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池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认真阅读试卷和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韭选择题)两部分,答第Ⅰ卷时,用2B铅笔 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第Ⅱ卷时,用黑色水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 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积累与运用(1-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撰写( zhuan) 寂寥(liao) 趾高气扬(z) B.犀利(x) 分娩(mian) 怒不可遏(e) C.哀悼(diao) 恬雅(tian) 义愤填膺(yn) D贿赂() 懵懂(mong 荡如砥(di)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炫耀瞑目名副其实无所事事 B.绮丽热忱兴致勃勃彬彬有礼 C.秀颀承栽不可明状眼花缭乱 D.阴霾狼藉姹紫嫣红充耳不闻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具有如此威慑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 B.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C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 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D.日本首相安倍内阁肆无忌惮的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睡前用手机玩电子游戏会影响人的睡眠周期,青少年应避免睡前不玩手机。 B.“三月三”期间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的游客到旅游胜地一一河池旅游。 C.微风吹过,荷花,湖水在风中微微颤动,荡起层层涟漪 D.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不少人生的真谛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花一世界”,一本语文书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阅读这些洋溢着时代气 息,跳跃着生命活力的文质兼美的课本,如沐春风,如暗的灯,让人感奋不已。叙事散文 诗歌戏剧 即兴演讲 ①内心独白,如见肺腑②如见其人,如闻其声③独到精辟,语重心长 A②③①B②①③C③②①D①③②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和文体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015 年河池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卷 (考试时间 150 分钟,总分 12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认真阅读试卷和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第Ⅰ卷时,用 2B 铅笔 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第Ⅱ卷时,用黑色水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 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 24 分) 一、积累与运用(1—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撰.写(zhuàn) 寂寥.(liào) 趾.高气扬(zǐ ) B.犀.利(xī) 分娩.(miǎn) 怒不可遏.(è) C.哀悼.(diào) 恬.雅(tián) 义愤填膺.(yīn) D.贿赂.(lù) 懵.懂(móng) 坦荡如砥.(dǐ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炫耀 瞑目 名副其实 无所事事 B.绮丽 热忱 兴致勃勃 彬彬有礼 C.秀颀 承栽 不可明状 眼花缭乱 D.阴霾 狼藉 姹紫嫣红 充耳不闻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具有如此威慑..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 B.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C.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 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D.日本首相安倍内阁肆无忌惮 ....的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睡前用手机玩电子游戏会影响人的睡眠周期,青少年应避免睡前不玩手机。 B.“三月三”期间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的游客到旅游胜地——河池旅游。 C.微风吹过,荷花,湖水在风中微微颤动,荡起层层涟漪。 D.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不少人生的真谛。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花一世界”,一本语文书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阅读这些洋溢着时代气 息,跳跃着生命活力的文质兼美的课本,如沐春风,如暗的灯,让人感奋不已。叙事散文, ;诗歌戏剧: ;即兴演讲; …… ①内心独白,如见肺腑②如见其人,如闻其声③独到精辟,语重心长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和文体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长城谣》选自《无怨的青春》,其作者是台湾诗人纪弦。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 颂”三大类 C.书信祝颂语中的“此致”要在正文下方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再另起一行顶格书 D小说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二、现代文阅读(一)(7——10小题,每题2分,共8分) (一)说明文阅读 ①乙烯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全世界的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对 职务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农药。所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毒性一般为低毒或微毒,乙 烯利也不例外。不过,大剂量的乙烯利可能对人体造成急性伤害。但一般人根本不会直接吃 或者喝乙烯利,所以很难达到中毒剂量 ②另外,乙烯利的使用量通常很低。目前,农业上一般用乙烯利溶液喷洒,浸泡果实加快其 成熟。乙烯利的使用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有一个适当的剂量,用多了对农作物反而有害。 如果乙烯利使用过量,水果会因为成熟过快而更容易腐烂。 ③使用乙烯利这种催熟剂在农业生产中可以促进果蔬生长,增加产量,果蔬的营养价值也并 不是都会降低。在深色果蔬中,被催熟的果蔬营养价值的确会有所降低。不过,其他浅色的 使用乙烯利催熟的果蔬,营养价值并不会减少。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显示,在绿豆种子萌发 过程中使用乙烯利可使绿豆芽苗的可溶性蛋自,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増加2501% 6607%和1639‰;在荔枝,梨的研究中发现,使用乙烯利催熟的果实总糖含量有升高,同 时也能较好的保持维生素C的含量,营养价值均有增加趋势 (阮光锋节选自《果蔬催熟剂安全吗》有删改) 7.节选文段主要说明的对象是() A植物生长调节剂B乙烯利C农药D乙烯利的使用方法 8对节选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加点词“可能”不能删掉,如果删掉就变成完全肯定,与事实不符。 B.第③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C.乙烯利一般为低毒或微毒,所以不会使人中毒 D.浅色的果蔬使用乙烯利催熟,营养价值并不会减少 (二)议论文阅读 ①学无止境,技无穷止,无论何时何地,人生都不可以“满”而自足。月亮再美丽,也 有阴缺的时候;岩石再坚硬,也经不住无休止的风化 ②做到人生不以“满”而自足,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每个人都应保持“空杯心态 “海绵精神”。古语云:“自是者不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人生在 世,虽然苦短,但一步步走下去却十分漫长,因而在人生的征途中要不停地汲取,吐故纳新, 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步。哲人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旦认为自己已经“满 了”而自足,前进的车轮就会倒退,进取的思想就会滑坡;停止不前的人生如同一潭死水 推而不进的灵魂将会跌入命运的低谷。“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 吟”,是读书永不觉“满”的无穷无尽。多少人正是用这样的不自满、不自足,达到了学习、 修养和工作的进步。 ③做到人生不以“满”而自足,应时刻把它当作生活的智慧和生活的态度。不以“满了” 为自足,方会有宁静致远的精神追求、滴水穿石的坚韧执著、厚积薄发的人生理念、忧先乐 后的胸怀气度。有了这样的智慧和态度,就能摆脱私欲羁绊,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 就能排除世俗的干扰,靠真本事立身,靠干实事进取:就能战胜前行路上的挑战,一步一个 脚印,拾级而上,奋力登攀
A.《长城谣》选自《无怨的青春》,其作者是台湾诗人纪弦。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C.书信祝颂语中的“此致”要在正文下方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再另起一行顶格书 写。 D.小说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二、现代文阅读(一)(7——10 小题,每题 2 分,共 8 分) (一)说明文阅读 ①乙烯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全世界的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对 职务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农药。所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毒性一般为低毒或微毒,乙 烯利也不例外。不过,大剂量的乙烯利可能..对人体造成急性伤害。但一般人根本不会直接吃 或者喝乙烯利,所以很难达到中毒剂量。 ②另外,乙烯利的使用量通常很低。目前,农业上一般用乙烯利溶液喷洒,浸泡果实加快其 成熟。乙烯利的使用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有一个适当的剂量,用多了对农作物反而有害。 如果乙烯利使用过量,水果会因为成熟过快而更容易腐烂。 ③使用乙烯利这种催熟剂在农业生产中可以促进果蔬生长,增加产量,果蔬的营养价值也并 不是都会降低。在深色果蔬中,被催熟的果蔬营养价值的确会有所降低。不过,其他浅色的 使用乙烯利催熟的果蔬,营养价值并不会减少。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显示,在绿豆种子萌发 过程中使用乙烯利可使绿豆芽苗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维生素 C 含量分别增加 2501%, 66.07%和 163.9%;在荔枝,梨的研究中发现,使用乙烯利催熟的果实总糖含量有升高,同 时也能较好的保持维生素 C 的含量,营养价值均有增加趋势。 (阮光锋 节选自《果蔬催熟剂安全吗》有删改) 7.节选文段主要说明的对象是( ) A.植物生长调节剂 B.乙烯利 C.农药 D.乙烯利的使用方法 8.对节选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加点词“可能”不能删掉,如果删掉就变成完全肯定,与事实不符。 B.第③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C.乙烯利一般为低毒或微毒,所以不会使人中毒。 D.浅色的果蔬使用乙烯利催熟,营养价值并不会减少。 (二 )议论文阅读 ①学无止境,技无穷止,无论何时何地,人生都不可以“满”而自足。月亮再美丽,也 有阴缺的时候;岩石再坚硬,也经不住无休止的风化…… ②做到人生不以“满”而自足,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每个人都应保持“空杯心态”、 “海绵精神”。古语云:“自是者不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人生在 世,虽然苦短,但一步步走下去却十分漫长,因而在人生的征途中要不停地汲取,吐故纳新, 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步。哲人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一旦认为自己已经“满 了”而自足,前进的车轮就会倒退,进取的思想就会滑坡;停止不前的人生如同一潭死水, 推而不进的灵魂将会跌入命运的低谷。“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 吟”,是读书永不觉“满”的无穷无尽。多少人正是用这样的不自满、不自足,达到了学习、 修养和工作的进步。 ③做到人生不以“满”而自足,应时刻把它当作生活的智慧和生活的态度。不以“满了” 为自足,方会有宁静致远的精神追求、滴水穿石的坚韧执著、厚积薄发的人生理念、忧先乐 后的胸怀气度。有了这样的智慧和态度,就能摆脱私欲羁绊,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 就能排除世俗的干扰,靠真本事立身,靠干实事进取;就能战胜前行路上的挑战,一步一个 脚印,拾级而上,奋力登攀
④总之,人生决不可以“满”而自足。如果存有认识自己已经“满了”而自足的这种心 态,产生这样的念头,那么就要暂停一下,一天、一小时、几分钟甚至短到深呼吸那么一下 都行。这样的暂停,能让人在“自满”中换一种思维方式,很快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找回 自己前进的动力,变“自满”为“不足”,在工作和学习中永无止境地向前奋进。 9节选文段集中论述的中心论点是() A.人生不可以“满”而自足 B.人生应保持“空杯心态”和“海绵精神” C.人生须明白学无止境,技无穷止的道理 D.人生要有生活得智慧和态度 10第②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B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C道理论证和比喻论证D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 三、古诗文阅读(11--12小题,每题2分;13--16小题12分,共16分) (一)文言文阅读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 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 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 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 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 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 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 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1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无得一项是() A.小大之狱(案件) B亲贤臣,远小人(亲近) C.又何间焉(参与) D先帝不以臣卑鄙(品行恶劣) 1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可以一战咨臣以当世之事B.肉食者谋之则汉室之隆 C躬耕于南阳受任于败军之际D其乡人曰望其旗靡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14、【甲】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依据是什么?【乙】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什么 建议?请分别用选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甲】文依据: 【乙】文依据: 15.请你选择“曹刿”或者“诸葛亮”,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他是怎样一个人。(2分)
④总之,人生决不可以“满”而自足。如果存有认识自己已经“满了”而自足的这种心 态,产生这样的念头,那么就要暂停一下,一天、一小时、几分钟甚至短到深呼吸那么一下 都行。这样的暂停,能让人在“自满”中换一种思维方式,很快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找回 自己前进的动力,变“自满”为“不足”,在工作和学习中永无止境地向前奋进。 9.节选文段集中论述的中心论点是( ) A.人生不可以“满”而自足。 B.人生应保持“空杯心态”和“海绵精神”。 C.人生须明白学无止境,技无穷止的道理。 D.人生要有生活得智慧和态度。 10.第②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 B.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C.道理论证和比喻论证 D.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 三、古诗文阅读(11——12 小题,每题 2 分;13——16 小题 12 分,共 16 分) (一)文言文阅读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 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 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 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 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 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 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 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1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无得一项是( ) A.小大之狱.(案件) B.亲.贤臣,远小人(亲近) C.又何间.焉(参与) D.先帝不以臣卑鄙..(品行恶劣) 1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可以.一战 咨臣以.当世之事 B.肉食者谋之. 则汉室之.隆 C.躬耕于.南阳 受任于.败军之际 D.其.乡人曰 望其.旗靡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14、【甲】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依据是什么?【乙】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什么 建议?请分别用选文中的句子回答。(2 分) 【甲】文依据: 【乙】文依据: 15.请你选择“曹刿”或者“诸葛亮”,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他是怎样一个人。(2 分)
(二)诗词赏析 天净沙·秋思 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6.(1)“天净沙”是这首曲的 “秋思”是这首散曲的题目,这首散曲的前 三句描绘了一幅 图。(2分) (2)请写出这首散曲的主旨句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四、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7根据提示,用诗文原句填空。 (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3)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4) 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5)子曰 见不贤而自内省也。”(《论语》十则) (6)中华诗文,源远流长,漫步其间,品味无穷,登泰山,你会领略杜甫“ ,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到边塞,你会体会岑参对归京友人“山回路准不见君, “的难舍之情:过汴京(开封),你会感叹亡国之君李煜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愁情怀 (7)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 ”寄托了他以天下 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五、综合性学习(10分) 18.(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填空 他二十来岁的人,个子很大很高。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 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 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一一小时侯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以拉洋车为生 这段文字出自老舍的长篇小说《 》,文段中的“他”是指 (人物)。(2分) (2)从下列故事情节中任选一个,简述其主要内容。(80字左右,3分) A、三打白骨精B、草船借箭C、倒拔垂杨柳 (3)请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回答问题。 南国今报玉林讯(记着宛长军)玉林消防支队名山消防中队指导员扬科璋抱救被困女童时, 不慎从五楼坠落,危急时刻他紧紧怀抱女童,用自己的身体作为“保护垫”,为女童缓冲坠 落的冲击力,女童获救了,他却壮烈牺牲,这一救命之恩让女童家人铭记。6月1日,消防 员扬科璋被公安部追认为烈士,并获献身国防金质纪念章 ①用简洁的语言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10字左右)(2分) ②请你以小女孩的哥哥或者姐姐的身份对烈士的父母表达感恩之情。(3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9-23小题,共14分) 回家的敲门声 ①每一个夜晚的来临,一听到我下班回家叩打门环的声音,父母便像赛跑一样一前一后 争着为我开门,总怕被对方抢了先。母亲的脚步细碎而轻柔,父亲的脚步则如重锤般有力
(二)诗词赏析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6.(1)“天净沙”是这首曲的 ,“秋思”是这首散曲的题目,这首散曲的前 三句描绘了一幅 图。(2 分) (2)请写出这首散曲的主旨句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分) 四、诗文默写(每空 1 分,共 10 分) 17.根据提示,用诗文原句填空。 (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3)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4) ,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5)子曰:“ ,见不贤而自内省也。”(《论语》十则) (6)中华诗文,源远流长,漫步其间,品味无穷,登泰山,你会领略杜甫“ ,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到边塞,你会体会岑参对归京友人“山回路准不见君, “的难舍之情;过汴京(开封),你会感叹亡国之君李煜“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愁情怀…… (7)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 , ”寄托了他以天下 为己任的伟大抱负。www-2-1-cnjy-com 五、综合性学习(10 分) 18.(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填空。 他二十来岁的人,个子很大很高。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 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 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侯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以拉洋车为生…… 这段文字出自老舍的长篇小说《 》,文段中的“他”是指 (人物)。(2 分) (2)从下列故事情节中任选一个,简述其主要内容。(80 字左右,3 分) A、三打白骨精 B、草船借箭 C、倒拔垂杨柳 (3)请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回答问题。 南国今报玉林讯(记着宛长军)玉林消防支队名山消防中队指导员扬科璋抱救被困女童时, 不慎从五楼坠落,危急时刻他紧紧怀抱女童,用自己的身体作为“保护垫”,为女童缓冲坠 落的冲击力,女童获救了,他却壮烈牺牲,这一救命之恩让女童家人铭记。6 月 1 日,消防 员扬科璋被公安部追认为烈士,并获献身国防金质纪念章。 ①用简洁的语言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10 字左右)(2 分) ②请你以小女孩的哥哥或者姐姐的身份对烈士的父母表达感恩之情。(3 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9-23 小题,共 14 分) 回家的敲门声 ①每一个夜晚的来临,一听到我下班回家叩打门环的声音,父母便像赛跑一样一前一后 争着为我开门,总怕被对方抢了先。母亲的脚步细碎而轻柔,父亲的脚步则如重锤般有力
跺得地面“咚咚”直响。因此尽管母亲非常的努力,但总是比父亲慢半拍,为我开门的似乎 永远都是父亲!有时候母亲也会站在父亲身后大声的嗔怪:“平时让你干点事,你磨磨蹭蹭 慢慢腾腾的,一听到儿子回来你跑的比兔子都快!”父亲此时总是呵呵的憨笑两声,但并不 驳斥母亲的话。门在开启的瞬间,我照例能听到两声一高一低苍老而亲切的问候,随后老两 口就像勤务员似的一人给我推自行车,一人帮我拿包,让我尽享“领导”般的待遇。就这样 父母一前一后紧紧相随的身影,或重或轻的脚步声,或高或低的问候声一直伴随我走过了 年又一年 ②后来为我开门的只有父亲一个人了,因为母亲病了,她已经彻底失去了与父亲竞争 的能力,腿脚已不太灵便的她大多数时间里只能坐在床头迎接我的归来,目送我的离去,而 我也很难听到母亲那风风火火细碎而轻柔的脚步声了。 ⑤母亲久治不愈的病带走了父亲很大一部分活力,他的脚步声不再像重锤般的有力而变得有 些迟缓了。除了他亲切的问候,温和的眼神未变,父亲脸上的皱纹已增加了很多,头上的白 发也增加了很多 ③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父母对我的依恋似乎更浓更深了。有时晚上加班回家迟一些 父亲便携着孱弱的母亲在街口翘首以盼、望眼欲穿的看着儿子来时的路…大老远我就能看 到昏黄的路灯下站着两个互相搀扶着的老人雕塑般静静的、久久的凝视着远方,他们灰白的 头发不时被风吹起,来回飞舞……我知道那是父母在等我回家。虽然我不知道他们究竟等了 我多久,但我肯定想像得出从家到街口,他们已经进进出出很多遍了。很可惜,那时候我并 没有任何的感恩之心,丝毫也没有,我只是觉得做父母的都是这样 ④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进大门我发现门口忽然多了一把椅子,起初我很奇怪,不知道 椅子放在这里究竞有何用?后来我知道了椅子是父亲放在这里的,是他专门坐在这里等着为 我开门的。父母亲年纪都大了,耳朵都有些发沉,母亲怕我敲门时他们听不到,便建议父亲 在门口放一把椅子,快到我回来的时间,父亲便坐在这儿等着我的敲门声 ⑤再后来,我结婚了,回家的次数渐渐少了起来,但是放在门口的那把椅子却始终未动, 我曾经几次想把椅子搬走都被母亲拦下了,母亲说:“椅子就别动了,你爸爸已经习惯坐在 那儿了!”不知怎的,我的心猛然动了一下,我知道父亲的习惯是因为我养成的 ⑥作为一名游子,虽然漂泊在外,沧海桑田已是平常事。但我又是多么的幸福,只要我 的父母还在,在我身后始终会有一座温馨的港湾随时迎候我这叶小舟的归航…… (何伟良) 19.阅读文章,理清文脉,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写相关的情节。(2分) 父母争着为“我”开门一 一父亲坐等为“我”开门 20.结合语境所,按要求品析词句 (1)请写出第①段中加点词“憨笑”的含义。(2分) (2)第③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又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21.文章结尾一段有何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22文章采用第几人称写法?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2分) 23结合实际,写出你读这篇文章的感受。(2分) 七、写作(50分) 24请从下面的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一)在父母的鼓励声中,你学会了走路:在同学们的鼓励声中,你学会了自信:在老师的 鼓励声中,你学会了学习……一声声鼓励伴随着你不断成长 请以“我在鼓励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 的姓名和校名:(4)不得抄袭试卷上的材料
跺得地面“咚咚”直响。因此尽管母亲非常的努力,但总是比父亲慢半拍,为我开门的似乎 永远都是父亲!有时候母亲也会站在父亲身后大声的嗔怪:“平时让你干点事,你磨磨蹭蹭 慢慢腾腾的,一听到儿子回来你跑的比兔子都快!”父亲此时总是呵呵的憨笑..两声,但并不 驳斥母亲的话。门在开启的瞬间,我照例能听到两声一高一低苍老而亲切的问候,随后老两 口就像勤务员似的一人给我推自行车,一人帮我拿包,让我尽享“领导”般的待遇。就这样, 父母一前一后紧紧相随的身影,或重或轻的脚步声,或高或低的问候声一直伴随我走过了一 年又一年…… ②后来为我开门的只有父亲一个人了,因为母亲病了,她已经彻底失去了与父亲竞争 的能力,腿脚已不太灵便的她大多数时间里只能坐在床头迎接我的归来,目送我的离去,而 我也很难听到母亲那风风火火细碎而轻柔的脚步声了。 ⑤母亲久治不愈的病带走了父亲很大一部分活力,他的脚步声不再像重锤般的有力而变得有 些迟缓了。除了他亲切的问候,温和的眼神未变,父亲脸上的皱纹已增加了很多,头上的白 发也增加了很多…… ③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父母对我的依恋似乎更浓更深了。有时晚上加班回家迟一些, 父亲便携着孱弱的母亲在街口翘首以盼、望眼欲穿的看着儿子来时的路……大老远我就能看 到昏黄的路灯下站着两个互相搀扶着的老人雕塑般静静的、久久的凝视着远方,他们灰白的 头发不时被风吹起,来回飞舞……我知道那是父母在等我回家。虽然我不知道他们究竟等了 我多久,但我肯定想像得出从家到街口,他们已经进进出出很多遍了。很可惜,那时候我并 没有任何的感恩之心,丝毫也没有,我只是觉得做父母的都是这样。 ④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进大门我发现门口忽然多了一把椅子,起初我很奇怪,不知道 椅子放在这里究竟有何用?后来我知道了椅子是父亲放在这里的,是他专门坐在这里等着为 我开门的。父母亲年纪都大了,耳朵都有些发沉,母亲怕我敲门时他们听不到,便建议父亲 在门口放一把椅子,快到我回来的时间,父亲便坐在这儿等着我的敲门声…… ⑤再后来,我结婚了,回家的次数渐渐少了起来,但是放在门口的那把椅子却始终未动, 我曾经几次想把椅子搬走都被母亲拦下了,母亲说:“椅子就别动了,你爸爸已经习惯坐在 那儿了!”不知怎的,我的心猛然动了一下,我知道父亲的习惯是因为我养成的。 ⑥作为一名游子,虽然漂泊在外,沧海桑田已是平常事。但我又是多么的幸福,只要我 的父母还在,在我身后始终会有一座温馨的港湾随时迎候我这叶小舟的归航…… (何伟良) 19.阅读文章,理清文脉,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写相关的情节。(2 分) 父母争着为“我”开门 父亲坐等为“我”开门 20.结合语境所,按要求品析词句。 (1)请写出第①段中加点词“憨笑”的含义。(2 分) (2)第③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又怎样的表达效果?(3 分) 21.文章结尾一段有何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 分) 22.文章采用第几人称写法?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2 分) 23.结合实际,写出你读这篇文章的感受。(2 分) 七、写作(50 分) 24.请从下面的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一)在父母的鼓励声中,你学会了走路;在同学们的鼓励声中,你学会了自信;在老师的 鼓励声中,你学会了学习……一声声鼓励伴随着你不断成长。2 请以“我在鼓励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2)不少于 600 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 的姓名和校名;(4)不得抄袭试卷上的材料
(二)相约是心灵的期盼,相约是心灵的沟通,与自然相约,你会领略山川美景:与亲人相 约,你会感受人间真情;与诚实,友善相约,你会感悟人生真谛… 请以“与 相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把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 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4)不得抄袭试卷上的材料 2015年河池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答案 一、(共12分) 1.(2分)B【解析】A项中“寥”应读作“1iao”,“趾”应读作“zhi”;B项正确;C 项中“悼”应读作“do”,“膺”应读作“ying”:D项中“懵”应读作“mng” 2.(2分)C【解析】ABD项正确。C项中“承栽”应改为“承载”;“不可明状”应改为 “不可名状”,都是同音形近字误用 3.(2分)A【解析】Δ项中“威慑”的意思是“用武力或威势使对方感到恐惧”,与语 境不符,可改为“震撼”:B项中“空灵”指“灵活而不可捉摸”,符合语境:C项考査的 是对关联词“不但……而且……”的运用,在本句中,前后表达的是一个递进的关系,是正 确的:D项中“肆无忌惮”是“任意妄为,没有一点儿顾虑”的意思,符合语境。因此,选 4.(2分)D【解析】A项否定不当,应删去“不”。B项语意重复,“许多”和“大量的” 任意删去一个。C项是搭配不当,应删去“荷花”。D项正确 5.(2分)B【解析】解答时可根据空缺处前面内容进行筛选,根据“叙事散文”“诗歌 戏剧”“即兴演讲”的特点确定后面的内容分别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内心独白 如见肺腑”,“独到精辟,语重心长”。 6.(2分)A【解析】A项《长城谣》出自《七里香》,作者是席慕蓉。BCD项正确 二、(共8分) 7.(2分)B【解析】本文围绕果蔬催熟剂乙烯利说明了它的危害、使用量以及作用,因 此可以确定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乙烯利。 8.(2分)C【解析】A项中的“可能”表示估计、推测,删去这个词就变成肯定,说法 正确;B项中第③段画线句子列举了绿豆芽苗的例子,同时给出了一系列数据来说明乙烯利 催熟果蔬不会使果蔬营养价值减少,说法正确:C项中说乙烯利不会使人中毒的说法是不准 确的,文中第①段的表达是“大剂量的乙烯利对人体会造成急性伤害,而水果中的量实在较 低,毒性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况且一般人根本不会直接吃或者喝乙烯利,很难达到中毒剂量。” 而不是绝对的“不会使人中毒”。D项在文中没有原话,但是根据第③段内容可以类比出此 项说法正确。故选C 9.(2分)A【解析】本文开篇就提出“人生不可以‘满’而自足”,接下来两段分两个 角度论证了这一论点,第④段又对其进行了总结,可见全文都是围绕这一点来讲的,A项正 确。B项在第②段,它是对部分内容的总结。C项在第①段,在文中并没有体现。D项在文 章第③段,它是对部分内容的总结 10.(2分)C_【解析】通读第②段,文中将一些人的心态比作“空杯心态”“海绵精神” 来论证,这里就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后面有用一系列名言警句来论证“人生不可以 满’而自足”的论点。所以,这里运用的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共16分)
(二)相约是心灵的期盼,相约是心灵的沟通,与自然相约,你会领略山川美景;与亲人相 约,你会感受人间真情;与诚实,友善相约,你会感悟人生真谛…… 请以“与 相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把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4)不得抄袭试卷上的材料。 2015 年河池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答案 一、(共 12 分) 1.(2 分)B 【解析】A 项中“寥”应读作“liáo”,“趾”应读作“zhǐ”;B 项正确;C 项中“悼”应读作“dào”,“膺”应读作“yīng”;D 项中“懵”应读作“měng”。 2.(2 分)C 【解析】ABD 项正确。C 项中“承栽”应改为“承载”;“不可明状”应改为 “不可名状”,都是同音形近字误用。 3.(2 分)A 【解析】A 项中“威慑”的意思是“用武力或威势使对方感到恐惧”,与语 境不符,可改为“震撼”;B 项中“空灵”指“灵活而不可捉摸”,符合语境;C 项考查的 是对关联词“不但……而且……”的运用,在本句中,前后表达的是一个递进的关系,是正 确的;D 项中“肆无忌惮”是“任意妄为,没有一点儿顾虑”的意思,符合语境。因此,选 A。 4.(2 分)D 【解析】A 项否定不当,应删去“不”。B 项语意重复,“许多”和“大量的” 任意删去一个。C 项是搭配不当,应删去“荷花”。D 项正确。 5.(2 分)B 【解析】解答时可根据空缺处前面内容进行筛选,根据“叙事散文”“诗歌 戏剧”“即兴演讲”的特点确定后面的内容分别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内心独白, 如见肺腑”,“独到精辟,语重心长”。 6.(2 分)A 【解析】A 项《长城谣》出自《七里香》,作者是席慕蓉。BCD 项正确 二、(共 8 分) 7.(2 分)B 【解析】本文围绕果蔬催熟剂乙烯利说明了它的危害、使用量以及作用,因 此可以确定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乙烯利。 8.(2 分)C 【解析】A 项中的“可能”表示估计、推测,删去这个词就变成肯定,说法 正确;B 项中第③段画线句子列举了绿豆芽苗的例子,同时给出了一系列数据来说明乙烯利 催熟果蔬不会使果蔬营养价值减少,说法正确;C 项中说乙烯利不会使人中毒的说法是不准 确的,文中第①段的表达是“大剂量的乙烯利对人体会造成急性伤害,而水果中的量实在较 低,毒性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况且一般人根本不会直接吃或者喝乙烯利,很难达到中毒剂量。” 而不是绝对的“不会使人中毒”。D 项在文中没有原话,但是根据第③段内容可以类比出此 项说法正确。故选 C。 9.(2 分)A 【解析】本文开篇就提出“人生不可以‘满’而自足”,接下来两段分两个 角度论证了这一论点,第④段又对其进行了总结,可见全文都是围绕这一点来讲的,A 项正 确。B 项在第②段,它是对部分内容的总结。C 项在第①段,在文中并没有体现。D 项在文 章第③段,它是对部分内容的总结。 10.(2 分)C 【解析】通读第②段,文中将一些人的心态比作“空杯心态”“海绵精神” 来论证,这里就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后面有用一系列名言警句来论证“人生不可以 ‘满’而自足”的论点。所以,这里运用的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三、(共 16 分)
11.(2分)D【解析】D项中的“卑鄙”是古今异义词,在古义中的意思是“身份低微, 见识短浅”。 12.(2分)C【解析】A项中第一个“以”是“凭借”的意思,第二个“以”是“把、拿” 的意思:B项中第一个“之”做代词,代指“这件事”,第二个“之”做助词,译为“的 C项中两个“于”都做介词,译为“在”;D项中第一个“其”做代词,代指“曹刿”,第 二个“其”也做代词,代指“齐军”。 13.(4分)(1)身居高位的人目光短浅,不能作长远打算 (2)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谈论起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 法哀叹、惋惜、痛心、遗憾的 14.(2分)忠之属也亲贤臣,远小人 15.(2分)曹刿:足智多谋、沉稳持重,有政治远见和军事韬略。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忘我精神,尽瘁国事,忠心辅政,任人唯贤,清正廉明 的人 16.(4分)(1)曲牌名深秋晚景 (2)主旨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 完美地表达出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四、(10分) 17.(10分)(1)天涯若比邹(2)甲光向日金鳞开(3)东风不与周郎便(4)雄关 漫道真如铁(5)见贤思齐焉(6)雪上空留马行处问君能有几多愁(7)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五、(10分) 18.(2分)(1)《骆驼祥子》祥子 (2)(3分)示例1:三打白骨精:唐僧师徒取经途中,遭遇白骨精,它为吃唐僧肉,先后变 为村姑、老翁、老妪,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使它现出原形 示例2:草船借箭:周瑜难诸葛亮命造箭,诸葛亮驾船夜访曹营,示疑引曹操放箭,满载箭归。 示例3:倒拔垂杨柳:花和尚力服泼皮从泼皮买酒牵猪请鲁智深。智深连根拔直垂杨柳,众 泼皮惊服。智深还席,为众泼皮使禅杖,林冲看见喝采,两人结为兄弟 归纳拓展: (3)(5分)①杨科璋见义勇为受表彰 ②示例:爷爷、奶奶您们好!我是被救女童的哥哥。感谢您的儿子为了保护我 妺妹不幸牺牲,我们发自肺腑地感谢他奋不顾身的勇敢行为,在危难面前,他把自己的生死 置之度外,把生的希望留给我们,保护了我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杨叔叔献出了宝贵的 生命,我们感到很悲伤,是他用生命挽救了我们全家,我们对杨叔叔以及所有抢救官兵的大 恩大德永世难忘。 六、(共14分) 19.(2分)父亲一人为“我”开门父母深夜街口等我 20.(5分)(1)(2分)“憨笑”指“朴实天真地笑”。在这里指父亲的朴实,以及对儿 子的关爱 (2)(3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深夜在街口静静等候的父母的 身影比作雕塑,生动形象,表达了父母对儿子炽热的爱。 1.(3分)总结全文,深化中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父母对“我”的爱,表达 了作者对父母浓浓的感恩之情 22.(2分)文章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使用第一人称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更生动形象,使 读者能更具体的体会作者心情
11.(2 分)D 【解析】D 项中的“卑鄙”是古今异义词,在古义中的意思是“身份低微, 见识短浅”。 12.(2 分)C 【解析】A 项中第一个“以”是“凭借”的意思,第二个“以”是“把、拿” 的意思;B 项中第一个“之”做代词,代指“这件事”,第二个“之”做助词,译为“的”; C 项中两个“于”都做介词,译为“在”;D 项中第一个“其”做代词,代指“曹刿”,第 二个“其”也做代词,代指“齐军”。2·1·c·n·j·y 13.(4 分)(1)身居高位的人目光短浅,不能作长远打算。 (2)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谈论起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 法哀叹、惋惜、痛心、遗憾的。 14.(2 分)忠之属也 亲贤臣,远小人 15.(2 分)曹刿:足智多谋、沉稳持重,有政治远见和军事韬略。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忘我精神,尽瘁国事,忠心辅政,任人唯贤,清正廉明 的人 16.(4 分)(1)曲牌名 深秋晚景 (2)主旨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 完美地表达出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四、(10 分) 17.(10 分)(1)天涯.若比邻 (2)甲光向日金鳞.开 (3)东风不与周郎便 (4)雄关 漫道真如铁 (5)见贤思齐焉 (6)雪上空留马行处 问君能有几多愁 (7)先天下之 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五、(10 分) 18.(2 分)(1)《骆驼祥子》 祥子 (2)(3 分)示例 1:三打白骨精:唐僧师徒取经途中,遭遇白骨精,它为吃唐僧肉,先后变 为村姑、老翁、老妪,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使它现出原形。 示例 2:草船借箭:周瑜难诸葛亮命造箭,诸葛亮驾船夜访曹营,示疑引曹操放箭,满载箭归。 示例 3:倒拔垂杨柳:花和尚力服泼皮,从泼皮买酒牵猪请鲁智深。智深连根拔直垂杨柳,众 泼皮惊服。智深还席,为众泼皮使禅杖,林冲看见喝采,两人结为兄弟。 归纳拓展: (3)(5 分)①杨科璋见义勇为受表彰 ②示例:爷爷、奶奶您们好!我是被救女童的哥哥。感谢您的儿子为了保护我 妹妹不幸牺牲,我们发自肺腑地感谢他奋不顾身的勇敢行为,在危难面前,他把自己的生死 置之度外,把生的希望留给我们,保护了我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杨叔叔献出了宝贵的 生命,我们感到很悲伤,是他用生命挽救了我们全家,我们对杨叔叔以及所有抢救官兵的大 恩大德永世难忘。 六、(共 14 分) 19.(2 分)父亲一人为“我”开门 父母深夜街口等我 20.(5 分)(1)(2 分)“憨笑”指“朴实天真地笑”。在这里指父亲的朴实,以及对儿 子的关爱。 (2)(3 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深夜在街口静静等候的父母的 身影比作雕塑,生动形象,表达了父母对儿子炽热的爱。 21.(3 分)总结全文,深化中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父母对“我”的爱,表达 了作者对父母浓浓的感恩之情。 22.(2 分)文章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使用第一人称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更生动形象,使 读者能更具体的体会作者心情
23.(2分)示例一:作子女的,永远是父母心头的牵挂,无论身在何处,家永远是我们温 暖的避风港。示例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关爱父母,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尽一 份自己的责任,让父母感受到幸福
23.(2 分)示例一:作子女的,永远是父母心头的牵挂,无论身在何处,家永远是我们温 暖的避风港。示例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关爱父母,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尽一 份自己的责任,让父母感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