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复习目标 高考考点 考情分析 试题分布考查题型命题趋势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2015广东、江 命题考查题型有选 精深 苏、福建 选择题 择题和主观题,题目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014天津 难度一般不大。2016 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2013北京、全 年高考,以史书典 的贡献 籍、民族文化、地域 2012北京、重非选择题文化等为背景,要求 学生说明中华文化 2014江苏 源远流长、博大精 2013全国卷I 2013北京 第I部分课前复习案 ●自主学习(要求:掌握相关问题,独立完成思考,写出关键词,疑惑处用红笔 标出) 1.熟读课本P62-P70 2.结合《自主学习指导课程》P148-149“考点梳理”和“疑难解析”部分自主 研读、巩固并标出疑惑点。 3.熟记重点 (1)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和表现是什么? (3)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5)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是什么?怎样理解这种共性与个性的关 (6)中华文化的力量的表现及作用是什么? 第Ⅱ部分课内探究案 要求:多种方式检查重点知识,互相解疑答惑,完善问题答案,并标出不能解 决的问题。 思考、讨论、展示以下活动。 )成果展示资源共享 1.对课前复习案的重点知识检查落实 2.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1)判断: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思想,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 (2)判断:汉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3)判断:中华文化长期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4)判断: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5)判断:不同地域文化相互交流借鉴,渐趋统一。()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复习目标 高考考点[ 考情分析 试题分布 考查题型 命题趋势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 精深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 的贡献 2015 广东、江 苏、福建 2014 天津 2013 北京、全 国 2012 北京、重 庆 2014 江苏 2013 全国卷 I 2013 北京 选择题 非选择题 命题考查题型有选 择题和主观题,题目 难度一般不大。2016 年高考,以史书典 籍、民族文化、地域 文化等为背景,要求 学生说明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博大精 深。 第Ⅰ部分 课前复习案 ●自主学习(要求:掌握相关问题,独立完成思考,写出关键词,疑惑处用红笔 标出) 1.熟读课本 P62-P70 2.结合《自主学习指导课程》P148-149“考点梳理”和“疑难解析”部分自主 研读、巩固并标出疑惑点。 3.熟记重点: (1)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和表现是什么? (3)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5)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是什么?怎样理解这种共性与个性的关 系? (6)中华文化的力量的表现及作用是什么? 第 II 部分 课内探究案 要求:多种方式检查重点知识,互相解疑答惑,完善问题答案,并标出不能解 决的问题。 思考、讨论、展示以下活动。 (一)成果展示 资源共享 1.对课前复习案的重点知识检查落实 2.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1)判断: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思想,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 形。( ) (2)判断:汉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 (3)判断:中华文化长期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 (4)判断: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 (5)判断:不同地域文化相互交流借鉴,渐趋统一。( )
(6)判断: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 (7)判断:我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是因为注重理论创新。() (8)判断: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 彩就不同。() (9)判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在于汉字和史书典籍。() (10)判断: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就是指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 一切成分。() 3.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全面、详实、有逻辑 (二)合作探究深化提升 ●关注生活重点突破 材料一:2015年4月6日全球华人节八周年纪念韩国庆典活动启动仪式 世界华人组织联盟副主席、全球华人节主席、全球经济发展促进会总会执 行会长聚博圣为本次活动致辞并作重要讲话,他表示,全球华人节大会三年一届, 年会一年一届,主题活动一月一期,以“华人节-华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为主题, 以“携手同行,梦想未来,共创辉煌”为口号,以“传承华族文化,共铸全球和 谐”为宗旨,已经在100多个国家成功举办了庆祝活动。 音乐会在华族族歌《祖国大中华》的大合唱中拉开序幕,恢宏的旋律唱出 了亿万华人游走天下,同心协力是一家的心声。接下来是全球华人节在世界各地 的分会如韩国分会、俄罗斯分会、德国分会、世界华人艺术团带来的精彩节目, 最后在大合唱《爱我中华》壮美旋律中完美落幕, 材料二: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2014年9月27日,国务院侨办主办 的“全球华人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担任此次音乐会的艺术总监及指挥的 国家大剧院首席指挥家吕嘉,在音乐会前夕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指出,“全球 华人音乐会”以交响乐演奏中外名曲为主要形式。吕嘉说交响乐是西方音乐表现 形式,用西方的语言、方式和思维去感动他们,体现了中国的文化包容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理解 (三)体验高考
(6)判断: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 ) (7)判断:我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是因为注重理论创新。( ) (8)判断: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 彩就不同。( ) (9)判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在于汉字和史书典籍。( ) (10)判断: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就是指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 一切成分。( ) 3. 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全面、详实、有逻辑) (二)合作探究 深化提升 ●关注生活 重点突破 材料一:2015 年 4 月 6 日全球华人节八周年纪念韩国庆典活动启动仪式 世界华人组织联盟副主席、全球华人节主席、全球经济发展促进会总会执 行会长聚博圣为本次活动致辞并作重要讲话,他表示,全球华人节大会三年一届, 年会一年一届,主题活动一月一期,以“华人节-华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为主题, 以“携手同行,梦想未来,共创辉煌”为口号,以“传承华族文化,共铸全球和 谐”为宗旨,已经在 100 多个国家成功举办了庆祝活动。 音乐会在华族族歌《祖国大中华》的大合唱中拉开序幕,恢宏的旋律唱出 了亿万华人游走天下,同心协力是一家的心声。接下来是全球华人节在世界各地 的分会如韩国分会、俄罗斯分会、德国分会、世界华人艺术团带来的精彩节目, 最后在大合唱《爱我中华》壮美旋律中完美落幕。 材料二:为庆祝新中国成立 65 周年,2014 年 9 月 27 日,国务院侨办主办 的“全球华人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担任此次音乐会的艺术总监及指挥的 国家大剧院首席指挥家吕嘉,在音乐会前夕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指出,“全球 华人音乐会”以交响乐演奏中外名曲为主要形式。吕嘉说交响乐是西方音乐表现 形式,用西方的语言、方式和思维去感动他们,体现了中国的文化包容。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理解。 (三)体验高考
1.(2015广东文综,31,4分)岭南一年四季多湿热,气温较高,人们用凉水冲 淋以消暑爽身,粤语一般称之为“冲凉”,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北方天气 多寒冷干燥,人们喜用热水浸泡以去垢爽身,北方话多称之为“洗澡”,盆浴 池浴盛行,澡堂子随处可见,这说明 A.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特性 B.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 C.方言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 D.洗浴文化随时间的发展而发展 2.(2013·安徽高考)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 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 现了()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 流长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 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2·海南高考)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 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 用牛角、竹子、椰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 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 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 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 C.②④ D.③④ 4.(2014·山东高考)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3年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活动期间,我国推出了展示中国形象的大 型舞台演出《美丽中国》。演出以歌舞为主,镶嵌京剧、武术等中国元素,辅以 多媒体视频。演出从新疆的《葡萄架下》到云南的《怒江大小调》,从唐朝乐舞 《霓裳羽衣舞》到现代芭蕾《海上梦明月》,……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 特别是《海上梦明月》将西方芭蕾与中国民族乐器二胡、琵琶巧妙混搭,充分显 示了中国文化开放、创新、多元的魅力。 根据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与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美丽中国》演出所体现 的文化生活道理 5.完成《自主学习指导课程》P164的《体验高考》1-2题。 (四)定时训练 1.(2015山东文综,31,4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物日益增加,数字
1.(2015 广东文综,31,4 分)岭南一年四季多湿热,气温较高,人们用凉水冲 淋以消暑爽身,粤语一般称之为“冲凉”,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北方天气 多寒冷干燥,人们喜用热水浸泡以去垢爽身,北方话多称之为“洗澡”,盆浴、 池浴盛行,澡堂子随处可见,这说明 A.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特性 B.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 C.方言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 D.洗浴文化随时间的发展而发展 2. (2013·安徽高考)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 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 现了( )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 流长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 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2·海南高考)3 000 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 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 用牛角、竹子、椰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 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 ) 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2 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 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 (2014·山东高考)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3 年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活动期间,我国推出了展示中国形象的大 型舞台演出《美丽中国》。演出以歌舞为主,镶嵌京剧、武术等中国元素,辅以 多媒体视频。演出从新疆的《葡萄架下》到云南的《怒江大小调》,从唐朝乐舞 《霓裳羽衣舞》到现代芭蕾《海上梦明月》,……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 特别是《海上梦明月》将西方芭蕾与中国民族乐器二胡、琵琶巧妙混搭,充分显 示了中国文化开放、创新、多元的魅力。 根据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与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美丽中国》演出所体现 的文化生活道理。 5. 完成《自主学习指导课程》P164 的《体验高考》1-2 题。 (四)定时训练 1.(2015 山东文综,31,4 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物日益增加,数字
化资源在图书馆馆藏中的比例不断上升。2014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向读者提供 了大型数字化产品一一《中华经典古籍库》,为读者查阅古籍,了解传统文化提 供了方便。由此可见 A.科学技术发展决定文化的性质 B.史书典籍印证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C.传统文化的内涵能够因时而变D.文化传播手段的丰富有助于文化的传 承 2.(2015福建文综,29.4分)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 解读出 安一一文-文 图12 ①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②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 ③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④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3.(2015福建文综,30.4分)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 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 情怀也。上述文字 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B.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 风采 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D.彰显了中华文化五千年自强不息的 品格 4.青瓷是中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 朴、色泽纯洁而斑斓等特点著称于世。精美绝伦的青瓷艺术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 国文化() A.源远流长,绵延不绝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D.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5.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有的不足5000 人。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核心文化区范围小,其文化传承的状况堪忧。面对这 现象,当务之急是() A.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 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C.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 6.(2012·新课标全国)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 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 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 的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 C.② D.②4 7.教育部公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从2013年春季开学开始, 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要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 课。这是要求青少年() ①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②传承好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③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文化④在博采众长中提高文化素养
化资源在图书馆馆藏中的比例不断上升。2014 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向读者提供 了大型数字化产品——《中华经典古籍库》,为读者查阅古籍,了解传统文化提 供了方便。由此可见 A.科学技术发展决定文化的性质 B.史书典籍印证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C.传统文化的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D.文化传播手段的丰富有助于文化的传 承 2.(2015 福建文综,29.4 分)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 解读出 ①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 ②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 ③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15 福建文综,30.4 分)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 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 情怀也。上述文字 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B.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 风采 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 D.彰显了中华文化五千年自强不息的 品格 4.青瓷是中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 朴、色泽纯洁而斑斓等特点著称于世。精美绝伦的青瓷艺术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 国文化( ) A.源远流长,绵延不绝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D.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5.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 22 个民族的人口在 10 万以下,有的不足 5 000 人。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核心文化区范围小,其文化传承的状况堪忧。面对这一 现象,当务之急是( ) A.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 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C.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 6.(2012·新课标全国)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 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 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 的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教育部公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从 2013 年春季开学开始, 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要安排 l 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 课。这是要求青少年( ) ①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②传承好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③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文化 ④在博采众长中提高文化素养
A.③④B.①③C.②③D.①② 8.(2014·海南高考)荣获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的海口骑楼老街 始建于1849年,融琼州海峡牝岸内陆建筑文化与南洋建筑文化于一体。骑楼适 应当地气候特点,一楼廊道既可遮蔽阳光,又可躲避风雨。散发着建筑文化芳香 的海口骑楼() ①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②彰显不同文化交流融合的魅力③是海南地域 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要载体④表明地域文化的性质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3·新课标全国Ⅲ)《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 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 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 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它()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③具有 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 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矫正训练)在处理与外来文化关系时,我们应当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这样做有利于() ①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③增强对外来文化的理解 ④吸收外来文化的所有成分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13·新课标全国I)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词典的正文 收录了NBA、BBS、GDP、UF0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 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 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 单的拒斥。”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 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 识阐明理由
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8.(2014·海南高考)荣获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的海口骑楼老街 始建于 1849 年,融琼州海峡北岸内陆建筑文化与南洋建筑文化于一体。骑楼适 应当地气候特点,一楼廊道既可遮蔽阳光,又可躲避风雨。散发着建筑文化芳香 的海口骑楼( ) ①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②彰显不同文化交流融合的魅力 ③是海南地域 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要载体 ④表明地域文化的性质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3·新课标全国Ⅱ)《台湾风物图卷》长达 320 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 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 民党主席在 2005 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 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它( )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③具有 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 一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矫正训练) 在处理与外来文化关系时,我们应当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这样做有利于( ) ①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③增强对外来文化的理解 ④吸收外来文化的所有成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 (2013·新课标全国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 年 6 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 6 版),词典的正文 收录了 NBA、BBS、GDP、UFO 等 239 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 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 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 单的拒斥。”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 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 识阐明理由
12.(2013·江苏高考)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 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 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 悄然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 “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 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 乡。”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答案 (一)成果展示资源共享 2、判断并说明理由 (1)错。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 的雏形 (2)错。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 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错。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 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也经历 了衰微的过程。 (4)错。经济决定文化。 (5)错。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6)错。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不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也是共性与个性的 关系。 (7)错。我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总的说来,我国古代科学技 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特点。 (8)错。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但这不等于民族文化之间没有共性。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特性, 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
12. (2013·江苏高考)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 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 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 悄然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 “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 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 乡。”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答案 (一)成果展示 资源共享 2、判断并说明理由 (1)错。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 的雏形。 (2)错。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 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错。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 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也经历 了衰微的过程。 (4)错。经济决定文化。 (5)错。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6)错。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不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也是共性与个性的 关系。 (7)错。我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总的说来,我国古代科学技 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特点。 (8)错。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但这不等于民族文化之间没有共性。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特性, 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
有的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9)错。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 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10)错。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两个方面:一是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 睦相处;二是兼收并蓄,能够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二)●关注生活重点突破 答案:(1)①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汉字和史书典籍是重要 的见证。 ②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又一基本特征。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成就体现了 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各地区文化相互交流、借 鉴,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之瑰宝,中华民族 之骄傲,它们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 (2)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 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③与其他民族文化交 流,一方面要求同存异,即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另一方面要兼收并蓄 即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三)体验高考 1-3. CA A 4.答案文化创新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四)定时训练 1-5. DDBBC 6-10. BCAAA 11.答案观点一: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传承中华文明 需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保持汉语的纯洁性。不反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 用字母词,但《词典》是规范语言文字的范本,不应收录,至少不应在正文中收 录 观点二:支持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其一,收录字母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字母 词的使用,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是汉语言文字具有活力的 表现。其二,《词典》收录的字母词数量很少,不会使汉语成为混杂的语言而损 害其民族性。其三,字母词的使用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 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12.答案(1)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的衰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 继承和发展。 (2)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3)乡村寄托了人们的乡情乡思,可以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有的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9)错。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 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10)错。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两个方面:一是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 睦相处;二是兼收并蓄,能够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二)●关注生活 重点突破 答案:(1)①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汉字和史书典籍是重要 的见证。 ②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又一基本特征。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成就体现了 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各地区文化相互交流、借 鉴,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之瑰宝,中华民族 之骄傲,它们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 (2)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 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③与其他民族文化交 流,一方面要求同存异,即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另一方面要兼收并蓄, 即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三)体验高考: 1-3. C A A 4. 答案 文化创新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四)定时训练 1-5. DDBBC 6-10. BCAAA 11. 答案 观点一: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传承中华文明 需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保持汉语的纯洁性。不反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 用字母词,但《词典》是规范语言文字的范本,不应收录,至少不应在正文中收 录。 观点二:支持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其一,收录字母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字母 词的使用,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是汉语言文字具有活力的 表现。其二,《词典》收录的字母词数量很少,不会使汉语成为混杂的语言而损 害其民族性。其三,字母词的使用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 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12. 答案 (1)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的衰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 继承和发展。 (2)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3)乡村寄托了人们的乡情乡思,可以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