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到第4 页,第Ⅱ卷第5页到第8页。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星宿/宿舍角色/角逐蔓延/顺蔓摸瓜拓印/落拓不羁 B.雾霾/埋怨 着想/着迷泥淖/泥古不化装载/载歌载舞 C.复辟/辟谣 折腾/折耗躯壳/瓜子壳 劲旅/鼓足干劲 D.铜臭/臭名 削价/削减逼迫/迫击炮 包扎/扎扎实实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妥帖亲和力披沙拣金锐不可当 B.蜇居副作用指手画脚屈指可数 C.凑合哈密瓜眼花缭乱膏梁子弟 D.犄角嘉奖令两全齐美仗义执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作品能传达诗文、辞章的意趣,展示书者的修养和人格。通过对书法艺 术的鉴赏,人们能悟出书道之美,因而点燃心灵深处爱的火花 B.中国在东海设置防空识别区是有效行使自卫权的必要措施,符合《联合国宪 章》等国际法和国际惯例,是完全正当、无可厚非的 C.王岐山指出,党风与民风紧密相连,党员应该自觉成为引领良好民风的表率, 上行下效,党风正则民风淳 D.黄摩崖所著的《头颅中国》这部书,以恢弘的视野和石破天惊的洞见让惯看 白文、懒于思考的读者产生味同嚼蜡之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央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摄制组,将镜头对准大山深处和城市底层那些在 艰难岁月里肩挑手扛撑起家庭重担的十二三岁小小少年令人肃然起敬。 B.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为宗旨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一种 润物无声、点滴在心的方式,在小小方格之中,在一撇一捺之间,向全社会传递 汉字书写观念,展示汉字书写真谛。 C.随着“利剑”的首飞,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第四个试飞大型隐身无人攻击机的 国家,意味着中国已经实现了从无人机向无人作战飞机的跨越,其重大意义不亚 于歼-20等新型第四代战机的试飞 D.虽然每天来省博物馆参观的人非常多,但秩序井然,没有出现任何混乱和不 文明现象,实现了“十个艺术节”文明观展的倡导 二、(9分,每小题3分) 汉族,内外“共生”的典范 明浩 汉族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单个民族,常常被人们视为民族同化的典范。根据 般流行的说法,汉族人口之所以这么多,主要是靠同化了很多别的民族实现的 有人将这一过程比喻为“滚雪球”。然而在今天,如果从“内共生”的视角进行 观察,我们就有充分理由将汉族看作是“内共生”的产物。应该说,这更有助于 了解汉族之大的真谛所在,而且从中也能看到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未来活力之 源泉
四川省资阳市 2014 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 1 页到第 4 页,第Ⅱ卷第 5 页到第 8 页。全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 共 27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星宿/宿舍 角色/角逐 蔓延/顺蔓摸瓜 拓印/落拓不羁 B.雾霾/埋怨 着想/着迷 泥淖/泥古不化 装载/载歌载舞 C.复辟/辟谣 折腾/折耗 躯壳/瓜子壳 劲旅/鼓足干劲 D.铜臭/臭名 削价/削减 逼迫/迫击炮 包扎/扎扎实实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妥帖 亲和力 披沙拣金 锐不可当 B.蜇居 副作用 指手画脚 屈指可数 C.凑合 哈密瓜 眼花缭乱 膏梁子弟 D.犄角 嘉奖令 两全齐美 仗义执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书法作品能传达诗文、辞章的意趣,展示书者的修养和人格。通过对书法艺 术的鉴赏,人们能悟出书道之美,因而点燃心灵深处爱的火花。 B.中国在东海设置防空识别区是有效行使自卫权的必要措施,符合《联合国宪 章》等国际法和国际惯例,是完全正当、无可厚非的。 C.王岐山指出,党风与民风紧密相连,党员应该自觉成为引领良好民风的表率, 上行下效,党风正则民风淳。 D.黄摩崖所著的《头颅中国》这部书,以恢弘的视野和石破天惊的洞见让惯看 白文、懒于思考的读者产生味同嚼蜡之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央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摄制组,将镜头对准大山深处和城市底层那些在 艰难岁月里肩挑手扛撑起家庭重担的十二三岁小小少年令人肃然起敬。 B.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为宗旨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一种 润物无声、点滴在心的方式,在小小方格之中,在一撇一捺之间,向全社会传递 汉字书写观念,展示汉字书写真谛。 C.随着“利剑”的首飞,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第四个试飞大型隐身无人攻击机的 国家,意味着中国已经实现了从无人机向无人作战飞机的跨越,其重大意义不亚 于歼-20 等新型第四代战机的试飞。 D.虽然每天来省博物馆参观的人非常多,但秩序井然,没有出现任何混乱和不 文明现象,实现了“十个艺术节”文明观展的倡导。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汉族,内外“共生”的典范 明 浩 汉族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单个民族,常常被人们视为民族同化的典范。根据一 般流行的说法,汉族人口之所以这么多,主要是靠同化了很多别的民族实现的。 有人将这一过程比喻为“滚雪球”。然而在今天,如果从“内共生”的视角进行 观察,我们就有充分理由将汉族看作是“内共生”的产物。应该说,这更有助于 了解汉族之大的真谛所在,而且从中也能看到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未来活力之 源泉
在语言文字上,尽管从秦始皇开始就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度同衡, 钱同币”,然而却始终未能实现“语同音”。不仅如此,由于与各地原有语言的 越来越多的“共生”,汉语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多样化的语言。源自中原的古汉语 每到一个新的环境,并不是简单地吃掉即同化当地语言,而是与当地语言“共 生”在一起。作为现代普通话主体的北方方言,在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互动中, 其因“共生”而发生的变化甚至比南方还更大,以致在语音上有些甚至面目全 “共生”也使汉族的区域文化经历了各具特色的演化过程,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 点,谱写了共同性和差异性的此消彼长、共同繁荣的历史画卷。总体而言,各民 族各自以自己的身份和能力占有属于自己的特定位置,并在其中参与和发挥其独 有的功能。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的汉族文化以黄河流域为主,自此到隋唐以 前,大体上是共同性渐增与差异性渐减;隋唐以后,随着一些新的区域文化的加 入,并在这些文化与汉文化频繁发生摩擦和冲突后,使得汉文化圈逐渐扩大,形 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齐鲁文化一直具有文化的和政治的象征意义,被赋予 华夏文化传统的正宗地位,且不乏粗犷古朴、豪爽热烈的特点:以四川为中心的 巴蜀文化兼具以热烈、诙谐、高亢为特征的地域文化传统 汉民族文化不仅在内部实现了各个要素之间的共生共荣的“内共生”,也很好地 实现了与其他民族的“外共生”,由此形成了以汉字为媒介的“外共生”圈,其 中就包括大量使用汉字的日本文化。至于与国内55个少数民族的关系,更属于 这种“外共生”的范畴。 共生”与“同化”之间,在理念上毕竟有着本质区别:同化意味着否定原有要 素的主体性;而“共生”以“和而不同”、相辅相成的方式,形成以前各个要 素水平的整体机制,就意味着原来要素的持续存在。从各地方言和文化习俗中可 以看到,来自中原的“先进”语言和文化并没有简单吃掉当地原有的“落后”方 言和文化,而是与之长期共生,并形成了新的方言和文化系统 汉族的“内共生”并不是全球个案。纵观当今世界那些人口比较多、且富有活力 的民族,在其民族属性和特点上几乎都充满着“内共生”的诸多特点。可以这样 说,正是这种“内共生”与“外共生”的并行不悖,即对内承认、尊重和发挥自 身内部的多样性及其潜力,对外与其他各个民族和谐相处,实现共存共荣,才为 多民族国家实现可持续繁荣昌盛提供了重要保证。 《中国民族报》,2012年05月06日,有删减 5.下列对有关汉族内外“共生”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内共生”是汉族如此之大的真谛所在,也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未来活力 的源泉。 B.源自中原的古汉语每到一个新环境,就与当地的语言“共生”在一起,不存 在“同化”现象,使得汉语成为现在世界上最多样化的语言。 C.齐鲁文化和巴蜀文化各具特色,这是汉族区域文化“内共生”和演化的结果 D.汉民族实现与其他民族的“外共生”,是以汉字为媒介。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族人口众多,主要是通过汉族同化了很多别的民族来实现的 B.汉语始终未能实现“语同音”,原因与从秦始皇开始,就没有推行过“语同 音”的政策有关 C.隋唐以前,汉族文化以黄河流域为主,隋唐以后汉文化以齐鲁文化为正宗, 汉文化的主要特点是“粗犷古朴,好爽热烈
在语言文字上,尽管从秦始皇开始就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度同衡, 钱同币”,然而却始终未能实现“语同音”。不仅如此,由于与各地原有语言的 越来越多的“共生”,汉语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多样化的语言。源自中原的古汉语 每到一个新的环境,并不是简单地吃掉即同化当地语言,而是与当地语言“共 生”在一起。作为现代普通话主体的北方方言,在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互动中, 其因“共生”而发生的变化甚至比南方还更大,以致在语音上有些甚至面目全 非。 “共生”也使汉族的区域文化经历了各具特色的演化过程,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 点,谱写了共同性和差异性的此消彼长、共同繁荣的历史画卷。总体而言,各民 族各自以自己的身份和能力占有属于自己的特定位置,并在其中参与和发挥其独 有的功能。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的汉族文化以黄河流域为主,自此到隋唐以 前,大体上是共同性渐增与差异性渐减;隋唐以后,随着一些新的区域文化的加 入,并在这些文化与汉文化频繁发生摩擦和冲突后,使得汉文化圈逐渐扩大,形 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齐鲁文化一直具有文化的和政治的象征意义,被赋予 华夏文化传统的正宗地位,且不乏粗犷古朴、豪爽热烈的特点;以四川为中心的 巴蜀文化兼具以热烈、诙谐、高亢为特征的地域文化传统…… 汉民族文化不仅在内部实现了各个要素之间的共生共荣的“内共生”,也很好地 实现了与其他民族的“外共生”,由此形成了以汉字为媒介的“外共生”圈,其 中就包括大量使用汉字的日本文化。至于与国内 55 个少数民族的关系,更属于 这种“外共生”的范畴。 “共生”与“同化”之间,在理念上毕竟有着本质区别:同化意味着否定原有要 素的主体性;而“共生” 以“和而不同”、相辅相成的方式,形成以前各个要 素水平的整体机制,就意味着原来要素的持续存在。从各地方言和文化习俗中可 以看到,来自中原的“先进”语言和文化并没有简单吃掉当地原有的“落后”方 言和文化,而是与之长期共生,并形成了新的方言和文化系统。 汉族的“内共生”并不是全球个案。纵观当今世界那些人口比较多、且富有活力 的民族,在其民族属性和特点上几乎都充满着“内共生”的诸多特点。可以这样 说,正是这种“内共生”与“外共生”的并行不悖,即对内承认、尊重和发挥自 身内部的多样性及其潜力,对外与其他各个民族和谐相处,实现共存共荣,才为 多民族国家实现可持续繁荣昌盛提供了重要保证。 (《中国民族报》,2012 年 05 月 06 日,有删减) 5.下列对有关汉族内外“共生”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内共生”是汉族如此之大的真谛所在,也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未来活力 的源泉。 B.源自中原的古汉语每到一个新环境,就与当地的语言“共生”在一起,不存 在“同化”现象,使得汉语成为现在世界上最多样化的语言。 C.齐鲁文化和巴蜀文化各具特色,这是汉族区域文化“内共生”和演化的结果。 D.汉民族实现与其他民族的“外共生”,是以汉字为媒介。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族人口众多,主要是通过汉族同化了很多别的民族来实现的。 B.汉语始终未能实现“语同音”,原因与从秦始皇开始,就没有推行过“语同 音”的政策有关。 C.隋唐以前,汉族文化以黄河流域为主,隋唐以后汉文化以齐鲁文化为正宗, 汉文化的主要特点是“粗犷古朴,好爽热烈
D.来自中原的“先进”语言和文化与当地“落后”方言和文化长期共存或发生 摩擦和冲突后,形成了新的方言和文化系统 7.下列各项中,对汉族能成为内外“共生”的典范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汉民族与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存共荣,并成为人口最多的民族 B.汉民族语言和文化能很好地与各区域、各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求同存异、共生 共荣。 C.不管是“外共生”还是“内共生”,汉语言和文化总是充满包容性,从来不 否定别的区域和民族原有要素的主体性。 D.内外“共生”并行不悖,对内承认、尊重,对外和谐相处,是实现多民族国 家可持续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甘宁传 甘宁,字兴霸,少有气力,好游侠,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渠帅。群聚相随,挟持 弓弩,负吒带铃,民闻铃声,即知是宁。人与相逢,及属域长吏,接待隆厚者乃 与交欢:不尔,即放所将夺其资货。至二十余年,止不攻劫,颇读诸子,乃往依 刘表,因居南阳,不见进用,后转托黄祖,祖又以凡人畜之。 于是归吴。周瑜、吕蒙皆共荐达,孙权加异。宁陈计曰:“今汉祚日微,曹操弥, 终为篡盗。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宁已观刘表,虑 既不远,儿子又劣,非能承业传基者也。至尊当早规之,不可后操图之。图之之 计,宜先取黄祖。至尊今往,其破可必。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 弥广,即可渐规巴、蜀。”权深纳之。权遂西,果禽祖,尽获其士众。 后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羽自择选锐士五千人,投县上流十余里浅濑,云欲夜 涉渡。肃与诸将议。宁时有三百兵,乃曰:“可复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对之,保 羽闻吾咳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肃便选千兵益宁,宁乃夜往。羽闻之, 住不渡,而结柴营。权嘉宁功,拜西陵太守。后曹公出濡须,宁为前部督,受敕 出斫敌前营。权特赐米酒众肴,宁乃料赐手下百余人食。食毕,宁先以银碗酌酒, 自饮两碗,乃酌与其都督。都督伏,不肯时持。宁引白削置膝上,呵谓之曰:“卿 见知于至尊,孰与甘宁?甘宁日不惜死,卿何以独惜死?”都督见宁色厉,即 起拜持酒,通酌兵各一银碗。至更二时,衔枚出所敌。敌遂退。宁益贵重,增兵 千人。 宁厨下儿曾有过,走投吕蒙。蒙恐宁杀之,故不即还。后宁赍礼礼蒙母,乃出厨 下儿还宁。宁许蒙不杀。斯须还船,缚置桑树,自挽弓射杀之。蒙大怒,击鼓会 兵,欲就船攻宁。宁闻之,故卧不起。蒙母徒跣出谏蒙曰:“至尊待汝如骨肉, 属汝以大事,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杀甘宁?宁死之日,纵至尊不问,汝是为臣下非 法。”蒙闻母言即豁然意释自夲宁船,笑呼之曰兴霸老母待卿食急上与蒙俱还见 母欢宴竟日 (选自《三国志·吴书·甘宁传》,有删减)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破祖军,鼓行而西鼓:击鼓进军 B.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 诚:实在、确实 C.后宁赍礼礼蒙母 赍:送给,给予
D.来自中原的“先进”语言和文化与当地“落后”方言和文化长期共存或发生 摩擦和冲突后,形成了新的方言和文化系统。 7.下列各项中,对汉族能成为内外“共生”的典范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汉民族与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存共荣,并成为人口最多的民族。 B.汉民族语言和文化能很好地与各区域、各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求同存异、共生 共荣。 C.不管是“外共生”还是“内共生”,汉语言和文化总是充满包容性,从来不 否定别的区域和民族原有要素的主体性。 D.内外“共生”并行不悖,对内承认、尊重,对外和谐相处,是实现多民族国 家可持续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三、(6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9 题。 甘宁传 甘宁,字兴霸,少有气力,好游侠,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渠帅。群聚相随,挟持 弓弩,负毦带铃,民闻铃声,即知是宁。人与相逢,及属城长吏,接待隆厚者乃 与交欢;不尔,即放所将夺其资货。至二十余年,止不攻劫,颇读诸子,乃往依 刘表,因居南阳,不见进用,后转托黄祖,祖又以凡人畜之。 于是归吴。周瑜、吕蒙皆共荐达,孙权加异。宁陈计曰:“今汉祚日微,曹操弥, 终为篡盗。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宁已观刘表,虑 既不远,儿子又劣,非能承业传基者也。至尊当早规之,不可后操图之。图之之 计,宜先取黄祖。至尊今往,其破可必。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 弥广,即可渐规巴、蜀。”权深纳之。权遂西,果禽祖,尽获其士众。 后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羽自择选锐士五千人,投县上流十余里浅濑,云欲夜 涉渡。肃与诸将议。宁时有三百兵,乃曰:“可复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对之,保 羽闻吾咳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肃便选千兵益宁,宁乃夜往。羽闻之, 住不渡,而结柴营。权嘉宁功,拜西陵太守。后曹公出濡须,宁为前部督,受敕 出斫敌前营。权特赐米酒众肴,宁乃料赐手下百余人食。食毕,宁先以银碗酌酒, 自饮两碗,乃酌与其都督。都督伏,不肯时持。宁引白削置膝上,呵谓之曰:“卿 见知于至尊,孰与甘宁?甘宁且不惜死,卿何以独惜死乎?”都督见宁色厉,即 起拜持酒,通酌兵各一银碗。至更二时,衔枚出所敌。敌遂退。宁益贵重,增兵 二千人。 宁厨下儿曾有过,走投吕蒙。蒙恐宁杀之,故不即还。后宁赍礼礼蒙母,乃出厨 下儿还宁。宁许蒙不杀。斯须还船,缚置桑树,自挽弓射杀之。蒙大怒,击鼓会 兵,欲就船攻宁。宁闻之,故卧不起。蒙母徒跣出谏蒙曰:“至尊待汝如骨肉, 属汝以大事,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杀甘宁?宁死之日,纵至尊不问,汝是为臣下非 法。”蒙闻母言即豁然意释自至宁船,笑呼之曰兴霸老母待卿食急上与蒙俱还见 母欢宴竟日。 (选自《三国志·吴书·甘宁传》,有删减)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破祖军,鼓行而西 鼓:击鼓进军 B.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 诚:实在、确实 C.后宁赍礼礼蒙母 赍:送给,给予
D.至尊待汝如骨肉,属汝以大事 属:通“嘱”,托付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渠帅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B.因居南阳,不见进用 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 C.非能承业传基者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杀甘宁 且以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3分) 四、(31分)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人与相逢,及属城长吏,接待隆厚者乃与交欢;不尔,即放所将夺其资货。 答 (2)卿见知于至尊,孰与甘宁?甘宁且不惜死,卿何以独惜死乎? 答 11.第Ⅰ卷文言文中,甘宁的“优点”“缺点”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作答。(5分) 12.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末段中④段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 断8处)(4分) 蒙闻母言即豁然意释自至宁船笑呼之曰兴霸老母待卿食急上与蒙俱还见母欢宴 竟日 13.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释】①北宋党争期间,诗人和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之久,这首词写 于这段时间。②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之美德,唯独桂 花不在其列。 (1)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桂花”形象,试简要赏析(4分) 答 (2)有人评价这首词“风格独特,颇得宋诗之风,即以议论入词”,请结合具 体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1) 内无 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2)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D.至尊待汝如骨肉,属汝以大事 属:通“嘱”,托付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渠帅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B.因居南阳,不见进用 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 C.非能承业传基者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杀甘宁 且以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23 分) 四、(31 分)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人与相逢,及属城长吏,接待隆厚者乃与交欢;不尔,即放所将夺其资货。 答: (2)卿见知于至尊,孰与甘宁?甘宁且不惜死,卿何以独惜死乎? 答: 11.第Ⅰ卷文言文中,甘宁的“优点”“缺点”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作答。(5 分) 答: 12.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末段中④段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 断 8 处)(4 分) 蒙闻母言即豁然意释自至宁船笑呼之曰兴霸老母待卿食急上与蒙俱还见母欢宴 竟日。 13.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 分) 鹧鸪天·桂花①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②。 【注释】①北宋党争期间,诗人和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之久,这首词写 于这段时间。②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之美德,唯独桂 花不在其列。 (1)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桂花”形象,试简要赏析(4 分) 答: (2)有人评价这首词“风格独特,颇得宋诗之风,即以议论入词”,请结合具 体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4 分) 答: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 6 小题)(6 分) (1) ,内无 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2) ,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同心而离 居 。(《涉江采芙蓉》) (4) 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5)人生如 梦 (苏 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无丝竹之乱 耳 (刘禹锡《陋室铭》) (7)巴东三峡巫峡 长峡 (郦道元《三 (8) ,任重而道远。(《论语》)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精神的树,神幻的树 杨文丰 胡杨可谓“沙漠活化石”。地球村的胡杨,绝大多数分布在我国的塔里木河流域。 胡杨仿佛是长在艺术殿堂里的树,超现实的树。在环境最恶劣的地方,灰褐色的 树皮粗裂如沟壑的胡杨树,虬曲苍劲,有的似骆驼负重,有的如龙蛇蜷地,有的 似狮虎曲踞,有的如骏马哀鸣……即便匍匐于地,肢断骨折,在天幕下,也依然 挺起不屈的脊梁,犹同黄铜雕像 在面对胡杨的瞬间,心灵得承受庄严与神圣的锻打,才会彻悟什么是生命的最高 境界,什么才是尘世的壮丽与永恒。 成龄的胡杨,在水分充足的环境里,树干其实应该是可以挺直的 塔里木河流域年均降水量仅50毫米,蒸发量却是年降水量的六七十倍。空气干 燥得简直就是智利诗人聂鲁达笔下干燥、赤裸和灼热的金属。而胡杨,没有送水 的园丁,有的只是黑夜的冰凉和单一的白天的酷热,夏季,沙漠表面的最高温度 可逾70℃。胡杨只好自行“壮士断臂”一一放弃提供某些枝条的给养。黄风卷 地,大风刮掉得不到水分的老枝,“伤口”形成的树结,犹同战士征战留下的疤 痕 令你难耐的更有那流动的白沙,在夏日,还会幻化成远逝的塔里木河水,白白地、 冷冷地流。入冬季,荒原茫茫,朔风浩浩,极端气温低至零下30℃,更有沙尘 暴。如此环境,本是无法成为树的家园的,然而,竟宿命般成了你胡杨的“家”! 你竟只要一息尚存,就依然屹立,将生命延续、繁衍…凄凉里含悲壮,孤寂中 显倔强,胡杨啊 根—一胡杨的生命支柱,难道还不是其精神得以挺拔的根源吗? 胡杨的根,以深扎、撑起一片生命的绿为自己的使命。主根深可入土10米,侧 根则宛如章鱼的触须,伸长范围可远达30米。胡杨的根练就了从深深的地层吸 取和贮运水分的能力,细胞不受碱水的伤害。胡杨更能从自己的根部直接萌生幼 苗。由于根随水走,所以胡杨无形中就成了一种随河流走的植物
(3)同心而离 居, 。(《涉江采芙蓉》) (4) ,烟 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5)人生如 梦, 。(苏 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无丝竹之乱 耳, 。 (刘禹锡《陋室铭》) (7)巴东三峡巫峡 长, 。(郦道元《三 峡》) (8) ,任重而道远。(《论语》)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8 题。 精神的树,神幻的树 杨文丰 胡杨可谓“沙漠活化石”。地球村的胡杨,绝大多数分布在我国的塔里木河流域。 胡杨仿佛是长在艺术殿堂里的树,超现实的树。在环境最恶劣的地方,灰褐色的 树皮粗裂如沟壑的胡杨树,虬曲苍劲,有的似骆驼负重,有的如龙蛇蜷地,有的 似狮虎曲踞,有的如骏马哀鸣……即便匍匐于地,肢断骨折,在天幕下,也依然 挺起不屈的脊梁,犹同黄铜雕像。 在面对胡杨的瞬间,心灵得承受庄严与神圣的锻打,才会彻悟什么是生命的最高 境界,什么才是尘世的壮丽与永恒。 成龄的胡杨,在水分充足的环境里,树干其实应该是可以挺直的。 塔里木河流域年均降水量仅 50 毫米,蒸发量却是年降水量的六七十倍。空气干 燥得简直就是智利诗人聂鲁达笔下干燥、赤裸和灼热的金属。而胡杨,没有送水 的园丁,有的只是黑夜的冰凉和单一的白天的酷热,夏季,沙漠表面的最高温度 可逾 70℃。胡杨只好自行“壮士断臂”——放弃提供某些枝条的给养。黄风卷 地,大风刮掉得不到水分的老枝,“伤口”形成的树结,犹同战士征战留下的疤 痕。 令你难耐的更有那流动的白沙,在夏日,还会幻化成远逝的塔里木河水,白白地、 冷冷地流。入冬季,荒原茫茫,朔风浩浩,极端气温低至零下 30℃,更有沙尘 暴。如此环境,本是无法成为树的家园的,然而,竟宿命般成了你胡杨的“家”! 你竟只要一息尚存,就依然屹立,将生命延续、繁衍……凄凉里含悲壮,孤寂中 显倔强,胡杨啊…… 根——胡杨的生命支柱,难道还不是其精神得以挺拔的根源吗? 胡杨的根,以深扎、撑起一片生命的绿为自己的使命。主根深可入土 10 米,侧 根则宛如章鱼的触须,伸长范围可远达 30 米。胡杨的根练就了从深深的地层吸 取和贮运水分的能力,细胞不受碱水的伤害。胡杨更能从自己的根部直接萌生幼 苗。由于根随水走,所以胡杨无形中就成了一种随河流走的植物
谁还能否定一棵棵胡杨不是人间男儿呢?胡杨也一样有泪不轻弹。当然,胡杨 旦被断臂折腰,在断口处,也会溢出一股清亮的液体,犹如人的伤心泪,这就是 著名的“胡杨泪” 它的底部长的是窄长的柳叶,中间长的则是圆圆的大杨叶,在顶部,长的竟是椭 圆形的小杨叶。三种树叶很奇怪地同时长在一棵树上,所以人们叫它三叶树。活 着的胡杨,在整个夏天,片片叶子都是纯粹的墨绿,但是一到金秋某天的中午十 二点,假如天上恰好又有太阳,胡杨林就似突然接到了神谕一般,所有树叶都在 那一刻一下子呼啦啦地变得金黄,满树金碧辉煌。 走过胡杨,你还会发现其嫩枝上,也有密生的水一样柔情的、脆弱的毛,紫红的 梦似的披针形的花,长长的椭圆形的果。 胡杨难道还不是有梦的植物吗? 胡杨梦委实就是绿色的梦。胡杨梦,总幻变在性情独特、文采风流的叶上 胡杨竟可活而一千年不死! 胡杨竟可死而一千年不倒! 胡杨竟可倒而一千年不朽! 作为生命,胡杨终究还是会倒下的。甚至只有倒入沙漠千年不朽的胡杨,更能显 示淬火苦难而后生的真英雄本色。 胡杨难道还不是“精神性”植物吗?而且其不乏黑色的悲壮。 精神成了铮铮铁骨的化身,成了宿命的以生命创造绿的美善行动。 即便作为胡杨的我死了,而我的精神仍在雄起,雄起绿叶婆娑的雄伟形象 精神一一崛起于艰厄,委靡于逸乐,我的胡杨啊 在无法生活的严酷的环境里苍苍绿绿地生长一千年,在无法站立的动荡沙砾里铁 骨铮铮地死而站立一千年,在无法不朽的地方即便变成枯树,即便顷刻变成了 堆碎屑,也要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不折的脊梁,向宇宙洪荒发出最后的长吼,即 便短吼,也要不朽一千年一一胡杨啊! 你本不该成为地球村的英雄树,然而,你却又应该成为地球村的大英雄! 可爱可敬又可叹可悲的雄起着独立精神的胡杨啊! 棵棵胡杨倒下去了,千万棵胡杨站起来,如此的生命景象,如此的精神现象, 在这人的世界,还可能成为现实 (《散文 精选》) 15.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倾注感情于笔端,礼赞胡杨树生命的最髙境界,胡杨树具有悠久的历史, 具有神幻的特点,胡杨的神幻集中体现在呈现的千姿百态。 B.作者写胡杨生长地—一塔里木河流的年降水量低、空气干燥、黄风卷地、酷 热、沙尘暴等恶劣环境,烘托了胡杨的形象,更能突出胡杨的精神 C.作者写胡杨的根、叶、花、果,从正面写它的特点,作者详写其根、其叶, 略写其花、其果,剪裁得当。 D.这篇散文语言很有特色。既使用文言词语,具有典雅美,又运用口语,让人 感到亲切。既运用比喻写出胡杨的各种极具艺术的形态,又运用拟人写出了胡杨 内在的精神品质 E.作者写塔里木河流域的胡杨,联想到“人间男儿”,联想到“英雄”,联想到 “园丁”,联想到“战士”,可谓浮想联翩,充分体现了散文的特点,而胡杨正 是不屈的中国人的象征
谁还能否定一棵棵胡杨不是人间男儿呢?胡杨也一样有泪不轻弹。当然,胡杨一 旦被断臂折腰,在断口处,也会溢出一股清亮的液体,犹如人的伤心泪,这就是 著名的“胡杨泪”。 它的底部长的是窄长的柳叶,中间长的则是圆圆的大杨叶,在顶部,长的竟是椭 圆形的小杨叶。三种树叶很奇怪地同时长在一棵树上,所以人们叫它三叶树。活 着的胡杨,在整个夏天,片片叶子都是纯粹的墨绿,但是一到金秋某天的中午十 二点,假如天上恰好又有太阳,胡杨林就似突然接到了神谕一般,所有树叶都在 那一刻一下子呼啦啦地变得金黄,满树金碧辉煌。 走过胡杨,你还会发现其嫩枝上,也有密生的水一样柔情的、脆弱的毛,紫红的 梦似的披针形的花,长长的椭圆形的果。 胡杨难道还不是有梦的植物吗? ——胡杨梦委实就是绿色的梦。胡杨梦,总幻变在性情独特、文采风流的叶上。 胡杨竟可活而一千年不死! 胡杨竟可死而一千年不倒! 胡杨竟可倒而一千年不朽! 作为生命,胡杨终究还是会倒下的。甚至只有倒入沙漠千年不朽的胡杨,更能显 示淬火苦难而后生的真英雄本色。 胡杨难道还不是“精神性”植物吗?而且其不乏黑色的悲壮。 精神成了铮铮铁骨的化身,成了宿命的以生命创造绿的美善行动。 即便作为胡杨的我死了,而我的精神仍在雄起,雄起绿叶婆娑的雄伟形象。 精神——崛起于艰厄,委靡于逸乐,我的胡杨啊! 在无法生活的严酷的环境里苍苍绿绿地生长一千年,在无法站立的动荡沙砾里铁 骨铮铮地死而站立一千年,在无法不朽的地方即便变成枯树,即便顷刻变成了一 堆碎屑,也要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不折的脊梁,向宇宙洪荒发出最后的长吼,即 便短吼,也要不朽一千年——胡杨啊! 你本不该成为地球村的英雄树,然而,你却又应该成为地球村的大英雄! 可爱可敬又可叹可悲的雄起着独立精神的胡杨啊! 一棵棵胡杨倒下去了,千万棵胡杨站起来,如此的生命景象,如此的精神现象, 在这人的世界,还可能成为现实 吗? (《散文 精选》) 15.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4 分) A.作者倾注感情于笔端,礼赞胡杨树生命的最高境界,胡杨树具有悠久的历史, 具有神幻的特点,胡杨的神幻集中体现在呈现的千姿百态。 B.作者写胡杨生长地——塔里木河流的年降水量低、空气干燥、黄风卷地、酷 热、沙尘暴等恶劣环境,烘托了胡杨的形象,更能突出胡杨的精神。 C.作者写胡杨的根、叶、花、果,从正面写它的特点,作者详写其根、其叶, 略写其花、其果,剪裁得当。 D.这篇散文语言很有特色。既使用文言词语,具有典雅美,又运用口语,让人 感到亲切。既运用比喻写出胡杨的各种极具艺术的形态,又运用拟人写出了胡杨 内在的精神品质。 E.作者写塔里木河流域的胡杨,联想到“人间男儿”,联想到“英雄”,联想到 “园丁”,联想到“战士”,可谓浮想联翩,充分体现了散文的特点,而胡杨正 是不屈的中国人的象征
16.文章题目是“精神的树,神幻的树”,请概括胡杨的精神。(6分) 答7答8分答六9 文章最后两自然段有怎样的作用?请加以分析。(6分) 可爱可敬又可叹可悲的雄起着独立精神的胡杨”能带给人们哪些启示?(6 (10分) 阅读下面这段话,回答问题 图书畅销这一现象的背后反映出人们在阅读方面出现的某种值得注意的价值取 向。在某类读书人群中,阴柔之风过盛,阳刚之气不足,人们对于离奇古怪的小 故事具有很强的猎奇心理,对于雄浑壮丽的大历史却缺乏兴趣。一些出版部门受 利益的驱使,热衷于对历史人物的风流韵事、阴谋权术的渲染,以“戏说”满足 读者的猎奇窥秘心理。也有些人满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品玩,只强调回归传统, 忘记了在“返本”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创新”,忘记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前 提是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自我批判。功利主义的阅读价值取向忽略了人的深层的精 神需求和文化追求,正在误导着年轻一代。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正确的阅读价值取向?请从两个方面简要作 答,每方面不超过20个字:(4分) 答 高中语文教材中,很多文学意象或文化景点常常萦绕于我们的脑际,甚至日 久弥深,不时触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两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分别 写一句话。要求:①展现景点或意象特征,内容得体,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 和反问的修辞手法。(6分) 康桥边城雨巷蜀道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 中的豪情吗 答 七、(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登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站在山巅,可以饱览美景,可以思考人生。于丹教 授登泰山的感悟是“山登绝顶我为峰”。易中天教授的感悟则是:“人生就像登 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要登到山顶,但 要一步一个脚印。” 要求: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用规范汉字书写。资阳市高中2011级第二次 诊断性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A. xiu/su jue man/wan ta/tuo B. mai/man zhuo/zhae she qiao/ke jing/jin D. xiu/chou xue po/pai za/zha)
16.文章题目是“精神的树,神幻的树”,请概括胡杨的精神。(6 分) 答: 17.文章最后两自然段有怎样的作用?请加以分析。(6 分) 答: 18.“可爱可敬又可叹可悲的雄起着独立精神的胡杨”能带给人们哪些启示?(6 分) 答: 六、(10 分) 19.阅读下面这段话,回答问题。 图书畅销这一现象的背后反映出人们在阅读方面出现的某种值得注意的价值取 向。在某类读书人群中,阴柔之风过盛,阳刚之气不足,人们对于离奇古怪的小 故事具有很强的猎奇心理,对于雄浑壮丽的大历史却缺乏兴趣。一些出版部门受 利益的驱使,热衷于对历史人物的风流韵事、阴谋权术的渲染,以“戏说”满足 读者的猎奇窥秘心理。也有些人满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品玩,只强调回归传统, 忘记了在“返本”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创新”,忘记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前 提是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自我批判。功利主义的阅读价值取向忽略了人的深层的精 神需求和文化追求,正在误导着年轻一代。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正确的阅读价值取向?请从两个方面简要作 答,每方面不超过 20 个字:(4 分) 答: 20.高中语文教材中,很多文学意象或文化景点常常萦绕于我们的脑际,甚至日 久弥深,不时触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两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分别 写一句话。要求:①展现景点或意象特征,内容得体,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 和反问的修辞手法。(6 分) 康桥 边城 雨巷 蜀道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 中的豪情吗? 答: 七、(6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登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站在山巅,可以饱览美景,可以思考人生。于丹教 授登泰山的感悟是“山登绝顶我为峰”。易中天教授的感悟则是:“人生就像登 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要登到山顶,但 要一步一个脚印。” 要求: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用规范汉字书写。资阳市高中 2011 级第二次 诊断性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C (A.xiù/sù jué màn/wàn tà/tuò B .mái/mán zhuó/zháo ní/n ì zài C.bì/pì zhē/ shé qiào/ké jìng/jìn D.xiù/chòu xuē pò/pǎi zā/zhā)
2.A(B.蜇一蛰C.梁一粱D.齐一其) 3.D(A.无因果关系,应为“进而”,表递进。B.无可厚非:不能过分责 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应改为“无可非议”。 C.上行下效:行:做;效:仿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 多指不好的事,贬义。D.石破天惊:指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4.B(A.“将镜头对准大山深处和城市底层那些在艰难岁月里肩挑手扛撑起家 庭重担的十二三岁小小少年令人肃然起敬”,句式杂糅并有歧义。C.缺主 语D.搭配不当,“实现……倡导”,动宾搭配不当。) 5.B(“不存在‘同化’现象”,无根据 6.D(A.原文是“一般流行的说法”,选项说法绝对。B.是否与“没有推行过‘语 同音’的政策有关”,原文没有表述,无中生有且强加因果。C原文为不乏“粗 犷古朴,好爽热烈”的特点,曲解文意。) 7.B(A.“成为人口最多的民族”是结果不是原因,因果颠倒。C.“从来不否 定”也就是从来不“同化”,说法太绝对。D.答非所问。) 8.C(赍:携带,拿着) 9.D(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A.动词,担任;介词,替B.副 词,于是;动词,沿袭。C.助词,……的人;助词,表停顿) 10.(1)(在路上)和甘宁相遇的人,以及所属县城的官员,接待甘宁很隆重 丰厚的人,甘宁就与他们结交欢娱;(如果)不这样,甘宁就放任他所带领的人 强夺别人的财产。(交欢:结交,欢娱,1分。尔:这样,1分。所将:所带领 的人,1分。大意,1分) (2)你被主上信任,和我相比哪一个更受信任?我尚且不吝惜生命,凭什么唯 独你怕死呢?(见……于:被,1分;孰与:和……相比,哪一个更,1分;且: 尚且,1分;大意1分) 11.缺点:①少年游侠,为非作歹(或:少年时横行乡里,恣意掠夺)。②性情 暴躁,轻率杀人(或:出尔反尔,射杀厨下儿) 优点:进谏孙权,深谋远虑(或:深谙形势,献策孙权)。④乐观自信,声震关 羽。⑤爱戴下士,分食御赐。⑥忠心耿耿,视死如归。(语言简要,信息准确即 可给分,每点1分,任答对5点,即可满分) 12.蒙闻母言/即豁然意释/自至宁船/笑呼之曰/兴霸/老母待卿食/急上/与蒙俱 还见母/欢宴竟日。(断对两处给1分,每断错两处扣1分) 13(1)这首诗刻画了朴素低调的桂花形象。(答出“朴素低调”1分)桂花颜 色“暗淡轻黄”,体态“轻柔”,生长环境“迹远”,幽静偏僻,香味浓郁。(1 分)诗人抒发了对桂花“的”赞美(喜爱)之情(答出“赞美”或“喜爱”1分), 表达自己淡泊名利,高洁自处的情操(答出“淡泊名利,高洁自处”1分) (2)诗人以议论入词,议论桂花之美。“自是花中第一流”为第一层议论,是 直接赞叹桂花。(1分)“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为第二层议论, 以“梅”“菊”来衬托桂花,侧面赞美桂花。(1分)“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 当年不见收”,为第三层议论,以嗔怪屈原来间接表达桂花之独特。(1分)三 层议论,将自己对桂花的喜爱之情推到极致。(1分) 14.(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3)忧伤以终老(4)潦水尽而寒潭清 (5)一尊还酹江月(6)无案牍之劳形
2.A (B.蜇—蛰 C.梁—粱 D.齐—其) 3.D(A.无因果关系,应为“进而”,表递进。 B.无可厚非:不能过分责 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应改为“无可非议”。 C.上行下效:行:做;效:仿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 多指不好的事,贬义。D.石破天惊:指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4.B (A.“将镜头对准大山深处和城市底层那些在艰难岁月里肩挑手扛撑起家 庭重担的十二三岁小小少年令人肃然起敬”,句式杂糅并有歧义。 C.缺主 语 D.搭配不当,“实现……倡导”,动宾搭配不当。) 5.B(“不存在‘同化’现象”,无根据。) 6.D(A.原文是“一般流行的说法”,选项说法绝对。B.是否与“没有推行过 ‘语 同音’的政策有关”,原文没有表述,无中生有且强加因果。C 原文为不乏“粗 犷古朴,好爽热烈”的特点,曲解文意。) 7.B(A.“成为人口最多的民族”是结果不是原因,因果颠倒。C.“从来不否 定”也就是从来不“同化”,说法太绝对。D.答非所问。) 8.C(赍:携带,拿着) 9.D(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A.动词,担任;介词,替 B.副 词,于是;动词,沿袭。C.助词,……的人;助词,表停顿) 10.(1)(在路上)和甘宁相遇的人,以及所属县城的官员,接待甘宁很隆重、 丰厚的人,甘宁就与他们结交欢娱;(如果)不这样,甘宁就放任他所带领的人 强夺别人的财产。(交欢:结交,欢娱,1 分。尔:这样,1 分。所将:所带领 的人,1 分。大意,1 分) (2)你被主上信任,和我相比哪一个更受信任?我尚且不吝惜生命,凭什么唯 独你怕死呢?(见……于:被,1 分;孰与:和……相比,哪一个更,1 分;且: 尚且,1 分;大意 1 分) 11.缺点:①少年游侠,为非作歹(或:少年时横行乡里,恣意掠夺)。②性情 暴躁,轻率杀人(或:出尔反尔,射杀厨下儿) 优点:进谏孙权,深谋远虑(或:深谙形势,献策孙权)。④乐观自信,声震关 羽。⑤爱戴下士,分食御赐。⑥忠心耿耿,视死如归。(语言简要,信息准确即 可给分,每点 1 分,任答对 5 点,即可满分) 12.蒙闻母言/即豁然意释/自至宁船/笑呼之曰/兴霸/老母待卿食/急上/与蒙俱 还见母/欢宴竟日。(断对两处给 1 分,每断错两处扣 1 分) 13(1)这首诗刻画了朴素低调的桂花形象。(答出“朴素低调”1 分)桂花颜 色“暗淡轻黄”,体态“轻柔”,生长环境“迹远”,幽静偏僻,香味浓郁。(1 分)诗人抒发了对桂花“的”赞美(喜爱)之情(答出“赞美”或“喜爱”1 分), 表达自己淡泊名利,高洁自处的情操(答出“淡泊名利,高洁自处”1 分)。 (2)诗人以议论入词,议论桂花之美。“自是花中第一流”为第一层议论,是 直接赞叹桂花。(1 分)“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为第二层议论, 以“梅”“菊”来衬托桂花,侧面赞美桂花。(1 分)“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 当年不见收”,为第三层议论,以嗔怪屈原来间接表达桂花之独特。(1 分)三 层议论,将自己对桂花的喜爱之情推到极致。(1 分) 14.(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3)忧伤以终老(4)潦水尽而寒潭清 (5)一尊还酹江月(6)无案牍之劳形
(⑦)猿鸣三声泪沾裳(8)士不可以不弘毅(每句1分,有错字、别字、添字、 少字,即不得分) 15.AE(A胡杨的神幻集中体现在身处恶劣环境表现出的非凡生命力。E“胡杨 正是不屈的中国人的象征”错。) 16.①不竭的生命追求和无所畏惧,至死不渝的坚守。②淬火苦难的真英雄本色, 对自身价值的体认、肯定和塑造。③对绿色之梦的永不忘怀、孕育和呵护。(每 点2分) 17.①直抒胸臆,抒发对胡杨由衷的赞美之情。②深化主旨,由树及人。由胡杨 的生命景象、精神现象联想到人,文章更有厚度。③反问作结,令人深思,令人 震撼。“在这人的世界,这可能成为现实吗?”让读者在赞美胡杨精神的同时, 反观人类,耐人寻味。 18.答题角度举例:①要能直面困境②要坚强不屈③要坚守梦想(一个方面的启 示,言之有据,即给2分) 19.①摒弃猎奇的小故事,热衷雄伟的大历史。(或:摒弃阴柔之风,注重阳刚 之气。)(2分)②回归传统文化,更应积极创新。(或:摒弃功利思想,注重 深层精神文化追求。)(2分) 20.(1)康桥,你的明净艳丽,你的温婉灵动,你的宁静神秘,不正好唤醒了 我生命的觉悟吗?(2)雨巷,你的悠长寂寥,你的哀怨与彷徨,你的凄清与惆 怅,不正好氤氲出我内心的伤感吗?(每句3分) 21.参考四川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 文言参考译文 甘宁,年轻时有气力,喜爱游侠,招集一批轻薄少年,担任了他们的首领。他们 常成群结队聚在一起,携弓带剑,头插鸟羽,身佩铃铛,百姓一听到铃声,就知 道是甘宁来了。在路上和甘宁相遇的人,以及所属县城的官员,接待甘宁接待得 周到的人,甘宁就与他们结交欢娱:否则,甘宁就放任他所带领的轻薄少年强夺 别人的财产。到了二十多岁,停止这种举动不抢劫之后,甘宁读了不少诸子百家 的著作,于是去依附刘表,就住在南阳。不被刘表晋升任用,后来又转而依附黄 祖,黄祖又以普通人对待他 于是,甘宁就归附了吴国。周瑜、吕蒙共同推荐,孙权也看重他。甘宁献计说: “如今汉朝的国运日益衰微,曹操更加骄傲专横,终会篡夺帝位。南方荆州之地, 山势便利,江河畅通,实在是我们吴国西边的好地方。我观察刘表,他考虑问题 并不长远,儿子更加无能,不是能继承传授基业的人。主上应当尽早谋取荆州, 不能落在曹操的后面。图谋他的计划,第一步应该先拿下黄祖。您今带兵前去, 必定能够获胜。一旦打败黄祖军队,大张旗鼓向西进军,在西面占据楚关,势力 更加扩大,就可以逐渐谋取巴蜀了。”孙权十分赞许他的意见。孙权于是向西进 军,果然擒获了黄祖,俘虏了他的全部兵士 以后甘宁又随鲁肃镇守益阳,抵抗关羽的进攻。关羽亲自挑选精锐兵士五千人, 说要在夜里涉水渡河。甘宁当时只有三百兵士,便说:“可再给我增加五百兵士, 我前去对付关羽,保证关羽一听见我咳嗽的声音,就不敢渡河,渡过河就会全部 被我军捉拿。”鲁肃便挑选了一千兵士加给甘宁,甘宁便连夜前往。关羽听说甘 宁来了,就停下不再渡河,扎下营寨。孙权嘉奖甘宁的功劳,任他为西陵太守, 后来曹操出兵濡须,甘宁为前部督,受命出击敌人的前锋部队。孙权专门赏赐米 酒和很多菜肴,甘宁便计算着将这些酒菜分赐给手下一百多人吃。吃完后,甘宁 先用银碗斟酒,自己喝了两碗,才斟酒给他的都督。都督伏下身子,不肯立即接
(7)猿鸣三声泪沾裳(8)士不可以不弘毅(每句 1 分,有错字、别字、添字、 少字,即不得分) 15.AE (A 胡杨的神幻集中体现在身处恶劣环境表现出的非凡生命力。E“胡杨 正是不屈的中国人的象征”错。) 16.①不竭的生命追求和无所畏惧,至死不渝的坚守。②淬火苦难的真英雄本色, 对自身价值的体认、肯定和塑造。③对绿色之梦的永不忘怀、孕育和呵护。(每 点 2 分) 17.①直抒胸臆,抒发对胡杨由衷的赞美之情。②深化主旨,由树及人。由胡杨 的生命景象、精神现象联想到人,文章更有厚度。③反问作结,令人深思,令人 震撼。“在这人的世界,这可能成为现实吗?”让读者在赞美胡杨精神的同时, 反观人类,耐人寻味。 18.答题角度举例:①要能直面困境②要坚强不屈③要坚守梦想(一个方面的启 示,言之有据,即给 2 分) 19.①摒弃猎奇的小故事,热衷雄伟的大历史。(或:摒弃阴柔之风,注重阳刚 之气。)(2 分)②回归传统文化,更应积极创新。(或:摒弃功利思想,注重 深层精神文化追求。)(2 分) 20.(1)康桥,你的明净艳丽,你的温婉灵动,你的宁静神秘,不正好唤醒了 我生命的觉悟吗?(2)雨巷,你的悠长寂寥,你的哀怨与彷徨,你的凄清与惆 怅,不正好氤氲出我内心的伤感吗? (每句 3 分) 21.参考四川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 文言参考译文 甘宁,年轻时有气力,喜爱游侠,招集一批轻薄少年,担任了他们的首领。他们 常成群结队聚在一起,携弓带剑,头插鸟羽,身佩铃铛,百姓一听到铃声,就知 道是甘宁来了。在路上和甘宁相遇的人,以及所属县城的官员,接待甘宁接待得 周到的人,甘宁就与他们结交欢娱;否则,甘宁就放任他所带领的轻薄少年强夺 别人的财产。到了二十多岁,停止这种举动不抢劫之后,甘宁读了不少诸子百家 的著作,于是去依附刘表,就住在南阳。不被刘表晋升任用,后来又转而依附黄 祖,黄祖又以普通人对待他。 于是,甘宁就归附了吴国。周瑜、吕蒙共同推荐,孙权也看重他。甘宁献计说: “如今汉朝的国运日益衰微,曹操更加骄傲专横,终会篡夺帝位。南方荆州之地, 山势便利,江河畅通,实在是我们吴国西边的好地方。我观察刘表,他考虑问题 并不长远,儿子更加无能,不是能继承传授基业的人。主上应当尽早谋取荆州, 不能落在曹操的后面。图谋他的计划,第一步应该先拿下黄祖。您今带兵前去, 必定能够获胜。一旦打败黄祖军队,大张旗鼓向西进军,在西面占据楚关,势力 更加扩大,就可以逐渐谋取巴蜀了。”孙权十分赞许他的意见。孙权于是向西进 军,果然擒获了黄祖,俘虏了他的全部兵士。 以后甘宁又随鲁肃镇守益阳,抵抗关羽的进攻。关羽亲自挑选精锐兵士五千人, 说要在夜里涉水渡河。甘宁当时只有三百兵士,便说:“可再给我增加五百兵士, 我前去对付关羽,保证关羽一听见我咳嗽的声音,就不敢渡河,渡过河就会全部 被我军捉拿。”鲁肃便挑选了一千兵士加给甘宁,甘宁便连夜前往。关羽听说甘 宁来了,就停下不再渡河,扎下营寨。孙权嘉奖甘宁的功劳,任他为西陵太守。 后来曹操出兵濡须,甘宁为前部督,受命出击敌人的前锋部队。孙权专门赏赐米 酒和很多菜肴,甘宁便计算着将这些酒菜分赐给手下一百多人吃。吃完后,甘宁 先用银碗斟酒,自己喝了两碗,才斟酒给他的都督。都督伏下身子,不肯立即接
酒碗。甘宁拿过一把雪白的刀放在膝上,呵斥都督说:“你被主上信任,和我相 比哪一个更受信任?我尚且不惜生命,凭什么唯独你怕死呢?”都督见甘宁满脸 怒气,立即起身行礼端酒,并给兵士们通通斟上一银碗酒。到了二更时,大家口 里衔着竹枚,出击杀敌。敌人终于败退。甘宁的地位更加贵重,又给他增加了二 千兵员。 甘宁厨房中一个仆人有过错,逃走投奔吕蒙。吕蒙怕甘宁把仆人杀了,有意不马 上送还。以后甘宁带着礼物来拜见吕蒙的母亲,才送出那个仆人还给甘宁。甘宁 答应吕蒙不杀仆人。过了一会儿回到船上,甘宁将仆人绑在桑树上,亲自拉开弓 箭射死了仆人。吕蒙大怒,擂鼓集合士兵,要上船攻杀甘宁。甘宁听说后,故意 躺在船上不起来。吕蒙的母亲光着脚出来劝吕蒙说:“主上待你如同骨肉,把军 国大事托付给你,哪里能因为私怨而就想攻杀甘宁?甘宁若是死了,纵然主上不 责问,你作为臣下这么去做也是非法的。”吕蒙听了母亲的话,豁然醒悟,怒意 顿时消释,他独自来到甘宁船上,笑着招呼甘宁说:“兴霸,老母亲等你吃饭呢, 赶快上来!”甘宁与吕蒙都回来见吕蒙母亲,欢宴一整天
酒碗。甘宁拿过一把雪白的刀放在膝上,呵斥都督说:“你被主上信任,和我相 比哪一个更受信任?我尚且不惜生命,凭什么唯独你怕死呢?”都督见甘宁满脸 怒气,立即起身行礼端酒,并给兵士们通通斟上一银碗酒。到了二更时,大家口 里衔着竹枚,出击杀敌。敌人终于败退。甘宁的地位更加贵重,又给他增加了二 千兵员。 甘宁厨房中一个仆人有过错,逃走投奔吕蒙。吕蒙怕甘宁把仆人杀了,有意不马 上送还。以后甘宁带着礼物来拜见吕蒙的母亲,才送出那个仆人还给甘宁。甘宁 答应吕蒙不杀仆人。过了一会儿回到船上,甘宁将仆人绑在桑树上,亲自拉开弓 箭射死了仆人。吕蒙大怒,擂鼓集合士兵,要上船攻杀甘宁。甘宁听说后,故意 躺在船上不起来。吕蒙的母亲光着脚出来劝吕蒙说:“主上待你如同骨肉,把军 国大事托付给你,哪里能因为私怨而就想攻杀甘宁?甘宁若是死了,纵然主上不 责问,你作为臣下这么去做也是非法的。”吕蒙听了母亲的话,豁然醒悟,怒意 顿时消释,他独自来到甘宁船上,笑着招呼甘宁说:“兴霸,老母亲等你吃饭呢, 赶快上来!”甘宁与吕蒙都回来见吕蒙母亲,欢宴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