如果这些人与事最后都凝固成 2011 年最真切的记忆,浓缩于一 个汉字,你会选哪个汉字来描绘 2011 年给你的整体印象与感受?说说理由。至 少使用一种修辞格,不少于 30 字。(5 分) 17.请在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句子。(6 分) 一口井,望不到底,不一定是其深。如果井水混浊,浅井也望不到底。 一口井,一眼见底,不一定是其 浅。
个人,看上去复杂,不一定是深刻。如果内心是一片混浊的城府,浅 薄的人,看上去也复杂。 个人,看上去简单,不一定是浅 薄 六、写作(60分) 18.请以“门为你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 、(9分,每小题3分) 1.D(应该是“中国人对于‘动态’的注意与中国人的有机的宇宙观互为表里” 不是“中国人的有机的宇宙观与中国人对于“动态”的注意构成表里”。) 2.B(强加因果。) 3.D(A“中国人的思考方式也许有下列几项特色”,文中是“也许”不是“中 国人的思考方式有四项特色”。B表述与原文的表述不符,原文是“印度佛教传 入中国,在中国经过华化终于成为发扬光大的宗派。不是理论严谨的唯识宗,而 是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士宗。”C“中国人的文化与人生态度”文中 没有“文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4.C(掌管,主持)5.B(①是说吕僧珍善于理解梁武帝的意图的;③是吕僧珍 伯父家堂兄的儿子的做法;⑥是说吕僧珍恭谨的。)6.C(说“武帝认为他是本 州的荣耀”,理解不准确,原文的意思是“武帝想使他在本州显示荣耀”。) 7.(1)等到到了襄阳,催促派遣兵马支援,并且得到宣武王的书信而返回,武 帝十分赞赏他。(译出大意给2分,“督”、“书”二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吕僧珍在任期间,接见士大夫时,迎送的礼数超过规定,他 用公平之心领导下属,不对亲人徇私情(或不偏爱亲戚)。(译出大意2分,“过 礼”、“私”二处,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 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县人,世代居住广陵,家里很贫寒。在梁文帝(萧顺之) 那里作门下书佐。身长七尺七寸,容貌魁伟,同僚都很敬重他。梁文帝(萧顺之 唐宇之进犯东阳,梁文帝(萧顺之)率兵东讨,让僧珍主管行军各局的事务。僧 珍家在建阳门东,自从领受命令担当职务后,每天从建阳门过,都不进自己家门。 梁文帝(萧顺之)因此对他更加了解信任。司空陈显达出兵沔阳北,看到他而招 呼他人座,对他说:“你有贵人相,最终也不会遭贬抑,要好好努力 (南齐)建武二年,北魏的军队南侵,五路大军同时进击。梁武帝率军援救义阳, 吕僧珍跟随在军中。当时长沙的宣武王作梁州刺史,魏军围攻几个月,义阳与雍 州道路被切断了。武帝想派使者到襄阳,希求得到梁州的音讯,众人没有谁敢去 吕僧珍却坚决要求充当使者,当天就独自驾着一条船上路。等到到了襄阳,催促 派遣兵马支援,并且得到宣武王的书信而回,武帝十分赞赏他 武帝任命他为中兵参军,把他当作得力的亲信。吕僧珍私下里养敢死兵士,归附 他的人很多。武帝很注意召集勇武的猛士,士大夫和普通百姓都紧紧跟随他,手 下会集了一万余人。武帝于是令人在城西的空地巡行,准备在那里建屋千间做这
一个人,看上去复杂,不一定是深刻。如果内心是一片混浊的城府,浅 薄的人,看上去也复杂。 一个人,看上去简单,不一定是浅 薄。 。 六、写作(60 分) 18.请以“门为你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 一、(9 分,每小题 3 分) 1.D(应该是“中国人对于‘动态’的注意与中国人的有机的宇宙观互为表里”, 不是“中国人的有机的宇宙观与中国人对于“动态”的注意构成表里”。) 2.B ( 强加因果。) 3.D(A“中国人的思考方式也许有下列几项特色”,文中是 “也许”不是“中 国人的思考方式有四项特色”。B 表述与原文的表述不符,原文是“印度佛教传 入中国,在中国经过华化终于成为发扬光大的宗派。不是理论严谨的唯识宗,而 是直指心境的禅宗与诚心念佛的净土宗。”C“中国人的文化与人生态度”文中 没有“文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4.C(掌管,主持)5.B(①是说吕僧珍善于理解梁武帝的意图的;③是吕僧珍 伯父家堂兄的儿子的做法;⑥是说吕僧珍恭谨的。)6.C(说“武帝认为他是本 州的荣耀”,理解不准确,原文的意思是“武帝想使他在本州显示荣耀”。) 7.(1)等到到了襄阳,催促派遣兵马支援,并且得到宣武王的书信而返回,武 帝十分赞赏他。(译出大意给 2 分,“督”、 “书”二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2)吕僧珍在任期间,接见士大夫时,迎送的礼数超过规定,他 用公平之心领导下属,不对亲人徇私情(或不偏爱亲戚)。(译出大意 2 分,“过 礼”、“私”二处,译对一处给 1 分) 参考译文: 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县人,世代居住广陵,家里很贫寒。在梁文帝(萧顺之) 那里作门下书佐。身长七尺七寸,容貌魁伟,同僚都很敬重他。梁文帝(萧顺之) 唐宇之进犯东阳,梁文帝(萧顺之)率兵东讨,让僧珍主管行军各局的事务。僧 珍家在建阳门东,自从领受命令担当职务后,每天从建阳门过,都不进自己家门。 梁文帝(萧顺之)因此对他更加了解信任。司空陈显达出兵沔阳北,看到他而招 呼他人座,对他说:“你有贵人相,最终也不会遭贬抑,要好好努力。” (南齐)建武二年,北魏的军队南侵,五路大军同时进击。梁武帝率军援救义阳, 吕僧珍跟随在军中。当时长沙的宣武王作梁州刺史,魏军围攻几个月,义阳与雍 州道路被切断了。武帝想派使者到襄阳,希求得到梁州的音讯,众人没有谁敢去。 吕僧珍却坚决要求充当使者,当天就独自驾着一条船上路。等到到了襄阳,催促 派遣兵马支援,并且得到宣武王的书信而回,武帝十分赞赏他。 武帝任命他为中兵参军,把他当作得力的亲信。吕僧珍私下里养敢死兵士,归附 他的人很多。武帝很注意召集勇武的猛士,士大夫和普通百姓都紧紧跟随他,手 下会集了一万余人。武帝于是令人在城西的空地巡行,准备在那里建屋千间做这
些人的住所。砍伐了很多竹木,沉到檀溪中,堆积的茅草像山丘一样,都没有用 到。只有吕僧珍知道其用意,于是私下准备好几百只船桨。等到武帝起兵,全部 拿檀溪中的竹木装造为船舰,用茅草盖顶,都很快就完成了。大军将要出发,各 位将领需要很多橹,吕僧珍就把先前预备好的船桨拿出,每只船给两只,争抢才 得以停息。 天监四年,(武帝)大举北伐,从此(军机之事日渐增多)吕僧珍白天在中书省 办公,夜里返回秘书省。天监五年凯旋而回,以原来的官职受爵太子中庶子。吕 僧珍离家已久,上奏请求回去扫墓,武帝想使他在本州显示荣耀,于是授予他南 兖州刺史的官职。吕僧珍在任期间,接见士大夫时,迎送的礼数超过规定,他公 平对待属下,不对亲人徇私情。他堂兄的儿子起先以贩葱为业,在吕僧珍就任以 后,就放弃贩葱这一职业想求他在州里给自己安排个官职,吕僧珍说:“我蒙受 国家大恩,没有什么可以报效的。你们本来有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职业,怎么可 以胡乱要求得到不该得的呢!还是应当赶快回到葱肆去吧。”吕僧珍家的老宅在 街市北面,前面建有督邮的官署,乡人都劝他迁移督邮官署来扩建自己的住宅。 吕僧珍恼怒地说:“怎么可以迁走它来扩建我的私宅呢?”他姐姐嫁给于氏,住 在市西,小屋面临马路,又混杂在各种店铺中间,吕僧珍经常引带着仪仗队到她 家,并不觉得辱没了身份。 任南兖州刺史一百天,又征召他为领军将军,仍像先前那样在秘书省办公。吕僧 珍功勋卓著,被任用为骨干和亲信,性情很是谦恭稳重。在禁中值班,盛夏也不 敢解开衣扣。每当侍奉武帝身边,总是敛神屏息,非常恭敬谨慎,招待用的果馔, 他未尝动过筷子。有一次因酒醉后才取一个柑子吃了,武帝眉飞色舞地说:“你 这是大有进步啊。”天监十年,得了重病,死在领军的官舍里。谥号为忠敬。武 帝很痛惜,常常说着说着就泪流满面 8.“巧”在形色:花瓣儿薄如蝶翅,轻盈有致(2分);花朵固小,却猩红如 染,鲜艳娇美(2分);“片片”状花瓣之薄,“点点”言花朵之密(1分) 9.下片将早晨的“朝与暮”和“繁与少”对比,强调海棠变化之大、受损之重, 流露出词人对风雨无情吹打鲜花的惋惜与不满(3分),暗喻作者才不见用,遭 受压抑的愁苦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3分)10.略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C、D(2)勤劳俭朴;热爱生活,有浪漫情调;忠于爱情,深爱妻子; 乐观开朗,细心周到。(3)这些花引起了苏菲对过去的回忆,表明两人爱情生 活的幸福甜蜜,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丰满,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4)贴切。“阳光”喻指苏菲和乔之间的爱情,在寂寞寒冷的冬 日里,看到乔让人送来的黄玫瑰,让她倍感温暖,而最初苏菲又不知道这是乔预 先安排的,未经梅森太太允许就插进了自家的花瓶 不贴切。“偷来”一词与小说的赞美爱情的主题不谐,再说这也 不是偷窃的行为。最好改为“冬日阳光”或“冬日,天堂寄来一片阳光”,这样 更含蓄,富有想象空间。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BE(B项“愧对”的情感不当,E项写于是之先生帮助我,一是写其艺 术修养之高,一是写其光明磊落的领导胸怀,侧重于后者) (2)①从上下文内容看,简单的“我来”,包含着于先生对“我” 的鼓励,两个字直截了当的告诉“我”于先生对剧本的态度(3分)。②体现了 于是之先生对话剧艺术的尊重,对话剧创作者的尊重(3分)
些人的住所。砍伐了很多竹木,沉到檀溪中,堆积的茅草像山丘一样,都没有用 到。只有吕僧珍知道其用意,于是私下准备好几百只船桨。等到武帝起兵,全部 拿檀溪中的竹木装造为船舰,用茅草盖顶,都很快就完成了。大军将要出发,各 位将领需要很多橹,吕僧珍就把先前预备好的船桨拿出,每只船给两只,争抢才 得以停息。 天监四年,(武帝)大举北伐,从此(军机之事日渐增多)吕僧珍白天在中书省 办公,夜里返回秘书省。天监五年凯旋而回,以原来的官职受爵太子中庶子。吕 僧珍离家已久,上奏请求回去扫墓,武帝想使他在本州显示荣耀,于是授予他南 兖州刺史的官职。吕僧珍在任期间,接见士大夫时,迎送的礼数超过规定,他公 平对待属下,不对亲人徇私情。他堂兄的儿子起先以贩葱为业,在吕僧珍就任以 后,就放弃贩葱这一职业想求他在州里给自己安排个官职,吕僧珍说:“我蒙受 国家大恩,没有什么可以报效的。你们本来有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职业,怎么可 以胡乱要求得到不该得的呢!还是应当赶快回到葱肆去吧。”吕僧珍家的老宅在 街市北面,前面建有督邮的官署,乡人都劝他迁移督邮官署来扩建自己的住宅。 吕僧珍恼怒地说:“怎么可以迁走它来扩建我的私宅呢?”他姐姐嫁给于氏,住 在市西,小屋面临马路,又混杂在各种店铺中间,吕僧珍经常引带着仪仗队到她 家,并不觉得辱没了身份。 任南兖州刺史一百天,又征召他为领军将军,仍像先前那样在秘书省办公。吕僧 珍功勋卓著,被任用为骨干和亲信,性情很是谦恭稳重。在禁中值班,盛夏也不 敢解开衣扣。每当侍奉武帝身边,总是敛神屏息,非常恭敬谨慎,招待用的果馔, 他未尝动过筷子。有一次因酒醉后才取一个柑子吃了,武帝眉飞色舞地说:“你 这是大有进步啊。”天监十年,得了重病,死在领军的官舍里。谥号为忠敬。武 帝很痛惜,常常说着说着就泪流满面。 8.“巧”在形色:花瓣儿薄如蝶翅,轻盈有致(2 分);花朵固小,却猩红如 染,鲜艳娇美(2 分);“片片”状花瓣之薄,“点点”言花朵之密(1 分)。 9.下片将早晨的“朝与暮”和“繁与少”对比,强调海棠变化之大、受损之重, 流露出词人对风雨无情吹打鲜花的惋惜与不满(3 分),暗喻作者才不见用,遭 受压抑的愁苦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3 分)10.略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1)C、D(2)勤劳俭朴;热爱生活,有浪漫情调;忠于爱情,深爱妻子; 乐观开朗,细心周到。(3)这些花引起了苏菲对过去的回忆,表明两人爱情生 活的幸福甜蜜,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丰满,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4)贴切。“阳光”喻指苏菲和乔之间的爱情,在寂寞寒冷的冬 日里,看到乔让人送来的黄玫瑰,让她倍感温暖,而最初苏菲又不知道这是乔预 先安排的,未经梅森太太允许就插进了自家的花瓶。 不贴切。“偷来”一词与小说的赞美爱情的主题不谐,再说这也 不是偷窃的行为。最好改为“冬日阳光”或“冬日,天堂寄来一片阳光”,这样 更含蓄,富有想象空间。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1)BE(B 项“愧对”的情感不当,E 项写于是之先生帮助我,一是写其艺 术修养之高,一是写其光明磊落的领导胸怀,侧重于后者) (2)①从上下文内容看,简单的“我来”,包含着于先生对“我” 的鼓励,两个字直截了当的告诉“我”于先生对剧本的态度(3 分)。②体现了 于是之先生对话剧艺术的尊重,对话剧创作者的尊重(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