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1) 课程名称中医学综合实验 总学时数72 专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授课教师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潘志强 内绪论、课程介绍、文献检索、撰写综述 容 数 1.《中医学综合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研究生独立地、综合运用多 课|种实验方法开展中医实验研究的能力。课程设计以充分调动研究生的学习 目热情,培养独立研究的基本能力,及其综合能力,并在教学形式上给予保证 的在教学中要求研究生综合所学中、西医学知识、现代研究技术,独立自主地 要|开展包括选题、课题设计、研究准备、实验实施、实验数据分析,至撰写实 求验报告等系统的实践,使研究生在实践中去检验所学的知识,暴露其知识面 的欠缺,主动去吸取有关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在实践中完成从学到 用的能力的培养和升华 2.要求学生:1)明确学习目的。2)热情、积极投入。3)在教学形 式上保证研究生成为主角,辅以启发教育,注意培养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 4)发扬团队协作精神。5)培养和加强自学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6)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能力。7)科学的实事求是学风,客观地进行实验 设计、分析报道实验结果。8)重视培养信息的收集、利用与交流的能力 3.介绍参考教材:《中医学综合实验》及其绪论、选题、课题设计、 研究准备、实验实施、实验数据分析、撰写实验报告、综合实验实例、附录。 4.学生分组选题、设计。 5.撰写文献综述。 学生上课观念的转变 本次课的重点难点本次课的应用教具 2.课程具体操作的了解与实践。。 3.文献综述的撰写 多媒体。 图书馆及其电脑数据库检索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1) 课程名称 中医学综合实验 总学时数 72 专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授课教师 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潘志强 内 容 绪论、课程介绍、文献检索、撰写综述 时 数 9 本 次 课 目 的 要 求 1.《中医学综合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研究生独立地、综合运用多 种实验方法开展中医实验研究的能力。 课程设计以充分调动研究生的学习 热情,培养独立研究的基本能力,及其综合能力,并在教学形式上给予保证。 在教学中要求研究生综合所学中、西医学知识、现代研究技术,独立自主地 开展包括选题、课题设计、研究准备、实验实施、实验数据分析,至撰写实 验报告等系统的实践,使研究生在实践中去检验所学的知识,暴露其知识面 的欠缺,主动去吸取有关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在实践中完成从学到 用的能力的培养和升华。 2.要求学生:1)明确学习目的。2)热情、积极投入。3)在教学形 式上保证研究生成为主角,辅以启发教育,注意培养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 4)发扬团队协作精神。5)培养和加强自学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6)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能力。7)科学的实事求是学风,客观地进行实验 设计、分析报道实验结果。8)重视培养信息的收集、利用与交流的能力。 3.介绍参考教材:《中医学综合实验》及其绪论、选题、课题设计、 研究准备、实验实施、实验数据分析、撰写实验报告、综合实验实例、附录。 4.学生分组选题、设计。 5.撰写文献综述。 本 次 课 的 重 点 难 点 1.学生上课观念的转变。 2.课程具体操作的了解与实践。。 3.文献综述的撰写。 本 次 课 的 应 用 教 具 多媒体。 图书馆及其电脑数据库检索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2) 课程名称中医学综合实验 总学时数72 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授课教师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潘志强 内设计课堂介绍、答疑、投票确定选题,预初实验|时|9 本 次 1.选题设计课堂交流、提问、介绍。 2.无记名投票确定入选设计,初步明确研究内容和分工。 3.综述课堂介绍。 的要求 确定最终设计。 5.预初实验。 6.有关教学录象观摩。 分工如下: 第1组:动物造模。生理胃肠电检测。舌与舌苔、小肠病理。 第2组:喂药。动物四诊指标观察(造模及给药前后动物的体重、饮 食与饮水量、体温、活动状态、精神状态、被毛情况、大便量与便质的改变 等)。白蛋白 RTPCR。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测定。 第3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生化测定。肝、小肠、胃粘膜病理。 第4组:骨髓涂片、血涂片、血细胞计数。脾、胸腺病理。 第5组:病理标本制备,肝、睾丸病理。白蛋白 RTPCR。 1.选题设计课堂交流、提问能力的培训。 本次课的重点难点本次课的应用教具 2.综述课堂介绍的重点、热点、时间。 3.课题设计的综合考虑与实施。 4.各自动手预初实验。 1.多媒体。 2.各项实验准备及其试剂、材料、设备。 3.实验动物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2) 课程名称 中医学综合实验 总学时数 72 专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授课教师 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潘志强 内 容 设计课堂介绍、答疑、投票确定选题,预初实验 时 数 9 本 次 课 目 的 要 求 1.选题设计课堂交流、提问、介绍。 2.无记名投票确定入选设计,初步明确研究内容和分工。 3.综述课堂介绍。 4.确定最终设计。 5.预初实验。 6.有关教学录象观摩。 分工如下: 第 1 组:动物造模。生理胃肠电检测。舌与舌苔、小肠病理。 第 2 组:喂药。动物四诊指标观察(造模及给药前后动物的体重、饮 食与饮水量、体温、活动状态、精神状态、被毛情况、大便量与便质的改变 等)。白蛋白 RTPCR。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测定。 第 3 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生化测定。肝、小肠、胃粘膜病理。 第 4 组:骨髓涂片、血涂片、血细胞计数。脾、胸腺病理。 第 5 组:病理标本制备,肝、睾丸病理。白蛋白 RTPCR。 本 次 课 的 重 点 难 点 1.选题设计课堂交流、提问能力的培训。 2.综述课堂介绍的重点、热点、时间。 3.课题设计的综合考虑与实施。 4.各自动手预初实验。 本 次 课 的 应 用 教 具 1.多媒体。 2.各项实验准备及其试剂、材料、设备。 3.实验动物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3) 课程名称中医学综合实验 总学时数72 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授课教师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潘志强 内预初实验、实验准备、造模 本 次 1.继续预初实验 2.继续实验准备 的要求 3.熟练各实验技巧 4.实验动物造模 5.实验动物用药和观察 本次课的重点难 熟练各实验技巧 2.完成且确认实验准备。 3.实验动物造模 4.实验动物用药和观察 次课 相应的实验动物造摩、用药等仪器、设备、动物饲养条件。 用教具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3) 课程名称 中医学综合实验 总学时数 72 专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授课教师 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潘志强 内 容 预初实验、实验准备、造模 时 数 9 本 次 课 目 的 要 求 1.继续预初实验 2.继续实验准备 3.熟练各实验技巧 4.实验动物造模 5.实验动物用药和观察 本 次 课 的 重 点 难 点 1.熟练各实验技巧。 2.完成且确认实验准备。 3.实验动物造模。 4.实验动物用药和观察。 本 次 课 的 应 用 教 具 相应的实验动物造摩、用药等仪器、设备、动物饲养条件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4) 课程名称中医学综合实验 总学时数72 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授课教师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潘志强 内处死实验动物、取材、实验检测 本 次 分组在教师指导下独立继续进行各项实验 具体实验动物处死取材安排如下: 的要求 第1组:生理检测:胃肠电。 第2组:取材:舌 第3组:称重、处死实验动物,收集血液标本、血涂片 第4组:取材:实验动物后肢。骨髓涂片。 第5组:取材:胸腺、脾、肝、胃、小肠、睾丸。 本次课的重点难 各实验方法的掌握与应用 次课 生化、生理、病理、分子生物学等实验技术与设备。 用教具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4) 课程名称 中医学综合实验 总学时数 72 专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授课教师 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潘志强 内 容 处死实验动物、取材、实验检测 时 数 9 本 次 课 目 的 要 求 分组在教师指导下独立继续进行各项实验。 具体实验动物处死取材安排如下: 第 1 组:生理检测:胃肠电。 第 2 组:取材:舌。 第 3 组:称重、处死实验动物,收集血液标本、血涂片。 第 4 组:取材:实验动物后肢。骨髓涂片。 第 5 组:取材:胸腺、脾、肝、胃、小肠、睾丸。 本 次 课 的 重 点 难 点 各实验方法的掌握与应用。 本 次 课 的 应 用 教 具 生化、生理、病理、分子生物学等实验技术与设备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5) 课程名称中医学综合实验 总学时数72 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授课教师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潘志强 内继续综合实验 本 次 分组在教师指导下独立继续进行各项实验 的要求 各实验方法的掌握与应用。 的重点难点 本次课的 生化、病理、分子生物学等实验技术与设备。 应用教具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5) 课程名称 中医学综合实验 总学时数 72 专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授课教师 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潘志强 内 容 继续综合实验 时 数 9 本 次 课 目 的 要 求 分组在教师指导下独立继续进行各项实验。 本 次 课 的 重 点 难 点 各实验方法的掌握与应用。 本 次 课 的 应 用 教 具 生化、病理、分子生物学等实验技术与设备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6) 课程名称中医学综合实验 总学时数72 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授课教师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潘志强 内数据处理、课堂实验结果交流和数据处理讨论 本 次 1.数据处理、分析。 2.介绍实验结果和初步分析。 的要求 3.教师辅导与分析。 1.数据的统计处理与分析。 2.组织实验结果介绍。 的重点难点 多媒体条件 本次课的 应用教具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6) 课程名称 中医学综合实验 总学时数 72 专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授课教师 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潘志强 内 容 数据处理、课堂实验结果交流和数据处理讨论 时 数 9 本 次 课 目 的 要 求 1.数据处理、分析。 2.介绍实验结果和初步分析。 3.教师辅导与分析。 本 次 课 的 重 点 难 点 1.数据的统计处理与分析。 2.组织实验结果介绍。 本 次 课 的 应 用 教 具 多媒体条件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7) 课程名称中医学综合实验 总学时数72 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授课教师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潘志强 内撰写研究报告 本 次 1.按要求撰写研究报告。 2.参考其他学员实验结果。 的要求 3.参考有关文献。 4.综合分析,并注重实验误差的分析 本次课的重点难点 学习和实践标准实验报告撰写。 图书馆和教学中心计算机网上检索等。 次课的应用教具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7) 课程名称 中医学综合实验 总学时数 72 专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授课教师 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潘志强 内 容 撰写研究报告 时 数 8 本 次 课 目 的 要 求 1.按要求撰写研究报告。 2.参考其他学员实验结果。 3.参考有关文献。 4.综合分析,并注重实验误差的分析。 本 次 课 的 重 点 难 点 学习和实践标准实验报告撰写。 本 次 课 的 应 用 教 具 图书馆和教学中心计算机网上检索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8) 课程名称中医学综合实验 总学时数72 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授课教师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潘志强 内模拟答辩,课堂总结 时|4 本 次 培训学生答辩的组织与实施能力。 课程总结。对综合实验的意义重复介绍,就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 的行剖析、解答。 要 本次课的重点难点 逻辑、重点、守时、清晰,答辩的一般要求。 多媒体。 次课的应用教具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综合实验》教案(8) 课程名称 中医学综合实验 总学时数 72 专业 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授课教师 方肇勤、张煜、宋菊敏、管冬元、潘志强 内 容 模拟答辩,课堂总结 时 数 4 本 次 课 目 的 要 求 培训学生答辩的组织与实施能力。 课程总结。对综合实验的意义重复介绍,就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 行剖析、解答。 本 次 课 的 重 点 难 点 逻辑、重点、守时、清晰,答辩的一般要求。 本 次 课 的 应 用 教 具 多媒体
中医学综合实验 方肇勤 (2004-5-25) 第一次课 欢迎大家选修该课程。 教材:推荐《中医学综合实验》2002年第一版,2004年3月第二次印刷,上海中医 药大学出版社出版,建议购买。教材要求认真自修,相信对该课程以及毕业后的中医药研究 会有帮助的 (一)本课程的由来和课程设置目的 1.课程的沿革 )中医药发展的特征和要求(简介) (2)实验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简介:中医基础实验→实验中医学→中医学综合实 验三阶段) (3)我校中医实验教学的发展和定位 继《实验中医学》后,我校陆续开设出不同类型的实验教学,综合实验的教学要求也 被倡导。包括:技能培养型(如组胚技术、生化技术,临床诊断或检验技术)、验证型(由 一系列独立的验证型实验组成,类似于在本课程开设以前的《实验中医学》(二))、专业型 (中药药理、实验针灸、中医基础)、探索研究型(即本课程,特点是学生自主设计、独立 研究,且贯穿实验研究的所有环节,尤其是要求进行独立的分析,而且有不同层次的变化) 发展型(主要在中医药诊断、治疗应用设备和原理的发展)。因此,本课程的定位已十分明 本课程于2000年正式对高年级中医专业七年制和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开课,取得了丰 硕的教学成果。调查表明 100%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对他们的学习热情、科学的实事求是学风、发扬团队协作精 神、实际技能和动手能力、自控能力、对信息加工利用,等素质和能力等有帮助。 90%以上的学生认为对他们中医科学研究思路、主动精神、敢于创新的心理、从事研 究的毅力、决策取舍的能力、综合运用多方法的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科学实验思维能力、 因时悃因地因人制宜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表达/交际能力、通过计算机 检索等途径获取信息能力等有帮助; 80%以上的学生认为对他们中医研究能力、尊重他人见解和成果、科研的自信心和勇 气、时间效益、独立研究的能力、组织能力等有帮助; 70%以上的学生认为对他们竞争/拼搏精神、开拓创造能力等有帮助。 而以上这些问卷内容是以往在综合性大学以及中医药高等院校调查中大学本科生普 遍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 通过几年的探索,对该课程的认识基本明确,即可以开展4个不同层次“中医学综合 实验”教学模式的方式 ①初级,针对低年级(1~3年级)学生,教学内容精练、难度降低,教学时数控制在 36学时(双轨制教学,即选题、设计与实验分开并行),以提高中医实验兴趣、观察问题和 分析问题的初步能力。 ②中级,针对中年级(3~4年级)学生,教学内容增加、难度加大,教学时数控制在 72学时(双轨制教学),初步了解和体会中医药实验全过程,掌握和具体应用一定的实验技 ③高级,针对高年级(5~6年级)学生,主要指中医基础专业、七年制专业,教学内 容增加、难度加大,教学时数控制在72(双轨制)~14学时(单轨制:选题、设计与实验 序贯进行),为初步具备独立从事中医药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中医学综合实验 方肇勤 (2004-5-25) 第一次课 欢迎大家选修该课程。 教材:推荐《中医学综合实验》2002 年第一版,2004 年 3 月第二次印刷,上海中医 药大学出版社出版,建议购买。教材要求认真自修,相信对该课程以及毕业后的中医药研究 会有帮助的。 (一)本课程的由来和课程设置目的 1.课程的沿革 (1)中医药发展的特征和要求(简介) (2)实验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简介:中医基础实验→实验中医学→中医学综合实 验三阶段) (3)我校中医实验教学的发展和定位 继《实验中医学》后,我校陆续开设出不同类型的实验教学,综合实验的教学要求也 被倡导。包括:技能培养型(如组胚技术、生化技术,临床诊断或检验技术)、验证型(由 一系列独立的验证型实验组成,类似于在本课程开设以前的《实验中医学》(二))、专业型 (中药药理、实验针灸、中医基础)、探索研究型(即本课程,特点是学生自主设计、独立 研究,且贯穿实验研究的所有环节,尤其是要求进行独立的分析,而且有不同层次的变化)、 发展型(主要在中医药诊断、治疗应用设备和原理的发展)。因此,本课程的定位已十分明 确。 本课程于 2000 年正式对高年级中医专业七年制和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开课,取得了丰 硕的教学成果。调查表明: 100%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对他们的学习热情、科学的实事求是学风、发扬团队协作精 神、实际技能和动手能力、自控能力、对信息加工利用,等素质和能力等有帮助。 90%以上的学生认为对他们中医科学研究思路、主动精神、敢于创新的心理、从事研 究的毅力、决策取舍的能力、综合运用多方法的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科学实验思维能力、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表达/交际能力、通过计算机 检索等途径获取信息能力等有帮助; 80%以上的学生认为对他们中医研究能力、尊重他人见解和成果、科研的自信心和勇 气、时间效益、独立研究的能力、组织能力等有帮助; 70%以上的学生认为对他们竞争/拼搏精神、开拓创造能力等有帮助。 而以上这些问卷内容是以往在综合性大学以及中医药高等院校调查中大学本科生普 遍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 通过几年的探索,对该课程的认识基本明确,即可以开展 4 个不同层次“中医学综合 实验”教学模式的方式: ①初级,针对低年级(1~3 年级)学生,教学内容精练、难度降低,教学时数控制在 36 学时(双轨制教学,即选题、设计与实验分开并行),以提高中医实验兴趣、观察问题和 分析问题的初步能力。 ②中级,针对中年级(3~4 年级)学生,教学内容增加、难度加大,教学时数控制在 72 学时(双轨制教学),初步了解和体会中医药实验全过程,掌握和具体应用一定的实验技 术。 ③高级,针对高年级(5~6 年级)学生,主要指中医基础专业、七年制专业,教学内 容增加、难度加大,教学时数控制在 72(双轨制)~144 学时(单轨制:选题、设计与实验 序贯进行)),为初步具备独立从事中医药实验研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