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8页, 第Ⅱ卷8至9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 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 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 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 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 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 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 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 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 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 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 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 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 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 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 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 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 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 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 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
河北省承德市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8 页, 第Ⅱ卷 8 至 9 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 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 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 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 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 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 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 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 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 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 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 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 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 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 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 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 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 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 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 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
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 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 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土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 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 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 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 “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 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 经》)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 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 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 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 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 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 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 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 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 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 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 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 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是我遗忘了上帝 云朵 尽管亚克从监狱出来了,但他还是觉得自己是一个罪人。亚克悄悄地回到小镇
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 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 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 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 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 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 “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 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 经》) 1.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 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 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 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 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 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 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 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 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 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 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 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 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 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 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 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 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 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 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 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 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 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 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是我遗忘了上帝 云朵 尽管亚克从监狱出来了,但他还是觉得自己是一个罪人。亚克悄悄地回到小镇
一连几天都没有出门。 这天晚上,亚克悄悄地去了教堂,然后,他把神像带回了家。亚克以为此事没人 知道,可是偏偏被邻居露西看见了 露西心想,他果然不是个好人。露西想报警,但还是忍住了,她知道,就算自己 报了警,可是对于偷神像这样的事,不是什么大罪,亚克关不了多久,就会放出 来 第二天,露西也没有把这事告诉别人,她想,亚克偷神像,触犯了上帝,将来他 会得到上帝的惩罚。可是,一连几天过去了,亚克也没有受到上帝的惩罚,相反, 每天他出门时都精神抖擞。 这天,露西家的门铃响了起来,门外的人居然是亚克,他来干什么?亚克微笑着 说:“露西,你好,你可以借我一千美元吗?” 一千美元!露西想,借给他的话,肯定是有去无回,可是我要不借给他,那就会 得罪了他。于是她便说:“我愿意借给你。你等等,我这就去拿钱!”说完露西 就转身去拿钱。很快她就又出来了,将一沓钱递向亚克。亚克看了看露西,接过 了钱,还说:“谢谢!钱我很快就会还给你!”说完他转身就走了 亚克走了后,露西又担心起来,他会不会认为我好欺负,再上门来找我借钱?嗯, 就算他再来,我也不借钱给他了!他要是敢胡来,我就报警!但是以后的几天, 亚克都没有再上门来找她借钱,而且每次亚克看到她,都会微笑着跟她打招呼。 露西见了心想,他看上去很快乐,很阳光,如果不是我亲眼所见,真难想象他就 是那个偷走神像的人!不过,我可不能被他的表象所迷惑了,他是个罪人,绝不 是个什么好东西! 这天晚上,露西半夜里听到了动静,她起床一看,发现亚克把神像从家里搬了出 来。他想干什么?要把神像搬到哪里去?露西一路跟随亚克,发现他把神像又搬 回了教堂。露西笑了,他肯定怕得到上帝的惩罚,这才把神像搬回了教堂。这个 可恨的家伙,上帝啊,你可一定要好好惩罚他!最好在惩罚他之前,让他先把钱 还给我!我可是一个无辜的人,你可不能怪罪于我!露西等亚克一离开,就情不 自禁地上前祷告起来。 第二天一早,露西刚刚吃过早饭,门铃就响了,一看是亚克,她吃了一惊,担心 昨晚跟踪的事让亚克知道了。但她还是开了门,结果却是亚克来还她的钱,露西 非常开心,觉得上帝真灵。她想,上帝肯定会惩罚多格,走着瞧吧 果然,没过几天,露西就得到了一个让她开心的好消息:亚克被大火烧伤了,住 进了医院。露西禁不住感叹道:“上帝啊,你可真灵,就该好好惩罚亚克,烧死 他也不算错,他就是一个坏蛋!” 这天晚上,露西看电视,居然看到了记者采访多格的报道,在报道中,多格说: “我是一个罪人,从监狱出来后,我也是十分不安,我觉得自己从前不该做坏事, 我想那肯定是上帝遗忘了我,以致我犯下了错误。于是我偷偷地去了教堂,把神 像搬回了家里。我想,我天天与上帝待在一起,这样上帝就不会再遗忘我了。后 来,为了验证一下上帝记住了我,于是我就去向邻居露西借一千美元,没想到她 居然借给了我” 看到这里,露西忍不住说:“上帝当然会记住你这个坏蛋!”然后她继续看下去, 亚克继续讲述:“我借到了钱,非常开心。后来,我又悄悄地把神像送回了教堂 我想,上帝是大家的上帝,不是我一个人的上帝,我不能一个人占有他。后来, 我发现露西对我很友好,大家都对我很友好,他们都给予我这样那样的帮助,我 就觉得,其实他们都是我的上帝,他们都没有遗忘我,没有抛弃我”亚克的眼里
一连几天都没有出门。 这天晚上,亚克悄悄地去了教堂,然后,他把神像带回了家。亚克以为此事没人 知道,可是偏偏被邻居露西看见了。 露西心想,他果然不是个好人。露西想报警,但还是忍住了,她知道,就算自己 报了警,可是对于偷神像这样的事,不是什么大罪,亚克关不了多久,就会放出 来。 第二天,露西也没有把这事告诉别人,她想,亚克偷神像,触犯了上帝,将来他 会得到上帝的惩罚。可是,一连几天过去了,亚克也没有受到上帝的惩罚,相反, 每天他出门时都精神抖擞。 这天,露西家的门铃响了起来,门外的人居然是亚克,他来干什么?亚克微笑着 说:“露西,你好,你可以借我一千美元吗?” 一千美元!露西想,借给他的话,肯定是有去无回,可是我要不借给他,那就会 得罪了他。于是她便说:“我愿意借给你。你等等,我这就去拿钱!”说完露西 就转身去拿钱。很快她就又出来了,将一沓钱递向亚克。亚克看了看露西,接过 了钱,还说:“谢谢!钱我很快就会还给你!”说完他转身就走了。 亚克走了后,露西又担心起来,他会不会认为我好欺负,再上门来找我借钱?嗯, 就算他再来,我也不借钱给他了!他要是敢胡来,我就报警!但是以后的几天, 亚克都没有再上门来找她借钱,而且每次亚克看到她,都会微笑着跟她打招呼。 露西见了心想,他看上去很快乐,很阳光,如果不是我亲眼所见,真难想象他就 是那个偷走神像的人!不过,我可不能被他的表象所迷惑了,他是个罪人,绝不 是个什么好东西! 这天晚上,露西半夜里听到了动静,她起床一看,发现亚克把神像从家里搬了出 来。他想干什么?要把神像搬到哪里去?露西一路跟随亚克,发现他把神像又搬 回了教堂。露西笑了,他肯定怕得到上帝的惩罚,这才把神像搬回了教堂。这个 可恨的家伙,上帝啊,你可一定要好好惩罚他!最好在惩罚他之前,让他先把钱 还给我!我可是一个无辜的人,你可不能怪罪于我!露西等亚克一离开,就情不 自禁地上前祷告起来。 第二天一早,露西刚刚吃过早饭,门铃就响了,一看是亚克,她吃了一惊,担心 昨晚跟踪的事让亚克知道了。但她还是开了门,结果却是亚克来还她的钱,露西 非常开心,觉得上帝真灵。她想,上帝肯定会惩罚多格,走着瞧吧。 果然,没过几天,露西就得到了一个让她开心的好消息:亚克被大火烧伤了,住 进了医院。露西禁不住感叹道:“上帝啊,你可真灵,就该好好惩罚亚克,烧死 他也不算错,他就是一个坏蛋!” 这天晚上,露西看电视,居然看到了记者采访多格的报道,在报道中,多格说: “我是一个罪人,从监狱出来后,我也是十分不安,我觉得自己从前不该做坏事, 我想那肯定是上帝遗忘了我,以致我犯下了错误。于是我偷偷地去了教堂,把神 像搬回了家里。我想,我天天与上帝待在一起,这样上帝就不会再遗忘我了。后 来,为了验证一下上帝记住了我,于是我就去向邻居露西借一千美元,没想到她 居然借给了我” 看到这里,露西忍不住说:“上帝当然会记住你这个坏蛋!”然后她继续看下去, 亚克继续讲述:“我借到了钱,非常开心。后来,我又悄悄地把神像送回了教堂。 我想,上帝是大家的上帝,不是我一个人的上帝,我不能一个人占有他。后来, 我发现露西对我很友好,大家都对我很友好,他们都给予我这样那样的帮助,我 就觉得,其实他们都是我的上帝,他们都没有遗忘我,没有抛弃我”亚克的眼里
涌出了泪水。 露西又忍不住说道:“我是你的上帝?我是吗?”多格继续讲述:“我知道,是 我遗忘了上帝,抛弃了上帝,才干了坏事,现在我重新找回了上帝,于是见到琼 斯的店里起了火,她的孩子还在里面,我就冲了进去。虽然我受了伤,但是孩子 却安然无恙,我很高兴” 亚克开心地笑了起来。原来,亚克受伤是因为他救了人 露西为对亚克的误会感到愧疚,她说:“亚克,你是好样的!你也是我们的 上帝!” (节选自2015年第24期《微型小说选刊》)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露西的视角来叙事,使小说悬念迭出,让读者不由自主地随着露西的 疑问探究事情的真相,而且便于从心理角度对亚克进行观照。 B.亚克把神像搬回自己的家里,让他找回了上帝,后来他担心这样会受到上帝 的惩罚,于是把神像送回了教堂,这样大家又都见到了神像 C.小说巧用误会法,让露西凭主观想象对亚克回来后的言行做出了一连串戏剧 性的猜测,为情节的发展不断蓄势,从而产生烘云托月的构思效果 D.亚克由罪犯到英雄的转变过程发人深省,它启迪人们犯过错并不可怕,只要 心存上帝,与邻里和睦相处,改过自新,就不会受到上帝责罚。 5.小说在刻画亚克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5 分) 6.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电视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什么作 用?(6分) (三)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代通儒顾炎武 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便一改旧习,自誓“能文不为文人,能讲 不为讲师”,力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为了一抒山河壮怀 广交天下贤晢,也为了摆脱纠缠,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将家事 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最初往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间,自康熙元年 起,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南北 往返,风尘仆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著述事业。顾炎 武每到一处,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闻不符,便打开书卷 验证。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就翻书温习。据他在《书后》回忆,自己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 “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 为二,将有关水利、贡赋、经济、军事部分,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关地 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则编为《肇域志》 《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最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也反 映了他一贯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的治学品格。全书共三十二卷,以“明 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 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 顾炎武在该书的题记中说,他从小读书,“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
涌出了泪水。 露西又忍不住说道:“我是你的上帝?我是吗?”多格继续讲述:“我知道,是 我遗忘了上帝,抛弃了上帝,才干了坏事,现在我重新找回了上帝,于是见到琼 斯的店里起了火,她的孩子还在里面,我就冲了进去。虽然我受了伤,但是孩子 却安然无恙,我很高兴” 亚克开心地笑了起来。原来,亚克受伤是因为他救了人。 露西为对亚克的误会感到愧疚,她说:“亚克,你是好样的!你也是我们的 上帝!” (节选自 2015 年第 24 期《微型小说选刊》) 4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 小说以露西的视角来叙事,使小说悬念迭出,让读者不由自主地随着露西的 疑问探究事情的真相,而且便于从心理角度对亚克进行观照。 B. 亚克把神像搬回自己的家里,让他找回了上帝,后来他担心这样会受到上帝 的惩罚,于是把神像送回了教堂,这样大家又都见到了神像。 C. 小说巧用误会法,让露西凭主观想象对亚克回来后的言行做出了一连串戏剧 性的猜测,为情节的发展不断蓄势,从而产生烘云托月的构思效果。 D. 亚克由罪犯到英雄的转变过程发人深省,它启迪人们犯过错并不可怕,只要 心存上帝,与邻里和睦相处,改过自新,就不会受到上帝责罚。 5. 小说在刻画亚克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5 分) 6. 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电视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什么作 用?(6 分) (三)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一代通儒顾炎武 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便一改旧习,自誓“能文不为文人,能讲 不为讲师”,力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为了一抒山河壮怀、 广交天下贤哲,也为了摆脱纠缠,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将家事 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最初往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间,自康熙元年 起,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南北 往返,风尘仆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著述事业。顾炎 武每到一处,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闻不符,便打开书卷 验证。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就翻书温习。据他在《书后》回忆,自己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 “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 为二,将有关水利、贡赋、经济、军事部分,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关地 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则编为《肇域志》。 《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最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也反 映了他一贯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的治学品格。全书共三十二卷,以“明 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 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 顾炎武在该书的题记中说,他从小读书,“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
改定”。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 取《论语》子夏之言,命名为《日知录》,供后人研讨 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 道,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在他看来,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 则孤陋难成。交友是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古人学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 所以,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 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髙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他晚年所撰《广师》, 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治学态度等方面,对同时代的十 位“同学之士”加以称许。其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盛赞其师足迹半天下, 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 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早年奔走国事,中年 谋求匡复,即使暮年独居北方,依旧念念不忘“东土饥荒”“江南水旱”。直到 逝世前,病魔缠身,他仍然以“救民水火”为己任。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 “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正是自己的责任。顾炎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 运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原因,今天看来固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一个旧时 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面对明清交替的现实,顾炎武从历史 反思中得出结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世学者将他的这一思想 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是颇有道理的。 (摘编自 陈祖武《顾炎武评传》) 【相关链接】 ①顾炎武(1613-1682),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字宁人,学者称亭林 先生。江苏昆山人。…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学问广博,于国 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 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反对空谈“心、理、性、命”,提 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 《音学五书》《顾亭林诗文集》等。 (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梁启超《中 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顾炎武坚持独立思考,注重学术创新,从不蹈袭前人,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 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 B.顾炎武注重积累,积少成多,他从小读书,“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 时复改定”。积三十余年,编成《日知录》。 C.顾炎武推重“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古训,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善于 推人之长,以友为师,虚怀若谷,博采众长 D.顾炎武经世致用,学问广博,开一代学术风气,其高尚品格堪为后世楷模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顾炎武之所以不顾家庭,离家出游,固然有躲避豪绅陷害、以游为隐的因素
改定”。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 取《论语》子夏之言,命名为《日知录》,供后人研讨。 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 道,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在他看来,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 则孤陋难成。交友是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古人学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 所以,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 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他晚年所撰《广师》, 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治学态度等方面,对同时代的十 位“同学之士”加以称许。其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盛赞其师足迹半天下, 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 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早年奔走国事,中年 谋求匡复,即使暮年独居北方,依旧念念不忘“东土饥荒”“江南水旱”。直到 逝世前,病魔缠身,他仍然以“救民水火”为己任。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 “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正是自己的责任。顾炎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 运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原因,今天看来固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一个旧时 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面对明清交替的现实,顾炎武从历史 反思中得出结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世学者将他的这一思想 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是颇有道理的。 (摘编自 陈祖武《顾炎武评传》) 【相关链接】 ①顾炎武(1613—1682),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字宁人,学者称亭林 先生。江苏昆山人。……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学问广博,于国 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 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反对空谈“心、理、性、命”,提 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 《音学五书》《顾亭林诗文集》等。 (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梁启超《中 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7.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 顾炎武坚持独立思考,注重学术创新,从不蹈袭前人,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 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 B. 顾炎武注重积累,积少成多,他从小读书,“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 时复改定”。积三十余年,编成《日知录》。 C. 顾炎武推重“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古训,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善于 推人之长,以友为师,虚怀若谷,博采众长。 D. 顾炎武经世致用,学问广博,开一代学术风气,其高尚品格堪为后世楷模。 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 分)( ) A. 顾炎武之所以不顾家庭,离家出游,固然有躲避豪绅陷害、以游为隐的因素
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实现他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的理想。 B.顾炎武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沿途考察人文地理,验证文献记载,搜集著述 材料,把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结合在一起,大大开阔了他的学术视野 C.顾炎武南北往返,在二三万里的旅途中,览书万余卷,写成《日知录》《天 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等著作,终成一代大家。 D.顾炎武足迹半天下,广交贤豪长者,又在《广师》中对十位“同学之士”推 崇备至。他的弟子潘耒称赞他,天下无贤不肖,无不知道顾炎武为通儒。 E.顾炎武一生奔走,始终以豪杰自视,虽没有完全实现他“救民水火”“兴太 平之事”的雄心壮志,但唯其如此,才成就了他的著述事业。 9.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请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5分) 古代诗文阅读(33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吕余庆,幽州安次人,本名胤,犯太祖偏讳,因以字行。祖兖,横海军节度判官。 父琦,晋兵部侍郎。余庆以荫补千牛备身,历开封府参军,迁户曹掾。晋少帝弟 重睿领忠武军节度,以余庆为推官。仕汉历周,迁濮州录事参军。太祖领同州节 制,闻余庆有材,奏为从事。世宗问曰:“得非尝为濮州纠曹者乎?”即以为定 国军掌书记。世宗尝镇澶渊,濮为属郡,故知其为人也。 太祖历滑、许、宋三镇,余庆并为宾佐。及即位,自宋、亳观察判官召拜给事中, 充端明殿学士。清泰中,琦亦居是职,官秩皆同,时人荣之。未几,知开封府 太祖征潞及扬,并领上都副留守。建隆三年,迁户部侍郎。丁母忧。荆湖平,出 知潭州,改襄州,迁兵部侍郎、知江陵府。召还,以本官参知政事 蜀平,命知成都府。时盗贼四起,军士恃功骄恣,大将王全斌等不能戢下。一日, 药市始集,街吏驰报有军校被酒持刃夺贾人物。余庆立捕斩之以徇,军中畏伏, 民用按堵。就加吏部侍郎。归朝,兼剑南、荆南等道都提举、三司水陆发运等使, 开宝六年,与宰相更知政事印,旋以疾上表求解机务,拜尚书左丞。九年,卒, 年五十。赠镇南军节度。 余庆重厚简易,自太祖继领藩镇,余庆为元僚。及受禅,赵普、李处耘皆先进用, 余庆恬不为意。未几处耘黜守淄州余庆自江陵还太祖委曲问处耘事余庆以理辨释 上以为实遂命参知政事。会赵普忤旨,左右争倾普,余庆独辨明之,太祖意稍解, 时称其长者。至道中,以弟端为宰相,特诏赠侍中。 (选自《宋史?吕余庆 专》,有删改)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的是(3分)()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未几/处耘黜守淄州/余庆自江陵还太祖/委曲问处耘事/余庆以理辨释/上以为 实遂/命参知政事/ B.未几/处耘黜守淄州/余庆自江陵还/太祖委曲问处耘事/余庆以理辨释/上以为
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实现他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的理想。 B. 顾炎武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沿途考察人文地理,验证文献记载,搜集著述 材料,把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结合在一起,大大开阔了他的学术视野。 C. 顾炎武南北往返,在二三万里的旅途中,览书万余卷,写成《日知录》《天 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等著作,终成一代大家。 D. 顾炎武足迹半天下,广交贤豪长者,又在《广师》中对十位“同学之士”推 崇备至。他的弟子潘耒称赞他,天下无贤不肖,无不知道顾炎武为通儒。 E. 顾炎武一生奔走,始终以豪杰自视,虽没有完全实现他“救民水火”“兴太 平之事”的雄心壮志,但唯其如此,才成就了他的著述事业。 9.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请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5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3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吕余庆,幽州安次人,本名胤,犯太祖偏讳,因以字行。祖兖,横海军节度判官。 父琦,晋兵部侍郎。余庆以荫补千牛备身,历开封府参军,迁户曹掾。晋少帝弟 重睿领忠武军节度,以余庆为推官。仕汉历周,迁濮州录事参军。太祖领同州节 制,闻余庆有材,奏为从事。世宗问曰:“得非尝为濮州纠曹者乎?”即以为定 国军掌书记。世宗尝镇澶渊,濮为属郡,故知其为人也。 太祖历滑、许、宋三镇,余庆并为宾佐。及即位,自宋、亳观察判官召拜给事中, 充端明殿学士。清泰中,琦亦居是职,官秩皆同,时人荣之。未几,知开封府。 太祖征潞及扬,并领上都副留守。建隆三年,迁户部侍郎。丁母忧。荆湖平,出 知潭州,改襄州,迁兵部侍郎、知江陵府。召还,以本官参知政事。 蜀平,命知成都府。时盗贼四起,军士恃功骄恣,大将王全斌等不能戢下。一日, 药市始集,街吏驰报有军校被酒持刃夺贾人物。余庆立捕斩之以徇,军中畏伏, 民用按堵。就加吏部侍郎。归朝,兼剑南、荆南等道都提举、三司水陆发运等使。 开宝六年,与宰相更知政事印,旋以疾上表求解机务,拜尚书左丞。九年,卒, 年五十。赠镇南军节度。 余庆重厚简易,自太祖继领藩镇,余庆为元僚。及受禅,赵普、李处耘皆先进用, 余庆恬不为意。未几处耘黜守淄州余庆自江陵还太祖委曲问处耘事余庆以理辨释 上以为实遂命参知政事。会赵普忤旨,左右争倾普,余庆独辨明之,太祖意稍解, 时称其长者。至道中,以弟端为宰相,特诏赠侍中。 (选自《宋史?吕余庆 专》,有删改)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的是(3 分)( )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未几/处耘黜守淄州/余庆自江陵还太祖/委曲问处耘事/余庆以理辨释/上以为 实遂/命参知政事/ B.未几/处耘黜守淄州/余庆自江陵还/太祖委曲问处耘事/余庆以理辨释/上以为
实/遂命参知政事/ C.未几/处耘黜守淄州/余庆自江陵还太祖/委曲问处耘事/余庆以理辨释上/以为 实/遂命参知政事 D.未几/处耘黜守淄州/余庆自江陵还/太祖委曲问/处耘事余庆/以理辨释/上以 为实/遂命参知政事/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偏讳,古人要对君主或尊长之名避讳,吕余庆本名胤,与宋太祖赵匡胤名字 中的一个字“胤”相同,故称偏讳。 B.荫补,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人入学任官的待遇,虽中国上古时代世袭制 的一种变相。 C.开宝六年,这是年号纪年,自汉武帝起有年号,一个皇帝一个年号。 D.迁,指古代官职调动变迁,一般指官司职的升迁,降职一般用“左迁”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太祖赵匡胤听说吕余庆有才干,便向周世宗举荐其为从事,不料周世宗早 已对吕余庆有所了解,因为吕余庆任职的濮州曾是周世宗镇守澶渊时的属郡。 B.吕余庆在宋太祖即位后便受到恩宠,把他从一个地方的观察判官擢升为给事 中,同时他的父亲也荣膺此职,父子同朝为官,官秩相同,当时的人很是羡慕。 C.吕余庆去成都任职之前,蜀地盗匪横行,军人恃功自傲,大将王全斌等人无 力管束军队,吕余庆到任后即抓捕带头为非作歹的士兵,军队才慑服。 D.当权臣赵普因为忤旨被罢免后,原来的同僚们争着构陷赵普,唯有吕余庆尽 力给宋太祖辨明情况,宋太祖的怒气渐渐缓释了,还称赞他是一个宽厚长者。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清泰中,琦亦居是职,官秩皆同,时人荣之。未几,知开封府。(5分) (2)余庆立捕斩之以徇,军中畏伏,民用按堵。就加吏部侍郎。(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凤栖梧 王庭筠 衰柳疏疏苔满地。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南去北来人老矣。短亭依旧残阳里。 紫蟹黄柑真解事。似倩西风、劝我归欤未。王粲登临①寥落际。雁飞不断天连水。 【注】①登临:指王粲的《登楼赋》,王粲投靠刘表却不被重用,流寓荆州十余 年,后登麦城城楼,写下这篇名作。 15.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上片首句写“衰柳”“苔满地”,词人面对此等萧瑟冷落的景色,不禁想起 三千里外的故国。“三千里”极言家乡之遥,其中寓有较浓重的哀愁情绪 B.古代路边,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供行人休憩,也是饯送亲友之所 “短亭依旧残阳里”中的“依旧”一语,暗示词人正在回故国的三千里路上。 C.下片“紫蟹黄柑真解事”属于借景抒情,与晋代张翰见秋风起,思莼羹鲈脍 而辞官归里的典故有异曲同工之妙,增加了诗歌的内涵 D.词的末尾两句表面上再说王粲之事,实际上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 结句发出人不如雁的感慨,所表达的情思越来越深厚。 E.本词运用的艺术手法是寓情于景、以景衬情,上片以写景起,以写景结,下 片结语更是一幅寥廓悠远的秋水雁飞图,将词人的感情表达得深沉绵渺,悠悠不 尽 16.本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实/遂命参知政事/ C.未几/处耘黜守淄州/余庆自江陵还太祖/委曲问处耘事/余庆以理辨释上/以为 实/遂命参知政事/ D.未几/处耘黜守淄州/余庆自江陵还/太祖委曲问/处耘事余庆/以理辨释/上以 为实/遂命参知政事/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偏讳,古人要对君主或尊长之名避讳,吕余庆本名胤,与宋太祖赵匡胤名字 中的一个字“胤”相同,故称偏讳。 B.荫补,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人入学任官的待遇,虽中国上古时代世袭制 的一种变相。 C.开宝六年,这是年号纪年,自汉武帝起有年号,一个皇帝一个年号。 D.迁,指古代官职调动变迁,一般指官司职的升迁,降职一般用“左迁”。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宋太祖赵匡胤听说吕余庆有才干,便向周世宗举荐其为从事,不料周世宗早 已对吕余庆有所了解,因为吕余庆任职的濮州曾是周世宗镇守澶渊时的属郡。 B.吕余庆在宋太祖即位后便受到恩宠,把他从一个地方的观察判官擢升为给事 中,同时他的父亲也荣膺此职,父子同朝为官,官秩相同,当时的人很是羡慕。 C.吕余庆去成都任职之前,蜀地盗匪横行,军人恃功自傲,大将王全斌等人无 力管束军队,吕余庆到任后即抓捕带头为非作歹的士兵,军队才慑服。 D.当权臣赵普因为忤旨被罢免后,原来的同僚们争着构陷赵普,唯有吕余庆尽 力给宋太祖辨明情况,宋太祖的怒气渐渐缓释了,还称赞他是一个宽厚长者。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清泰中,琦亦居是职,官秩皆同,时人荣之。未几,知开封府。(5 分) (2)余庆立捕斩之以徇,军中畏伏,民用按堵。就加吏部侍郎。(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凤栖梧 王庭筠 衰柳疏疏苔满地。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南去北来人老矣。短亭依旧残阳里。 紫蟹黄柑真解事。似倩西风、劝我归欤未。王粲登临①寥落际。雁飞不断天连水。 【注】①登临:指王粲的《登楼赋》,王粲投靠刘表却不被重用,流寓荆州十余 年,后登麦城城楼,写下这篇名作。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 上片首句写“衰柳”“ 苔满地”,词人面对此等萧瑟冷落的景色,不禁想起 三千里外的故国。“三千里”极言家乡之遥,其中寓有较浓重的哀愁情绪。 B. 古代路边,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供行人休憩,也是饯送亲友之所。 “短亭依旧残阳里”中的“依旧”一语,暗示词人正在回故国的三千里路上。 C. 下片“紫蟹黄柑真解事”属于借景抒情,与晋代张翰见秋风起,思莼羹鲈脍 而辞官归里的典故有异曲同工之妙,增加了诗歌的内涵。 D. 词的末尾两句表面上再说王粲之事,实际上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 结句发出人不如雁的感慨,所表达的情思越来越深厚。 E. 本词运用的艺术手法是寓情于景、以景衬情,上片以写景起,以写景结,下 片结语更是一幅寥廓悠远的秋水雁飞图,将词人的感情表达得深沉绵渺,悠悠不 尽。 16.本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 分)
、名句名篇默写(8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逍遥游》中宋荣子能够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的原因 是 (2)《氓》中女子与男子对待爱情各异,产生鲜明的对比,文中集中体现的语 句是 (3)在《赤壁赋》中,针对客人对人生短促,生命无常的感慨,苏轼以江水、 明月为喻,提出 。的观点 第二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14分) 18.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 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 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叔述 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④经过周密的调査,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 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一亮相,就引起了 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 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A.①②④ B.①④⑤C.②③⑥D.③⑤⑥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伊拉克国会国防安全委员会主管扎米里说,为了对抗可能遭遇的生化攻击, 恐怖组织目前正致力于生产和研发化学武器。 B.上世纪60至90年代,上海滑稽戏发展经历了两个高峰期,不少滑稽戏的“老 套子”和剧目都成为各地剧团模仿的对象。 C.警察约于当地时间19点30分左右在列日地区发现了制造巴黎恐怖袭击事件 的疑犯阿布德斯拉姆,他当时正在驾驶一辆宝马汽车 D.据中国商务部日前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5年秋季)》显示, 四季度中国所面临的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外需疲弱、内需不振。 20.下列各句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逍遥游》中宋荣子能够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的原因 是: , 。 (2)《氓》中女子与男子对待爱情各异,产生鲜明的对比,文中集中体现的语 句 是: , 。 (3)在《赤壁赋》中,针对客人对人生短促,生命无常的感慨,苏轼以江水、 明月为喻,提出 了 , ; , 。的观点。 第二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14 分) 18.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① 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 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 ② 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 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 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叔述, 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④ 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 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 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一亮相,就引起了 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 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 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1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 伊拉克国会国防安全委员会主管扎米里说,为了对抗可能遭遇的生化攻击, 恐怖组织目前正致力于生产和研发化学武器。 B. 上世纪 60 至 90 年代,上海滑稽戏发展经历了两个高峰期,不少滑稽戏的“老 套子”和剧目都成为各地剧团模仿的对象。 C. 警察约于当地时间 19 点 30 分左右在列日地区发现了制造巴黎恐怖袭击事件 的疑犯阿布德斯拉姆,他当时正在驾驶一辆宝马汽车。 D. 据中国商务部日前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5 年秋季)》显示, 四季度中国所面临的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外需疲弱、内需不振。 20. 下列各句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 分)( )
A.有您这样的芳邻,一定是非常幸运和幸福的事 B.张老师,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赏识你的教学方法 C.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二句话说不 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 D.你既然身体欠佳,那你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 。以口 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收进血液,随着时间推 移而 当药物浓度髙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然 ,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 五、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日,杭州雷峰塔不堪“硬币之累”再度成为网民热议话题。据悉,尽管杭州雷 峰塔地宫遗址的玻璃墙外赫然写着“保护遗址,请勿抛物”8个大字,但是仍有 不少参观游客往遗址内扔钱,巡查的保安拦都拦不住。 杭州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仲向平表示,这种行为很容易损坏文物,还给工作人员带 来沉重的清理负担,应该制止。游客投钱币也是对人民币的尊重程度不够 北京大学髙等人文硏究院执行副院长倪培民认为,中国游客“抛币祈福”的现象 源于中国人的“实用心理”,在没有损害古迹、文物的前提下不必过多谴责。 你对此事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呢?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河北承德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语文答案 1.A。本题考査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 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有误。原文中说“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 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可见是有深刻的含意的 2.C。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 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有误。原文中说“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 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可见,不是叫晋侯不要听信。 3.B。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 歌’”有误。原文中说“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 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 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由此可见,“徒歌”不是没有曲调的诗歌 4.A。(B项“担心这样做会受到上帝的惩罚”是露西的臆测。C项产生的构思 效果不是“烘云托月”,而是“欲扬先抑”。D项小说启迪人们:不要戴着有色
A. 有您这样的芳邻,一定是非常幸运和幸福的事。 B. 张老师,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赏识你的教学方法。 C. 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二句话说不 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 D. 你既然身体欠佳,那你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 2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5 分) 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 ① 。以口 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收进血液,随着时间推 移, ② 。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然 而, ③ ,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 五、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近日,杭州雷峰塔不堪“硬币之累”再度成为网民热议话题。据悉,尽管杭州雷 峰塔地宫遗址的玻璃墙外赫然写着“保护遗址,请勿抛物”8 个大字,但是仍有 不少参观游客往遗址内扔钱,巡查的保安拦都拦不住。 杭州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仲向平表示,这种行为很容易损坏文物,还给工作人员带 来沉重的清理负担,应该制止。游客投钱币也是对人民币的尊重程度不够。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倪培民认为,中国游客“抛币祈福”的现象 源于中国人的“实用心理”,在没有损害古迹、文物的前提下不必过多谴责。 你对此事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呢?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河北承德第一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语文答案 1. A。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 项“《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 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有误。原文中说“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 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可见是有深刻的含意的。 2. C。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 项“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 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有误。原文中说“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 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可见,不是叫晋侯不要听信。 3. B。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 项“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 歌’”有误。原文中说“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 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 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由此可见,“徒歌”不是没有曲调的诗歌. 4. A。(B 项“担心这样做会受到上帝的惩罚”是露西的臆测。C 项产生的构思 效果不是“烘云托月”,而是“欲扬先抑”。D 项小说启迪人们:不要戴着有色
眼镜看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相信人性的美好) 5.①勇于悔过。亚克对从前所做的坏事追悔莫及,出狱后自我救赎,重新做人。 ②心怀善念。亚克善意地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言行,感觉人们都很友好,在帮助自 己。③舍命救人。亚克火中救人,琼斯的孩子安然无恙,自己却被大火烧伤,住 进了医院。(答出一点2分,二点4分,三点5分) 6.①补充叙事,揭示亚克心理动因,使情节合理,叙述简洁集中。②揭开真相, 是对前文悬念的解答。③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发生逆转,将小说推向高潮。(每 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7.B。B项对应内容集中于第二段,“积三十余年”除表现其注重积累外,更多 地表现其坚持不懈 8.BD。A项见第一段,“为了……也为了……”,并未表明哪个“更重要”。C 项《日知录》《音学五书》并非当时所著。E项“唯其如此,才成就了他的著述 事业”表述绝对化,强加因果 9.①顾炎武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意识;(1分)②在顾炎武看来,普 通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分)③“天下兴亡,匹夫 有责”是对我国爱国主义传统的自然引申与合理发展;(1分)④这一观点具有积 极意义,教育后人要勇于担当、爱国奉献。(2分) 10.D。A项中“告诉”当“申诉”讲,今为“说给人听”;B项中“奔驰”指“奔 走效劳”,今为快速奔跑;C项辛酸苦楚,今为劳苦,客套话;D项“侥幸”由于 偶然的原因得到成功或免去不幸得事情,与现代汉语相同 11.B。解答断句题。要注意句子的结构和句意,然后运用排除法得出答案。“余 庆自江陵还”结构完整,需要在“太祖”前停顿,排除A、C;“太祖委曲问处 耘事”中“处耘事”做“问”的宾语,所以排除D,选择B。 12.C。C项,“一个皇帝一个年号”错,有的皇帝在位有多个年号。 13.B。原文是说吕余庆的父亲吕琦是在后唐清泰年间担任给事中,故父子两人 不是同时任此职 14.(1)清泰年间,吕琦也曾担任此职,官位品级都相同,当时人认为他家很 荣耀。不久,任开封府知府。(居:当,任:;官秩:官位:荣:认为……荣耀; 未几:不久;知:任……知府:每处各1分。) (2)吕余庆立即派人捕捉来斩首示众,军中敬畏佩服,百姓安宁。吕余庆被加 任吏部侍郎。(徇:示众;畏伏:敬畏佩服;按堵:安居、安定;就:被、受; 加:加任;每处各1分。) 15.AD。B项,暗示词人正在回故国的三千里路上错,由下片的“劝我归欤未” 可知,此时词人并未归去,“依旧”应是暗示词人仍在羁旅之中。C项,“借景 抒情”错。“紫蟹黄柑真解事”一句,词人没有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 它寄寓在某一物上,应属于移情于物。E项,“本词运用的艺术手法是寓情于景、 以景衬情”表述不准确,除了情景相生外,词人还善于用典,使词义更加蕴藉、 含蓄。 16.①写离开故国三千里之远,西风劝归,表达了思念家乡,不能归去的悲痛之 情。②写自己南去北来,人已老去,表达了羁旅漂泊、年华逝去的悲伤之情。③ 借用王粲登楼作赋的典故,以王粲自况,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苦之情。( 个要点,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17.(1)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眼镜看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相信人性的美好) 5. ①勇于悔过。亚克对从前所做的坏事追悔莫及,出狱后自我救赎,重新做人。 ②心怀善念。亚克善意地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言行,感觉人们都很友好,在帮助自 己。③舍命救人。亚克火中救人,琼斯的孩子安然无恙,自己却被大火烧伤,住 进了医院。(答出一点 2 分,二点 4 分,三点 5 分) 6. ①补充叙事,揭示亚克心理动因,使情节合理,叙述简洁集中。②揭开真相, 是对前文悬念的解答。③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发生逆转,将小说推向高潮。(每 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7. B。B 项对应内容集中于第二段,“积三十余年”除表现其注重积累外,更多 地表现其坚持不懈 8. BD。A 项见第一段,“为了……也为了……”,并未表明哪个“更重要”。C 项《日知录》《音学五书》并非当时所著。E 项“唯其如此,才成就了他的著述 事业”表述绝对化,强加因果。 9. ①顾炎武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意识;(1 分)②在顾炎武看来,普 通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 分)③“天下兴亡,匹夫 有责”是对我国爱国主义传统的自然引申与合理发展;(1 分)④这一观点具有积 极意义,教育后人要勇于担当、爱国奉献。(2 分) 10.D。A 项中“告诉”当“申诉”讲,今为“说给人听”;B 项中“奔驰”指“奔 走效劳”,今为快速奔跑;C 项辛酸苦楚,今为劳苦,客套话;D 项“侥幸”由于 偶然的原因得到成功或免去不幸得事情,与现代汉语相同。 11.B。解答断句题。要注意句子的结构和句意,然后运用排除法得出答案。“余 庆自江陵还”结构完整,需要在“太祖”前停顿,排除 A、C;“太祖委曲问处 耘事”中“处耘事”做“问”的宾语,所以排除 D,选择 B。 12.C。C 项,“一个皇帝一个年号”错,有的皇帝在位有多个年号。 13.B。原文是说吕余庆的父亲吕琦是在后唐清泰年间担任给事中,故父子两人 不是同时任此职。 14.(1)清泰年间,吕琦也曾担任此职,官位品级都相同,当时人认为他家很 荣耀。不久,任开封府知府。(居:当,任;官秩:官位;荣:认为……荣耀; 未几:不久;知:任……知府;每处各 1 分。) (2)吕余庆立即派人捕捉来斩首示众,军中敬畏佩服,百姓安宁。吕余庆被加 任吏部侍郎。(徇:示众;畏伏:敬畏佩服;按堵:安居、安定;就:被、受; 加:加任;每处各 1 分。) 15. AD。B 项,暗示词人正在回故国的三千里路上错,由下片的“劝我归欤未” 可知,此时词人并未归去,“依旧”应是暗示词人仍在羁旅之中。C 项,“借景 抒情”错。“紫蟹黄柑真解事”一句,词人没有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 它寄寓在某一物上,应属于移情于物。E 项,“本词运用的艺术手法是寓情于景、 以景衬情”表述不准确,除了情景相生外,词人还善于用典,使词义更加蕴藉、 含蓄。 16. ①写离开故国三千里之远,西风劝归,表达了思念家乡,不能归去的悲痛之 情。②写自己南去北来,人已老去,表达了羁旅漂泊、年华逝去的悲伤之情。③ 借用王粲登楼作赋的典故,以王粲自况,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苦之情。(三 个要点,每点 2 分。共 6 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17. (1)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