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检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讲授“中国境内人类活动”这一内容时,展示了一些图片并加以介绍,激起了同学们 学习的欲望。下列远古人类,生活在云南省的是(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建造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的原始人类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3.古书记载:“(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段材料描述的社会现 象是( A.制作生产工具B.种植五谷和蔬菜 C交换物品 D.建造房屋 4据《通志略》载,“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于陶邱…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 为氏”。由此可见导致曹姓形成的制度应该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5西周建立后,今天潍坊一带除齐国外,还有纪国、莱国和杞国等诸侯国。这些诸侯对天子的义务是 () A.选拔人才 B.治理郡县C.镇守疆土D监察百官 6有学者指出:“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有一部分应归功于他们的文字。”我国已发 现的年代最早的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7.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主要表现为战争,二是“变”,突出体现在( ①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②各国的变法特别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③农业产量的提高④人口 的大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诗经·卫风·木瓜》载:“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 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 实是( A.牧野之战 B.春秋争霸C.楚汉之争D.官渡之战 9.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 夏商☐☐案汉 A.西周、春秋 B.春秋、战国 C西周、东周D东周、战国 10.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 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期中检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讲授“中国境内人类活动”这一内容时,展示了一些图片并加以介绍,激起了同学们 学习的欲望。下列远古人类,生活在云南省的是(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建造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的原始人类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3.古书记载:“(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段材料描述的社会现 象是( ) A.制作生产工具 B.种植五谷和蔬菜 C.交换物品 D.建造房屋 4.据《通志略》载,“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于陶邱……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 为氏”。由此可见导致曹姓形成的制度应该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5.西周建立后,今天潍坊一带除齐国外,还有纪国、莱国和杞国等诸侯国。这些诸侯对天子的义务是 ( ) A.选拔人才 B.治理郡县 C.镇守疆土 D.监察百官 6.有学者指出:“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有一部分应归功于他们的文字。”我国已发 现的年代最早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7.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主要表现为战争;二是“变”,突出体现在( ) ①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②各国的变法特别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③农业产量的提高 ④人口 的大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诗经·卫风·木瓜》载:“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 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 实是( ) A.牧野之战 B.春秋争霸 C.楚汉之争 D.官渡之战 9.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 ) A.西周、春秋 B.春秋、战国 C.西周、东周 D.东周、战国 10.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 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
A.加强刑罚 B.奖励生产C.确立县制D.奖励军功 11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法家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道家反对“礼”治, 也反对“法”治,他们提出“无为而治”。这些内容反映的现象是( ) A诸侯争霸 B.变法运动C.“百家争鸣”D.民族交融 12.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不同流派的知识分子提出 了不同的治世药方。秦统一的历史证明,最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的药方是() A.儒家:为政以德 B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墨家:“兼爱非攻” D.法家: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3.下列两组资料,一组是考古文物图片资料,一组是推理想象复原图片资料。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 列问题。(16分) 第一组:考古文物图片资料 图1北京人遗址灰烬 图2人面鱼纹彩陶盆 图3稻谷遗存 (1)考古小专家:请仔细观察上述考古文物资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图片中提炼出正确的历史信息。(4分) 图1: 图2: 图3: 第二组:推理想象复原图片资料 图4 图5 (2)记忆小能手根据所学知识说出这两座房屋的名称,并判断这是哪两个原始聚落的房屋。(6分) (3)分析小智囊: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6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战国七雄,谁都知道以秦为最强。然而当其初年,实以秦为最弱。 一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 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 材料三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 秦无敌于天下
A.加强刑罚 B.奖励生产 C.确立县制 D.奖励军功 11.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法家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道家反对“礼”治, 也反对“法”治,他们提出“无为而治”。这些内容反映的现象是( ) A.诸侯争霸 B.变法运动 C.“百家争鸣” D.民族交融 12.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不同流派的知识分子提出 了不同的治世药方。秦统一的历史证明,最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的药方是( ) A.儒家:为政以德 B.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墨家:“兼爱”“非攻” D.法家: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2 分) 13.下列两组资料,一组是考古文物图片资料,一组是推理想象复原图片资料。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 列问题。(16 分) 第一组:考古文物图片资料 (1)考古小专家:请仔细观察上述考古文物资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图片中提炼出正确的历史信息。(4 分) 图 1: 图 2: 图 3: 第二组:推理想象复原图片资料 (2)记忆小能手:根据所学知识说出这两座房屋的名称,并判断这是哪两个原始聚落的房屋。(6 分) (3)分析小智囊: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6 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一 战国七雄,谁都知道以秦为最强。然而当其初年,实以秦为最弱。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 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 材料三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 秦无敌于天下
刘向集录《战国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国地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卫鞅“孝公”分别是指谁?(2分)】 (3)材料三中“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是指什么措施?(4分)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和作用是什么。(6分) 15.阅读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2分) A.韩非 B.孔子 C.墨子 D.孙武 E.庄子 (1)百家争鸣”电视台要招聘栏目主持人,有上图人员最后入围,由你给他们安排最适合的主持栏目,请将 相应序号填在横线上,并说明理由(每个人物限填一处)。(20分) ①《人与自然》:主持人 理由: ②《法制时空》·主持人 理由 ③《军事天地》:主持人 理由: ④《爱心世界》:主持人 理由: ⑤《教育论坛》:主持人 理由: (2)材料中人物的哪些思想主张直至今天仍有借鉴作用?(2分) 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地处长江流域, 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这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之一。河姆渡人建 造干栏式房屋,过定居生活,故D项符合题意。 3.C题千中的关键信息是“神农氏“日中为市“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神农氏即 炎帝,他教人们交换物品。故选C项。 4.C根据题千材料“封之于陶邱”,可知其姓氏来源与分封制有关。故选C项
——刘向集录《战国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国地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 分) (2)材料二中“卫鞅”“孝公”分别是指谁?(2 分) (3)材料三中“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是指什么措施?(4 分)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和作用是什么。(6 分) 15.阅读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2 分) (1)“百家争鸣”电视台要招聘栏目主持人,有上图人员最后入围,由你给他们安排最适合的主持栏目,请将 相应序号填在横线上,并说明理由(每个人物限填一处)。(20 分) ①《人与自然》:主持人 ; 理由: 。 ②《法制时空》:主持人 ; 理由: 。 ③《军事天地》:主持人 ; 理由: 。 ④《爱心世界》:主持人 ; 理由: 。 ⑤《教育论坛》:主持人 ; 理由: 。 (2)材料中人物的哪些思想主张直至今天仍有借鉴作用?(2 分) 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 7 000 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地处长江流域, 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这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之一。河姆渡人建 造干栏式房屋,过定居生活,故 D 项符合题意。 3.C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神农氏”“日中为市”“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神农氏即 炎帝,他教人们交换物品。故选 C 项。 4.C 根据题干材料“封之于陶邱”,可知其姓氏来源与分封制有关。故选 C 项
5.C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巩固政权。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奴隶分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拱 卫王室。故选C项。 6A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故选A项。 7A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大变革时期,表现为: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铁器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 广;各国纷纷进行变法。故选A项。 8.B根据题千材料“齐桓公“尊王攘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改革 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进行征战。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 期第一个霸主。故选B项。 9.C按照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的顺序,商朝之后是西周,西周之后是东周。故选C项。 10D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以前是贵族管理士兵,商鞅变法废除了贵 族的世袭特权,使得贵族失去原有的地位,通过获得军功,士兵也可以成为贵族。故选D项。 11.C12.D 二、非选择题 13.(1)图1:北京人已经懂得使用火了。图2:半坡遗址的彩陶说明当时半坡人已经会制作彩陶,在上面画 的鱼等图案,说明他们还会捕鱼。图3:说明河姆渡人已经会种植水稻。(符合史实和题意即可) (2)图4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图5是干栏式房屋。分别是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原始居民居住的房 屋。 (3)是由不同的自然条件决定的。说明了人类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或人类已经开始适应自然环 境。(言之有理即可) 14.(1)商鞅变法。 (2)商鞅:秦孝公。 (3)统一度量衡。 (4)措施: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废除 贵族的世袭特权。作用:激发生产者的积极性;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削弱贵族世袭特权:富国强兵:为兼并 六国打下坚实基础。(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5.(1)①《人与自然》E,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②《法制时空》:A,韩非是法家代表人物,主张以法治国。 ③《军事天地》D,孙武著有《孙子兵法》,拥有丰富的军事理论和战略战术思想。 ④《爱心世界》C,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 ⑤《教育论坛》B,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 (2)略
5.C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巩固政权。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奴隶分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拱 卫王室。故选 C 项。 6.A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故选 A 项。 7.A 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大变革时期,表现为: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铁器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 广;各国纷纷进行变法。故选 A 项。 8.B 根据题干材料“齐桓公”“尊王攘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改革 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进行征战。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 期第一个霸主。故选 B 项。 9.C 按照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的顺序,商朝之后是西周,西周之后是东周。故选 C 项。 10.D 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以前是贵族管理士兵,商鞅变法废除了贵 族的世袭特权,使得贵族失去原有的地位,通过获得军功,士兵也可以成为贵族。故选 D 项。 11.C 12.D 二、非选择题 13.(1)图 1:北京人已经懂得使用火了。图 2:半坡遗址的彩陶说明当时半坡人已经会制作彩陶,在上面画 的鱼等图案,说明他们还会捕鱼。图 3:说明河姆渡人已经会种植水稻。(符合史实和题意即可) (2)图 4 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图 5 是干栏式房屋。分别是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原始居民居住的房 屋。 (3)是由不同的自然条件决定的。说明了人类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或人类已经开始适应自然环 境。(言之有理即可) 14.(1)商鞅变法。 (2)商鞅;秦孝公。 (3)统一度量衡。 (4)措施: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废除 贵族的世袭特权。作用:激发生产者的积极性;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削弱贵族世袭特权;富国强兵;为兼并 六国打下坚实基础。(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5.(1)①《人与自然》:E,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②《法制时空》:A,韩非是法家代表人物,主张以法治国。 ③《军事天地》:D,孙武著有《孙子兵法》,拥有丰富的军事理论和战略战术思想。 ④《爱心世界》:C,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 ⑤《教育论坛》:B,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 (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