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沈阳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 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世纪现实主义电影的三重景观 王一川 从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过去五年来中国大陆电影创作来看,称得上具备现实主义范式内 涵的影片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复杂情况。从被刻画的当代社会现实的平常层面到奇崛层面的逻 辑结构去归纳,可看到如下三个层面:一是回到个体日常生活流,二是个体日常生活困境及 其诗意抚慰,三是社会生活奇观的刻画。从这点上说,新世纪现实主义电影呈现出三重景观。 第一重景观:日常现实主义电影。它注重细致描摹个体日常生活流,颇有日常生活原生 态还原的效果。其主要特征有:生活水平的有限性,个人的平常性,生活困境的求解性。其 主要创作方法或手段在于回退法,就是尽力回退到不加修饰的日常生活事件状况中。如《破 冰》以儿子对父亲的追怀口吻,讲述一位功勋滑冰教练的平常甚至有些潦倒的生活,但这种 生活由于他默然地长期坚持和忍受,后来竟然获得了神奇的意义——亲手培养岀中国首位 冬奧会冠军。值得重视的成功之处在于,影片把叙述重心放在这位教练的平常模样上:他如 何窝囊而又好胜、无能而又坚持、不顾小家而只顾大家等等。但最终却明白地诠释了一个道 理:平常中的坚持终究可以通向神奇。 第二重景观∶诗情现实主义电影(也可称为温情现实主义电影)它-面注重个体的日
大连市、沈阳市 2012 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1 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 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新世纪现实主义电影的三重景观 王一川 从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过去五年来中国大陆电影创作来看,称得上具备现实主义范式内 涵的影片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复杂情况。从被刻画的当代社会现实的平常层面到奇崛层面的逻 辑结构去归纳,可看到如下三个层面:一是回到个体日常生活流,二是个体日常生活困境及 其诗意抚慰,三是社会生活奇观的刻画。从这点上说,新世纪现实主义电影呈现出三重景观。 第一重景观:日常现实主义电影。它注重细致描摹个体日常生活流,颇有日常生活原生 态还原的效果。其主要特征有:生活水平的有限性,个人的平常性,生活困境的求解性。其 主要创作方法或手段在于回退法,就是尽力回退到不加修饰的日常生活事件状况中。如《破 冰》以儿子对父亲的追怀口吻,讲述一位功勋滑冰教练的平常甚至有些潦倒的生活,但这种 生活由于他默然地长期坚持和忍受,后来竟然获得了神奇的意义——亲手培养出中国首位 冬奥会冠军。值得重视的成功之处在于,影片把叙述重心放在这位教练的平常模样上:他如 何窝囊而又好胜、无能而又坚持、不顾小家而只顾大家等等。但最终却明白地诠释了一个道 理:平常中的坚持终究可以通向神奇。 第二重景观:诗情现实主义电影(也可称为温情现实主义电影)。它一面注重个体的日
常生活困境描摹,同时又注意以诗情镜头去淡化并加以拯救。这里突出的是生活诗情在困境 中的现实性呈现。从电影手法上讲,带有现实主义元素与浪漫主义元素交融的某种意味。其 主要特征有∶生活空间的流动性,个人生活的困境性及生活困境中的诗情呈现。《三峡好人》 是这方面的佳作。它通过山西挖煤民工韩三明和护土沈红分别来到三峡寻找前妻和丈夫的过 程,描绘了一群普通人充满风险而又不失温馨的日常生活,使影片透露岀生活困境中的-缕 诗意。全片以朴实的语言传达底层小人物离开家园的沉重主题。 影片中的飞碟在大白天从空中飞过、一幢废旧建筑突然变成火箭直冲云霄之类的“超现 实主义”镜头,给人一种荒诞之感,但透露出一种总体零散中的局部诗意 第三重景观:奇观现实主义电影。它注重透过社会群体生活中的奇观场面去传达对当代 社会生活现实的关怀。它所专注的不再是个体日常生活,而是由个体与个体的相互共在而交 织成的较大规模的社会生活网络是社会群体生活奇观的现实性及其转化其突出特征在于, 社会生活空间的特异性及相对封闭性,社会生活场面的戏剧性,社会生活困境的可解性。这 方面的作品有<天下无贼》和《唐山大地震》等。《唐山大地震》呈现的李元妮一家在唐山 大地震中经历的从大喜到大悲的巨变过程,产生了强烈的感动效果与心理冲击力。特别是再 现巨灾爆发的23秒时长的一系列奇观场面,可以带给观众剧烈的视听觉摇撼和心灵震动。 影片叙述的真正重心在于巨震后人类灵魂的反思或自我拷问上这才是这部奇观电影试图抵 达的电影美学极限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个层面的现实主义电影彼此往往相互交叉和渗透例如,《干钧 发》实际上把日常现实主义电影的平常性和奇观现实主义电影的奇观性相互揉捏在-起了 《锡林郭勒汶川》则相当于把日常现实主义电影、诗情现实主义电影和奇观现实主义电影 三层面都交融到一起了。 (选自《文艺报》,有删改)
常生活困境描摹,同时又注意以诗情镜头去淡化并加以拯救。这里突出的是生活诗情在困境 中的现实性呈现。从电影手法上讲,带有现实主义元素与浪漫主义元素交融的某种意味。其 主要特征有:生活空间的流动性,个人生活的困境性及生活困境中的诗情呈现。《三峡好人》 是这方面的佳作。它通过山西挖煤民工韩三明和护士沈红分别来到三峡寻找前妻和丈夫的过 程,描绘了一群普通人充满风险而又不失温馨的日常生活,使影片透露出生活困境中的一缕 诗意。全片以朴实的语言传达底层小人物离开家园的沉重主题。 影片中的飞碟在大白天从空中飞过、一幢废旧建筑突然变成火箭直冲云霄之类的“超现 实主义”镜头,给人一种荒诞之感,但透露出一种总体零散中的局部诗意。 第三重景观:奇观现实主义电影。它注重透过社会群体生活中的奇观场面去传达对当代 社会生活现实的关怀。它所专注的不再是个体日常生活,而是由个体与个体的相互共在而交 织成的较大规模的社会生活网络,是社会群体生活奇观的现实性及其转化。其突出特征在于, 社会生活空间的特异性及相对封闭性,社会生活场面的戏剧性,社会生活困境的可解性。这 方面的作品有<天下无贼》和《唐山大地震》等。《唐山大地震》呈现的李元妮一家在唐山 大地震中经历的从大喜到大悲的巨变过程,产生了强烈的感动效果与心理冲击力。特别是再 现巨灾爆发的 23 秒时长的一系列奇观场面,可以带给观众剧烈的视听觉摇撼和心灵震动。 影片叙述的真正重心在于巨震后人类灵魂的反思或自我拷问上,这才是这部奇观电影试图抵 达的电影美学极限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个层面的现实主义电影彼此往往相互交叉和渗透,例如,《千钧·一 发》实际上把日常现实主义电影的平常性和奇观现实主义电影的奇观性相互揉捏在一起了, 《锡林郭勒·汶川》则相当于把日常现实主义电影、诗情现实主义电影和奇观现实主义电影 三层面都交融到一起了。 (选自《文艺报》,有删改)
1.下列对于新世纪现实主义电影的三重景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常现实主义电影具有生活水平的有限性等特征,由于其注重对个体日常生活流的 细致描摹,收到了将日常生活原生态还原的效果。 B.诗情现实主义电影以诗情镜头将日常生活困境加以淡化,并对处于困境中的个体加 以拯救,意在突出生活诗情对困境中个体的抚慰。 C.奇观现实主义电影专注社会群体生活奇观的现实性及其转化,透过社会群体生活中 的奇观场面去传达对当代社会生活现实的关怀。 D.具备现实主义范式内涵的电影,近五年来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复杂情况,要对其作简 单区分很难,它反映时下中国大陆电影创作的现状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大陆电影从逻辑结构去归纳,可看到回到个体日常生活流、描摹个体日常生活 困境及诗意抚慰、刻画社会生活奇观的三个层面。 B.日常现实主义电影常常采用回退法来表现其个人日常的生活状态,如《破冰》中描 述的滑冰教练的平常甚至有些潦倒的生活 C.诗情现实主义电影注重通过对生活空间发生改变的一些普通人的个人日常生活的现 实性呈现,表现出其生活空间流动性的特征 D.奇观现实主义电影的社会生活空间的特异性及相对封闭性、社会生活场面的戏剧性 等特征,在《天下无贼》等影片中都有体现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破冰》的成功在于把叙述重心放在对功勋滑冰教练平常模样的刻画上,明白地诠 释了平常中的坚持终究可以通向神奇的道理。 B.《三峡好人》中的一些“超现实主义”镜头,呈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元素的交融, 透露出一种总体零散中的局部诗意。 C.《唐山大地震》通过再现大地震爆发的23秒时长的一系列奇观场面,达到了巨震后 人类灵魂的反思或自我拷问的电影美学极限。 D.《千钧·一发》《锡林郭勒·汶川》在日常、诗情和奇观现实主义电影这三层面的两 个或全部层面交叉渗透,这类电影可以灵活分类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罗艺,字孑延,本寰阳人也,寓居京兆之云阳。父荣,隋监门将军。艺性桀黠,刚愎不 仁,勇于攻战,善射。大业时,屡以军功,官至虎贲郎将。炀帝令受右武卫大将军李景节度 督军于北平。艺少习戎旅,分部严肃,然任气纵暴。每凌侮于景,频为景所辱,艺深衔之 后遇天下大乱,涿郡人物殷阜,加有伐辽器仗,仓粟盈积,又临朔宫中多珍产,屯兵数万 而诸贼竞来侵掠。留守官虎贲郎将赵十住、贺兰宜、晋文衍等皆不能拒,唯有艺独岀战,破 贼不可胜计,威势日重。十住等颇忌艺。艺阴知之将为乱,乃宣言于众日:“吾辈讨贼甚有 功效,城中仓库山积,制在留守之官而无心济贫。此岂存恤之意也?“以此言激怒其众,众
1.下列对于新世纪现实主义电影的三重景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日常现实主义电影具有生活水平的有限性等特征,由于其注重对个体日常生活流的 细致描摹,收到了将日常生活原生态还原的效果。 B.诗情现实主义电影以诗情镜头将日常生活困境加以淡化,并对处于困境中的个体加 以拯救,意在突出生活诗情对困境中个体的抚慰。 C.奇观现实主义电影专注社会群体生活奇观的现实性及其转化,透过社会群体生活中 的奇观场面去传达对当代社会生活现实的关怀。 D.具备现实主义范式内涵的电影,近五年来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复杂情况,要对其作简 单区分很难,它反映时下中国大陆电影创作的现状。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大陆电影从逻辑结构去归纳,可看到回到个体日常生活流、描摹个体日常生活 困境及诗意抚慰、刻画社会生活奇观的三个层面。 B.日常现实主义电影常常采用回退法来表现其个人日常的生活状态,如《破冰》中描 述的滑冰教练的平常甚至有些潦倒的生活。 C.诗情现实主义电影注重通过对生活空间发生改变的一些普通人的个人日常生活的现 实性呈现,表现出其生活空间流动性的特征。 D.奇观现实主义电影的社会生活空间的特异性及相对封闭性、社会生活场面的戏剧性 等特征,在《天下无贼》等影片中都有体现。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破冰》的成功在于把叙述重心放在对功勋滑冰教练平常模样的刻画上,明白地诠 释了平常中的坚持终究可以通向神奇的道理。 B.《三峡好人》中的一些“超现实主义”镜头,呈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元素的交融, 透露出一种总体零散中的局部诗意。 C.《唐山大地震》通过再现大地震爆发的 23 秒时长的一系列奇观场面,达到了巨震后 人类灵魂的反思或自我拷问的电影美学极限。 D.《千钧·一发》《锡林郭勒·汶川》在日常、诗情和奇观现实主义电影这三层面的两 个或全部层面交叉渗透,这类电影可以灵活分类。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罗艺,字子延,本寰阳人也,寓居京兆之云阳。父荣,隋监门将军。艺性桀黠,刚愎不 仁,勇于攻战,善射。大业时,屡以军功,官至虎贲郎将。炀帝令受右武卫大将军李景节度 督军于北平。艺少习戎旅,分部严肃,然任气纵暴。每凌侮于景,频为景所辱,艺深衔之。 后遇天下大乱,涿郡人物殷阜,加有伐.辽器仗,仓粟盈积,又临朔宫中多珍产,屯兵数万, 而诸贼竞来侵掠。留守官虎贲郎将赵十住、贺兰宜、晋文衍等皆不能拒,唯有艺独出战,破 贼不可胜计,威势日重。十住等颇忌艺。艺阴知之将为乱,乃宣言..于众日:“吾辈讨贼甚有 功效,城中仓库山积,制在留守之官而无心济贫。此岂存恤之意也?”以此言激怒其众,众
人皆怨。既而旋师,郡丞出城候艺。艺因执之陈兵,而十住等惧皆来听命。于是发库物以赐 战士,开仓以赈穷乏,境内咸悦 武德三年,奉表归国,召封燕王,赐姓李氏,预宗正属籍。太宗之击刘黑闼也,艺领本 兵数万破黑闼弟什善于徐河,俘斩八千人。明年,黑闼引突厥俱入寇,艺复将兵与隐太子建 成会于冶州,因请入朝高祖,遏之甚厚。俄,拜左翊卫大将军。太宗左右尝至其营,艺无故 殴击之。高祖怒以属吏,久而乃释,待之如初。时突厥屡为寇患,以艺素有威名,为北夷所 惮,令以本官领天节军将镇泾州。 太宗即位,拜开府仪同三司,而艺惧不自安,遂于泾州诈言阅武,矫称奉密诏勒兵入朝, 率众军至于豳州。治中赵慈皓不知艺反,驰岀谒之。艺遂入据豳州。太宗命吏部尚书长孙无 忌、右武候大将军尉迟敬德率众讨艺。王师未至,慈皓与统军杨岌潜谋击之,事泄。艺执慈 皓系狱,岌时在城外觉变,遽勒兵攻之。艺大溃,弃妻子与数百骑,奔于突厥,至宁州界, 过乌氏驿,从者渐散,其左右斩艺,传首京师。枭之于市,复其本姓罗氏。 (节选自《旧唐书·罗艺传》)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加有伐辽器仗伐:征讨 B.乃宣言于众日宣言:宣布 C.开仓以赈穷乏穷乏:贫困的百姓。 D.预宗正属籍预:通“与”,参加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罗艺“桀黠”的一组是(3分) ①然任气纵暴 ②每凌侮于景,频为景所辱 ③破贼不可胜计,威势日重 ④因执之陈兵 ⑤艺无故殴击之 ⑥矫称奉密诏勒兵入朝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③④⑥ D.②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罗艺勇于攻战,军功卓著。大业年间,官至虎贲郎将:后赶上天下大乱,保卫涿郡 有功,深得民心;再后征伐刘黑闼有功,得到唐高祖礼遇,拜左翊卫大将军 B.罗艺自恃功高位重,目中无人。他无缘无故责罚了太宗的亲信,虽惹怒了高祖,但 多次为大唐解决了突厥侵扰边境的问题,最终还是得到了高祖的原谅。 C.罗艺熟悉兵法,治军严明。涿郡被侵扰时,他破贼不可胜计:讨伐刘黑闼时,先于 徐河打败其弟刘什善,斩杀俘获共八千人,第二年与太子李建成会师沼州 D.罗艺遇事机警,且疑心重。在得知赵十住等人的阴谋后,他利用民心占得先机:后
人皆怨。既而旋师,郡丞出城候艺。艺因执之陈兵,而十住等惧皆来听命。于是发库物以赐 战士,开仓以赈穷乏..,境内咸悦。 武德三年,奉表归国,召封燕王,赐姓李氏,预.宗正属籍。太宗之击刘黑闼也,艺领本 兵数万破黑闼弟什善于徐河,俘斩八千人。明年,黑闼引突厥俱入寇,艺复将兵与隐太子建 成会于冶州,因请入朝高祖,遏之甚厚。俄,拜左翊卫大将军。太宗左右尝至其营,艺无故 殴击之。高祖怒以属吏,久而乃释,待之如初。时突厥屡为寇患,以艺素有威名,为北夷所 惮,令以本官领天节军将镇泾州。 太宗即位,拜开府仪同三司,而艺惧不自安,遂于泾州诈言阅武,矫称奉密诏勒兵入朝, 率众军至于豳州。治中赵慈皓不知艺反,驰出谒之。艺遂入据豳州。太宗命吏部尚书长孙无 忌、右武候大将军尉迟敬德率众讨艺。王师未至,慈皓与统军杨岌潜谋击之,事泄。艺执慈 皓系狱,岌时在城外觉变,遽勒兵攻之。艺大溃,弃妻子与数百骑,奔于突厥,至宁州界, 过乌氏驿,从者渐散,其左右斩艺,传首京师。枭之于市,复其本姓罗氏。 (节选自《旧唐书·罗艺传》)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加有伐.辽器仗 伐:征讨。 B.乃宣言..于众日 宣言:宣布。 C.开仓以赈穷乏.. 穷乏:贫困的百姓。 D.预.宗正属籍 预:通“与”,参加。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罗艺“桀黠”的一组是(3 分) ①然任气纵暴 ②每凌侮于景,频为景所辱 ③破贼不可胜计,威势日重 ④因执之陈兵 ⑤艺无故殴击之 ⑥矫称奉密诏勒兵入朝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③④⑥ D.②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罗艺勇于攻战,军功卓著。大业年间,官至虎贲郎将;后赶上天下大乱,保卫涿郡 有功,深得民心;再后征伐刘黑闼有功,得到唐高祖礼遇,拜左翊卫大将军。 B.罗艺自恃功高位重,目中无人。他无缘无故责罚了太宗的亲信,虽惹怒了高祖,但 多次为大唐解决了突厥侵扰边境的问题,最终还是得到了高祖的原谅。 C.罗艺熟悉兵法,治军严明。涿郡被侵扰时,他破贼不可胜计;讨伐刘黑闼时,先于 徐河打败其弟刘什善,斩杀俘获共八千人,第二年与太子李建成会师沼州。 D.罗艺遇事机警,且疑心重。在得知赵十住等人的阴谋后,他利用民心占得先机;后
太宗即位,他因前事恐其责罚,最终选择拥兵反叛,以致惨死于乌氏驿站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突厥屡为寇患,以艺素有威名,为北夷所惮,令以本官领天节军将镇泾州。(5 分) (2)过乌氏驿,从者渐散,其左右斩艺,传首京师。枭之于市,复其本姓罗氏。(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夔州歌十首(其九) 杜甫 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 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 8.杜甫的这首诗气象宏大,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加以赏析。(5分) 9.有评论者认为,若将首句的“不可忘”改为“系人思”会更好,对此你是否赞同?请简 要说明理由。(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的部分。(6分 (1)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韩愈《师说》) (2)元嘉草草, ,贏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 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人恒过然后能改, (《孟子》)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俄罗斯妈妈 【俄罗斯】弗拉季斯拉夫·费多托夫 194年夏天,列宁格勒城里岀现了第批徳国战俘。他们是被押来拆除栋在战争期 间被炸坏的大楼。 突然,人群中响起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叫喊声:“混蛋!畜生!紧接着,一个手臂细瘦
太宗即位,他因前事恐其责罚,最终选择拥兵反叛,以致惨死于乌氏驿站。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时突厥屡为寇患,以艺素有威名,为北夷所惮,令以本官领天节军将镇泾州。(5 分) (2)过乌氏驿,从者渐散,其左右斩艺,传首京师。枭之于市,复其本姓罗氏。(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夔州歌十首(其九) 杜甫 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 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 8.杜甫的这首诗气象宏大,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加以赏析。(5 分) 9.有评论者认为,若将首句的“不可忘”改为“系人思”会更好,对此你是否赞同?请简 要说明理由。(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的部分。(6 分) (1)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 (韩愈《师说》) (2)元嘉草草, ,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 记,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人恒过然后能改, , 。 (《孟子》)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俄罗斯妈妈 【俄罗斯】弗拉季斯拉夫·费多托夫 1944 年夏天,列宁格勒城里出现了第一批德国战俘。他们是被押来拆除一栋在战争期 间被炸坏的大楼。 突然,人群中响起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叫喊声:“混蛋!畜生!”紧接着,一个手臂细瘦
双拳紧握的老妇人推开前面的人,朝走在队伍边上的—个年轻德军战俘扑了过去。“你这是 干什么?你就是打死他,也换不回你的亲人啊…而且也不止你一个人这样…巴甫洛夫 娜安慰着这个老妇人巴甫洛夫娜的女儿丽托奇卡是在列宁格勒被封锁后的第一个冬天饿死 的。儿子科连卡7月份去当了志愿兵,8月份就在卢加牺牲了。 那个受了惊吓的德国小兵,长得又瘦又小,红红的头发,跟巴甫洛夫娜的儿子科连卡也 许年龄一样大,也那么年轻。 次,她无意中看见了那个被袭击过的红发年轻德国战俘。战俘们的队长,正在按照守 卫士兵们的吩咐朝他大喊大叫。中午,车给战俘们送水。每毎次咽水时,汉斯,她这么称呼那 个红头发的、笨拙瘦小的年轻德国战俘,细细的脖子上突出的喉结一动动。她觉得他非常 可怜—~要是能给他点吃的该多好啊。 她回到家,切了几片黑面包,抹了点猪油。再从只剩下半罐的糖罐里取出两块糖放在上 面,然后又取了一块 妈妈……好……好……谢谢…好……谢谢。”汉斯结结巴巴地说着,那块面包在他的 嘴里嚼了很长时间,怎么也咽不下去 第二天,她躲着看守的士兵,又把自己带来的一小包吃的转交给汉斯 此后的一天,上车的时候,一个守卫朝汉斯又喊又叫,想从他手里夺下那个小凳子 ‘你要带着凳子去哪儿? 汉斯怎么也不肯松手,抓得紧紧的。 长官,请您允许.….可以吗?″汉斯用德语夹杂着俄语请求着。 你快松手吧。他愿意把凳孑顶在脑袋上你也别管。”另一个守卫的土兵过来解围 战俘们七手八脚地把汉斯推上了卡车,把那个小凳子藏了起来,免得让守卫的士兵看着 不顺眼
双拳紧握的老妇人推开前面的人,朝走在队伍边上的一个年轻德军战俘扑了过去。“你这是 干什么?你就是打死他,也换不回你的亲人啊……而且也不止你一个人这样……”巴甫洛夫 娜安慰着这个老妇人。巴甫洛夫娜的女儿丽托奇卡是在列宁格勒被封锁后的第一个冬天饿死 的。儿子科连卡 7 月份去当了志愿兵,8 月份就在卢加牺牲了。 那个受了惊吓的德国小兵,长得又瘦又小,红红的头发,跟巴甫洛夫娜的儿子科连卡也 许年龄一样大,也那么年轻。 一次,她无意中看见了那个被袭击过的红发年轻德国战俘。战俘们的队长,正在按照守 卫士兵们的吩咐朝他大喊大叫。中午,车给战俘们送水。每次咽水时,汉斯,她这么称呼那 个红头发的、笨拙瘦小的年轻德国战俘,细细的脖子上突出的喉结一动一动。她觉得他非常 可怜一~要是能给他点吃的该多好啊。 她回到家,切了几片黑面包,抹了点猪油。再从只剩下半罐的糖罐里取出两块糖放在上 面,然后又取了一块….. “妈妈……好……好………谢谢……好……谢谢。”汉斯结结巴巴地说着,那块面包在他的 嘴里嚼了很长时间,怎么也咽不下去。 第二天,她躲着看守的士兵,又把自己带来的一小包吃的转交给汉斯。 此后的一天,上车的时候,一个守卫朝汉斯又喊又叫,想从他手里夺下那个小凳子。 “你要带着凳子去哪儿?” 汉斯怎么也不肯松手,抓得紧紧的。 “长官,请您允许……可以吗?”汉斯用德语夹杂着俄语请求着。 “你快松手吧。他愿意把凳子顶在脑袋上你也别管。”另一个守卫的士兵过来解围。 战俘们七手八脚地把汉斯推上了卡车,把那个小凳子藏了起来,免得让守卫的士兵看着 不顺眼
巴甫洛夫娜的茶还没喝完,门铃响了。铃声很短,很突然。肯定不是邻居,她的那个女 邻居不这样按门铃。 门外站着的是汉斯。这不是做梦,也不是幻觉。他一只手拿着那个蓝色小凳子,一只手 攥着从头上摘下来的船形军帽。 这是给您的礼物,俄罗斯妈妈……汉斯用自己的母语激动地快速说道。 如果巴甫洛夫娜能听懂徳语的话,汉斯最后的一句话是:“我永远也忘不了俄罗斯妈妈 的善良。不是所有的德国人都是法西斯。不是这样。” 巴甫洛夫娜拉着汉斯的手,把他领进了屋里,虽然她不明白他在说什么。汉斯把凳子放 在了门厅.里,笨拙地弓下身子,拥抱了一下身材瘦弱的巴甫洛夫娜。他身上的石灰让巴甫 洛夫娜喘不过气来,他脸上刚刚长出来的火红柔软的胡须触到了巴甫洛夫娜的两腮。最后 他快速捡起掉在地上的军帽,跑出了巴甫洛夫娜的家。 是这栋楼的看楼人安德烈给汉斯指的路。他很快就明白了汉斯要找谁,因为他不止一次 看见过巴甫洛夫娜拿着小包去那片废墟。 战俘们又清理了两天那片废墟。这两天满头白发的巴甫洛夫娜都来给汉斯送吃的,所有 的守卫士兵都认识她了,也不再赶她。汉斯只要从远处看见她,就马上放下手里的活跑过来 她把小包交给他,她的目光中充满了怜惜和慈爱,他的目光里满是谢意和感激。两天后,战 俘们被送到别的地方去了,他们再也没有在这里岀现过。那栋被炸毁的大楼被拆除后,那里 修了一个小广场,妈妈们经常推着婴儿车来散步。 那个小凳子在厨房里用了好多年。巴甫洛夫娜每次把小凳子搬过来坐下,就会想起红头 发的汉斯。 费多尔,你不是木匠。你做不出这样的凳子来。”巴甫洛夫娜对丈夫说 “我怎么能和那个手艺人比呢?″费多尔似乎有些生气地说,“我还杀过那些手艺人呢
巴甫洛夫娜的茶还没喝完,门铃响了。铃声很短,很突然。肯定不是邻居,她的那个女 邻居不这样按门铃。 门外站着的是汉斯。这不是做梦,也不是幻觉。他一只手拿着那个蓝色小凳子,一只手 攥着从头上摘下来的船形军帽。 “这是给您的礼物,俄罗斯妈妈……”汉斯用自己的母语激动地快速说道。 如果巴甫洛夫娜能听懂德语的话,汉斯最后的一句话是:“我永远也忘不了俄罗斯妈妈 的善良。不是所有的德国人都是法西斯。不是这样。” 巴甫洛夫娜拉着汉斯的手,把他领进了屋里,虽然她不明白他在说什么。汉斯把凳子放 在了门厅.里,笨拙地弓下身子,拥抱了一下身材瘦弱的巴甫洛夫娜。他身上的石灰让巴甫 洛夫娜喘不过气来,他脸上刚刚长出来的火红柔软的胡须触到了巴甫洛夫娜的两腮。最后, 他快速捡起掉在地上的军帽,跑出了巴甫洛夫娜的家。 是这栋楼的看楼人安德烈给汉斯指的路。他很快就明白了汉斯要找谁,因为他不止一次 看见过巴甫洛夫娜拿着小包去那片废墟。 战俘们又清理了两天那片废墟。这两天满头白发的巴甫洛夫娜都来给汉斯送吃的,所有 的守卫士兵都认识她了,也不再赶她。汉斯只要从远处看见她,就马上放下手里的活跑过来。 她把小包交给他,她的目光中充满了怜惜和慈爱,他的目光里满是谢意和感激。两天后,战 俘们被送到别的地方去了,他们再也没有在这里出现过。那栋被炸毁的大楼被拆除后,那里 修了一个小广场,妈妈们经常推着婴儿车来散步。 那个小凳子在厨房里用了好多年。巴甫洛夫娜每次把小凳子搬过来坐下,就会想起红头 发的汉斯。 “费多尔,你不是木匠。你做不出这样的凳子来。”巴甫洛夫娜对丈夫说。 “我怎么能和那个手艺人比呢?”费多尔似乎有些生气地说,“我还杀过那些手艺人呢
因为他们的脑门上也没写着谁是木匠,谁是法西斯。” (选自《读者》,李冬梅译)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守卫士兵对巴甫洛夫娜给汉斯送吃的的态度由拒绝变成默许,主要是因为其被巴甫 洛夫娜与战俘汉斯之间跨越仇恨的亲情感动了 B.汉斯能够把礼物成功地送到俄罗斯妈妈的手里,不仅是因为他巧妙地躲开了看守士 兵,更是因为两个地方离得近和同伴的帮助 C.德国战俘为了赎罪而不停地劳作,在拆除被炸毁的大楼并清理完废墟后,为那里的 人们修了一个小广场,这是他们恢复良知的开始。 D.小说安排的巴甫洛夫娜给德国战俘汉斯送吃的有关情节,其意图是通过这位俄罗斯 妈妈有违常理的举动,从正面凸显她的善良本性 E.巴甫洛夫娜与汉斯无亲无故,在战争中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汉斯不是真正意义上 的法西斯,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敌对与朋友、亲人的关系 (2)小说的结尾写巴甫洛夫娜与丈夫费多尔的对话,从中折射出二人怎样的性格特征? 请概括说明。(6分) (3)小说的主人公是巴甫洛夫娜,但为什么还用较大篇幅写汉斯?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由巴甫洛夫娜给汉斯送吃的和汉斯给巴甫洛夫娜送小凳子这两条线索贯穿情 节,你认为哪条线索起的作用大?请谈谈你的观点,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陈述理由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25分) 百年前的李鸿章 王树增 1852年,29岁的李鸿章在翰林院的大考中名列第二。太平军起义后,李鸿章毫不犹豫 地离开了京城,回安徽组织地方武装与太平军作战 当太平军直逼上海时,无人愿意置身事中,因为此举等于要孤军深入到拥有百万之众的 太平军后方。但李鸿章愿意去。这一去便让上海人目瞪口呆,这一去便让他组建的淮军名声 鹊起,李鸿章也因此被封为一等肃毅伯爵,戴双眼花翎
因为他们的脑门上也没写着谁是木匠,谁是法西斯。” (选自《读者》,李冬梅译)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守卫士兵对巴甫洛夫娜给汉斯送吃的的态度由拒绝变成默许,主要是因为其被巴甫 洛夫娜与战俘汉斯之间跨越仇恨的亲情感动了。 B.汉斯能够把礼物成功地送到俄罗斯妈妈的手里,不仅是因为他巧妙地躲开了看守士 兵,更是因为两个地方离得近和同伴的帮助。 C.德国战俘为了赎罪而不停地劳作,在拆除被炸毁的大楼并清理完废墟后,为那里的 人们修了一个小广场,这是他们恢复良知的开始。 D.小说安排的巴甫洛夫娜给德国战俘汉斯送吃的有关情节,其意图是通过这位俄罗斯 妈妈有违常理的举动,从正面凸显她的善良本性。 E.巴甫洛夫娜与汉斯无亲无故,在战争中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汉斯不是真正意义上 的法西斯,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敌对与朋友、亲人的关系。 (2)小说的结尾写巴甫洛夫娜与丈夫费多尔的对话,从中折射出二人怎样的性格特征? 请概括说明。(6 分) (3)小说的主人公是巴甫洛夫娜,但为什么还用较大篇幅写汉斯?请简要分析。(6 分) (4)小说由巴甫洛夫娜给汉斯送吃的和汉斯给巴甫洛夫娜送小凳子这两条线索贯穿情 节,你认为哪条线索起的作用大?请谈谈你的观点,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陈述理由。 (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25 分) 百年前的李鸿章 王树增 1852 年,29 岁的李鸿章在翰林院的大考中名列第二。太平军起义后,李鸿章毫不犹豫 地离开了京城,回安徽组织地方武装与太平军作战。 当太平军直逼上海时,无人愿意置身事中,因为此举等于要孤军深入到拥有百万之众的 太平军后方。但李鸿章愿意去。这一去便让上海人目瞪口呆,这一去便让他组建的淮军名声 鹊起,李鸿章也因此被封为一等肃毅伯爵,戴双眼花翎
淮军需要武器,1863年李鸿章买下洋人的机器设备,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军工企业 -上海洋枪三局。李鸿章算过一笔帐:一发英国的普通炮弹在市场上卖到30两银子 万发铜帽子弹要卖到19两银子。他说,大清国凭什么要把白花花的银孑给了洋人? 大清中叶以后朝廷南北货物的调运部分改为海路运输李鸿章抓住时机督办创立了“招 商局轮船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民营轮船公司,它一直运营到1949年。而当洋人要在中 国开设电报业务的时候,李鸿章不允许洋人从香港铺设来的海底电缆上岸。时隔不久,由他 支持铺设的中国第一条电报电缆线在大沽口到天津城之间开通。作为大清国唯一出访过工业 革命后的欧洲的重臣,李鸿章深知电报业蕴藏着极高的军事和民用价值。由于他的支持和参 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座矿务局、 第一所电报局、第一所外国语学校、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 李鸿章曾对美国人说,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士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财富。清 政府必须邀请欧关资本进入大清国,以建立现代的工业企业,帮助大清国开发利用本国丰富 的自然资源。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政府手中。大清国欢迎欧美来华投资,提供资 金和技工。但是,对于铁路、电讯等事务,要由大清国自己控制。他说:“我们必须保护国 家主权。”在中国还处在男人梳长辫、女人裹小脚的时代,李鸿章的这番话可谓石破天惊。 李鸿章为大清国国计民生的近代化所奠基的所有事业,令他身后的国人一直在受益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之战是李鸿章一生遇到的最大的挫折,他的命运也从此发生了 根本性的转变。 “海军费绌,设备多不完,惟鸿章知之深。朝野皆不习外事,谓日本国小不足平,故全 国主战,独鸿章深知其强盛,逆料中国海陆军皆不可恃,故宁忍之诟言和。朝臣争劾鸿章误 国,枢臣日责鸿章,乃不得已而备战。”1895年,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清廷令李鸿章前去 日本议和。李鸿章知道如果采取强硬的立场,只能导致中日战争继续扩大。以大清国实际的
淮军需要武器,1863 年李鸿章买下洋人的机器设备,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军工企业 ——上海洋枪三局。李鸿章算过一笔帐:一发英国的普通炮弹在市场上卖到 30 两银子,一 万发铜帽子弹要卖到 19 两银子。他说,大清国凭什么要把白花花的银子给了洋人? 大清中叶以后,朝廷南北货物的调运部分改为海路运输,李鸿章抓住时机督办创立了“招 商局轮船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民营轮船公司,它一直运营到 1949 年。而当洋人要在中 国开设电报业务的时候,李鸿章不允许洋人从香港铺设来的海底电缆上岸。时隔不久,由他 支持铺设的中国第一条电报电缆线在大沽口到天津城之间开通。作为大清国唯一出访过工业 革命后的欧洲的重臣,李鸿章深知电报业蕴藏着极高的军事和民用价值。由于他的支持和参 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座矿务局、 第一所电报局、第一所外国语学校、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 李鸿章曾对美国人说,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土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财富。清 政府必须邀请欧关资本进入大清国,以建立现代的工业企业,帮助大清国开发利用本国丰富 的自然资源。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政府手中。大清国欢迎欧美来华投资,提供资 金和技工。但是,对于铁路、电讯等事务,要由大清国自己控制。他说:“我们必须保护国 家主权。”在中国还处在男人梳长辫、女人裹小脚的时代,李鸿章的这番话可谓石破天惊。 李鸿章为大清国国计民生的近代化所奠基的所有事业,令他身后的国人一直在受益。 1894 年爆发的中日甲午之战是李鸿章一生遇到的最大的挫折,他的命运也从此发生了 根本性的转变。 “海军费绌,设备多不完,惟鸿章知之深。朝野皆不习外事,谓日本国小不足平,故全 国主战,独鸿章深知其强盛,逆料中国海陆军皆不可恃,故宁忍之诟言和。朝臣争劾鸿章误 国,枢臣日责鸿章,乃不得已而备战。”1895 年,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清廷令李鸿章前去 日本议和。李鸿章知道如果采取强硬的立场,只能导致中日战争继续扩大。以大清国实际的
军力状况而言,结果只能是中国的东北被全面占领。可如果答应日本人的条件大清国主权和 财产的损失也是巨大的,李鸿章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当带着《马关条约》回国时,李鸿章 却成了举国的“公敌” 1901年1月15日,李鸿章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与逼迫下在丧权辱国的《议和大纲》《辛 丑条约》上签字。国人即刻指责道:“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門 个巨大的帝国屡战屡败却每一次都要讨伐李鸿章不能维护国家权益。李鸿章吐血了。 辈子与蛮横的洋人周旋得身心俱憔的李鸿章死前留有遗折封。他说,大清国如果打 开国门参与世界商品经济的往来,不但可以富强自己,而且因为贸易是双边的,等于也就制 约了别人,这样的制约甚至强过武力。持有这样的认识,在百年前的中国可谓凤毛麟角。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毎一次“岀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 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正如梁启超所言,国人在对其咒骂痛 斥之时,万“不可不深自反也”,万“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梁启超还说,他“敬李鸿章之 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选自王树增《1901》,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李鸿章早年便大有作为,在翰林院的大考中崭露头角,也因此受到朝廷的嘉奖与器 重,被派往安徽组织地方武装镇压太平军。 B.李鸿章购买洋人机器设备并创办军工企业上海洋枪三局,以此维护了国家的经济利 益,在客观上也推动了大清国的近代化进程 C.当国人自上而下固步自封做着天朝美梦时,李鸿章就清醒地看到了外国列强的叵测 用心,进而坚决抵制其对大清国主权的干涉 D.作者一反以往对李鸿章卖国的常论,客观评价他的才智、远见及其贡献,还李鸿章 以公道,李鸿章的是非功过就此盖棺定论。 E.作者撷取了李鸿章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再现了这位晚清重臣的悲剧人生, 其不幸命运实乃所处时代悲剧的真实写照 (2)百年前的李鸿章对大清国近代化事业做出的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6分)
军力状况而言,结果只能是中国的东北被全面占领。可如果答应日本人的条件大清国主权和 财产的损失也是巨大的,李鸿章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当带着《马关条约》回国时,李鸿章 却成了举国的“公敌”。 1901 年 1 月 15 日,李鸿章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与逼迫下在丧权辱国的《议和大纲》《辛 丑条约》上签字。国人即刻指责道:“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一个巨大的帝国屡战屡败,却每一次都要讨伐李鸿章不能维护国家权益。李鸿章吐血了。 一辈子与蛮横的洋人周旋得身心俱憔的李鸿章死前留有遗折一封。他说,大清国如果打 开国门参与世界商品经济的往来,不但可以富强自己,而且因为贸易是双边的,等于也就制 约了别人,这样的制约甚至强过武力。持有这样的认识,在百年前的中国可谓凤毛麟角。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 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正如梁启超所言,国人在对其咒骂痛 斥之时,万“不可不深自反也”,万“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梁启超还说,他“敬李鸿章之 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选自王树增《1901》,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李鸿章早年便大有作为,在翰林院的大考中崭露头角,也因此受到朝廷的嘉奖与器 重,被派往安徽组织地方武装镇压太平军。 B.李鸿章购买洋人机器设备并创办军工企业上海洋枪三局,以此维护了国家的经济利 益,在客观上也推动了大清国的近代化进程。 C.当国人自上而下固步自封做着天朝美梦时,李鸿章就清醒地看到了外国列强的叵测 用心,进而坚决抵制其对大清国主权的干涉。 D.作者一反以往对李鸿章卖国的常论,客观评价他的才智、远见及其贡献,还李鸿章 以公道,李鸿章的是非功过就此盖棺定论。 E.作者撷取了李鸿章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再现了这位晚清重臣的悲剧人生, 其不幸命运实乃所处时代悲剧的真实写照。 (2)百年前的李鸿章对大清国近代化事业做出的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