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普2017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 第Ⅰ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明代的科学制度,是由唐、宋时代科举体制传袭而来,并且以兴起八股文作为考 试规定文体的做法。《明史·选举二》:“科目者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 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 命題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 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由于八股文成为成为官方所规定的科举应试文体,而 一般文土如果想通过科举这一关,跻身仕宦的行列,势必要对这种应试程文苦苦 硏习。这就造成了明代八股文的流行 从表现特点来说,明代兴起的八股文的一个重要体裁特征便是它的对偶性。明成 化以前,八股文的句式基本上还是“或对或散,初无定式”,显得比较自由。成 化以后,句式趋于严格化,八股对偶结构越来越明显。应该说,对偶句式并不是 八股文的独创,它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早在先秦诗文中就已应用。南北朝时期形成 了一种以偶句为主要特征的文体即骈文。唐宋时代,骈文的句式更趋严整。八股 文的成熟,与它吸取古代骈文的艺术体制显然是分不开的。明代洪武至成化、弘 治年间,八股文的发展逐渐趋于成熟,并出现了一些创作名家,如王鏊、钱福。 尤其是王鏊,为八股文制作的一位大家,被人推崇,他的名篇如《百姓足君孰与 不足》,破题简洁明了,议论平缓不迫,层层展开,结构紧凑,对偶工整,比较 典型地体现出八股文的一些基本特点 进入正德、嘉靖以后,八股文的创作走向兴盛,在众多的作者当中,较有名气的 则有归有光、唐顺之、胡友信。除此之外,如茅坤、瞿景淳也是当时八股文制作 的大家。归有光、唐顺之、茅坤等人是唐宋文风的推崇者,称“唐家派”,他们 时或将古文作法融入八股文之中,从而给八股文创作带来某些新的特点。 到了明代后期,八股文的创作经历了一次新的变化,一些作家身处不断更迁的时 代环境,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有赵南星、汤显祖、陈子龙、黄淳耀等。他们在八股 文中往往借题议论时政,悲时悯俗,抒发个人胸襟,手法上讲究灵活多变,不是 味地刻求成式。 本来,八股文作为一种特殊文体而存在,是无可厚非的。它的一些表现手法及理 论曾对明清两代的散文、诗歌,乃至小说、戏曲的创作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但从 总体上来说,它在内容上要求贯穿“代圣人立说”的宗旨,刻板地阐述所谓圣贤 的僵化说教,形式上又有严格的限制,加上它以官方规范文体的面目而出现 重束缚了作者的创作自由,同时给文学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造成委靡不振的 创作风气。 (《明代的八股制义文》节选自袁 行需主编《中国文学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代的科举制度继承了唐宋的科举体制,考试的科目一样,只是考试方 法有了一些变化,变成了以八股取士 B.对偶句式在先秦诗文和南北朝的骈文中都有应用,明代成化以后对偶句 式成了八股文的一个重要标签
四川省自贡市普 2017 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明代的科学制度,是由唐、宋时代科举体制传袭而来,并且以兴起八股文作为考 试规定文体的做法。《明史·选举二》:“科目者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 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 命題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 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由于八股文成为成为官方所规定的科举应试文体,而 一般文土如果想通过科举这一关,跻身仕宦的行列,势必要对这种应试程文苦苦 研习。这就造成了明代八股文的流行。 从表现特点来说,明代兴起的八股文的一个重要体裁特征便是它的对偶性。明成 化以前,八股文的句式基本上还是“或对或散,初无定式”,显得比较自由。成 化以后,句式趋于严格化,八股对偶结构越来越明显。应该说,对偶句式并不是 八股文的独创,它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早在先秦诗文中就已应用。南北朝时期形成 了一种以偶句为主要特征的文体即骈文。唐宋时代,骈文的句式更趋严整。八股 文的成熟,与它吸取古代骈文的艺术体制显然是分不开的。明代洪武至成化、弘 治年间,八股文的发展逐渐趋于成熟,并出现了一些创作名家,如王鏊、钱福。 尤其是王鏊,为八股文制作的一位大家,被人推崇,他的名篇如《百姓足君孰与 不足》,破题简洁明了,议论平缓不迫,层层展开,结构紧凑,对偶工整,比较 典型地体现出八股文的一些基本特点。 进入正德、嘉靖以后,八股文的创作走向兴盛,在众多的作者当中,较有名气的 则有归有光、唐顺之、胡友信。除此之外,如茅坤、瞿景淳也是当时八股文制作 的大家。归有光、唐顺之、茅坤等人是唐宋文风的推崇者,称“唐家派”,他们 时或将古文作法融入八股文之中,从而给八股文创作带来某些新的特点。 到了明代后期,八股文的创作经历了一次新的变化,一些作家身处不断更迁的时 代环境,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有赵南星、汤显祖、陈子龙、黄淳耀等。他们在八股 文中往往借题议论时政,悲时悯俗,抒发个人胸襟,手法上讲究灵活多变,不是 一味地刻求成式。 本来,八股文作为一种特殊文体而存在,是无可厚非的。它的一些表现手法及理 论曾对明清两代的散文、诗歌,乃至小说、戏曲的创作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但从 总体上来说,它在内容上要求贯穿“代圣人立说”的宗旨,刻板地阐述所谓圣贤 的僵化说教,形式上又有严格的限制,加上它以官方规范文体的面目而出现,严 重束缚了作者的创作自由,同时给文学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造成委靡不振的 创作风气。 (《明代的八股制义文》 节选自袁 行需主编《中国文学史》)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明代的科举制度继承了唐宋的科举体制,考试的科目一样,只是考试方 法有了一些变化,变成了以八股取士。 B. 对偶句式在先秦诗文和南北朝的骈文中都有应用,明代成化以后对偶句 式成了八股文的一个重要标签
C.明代唐宋派作家主张回归唐宋文风,并将这一理念应用在八股文创作 中.让这一时期的八股文有了一些新的特点。 D.时代环境的变化让明后期的作家敢于在创作中运用灵活的手法关注现 实和抒发情感,打破了八股文的写作体例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明太祖和刘基让“四书五经”成了科举考试的内容,并规定了科举考试 的文体要求,让无数文士深陷其中。 B.明代八股文的风靡。促进了文人努力反复实践八股文的写作,以期通过 科举考试,跻身仕宦的行列。 C.八股文发展到成熟的标志就是有了一套固定的写作模式,王蘼的名篇《百 姓足君孰与不足》堪称模板 D.八股文内容上的狭窄,形式上的古板,禁锢了文人的思维,使创作缺乏 生机,影响了明代文学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八股文对于加固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藩篱、维护孔孟之道的正统地位 统一广大士子的思想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B.八股文作为一种特殊文体,它的一些表现手法对散文、诗歌乃至小说 戏曲的创作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C.明清文学要有大的发展,需要从代圣人立言的桎梏中挣脱出来,努力地 冲破八股格式的束缚,注入新的血液。 D.只要改变八股文官方文体的属性,从内容上和形式上进行变革,明清两 代的文学创作就会一扫死气沉沉的局面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108岁国画大师晏济元:工程师才是我的本行 国画大师晏济元一生都是传奇。他和张大千齐名,一生相知相交,闯荡过上海滩 他7岁学画,作画已有百年,画作一平方尺价格达94444元,却自认搞工业才是 自己的本行。晏济元住在江北一小区,邻居都以为他是个普通老头。 兰花摇曳生香。鹤发童颜的晏老坐在窗前小桌旁,满头银丝用簪子盘成一个拳头 大的发髻。他信道教?“不,头发长了,别起来方便些。”晏老说。 “很多人都知道师傅和张大千是亲戚,穿叉叉裤时就是朋友,但很少有人知道, 师傅和张大千,一起造过假画。”弟子黄伟笑着说。 提及此事,晏老也乐了:“算起辈分,我是三儿(张大千的小名)的表叔,但三 儿反倒比我大两岁。那时候,我们两个偶尔得点零花钱,老是约着一起去买字帖 或买小人书。 上世纪20年代末,两人都还不到30岁,相继去了上海,很长一段时间住 在一起,画在一起 那时上海画坛,帮派森严,排外性很强,外地画家要想露头角很不容易 “得过日子啊!三儿就想到用‘假画’当敲门砖,喊我一起做。”晏济元说,两 人分工,张大千管画画,他负责写落款,仿的是清代名家石涛的画 当时上海有个叫程林森的地皮大王,酷爱石涛的画。他的新房客厅极宽敞,但没 镇宅的画幅。画商把消息透露给张大千。张大千叫上晏济元,按客厅尺寸,仿了 一张石涛的画,让画商拿去兜售,骗过众多行家,一拍即中,卖价很高。 此事后来“败露”,但却传为美谈,轰动一时,张大千的画功也因此名震上海滩
C. 明代唐宋派作家主张回归唐宋文风,并将这一理念应用在八股文创作 中.让这一时期的八股文有了一些新的特点。 D. 时代环境的变化让明后期的作家敢于在创作中运用灵活的手法关注现 实和抒发情感,打破了八股文的写作体例.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明太祖和刘基让“四书五经”成了科举考试的内容,并规定了科举考试 的文体要求,让无数文士深陷其中。 B.明代八股文的风靡。促进了文人努力反复实践八股文的写作,以期通过 科举考试,跻身仕宦的行列。 C.八股文发展到成熟的标志就是有了一套固定的写作模式,王蘼的名篇《百 姓足君孰与不足》堪称模板。 D.八股文内容上的狭窄,形式上的古板,禁锢了文人的思维,使创作缺乏 生机,影响了明代文学的发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八股文对于加固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藩篱、维护孔孟之道的正统地位、 统一广大士子的思想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B.八股文作为一种特殊文体,它的一些表现手法对散文、诗歌乃至小说、 戏曲的创作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C.明清文学要有大的发展,需要从代圣人立言的桎梏中挣脱出来,努力地 冲破八股格式的束缚,注入新的血液。 D. 只要改变八股文官方文体的属性,从内容上和形式上进行变革,明清两 代的文学创作就会一扫死气沉沉的局面。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2 分) 108 岁国画大师晏济元: 工程师才是我的本行 国画大师晏济元一生都是传奇。他和张大千齐名,一生相知相交,闯荡过上海滩。 他 7 岁学画,作画已有百年,画作一平方尺价格达 94444 元,却自认搞工业才是 自己的本行。晏济元住在江北一小区,邻居都以为他是个普通老头。 兰花摇曳生香。鹤发童颜的晏老坐在窗前小桌旁,满头银丝用簪子盘成一个拳头 大的发髻。他信道教?“不,头发长了,别起来方便些。”晏老说。 “很多人都知道师傅和张大千是亲戚,穿叉叉裤时就是朋友,但很少有人知道, 师傅和张大千,一起造过假画。”弟子黄伟笑着说。 提及此事,晏老也乐了:“算起辈分,我是三儿(张大千的小名)的表叔,但三 儿反倒比我大两岁。那时候,我们两个偶尔得点零花钱,老是约着一起去买字帖 或买小人书。” 上世纪 20 年代末,两人都还不到 30 岁,相继去了上海,很长一段时间住 在一起,画在一起。 那时上海画坛,帮派森严,排外性很强,外地画家要想露头角很不容易。 “得过日子啊!三儿就想到用‘假画’当敲门砖,喊我一起做。”晏济元说,两 人分工,张大千管画画,他负责写落款,仿的是清代名家石涛的画。 当时上海有个叫程林森的地皮大王,酷爱石涛的画。他的新房客厅极宽敞,但没 镇宅的画幅。画商把消息透露给张大千。张大千叫上晏济元,按客厅尺寸,仿了 一张石涛的画,让画商拿去兜售,骗过众多行家,一拍即中,卖价很高。 此事后来“败露”,但却传为美谈,轰动一时,张大千的画功也因此名震上海滩
“从幼年到成年,父亲与张大千相处几十年。日本入侵中国后,父亲和张大千到 处搬家,最后来到重庆,拿出80多幅山水画举办了抗日募捐画展。”晏济元的 儿子晏秉正说 身为一代国画宗师,晏老却笑称自己是工程师。“我这辈子最大的理想,就是用 学到的机械工业知识让中国成为强大的国家。” “我年轻时看到,成都市面的商品都是外国生产的,有些茅房的卫生纸都是日本 的。我心头很气愤,决定要学工业。”在张大千的资助下,晏济元抱着“科学救 国”的理想,于1935年东渡日本,就读于日本铁道讲习所、早稻田大学、东京 大学,学习工程术科。 抗日战争爆发,晏济元回国,随着时局的动荡,颠沛流离。 1949年底,重庆解放,他的所学终有了用武之地,当年12月进入中国民航重庆 局所属的前进灭火机厂搞技术工作 1950年,他调至市工业局任工程师,后到重庆塑料三厂任工程师,多次被厂里 返聘,直到1974年73岁时,才因病申请正式退休 “所以说嘛,画画只是我的爱好。”晏济元说。但在近期出炉的“当代中国书画 家作品最新价格指数”中,晏老排名第五 晏老的画展即将在本周日举办,他在画展序言中写到,“余七岁结缘绘事,至今 从艺已逾百年……中国书画艺术在于心与物通,物我两忘……只有“学古敌古 创新破新’,这样的画家才可以说是真正的中国书画家 (节选自《重庆晨报》) 相关连接 ①晏老喜欢大自然,他在家里种满了竹子和兰花,更喜欢登山涉水、旅游写生 2003年,102岁的晏老登泰山,一到山脚,他就兴奋得像个小孩,马上拿出纸墨 开始画画,又拿照相机不停地对着山、树猛拍,还说,“树是有风格的,山是有 性格的。”一到山顶,老人家更跟老小孩一样,激动得举起双手一阵挥舞。(《晏 老养生秘诀》) ②1957年晏先生57岁时被错划为右派,1965年65岁时腿摔坏卧床长达8年, 但他从不气馁,不坠青云之志,身居陋室,绘画第一。(《走进艺术殿堂的人》)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从小结缘绘事、重庆办画展、学机械工业、任工程师、多次接受返聘, 这些说明爱国主义是贯穿晏济元艺术人生的主线 B.晏济元是一代绘画大师,但他认为搞工业才是他的本行。他抱着科学救 国的理想四处求学,积极投身技术工作。 C.晏济元的画作一平方尺价格近十万元,作品价格指数排名中国第五,从 个侧面表明他是当之无愧的国画大师。 D.晏济元即使百岁高龄还保持一颗爱心,他喜欢自然,崇尚自然,在自然 的怀抱中参悟中国书画艺术的国画大师 5.晏济元一生都是传奇,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6.身为一代国画宗师,晏济元任务工程师才是他的本行,请结合材料,就处理好 本职工作与兴趣爱好的关系,谈谈你对看法。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从幼年到成年,父亲与张大千相处几十年。日本入侵中国后,父亲和张大千到 处搬家,最后来到重庆,拿出 80 多幅山水画举办了抗日募捐画展。”晏济元的 儿子晏秉正说。 身为一代国画宗师,晏老却笑称自己是工程师。“我这辈子最大的理想,就是用 学到的机械工业知识让中国成为强大的国家。” “我年轻时看到,成都市面的商品都是外国生产的,有些茅房的卫生纸都是日本 的。我心头很气愤,决定要学工业。”在张大千的资助下,晏济元抱着“科学救 国”的理想,于 1935 年东渡日本,就读于日本铁道讲习所、早稻田大学、东京 大学,学习工程术科。 抗日战争爆发,晏济元回国,随着时局的动荡,颠沛流离。 1949 年底,重庆解放,他的所学终有了用武之地,当年 12 月进入中国民航重庆 局所属的前进灭火机厂搞技术工作。 1950 年,他调至市工业局任工程师,后到重庆塑料三厂任工程师,多次被厂里 返聘,直到 1974 年 73 岁时,才因病申请正式退休。 “所以说嘛,画画只是我的爱好。”晏济元说。但在近期出炉的“当代中国书画 家作品最新价格指数”中,晏老排名第五。 晏老的画展即将在本周日举办,他在画展序言中写到,“余七岁结缘绘事,至今 从艺已逾百年……中国书画艺术在于心与物通,物我两忘……只有‘学古敌古, 创新破新’,这样的画家才可以说是真正的中国书画家。” (节选自《重庆晨报》) 相关连接: ① 晏老喜欢大自然,他在家里种满了竹子和兰花,更喜欢登山涉水、旅游写生。 2003 年,102 岁的晏老登泰山,一到山脚,他就兴奋得像个小孩,马上拿出纸墨 开始画画,又拿照相机不停地对着山、树猛拍,还说,“树是有风格的,山是有 性格的。”一到山顶,老人家更跟老小孩一样,激动得举起双手一阵挥舞。(《晏 老养生秘诀》) ②1957 年晏先生 57 岁时被错划为右派,1965 年 65 岁时腿摔坏卧床长达 8 年, 但他从不气馁,不坠青云之志,身居陋室,绘画第一。(《走进艺术殿堂的人》)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从小结缘绘事、重庆办画展、学机械工业、任工程师、多次接受返聘, 这些说明爱国主义是贯穿晏济元艺术人生的主线。 B.晏济元是一代绘画大师,但他认为搞工业才是他的本行。他抱着科学救 国的理想四处求学,积极投身技术工作。 C.晏济元的画作一平方尺价格近十万元,作品价格指数排名中国第五,从 一个侧面表明他是当之无愧的国画大师。 D.晏济元即使百岁高龄还保持一颗爱心,他喜欢自然,崇尚自然,在自然 的怀抱中参悟中国书画艺术的国画大师。 5.晏济元一生都是传奇,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 分) 6.身为一代国画宗师,晏济元任务工程师才是他的本行,请结合材料,就处理好 本职工作与兴趣爱好的关系,谈谈你对看法。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4分) 北京,南京侯发山 老歪这两天特兴奋,以致于晩上都睡不着,烙油馍似的在床上翻来覆去。 是啊,这事换到谁身上都淡定不了。两个孩子都在电话里说,说他一辈子没出过 门,趁着现在还能走动,让他到城里逛一逛,想住了就住下来。老歪到过最远的 地方是镇上,赶集时去一趟,县城都没有去过。两个孩子像是商量好似的,说这 几天就把车票给快递过来,让他做好准备。 村里人说,老歪该享清福了。可不是吗,老歪的一双儿女都成家立业了,都出息 了,他还不该享福吗? 老伴走的时候,两个孩子还小,儿子六岁,女儿三岁。当时,亲戚朋友都劝老歪 再找一个,说孩子没妈不行。老歪那时还是小歪,挺倔的,说啥也不找。他说, 有了后妈,不一定是孩子的福气。就这样,他既当爹又当妈,一把屎一把泪地把 两个孩子拉扯大,供他们上大学。两个孩子也算争气,学业完成后都留在了城里 唯一遗憾的是,两个孩子不在一个地方,儿子在北京,女儿在南京。 两个孩子还算孝顺,没少给他打钱,没少给他寄东西,电话里也没少说话。他们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也曾邀请老歪到城里去,尽管老歪也特想去,却一直没有成 行,他怕给孩子们增加负担,现在不一样了,都有房子了,都成家了,该去看看 他们。这次邀请他进城,也就是在前几天的电话里说的。 就这样,老歪睡不着了。 北京?还是南京?这几天,村里人见了老歪,都会这样问他 老歪呢,咧着嘴嘿嘿直乐。说实话,他也没决定好到底是上北京还是下南京。这 两个孩子也真是的,说寄车票都寄车票,说不寄都不寄。 儿子在北京上班,儿子是去年结的婚,媳妇是日本闺女。他们举行的是集体婚礼, 单位操办的。就没有去。老歪没见过媳妇的面,不能说没见过一一儿子给老歪买 了个智能手机,在手机里见过,还给他拜过年呢,叽里咕噜的,像是鸟语。老歪 想等到孙子出生后再过去,儿子似乎知道老歪的心思,在上次的电话里却轻松地 说,他们不打算要孩子了!这还了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得去好好数落数落 儿 这边牵挂着儿子,那边女儿也连着心。女儿在南京上的大学,女婿是她大学期间 就认识的。今年五一结的婚,女婿是南京一家企业的老板。哼,老板有啥了不起, 收破烂的也叫老板,女儿是旅游结的婚。老歪见过相片,女婿是个秃顶,似乎比 老歪小不了多少,女儿说他是二婚。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女儿一直没把女婿领回 来过。女儿说,这个老板带来两个孩子,她自己不打算再要了。啧啧,女儿真傻 没有一个亲生的会中?都说闺女是爹娘的小棉袄,儿子指靠不了,还得依靠女儿 呢。女儿过不好,也是自己的一块心病。 到底是去北京还是南京?去北京,女儿不高兴,去南京,儿子不高兴。有了,谁 的票到的早去谁那里!主意一定,老歪才想起收拾自己,去镇里洗了澡,破天荒 请人搓了搓背,理了理发,刮了刮脸,还拿出新衣服让邻居家的媳妇给熨烫了 下 过了一天,老歪收到了一个快递员送来的两个快递一一两张卧铺车票 张去 南京的,一张去北京的,车票上的车次居然是同一天时间! 快递员的到来早已把左邻右舍吸引过来了,他们相互传递着火车票,眼里写满了 羡慕,还一边取笑老歪:你不会分身术,看你这次去哪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4 分) 北京,南京 侯发山 老歪这两天特兴奋,以致于晚上都睡不着,烙油馍似的在床上翻来覆去。 是啊,这事换到谁身上都淡定不了。两个孩子都在电话里说,说他一辈子没出过 门,趁着现在还能走动,让他到城里逛一逛,想住了就住下来。老歪到过最远的 地方是镇上,赶集时去一趟,县城都没有去过。两个孩子像是商量好似的,说这 几天就把车票给快递过来,让他做好准备。 村里人说,老歪该享清福了。可不是吗,老歪的一双儿女都成家立业了,都出息 了,他还不该享福吗? 老伴走的时候,两个孩子还小,儿子六岁,女儿三岁。当时,亲戚朋友都劝老歪 再找一个,说孩子没妈不行。老歪那时还是小歪,挺倔的,说啥也不找。他说, 有了后妈,不一定是孩子的福气。就这样,他既当爹又当妈,一把屎一把泪地把 两个孩子拉扯大,供他们上大学。两个孩子也算争气,学业完成后都留在了城里。 唯一遗憾的是,两个孩子不在一个地方,儿子在北京,女儿在南京。 两个孩子还算孝顺,没少给他打钱,没少给他寄东西,电话里也没少说话。他们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也曾邀请老歪到城里去,尽管老歪也特想去,却一直没有成 行,他怕给孩子们增加负担,现在不一样了,都有房子了,都成家了,该去看看 他们。这次邀请他进城,也就是在前几天的电话里说的。 就这样,老歪睡不着了。 北京?还是南京?这几天,村里人见了老歪,都会这样问他。 老歪呢,咧着嘴嘿嘿直乐。说实话,他也没决定好到底是上北京还是下南京。这 两个孩子也真是的,说寄车票都寄车票,说不寄都不寄。 儿子在北京上班,儿子是去年结的婚,媳妇是日本闺女。他们举行的是集体婚礼, 单位操办的。就没有去。老歪没见过媳妇的面,不能说没见过——儿子给老歪买 了个智能手机,在手机里见过,还给他拜过年呢,叽里咕噜的,像是鸟语。老歪 想等到孙子出生后再过去,儿子似乎知道老歪的心思,在上次的电话里却轻松地 说,他们不打算要孩子了!这还了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得去好好数落数落 儿子。 这边牵挂着儿子,那边女儿也连着心。女儿在南京上的大学,女婿是她大学期间 就认识的。今年五一结的婚,女婿是南京一家企业的老板。哼,老板有啥了不起, 收破烂的也叫老板,女儿是旅游结的婚。老歪见过相片,女婿是个秃顶,似乎比 老歪小不了多少,女儿说他是二婚。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女儿一直没把女婿领回 来过。女儿说,这个老板带来两个孩子,她自己不打算再要了。啧啧,女儿真傻, 没有一个亲生的会中?都说闺女是爹娘的小棉袄,儿子指靠不了,还得依靠女儿 呢。女儿过不好,也是自己的一块心病。 到底是去北京还是南京?去北京,女儿不高兴,去南京,儿子不高兴。有了,谁 的票到的早去谁那里!主意一定,老歪才想起收拾自己,去镇里洗了澡,破天荒 请人搓了搓背,理了理发,刮了刮脸,还拿出新衣服让邻居家的媳妇给熨烫了一 下。 过了一天,老歪收到了一个快递员送来的两个快递——两张卧铺车票——一张去 南京的,一张去北京的,车票上的车次居然是同一天时间! 快递员的到来早已把左邻右舍吸引过来了,他们相互传递着火车票,眼里写满了 羡慕,还一边取笑老歪:你不会分身术,看你这次去哪里!
当天晚上,老歪捧着妻子的相片喃喃自语:我实指望到时带上你去城里逛一逛, 现在不可能了。我决定了,哪儿也不去,就在家守着你。说罢,老歪那沟壑纵横 的脸上淌满了泪水。 去南京的车票是儿子寄来的。去北京的车票是女儿寄来的 7.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老歪自接到儿女都要接他去城里逛一逛、住一住的电话后,就兴奋的睡不 着,主要是因为这让他在村里十分地有面子 B.从儿女没少给老歪打钱、寄东西、打电话,请他进城等事件,可以看出儿 女对老歪的关心和孝顺,懂得感恩 C.老歪打定主意后,一番收拾,这处细节描写体现了老歪内心的兴奋与找到 解决矛盾的方法后的安心,为下文埋下伏笔。 D.老歪最后决定哪里都不去,就在家守着妻子的照片,是因为两张车票同时 送来,使得原先大定的主意无法落实。 8.小说中的老歪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9.这篇小说的结尾很有特色。小说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分) 、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9分) 陈瑄,字彦纯,合肥人。父坐事戍辽阳,瑄伏阙请代,诏并原其父子。瑄少从大 将军幕,以射雁见称。屡从征南番,又征越寯,破宁番诸蛮。复征盐井,贼炽甚 瑄将中军,贼围之数重。瑄下马射,伤足,裹创战。自巳至酉,全师还。又从征 贾哈剌,以奇兵涉打冲河,得间道,作浮梁渡军。既渡,撤梁,示士卒不返,连 战破贼。迁四川行都司都指挥同知。 永乐元年命瑄充总兵官,总督海运,输粟四十九万余石,饷北京及辽东。遂建百 万仓于直沽,城天津卫。先是,漕舟行海上,岛人畏漕卒,多闭匿。瑄招令互市, 平其直,人交便之。 九年命与丰城侯李彬统浙、闽兵捕海寇。海溢堤圮,自海门至盐城凡百三十里。 命瑄以四十万卒筑治之,为捍潮堤万八千余丈。明年,瑄言:“嘉定濒海地江流 冲会海舟停泊于此无高山大陵可依请于青浦筑土山方百丈高三十余丈立堠表 识”既成,赐名宝山,帝亲为文记之。 会痛河成,朝廷议罢海运,仍以瑄董漕运。议造浅船二千余艘,初运二百万石, 浸至五百石,国用以饶。时江南漕舟抵淮安,率陆运过坝,逾淮达清河,劳费其 钜。十三年,瑄用故老言,自淮安城西管家湖,凿渠二十里,为清江浦,导湖水 入淮,筑四闸以时宣泄。又缘湖十里筑堤引舟,由是漕舟直达于河,省费不訾。 其后复浚徐州至济宁河。虑漕舟胶浅,自淮至通州置舍五百六十八,舍置卒,导 舟避浅。复缘河堤凿井树木,以便行人。凡所规画,精密宏远,身理漕河者三十 年,举无遗策 宣宗八年十月卒于官,年六十有九。初,瑄以浚河有得于民,民立祠清河县,正 统中,命有司春秋致祭 (节选自《明史陈瑄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当天晚上,老歪捧着妻子的相片喃喃自语:我实指望到时带上你去城里逛一逛, 现在不可能了。我决定了,哪儿也不去,就在家守着你。说罢,老歪那沟壑纵横 的脸上淌满了泪水。 去南京的车票是儿子寄来的。去北京的车票是女儿寄来的。 7.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老歪自接到儿女都要接他去城里逛一逛、住一住的电话后,就兴奋的睡不 着,主要是因为这让他在村里十分地有面子。 B.从儿女没少给老歪打钱、寄东西、打电话,请他进城等事件,可以看出儿 女对老歪的关心和孝顺,懂得感恩。 C.老歪打定主意后,一番收拾,这处细节描写体现了老歪内心的兴奋与找到 解决矛盾的方法后的安心,为下文埋下伏笔。 D.老歪最后决定哪里都不去,就在家守着妻子的照片,是因为两张车票同时 送来,使得原先大定的主意无法落实。 8.小说中的老歪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5 分) 9.这篇小说的结尾很有特色。小说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 分) 二、古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19 分) 陈瑄,字彦纯,合肥人。父坐事戍辽阳,瑄伏阙请代,诏并原其父子。瑄少从大 将军幕,以射雁见称。屡从征南番,又征越巂,破宁番诸蛮。复征盐井,贼炽甚。 瑄将中军,贼围之数重。瑄下马射,伤足,裹创战。自巳至酉,全师还。又从征 贾哈剌,以奇兵涉打冲河,得间道,作浮梁渡军。既渡,撤梁,示士卒不返,连 战破贼。迁四川行都司都指挥同知。 永乐元年命瑄充总兵官,总督海运,输粟四十九万余石,饷北京及辽东。遂建百 万仓于直沽,城天津卫。先是,漕舟行海上,岛人畏漕卒,多闭匿。瑄招令互市, 平其直,人交便之。 九年命与丰城侯李彬统浙、闽兵捕海寇。海溢堤圮,自海门至盐城凡百三十里。 命瑄以四十万卒筑治之,为捍潮堤万八千余丈。明年,瑄言:“嘉定濒海地江流 冲会海舟停泊于此无高山大陵可依请于青浦筑土山方百丈高三十余丈立堠表 识”既成,赐名宝山,帝亲为文记之。 会痛河成,朝廷议罢海运,仍以瑄董漕运。议造浅船二千余艘,初运二百万石, 浸至五百石,国用以饶。时江南漕舟抵淮安,率陆运过坝,逾淮达清河,劳费其 钜。十三年,瑄用故老言,自淮安城西管家湖,凿渠二十里,为清江浦,导湖水 入淮,筑四闸以时宣泄。又缘湖十里筑堤引舟,由是漕舟直达于河,省费不訾。 其后复浚徐州至济宁河。虑漕舟胶浅,自淮至通州置舍五百六十八,舍置卒,导 舟避浅。复缘河堤凿井树木,以便行人。凡所规画,精密宏远,身理漕河者三十 年,举无遗策 宣宗八年十月卒于官,年六十有九。初,瑄以浚河有得于民,民立祠清河县,正 统中,命有司春秋致祭。 (节选自《明史 陈瑄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嘉定濒海地/江流冲会/海舟停泊于此/无髙山大陵可依/请于青浦筑土山/方 百丈/高三十余丈/立堠表识/ B.嘉定濒海地/江流冲会/海舟停泊/此无髙山大陵可依/请于青浦筑土/山方 百丈/高三十余丈/立堠表识 C.嘉定濒海地/江流冲会/海舟停泊/于此无高山大陵可依/请于青浦筑土山/方 百丈/高三十余丈/立堠表识/ D.嘉定濒海地/江流冲会/海舟停泊于此/无髙山大陵可依/请于青浦筑土/山方 百丈/高三十余丈/立堠表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已、午、戌、亥十二地支对应十二时辰表示时间,自巳至酉,指从上午 九时到下午七时。 B.蛮是先秦时期我国的华夏统治者对周边民族的称谓。同类的还有“夷 狄 戎”等 C.永乐是皇帝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首 创者是汉武帝刘彻。 D.漕运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民间运送粮食的专业运输方式,分为河运、 陆运和海运等形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瑄骁勇智慧,创下辉煌战绩。几次远征,均重创敌军。攻打盐井,脚 部受伤依然带伤作战;征讨贾哈刺,用破釜沉舟的勇气激励属下。 B.陈瑄总督海运,运筹处理得当。运送粮食,解决北京、辽东粮饷:在直 沽建造大型粮仓,守卫天津城;设立互市,公平交易,让民众得到便利 C.陈瑄离漕治河,举措科学精密,建造浅船,逐渐増加运送量,使得国库 充实;修建长堤导引,使漕船能直达黄河,节省了大量钱财。 D.陈瑄功及百姓,深受百姓尊敬。在生前,因浚河有功老百姓立祠纪念他: 在他死后,皇帝还命令相关部门在春秋时节治礼祭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父坐事戍辽阳,瑄伏阙请代,诏并原其父子。(5分) (2)虑漕舟胶浅,自淮至通州置舍五百六十八,舍置卒,导舟避浅。(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狮,完成1415题。(11分) 桃花 罗隐① 暖触衣襟漠漠香,间梅遮柳不胜芳。 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欹宋玉墙。② 尽日无人疑怅望,有时经雨乍凄凉 旧山山下还如此,回首东风一断肠。 [注]①罗隐:唐末文学家,少时即负盛名。因其诗文抨击时政,讥讽公卿,故十 举人进士不第,耐改名隐。②文君酒:语出“文君当垆,相如漆器”的故事。宋 玉墙: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 许也 14.下列诗句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嘉定濒海地/江流冲会/海舟停泊于此/无高山大陵可依/请于青浦筑土山/方 百丈/高三十余丈/立堠表识/ B. 嘉定濒海地/江流冲会/海舟停泊/于此无高山大陵可依/请于青浦筑土/山方 百丈/高三十余丈/立堠表识/ C. 嘉定濒海地/江流冲会/海舟停泊/于此无高山大陵可依/请于青浦筑土山/方 百丈/高三十余丈/立堠表识/ D. 嘉定濒海地/江流冲会/海舟停泊于此/无高山大陵可依/请于青浦筑土/山方 百丈/高三十余丈/立堠表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巳、午、戌、亥十二地支对应十二时辰表示时间,自巳至酉,指从上午 九时到下午七时。 B.蛮是先秦时期我国的华夏统治者对周边民族的称谓。同类的还有“夷”、 “狄”、“戎”等。 C.永乐是皇帝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首 创者是汉武帝刘彻。 D.漕运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民间运送粮食的专业运输方式,分为河运、 陆运和海运等形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陈瑄骁勇智慧,创下辉煌战绩。几次远征,均重创敌军。攻打盐井,脚 部受伤依然带伤作战;征讨贾哈刺,用破釜沉舟的勇气激励属下。 B.陈瑄总督海运,运筹处理得当。运送粮食,解决北京、辽东粮饷;在直 沽建造大型粮仓,守卫天津城;设立互市,公平交易,让民众得到便利。 C.陈瑄离漕治河,举措科学精密,建造浅船,逐渐增加运送量,使得国库 充实;修建长堤导引,使漕船能直达黄河,节省了大量钱财。 D.陈瑄功及百姓,深受百姓尊敬。在生前,因浚河有功老百姓立祠纪念他; 在他死后,皇帝还命令相关部门在春秋时节治礼祭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父坐事戍辽阳,瑄伏阙请代,诏并原其父子。(5 分) (2)虑漕舟胶浅,自淮至通州置舍五百六十八,舍置卒,导舟避浅。(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狮,完成 14~15 题。(11 分) 桃 花 罗隐① 暖触衣襟漠漠香,间梅遮柳不胜芳。 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欹宋玉墙。② 尽日无人疑怅望,有时经雨乍凄凉。 旧山山下还如此,回首东风一断肠。 [注]①罗隐:唐末文学家,少时即负盛名。因其诗文抨击时政,讥讽公卿,故十 举人进士不第,耐改名隐。②文君酒:语出“文君当垆,相如漆器”的故事。宋 玉墙: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 许也。 14.下列诗句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暖触衣襟漠漠香”,用拟人手法,写桃花不仅带给人花香,还带给人 温暖。 B.“间梅遮柳不胜芳”,用对比手法,以梅、柳衬托桃花的美不胜收 C.颔联虚实结合,既写眼前桃花的红艳,又借用典故写桃花带给人的遐想 D.颈联写因风雨而游人寥寥,让人迟疑怅恨,倍感凄凉。 E.诗歌末句写作者因桃花倍受东风摧残而生的无尽悲伤。 15.这首诗一、二两联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对诗人的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6分) 16.请补全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小石潭记》中“ 两句写出游鱼自由 自在轻灵游动的姿态。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 ”一句来含蓄表达聆听琵琶 女歌唱后的悲伤之前,它在后世成了表达悲伤凄切的代名词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两句概括 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第Ⅱ卷表达题 、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他表现欲望极强,一有机会上台发言,便长篇累牍,滔滔不绝 ②“将兵之道,身先士卒”,也许,正是将帅们高山仰止的人格魅力,才 使得一批批科技专家云集麾下,扎根戈壁,为中国航天披肝沥胆,奉献终生, ③10月19日晚,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永远的长征》在北 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各地几乎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看电视,观看央视直播 ④七月流火,处暑如约而至,微风送凉,人们告别了炎炎酷暑,心情也为 之清爽舒畅。 ⑤近年来,西亚,北非难民纷纷涌入欧洲,人数众多,良莠不齐,导致欧 洲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⑥用好全民监督食品安全的力量,即应强调群防群治,集微薄之力推动食 品安全,又要避免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伤害国民对食品安全的脆弱信心。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老人跌倒不扶的问题的产生尽管有特殊原因,但随着舆论监督的成熟化 和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好人有好报依然是社会主流。 B.10月24日,北京赵登禹学校手工艺坊——“真趣园”正式揭牌,将让 让非遗走进校园,以各类非遗作品和非遗项目为载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对于电视台来说,随着亲子类、美食类、旅兴类综艺节目内容和形式日 渐丰富,已然成为电视台不可或缺的立台王牌 D.今年若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开创了以诗歌传情达意的新表现手 法,与古希腊那些通过音乐表达的经典作品别无二致 19.填入下列一段文字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过去几年风电和光伏的超高速增长和重复建设,容易埋下祸根。以风电为 例①缺乏电网发展规划的支持,很多地方的风电②无法外送。在 中国西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风电装机容量③达到300多万千 瓦,④其风电的送出方式至今⑤未落实。电监会的调研报告还描述
A.“暖触衣襟漠漠香”,用拟人手法,写桃花不仅带给人花香,还带给人 温暖。 B.“间梅遮柳不胜芳”,用对比手法,以梅、柳衬托桃花的美不胜收。 C.颔联虚实结合,既写眼前桃花的红艳,又借用典故写桃花带给人的遐想。 D.颈联写因风雨而游人寥寥,让人迟疑怅恨,倍感凄凉。 E.诗歌末句写作者因桃花倍受东风摧残而生的无尽悲伤。 15.这首诗一、二两联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对诗人的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6 分) 16.请补全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小石潭记》中“ , ”两句写出游鱼自由 自在轻灵游动的姿态。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 ”一句来含蓄表达聆听琵琶 女歌唱后的悲伤之前,它在后世成了表达悲伤凄切的代名词。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 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应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他表现欲望极强,一有机会上台发言,便长篇累牍,滔滔不绝。 ②“将兵之道,身先士卒”,也许,正是将帅们高山仰止的人格魅力,才 使得一批批科技专家云集麾下,扎根戈壁,为中国航天披肝沥胆,奉献终生。 ③10 月 19 日晚,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文艺晚会《永远的长征》在北 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各地几乎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看电视,观看央视直播。 ④七月流火,处暑如约而至,微风送凉,人们告别了炎炎酷暑,心情也为 之清爽舒畅。 ⑤近年来,西亚,北非难民纷纷涌入欧洲,人数众多,良莠不齐,导致欧 洲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⑥用好全民监督食品安全的力量,即应强调群防群治,集微薄之力推动食 品安全,又要避免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伤害国民对食品安全的脆弱信心。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老人跌倒不扶的问题的产生尽管有特殊原因,但随着舆论监督的成熟化 和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好人有好报依然是社会主流。 B.10 月 24 日,北京赵登禹学校手工艺坊——“真趣园”正式揭牌,将让 让非遗走进校园,以各类非遗作品和非遗项目为载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对于电视台来说,随着亲子类、美食类、旅兴类综艺节目内容和形式日 渐丰富,已然成为电视台不可或缺的立台王牌。 D.今年若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开创了以诗歌传情达意的新表现手 法,与古希腊那些通过音乐表达的经典作品别无二致。 19. 填入下列一段文字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过去几年风电和光伏的超高速增长和重复建设,容易埋下祸根。以风电为 例 ① 缺乏电网发展 规划的支持,很多地方的风电 ② 无法外送。在 中国西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风电装机容量 ③ 达到 300 多万千 瓦, ④ 其风电的送出方式至今 ⑤ 未落实。电监会的调研报告还描述
了一个令人痛心的现实:由于风能资源评估偏差、风电场布局不合理、设备选型 不当等因素,中国风电场普遍经营困难,⑥出现亏损。 ④ A由于 已经 但 仍甚至 B因为更就会 尚 因而 C不仅 还 将要然而 而且 D如果就 迟早 而 ①②③④⑤⑥A由/ 由于 已经 但 仍 甚至 因为 更 就会 因而 C 不仅 还 将要 然而 而且 如果 就迟而/也 早
了一个令人痛心的现实:由于风能资源评估偏差、风电场布局不合理、设备选型 不当等因素,中国风电场普遍经营困难, ⑥ 出现亏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由于 / 已经 但 仍 甚至 B 因为 更 就会 / 尚 因而 C 不仅 还 将要 然而 / 而且 D 如果 就 迟早 而 / 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由于 / 已经 但 仍 甚至 B 因为 更 就会 / 尚 因而 C 不仅 还 将要 然而 / 而且 D 如果 就 迟早 而 / 也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2015年实体书店竟然渐渐回暖。亚马逊、当当网纷纷开设实体书店。民营西 西弗书店开设新店,三联书店第二家24小时书店正式营业……销售统计数据显 示,①这是为什么呢?②。实体书店打造的多样化业态正在给读者带 来日益丰富的体验。多数网店的投资者已经逐渐意识到,未来只有卖书的网店而 没有实体书店的企业将在竞争中落后于对手。展望2016年。③。更多贴 近生活的时尚温馨的书店将陆续出现在人们身边 21.下面是某校“暑假走进社会生活活动”计划的初步构想框架,请把这个构思 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青海六旬老人马先生来深圳卖土豆遭遇滞销无奈堆放街头.有热心市民 知道这件事后,将马先生的情况发布至网络和朋友圈,引起市民的接力转发和关 注。结果,马先生的32吨土豆几乎一夜卖光。“全城买土豆”一时传为佳话, 经过网络传播,再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据悉,老人之所以把32吨土豆拉出去 卖,是出于老家的销量饱和、价格太低等原因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5 分) 2015 年实体书店竟然渐渐回暖。亚马逊、当当网纷纷开设实体书店。民营西 西弗书店开设新店,三联书店第二家 24 小时书店正式营业……销售统计数据显 示, ① 这是为什么呢? ② 。实体书店打造的多样化业态正在给读者带 来日益丰富的体验。多数网店的投资者已经逐渐意识到,未来只有卖书的网店而 没有实体书店的企业将在竞争中落后于对手。展望 2016 年。 ③ 。更多贴 近生活的时尚温馨的书店将陆续出现在人们身边。 21. 下面是某校“暑假走进社会生活活动”计划的初步构想框架,请把这个构思 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80 个字(6 分)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青海六旬老人马先生来深圳卖土豆遭遇滞销无奈堆放街头.有热心市民 知道这件事后,将马先生的情况发布至网络和朋友圈,引起市民的接力转发和关 注。结果,马先生的 32 吨土豆几乎一夜卖光。“全城买土豆”一时传为佳话, 经过网络传播,再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据悉,老人之所以把 32 吨土豆拉出去 卖,是出于老家的销量饱和、价格太低等原因。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