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课前导学区】 1、学习目标 1)自主阅读课本第一目“经济特区的创办”,记住我国创办了的经济特区,理解其“特”的 含义,分析特区的创办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意义 2)自主阅读课本第二目“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记住沿海开放城市的开放、沿海经济开 放区以及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形成、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办,理解其意义。 3)自主阅读课本第三目“浦东的开发和开放”,认识浦东开发和开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 其开发的重要意义 4)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感受对外开放带来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 2、重点: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 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3、温故知新:回顾必修一中国近代的国门是如何被打开的? 预习体验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1)设立①1980年,第一个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诞生 ②1980年, 经济特区建立 ③1988年,设 (2)特殊政策:国家给予经济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①经济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 为主。 ②实行以 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 ③经济活动以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3)影响 ①经济特区在发展 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 ②对 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③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①开放: 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②目的:旨在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4.1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课前导学区】 1、学习目标 1)自主阅读课本第一目“经济特区的创办”,记住我国创办了的经济特区,理解其“特”的 含义,分析特区的创办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意义。 2)自主阅读课本第二目“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记住沿海开放城市的开放、沿海经济开 放区以及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形成、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办,理解其意义。 3)自主阅读课本第三目“浦东的开发和开放”,认识浦东开发和开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 其开发的重要意义。 4)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感受对外开放带来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 就。 2、重点: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 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3、温故知新:回顾必修一中国近代的国门是如何被打开的? 4、预习体验: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1)设立 ①1980 年,第一个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诞生 ②1980 年, 、 、 经济特区建立 ③1988 年,设立 经济特区 (2)特殊政策:国家给予经济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①经济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______ _为主。 ②实行以_ ______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 ③经济活动以__ _____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3)影响 ①经济特区在发展_____ __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 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 ②对 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③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①开放: _______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广州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②目的:旨在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2)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①开放: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 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 经济开放区 ②结果: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 ③意义: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 动内地开发,都有深远影响 (3)、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①建立:中国政府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②特点 以引进 ,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为主; b.通常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 的特点 c.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 (三)浦东开发 (1)时间:1990年 (2)目的:①把 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 ②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3)意义: 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注意:浦东被海内外人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 四)、初步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格局及特点 (1)格局(层次) (2).特点: 5、自我构建: 6、发现问题: 【课中导学区】 1、对外开放的背景 1978年和1979年,邓小平先后访问了日本和美国。面对西方高度发展的经济,在深感中 国已经落后的同时,他深刻地认识到:“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 一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
(2)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①开放:1985 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_______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 经济开放区。 ②结果:到 1992 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______ _ 。 ③意义: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 动内地开发,都有深远影响。 (3)、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①建立:中国政府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②特点:a.以引进_______,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为主; b.通常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_______的特点; c.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 的重要窗 口。 (三)浦东开发 (1)时间:1990 年 (2)目的:①把 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②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3)意义: 成为中国 90 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注意:浦东被海内外人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 (四)、初步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格局及特点 (1)格局(层次) —— —— —— —— —— (2).特点: 、 、 5、自我构建: 6、发现问题: 【课中导学区】 1、对外开放的背景 1978 年和 1979 年,邓小平先后访问了日本和美国。面对西方高度发展的经济,在深感中 国已经落后的同时,他深刻地认识到:“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 一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
离不开世界。” 结合必修一70年代中国的外交思考,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背景。 国际:(1)政治上,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形势走向缓和,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联系必修一 回顾: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新突破) (2)经济上, 趋势加快。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 展和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世界。 国内:(1)文革的破坏,经济崩溃 (2)文革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 二代领导集体形成 2、探究归纳:比较 当今的对外开放 「旧中国的对外开放 背景、 性质 基础、 目的 影响 阅读课文学思之窗关于经济特区的创办,思考以下问题 从地理、人文条件等方面思考,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外开放?这个举 措有什么战略意义? 对外开放特点的含义 全方位:不仅“引进来”而且“走出去”;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多层次:不仅沿海,而且内地,点、线、面整体开放 宽领域:不仅经济领域,而且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开放。 【课后导学】 1、右图1984年4月30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拿着可口可乐,面 带微笑。照片配文是“中国的新面貌”,照片反映了①中国正在对外开放②国人己普遍使用外 国商品 TIME ③经济全球化的迹象④美国媒体对中国的开放
离不开世界。” 结合必修一 70 年代中国的外交思考,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背景。 国际:(1)政治上,20 世纪 70 年代的国际形势走向缓和,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联系必修一 回顾: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的新突破) (2)经济上, 趋势加快。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 展和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世界。 国内:(1)文革的破坏,经济崩溃 (2)文革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 二代领导集体形成。 2、探究归纳: 比较 当今的对外开放 旧中国的对外开放 背 景、 性质 基 础、 目的 影响 3、阅读课文学思之窗关于经济特区的创办,思考以下问题。 从地理、人文条件等方面思考,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外开放?这个举 措有什么战略意义? 4、对外开放特点的含义: 全方位:不仅“引进来”而且“走出去”;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多层次:不仅沿海,而且内地,点、线、面整体开放。 宽领域:不仅经济领域,而且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开放。 【课后导学】 1、右图 1984 年 4 月 30 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拿着可口可乐,面 带微笑。照片配文是“中国的新面貌”,照片反映了①中国正在对外开放②国人已普遍使用外 国商品 ③经济全球化的迹象④美国媒体对中国的开放
持赞赏态度()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江泽民指出,我们要以更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我们这样 做的依据是 A.当今世界各国己经形成世界性的市场 B.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C.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方式多样化 D.当今世界各国自然经济已完全消失 3.经济特区的“特”是指) A.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 B.在外交上享有特殊的权力 C.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采取特殊政策 D.即划出的特定的区域,属政治特区 4.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是()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5.我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 A.深圳珠海的大发展B.海南建省C.上海浦东的开发D.西部开发 6.我国逐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是() A.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B.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C.内地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一内地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 7材料一《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 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材料二1984年邓小平在《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中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请回答:(1)“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这个圈后来又是怎样扩大的? (2)从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考虑,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因素是什么?
持赞赏态度(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江泽民指出,我们要以更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我们这样 做的依据是 ( ) A.当今世界各国已经形成世界性的市场 B.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C.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方式多样化 D.当今世界各国自然经济已完全消失 3.经济特区的“特”是指 ( ) A.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 B.在外交上享有特殊的权力 C.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采取特殊政策 D.即划出的特定的区域,属政治特区 4.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是 (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5.我国 20 世纪 90 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 ( ) A.深圳珠海的大发展 B.海南建省 C.上海浦东的开发 D.西部开发 6.我国逐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是 ( )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7 材料一 《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 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材料二 1984 年邓小平在《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中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请回答: (1)“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这个圈后来又是怎样扩大的? (2)从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考虑,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因素是什么?
【收获与反思】 【课后巩固区】 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0·上海卷)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 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 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 2.(2010·天津卷)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图中“单位 GDP能耗”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o s C.建立人民公社 D.开展大跃进运动 3.(2010·江苏单科13)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列对右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 上市装打生合社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t 政策 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货款 D.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 股金證 社 4.(2010·海南单科22)与1952年 相比,1957年 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0%2eugn资科的生产增 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 的比重由 35.5%提高到45%。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A.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 B.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 C.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 D.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 5.(2009·广东历史14)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从下 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年代 195319541955195619571958 增长率(%)3 16.2|5.628.211.466 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收获与反思】 【课后巩固区】 一、 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0·上海卷)20 世纪 50 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 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 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 2.(2010·天津卷)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 GDP 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图中“单位 GDP 能耗”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 A.实行“二五”计划 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建立人民公社 D.开展大跃进运动 3.(2010·江苏单科 13)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列对右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 政策 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货款 D.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 社 4.(2010·海南单科 22)与 1952 年 相比,1957 年 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 210%,消费 资料的生产增 长 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 的比重由 35.5%提高到 45%。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 A.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 B.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 C.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 D.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 5.(2009·广东历史 14)1959 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从下 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年代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增长率(%) 30.2 16.2 5.6 28.2 11.4 66 A.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B.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 C.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D.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 6.(2008·宁夏文综33)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 些错误。这主要是因为()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病充分暴露 B.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C.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反“右倾”斗争深入开展 7.(2008·江苏历史9)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 图中的“社”指的是() 孙 社 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4月出版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8.(207·上海历史27)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 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 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工商业改造B.统购统销C.“一五”计划D.土地改革 二、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 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材料二(中共)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 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 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 材料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 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邓小平文选》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
B.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 C.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D.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 12 倍 6.(2008·宁夏文综 33)1960 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 些错误。这主要是因为(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病充分暴露 B.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C.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反“右倾”斗争深入开展 7.(2008·江苏历史 9)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 图中的“社”指的是( )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8.(2007·上海历史 27)1956 年 1 月 2 日下午,上海 50 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 “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 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 A.工商业改造 B.统购统销 C.“一五”计划 D.土地改革 二、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 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材料二 (中共 )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 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 — —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 材料三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 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 ——《邓小平文选》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 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 1953 年 4 月出版
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 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当然, 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邓小平文 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八大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 (2)“八大”对当时国内主要任务是怎样阐述的?八大路线的意义是什么? (3)材料三中提到八大路线“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 挫折”。指出20世纪50年代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的具体表现及原因。 (4)八大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依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八大路 线之间的关系
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 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当然, 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邓小平文 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八大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 (2)“八大”对当时国内主要任务是怎样阐述的?八大路线的意义是什么? (3)材料三中提到八大路线“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 挫折”。指出 20 世纪 50 年代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的具体表现及原因。 (4)八大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依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八大路 线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