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县中学高2009级高三学段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教师版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分别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第卷(共33分) 本卷共11个小题,每题3分,共33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不相同的项是(C分别读d/tisu/ shuo zi/qiA分别读ze/ zha jie/jbi /pibu/buB项分别读meng/ meng Jlao/ JIao po/ po JIao/jaoC∥/sD项分别读te /tie di/di zeng/zeng gao/gao A、咋舌/咋呼诘难/借屈聱牙秕政/仳离哺育/逮捕 B、蒙骗蒙尘矫情/骄兵必败糟粕/琥珀佼好/娇妍 C、提防/提醒溯源/横槊赋诗汰渍/沙碛祠堂/伺机 D、妥帖/请帖谛听瓜熟蒂落增加/憎恶缟素/竹篙 2、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BA项暴冷门-爆冷门C项落睍胡-络腮胡亲睐-青睐彬彬有理-彬彬有礼D 项捅篓子一捅娄子成群结对-成群结队) A、暴冷门黄连凑合斐然成章B、接合部跋山涉水宣泄阴凉 C、落腮胡蹉跎亲睐彬彬有理D、捅篓子成群结对参与联袂 3、下列各项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D平易近人:①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②(文字)浅显,容易 了解。A忍痛割爱任着痛割弃自己的心爱之物。表示被迫舍弃心爱的东西。而颐和园并非老张的东西。B独善其身:原 指搞好自己的修养。现多指只顾自己不顾大局、不管他人。C登堂入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识或者技艺达到 了相当高的水平。) A、08北京奧运会颇具吸引力,老张国庆期间到京旅游,为了参观“鸟巢”“水立方”等体育场馆,原拟 游览颐和园等景点的安排都只好忍痛割爱,无暇游览了
1 达县中学高 2009 级高三学段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教师版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页。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分别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第Ι卷(共 33 分) 本卷共 11 个小题,每题 3 分,共 33 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是(C 分别读 dī/tí sù/shuò zì/qìA 分别读 zé/zhā jié/jí bǐ /pǐ bǔ/bǔ B 项分别读 mēng/méng jiáo/jiāo pò/pò jiǎo/jiāo cí/sìD 项分别读 tiē /tiě dì/dì zēng/zēng gǎo/gāo) A、咋.舌/咋.呼 诘.难/佶.屈聱牙 秕.政/仳.离 哺.育/逮捕. B、蒙.骗/蒙.尘 矫.情/骄.兵必败 糟粕./琥珀. 佼.好/娇.妍 C、提.防/提.醒 溯.源/横槊.赋诗 汰渍./沙碛. 祠.堂/伺.机 D、妥帖./请帖. 谛.听/瓜熟蒂.落 增.加/憎.恶 缟.素/竹篙. 2、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 A 项暴冷门–爆冷门 C 项落腮胡–络腮胡 亲睐–青睐 彬彬有理–彬彬有礼 D 项捅篓子–捅娄子 成群结对–成群结队) A、暴冷门 黄连 凑合 斐然成章 B、接合部 跋山涉水 宣泄 阴凉 C、落腮胡 蹉跎 亲睐 彬彬有理 D、捅篓子 成群结对 参与 联袂 3、下列各项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D.平易近人:①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②(文字)浅显,容易 了解。A 忍痛割爱:任着痛割弃自己的心爱之物。表示被迫舍弃心爱的东西。而颐和园并非老张的东西。B 独善其身:原 指搞好自己的修养。现多指只顾自己不顾大局、不管他人。C 登堂入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识或者技艺达到 了相当高的水平。) A、08 北京奥运会颇具吸引力,老张国庆期间到京旅游,为了参观“鸟巢”“水立方”等体育场馆,原拟 游览颐和园等景点的安排都只好忍痛割爱 ....,无暇游览了
B、华尔街金融风暴重挫欧美等国的经济,由于中国政府坚持可控的市场经济,使得中囯经济能够独善其 身,显出一片绚丽的亮色 C、让教师成为社会最富有的人群之一,相信没有多少人反对,但如果让“校服费”“网校费”“择校费” 等名目登堂入室,那就有些不入流了。 D季羨林先生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佛教,又从佛教的传播和发展角度勾勒了中印两国文化交流的轨迹,其 论述逻辑分明,文字平易近人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范畴”除了“范围”义外,还有"领域”的意思, 比如例句:应当把可查明的事实与个人的意见这两个范畴区分淸楚;“中止”强调"中途停止″,而“终止″则指“结 束;停止”;"连续”指一个接一个,“持续”指延续不断。比如:两国文化交流已经持续了一千多年。)) ①有着50多年历史的老国企——达州纺织厂正式启动整体搬迁,老厂区今后将纳入南城高档工业商务 区,建成以中高收入家庭为服务对象的商住区 ②爆炸事件发生后,巴基斯坦受塔利班控制的激进组织发表声明,宣布6月29日签署的停火协 ③温家宝总理日前在访问俄罗斯时说,中国经济已经有30年超过9%的经济增长速度。为使经 济 保持平稳、较快、协调、健康发展,必须注意防止经济増长由偏快转冋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 性上涨转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 A.范畴中止连续持续 B.范围终止连续持续 C.范畴终止持续连续 D.范围中止持续连续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句是(DA.项表意不明,“演好戏″有“演好戏”和“演好/戏”两种理解B.“围 绕……”“以…….为主题”;句式杂糅,C句“改善……时间”动宾搭配不当 A.在戏曲艺术不景气的形势下,作为全国著名的艺术院团要带头出精品,演好戏,赢得观众,占领 市场,弘扬民族文化。 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
2 B、华尔街金融风暴重挫欧美等国的经济,由于中国政府坚持可控的市场经济,使得中国经济能够独善其 ... 身.,显出一片绚丽的亮色。 C、让教师成为社会最富有的人群之一,相信没有多少人反对,但如果让“校服费”“网校费”“择校费” 等名目登堂入室 ....,那就有些不入流了。 D 季羡林先生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佛教,又从佛教的传播和发展角度勾勒了中印两国文化交流的轨迹,其 论述逻辑分明,文字平易近人。 .....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范畴”除了“范围”义外,还有“领域”的意思, 比如例句:应当把可查明的事实与个人的意见这两个范畴区分清楚 ;“中止”强调“中途停止”,而“终止”则指“结 束;停止”;“连续”指一个接一个,“持续”指延续不断。比如:两国文化交流已经持续了一千多年。) ) ①有着 50 多年历史的老国企——达州纺织厂正式启动整体搬迁,老厂区今后将纳入南城高档工业商务 区 ,建成以中高收入家庭为服务对象的商住区。 ②爆炸事件发生后,巴基斯坦受塔利班控制的激进组织发表声明,宣布 6 月 29 日签署的停火协 议。 ③温家宝总理日前在访问俄罗斯时说,中国经济已经有 30 年超过 9%的经济增长速度。为使经 济 保持平稳、较快、协调、健康发展,必须注意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 性上涨转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 A.范畴 中止 连续 持续 B.范围 终止 连续 持续 C.范畴 终止 持续 连续 D.范围 中止 持续 连续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 A.项表意不明,“演好戏”有“演/好戏”和“演好/戏”两种理解 B. “围 绕……”“以……为主题”;句式杂糅,C 句“改善……时间”动宾搭配不当。) A.在戏曲艺术不景气的形势下,作为全国著名的艺术院团要带头出精品,演好戏,赢得观众,占领 市场,弘扬民族文化。 B.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
征集原创性诗词。 C酸奶比鲜奶更容易消化吸收,它特有的益生菌能够以足够数量直达肠道,并保持更持久的活性,有 效改善食物的胃肠通过时间。 D.据美联社报道,在国会占多数的民主党还希望在金融救援计划中增加降低已破产贷款购房者的每 月还款金额、限制受该计划救助的金融机构高管的收入等条款。 、(9分,每小题3分)阅渎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海洋忧思录(节选)陈宗明 世界人口的60%居住在离海岸线100千米的范围内,10个最大的城市中有9个是海滨城市。人类不 断地将污水、废渣、化学物品、化肥等倾入海洋大多数国家把海洋当做污水排放场海洋污染已达到了灾 难性的程度。其中的有毒物质杀死鱼、海鸟和海洋植物而营养物质则导致海藻大量滋生从而窒息其他的 海洋生物整个海岸生态系统已遭到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如由于数年来硫化氢及其他污染物质的大量集聚, 死海里90%的水域已不能存活任何生命。 以世界最大的内海—面积为250万平方千米的地中海为例它每年要接纳沿岸11个国家排入的30 亿立方米废水和超过5亿吨垃圾废抖仅沿岸60家大型炼油厂和上百座燃油热电厂毎年向海里排放的化 学有毒废物就达350万吨被雨水或河水直接冲入海里的危险废物达300多种包括汞、铅、锌等重金属 和碳氢。地中海海域石油运输航道占全世界的1/3,邻海13个国家拥有58个石油港口使地中海成为世 界上海运最为繁忙的地方每年约有65万吨原油泄露。地中海海滩毎年游客有3.17亿人次。联合国环境 规划署的报告称数十个意大利海滩和1/10的法国海滩达不到欧盟规定的清洁标准,致使意大利政府毎 年要拿出100亿里拉的资金来保护地中海生态环境。 我国的沿海地区承载着全国40%的人口,50%的大中城市创造了60%以上的国民经济产值 与之相对应我国近岸总体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四大海区以东海、渤海污染最重黄海次之南海为轻
3 征集原创性诗词。 C.酸奶比鲜奶更容易消化吸收,它特有的益生菌能够以足够数量直达肠道,并保持更持久的活性,有 效改善食物的胃肠通过时间。 D. 据美联社报道,在国会占多数的民主党还希望在金融救援计划中增加降低已破产贷款购房者的每 月还款金额、限制受该计划救助的金融机构高管的收入等条款。 二、(9 分,每小题 3 分)阅渎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海洋忧思录(节选) 陈宗明 世界人口的 60%居住在离海岸线 100 千米的范围内,10 个最大的城市中有 9 个是海滨城市。人类不 断地将污水、废渣、化学物品、化肥等倾入海洋,大多数国家把海洋当做污水排放场,海洋污染已达到了灾 难性的程度。其中的有毒物质杀死鱼、海鸟和海洋植物,而营养物质则导致海藻大量滋生从而窒息其他的 海洋生物,整个海岸生态系统已遭到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如由于数年来硫化氢及其他污染物质的大量集聚, 死海里 90%的水域已不能存活任何生命。 以世界最大的内海——面积为 250 万平方千米的地中海为例,它每年要接纳沿岸 11 个国家排入的 30 亿立方米废水和超过 5 亿吨垃圾废抖,仅沿岸 60 家大型炼油厂和上百座燃油热电厂每年向海里排放的化 学有毒废物就达 350 万吨,被雨水或河水直接冲入海里的危险废物达 300 多种,包括汞、铅、锌等重金属 和碳氢。地中海海域石油运输航道占全世界的 1/3,邻海 13 个国家拥有 58 个石油港口,使地中海成为世 界上海运最为繁忙的地方,每年约有 65 万吨原油泄露。地中海海滩每年游客有 3.17 亿人次。联合国环境 规划署的报告称,数十个意大利海滩和 1/10 的法国海滩达不到欧盟规定的清洁标准,致使意大利政府每 年要拿出 100 亿里拉的资金来保护地中海生态环境。 我国的沿海地区承载着全国 40%的人口,50%的大中城市,创造了 60%以上的国民经济产值。 与之相对应,我国近岸总体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四大海区以东海、渤海污染最重,黄海次之,南海为轻
专家警告渤海的环境污染已达临界点如再不采取措施控制污染,十几年后这里将成为“死海"。到那 时即使不再排入一滴污水单靠其与外界水体交换恢复清洁至少需要200年的时间。 污染造成最直接的影响是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大量污染物的长期箮加影响下舟山渔场生 态环境已呈现明显劣变虽然经国家硬性规定渔场“休渔″三年后带鱼资源在低水平上回升但渔业资 整体呈衰退趋势。局部海域中一些对污染物敏感的资源种类逐渐减少、消失现有的蛴鱼、白虾产 卵场已形不成生产规模鲩鱼的产卵场外移镇海沿岸的蟹苗基地大部分绝迹. 海洋污染影响了海洋生物,而通过食物链最终又危害了人类自己。海流将DDT农药、PCBS(多氯 联苯以及其他几千种化学物质带到世界各地最终岀现在我们饭桌上的美味海鲜里。科学家甚至在居 住于北极远离任何工业区的妇女乳汁中发现了氯的成分。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无论在陆地还是在海洋受害最深的将是位于生态系统最高层的人类。海洋孕 育了地球上的生命也孕育了地球上的文明。由于地球本身时海洋的依赖反过来海洋也极大地影响到地 球上的气候、环境与人类的生活。 6、下列对文中有关海洋污染的原因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B(“营养物质导致海藻大量滋生”不是污染 的原因而是污染的结果)) A大多数国家把海洋当做污水排放场。B.营养物质导致海藻大量滋生。 C石油运输过程中的原油泄露。 D开展旅游业使海洋清洁遭受破坏。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C(A项中“最大的城市是海滨城市”的说法太绝 对B项中不仅仅是“硫化氢污染”的问题,D项中原文是说如再不采取措施控制污染十几年后渤海将成为"死海”) A世界上的人口大多居住在离海岸线很近的范围内最大的城市是海滨城市。 B由于数年来大量的硫化氢污染死海里90%的水域已不能存活任何生命。 C我国沿海地区创造了60%以上的国民经济产值与之相对应的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 D我国近岸总体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专家预计十几年后渤海将成为“死海
4 专家警告:渤海的环境污染已达临界点,如再不采取措施控制污染,十几年后这里将成为“死海”。到那 时,即使不再排入一滴污水,单靠其与外界水体交换恢复清洁至少需要 200 年的时间。 污染造成最直接的影响是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大量污染物的长期叠加影响下,舟山渔场生 态环境已呈现明显劣变,虽然经国家硬性规定渔场“休渔”三年后,带鱼资源在低水平上回升,但渔业资 源整体呈衰退趋势。局部海域中一些对污染物敏感的资源种类逐渐减少、消失,现有的蛴鱼、白虾产 卵场已形不成生产规模,鲩鱼的产卵场外移,镇海沿岸的蟹苗基地大部分绝迹。 海洋污染影响了海洋生物,而通过食物链最终又危害了人类自己。海流将 DDT 农药、PCBS(多氯 联苯)以及其他几千种化学物质带到世界各地,最终出现在我们饭桌上的美味海鲜里。科学家甚至在居 住于北极远离任何工业区的妇女乳汁中发现了氯的成分。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无论在陆地还是在海洋,受害最深的将是位于生态系统最高层的人类。海洋孕 育了地球上的生命,也孕育了地球上的文明。由于地球本身时海洋的依赖,反过来海洋也极大地影响到地 球上的气候、环境与人类的生活。 6、下列对文中有关海洋污染的原因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B(“营养物质导致海藻大量滋生”不是污染 的原因,而是污染的结果)) A.大多数国家把海洋当做污水排放场。 B.营养物质导致海藻大量滋生。 C.石油运输过程中的原油泄露。 D.开展旅游业使海洋清洁遭受破坏。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C(A 项中“最大的城市是海滨城市”的说法太绝 对,B 项中不仅仅是“硫化氢污染”的问题,D 项中原文是说如再不采取措施控制污染,十几年后渤海将成为“死海”)) A.世界上的人口大多居住在离海岸线很近的范围内,最大的城市是海滨城市。 B.由于数年来大量的硫化氢污染,死海里 90%的水域已不能存活任何生命。 C.我国沿海地区创造了 60%以上的国民经济产值,与之相对应的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 D.我国近岸总体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专家预计十几年后渤海将成为“死海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D(A项中说的把污水、废渣、化学物品、化肥等倾入海洋, 这是人为的破坏并不是现代工业必然带来的负面影响。B项中说破坏了海洋生态人类付出巨大的代价是必然的,但说 是"同等的”缺乏依据。C项中说渔民将无法以捕鱼为生是对的,但断言"渔民将无法生存”缺乏依据) 污水、废渣、化学物品、化肥等倾λ海洋使海洋遭受破坏这是现代工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无数事实证明人类正在依赖海洋获得巨大的利益冋时也为海洋遭受破坏付岀了同等的代价 C海洋污染最直接的反应是渔业资源遭受破坏一些对污染物敏感的资源种类逐渐减少、消失渔民 将无法生存 D地球依赖海洋海洋也极大地影响到地球上的气候、环境与人类的生活保护海洋是在保护地球也 是在保护人类自身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杨洪字季休,犍为武阳人也。【杨洪,字季休,犍为武阳人。】先主定蜀,太守李严命为功曹。【先 主定蜀后,犍为太守李严任杨洪为功曹。】严欲徙郡治舍,洪固谏不听,遂辞功曹,请退。【李严要搬迁 郡府建制房舍,杨洪竭力进谏劝阻。李严不听,杨洪就辞去功曹,请求退职。】严欲荐洪于州,为蜀郡 从事。【(之后)李严又想推荐杨洪到州府做事,任蜀郡从事。】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 亮以问洪。【先主争夺汉中时,写急信要求发兵,军师将军诸葛旯冋杨朕询向此。洪日:汉中则盃 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杨洪说:“汉中是益州的咽喉之要地,存亡 之关键,若无汉中也就无蜀地,(魏军屯兵汉中),这是家门口的祸害。】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 运,发兵何疑?【现在争夺汉中之事,男子应参战,女子应运粮,发兵还有什么犹豫呢"。】时蜀郡太 守法正从先主北行 是表洪领蜀郡太守,众事皆办,遂使即真。【当时蜀郡太守法正跟随刘备北行 诸葛亮于是上表让杨洪代理蜀郡太守。他在代理期间,把各项事务都办理得很好,于是变代理为正式职 务。】 先主既称尊号,征吴不克,还住永安。【先主刘备称帝号后,征讨东吴没有获胜,退驻永安。】汉嘉 太守黄元素为诸葛亮所不善,闻先主疾病,惧有后患,举郡反,烧临邛城。【汉嘉太守黄元一向不被诸 葛亮重用,听说先主得了重病,唯恐时局有变而对自己不利,便带领全郡反叛,火烧临邛城。】时亮东 行省疾,成都单虚,是以元益无所惮。【当时,诸葛亮正东往永安探望先主,成都朝廷势单力薄,黄元 因此更加肆无忌惮。】洪即启太子,遺其亲兵,使将军陈智、郑绰讨元。【杨洪立即启奏太孑刘禅,请求 派遣皇室亲兵让将军陈壑(hu)、郑绰率军讨伐黄元】众议以为元若不能围成都,当由越樹据南中.【众 官员议论此事时,都认为黄元如果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围攻成都,就会经由越欂占据南中地区。】洪曰 元素信凶暴,无他恩信,何能办此?【杨洪说:“黄元一向性情凶暴,毫无恩信,不得人心,怎么能 占据南中呢?】不过乘水东下,冀主上平安,面缚归死;如其有异,奔吴求活耳。【他只能乘水东下, 借口希望主上病体安康,愿意赴永安投降请罪,这样一旦有变异,就投奔吴国求条活路罢了。】敕、 绰但于南安峡口遮,即便得矣。【告诉陈智、郑绰二位将军,只要在南安峡口埋伏拦击,就定会抓住黄 元”】智、绰承洪言,果生获元。)【陈留、郑绰按杨洪的吩咐办,果然活捉了黄元。】 五年,丞相亮北往汉中,欲用张裔为留府长史,问洪何如?【建兴五年(公元227年),丞相诸葛 亮北驻汉中,想用张裔为留府长史,问杨洪怎么样。】洪对日:“裔天姿明察,长于治剧,才诚堪之,然 5
5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D(A 项中说的把污水、废渣、化学物品、化肥等倾入海洋, 这是人为的破坏,并不是现代工业必然带来的负面影响。B 项中说破坏了海洋生态,人类付出巨大的代价是必然的,但说 是“同等的”缺乏依据。C 项中说渔民将无法以捕鱼为生是对的,但断言“渔民将无法生存”缺乏依据)) A.污水、废渣、化学物品、化肥等倾入海洋,使海洋遭受破坏,这是现代工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B.无数事实证明,人类正在依赖海洋获得巨大的利益,同时也为海洋遭受破坏付出了同等的代价。 C.海洋污染最直接的反应是渔业资源遭受破坏,一些对污染物敏感的资源种类逐渐减少、消失,渔民 将无法生存。 D.地球依赖海洋,海洋也极大地影响到地球上的气候、环境与人类的生活,保护海洋是在保护地球,也 是在保护人类自身。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1 题。 杨洪字季休,犍为武阳人也。【杨洪,字季休,犍为武阳人。】先主定蜀,太守李严命为功曹。【先 主定蜀后,犍为太守李严任杨洪为功曹。】严欲徙郡治舍,洪固谏不听,遂辞功曹,请退。【李严要搬迁 郡府建制房舍,杨洪竭力进谏劝阻。李严不听,杨洪就辞去功曹,请求退职。】严欲荐洪于州,为蜀郡 从事。【(之后)李严又想推荐杨洪到州府做事,任蜀郡从事。】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 亮以问洪。【先主争夺汉中时,写急信要求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向杨洪询问此事。】洪曰:“汉中则益 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杨洪说:“汉中是益州的咽喉之要地,存亡 之关键,若无汉中也就无蜀地,(魏军屯兵汉中),这是家门口的祸害。】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 运,发兵何疑? 【 现在争夺汉中之事,男子应参战,女子应运粮,发兵还有什么犹豫呢”。】”时蜀郡太 守法正从先主北行,亮于是表洪领蜀郡太守,众事皆办,遂使即真。【当时蜀郡太守法正跟随刘备北行, 诸葛亮于是上表让杨洪代理蜀郡太守。他在代理期间,把各项事务都办理得很好,于是变代理为正式职 务。】 先主既称尊号,征吴不克,还住永安。【先主刘备称帝号后,征讨东吴没有获胜,退驻永安。】汉嘉 太守黄元素为诸葛亮所不善,闻先主疾病,惧有后患,举郡反,烧临邛城。【汉嘉太守黄元一向不被诸 葛亮重用,听说先主得了重病,唯恐时局有变而对自己不利,便带领全郡反叛,火烧临邛城。】时亮东 行省疾,成都单虚,是以元益无所惮。【当时,诸葛亮正东往永安探望先主,成都朝廷势单力薄,黄元 因此更加肆无忌惮。】洪即启太子,遣其亲兵,使将军陈曶、郑绰讨元。【杨洪立即启奏太子刘禅,请求 派遣皇室亲兵,让将军陈曶(hū)、郑绰率军讨伐黄元 】众议以为元若不能围成都,当由越嶲据南中.【众 官员议论此事时,都认为黄元如果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围攻成都,就会经由越嶲占据南中地区。】洪曰: “元素信凶暴,无他恩信,何能办此? 【杨洪说:“黄元一向性情凶暴,毫无恩信,不得人心,怎么能 占据南中呢? 】不过乘水东下,冀主上平安,面缚归死;如其有异,奔吴求活耳。【他只能乘水东下, 借口希望主上病体安康,愿意赴永安投降请罪,这样一旦有变异,就投奔吴国求条活路罢了。】敕曶、 绰但于南安峡口遮,即便得矣。【告诉陈曶、郑绰二位将军,只要在南安峡口埋伏拦击,就定会抓住黄 元。” 】”曶、绰承洪言,果生获元。)【陈曶、郑绰按杨洪的吩咐办,果然活捉了黄元。】 五年,丞相亮北往汉中,欲用张裔为留府长史,问洪何如? 【建兴五年(公元 227 年),丞相诸葛 亮北驻汉中,想用张裔为留府长史,问杨洪怎么样。】洪对曰:“裔天姿明察,长于治剧,才诚堪之,然
性不公平,恐不可专任,不如留向朗。【杨洪回答;“张裔天赋聪明,思想敏锐,善于处理繁重复杂的事 务,其才能确实可以胜任留府长史;然而他的品性不够公正无私,恐怕不能主事,不能独当一面。我以 为不如留用向朗为长史】朗情伪差少,裔随从目下,效其器能,于事两善。【向朗比较忠诚正直,张裔 协从他工作,也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对国事,对他们〓人都有益处。”】”初,裔少与洪亲善,裔流放 在吴,洪临裔郡.【当初,张裔在少年时与杨洪关系亲密。张裔流放在东吴时,杨洪到张裔原来所在的 郡府任职。】裔子郁给郡吏,微过受罚,不特原假。【张裔的儿孑张郁在供给郡吏方面,曾因一点小过失 受到杨洪的处罚,杨洪并不徇私情而特别宽容他。】裔后还闻之,深以为恨,与洪情好有损。【张裔从东 吴返回蜀汉后听说这件事,便耿耿于怀,与杨洪的友情就不如以前了。】及洪见亮出,至裔许,具说所 言。【到诸葛亮岀成都赴汉中后,杨洪来到张裔府第,把他对诸葛亮所说的话全都告诉了张裔。】裔答洪 曰:“公留我了矣,明府不能止。”【张裔回答说:“丞相已决定留我任长史,杨郡守您再说也无用了。"】 时人或疑洪意自欲作长史,或疑洪知裔自嫌,不愿裔处要职,典后事也。【当时,有人猜疑杨洪是想自 己任留府长史,有人猜疑是杨洪知道张裔与自己有嫌隙,因而不愿让张裔身居要职,来掌管留守后方的 大事】后裔与司盐校尉岑述①不和,至于忿恨。【后来,张裔与司盐校尉岑述不和,以至于积怨成恨】 亮与裔书曰:“君昔在陌下,营坏,吾之用心,食不知味;【诸葛亮写信绐张裔说:“你从前在野外被打 败,我为此费尽心机,食不知味以后流迸南海,相为悲叹,寝不安席;【后来你被绑送东吴流离他乡 我为此悲伤叹惋,寝不安席及其来还,委付大任,同奖王室,自以为与君古之石交也。【到你终于返 回蜀汉,交付于你重大责任,一起辅助朝廷王室,我自以为与你已是古人所说的‘石交了。】石交之 道,举仇以相益,割骨肉以相明,犹不相谢也,【石交之道,就是为了朋友的利益而举荐自己的仇人 为了表明心志而割下自己的骨肉,都决不会犹豫推辞的。】况吾但委意于元俭,而君不能忍邪?”论者由 是明洪无私。【更何况岑述是我所信任的人,你怎么就不能容忍他呢?”原来议论猜疑杨洪的那些人,也 明白了杨洪对张裔任长史的态度是无私的。】(选自《三国志蜀书》) 注:①岑述:字元俭。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堪:胜任)) A.亮于是表洪领蜀郡太守 上表 B.才诚堪之 堪:能够 C.不愿裔处要职,典后事也 典:掌管 D.同奖王室,自以为与君古之石交也奖:辅佐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是;连词,就。B、在;向。C、 代词,这件事;结构助词,用于中心词与补语之间,可译为“得”。D、连词,来)) A.汉中则益州咽喉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B.敕智、绰但于南安道口遮不拘于时,学于余 C.裔后还闻之,深以为恨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举仇以相益,割骨肉以相明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B(“围成都”,“据南中”,只是众人 推断,并未成为事实)) A.杨洪竭力劝谏太守李严,不要搬迁郡府,建制房舍,李严不听,杨洪于是请求辞职。之后李 严又想推荐杨洪做蜀郡从事。 B.汉嘉太守黄元举郡反叛,攻成都不克,占据南中,杨洪启奏太子刘禅,派大将在南安峡口设 伏,生擒黄元 C.杨洪少年时与张裔关系亲密,但张裔之子犯小错,杨洪也并不特别宽容他,张裔返蜀后,对 这件事耿耿于怀
6 性不公平,恐不可专任,不如留向朗。【杨洪回答;“张裔天赋聪明,思想敏锐,善于处理繁重复杂的事 务,其才能确实可以胜任留府长史;然而他的品性不够公正无私,恐怕不能主事,不能独当一面。我以 为不如留用向朗为长史。】朗情伪差少,裔随从目下,效其器能,于事两善。【向朗比较忠诚正直,张裔 协从他工作,也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对国事,对他们二人都有益处。” 】”初,裔少与洪亲善,裔流放 在吴,洪临裔郡. 【当初,张裔在少年时与杨洪关系亲密。张裔流放在东吴时,杨洪到张裔原来所在的 郡府任职。】裔子郁给郡吏,微过受罚,不特原假。【张裔的儿子张郁在供给郡吏方面,曾因一点小过失 受到杨洪的处罚,杨洪并不徇私情而特别宽容他。】裔后还闻之,深以为恨,与洪情好有损。【张裔从东 吴返回蜀汉后听说这件事,便耿耿于怀,与杨洪的友情就不如以前了。】及洪见亮出,至裔许,具说所 言。【到诸葛亮出成都赴汉中后,杨洪来到张裔府第,把他对诸葛亮所说的话全都告诉了张裔。】裔答洪 曰:“公留我了矣,明府不能止。” 【张裔回答说:“丞相已决定留我任长史,杨郡守您再说也无用了。”】 时人或疑洪意自欲作长史,或疑洪知裔自嫌,不愿裔处要职,典后事也。【当时,有人猜疑杨洪是想自 己任留府长史,有人猜疑是杨洪知道张裔与自己有嫌隙,因而不愿让张裔身居要职,来掌管留守后方的 大事。】后裔与司盐校尉岑述①不和,至于忿恨。【后来,张裔与司盐校尉岑述不和,以至于积怨成恨】 亮与裔书曰:“君昔在陌下,营坏,吾之用心,食不知味;【诸葛亮写信给张裔说:“你从前在野外被打 败,我为此费尽心机,食不知味;】后流迸南海,相为悲叹,寝不安席;【后来你被绑送东吴流离他乡, 我为此悲伤叹惋,寝不安席;】及其来还,委付大任,同奖王室,自以为与君古之石交也。【到你终于返 回蜀汉,交付于你重大责任,一起辅助朝廷王室,我自以为与你已是古人所说的‘石交’了。】石交之 道,举仇以相益,割骨肉以相明,犹不相谢也,【石交之道,就是为了朋友的利益而举荐自己的仇人, 为了表明心志而割下自己的骨肉,都决不会犹豫推辞的。】况吾但委意于元 .......俭,而君不能忍邪?”论者由 是明洪无私。【更何况岑述是我所信任的人,你怎么就不能容忍他呢?”原来议论猜疑杨洪的那些人,也 明白了杨洪对张裔任长史的态度是无私的。】(选自《三国志·蜀书》) 注:①岑述:字元俭。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堪:胜任)) A.亮于是表.洪领蜀郡太守 表:上表 B.才诚堪.之 堪:能够 C.不愿裔处要职,典.后事也 典:掌管 D.同奖.王室,自以为与君古之石交也 奖:辅佐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是;连词,就。B、在;向。C、 代词,这件事;结构助词,用于中心词与补语之间,可译为“得”。D、连词,来)) A.汉中则.益州咽喉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B.敕曶、绰但于.南安道口遮 不拘于时,学于.余 C.裔后还闻之.,深以为恨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举仇以.相益,割骨肉以相明 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B(“围成都”,“据南中”,只是众人 推断,并未成为事实)) A.杨洪竭力劝谏太守李严,不要搬迁郡府,建制房舍,李严不听,杨洪于是请求辞职。之后李 严又想推荐杨洪做蜀郡从事。 B.汉嘉太守黄元举郡反叛,攻成都不克,占据南中,杨洪启奏太子刘禅,派大将在南安峡口设 伏,生擒黄元。 C.杨洪少年时与张裔关系亲密,但张裔之子犯小错,杨洪也并不特别宽容他,张裔返蜀后,对 这件事耿耿于怀
D.诸葛亮欲用张裔为长史,杨洪表示不赞同,别人猜疑是杨洪怕张裔身居要职对己不利,最后 这些人终于明白杨洪是正直无私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7分) 本卷共11小题,共117分。 四、(23分)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亮东行省疾,成都单虚,是以元益无所惮。(5分) 当时,诸葛亮正东往永安探望先主,成都朝廷势单力薄,黄元因此更加肆无忌惮。(关键词“东 名词用如状语,向东;“省”、“单虚”、“惮”各1分,大意1分.) (2)及洪见亮出,至裔许,具说所言。裔答洪曰:“公留我了矣,明府不能止。”(5分) 到诸葛亮岀成都赴汉中后,杨洪来到张裔府第,把他对诸葛亮所说的话全都告诉了张裔。张裔回 答说:“丞相已决定留我仼长史,杨郡守您再说也无用了。″(关键词“许"、“具ˆ、“了″“明府” 各1分大意1分。) 13.阅读下面晏几道的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舂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 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鹧鸪天 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1)两首词在行文顺序上是否相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不同,《临江仙》上片写现时“春恨”,下片追忆当年初见小蘋及“当时”的情景,采用的是倒叙(2分) 鹧鸪天》采用的是顺叙,上片写当年佳会,过片写别后思念,结尾写别后重逢(2分 (2)请简要分析两首词抒发的情感。(4分) 答:《临江仙》表现的是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同时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2分)《鹧 鸪天》上片表现当年欢聚时豪情欢畅,逸兴飞扬。下片表现的是重逢后的惊喜之情(2分 晏几道《临江仙》赏析 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当为作者别后怀思歌女小苹所作。词之上片写“春恨”,描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 的情景。下片写相思,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况,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全词在怀人的月时,也 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 上片起首两句,写午夜梦回,只见四周的楼台已闭门深锁;宿酒方醒,那重重的帘幕正低垂到地。“梦后′ 句互文,写眼前的实景,对偶极工,意境浑融。“楼台”,当是昔时朋游欢宴之所,而今已人去楼空。 词人独处一室,在寂静的阑夜,更感到格外的孤独与空虚。企图借醉梦以逃避现实痛苦的人,最怕的是梦残酒醒, 那时更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了。这里的"梦″字,语意相关,既可能是真有所梦,重梦到当年听歌笑乐的情境, 7
7 D.诸葛亮欲用张裔为长史,杨洪表示不赞同,别人猜疑是杨洪怕张裔身居要职对己不利,最后 这些人终于明白杨洪是正直无私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17 分) 本卷共 11 小题,共 117 分。 四、(23 分) 12.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时亮东行省疾,成都单虚,是以元益无所惮。(5 分) 当时,诸葛亮正东往永安探望先主,成都朝廷势单力薄,黄元因此更加肆无忌惮。(关键词“东” 名词用如状语,向东;“省”、“单虚”、“惮”各 1 分,大意 1 分.) (2)及洪见亮出,至裔许,具说所言。裔答洪曰:“公留我了矣,明府不能止。”(5 分) 到诸葛亮出成都赴汉中后,杨洪来到张裔府第,把他对诸葛亮所说的话全都告诉了张裔。张裔回 答说:“丞相已决定留我任长史,杨郡守您再说也无用了。”(关键词“许”、“具”、“了”“明府” 各 1 分,大意 1 分。) 13.阅读下面晏几道的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 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鹧鸪天 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1)两首词在行文顺序上是否相同?请作简要分析。(4 分) 答:不同,《临江仙》上片写现时“春恨”,下片追忆当年初见小蘋及“当时”的情景,采用的是倒叙(2 分)。 鹧鸪天》采用的是顺叙,上片写当年佳会,过片写别后思念,结尾写别后重逢(2 分)。 (2)请简要分析两首词抒发的情感。(4 分) 答:《临江仙》表现的是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同时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2 分)。《鹧 鸪天》上片表现当年欢聚时豪情欢畅,逸兴飞扬。下片表现的是重逢后的惊喜之情(2 分)。 晏几道《临江仙》赏析 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当为作者别后怀思歌女小苹所作。词之上片写“春恨”,描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 的情景。下片写相思,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况,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全词在怀人的月时,也 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 上片起首两句,写午夜梦回,只见四周的楼台已闭门深锁;宿酒方醒,那重重的帘幕正低垂到地。“梦后”、 “酒醒”二句互文,写眼前的实景,对偶极工,意境浑融。“楼台”,当是昔时朋游欢宴之所,而今已人去楼空。 词人独处一室,在寂静的阑夜,更感到格外的孤独与空虚。企图借醉梦以逃避现实痛苦的人,最怕的是梦残酒醒, 那时更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了。这里的“梦”字,语意相关,既可能是真有所梦,重梦到当年听歌笑乐的情境
也可泛指悲欢离合的感慨。起二句情景,非时骤见而得之,而是词人经历过许多寥寂凄凉之夜,或残灯独对 或酽酒初醒,遇诸目中,忽于此时炼成此十二字,如入佛家的空寂之境,这种空寂,正是词人内心世界的反映。 第三句转入追忆。"春恨”,因春天的逝去而产生的一种莫名的怅惘。“去年”二字,点明这春恨的由来已非一 朝夕的了。同样是这春残时节,同样恼人的情思又涌上心头。“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写的是孤独的词人 久久地站立庭中,对着飘零的片片落英;又见双双燕子,在霏微的春雨里轻快地飞去飞来。“落花”、“微雨 本是极清美的景色,在本词中,却象征着芳春过尽,伤逝之情油然而生。燕子双飞,反衬愁人独立,因而引起了 绵长的春恨,以至在梦后酒醒时回忆起来,仍令人惆怅不已。这种韵外之致,荡气回肠,令人流连忘返。“落花″ 二句,妙手天成,构成一个凄艳绝伦的意境。 过片是全词枢纽。“记得”,那是比“去年”更为遥远的回忆,是词人“梦”中所历,也是“春恨”的原由 小苹,歌女名,是《小山词自跋》中提到的“莲鸿、苹、云”中的一位。小晏好以属意者的名字入词,小就是 他笔下的—个天真烂漫、娇美可人的少女。本词中特标出“初见”二字,用意尤深。梦后酒醒,首先浮现在脑海 中的依然是小苹初见时的形象,当时她“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她穿着薄罗衫子,上面绣有双重的 字。此处的"两重心字”,还暗示着两人一见钟情,日后心心相印。小苹也由于初见羞涩,爱慕之意欲诉无从,唯 有借助琵琶美妙的乐声,传递胸中的情愫。弹者脉脉含情,听者知音沉醉,与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 说尽心中无限事”同意。"琵琶”句,既写岀小苹乐技之高,也写岀两人感情上的交流已大大深化,也许已经无语 结拍两句不再写两人的相会、幽欢,转而写别后的思忆。词人只选择了这一特定情境:在当时皎洁的明月映 照下,小苹,像一朵冉冉的彩云飘然归去。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又,白居易《简简 吟》:“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彩云,借以指美丽而薄命的女子,其取义仍从《高唐赋》“旦为朝云 来,亦暗示小苹歌妓的身分。 结两句因明月兴感,与首句“梦后”相应。如今之明,犹当时之明月,可是,如今的人事情怀,已大异于当时了。 梦后酒醒,明月依然,彩云安在?在空寂之中仍旧是苦恋,执着到了一种“痴”的境地 这是晏几道的代表作。在内容上,它写的是小山词中最习见的题材——对过去欢乐生活的追忆,并寓有“微 痛纤悲”的身世之感;在艺术上,它表现了小山词特有的深婉沉着的风格。可以说,这首词代表了作者在词的艺 术上的最高成就,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 晏几道和《鹧鸪天》 晏几道(1038—1110),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世称小晏,有《小山词》存世。晏几道出身贵胄, 虽身为故相之子,却不愿依仗父兄余荫和故旧援引,谋求个人仕途的升迁,而是耿介自守,独持清节,不为时流 所动。黄庭坚曾把晏几道的性格戏言为“四痴”:“仕宦逆蹇,而不能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 肯作一新进土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干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 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 在北宋变化纷争的政治局势中,幸进者飞黄腾达,识时者缄口避祸,而小晏却“常欲轩轾人,而不受世之轻 重”,正是因为其"纵驰不羁"、“尚气磊落”的性格和言行,使其“遂陆沉于下位”。正如小山自己所言:"我槃跚 勃窣,犹获罪于诸公。愤而吐之,是唾人面也!虽然遭受猜忌压抑,但是从其生平经历来看,他既不屈从旧派 苏轼想与他结识仍被拒之门外;也不攀附新党,煕宁变法曾被牵连λ狱。在起伏多变的政治波涛中,小晏仍然能 够超然旁观:"小白长红又满枝,筑球场外独枝颐。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看透得失浮沉后,他又 写道:“仰羡知己避缯缴,俯嗟贪饵失江湖。”面对王安石变法和新旧党争,小晏宁愿退隐于江湖,不问世事。 晏人品高傲,不趋时趣,一生仕途蹇仄,生活流徙不定,晚景甚为凄凉。但是全面考察其生平经历,则“叔 原之为人,正自异于流俗。不第以绮语称矣。”由此可见,小晏的生落拓未能大富大贵,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北宋自神宗以后,无日不在内忧外患交侵之中,而朝中大臣犹不能同舟共济以图富国强兵,市井百姓亦不知 祸难将临。直至金兵铁骑踏破汴梁城,才稍稍从朝野迷梦中惊醒过来。敏感的词人早知将临大难,但君臣欢狂 醉生梦死,国势衰微,社会倾颓,一切的一切都预示北宋大势已去,无可挽回。济世无路,救国无门,空怀一腔 报国之志,徒增满心伤感之情。于是纵酒放恣,沉浮声色舞乐之中,不过是寻求变态的刺激,内心的怨悱自不待
8 也可泛指悲欢离合的感慨。起二句情景,非一时骤见而得之,而是词人经历过许多寥寂凄凉之夜,或残灯独对, 或酽酒初醒,遇诸目中,忽于此时炼成此十二字,如入佛家的空寂之境,这种空寂,正是词人内心世界的反映。 第三句转入追忆。“春恨”,因春天的逝去而产生的一种莫名的怅惘。“去年”二字,点明这春恨的由来已非一 朝一夕的了。同样是这春残时节,同样恼人的情思又涌上心头。“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写的是孤独的词人, 久久地站立庭中,对着飘零的片片落英;又见双双燕子,在霏微的春雨里轻快地飞去飞来。“落花”、“微雨” , 本是极清美的景色,在本词中,却象征着芳春过尽,伤逝之情油然而生。燕子双飞,反衬愁人独立,因而引起了 绵长的春恨,以至在梦后酒醒时回忆起来,仍令人惆怅不已。这种韵外之致,荡气回肠,令人流连忘返。“落花” 二句,妙手天成,构成一个凄艳绝伦的意境。 过片是全词枢纽。“记得”,那是比“去年”更为遥远的回忆,是词人“梦”中所历,也是“春恨”的原由。 小苹,歌女名,是《小山词·自跋》中提到的“莲、鸿、苹、云”中的一位。小晏好以属意者的名字入词,小就是 他笔下的一个天真烂漫、娇美可人的少女。本词中特标出“初见”二字,用意尤深。梦后酒醒,首先浮现在脑海 中的依然是小苹初见时的形象,当时她“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她穿着薄罗衫子,上面绣有双重的“心” 字。此处的“两重心字”,还暗示着两人一见钟情,日后心心相印。小苹也由于初见羞涩,爱慕之意欲诉无从,唯 有借助琵琶美妙的乐声,传递胸中的情愫。弹者脉脉含情,听者知音沉醉,与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 说尽心中无限事”同意。“琵琶”句,既写出小苹乐技之高,也写出两人感情上的交流已大大深化,也许已经无语 心许了。 结拍两句不再写两人的相会、幽欢,转而写别后的思忆。词人只选择了这一特定情境:在当时皎洁的明月映 照下,小苹,像一朵冉冉的彩云飘然归去。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又,白居易《简简 吟》:“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彩云,借以指美丽而薄命的女子,其取义仍从《高唐赋》“旦为朝云” 来,亦暗示小苹歌妓的身分。 结两句因明月兴感,与首句“梦后”相应。如今之明,犹当时之明月,可是,如今的人事情怀,已大异于当时了。 梦后酒醒,明月依然,彩云安在?在空寂之中仍旧是苦恋,执着到了一种“痴”的境地。 这是晏几道的代表作。在内容上,它写的是小山词中最习见的题材——对过去欢乐生活的追忆,并寓有“微 痛纤悲”的身世之感;在艺术上,它表现了小山词特有的深婉沉着的风格。可以说,这首词代表了作者在词的艺 术上的最高成就,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 晏几道和《鹧鸪天》 晏几道(1038 —1110 ),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世称小晏,有《小山词》存世。晏几道出身贵胄, 虽身为故相之子,却不愿依仗父兄余荫和故旧援引,谋求个人仕途的升迁,而是耿介自守,独持清节,不为时流 所动。黄庭坚曾把晏几道的性格戏言为“四痴”:“仕宦逆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 肯作一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 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 在北宋变化纷争的政治局势中,幸进者飞黄腾达,识时者缄口避祸,而小晏却“常欲轩轾人,而不受世之轻 重”,正是因为其“纵驰不羁”、“尚气磊落”的性格和言行,使其“遂陆沉于下位”。正如小山自己所言:“我槃跚 勃窣,犹获罪于诸公。愤而吐之,是唾人面也!”虽然遭受猜忌压抑,但是从其生平经历来看,他既不屈从旧派, 苏轼想与他结识仍被拒之门外;也不攀附新党,熙宁变法曾被牵连入狱。在起伏多变的政治波涛中,小晏仍然能 够超然旁观:“小白长红又满枝,筑球场外独枝颐。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看透得失浮沉后,他又 写道:“仰羡知己避缯缴,俯嗟贪饵失江湖。”面对王安石变法和新旧党争,小晏宁愿退隐于江湖,不问世事。 小晏人品高傲,不趋时趣,一生仕途蹇仄,生活流徙不定,晚景甚为凄凉。但是全面考察其生平经历,则“叔 原之为人,正自异于流俗。不第以绮语称矣。” 由此可见,小晏的一生落拓未能大富大贵,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北宋自神宗以后,无日不在内忧外患交侵之中,而朝中大臣犹不能同舟共济以图富国强兵,市井百姓亦不知 祸难将临。直至金兵铁骑踏破汴梁城,才稍稍从朝野迷梦中惊醒过来。敏感的词人早知将临大难,但君臣欢狂, 醉生梦死,国势衰微,社会倾颓,一切的一切都预示北宋大势已去,无可挽回。济世无路,救国无门,空怀一腔 报国之志,徒增满心伤感之情。于是纵酒放恣,沉浮声色舞乐之中,不过是寻求变态的刺激,内心的怨悱自不待
言。可是国家岌岌可危而人人不觉亡国之恨,其愁怨心声又有谁知?小晏暮年遭遇,大似李后主亡国前的状况 歌儿星散,恍同隔世,国是日非,情怀渐老,伤感之情不觉由来。遍观《小山词》,情调低徊,缠绵悱恻,沉郁悲 凉,绝不似大晏的娴雅旷达,这是晏几道词的主基调,这首鹧鸪天也同样属于这类作品。 言为心声,有至情之人,才能有至情之文。一首《鹧鸪天》,写悲感,写欢情,都是那样真挚深沉,撼人肺腑, 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虽然这首词的题材比较窄,不外乎伤离怨别,感悟伓旧,遺情遗恨之作,并没有超岀晩唐 五代词人的题材范围。小晏写情之作的动人处,在于它的委婉细腻,情深意浓而又风流妩媚,淸新俊逸。白居易 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古往今来,脍炙人口的诗词,大抵不仅有情,而且情真。所谓"真字是词骨。情真 景真,所作必佳,且易脱稿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新月,歌尽桃花扇低风。 个是殷勤地劝酒,一个是拼命地喝,为伊消得人憔悴。当年一夕初逢的倾心难忘,别后梦中的飘忽难寻 今宵突然重逢的恍惚难信,景境几转,人事剧变,一切都"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而重逢时的惊疑和倞喜之状 也就自然而然,毫无忸怩作态。 多情似小晏,天下能有几何?小晏词工于言情而能真,故陈廷焯虽嫌其不免思涉于邪,有失风人之旨,然又 不能不称其措辞婉妙,一时独步。又言小晏词"浅处皆深″、“情词并胜"、"曲折深婉,自有艳词,更不得让伊独 步。”小晏善写风流之情,欢娱之境,尽极沉郁之致,荡气回肠之胜,又能表现出纯真无邪的品性,使人不觉其卑 俗,不感其淫亵,虽百读之而不厌。这一点,小晏受五代词尤其是后主词的相当影响。冯煦《宋六十家词选例言》 曰:“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把小晏、李后主、秦少游并称“词中三位美少年”,可见其三人之风格的确比 较接近。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李后主、晏叔原皆非词中正声,而其词则无人不爱,以其情胜也。情不深而 为词,虽雅不韵,何足感人?”王国维先生也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小晏之作,已然近之。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回忆相会时的欢乐肆意,酣畅淋漓,正是为了反衬钟情至深,相思至极,魂牵梦萦,不免寤寐求之。而梦中 的相会终归是空,淸醒后的相思却越更深邃,越彻骨。以至于当真正相会之时,分不淸眼前是梦是真,害怕再次 醒来之后更加痛彻心肺的相思。 小晏词不仅词语运用情味十足,而且由于岀身书香门第,不少婉雅佳言也化用了前人诗句。虽然前人言在, 但是为己所用,和谐融贯,读来仍是自然生辉,更自有别一番情趣含蕴其中。梦的意境在小晏笔下,采用递进的 方式,前一句的相思之情已是极限,后一句则递进一步,产生了循环往复的艺术效果,意象更为丰满。可谓青岀 于蓝而胜于蓝。 晏几道以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的典雅风格和“秀气胜韵,得之夭然″的淸丽词风冠盖时。陈廷 焯《白雨高词话》卷云:“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晏殊),文忠(欧阳修)之右,然不免思涉于邪,有失 风人之旨。而措辞婉妙,则一时独步。陈振孙则赞曰:"其(叔原)词在诸明勝中,独可追逼花间,高处或过之。 气磊落,未可贬也。”毛晋在《跋小山词》中称小晏词“字字娉娉,如揽嫱、施之袂,恨不能起莲、鸿、蘋、 按红牙板,唱和一过”。可谓倾倒之至。而其“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 梦中。”的佳句,干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所传唱,至今仍有凫凫不息的声韵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唐朝的太阳永远绚丽迷人,它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升起。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以“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两句写岀了理想中的神仙世界的美好与瑰奇。当残夜还 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之际,江上已经呈露勃勃春意。常建的 《题破山寺后禅院》则以日喻禅,暗含佛理,诗歌这样写到“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ˆ 《登岳阳楼》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形象地反映了他生活的窘迫和仕途的坎坷
9 言。可是国家岌岌可危而人人不觉亡国之恨,其愁怨心声又有谁知?小晏暮年遭遇,大似李后主亡国前的状况。 歌儿星散,恍同隔世,国是日非,情怀渐老,伤感之情不觉由来。遍观《小山词》,情调低徊,缠绵悱恻,沉郁悲 凉,绝不似大晏的娴雅旷达,这是晏几道词的主基调,这首鹧鸪天也同样属于这类作品。 言为心声,有至情之人,才能有至情之文。一首《鹧鸪天》,写悲感,写欢情,都是那样真挚深沉,撼人肺腑, 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虽然这首词的题材比较窄,不外乎伤离怨别,感悟怀旧,遣情遗恨之作,并没有超出晚唐 五代词人的题材范围。小晏写情之作的动人处,在于它的委婉细腻,情深意浓而又风流妩媚,清新俊逸。白居易 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古往今来,脍炙人口的诗词,大抵不仅有情,而且情真。所谓“真字是词骨。情真、 景真,所作必佳,且易脱稿。”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新月,歌尽桃花扇低风。 一个是殷勤地劝酒,一个是拼命地喝,为伊消得人憔悴。当年一夕初逢的倾心难忘,别后梦中的飘忽难寻, 今宵突然重逢的恍惚难信,景境几转,人事剧变,一切都“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而重逢时的惊疑和惊喜之状 也就自然而然,毫无忸怩作态。 多情似小晏,天下能有几何?小晏词工于言情而能真,故陈廷焯虽嫌其不免思涉于邪,有失风人之旨,然又 不能不称其措辞婉妙,一时独步。又言小晏词“浅处皆深”、“情词并胜”、“曲折深婉,自有艳词,更不得让伊独 步。”小晏善写风流之情,欢娱之境,尽极沉郁之致,荡气回肠之胜,又能表现出纯真无邪的品性,使人不觉其卑 俗,不感其淫亵,虽百读之而不厌。这一点,小晏受五代词尤其是后主词的相当影响。冯煦《宋六十家词选例言》 曰:“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把小晏、李后主、秦少游并称“词中三位美少年”,可见其三人之风格的确比 较接近。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李后主、晏叔原皆非词中正声,而其词则无人不爱,以其情胜也。情不深而 为词,虽雅不韵,何足感人?”王国维先生也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小晏之作,已然近之。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回忆相会时的欢乐肆意,酣畅淋漓,正是为了反衬钟情至深,相思至极,魂牵梦萦,不免寤寐求之。而梦中 的相会终归是空,清醒后的相思却越更深邃,越彻骨。以至于当真正相会之时,分不清眼前是梦是真,害怕再次 醒来之后更加痛彻心肺的相思。 小晏词不仅词语运用情味十足,而且由于出身书香门第,不少婉雅佳言也化用了前人诗句。虽然前人言在, 但是为己所用,和谐融贯,读来仍是自然生辉,更自有别一番情趣含蕴其中。梦的意境在小晏笔下,采用递进的 方式,前一句的相思之情已是极限,后一句则递进一步,产生了循环往复的艺术效果,意象更为丰满。可谓青出 于蓝而胜于蓝。 晏几道以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的典雅风格和“秀气胜韵,得之天然”的清丽词风冠盖一时。陈廷 焯《白雨斋词话》卷一云:“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晏殊),文忠(欧阳修)之右,然不免思涉于邪,有失 风人之旨。而措辞婉妙,则一时独步。”陈振孙则赞曰:“其(叔原)词在诸明勝中,独可追逼花间,高处或过之。 气磊落,未可贬也。”毛晋在《跋小山词》中称小晏词“字字娉娉,如揽嫱、施之袂,恨不能起莲、鸿、蘋、云, 按红牙板,唱和一过”。可谓倾倒之至。而其“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 梦中。”的佳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所传唱,至今仍有凫凫不息的声韵。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 分) (1)唐朝的太阳永远绚丽迷人,它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升起。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以“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两句写出了理想中的神仙世界的美好与瑰奇。当残夜还 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之际,江上已经呈露勃勃春意。常建的 《题破山寺后禅院》则以日喻禅,暗含佛理,诗歌这样写到“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登岳阳楼》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形象地反映了他生活的窘迫和仕途的坎坷
(2)古人常常触“云”生情,寓情于“云"。元稹以云彩写自己坚贞不滃的爱情:“曾经沧海 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李贺在《雁门太守行》则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句写敌军来势汹汹,守军严阵以待。 历史的经验是用鲜血换来的,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 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冬日絮语冯骥才 ①朋友送来一盆“香棒”,放在我的窗台上说:“看吧,多漂亮的大叶子! ②这叶子像一只只绿色光亮的大手,伸出来,叫人欣赏。逆光中,它的叶筋舒展着舒畅又潇 洒的线条。一种奇特的感觉岀现了!严寒占据窗外,丰腴的春天却在我的房中怡然自得 ③自从有了这盆“香棒”,我才发现我的书房竟有如此灿烂的阳光。它照进并充满每一片叶子 和每—根叶梗,把它们变得像碧玉一样纯净、通亮、圣洁。我还看见绿色的汁液在通明的叶子里 流动。这汁液就是血液。人的血液是鲜红的,植物的血液是碧绿的,心灵的血液是透明的,因为 世界的纯洁来自于心灵的透明。但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说自己纯洁,而整个世界却仍旧一片混 沌呢? ④我还发现,这光亮的叶子并不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存在,而是为了证实阳光的明媚、阳光的 魅力、阳光的神奇。任何事物都同时证实着另一个事物的存在。伟大的出现说明庸人的无所不在, 小人的恶言恶语不恰好表现你的高不可攀和无法企及吗?而骗子无法从你身上骗走的正是你那无 比珍贵的单纯。老人的生命愈来愈短,还是他生命的道路愈来愈长?生命的计量,在于它的长度, 还是宽度与深度 ⑤冬日里,太阳环绕地球的轨道变得又斜又低。夏天里,阳光的双足最多只是站在我的窗台 上,现在却长驱直入,直射在我北面的墙壁上。一尊唐代的木佛一直伫立在阴影里沉思,此刻迎 着一束光芒无声地微笑了。 ⑥阳光还要充满我的世界,它化为闪闪烁烁的光雾,朝着四周的阴暗的地方浸染。阴影又执 著又调皮,阳光照到哪里,它就立刻躲到光的背后。而愈是幽暗的地方,愈能看见被阳光照得晶 晶发光的游动的尘埃。这令我十分迷惑:黑暗与光明的界限究竟在哪里?黑夜与晨曦的界限呢?来 自于早醒的鸟第一声的啼叫吗?……这叫声由于被晨露滋润而异样地清亮。 ⑦但是,有种光可以透入幽闭的暗处,那便是从音箱里散发出来的闪光的琴音。鲁宾斯坦 的手不是在弹琴,而是在摸索你的心灵;他还用手思索,用手感应,用手触动色彩,用手试探生 命世界最敏感的悟性……,琴音是不同的亮色,它们像明明灭灭、强强弱弱的光束,散布在空间那 些旋律片段好似一些金色的鸟,扇着翅膀,飞进布满阴影的地方。有时,它会在一阵轰响里,关 闭了整个地球上的灯或者创造出一个辉煌夺目的太阳。我便在一张寄给远方的失意朋友的新年贺
10 (2)古人常常触“云”生情,寓情于“云”。元稹以云彩写自己坚贞不渝的爱情:“曾经沧海 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则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一句写敌军来势汹汹,守军严阵以待。 历史的经验是用鲜血换来的,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 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8 题。 冬日絮语 冯骥才 ①朋友送来一盆“香棒”,放在我的窗台上说:“看吧,多漂亮的大叶子!” ②这叶子像一只只绿色光亮的大手,伸出来,叫人欣赏。逆光中,它的叶筋舒展着舒畅又潇 洒的线条。一种奇特的感觉出现了!严寒占据窗外,丰腴的春天却在我的房中怡然自得。 ③自从有了这盆“香棒”,我才发现我的书房竟有如此灿烂的阳光。它照进并充满每一片叶子 和每一根叶梗,把它们变得像碧玉一样纯净、通亮、圣洁。我还看见绿色的汁液在通明的叶子里 流动。这汁液就是血液。人的血液是鲜红的,植物的血液是碧绿的,心灵的血液是透明的,因为 世界的纯洁来自于心灵的透明。但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说自己纯洁,而整个世界却仍旧一片混 沌呢? ④我还发现,这光亮的叶子并不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存在,而是为了证实阳光的明媚、阳光的 魅力、阳光的神奇。任何事物都同时证实着另一个事物的存在。伟大的出现说明庸人的无所不在, 小人的恶言恶语不恰好表现你的高不可攀和无法企及吗?而骗子无法从你身上骗走的,正是你那无 比珍贵的单纯。老人的生命愈来愈短,还是他生命的道路愈来愈长?生命的计量,在于它的长度, 还是宽度与深度? ⑤冬日里,太阳环绕地球的轨道变得又斜又低。夏天里,阳光的双足最多只是站在我的窗台 上,现在却长驱直入,直射在我北面的墙壁上。一尊唐代的木佛一直伫立在阴影里沉思,此刻迎 着一束光芒无声地微笑了。 ⑥阳光还要充满我的世界,它化为闪闪烁烁的光雾,朝着四周的阴暗的地方浸染。阴影又执 著又调皮,阳光照到哪里,它就立刻躲到光的背后。而愈是幽暗的地方,愈能看见被阳光照得晶 晶发光的游动的尘埃。这令我十分迷惑:黑暗与光明的界限究竟在哪里?黑夜与晨曦的界限呢?来 自于早醒的鸟第一声的啼叫吗?……这叫声由于被晨露滋润而异样地清亮。 ⑦但是,有一种光可以透入幽闭的暗处,那便是从音箱里散发出来的闪光的琴音。鲁宾斯坦 的手不是在弹琴,而是在摸索你的心灵;他还用手思索,用手感应,用手触动色彩,用手试探生 命世界最敏感的悟性……琴音是不同的亮色,它们像明明灭灭、强强弱弱的光束,散布在空间!那 些旋律片段好似一些金色的鸟,扇着翅膀,飞进布满阴影的地方。有时,它会在一阵轰响里,关 闭了整个地球上的灯或者创造出一个辉煌夺目的太阳。我便在一张寄给远方的失意朋友的新年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