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中三年级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 第Ⅱ卷5至8页.全卷共150分。 第I卷(选择题27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氤氲 阴霾 殷红 绿草如茵 万马 齐喑 B.名角 角逐 号角 崭露头角 钩心斗角 C.蒿莱 竹篙 嵩山 犒赏三军 槁木 死灰 D.裸露 窠巢 漯河 裹足不前 图书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阑珊 条形码 好高骛远 有志者事竟成 B.端倪 螺丝钉 振耳欲聋 八竿子打不着 C.讴歌 名信片 暴轸天物 解铃还须系铃人 D.自诩 经纪人 计日程功 螳螂捕蝉,黄鹊在 后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道路系统增强协会”提供的数据安全标准是为了防止私人信息被伪造或窜 改而设立的一项普遍准则,它直接向签署了关于保密协议的企业开放。 B.《人再囧途之泰囧》的确是2013贺岁片中最火最红的一部电影,票房突破了 十亿,其他的贺岁片只能望其项背了。 C.金融租赁在世界上已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但是在我国 这还是一锅夹生饭,还是一个并不为多数人所知的玩意儿 D.春节刚过,字库山公园内的海棠花就竞相盛放,这些摇曳多姿、让人惊艳的 海棠花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开学典礼上,当看到国旗升起、国歌响起的时候,当高三学子激昂的青春 誓言响起的时候,师生们都激动不已,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B.近年,随着一颗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升空,让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越来 越受到世人关注。该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 是继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 星导航系统。 C.英国威尔士的紫杉隧道常被认为是18世纪时居住在此的戴尔(Dyer)家族所 种植,拱门的形状,茂密的枝叶,可以堪称“世界最美的树隧道”。如今这里是 当地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 D.由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金陵船厂承建的“泰坦尼克二号”油轮将于2016年下 水,沿着百年前的航线航行。邮轮将在保留原“泰坦尼克”大部分设计的前提下, 稍加改进,以符合现代安全标准。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5-7题
资阳市 2012—2013 学年度高中三年级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4 页, 第Ⅱ卷 5 至 8 页.全卷共 150 分。 第 I 卷(选择题 27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氤氲 阴霾 殷红 绿草如茵 万马 齐喑 B.名角 角逐 号角 崭露头角 钩心斗角 C.蒿莱 竹篙 嵩山 犒赏三军 槁木 死灰 D.裸露 窠巢 漯河 裹足不前 一摞 图书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阑珊 条形码 好高骛远 有志者事竟成 B.端倪 螺丝钉 振耳欲聋 八竿子打不着 C.讴歌 名信片 暴轸天物 解铃还须系铃人 D.自诩 经纪人 计日程功 螳螂捕蝉,黄鹊在 后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道路系统增强协会”提供的数据安全标准是为了防止私人信息被伪造或窜 改而设立的一项普遍准则,它直接向签署了关于保密协议的企业开放。 B.《人再囧途之泰囧》的确是 2013 贺岁片中最火最红的一部电影,票房突破了 十亿,其他的贺岁片只能望其项背了。 C.金融租赁在世界上已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但是在我国, 这还是一锅夹生饭,还是一个并不为多数人所知的玩意儿。 D.春节刚过,字库山公园内的海棠花就竞相盛放,这些摇曳多姿、让人惊艳的 海棠花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开学典礼上,当看到国旗升起、国歌响起的时候,当高三学子激昂的青春 誓言响起的时候,师生们都激动不已,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B.近年,随着一颗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升空,让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越来 越受到世人关注。该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 是继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 星导航系统。 C.英国威尔士的紫杉隧道常被认为是 18 世纪时居住在此的戴尔(Dyer)家族所 种植,拱门的形状,茂密的枝叶,可以堪称“世界最美的树隧道”。如今这里是 当地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D.由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金陵船厂承建的“泰坦尼克二号”油轮将于 2016 年下 水,沿着百年前的航线航行。邮轮将在保留原“泰坦尼克”大部分设计的前提下, 稍加改进,以符合现代安全标准。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文,完成 5—7 题
科技考古热凸现人才瓶颈 据第三次文物普査统计,我国现有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文物藏品量3018.54 万件,未知的遗迹和文物数量不可预计。而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目前我国科 技考古专业人员只有300人左右,其中硕士生占三分之一,博士生占十分之 仅以每年约30人的数量增长。 科技考古,在西方始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有三代学者专注于此,学术体系 相对完整。我国科技考古的研究与教学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在考古勘探、年 代测定、动植物及人骨分析、陶瓷与金属器物研究等方面有所尝试,现在正处于 方兴未艾的阶段。 作为科技考古的代表性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汇聚了众多学 科的专家学者。前者集中了考古、历史、天文、物理等学科专家,利用碳14测 年等科技手段为远古的王朝编写大事记;后者则吸引了更广泛领域内的研究者, 共同探究中华文明在礼制、历法、技术等各个层面上文化的来源。 近年来,科技考古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对地观测等学科的帮助下,取得了诸 多成果。例如在近日召开的“文物保护与科技融合战略研讨会”上,来自深圳华 大基因研究院的杨焕明教授介绍了DNA在考古研究中的新应用一一为一位4000 年前的格陵兰人找到了故乡。通过保存于永久冰层中的头发,专家们提取出DNA 序列,并将其与现代人类各人种的DNA序列相比较,最终推测出这位早期格陵兰 人来自西伯利亚 科技考古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要求从业者具有文理兼修的知识背景,不但了解文 化遗存的发掘整理工作及相关历史文献,还要能够熟练运用科技手段分析考古现 象。但我国现阶段从学科划分到教育体制都很难满足这一点,对综合能力的要求 与文理分科的现实之间的矛盾造成了科技考古人才产量低的现状。 另一方面,学科设置还造成了人才来源单一的问题。现阶段考古本科生均来自文 科,自然科学基础薄弱,在学习科技研究方法时存在很多困难。比如科技考古中 的植物研究,在分析植物遗存的种属、年代、生长条件等因素时,就可能涉及到 生物、化学、气候等多重自然科学,非文科生所擅长。研究生阶段虽不做生源限 制,但理科院系毕业生进入考古领域深造的人数仍不多,直接进入考古院所工作 的情况更为少见。除观念问题外,研究机构的用人机制也存在弊端,以“考古学 或历史学出身”作为录取条件,往往会将有志于考古研究的理科人才拒之门外。 (选自2012年11月29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5.对“科技考古”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在西方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至今已有三代学者专注于此,形成了相对完整 的学术体系。 B.在我国起步较晚,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已在多个方面有所尝试,现在正处 于方兴未艾的阶段 C.利用现代科技分析古代遗存,取得丰富的“潜”信息,再结合考古学方法,探 索人类的历史。 D.熟练运用科技手段分析考古现象,了解文化遗存的发掘整理工作及相关历史文 献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未知的遗迹和文物数量不可预计,但科技考古专业人员数量少,高学历 者更少,且增长速度缓慢
科技考古热凸现人才瓶颈 据第三次文物普查统计,我国现有不可移动文物 766722 处,文物藏品量 3018.54 万件,未知的遗迹和文物数量不可预计。而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目前我国科 技考古专业人员只有 300 人左右,其中硕士生占三分之一,博士生占十分之一, 仅以每年约 30 人的数量增长。 科技考古,在西方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至今已有三代学者专注于此,学术体系 相对完整。我国科技考古的研究与教学兴起于上世纪 90 年代,在考古勘探、年 代测定、动植物及人骨分析、陶瓷与金属器物研究等方面有所尝试,现在正处于 方兴未艾的阶段。 作为科技考古的代表性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汇聚了众多学 科的专家学者。前者集中了考古、历史、天文、物理等学科专家,利用碳 14 测 年等科技手段为远古的王朝编写大事记;后者则吸引了更广泛领域内的研究者, 共同探究中华文明在礼制、历法、技术等各个层面上文化的来源。 近年来,科技考古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对地观测等学科的帮助下,取得了诸 多成果。例如在近日召开的“文物保护与科技融合战略研讨会”上,来自深圳华 大基因研究院的杨焕明教授介绍了 DNA 在考古研究中的新应用——为一位 4000 年前的格陵兰人找到了故乡。通过保存于永久冰层中的头发,专家们提取出 DNA 序列,并将其与现代人类各人种的 DNA 序列相比较,最终推测出这位早期格陵兰 人来自西伯利亚。 科技考古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要求从业者具有文理兼修的知识背景,不但了解文 化遗存的发掘整理工作及相关历史文献,还要能够熟练运用科技手段分析考古现 象。但我国现阶段从学科划分到教育体制都很难满足这一点,对综合能力的要求 与文理分科的现实之间的矛盾造成了科技考古人才产量低的现状。 另一方面,学科设置还造成了人才来源单一的问题。现阶段考古本科生均来自文 科,自然科学基础薄弱,在学习科技研究方法时存在很多困难。比如科技考古中 的植物研究,在分析植物遗存的种属、年代、生长条件等因素时,就可能涉及到 生物、化学、气候等多重自然科学,非文科生所擅长。研究生阶段虽不做生源限 制,但理科院系毕业生进入考古领域深造的人数仍不多,直接进入考古院所工作 的情况更为少见。除观念问题外,研究机构的用人机制也存在弊端,以“考古学 或历史学出身”作为录取条件,往往会将有志于考古研究的理科人才拒之门外。 (选自 2012 年 11 月 29 日《 光明日报》,有删改) 5.对“科技考古”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在西方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至今已有三代学者专注于此,形成了相对完整 的学术体系。 B.在我国起步较晚,兴起于上世纪 90 年代,已在多个方面有所尝试,现在正处 于方兴未艾的阶段。 C.利用现代科技分析古代遗存,取得丰富的“潜”信息,再结合考古学方法,探 索人类的历史。 D.熟练运用科技手段分析考古现象,了解文化遗存的发掘整理工作及相关历史文 献。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未知的遗迹和文物数量不可预计,但科技考古专业人员数量少,高学历 者更少,且增长速度缓慢
B.夏商周断代工程集中了考古、历史、天文、物理等学科的专家学者,利用碳 14测年等科技手段为远古的王朝编写大事记。 C.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吸引了更广泛领域内的研究者,共同探究中华文明在礼制、 历法、技术等各个层面上文化的来源 D.通过一位4000年前的格陵兰人保存于永久冰层中的头发,杨焕明教授提取出 DNA序列,并将其与现代人类各人种的DNA序列相比较,终于为它找到了故乡。 7.根据原文,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是() A.我国目前从学科划分到教育体制都很难满足培养文化遗产研究综合型人才的 需要。 B.现阶段的考古本科生均来自文科,科学素养薄弱,学习科技研究方法时存在很 多困难。 C.进入考古领域,理科生也面临着不了解文化遗存的发掘整理工作及相关历史文 献的困扰。 D.理科生进入考古领域深造和直接进入考古院所工作的人数少与研究机构的用 人机制有关。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8-9题。 虞翻传 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孙策征会稽,翻时遭父丧,衰 ①诣府门,朗欲就之,翻乃脱衰入见,劝朗避策。朗不能用。拒战败绩,亡走浮 海。翻追随营护,到东部候官,候官长闭城不受,翻往说之,然后见纳。朗谓翻 曰:“卿有老母,可以还矣。”翻既归,策复命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身诣翻 第 翻出为富春长。策薨,诸长吏并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 城郭,必致不虞。”因留制服行丧。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后翻州举茂才 汉召为侍御史,曹公为司空,辟皆不就 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 泾县。吕蒙图取关羽,称疾还建业,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亦欲因此令翻得 释也。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岀降,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翻谓蒙 曰:“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龠乎?” 蒙即从之。时城中有伏计,赖翻谋不行,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于是 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 之后手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 朝弃之,可乎?”权曰:“曹孟德尚杀孔文举,孤于虞翻何有哉!”基曰:“孟 德轻害士人,天下非之。大王躬行德义,欲与尧、舜比隆,何得自喻于彼乎?” 翻由是得免。权因敕左右:“自今酒后言杀,皆不得杀 翻尝乘船行,与麋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先驱曰:“避将军船!”翻 厉声曰:“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芳阖户不应而 遽避之。 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与张昭论及神仙翻指昭曰彼皆死人而语神仙世岂有仙人 邪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又为《老子》 《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 在南十余年,年七十卒。归葬旧墓,妻子得还
B.夏商周断代工程集中了考古、历史、天文、物理等学科的专家学者,利用碳 14 测年等科技手段为远古的王朝编写大事记。 C.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吸引了更广泛领域内的研究者,共同探究中华文明在礼制、 历法、技术等各个层面上文化的来源。 D.通过一位 4000 年前的格陵兰人保存于永久冰层中的头发,杨焕明教授提取出 DNA 序列,并将其与现代人类各人种的 DNA 序列相比较,终于为它找到了故乡。 7.根据原文,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目前从学科划分到教育体制都很难满足培养文化遗产研究综合型人才的 需要。 B.现阶段的考古本科生均来自文科,科学素养薄弱,学习科技研究方法时存在很 多困难。 C.进入考古领域,理科生也面临着不了解文化遗存的发掘整理工作及相关历史文 献的困扰。 D.理科生进入考古领域深造和直接进入考古院所工作的人数少与研究机构的用 人机制有关。 三、(6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8—9 题。 虞翻传 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孙策征会稽,翻时遭父丧,衰 ①诣府门,朗欲就之,翻乃脱衰入见,劝朗避策。朗不能用。拒战败绩,亡走浮 海。翻追随营护,到东部候官,候官长闭城不受,翻往说之,然后见纳。朗谓翻 曰:“卿有老母,可以还矣。”翻既归,策复命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身诣翻 第。 翻出为富春长。策薨,诸长吏并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 城郭,必致不虞。”因留制服行丧。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后翻州举茂才②, 汉召为侍御史,曹公为司空,辟皆不就。 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 泾县。吕蒙图取关羽,称疾还建业,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亦欲因此令翻得 释也。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翻谓蒙 曰:“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龠乎?” 蒙即从之。时城中有伏计,赖翻谋不行。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于是 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 之后手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 一朝弃之,可乎?”权曰:“曹孟德尚杀孔文举,孤于虞翻何有哉!”基曰:“孟 德轻害士人,天下非之。大王躬行德义,欲与尧、舜比隆,何得自喻于彼乎?” 翻由是得免。权因敕左右:“自今酒后言杀,皆不得杀。” 翻尝乘船行,与麋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先驱曰:“避将军船!”翻 厉声曰:“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芳阖户不应而 遽避之。 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与张昭论及神仙翻指昭曰彼皆死人而语神仙世岂有仙人 邪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又为《老子》 《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 在南十余年,年七十卒。归葬旧墓,妻子得还
(选自《三国志·虞翻传》有删改) 【注】①衰:cu,(穿着)丧服。②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了避讳光 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待以交友之礼,身诣翻第 诣:到…去、拜访 B.远委城郭,必致不虞 虞:预料 C.何不急入城持其管龠乎 持:捉拿 D.翻伏地阳醉,不持 阳:假装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朗欲就之,翻乃脱衰入见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 教 B.亦欲因此令翻得释也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大王以三爵之后手杀善士 去以六月息者也 D.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第Ⅱ卷(主观题123分) 四、(31分)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后翻州举茂才,汉召为侍御史,曹公为司空,辟皆不就。(5分) 译文 (2)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5 分) 译文: 11.请用斜线(/)给下面这段话中加横线部分断句。(3分) 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杈与张昭论及神仙翻指昭曰彼皆死人而 语神仙世岂有仙人邪权积怒 12.虞翻性情有“粗疏耿介”的一面,也有“心思缜密,深谋远虑”的一面,请 对文中体现了虞翻“心思缜密,深谋远虑”的事件分别加以概述。(4分) 答 13.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南邻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1)这首诗的前半篇和后半篇各描绘了一幅画,前半篇描绘的 是 图,后半篇描绘的是 图。(4分) (2)从全诗看,诗人的邻居锦里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试作简要的分析。(4分) 答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八句,任选六句作答)(6分) (1)子曰:“见贤思齐焉, (《论语·里仁》) (2) ,病树前头万木春。(白居易《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敦 颐《爱莲说》) (5)总角之宴, 。(《诗经·氓》
(选自《三国志·虞翻传》有删改) 【注】①衰:cuī,(穿着)丧服。②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了避讳光 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待以交友之礼,身诣翻第 诣:到……去、拜访 B.远委城郭,必致不虞。 虞:预料 C.何不急入城持其管龠乎 持:捉拿 D.翻伏地阳醉,不持 阳:假装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朗欲就之,翻乃脱衰入见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 教 B.亦欲因此令翻得释也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大王以三爵之后手杀善士 去以六月息者也 D.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第Ⅱ卷(主观题 123 分) 四、(31 分)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后翻州举茂才,汉召为侍御史,曹公为司空,辟皆不就。(5 分) 译文: (2)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5 分) 译文: 11.请用斜线(/)给下面这段话中加横线部分断句。(3 分) 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 与 张 昭 论 及 神 仙 翻 指 昭 曰 彼皆 死 人 而 语 神 仙 世 岂 有 仙 人 邪权 积 怒 非 一 遂 徙 翻 交 州。 12.虞翻性情有“粗疏耿介”的一面,也有“心思缜密,深谋远虑”的一面,请 对文中体现了虞翻“心思缜密,深谋远虑”的事件分别加以概述。(4 分) 答: 13.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8 分) 南邻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1)这首诗的前半篇和后半篇各描绘了一幅画,前半篇描绘的 是 图,后半篇描绘的是 图。(4 分) (2)从全诗看,诗人的邻居锦里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试作简要的分析。(4 分) 答: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八句,任选六句作答)(6 分) (1)子曰:“见贤思齐焉, 。”(《论语·里仁》) (2) ,病树前头万木春。(白居易《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敦 颐《爱莲说》) (5)总角之宴, 。(《诗经·氓》)
(6)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醉花阴》 ,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8)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 阁序》)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22分) 钓鱼与鱼钓 谢云 钓鱼是古老的事业,其悠久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渭水边的姜太公。虽然他老先 生是直钩垂钓,且钩上无饵,很有些并非为鱼而只欲“独钓寒江雪”的高标独卓 的澹泊意味。自此以降,千百年来,难以数计的烟波钓徒,总结出了不少口耳相 传的实战经验,诸如“春钓滩,夏钓沱”“钓鱼不喂窝,不如下河摸”,等等。 倘有人愿意辑录出来,定是一部厚厚煌煌,不亚于《诗经》的《钓鱼经》 度时期,我也曾痴迷于此。或到河边,或去鱼塘。或为消遣散心,或为休闲厮 混。和风煦煦之日,或微雨飘飘之时,最宜此项营生。去的次数多了,除上钩的 或大或小的鱼儿外,竟也钓得了许多“非钓之乐”的感慨。表面上看,钓鱼的过 程中,是饵料诱惑了鱼儿。钓者常说,愿者上钩。换言之,鱼总是要上钩的,不 是在此时,就是在彼时一一鱼怎么能抗拒那香喷喷饵料的诱惑呢一一自然,你很 快就如愿以偿了。浮漂微动,鱼儿咬钩时,你一定会异常兴奋。兴奋中的你,肯 定不会想到,那上钩的鱼,其实就是一种诱饵:在你钓到它之前,它就已成功地 将你钓到了河塘边! 想到此,再看那被钓在钩上的鱼儿,纵是苦苦挣扎,翻转弹动,也再难脱身。说 实话,那孤立无助,万般痛楚的情形,总让人不由得心悸。一种被圣人叫做“恻 隐”的感情,不禁慨然而生。而那些烟波钓徒,那万般得意的笑容,更让我不由 得想到“阴险、毒辣、狡猾”之类语词一一我们,不是也有过被“利欲之钩”钓 着,百计营谋而不得挣脱的时候吗?本该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人和鱼啊,何苦 要这样“同室操戈,相煎太急”呢?—一如此这般地思来想去,只感到心中如噎, 口不能指,脊背禁不住一阵阵发凉。手中的鱼竿也无比沉重。最后,自然钓意全 无,抛竿而去。 当然,也有些曾经上当而又死里逃生的鱼儿,在诱饵面前,便会显得格外的谨小 慎微。先是察言观色,然后摇头摆尾地试探撩拨一番,再用嘴唇轻轻碰咬,进行 火力侦察,小心翼翼,诚惶诚恐一一但最终,还是挡不住那诱惑,将香饵一口吞 去了。白居易《放鱼》诗中曾云,“香饵见来须闭口,大江归去好藏身”。想来, 居易先生是太天真了。要让鱼在香饵面前闭目不视,缄口不食,谈何容易。就像 我们在“利欲”面前,往往情难自禁,浑然不顾一样。俗语云,鱼儿见食不见钩 盲目的鱼,自然看不到那“食”后面裹藏着的“钩 鱼的悲剧在于贪嘴。钓鱼者便是针对这弱点,投其所好,诱其上钩的。安下钓饵 垂下钓丝,不用恐吓,不用威逼,鱼自会前来“送菜”的。其实,人也大抵如此 鱼,不正是一种欲望的诱饵,在人生之水中从容悠游么。而我们,往往也只 是因着鱼的存在,才被钓着,被诱惑着,来到人生的河岸,挤挤拥拥地喜怒哀乐 着。虽然那河中,还不一定有鱼。 从鱼的悲剧,联想到万象纷纭的大千世界,感触良多。人世间的诱饵,比起钓者 的香料来,更是多姿多彩,扑朔迷离。金钱的,权力的,物质的,名誉的,地位 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当一个人为“私欲”迷惑,失去理智,只剩下没有
(6)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醉花阴》) (7) ,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8)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 阁序》)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8 题。(22 分) 钓鱼与鱼钓 谢云 钓鱼是古老的事业,其悠久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渭水边的姜太公。虽然他老先 生是直钩垂钓,且钩上无饵,很有些并非为鱼而只欲“独钓寒江雪”的高标独卓 的澹泊意味。自此以降,千百年来,难以数计的烟波钓徒,总结出了不少口耳相 传的实战经验,诸如“春钓滩,夏钓沱”“钓鱼不喂窝,不如下河摸”,等等。 倘有人愿意辑录出来,定是一部厚厚煌煌,不亚于《诗经》的《钓鱼经》。 一度时期,我也曾痴迷于此。或到河边,或去鱼塘。或为消遣散心,或为休闲厮 混。和风煦煦之日,或微雨飘飘之时,最宜此项营生。去的次数多了,除上钩的 或大或小的鱼儿外,竟也钓得了许多“非钓之乐”的感慨。表面上看,钓鱼的过 程中,是饵料诱惑了鱼儿。钓者常说,愿者上钩。换言之,鱼总是要上钩的,不 是在此时,就是在彼时——鱼怎么能抗拒那香喷喷饵料的诱惑呢——自然,你很 快就如愿以偿了。浮漂微动,鱼儿咬钩时,你一定会异常兴奋。兴奋中的你,肯 定不会想到,那上钩的鱼,其实就是一种诱饵:在你钓到它之前,它就已成功地 将你钓到了河塘边! 想到此,再看那被钓在钩上的鱼儿,纵是苦苦挣扎,翻转弹动,也再难脱身。说 实话,那孤立无助,万般痛楚的情形,总让人不由得心悸。一种被圣人叫做“恻 隐”的感情,不禁慨然而生。而那些烟波钓徒,那万般得意的笑容,更让我不由 得想到“阴险、毒辣、狡猾”之类语词——我们,不是也有过被“利欲之钩”钓 着,百计营谋而不得挣脱的时候吗?本该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人和鱼啊,何苦 要这样“同室操戈,相煎太急”呢?——如此这般地思来想去,只感到心中如噎, 口不能指,脊背禁不住一阵阵发凉。手中的鱼竿也无比沉重。最后,自然钓意全 无,抛竿而去。 当然,也有些曾经上当而又死里逃生的鱼儿,在诱饵面前,便会显得格外的谨小 慎微。先是察言观色,然后摇头摆尾地试探撩拨一番,再用嘴唇轻轻碰咬,进行 火力侦察,小心翼翼,诚惶诚恐——但最终,还是挡不住那诱惑,将香饵一口吞 去了。白居易《放鱼》诗中曾云,“香饵见来须闭口,大江归去好藏身”。想来, 居易先生是太天真了。要让鱼在香饵面前闭目不视,缄口不食,谈何容易。就像 我们在“利欲”面前,往往情难自禁,浑然不顾一样。俗语云,鱼儿见食不见钩。 盲目的鱼,自然看不到那“食”后面裹藏着的“钩”。 鱼的悲剧在于贪嘴。钓鱼者便是针对这弱点,投其所好,诱其上钩的。安下钓饵, 垂下钓丝,不用恐吓,不用威逼,鱼自会前来“送菜”的。其实,人也大抵如此 ——鱼,不正是一种欲望的诱饵,在人生之水中从容悠游么。而我们,往往也只 是因着鱼的存在,才被钓着,被诱惑着,来到人生的河岸,挤挤拥拥地喜怒哀乐 着。虽然那河中,还不一定有鱼。 从鱼的悲剧,联想到万象纷纭的大千世界,感触良多。人世间的诱饵,比起钓者 的香料来,更是多姿多彩,扑朔迷离。金钱的,权力的,物质的,名誉的,地位 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当一个人为“私欲”迷惑,失去理智,只剩下没有
灵魂的躯壳时,便与那盲目而贪嘴的鱼儿,没啥两样了。在诱饵面前易于上当 上钩,也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作者以姜太公钓鱼的故事来赞美“独钓寒江雪”的高标独卓的澹 泊精神,为下文写钓鱼和鱼钓埋下伏笔。 B.文章开头,作者以姜太公钓鱼的故事来赞美“独钓寒江雪”的高标独卓的澹 泊精神,和盘托出文章中心,启发读者深思。 C.一度时期,“我”曾痴迷于钓鱼,是因为“我”收获颇丰,除上钓的或大或 小的鱼儿外,还钓得了许多“非钓之乐”的感慨。 D.作者由钓鱼联想到人的悲剧:当一个人为“私欲”迷惑,失去理智,只剩下 没有灵魂的躯壳时,便与那盲目而贪嘴的鱼没啥两样了。 E.作者引用白居易的诗,说明鱼儿在香饵面前本应闭目不视,缄口不食,保全 自身。但香饵的诱惑太大,鱼儿贪嘴,情难自禁,往往上钩。可见,抗拒诱惑太 难了。 16.文章题目中“鱼钓”有哪些含义?(4分) 答 17.作者在文中说:“除上钩的或大或小的鱼儿外,竟也钓得了许多‘非钓之乐 的感慨。”作者有哪些感慨?请简要概括。(6分) 答 18.鱼的悲剧象征什么?联系现实谈谈你由此产生的某种人生感悟。(8分) 答 六、(10分) 19.香港文汇报社社长张国良、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及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 长杨钊三位港区全国政协委员连续四载递交提案,最终促成了清明节、中秋节等 传统节日于2008年成为法定假日。在这一举措酝酿和征集民众意见的时期,某 网站做了“你更喜欢过清明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还是圣诞节、情人节等西 方洋节”的网络调査。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阅读后回答问题。(4分) 百分中老年青少年 比 对象 项目 城镇居民乡村居民城镇居民乡村居民 更喜欢过中国传统7.8%95.5%5 节日 70.1% 更喜欢过洋节26.2%4.5%41.7%829% (1)从上表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2分) 答 (2)你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将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的原因是 什么?(2分) 0.请分别以“幸福”、“青春”两个词语为陈述对象,仿照例句各写一句话 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健康,有意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 相同)(6分) 例句:如果金钱是十分,我渴望这样支出:三分感谢对我关怀备至的父母,三分 祝福那些帮助我成长的朋友,三分赞美我那日新月异的祖国,剩下一分奖励多年 来始终拼搏进取的自己
灵魂的躯壳时,便与那盲目而贪嘴的鱼儿,没啥两样了。在诱饵面前易于上当、 上钩,也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文章开头 ,作者以姜太公钓鱼的故事来赞美“独钓寒江雪”的高标独卓的澹 泊精神,为下文写钓鱼和鱼钓埋下伏笔。 B.文章开头,作者以姜太公钓鱼的故事来赞美“独钓寒江雪”的高标独卓的澹 泊精神,和盘托出文章中心,启发读者深思。 C.一度时期,“我”曾痴迷于钓鱼,是因为“我”收获颇丰,除上钓的或大或 小的鱼儿外,还钓得了许多“非钓之乐”的感慨。 D.作者由钓鱼联想到人的悲剧:当一个人为“私欲”迷惑,失去理智,只剩下 没有灵魂的躯壳时,便与那盲目而贪嘴的鱼没啥两样了。 E.作者引用白居易的诗,说明鱼儿在香饵面前本应闭目不视,缄口不食,保全 自身。但香饵的诱惑太大,鱼儿贪嘴,情难自禁,往往上钩。可见,抗拒诱惑太 难了。 16.文章题目中“鱼钓”有哪些含义?(4 分) 答: 17.作者在文中说:“除上钩的或大或小的鱼儿外,竟也钓得了许多‘非钓之乐’ 的感慨。”作者有哪些感慨?请简要概括。(6 分) 答: 18.鱼的悲剧象征什么?联系现实谈谈你由此产生的某种人生感悟。(8 分) 答: 六、(10 分) 19.香港文汇报社社长张国良、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及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 长杨钊三位港区全国政协委员连续四载递交提案,最终促成了清明节、中秋节等 传统节日于 2008 年成为法定假日。在这一举措酝酿和征集民众意见的时期,某 网站做了“你更喜欢过清明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还是圣诞节、情人节等西 方洋节”的网络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阅读后回答问题。(4 分) 百分 比 对象 项目 中老年 青少年 城镇居民 乡村居民 城镇居民 乡村居民 更喜欢过中国传统 节日 73.8% 95.5% 58.3% 70.1% 更喜欢过洋节 26.2% 4.5% 41.7% 29.9% (1)从上表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2 分) 答: (2)你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将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的原因是 什么?(2 分) 答: 20.请分别以“幸福”、“青春”两个词语为陈述对象,仿照例句各写一句话。 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健康,有意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 相同)(6 分) 例句:如果金钱是十分,我渴望这样支出:三分感谢对我关怀备至的父母,三分 祝福那些帮助我成长的朋友,三分赞美我那日新月异的祖国,剩下一分奖励多年 来始终拼搏进取的自己
答 七、(60分) 21.阅读下面图画,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 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资阳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中三年级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评分意见及参考答案 1.C或D(A项“殷红”的“殷”读“yan”,其余读“yin”;B项“名角”、 “群雄角逐”读je,其余读jio;C项读音分别为hao、go、sσng、kao、gao: D项读音分别为1u6、ke、luo、gu6、luo) 2.A(B项“振”应为“震”;C项“名”应为“明”,“轸”应为“殄”;D 项“鹊”应为“雀”) 3.A(A.窜改:对文本、文件、成语、古籍等的改动。符合语境B.望其项背: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这个成语必须用于否定句式, 在该句中使用不恰当:C.夹生饭:半生不熟的饭,比喻开始没做好再做也难做 好的事情。不合语境。D.用错对象,“国色天香”原形容牡丹花色香俱佳,后多 比喻女子容貌美丽) 4.D(A项中“看到”“国歌响起”动宾搭配不当,应在“国歌”前加“听到” B.“随着……,让……”造成主语残缺,可删去“让”。C.赘余。“堪”本来 就有“可以”的意思) 5.C(A、B属于解释发展,不是对概念的理解。D是对科技考古人员的素质要求, 也不是对概念的理解 6.D(范围缩小,误将“专家们”理解为“杨焕明教授”一人) 7.B(以偏概去,“科学素养”包括“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此处应是“自 然科学素养”) 8.C(持:把持,掌控) 9.B(A.连词,于是;副词,才。B.介词,通过。C.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 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介词,凭借。D.连词,表转折关系,却/连词,表递 进关系,并且) 10.(1)后来虞翻被所在州府推举为秀才,汉朝廷召他为侍御史,曹操当了司空 征召他(做官),他都不去任职。(第一个分句,翻译出被动句式1分;辟,征 召1分;就,就任,赴任1分,句子大意准确给2分) (2)虞翻多次冒犯孙权的威严,进谏规劝,孙权不高兴,加之他的秉性又不合世 俗,常常被人毁谤,因而获罪被流放丹杨泾县。(数,多次;见,被;坐,因… 获罪或获罪;每翻译对一处得1分,句子大意准确给2分) 11.权与张昭论及神仙′翻指昭曰/彼皆死人/而语神仙/ 世岂有仙人邪/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对一处得0.5分, 错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共3分) 12.①虞翻劝告王朗避开孙策,王朗没有听取虞翻的建议迎战孙策,遭到惨败。 ②吕蒙伐蜀夺取南郡后,虞翻告诫吕蒙必须迅速控制南郡城,从而粉碎了城内部 分降军意图伏击吕蒙的阴谋。③孙策去世时,县内各官员想前去奔丧,虞翻担心
答: 七、(60 分) 21.阅读下面图画,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 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资阳市 2012—2013 学年度高中三年级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评分意见及参考答案 1.C 或 D (A 项“殷红”的“殷”读“yān”,其余读“yīn”;B 项“名角”、 “群雄角逐”读 jué,其余读 jiǎo;C 项读音分别为 hāo 、gāo、sōng、kào、gǎo; D 项读音分别为 luǒ 、kē、luò、 guǒ、luò) 2.A(B 项“振”应为“震”; C 项“名”应为“明”,“轸”应为“殄”;D 项“鹊”应为“雀”) 3.A(A.窜改:对文本、文件、成语、古籍等的改动。符合语境 B.望其项背: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这个成语必须用于否定句式, 在该句中使用不恰当; C.夹生饭:半生不熟的饭,比喻开始没做好再做也难做 好的事情。不合语境。D.用错对象,“国色天香”原形容牡丹花色香俱佳,后多 比喻女子容貌美丽) 4.D(A 项中“看到”“国歌响起”动宾搭配不当,应在“国歌”前加“听到”。 B.“随着……,让……”造成主语残缺,可删去“让”。 C.赘余。“堪”本来 就有“可以”的意思) 5.C(A、B 属于解释发展,不是对概念的理解。D 是对科技考古人员的素质要求, 也不是对概念的理解) 6.D(范围缩小,误将“专家们”理解为“杨焕明教授”一人) 7.B(以偏概去,“科学素养”包括“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此处应是“自 然科学素养”) 8.C(持:把持,掌控) 9.B(A.连词,于是;副词,才。B.介词,通过。C.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 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介词,凭借。D.连词,表转折关系,却/连词,表递 进关系,并且) 10.(1)后来虞翻被所在州府推举为秀才,汉朝廷召他为侍御史,曹操当了司空, 征召他(做官),他都不去任职。(第一个分句,翻译出被动句式 1 分;辟,征 召 1 分;就,就任,赴任 1 分,句子大意准确给 2 分) (2)虞翻多次冒犯孙权的威严,进谏规劝,孙权不高兴,加之他的秉性又不合世 俗,常常被人毁谤,因而获罪被流放丹杨泾县。(数,多次;见,被;坐,因…… 获罪或获罪;每翻译对一处得 1 分,句子大意准确给 2 分) 11.权 与 张 昭 论 及 神 仙 / 翻 指 昭 曰 / 彼 皆 死 人 / 而语 神 仙 / 世 岂 有 仙 人 邪 / 权 积 怒 非 一 / 遂 徙 翻交州。(对一处得 0.5 分, 错一处扣 0.5 分,扣完为止。共 3 分) 12.①虞翻劝告王朗避开孙策,王朗没有听取虞翻的建议迎战孙策,遭到惨败。 ②吕蒙伐蜀夺取南郡后,虞翻告诫吕蒙必须迅速控制南郡城,从而粉碎了城内部 分降军意图伏击吕蒙的阴谋。③孙策去世时,县内各官员想前去奔丧,虞翻担心
临县山民或许会作乱,故而穿着孝服留守城中,其他各县也跟着效仿,确保了地 方平安。(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4分) 13.(1)山庄访隐江村送别(各2分,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 (2)锦里先生是位头戴“乌角巾”的隐者(1分)。从“未全贫”可看出他家 境并不富裕,但他安贫乐道,很满足于这种朴素的田园生活(1分)。从“儿童 喜”、“鸟雀驯”和“相送柴门”等则可看出他耿介而不孤僻(1分),诚恳而 又热情(1分)。 14.(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沉舟侧畔千帆过(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 屋(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5)言笑晏晏(6)瑞脑销金兽(7)飘 飘乎如遗世独立(8)舸舰弥津 15.DE(A、B误解开头的作用,应为增添文趣,引出话题。C.误解原因) 16.本义:在人去河边钓到鱼之前,鱼就已经成功地将人钓到了河边。比喻义 鱼钓比喻人生中一种希望的诱饵,诱惑着人来到人生的河岸。(一点2分,共4 分) 17.(1)人把鱼钓上钩,鱼把人钓到河塘边。(2)鱼得到了香饵却痛苦不已, 脱身不得;人也有过被“利欲之钩”钓着,百计营谋而不得挣脱的时候,人、鱼 本该同病相怜,惺惺相惜,却“同室操戈”,自然钓意全无,抛竿而去。(3) 鱼的悲剧在于贪嘴,人的悲剧在于盲目,无法看清,也无法潇洒地面对人世间扑 朔迷离的诱饵。(每点2分,共6分) 18.象征:象征着人经不起形形色色的诱惑,失去理智,只剩下没有灵魂的躯壳。 (2分) 联系现实谈感悟(6分) 示例一:学会拒绝不良诱惑。(观点)我们可能面临着对吃、穿、住、行、用的 过分追求,我们可能面临着贪图玩耍娱乐的诱惑,我们常常不能正确地处理在与 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着各种问题,比如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强烈的好 奇心和盲目的从众心理常常会促使我们跟着“群体”参加毫无意义甚至对身心 健康有害的各种活动,如吸烟,吸毒,赌博,浏览不健康的书刊和网页或者玩电 子游戏等等。不良诱惑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阻碍我们的成长进步,干扰我们 的事业成功,影响我们的幸福生活,容易使我们偏离正常的人生轨道。(分析)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良诱惑,才会有健康幸 福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结论) 示例二:面对诱惑,我们应做的不是如何抵制,而是如何选择。(观点)这个“选 择”所遵循的标准是个人的价值观。面对那些不良诱惑,困惑的不仅是学生,也 包括成年人,甚至是身居高位,家财万贯的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正确地 对待奉献和索取,勇敢地承担起个人的社会责任,正确地对待困难,善待人生, 积极进取,才能真正赋予生命以积极的意义。我们应该坚信:“天上不会掉下馅 饼来”,“有一份耕耘才会有一份收获”。应该在勤劳的自身努力中,在辛勤的 汗水中,问心无愧,坦然地接受那份社会的馈赠。对中学生而言,网吧、恋爱、 暴力是诱惑,但是书籍、各种体育活动、各种文艺活动,包括学习的知识等等 样是诱惑。(分析)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人生观,选择正确的道路,将来在面对 更多的诱惑时,才不致迷失自我,误入歧途。(结论) (紧扣“诱惑”谈感悟,明观点,2分;根据观点作分析,有理有据,结合实际, 3分;有明确的结论或号召,1分)
临县山民或许会作乱,故而穿着孝服留守城中,其他各县也跟着效仿,确保了地 方平安。(每点 2 分,任答两点即 4 分) 13.(1)山庄访隐 江村送别(各 2 分,共 4 分。意思相近即可) (2)锦里先生是位头戴“乌角巾”的隐者(1 分)。从“未全贫”可看出他家 境并不富裕,但他安贫乐道,很满足于这种朴素的田园生活(1 分)。从“儿童 喜”、“鸟雀驯”和“相送柴门”等则可看出他耿介而不孤僻(1 分),诚恳而 又热情(1 分)。 14. (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沉舟侧畔千帆过 (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 屋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言笑晏晏 (6) 瑞脑销金兽 (7)飘 飘乎如遗世独立 (8)舸舰弥津 15.D E(A、B 误解开头的作用,应为增添文趣,引出话题。C.误解原因) 16.本义:在人去河边钓到鱼之前,鱼就已经成功地将人钓到了河边。比喻义: 鱼钓比喻人生中一种希望的诱饵,诱惑着人来到人生的河岸。(一点 2 分,共 4 分) 17.(1)人把鱼钓上钩,鱼把人钓到河塘边。(2)鱼得到了香饵却痛苦不已, 脱身不得;人也有过被“利欲之钩”钓着,百计营谋而不得挣脱的时候,人、鱼 本该同病相怜,惺惺相惜,却“同室操戈”,自然钓意全无,抛竿而去。(3) 鱼的悲剧在于贪嘴,人的悲剧在于盲目,无法看清,也无法潇洒地面对人世间扑 朔迷离的诱饵。(每点 2 分,共 6 分) 18.象征:象征着人经不起形形色色的诱惑,失去理智,只剩下没有灵魂的躯壳。 (2 分) 联系现实谈感悟(6 分): 示例一:学会拒绝不良诱惑。(观点)我们可能面临着对吃、穿、住、行、用的 过分追求,我们可能面临着贪图玩耍娱乐的诱惑,我们常常不能正确地处理在与 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着各种问题,比如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强烈的好 奇心和盲目的从众心理常常会促使我们跟着“群体”参加毫无意义甚至对身心 健康有害的各种活动,如吸烟,吸毒,赌博,浏览不健康的书刊和网页或者玩电 子游戏等等。不良诱惑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阻碍我们的成长进步,干扰我们 的事业成功,影响我们的幸福生活,容易使我们偏离正常的人生轨道。(分析)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良诱惑,才会有健康幸 福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结论) 示例二:面对诱惑,我们应做的不是如何抵制,而是如何选择。(观点)这个“选 择”所遵循的标准是个人的价值观。面对那些不良诱惑,困惑的不仅是学生,也 包括成年人,甚至是身居高位,家财万贯的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正确地 对待奉献和索取,勇敢地承担起个人的社会责任,正确地对待困难,善待人生, 积极进取,才能真正赋予生命以积极的意义。我们应该坚信:“天上不会掉下馅 饼来”,“有一份耕耘才会有一份收获”。应该在勤劳的自身努力中,在辛勤的 汗水中,问心无愧,坦然地接受那份社会的馈赠。对中学生而言,网吧、恋爱、 暴力是诱惑,但是书籍、各种体育活动、各种文艺活动,包括学习的知识等等一 样是诱惑。(分析)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人生观,选择正确的道路,将来在面对 更多的诱惑时,才不致迷失自我,误入歧途。(结论) (紧扣“诱惑”谈感悟,明观点,2 分;根据观点作分析,有理有据,结合实际, 3 分;有明确的结论或号召,1 分)
19.(1)大多数居民更喜欢过中国的传统节日(1分),中老年人特别是乡村 中老年人尤其如此(或乡村居民甚于城镇居民,中老年人甚于青少年)(1分)。 (2)尊重民众意愿,弘扬传统文化。(每句1分,共2分) 20.(6分)示例 如果幸福是十分,我渴望这样收藏:三分经久弥香的情感,三分身心俱畅的健康 三分永不止步的理想,一分恰如其分的财富 如果青春是十分,我渴望这样度过:三分浇培催人上进的理想,三分直面好坏参 半的现实,三分追求无所畏惧的自我,剩下一分尽享生命的阳光 (每处3分:比喻恰当1分,结构大致一致1分,内容1分。共6分) 21.作文(参考2012年高考作文标准) 参考立意:①传承尊老爱幼的美德,就从陪老人和孩子聊天开始。②多与老人聊 点国事家事,让他们沐浴在精神愉悦中。③关爱老人最需要的是陪陪坐,聊聊天 ④和家人在愉快的氛围中共叙天伦之乐。⑤把关爱老人的行动传递给自己的孩 子。⑥聊天是家庭的润滑剂。 参考译文 虞翻字仲翔,会稽郡余姚人,会稽太守王朗任命他为功曹。孙策征讨会稽时,虞 翻正逢父亲的丧期,穿着丧服来到郡府门前,王朗想出来迎接他,(虞翻)于是 脱下丧服进去拜见,劝王朗避开孙策。王朗没有采用他的建议,迎战孙策而遭到 失败,漂海逃跑。虞翻追随保护王朗,逃到东部候官县,候官县县长关闭城门不 让他们进去,虞翻前去劝说,才被接纳。王朗对虞翻说:“您家里有老母,可以 回去了。”虞翻回到会稽以后,孙策又任命他为功曹,用朋友的礼节来对待他, 亲自到虞翻家中去拜访。 虞翻出任富春县县令。孙策去世时,县中诸多地位较高官员都想去奔丧。虞翻说: “我担心邻县山民或许会有奸贼作乱,我们远远地放弃城郭,必然会招致不测。” 于是他留在城中,穿上丧服守丧。其他各县都仿效这种做法,因此都平安无事。 后来虞翻被所在州府推举为秀才,汉朝廷召他为侍御史,曹操当了司空,征召他 去做官,他都不去任职。 孙权任命虞翻为骑都尉。虞翻多次冒犯孙权的威(尊)严,进谏规劝,孙权不高 兴,加之他的性格不合群,常被人毁谤,获罪被流放丹杨泾县。吕蒙计划攻取关 羽,佯称有病而回到了建业,因为虞翻兼通医术,请求让虞翻跟随自己,也是想 通过这个机会使虞翻得以解脱。后来吕蒙率领大军西上代蜀,南郡太守麋芳打开 城门出来投降。吕蒙没有进占郡治城邑据守,却在城外沙地上娱乐庆贺,虞翻对 吕蒙说:“如今真诚投降的只有麋将军一人,城里的人怎能都相信,为什么不迅 速进去掌控这座城池(管龠古有“锁匙”“钥匙”之义)呢?”吕蒙当即采纳了 他的建议。当时城里有埋伏袭击的阴谋,依靠虞翻的建议,阴谋才没有得逞。 孙权做了吴王后,在一次欢宴将要结束时,他亲自起身劝饮斟酒,虞翻趴在地上 假装醉酒,不端起酒杯。孙权离开后,他又起身坐好。孙权因此非常愤怒,手握 剑就要杀死他,陪坐的人无不惊慌恐惧,只有大司农刘基起身抱住孙权劝解道: “大王在喝醉之后要杀有名望的人,即使虞翻有罪,但天下人又有谁知道他的罪 过呢?况且大王因为能容纳贤士蓄养普通的人,所以四海之内都仰望大王的风 采,如今一下子丢掉这些,值得吗?”孙权说:“曹操尚且杀了孔融,我对虞翻 又有什么顾虑的?”刘基说:“曹操随意杀害了才德之士,天下人都非议他。大 王亲自实行道德仁义,想和尧、舜相媲美,怎么能去类比曹操呢?”虞翻因此免 于被杀。孙权于是告诫左右侍从,从今以后,凡是他酒后说杀的,都不得杀
19. (1)大多数居民更喜欢过中国的传统节日(1 分),中老年人特别是乡村 中老年人尤其如此(或乡村居民甚于城镇居民,中老年人甚于青少年)(1 分)。 (2)尊重民众意愿,弘扬传统文化。(每句 1 分,共 2 分) 20.( 6 分)示例: 如果幸福是十分,我渴望这样收藏:三分经久弥香的情感,三分身心俱畅的健康, 三分永不止步的理想,一分恰如其分的财富。 如果青春是十分,我渴望这样度过:三分浇培催人上进的理想,三分直面好坏参 半的现实,三分追求无所畏惧的自我,剩下一分尽享生命的阳光。 (每处 3 分:比喻恰当 1 分,结构大致一致 1 分,内容 1 分。共 6 分) 21.作文(参考 2012 年高考作文标准) 参考立意:①传承尊老爱幼的美德,就从陪老人和孩子聊天开始。②多与老人聊 点国事家事,让他们沐浴在精神愉悦中。③关爱老人最需要的是陪陪坐,聊聊天。 ④和家人在愉快的氛围中共叙天伦之乐。⑤把关爱老人的行动传递给自己的孩 子。⑥聊天是家庭的润滑剂。 参考译文 虞翻字仲翔,会稽郡余姚人,会稽太守王朗任命他为功曹。孙策征讨会稽时,虞 翻正逢父亲的丧期,穿着丧服来到郡府门前,王朗想出来迎接他,(虞翻)于是 脱下丧服进去拜见,劝王朗避开孙策。王朗没有采用他的建议,迎战孙策而遭到 失败,漂海逃跑。虞翻追随保护王朗,逃到东部候官县,候官县县长关闭城门不 让他们进去,虞翻前去劝说,才被接纳。王朗对虞翻说:“您家里有老母,可以 回去了。”虞翻回到会稽以后,孙策又任命他为功曹,用朋友的礼节来对待他, 亲自到虞翻家中去拜访。 虞翻出任富春县县令。孙策去世时,县中诸多地位较高官员都想去奔丧。虞翻说: “我担心邻县山民或许会有奸贼作乱,我们远远地放弃城郭,必然会招致不测。” 于是他留在城中,穿上丧服守丧。其他各县都仿效这种做法,因此都平安无事。 后来虞翻被所在州府推举为秀才,汉朝廷召他为侍御史,曹操当了司空,征召他 去做官,他都不去任职。 孙权任命虞翻为骑都尉。虞翻多次冒犯孙权的威(尊)严,进谏规劝,孙权不高 兴,加之他的性格不合群,常被人毁谤,获罪被流放丹杨泾县。吕蒙计划攻取关 羽,佯称有病而回到了建业,因为虞翻兼通医术,请求让虞翻跟随自己,也是想 通过这个机会使虞翻得以解脱。后来吕蒙率领大军西上代蜀,南郡太守麋芳打开 城门出来投降。吕蒙没有进占郡治城邑据守,却在城外沙地上娱乐庆贺,虞翻对 吕蒙说:“如今真诚投降的只有麋将军一人,城里的人怎能都相信,为什么不迅 速进去掌控这座城池(管龠古有“锁匙”“钥匙”之义)呢?”吕蒙当即采纳了 他的建议。当时城里有埋伏袭击的阴谋,依靠虞翻的建议,阴谋才没有得逞。 孙权做了吴王后,在一次欢宴将要结束时,他亲自起身劝饮斟酒,虞翻趴在地上 假装醉酒,不端起酒杯。孙权离开后,他又起身坐好。孙权因此非常愤怒,手握 剑就要杀死他,陪坐的人无不惊慌恐惧,只有大司农刘基起身抱住孙权劝解道: “大王在喝醉之后要杀有名望的人,即使虞翻有罪,但天下人又有谁知道他的罪 过呢?况且大王因为能容纳贤士蓄养普通的人,所以四海之内都仰望大王的风 采,如今一下子丢掉这些,值得吗?”孙权说:“曹操尚且杀了孔融,我对虞翻 又有什么顾虑的?”刘基说:“曹操随意杀害了才德之士,天下人都非议他。大 王亲自实行道德仁义,想和尧、舜相媲美,怎么能去类比曹操呢?”虞翻因此免 于被杀。孙权于是告诫左右侍从,从今以后,凡是他酒后说杀的,都不得杀
虞翻曾经乘船出行,与麋芳相遇。麋芳船上人大多想让虞翻自己回避,走在前面 开道的人喊道:“回避将军的船!”虞翻厉声说道:“失去忠贞与诚信,凭什么 事奉君主?倾覆了人家两座城池,还要口称将军,有道理吗?”麋芳关上门不应 声,并且匆忙避开虞翻。 虞翻天性疏朗耿直,多次因酒醉而犯下过错。孙权与张昭谈到神仙,虞翻手指张 昭说:“那些都是死人,你却说是神仙,世上难道有仙人吗?”孙权积压的怒气 已不是一时,于是就把虞翻流放到交州。虽然处在获罪流放的境地,但虞翻依然 讲学不倦,学生常常多达几百人。他还为《老子》《论语》《国语》作注释,都 流传于世。 虞翻在南方十几年,七十岁时去世。尸骨运回余姚祖坟安葬,妻子儿女也得以返 回故里
虞翻曾经乘船出行,与麋芳相遇。麋芳船上人大多想让虞翻自己回避,走在前面 开道的人喊道:“回避将军的船!”虞翻厉声说道:“失去忠贞与诚信,凭什么 事奉君主?倾覆了人家两座城池,还要口称将军,有道理吗?”麋芳关上门不应 声,并且匆忙避开虞翻。 虞翻天性疏朗耿直,多次因酒醉而犯下过错。孙权与张昭谈到神仙,虞翻手指张 昭说:“那些都是死人,你却说是神仙,世上难道有仙人吗?”孙权积压的怒气 已不是一时,于是就把虞翻流放到交州。虽然处在获罪流放的境地,但虞翻依然 讲学不倦,学生常常多达几百人。他还为《老子》《论语》《国语》作注释,都 流传于世。 虞翻在南方十几年,七十岁时去世。尸骨运回余姚祖坟安葬,妻子儿女也得以返 回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