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第Ⅰ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法国社会学家埃吕尔承认技术应用有负面作用,但他认为这只能通过技术来 消除。埃吕尔说:“我们在尽力揭露技术发展招致麻烦的一面……我深信,所有 这些麻烦都会随着技术本身的不断发展而被消除,而且,确实也只有依靠技术的 发展才能消除。”技术对消除、减弱技术的负面效果,当然有重要作用,例如要 在煤中脱硫,就应当硏究和应用脱硫技术,仍然是人的决策。认为随着技术的发 展,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会自然消除,是没有根据的,也是有害的。 另一位学者弗洛姆说,现代技术系统有两个指导原则:第一原则是“凡技术 上能够做的事都应该做”,第二原则是“最大效率与产出原则”。弗洛姆所说的 第二原则,就是所谓的效率原则。他所说的第一原则提出了一种技术逻辑 能够做”等于“应该做”。这两条原则结合起来,就是凡技术能够做的都 应当去做,而且还要尽量强化它的效果。即使是恶的技术,也应当采用,并且努 力强化它的恶果。这当然是荒唐的逻辑。“能够”是对技术功能的判断,是事实 判断:“应该”是价值判断、伦理判断。“能够”不等于“应该”,正如“应该” 不等于“能够”。同样,技术不能取代道德,就像道德不能取代技术。如果凡技 术能够做到的事,我们都应当去做,那我们就放弃了对技术应用后果的评价和责 任 人与技术的关系只能是创造与被创造、开发与被开发、应用与被应用、控制 与被控制、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人是主体,技术是客体。人是目的,技术是手 段。技术应当为人谋利,而不应当损害人的利益。是人主宰技术的命运,而不是 技术主宰人的命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要遵守技术的自然逻辑,即人造物进化的 逻辑,也可以说是技术自身的逻辑;更要遵守技术的社会逻辑,或称社会逻辑, 这是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技术的社会逻辑高于技术的自然逻 辑,当这两种逻辑冲突时,技术的自然逻辑服从技术的社会逻辑。技术本身的善 恶、技术应用后果的善恶,只能根据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来判定。人类的最高目 标,不是发展和应用技术,而是人类的全面发展,技术只是为了这个目标服务的 手段。技术越发展,越应该强调对技术的人文关注。 1.下列不属于作者对弗洛姆“第一原则”评价的一项是() A.第一原则事实上混淆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伦理判断。 B.第一原则提出了一种技术逻辑,而这一逻辑是片面的。 C.如果应用这一原则,那么,势必会放弃对技术应用后果的评价和责任 D.第一原则强调了凡技术能做的都应当去做,而且要尽量强化它的效果。 2.根据文意,下列对“人是主体,技术是客体”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人主宰技术的命运,人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应遵循技术的自然逻辑 B.人类的最高目标是人类的全面发展,而技术必须为这个最高目标服务。 C.人是目的,技术是手段,人和技术是创造与应用、开发与控制的关系 D.技术应当为人谋利,所以应大力发展技术来满足人们的需要。 3.根据原文,下列真正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要降低技术的负面作用,应强化人对技术应用的责任感,根据大多数人 的根本利益来判定技术应用的后果
内蒙古 2017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法国社会学家埃吕尔承认技术应用有负面作用,但他认为这只能通过技术来 消除。埃吕尔说:“我们在尽力揭露技术发展招致麻烦的一面……我深信,所有 这些麻烦都会随着技术本身的不断发展而被消除,而且,确实也只有依靠技术的 发展才能消除。”技术对消除、减弱技术的负面效果,当然有重要作用,例如要 在煤中脱硫,就应当研究和应用脱硫技术,仍然是人的决策。认为随着技术的发 展,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会自然消除,是没有根据的,也是有害的。 另一位学者弗洛姆说,现代技术系统有两个指导原则:第一原则是“凡技术 上能够做的事都应该做”,第二原则是“最大效率与产出原则”。弗洛姆所说的 第二原则,就是所谓的效率原则。他所说的第一原则提出了一种技术逻辑 ——“能够做”等于“应该做”。这两条原则结合起来,就是凡技术能够做的都 应当去做,而且还要尽量强化它的效果。即使是恶的技术,也应当采用,并且努 力强化它的恶果。这当然是荒唐的逻辑。“能够”是对技术功能的判断,是事实 判断:“应该”是价值判断、伦理判断。“能够”不等于“应该”,正如“应该” 不等于“能够”。同样,技术不能取代道德,就像道德不能取代技术。如果凡技 术能够做到的事,我们都应当去做,那我们就放弃了对技术应用后果的评价和责 任。 人与技术的关系只能是创造与被创造、开发与被开发、应用与被应用、控制 与被控制、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人是主体,技术是客体。人是目的,技术是手 段。技术应当为人谋利,而不应当损害人的利益。是人主宰技术的命运,而不是 技术主宰人的命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要遵守技术的自然逻辑,即人造物进化的 逻辑,也可以说是技术自身的逻辑;更要遵守技术的社会逻辑,或称社会逻辑, 这是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技术的社会逻辑高于技术的自然逻 辑,当这两种逻辑冲突时,技术的自然逻辑服从技术的社会逻辑。技术本身的善 恶、技术应用后果的善恶,只能根据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来判定。人类的最高目 标,不是发展和应用技术,而是人类的全面发展,技术只是为了这个目标服务的 手段。技术越发展,越应该强调对技术的人文关注。 1.下列不属于作者对弗洛姆“第一原则”评价的一项是( ) A.第一原则事实上混淆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伦理判断。 B.第一原则提出了一种技术逻辑,而这一逻辑是片面的。 C.如果应用这一原则,那么,势必会放弃对技术应用后果的评价和责任。 D.第一原则强调了凡技术能做的都应当去做,而且要尽量强化它的效果。 2.根据文意,下列对“人是主体,技术是客体”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人主宰技术的命运,人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应遵循技术的自然逻辑。 B.人类的最高目标是人类的全面发展,而技术必须为这个最高目标服务。 C.人是目的,技术是手段,人和技术是创造与应用、开发与控制的关系。 D.技术应当为人谋利,所以应大力发展技术来满足人们的需要。 3.根据原文,下列真正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要降低技术的负面作用,应强化人对技术应用的责任感,根据大多数人 的根本利益来判定技术应用的后果
B.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的负面作用就会被消除,而且只有依靠技术 的发展,技术的负面作用才会被消除 C.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技术不能取代道德,就像道德不能取代技术,如果 技术能够做到的事,我们就应当去做 D.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责任不在技术而在人,在于人怎样应用,所以要 遵守技术的社会逻辑,而非自然逻辑。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梁冀字伯卓。为人鸢肩豺目,口吟舌言,裁能书计。少为贵戚,逸游自恣。永和 元年,拜河南尹。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 以让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而恐商知之,乃推疑于放之怨仇,请以放弟禹为洛 阳令,使捕之,尽灭其宗亲、宾客百余人。 商薨未及葬,顺帝乃拜冀为大将军,弟侍中不疑为河南尹。及帝崩,冲帝始在襁 褓,太后临朝,诏冀与太傅赵峻、太尉李固参录尚书事。冲帝又崩,冀立质帝。 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冀闻,深恶之, 遂令左右进鸩加煮饼,帝即日崩。复立桓帝,而枉害李固及前太尉杜乔,海内嗟 惧,语在《李固传》 冀用寿①言,多斥夺诸梁在位者,外以谦让,而实崇孙氏宗亲。冒名而为侍中、 卿、校尉、郡守、长吏者十余人,皆贪叨凶淫,各遣私客籍属县富人,被以它罪 闭狱掠拷,使出钱自赎,资物少者至于死徙。扶风人士孙奋居富而性吝,冀因以 马乘遗之,从贷钱五千万,奋以三千万与之,冀大怒,乃告郡县,认奋母为其守 臧婢,云盗白珠十斛、紫金千斤以叛,遂收考奋兄弟,死于狱中,悉没资财亿七 千余万 元嘉元年,帝以冀有援立之功,欲崇殊典,乃大会公卿,共议其礼。于是有司奏 冀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礼仪比萧何……冀犹以所奏礼薄,意不悦。 专擅威柄,凶恣日积,机事大小,莫不咨决之 不疑好经书,善待士。冀阴疾之,因中常侍白帝,转为光禄勋。又讽众人共荐其 子胤为河南尹。不疑自耻兄弟有隙,遂让位归第,与弟蒙闭门自守。冀不欲令与 宾客交通,阴使人变服至门,记往来者。南郡太守马融、江夏太守田明,初除, 过谒不疑,冀讽州郡以它事陷之,皆髡笞徙朔方。融自刺不殊,明遂死于路。 延熹元年,太史令陈授因小黄门徐璜,陈灾异日食之变,咎在大将军,冀 闻之,讽洛阳令收考授,死于狱。帝由此发怒。收冀财货,合三十余万万,以充 王府,用减天下税祖之半。散其苑囿,以业穷民。录诛冀功者,封尚书令尹勋以 下数十人。 【注】①寿:人名。全名为孙寿,是梁冀的妻子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 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B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冀 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C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 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D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 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B.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的负面作用就会被消除,而且只有依靠技术 的发展,技术的负面作用才会被消除。 C.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技术不能取代道德,就像道德不能取代技术,如果 技术能够做到的事,我们就应当去做。 D.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责任不在技术而在人,在于人怎样应用,所以要 遵守技术的社会逻辑,而非自然逻辑。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梁冀字伯卓。为人鸢肩豺目,口吟舌言,裁能书计。少为贵戚,逸游自恣。永和 元年,拜河南尹。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 以让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而恐商知之,乃推疑于放之怨仇,请以放弟禹为洛 阳令,使捕之,尽灭其宗亲、宾客百余人。 商薨未及葬,顺帝乃拜冀为大将军,弟侍中不疑为河南尹。及帝崩,冲帝始在襁 褓,太后临朝,诏冀与太傅赵峻、太尉李固参录尚书事。冲帝又崩,冀立质帝。 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冀闻,深恶之, 遂令左右进鸩加煮饼,帝即日崩。复立桓帝,而枉害李固及前太尉杜乔,海内嗟 惧,语在《李固传》。 冀用寿①言,多斥夺诸梁在位者,外以谦让,而实崇孙氏宗亲。冒名而为侍中、 卿、校尉、郡守、长吏者十余人,皆贪叨凶淫,各遣私客籍属县富人,被以它罪, 闭狱掠拷,使出钱自赎,资物少者至于死徙。扶风人士孙奋居富而性吝,冀因以 马乘遗之,从贷钱五千万,奋以三千万与之,冀大怒,乃告郡县,认奋母为其守 臧婢,云盗白珠十斛、紫金千斤以叛,遂收考奋兄弟,死于狱中,悉没资财亿七 千余万。 元嘉元年,帝以冀有援立之功,欲崇殊典,乃大会公卿,共议其礼。于是有司奏 冀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礼仪比萧何……冀犹以所奏礼薄,意不悦。 专擅威柄,凶恣日积,机事大小,莫不咨决之。 不疑好经书,善待士。冀阴疾之,因中常侍白帝,转为光禄勋。又讽众人共荐其 子胤为河南尹。不疑自耻兄弟有隙,遂让位归第,与弟蒙闭门自守。冀不欲令与 宾客交通,阴使人变服至门,记往来者。南郡太守马融、江夏太守田明,初除, 过谒不疑,冀讽州郡以它事陷之,皆髡笞徙朔方。融自刺不殊,明遂死于路。 延熹元年,太史令陈授因小黄门徐璜,陈灾异日食之变,咎在大将军,冀 闻之,讽洛阳令收考授,死于狱。帝由此发怒。收冀财货,合三十余万万,以充 王府,用减天下税祖之半。散其苑囿,以业穷民。录诛冀功者,封尚书令尹勋以 下数十人。 【注】①寿:人名。全名为孙寿,是梁冀的妻子。 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 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B 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冀 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C 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 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D 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 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 曰死。”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为薨,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髙等级妃嫔 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B“殊典”一是指“不同的规章”,二是指“帝王对臣下的特别的恩典”。本文 指后者。 C“经书”或指儒经,即儒家经典著作。如《易经》《书经》《诗经》《周礼》 《仪礼》《礼记》《春秋》《论语》《孝经》等儒家经传,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 和儒家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或指佛经,如《佛说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 等。本文指儒家经典 D“髡笞”亦作“髡笞”。古代刑罚,指割头,鞭打身体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冀杀了吕放之后,又杀了吕放的弟弟洛阳令吕禹和他们家的宗亲、宾客百 余人。 B.扶风人士孙奋家境富裕却很吝啬,梁冀就赠送给他四匹马,然后向他借钱五 千万。 C.桓帝因为梁冀对自己有援立之功,就想用特别的礼遇来显示他的崇高地位, 可梁冀还觉得礼遇不够优厚,很不高兴。 D.朝廷没收梁冀的全部财产,共获三十多亿,用来充实国家府库,因此减免了 天下百姓一半的租税。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各遣私客籍属县富人,被以它罪,闭狱掠拷,使出钱自赎,资物少者至于 死徙。(5分) (2)不疑好经书,善待士。冀阴疾之,因中常侍白帝,转为光禄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 梅尧臣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 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 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 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 无忘桂枝荣,举酒一以送。 8.本诗前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9.本诗的送别对象不是一般送别诗中常出现的亲人或朋友,而是门人。请结合 具体诗句分析作者在本诗中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中告诉我们君子做到智慧明达不犯错误的句子是 (2)庄子在《逍遥游》中以“ 两句,启示着我们只有如此才能做到漫游宇宙、无所待 (3)《〈论语〉十则》中强调学思关系的句子是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 曰死。” 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为薨,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 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B“殊典”一是指“不同的规章”,二是指“帝王对臣下的特别的恩典”。本文 指后者。 C“经书”或指儒经,即儒家经典著作。如《易经》《书经》《诗经》《周礼》 《仪礼》《礼记》《春秋》《论语》《孝经》等儒家经传,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 和儒家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或指佛经,如《佛说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 等。本文指儒家经典。 D“髡笞”亦作“髠笞”。 古代刑罚,指割头,鞭打身体。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梁冀杀了吕放之后,又杀了吕放的弟弟洛阳令吕禹和他们家的宗亲、宾客百 余人。 B.扶风人士孙奋家境富裕却很吝啬,梁冀就赠送给他四匹马,然后向他借钱五 千万。 C.桓帝因为梁冀对自己有援立之功,就想用特别的礼遇来显示他的崇高地位, 可梁冀还觉得礼遇不够优厚,很不高兴。 D.朝廷没收梁冀的全部财产,共获三十多亿,用来充实国家府库,因此减免了 天下百姓一半的租税。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各遣私客籍属县富人,被以它罪,闭狱掠拷,使出钱自赎,资物少者至于 死徙。(5 分) (2)不疑好经书,善待士。冀阴疾之,因中常侍白帝,转为光禄勋。(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 梅尧臣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 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 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 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 无忘桂枝荣,举酒一以送。 8.本诗前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5 分) 9.本诗的送别对象不是一般送别诗中常出现的亲人或朋友,而是门人。请结合 具体诗句分析作者在本诗中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荀子《劝学》中告诉我们君子做到智慧明达不犯错误的句子是 “ , ”。 (2)庄子在《逍遥游》中以“ , ” 两句,启示着我们只有如此才能做到漫游宇宙、无所待。 (3)《〈论语〉十则》中强调学思关系的句子是 “ ,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蔡元培先生 如果你丢一块石子在一池止水的湖中央,一圈又一圈的微波就会从中荡漾开来, 而且愈漾愈远,愈漾愈大。在静水中投下知识之石的是蔡孑民先生。他是中国文 化所孕育出来的著名学者,但是充满了西洋学人的精神,尤其是古希腊文化的自 由研究精神。他的“为学问而学问”的信仰,植根于对古希腊文化的透彻了解, 这种信仰与中国“学以致用”的思想,适成强烈的对照。蔡先生对学问的看法, 基本上是与中山先生的看法一致的,不过孙先生的见解来自自然科学,蔡先生的 见解则导源于希腊哲学。 蔡先生认为美的欣赏比宗教信仰更重要。他的思想中融合着中国学者对自然 的传统爱好和希腊人对美的敏感,结果产生对西洋雕塑和中国雕刻的爱好;他喜 爱中国的山水画,也喜爱西洋油画;对中西建筑和中西音乐,都一样喜欢。他对 宗教的看法,基本上是中国人的传统见解:认为宗教不过是道德的一部分。他希 望以爱美的习惯来提髙青年的道德观念。这也就是古语所谓“移风易俗莫大于 乐”的传统信念。高尚的道德基于七情调和,要做到七情调和,则必须透过艺术 和音乐或与音乐有密切关系的诗歌。 蔡先生崇信自然科学。他不但相信科学可以产生发明、机器,以及其他实益,他 并且相信科学可以培养有系统的思想和研究的心理习惯,有了系统的思想和硏 究,才有定理定则的发现,定理定则则是一切真知灼见的基础。 蔡先生年青时锋芒很露。他在绍兴中西学堂当校长时,有一天晚上参加一个 宴会,酒过三巡之后,他推杯而起,高声批评康有为梁启超维新运动的不彻底, 因为他们主张保存满清皇室来领导维新。说到激烈时,他高举右臂大喊道:“我 蔡元培可不这样。除非你推翻满清,任何改革都不可能!” 蔡先生早年写过许多才华横溢、见解精辟的文章,与当时四平八稳、言之无 物的科举八股,适成强烈的对照。有一位浙江省老举人曾经告诉我,蔡元培写过 篇怪文,一开头就引用礼记里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一句。缴卷时间 到时,他就把这篇文章呈缴给考官。蔡先生就在这场乡试里中了举人。后来他又 考取进士,当时他不过三十岁左右。以后就成为翰林。 蔡先生晚年表现了中国文人的一切优点,同时虚怀若谷,乐于接受西洋观念 他那从眼镜上面望出来的两只眼睛,机警而沉着:他的语调虽然平板,但是从容 清晰、流利而恳挚。他从来不疾言厉色对人,但是在气愤时,他的话也会变得非 常快捷、严厉、扼要一—一像法官宣判一样的简单明了,也像绒布下面冒出来的 匕首那样的尖锐。 他的身材矮小,但是行动沉稳。他读书时,伸出纤细的手指迅速地翻看书页, 似乎是一目十行地读,而且有过目不忘之称。他对自然和艺术的爱好使他的心境 平静,思想崇髙,趣味雅洁,态度恳切而平和,生活朴素而谦抑。他虚怀若谷, 对于任何意见、批评,或建议都欣然接纳。 当时的总统黎元洪选派了这位杰出的学者出任北大校长。北大在蔡校长主持 之下,开始一连串重大的改革。自古以来,中国的知识领域一直是由文学独霸的 现在,北京大学却使科学与文学分庭抗礼了。历史、哲学和四书五经也要根据现 代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为学问而学问的精神,蓬勃一时。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 派,都同样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蔡元培先生 如果你丢一块石子在一池止水的湖中央,一圈又一圈的微波就会从中荡漾开来, 而且愈漾愈远,愈漾愈大。在静水中投下知识之石的是蔡孑民先生。他是中国文 化所孕育出来的著名学者,但是充满了西洋学人的精神,尤其是古希腊文化的自 由研究精神。他的“为学问而学问”的信仰,植根于对古希腊文化的透彻了解, 这种信仰与中国“学以致用”的思想,适成强烈的对照。蔡先生对学问的看法, 基本上是与中山先生的看法一致的,不过孙先生的见解来自自然科学,蔡先生的 见解则导源于希腊哲学。 蔡先生认为美的欣赏比宗教信仰更重要。他的思想中融合着中国学者对自然 的传统爱好和希腊人对美的敏感,结果产生对西洋雕塑和中国雕刻的爱好;他喜 爱中国的山水画,也喜爱西洋油画;对中西建筑和中西音乐,都一样喜欢。他对 宗教的看法,基本上是中国人的传统见解:认为宗教不过是道德的一部分。他希 望以爱美的习惯来提高青年的道德观念。这也就是古语所谓“移风易俗莫大于 乐”的传统信念。高尚的道德基于七情调和,要做到七情调和,则必须透过艺术 和音乐或与音乐有密切关系的诗歌。 蔡先生崇信自然科学。他不但相信科学可以产生发明、机器,以及其他实益,他 并且相信科学可以培养有系统的思想和研究的心理习惯,有了系统的思想和研 究,才有定理定则的发现,定理定则则是一切真知灼见的基础。 蔡先生年青时锋芒很露。他在绍兴中西学堂当校长时,有一天晚上参加一个 宴会,酒过三巡之后,他推杯而起,高声批评康有为梁启超维新运动的不彻底, 因为他们主张保存满清皇室来领导维新。说到激烈时,他高举右臂大喊道:“我 蔡元培可不这样。除非你推翻满清,任何改革都不可能!” 蔡先生早年写过许多才华横溢、见解精辟的文章,与当时四平八稳、言之无 物的科举八股,适成强烈的对照。有一位浙江省老举人曾经告诉我,蔡元培写过 一篇怪文,一开头就引用礼记里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一句。缴卷时间 到时,他就把这篇文章呈缴给考官。蔡先生就在这场乡试里中了举人。后来他又 考取进士,当时他不过三十岁左右。以后就成为翰林。 蔡先生晚年表现了中国文人的一切优点,同时虚怀若谷,乐于接受西洋观念。 他那从眼镜上面望出来的两只眼睛,机警而沉着;他的语调虽然平板,但是从容、 清晰、流利而恳挚。他从来不疾言厉色对人,但是在气愤时,他的话也会变得非 常快捷、严厉、扼要———像法官宣判一样的简单明了,也像绒布下面冒出来的 匕首那样的尖锐。 他的身材矮小,但是行动沉稳。他读书时,伸出纤细的手指迅速地翻看书页, 似乎是一目十行地读,而且有过目不忘之称。他对自然和艺术的爱好使他的心境 平静,思想崇高,趣味雅洁,态度恳切而平和,生活朴素而谦抑。他虚怀若谷, 对于任何意见、批评,或建议都欣然接纳。 当时的总统黎元洪选派了这位杰出的学者出任北大校长。北大在蔡校长主持 之下,开始一连串重大的改革。自古以来,中国的知识领域一直是由文学独霸的, 现在,北京大学却使科学与文学分庭抗礼了。历史、哲学和四书五经也要根据现 代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为学问而学问的精神,蓬勃一时。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 派,都同样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
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教室里,座谈会上,社交场合里,到处讨论 着知识、文化、家庭、社会关系和政治制度等等问题。 这情形很像中国先秦时代,或者古希腊苏格拉底和亚里斯多德时代的重演。 蔡先生就是中国的老哲人苏格拉底,同时,如果不是全国到处有同情他的人,蔡 先生也很可能遭遇苏格拉底同样的命运。在南方建有坚强根据地的国民党党员 中,同情蔡先生的人尤其多。但是中国的和外国的保守人士却一致指摘北京大学 鼓吹“三无主义” 无宗教、无政府、无家庭一一与苏格拉底被古希腊人指摘 戕害青年心灵的情形如出一辙。争辩不足以消除这些毫无根据的猜疑,只有历史 才能证明它们的虚妄。历史不是已经证明了苏格拉底的清白无罪吗? (节选自蒋梦麟 《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始,作者就把蔡元培比拟成投入水中的石子,形象而又准确地评价了他 在推翻一潭死水的满清王朝中比肩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B.蔡元培既是中国文化孕育出来的著名学者,又对古希腊文化有透彻了解,他将 为学问而学问”的信仰和“学以致用”的思想完美融合。 C.蔡元培对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一样喜欢,因为他的思想中融合着中国学者对自 然的传统爱好和希腊人对美的敏感。 D.蔡元培认为没有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就不能培养有系统的思想和研究的心理习 惯,也就没有了定理定则这样一切真知灼见的基础。 E.有人说,蔡元培在参加乡试时,写了一篇开头就引用礼记里“饮食男女,人之 大欲存焉”的怪文,而他在这场乡试里中了举人。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和评价了蔡元培先生?请概括并简要分析。(6分) (3)文章最后一段内容对介绍和评价蔡元培先生有什么作用 (6分) (4)本文对蔡元培先生的介绍给了你哪些启示?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女性作者的文笔,常以柔情似水、细腻委婉见长,虽非个个如此,但说大多数 是这样,应该算是持平之论 ②政府有关部门应该考虑如何更好地发掘、利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 化,以便尽快增强我国的“软实力”。 ③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 对编辑来说也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 ④关于他的籍贯和生平,研究的人虽然很多,但一直言人人殊,始终没 有一个定论,因此这个问题还可研究 ⑤这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足,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 下,他们决心自主创业,牛刀小试,开创一番新事业。 ⑥阳春三月的一天早晨,宜宾合江门广场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一位年逾花甲 的老人在广场上表演太极拳,引来无数行人侧目观看。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②④D③⑤⑥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太空的微重力、高洁净、高真空的特殊环境以及外星球上丰富的各种矿藏,成 为人类拓展生存空间的最大的资源宝库
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教室里,座谈会上,社交场合里,到处讨论 着知识、文化、家庭、社会关系和政治制度等等问题。 这情形很像中国先秦时代,或者古希腊苏格拉底和亚里斯多德时代的重演。 蔡先生就是中国的老哲人苏格拉底,同时,如果不是全国到处有同情他的人,蔡 先生也很可能遭遇苏格拉底同样的命运。在南方建有坚强根据地的国民党党员 中,同情蔡先生的人尤其多。但是中国的和外国的保守人士却一致指摘北京大学 鼓吹“三无主义”——无宗教、无政府、无家庭——与苏格拉底被古希腊人指摘 戕害青年心灵的情形如出一辙。争辩不足以消除这些毫无根据的猜疑,只有历史 才能证明它们的虚妄。历史不是已经证明了苏格拉底的清白无罪吗? (节选自蒋梦麟 《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文章开始,作者就把蔡元培比拟成投入水中的石子,形象而又准确地评价了他 在推翻一潭死水的满清王朝中比肩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B.蔡元培既是中国文化孕育出来的著名学者,又对古希腊文化有透彻了解,他将 “为学问而学问”的信仰和“学以致用”的思想完美融合。 C.蔡元培对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一样喜欢,因为他的思想中融合着中国学者对自 然的传统爱好和希腊人对美的敏感。 D.蔡元培认为没有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就不能培养有系统的思想和研究的心理习 惯,也就没有了定理定则这样一切真知灼见的基础。 E.有人说,蔡元培在参加乡试时,写了一篇开头就引用礼记里“饮食男女,人之 大欲存焉”的怪文,而他在这场乡试里中了举人。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和评价了蔡元培先生?请概括并简要分析。(6 分) (3)文章最后一段内容对介绍和评价蔡元培先生有什么作用? (6 分) (4)本文对蔡元培先生的介绍给了你哪些启示?请谈谈你的看法。(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共 80 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女性作者的文笔,常以柔情似水、细腻委婉见长,虽非个个如此,但说大多数 是这样,应该算是持平之论。 ②政府有关部门应该考虑如何更好地发掘、利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 化,以便尽快增强我国的“软实力”。 ③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 对编辑来说也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 ④ 关于他的籍贯和生平,研究的人虽然很多,但一直言人人殊,始终没 有一个定论,因此这个问题还可研究。 ⑤这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足,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 下,他们决心自主创业,牛刀小试,开创一番新事业。 ⑥阳春三月的一天早晨,宜宾合江门广场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一位年逾花甲 的老人在广场上表演太极拳,引来无数行人侧目观看。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太空的微重力、高洁净、高真空的特殊环境以及外星球上丰富的各种矿藏,成 为人类拓展生存空间的最大的资源宝库
B.把管理干部的一些规章制度和干部的思想道德公布出来,让广大群众监督,就 可以达到以昭昭之理扬正气、以严峻之法惩腐败。 C.当多国军舰游弋于亚丁湾之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围而不剿,这让人看到了 北约军事力量的统一性,人们同时清醒地认识到索马里海盗这个国际犯罪团伙实 则是受西方国家庇护的军阀势力的延伸。 D.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D)的回落趋势以及国际大宗能源资源商品价格下行,为 进一步完善电煤价格市场形成机制,理顺煤、电价格关系,改善发电行业经营状 况,提供了可能和空间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 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 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⑤①⑥②④③ B.⑤⑥①④③② C.⑥④③②① D.⑥②③①④⑤ 15.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不仅决定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 态,①。人们的生活、生产、建设无不需要考虑气候的影响。气候已成为 种自然资源,供人类充分利用,为人类造福。但是,②,有时会带来某些灾害 所以,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③。 ①②③ 16.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5分) 通告 为提高电话网的通讯能力,我公司将对辖区电话局的交换机进行升级改造,现依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将有关事项宣布如下 敝工程将于6月10日20时至11日8时施工,在此期间会影响东河区电话用户 的正常通话。交换机升级后,用户原有的一些业务功能(如闹钟、呼叫转移等) 需要重新设置;热线和呼出限制的设置方法也有变化 如有疑问,欢迎提出。本公司客服电话:87654321 对工程施工给贵用户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不安。请予理解和支持。 天网通信有限公司东河分公司 6月7日 (5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B.把管理干部的一些规章制度和干部的思想道德公布出来,让广大群众监督,就 可以达到以昭昭之理扬正气、以严峻之法惩腐败。 C.当多国军舰游弋于亚丁湾之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围而不剿,这让人看到了 北约军事力量的统一性,人们同时清醒地认识到索马里海盗这个国际犯罪团伙实 则是受西方国家庇护的军阀势力的延伸。 D.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回落趋势以及国际大宗能源资源商品价格下行,为 进一步完善电煤价格市场形成机制,理顺煤、电价格关系,改善发电行业经营状 况,提供了可能和空间。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 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 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 ⑤①⑥②④③ B. ⑤⑥①④③② C. ⑥④③②①⑤ D. ⑥②③①④⑤ 15.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6 分) 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不仅决定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 态,① 。人们的生活、生产、建设无不需要考虑气候的影响。气候已成为一 种自然资源,供人类充分利用,为人类造福。但是,②,有时会带来某些灾害。 所以,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③。 ① ② ③ 16.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5 分 ) 通告 为提高电话网的通讯能力,我公司将对辖区电话局的交换机进行升级改造,现依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将有关事项宣布如下: 敝工程将于 6 月 10 日 20 时至 11 日 8 时施工,在此期间会影响东河区电话用户 的正常通话。交换机升级后,用户原有的一些业务功能(如闹钟、呼叫转移等) 需要重新设置;热线和呼出限制的设置方法也有变化。 如有疑问,欢迎提出。本公司客服电话:87654321。 对工程施工给贵用户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不安。请予理解和支持。 天网通信有限公司东河分公司 6 月 7 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春天,西南风刮得正劲。在校园后面几千平米大草坪上,枯草没有一点生机。草 坪周围栽种的松柏却是郁郁葱葱,格外引人注目。一台洒水车停在一旁,几个工 作人员正在顶风放火,一条火焰,渐渐地向来风的方向蔓延,燃烧枯草。我不解 地问道:“自古不都是顺风放火吗?你们怎么顶风放火呢?”“同学,你有所不知 顺风放火是着得快,但周围都是松柏,我们几个人根本就忙不过来,火势一旦失 控,局面一发而不可收拾。顶风放火,燃烧是慢点,但一切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我释然了。烧荒是这样,人们日常处理问题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或认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査考生对文本重要信息筛选和理解的能力。A项对应文本第 2自然段第6行的“‘能够’是对技术功能的判断,是事实判断:‘应该’是价 值判断、伦理判断。‘能够’不等于‘应该’,正如‘应该’不等于‘能够’ 同样,技术不能取代道德,就像道德不能取代技术。”B项对应文本第2自然段 第3~5行的“他所说的第一原则提出了一种技术逻辑 能够做’等于 应该做’。这两条原则结合起来,就是凡技术能够做的都应当去做,而且还要 尽量强化它的效果。即使是恶的技术,也应当采用,并且努力强化它的恶果。这 当然是荒唐的逻辑。”,C项对应文本第2自然段第4行的“如果凡技术能够做 到的事,我们都应当去做,那我们就放弃了对技术应用后果的评价和责任。”。 据此可以断定D是错误的。此类题的解答方法主要在于结合问题锁定文本的相关 区域进行关键信息的概括分析,把握全文是前提。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査考生对重要语句的理解,答案区域在第3段第7~8行 A项对应文本第3自然段第3行的“是人主宰技术的命运,而不是技术主宰人的 命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要遵守技术的自然逻辑,即人造物进化的逻辑,也可以 说是技术自身的逻辑;更要遵守技术的社会逻辑,或称社会逻辑,这是社会全面 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概括地说即“人主宰技术的命运,人对技术的研 究和应用更应遵循技术的社会逻辑”,因此断定该项是错误的。B项对应文本第 3自然段第8~9行的“人类的最高目标,不是发展和应用技术,而是人类的全 面发展,技术只是为这个目标服务的手段。技术越发展,越应该强调对技术的人 文关注”,该句的意思就是强调技术是人类全面发展的手段,结合题干来看,与 此句刚好对应,所以该项正确。C项对应文本第3自然段第1~2行的“人与技 术的关系只能是创造与被创造、开发与被开发、应用与被应用、控制与被控制 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人是目的,技术是手段”,结合题干来看,该句“人和 技术是创造与应用、开发与控制的关系”的说法就是错误的。D项对应文本第3 自然段第2行和第7行的“技术应当为人谋利,而不应当损害人的利益”“人类 的最高目标,不是发展和应用技术,而是人类的全面发展”,而D项的意思与所 对应的区域的意思不对应,因此断定D项是错误的。 3【答案】A
春天,西南风刮得正劲。在校园后面几千平米大草坪上,枯草没有一点生机。草 坪周围栽种的松柏却是郁郁葱葱,格外引人注目。一台洒水车停在一旁,几个工 作人员正在顶风放火,一条火焰,渐渐地向来风的方向蔓延,燃烧枯草。我不解 地问道:“自古不都是顺风放火吗?你们怎么顶风放火呢?”“同学,你有所不知, 顺风放火是着得快,但周围都是松柏,我们几个人根本就忙不过来,火势一旦失 控,局面一发而不可收拾。顶风放火,燃烧是慢点,但一切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我释然了。烧荒是这样,人们日常处理问题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或认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 参考答案 一、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重要信息筛选和理解的能力。A项对应文本第 2自然段第6行的“‘能够’是对技术功能的判断,是事实判断;‘应该’是价 值判断、伦理判断。‘能够’不等于‘应该’,正如‘应该’不等于‘能够’。 同样,技术不能取代道德,就像道德不能取代技术。”B项对应文本第2自然段 第3~5行的“他所说的第一原则提出了一种技术逻辑——‘能够做’等于 ‘应该做’。这两条原则结合起来,就是凡技术能够做的都应当去做,而且还要 尽量强化它的效果。即使是恶的技术,也应当采用,并且努力强化它的恶果。这 当然是荒唐的逻辑。”,C项对应文本第2自然段第4行的“如果凡技术能够做 到的事,我们都应当去做,那我们就放弃了对技术应用后果的评价和责任。”。 据此可以断定D是错误的。此类题的解答方法主要在于结合问题锁定文本的相关 区域进行关键信息的概括分析,把握全文是前提。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重要语句的理解,答案区域在第3段第7~8行。 A项对应文本第3自然段第3行的“是人主宰技术的命运,而不是技术主宰人的 命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要遵守技术的自然逻辑,即人造物进化的逻辑,也可以 说是技术自身的逻辑;更要遵守技术的社会逻辑,或称社会逻辑,这是社会全面 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概括地说即“人主宰技术的命运,人对技术的研 究和应用更应遵循技术的社会逻辑”,因此断定该项是错误的。B项对应文本第 3自然段第8~9行的“人类的最高目标,不是发展和应用技术,而是人类的全 面发展,技术只是为这个目标服务的手段。技术越发展,越应该强调对技术的人 文关注”,该句的意思就是强调技术是人类全面发展的手段,结合题干来看,与 此句刚好对应,所以该项正确。C项对应文本第3自然段第1~2行的“人与技 术的关系只能是创造与被创造、开发与被开发、应用与被应用、控制与被控制、 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人是目的,技术是手段”,结合题干来看,该句“人和 技术是创造与应用、开发与控制的关系”的说法就是错误的。D项对应文本第3 自然段第2行和第7行的“技术应当为人谋利,而不应当损害人的利益”“人类 的最高目标,不是发展和应用技术,而是人类的全面发展”,而D项的意思与所 对应的区域的意思不对应,因此断定D项是错误的。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査考生对文本的概括分析与整合能力。A项概括了文本第1 3自然段的内容,符合作者的观点,所以是正确的。B项的观点是第1自然段中 法国社会学家埃吕尔的,不是作者的观点,所以该项是错误的。C项的观点是第 2自然段中学者弗洛姆的,也不是作者的观点,所以该项也是错误的。D项的观 点“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责任不在技术而在人”的说法没有根据,更不是作者 的观点,所以D项也是错误的。这道题主要体现在对不同文段的抽象概括与分析 上,D项是干扰项,如果不细致的话,很容易选D项,所以关键是准确把握住文 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句,再加以细致辨析。 二(一)文言文阅读 4.B 5.D髡;剃光头发 6.A梁冀刺杀了吕放,又担心梁商知道,就嫁祸给吕放的仇家,并请求让吕放的 弟弟吕禹任洛阳令,然后让吕禹前去捉拿吕放的仇家,把仇家的整个宗族及一百 多个宾客全都杀掉了。 7.(1)(他们)各自派遣自己的宾客去登记属县富人的名单,然后把其他的罪 名给这些人加上,把他们抓到监狱严刑拷打,让(他们)出钱赎出自己,给钱物 少的人甚至被处死或流放。(两处省略1分,介词结构后置1分,“被”1分, 句意2分。) (2)梁不疑喜好儒家经典,善待士人,梁冀私下里十分痛恨他,就通过中常侍 劝说皇帝,让他转任光禄勋。(“疾”1分,“因”1分,“白”1分,句意2 分) 【参考译文】 梁冀,字伯卓。他两肩上耸,像鸱鸟栖止一样,说话口紧闭又含糊不清,勉强能 写字计数。他从小就是显贵皇戚,四处游乐,自我放纵。章帝永和元年,梁冀被 任命为河南尹。梁冀在任期间残暴放纵,做了许多违法的事,他的父亲梁商所亲 信的宾客洛阳县令吕放,稍稍和梁商说了梁冀的一些缺点,梁商因此责备梁冀, 梁冀就派人在路上刺杀了吕放。又担心梁商知道,就嫁祸给吕放的仇家,请求让 吕放的弟弟吕禹任洛阳令,前去捉拿吕放的仇家,把他的整个宗族及一百多个宾 客全都杀掉了。梁商去世还没有下葬,顺帝就任命梁冀为大将军,任他的弟弟侍 中梁不疑为河南尹 到顺帝去世时,冲帝还在襁褓之中,太后掌控朝政,诏命梁冀和太傅赵峻、太尉 李固总领尚书事务。冲帝又死了,梁冀就拥立了质帝。质帝年幼却很聪慧,他知 道梁冀骄横,曾经在群臣朝会时,盯着梁冀说:“这是专横跋扈的将军。”梁冀 听了,非常痛恨他,就让侍从把毒酒加到汤面里给质帝吃,质帝当天就死了。然 后他又拥立汉桓帝,并屈杀了李固和前任太尉杜乔,天下的人都叹息恐惧,这事 在《李固列传》里有详细的记载 梁冀听从孙寿的话,剥夺了许多梁家人的职权,对外给人一种谦让的感觉,实际 上抬高了孙氏宗亲的地位。他们当中假托他人名义担任侍中、卿、校尉、郡守 长吏等官职的有十几个人,都十分贪婪残忍、凶暴荒淫,各自派遣自己的宾客去 登记属县富人的名单,然后给这些人安上其他的罪名,把他们抓到监狱严刑拷打 让他们出钱赎出自己,给钱物少的人甚至被处死或流放。扶风人士孙奋家境富裕 却很吝啬,梁冀就赠送给他四匹马,然后向他借钱五千万;孙奋只借给他三千万 梁冀大怒,就向郡县告状,指认孙奋的母亲是他过去守库的奴婢,说她偷了十斛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的概括分析与整合能力。A项概括了文本第1~ 3自然段的内容,符合作者的观点,所以是正确的。B项的观点是第1自然段中 法国社会学家埃吕尔的,不是作者的观点,所以该项是错误的。C项的观点是第 2自然段中学者弗洛姆的,也不是作者的观点,所以该项也是错误的。D项的观 点“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责任不在技术而在人”的说法没有根据,更不是作者 的观点,所以D项也是错误的。这道题主要体现在对不同文段的抽象概括与分析 上,D项是干扰项,如果不细致的话,很容易选D项,所以关键是准确把握住文 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句,再加以细致辨析。 二(一)文言文阅读 4.B 5.D 髡;剃光头发 6.A 梁冀刺杀了吕放,又担心梁商知道,就嫁祸给吕放的仇家,并请求让吕放的 弟弟吕禹任洛阳令,然后让吕禹前去捉拿吕放的仇家,把仇家的整个宗族及一百 多个宾客全都杀掉了。 7.(1)(他们)各自派遣自己的宾客去登记属县富人的名单,然后把其他的罪 名给这些人加上,把他们抓到监狱严刑拷打,让(他们)出钱赎出自己,给钱物 少的人甚至被处死或流放。(两处省略1分,介词结构后置1分,“被”1分, 句意 2 分。) (2)梁不疑喜好儒家经典,善待士人,梁冀私下里十分痛恨他,就通过中常侍 劝说皇帝,让他转任光禄勋。(“疾”1分,“因”1分,“白”1分,句意 2 分) 【参考译文】 梁冀,字伯卓。他两肩上耸,像鸱鸟栖止一样,说话口紧闭又含糊不清,勉强能 写字计数。他从小就是显贵皇戚,四处游乐,自我放纵。章帝永和元年,梁冀被 任命为河南尹。梁冀在任期间残暴放纵,做了许多违法的事,他的父亲梁商所亲 信的宾客洛阳县令吕放,稍稍和梁商说了梁冀的一些缺点,梁商因此责备梁冀, 梁冀就派人在路上刺杀了吕放。又担心梁商知道,就嫁祸给吕放的仇家,请求让 吕放的弟弟吕禹任洛阳令,前去捉拿吕放的仇家,把他的整个宗族及一百多个宾 客全都杀掉了。梁商去世还没有下葬,顺帝就任命梁冀为大将军,任他的弟弟侍 中梁不疑为河南尹。 到顺帝去世时,冲帝还在襁褓之中,太后掌控朝政,诏命梁冀和太傅赵峻、太尉 李固总领尚书事务。冲帝又死了,梁冀就拥立了质帝。质帝年幼却很聪慧,他知 道梁冀骄横,曾经在群臣朝会时,盯着梁冀说:“这是专横跋扈的将军。”梁冀 听了,非常痛恨他,就让侍从把毒酒加到汤面里给质帝吃,质帝当天就死了。然 后他又拥立汉桓帝,并屈杀了李固和前任太尉杜乔,天下的人都叹息恐惧,这事 在《李固列传》里有详细的记载。 梁冀听从孙寿的话,剥夺了许多梁家人的职权,对外给人一种谦让的感觉,实际 上抬高了孙氏宗亲的地位。他们当中假托他人名义担任侍中、卿、校尉、郡守、 长吏等官职的有十几个人,都十分贪婪残忍、凶暴荒淫,各自派遣自己的宾客去 登记属县富人的名单,然后给这些人安上其他的罪名,把他们抓到监狱严刑拷打, 让他们出钱赎出自己,给钱物少的人甚至被处死或流放。扶风人士孙奋家境富裕 却很吝啬,梁冀就赠送给他四匹马,然后向他借钱五千万;孙奋只借给他三千万, 梁冀大怒,就向郡县告状,指认孙奋的母亲是他过去守库的奴婢,说她偷了十斛
白珠、一千斤紫金,反叛主人;于是就把孙奋兄弟抓起来拷打,打死在狱中,把 他们一亿七千多万的财物全部没收了。 元嘉元年,桓帝因为梁冀对自己有援立之功,就想用特别的礼遇来显示他的崇高 地位,就召集朝中全部公卿,共同商议对待他的礼遇。于是有关官员上奏说梁冀 可以入朝不小步快走,可以佩剑穿鞋上殿,谒见皇帝可以不自称名,享受和萧何 同等的仪礼规格。梁冀还觉得他们奏请的礼遇不够优厚,很不髙兴。他专横行事 玩弄权势,一天比一天凶残放纵,各种大小的机要事务,没有一件不是先征询他 的意见才做出决定的 梁不疑喜好儒家经典,善待士人,梁冀私下里十分痛恨他,就指使中常侍劝说皇 帝,让他转任光禄勋。梁不疑因为兄弟之间有裂痕,感到很可耻,就辞去官职回 到家中,和弟弟梁蒙一起闭门自守。梁冀不想让他们与宾客来往,暗地里派人穿 着便服到他家门口,记下和他们来往的人。南郡太守马融、江夏太守田明,第 次上任前,拜谒梁不疑,梁冀就暗示州郡的人以其他的事情来诬陷他们,结果他 们都被剃光头发遭到毒打并被流放到朔方去。马融自杀未遂,田明就死在路上了。 延熹元年,太史令陈授通过小黄门徐璜,向皇帝陈述出现了日食等异常灾害,责 任在大将军。梁冀听说后,暗地指使洛阳令逮捕了陈授,在狱中将他拷打至死 桓帝因此发怒了。 朝廷没收梁冀的全部财产,全部变卖,共获三十多亿,用来充实国家府库,因此 减免了天下百姓一半的租税。开放梁冀的林苑,让贫民在里面安身立业。奖赏诛 杀梁冀有功的人,封赏了尚书令尹勋及以下共几十个人。 (二)古代诗歌阅读 8、比喻。(2分)把欧阳秀才的出游念头比作草木,一经产生九不断滋长,变 得愈来愈强烈的出游念头就像一经萌芽就不断生长的花草树木。(1分)把游历 生活比作梦。欧阳秀才去江西后,行踪不定、丰富多样、难以预测的生活就像 场变幻莫测、飘忽无定的梦。(1分)这两个比喻新颖贴切,生动形象地表现了 欧阳秀才对未来游离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对过去的深长怀念,体现了作者的才思和 艺术创造力。(1分) 9、①“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表达了对门人才华出众的赞赏,也是对门人 的勉励,愿他振翅高飞,奋力进取。(2分)②“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表 达了作为老师对门人的谆谆嘱咐,希望门人去江西后,善自择居,慎于交友,不 要同卑俗之人居处和往来。(2分)③“无忘桂枝荣,举酒一相送”是希望门人 不要放弃科举,并祝愿门人他日科举及第,不负所学,施展平生的抱负。(2分) (围绕“赞赏”、“嘱托”“期望”三点并结合具体诗句展开论述即可得分)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于1059年(嘉祐四年),作者五十八岁,在汴京(今河南 开封)任国子监直讲,奉命编修《唐书》。欧阳秀才名欧阳辟,字晦夫,桂州灵 川(今属广西)人,据苏轼跋此诗语,他此时二十五岁(见《东坡题跋》),曾 和弟欧阳简从梅尧臣学诗。“秀才”本指才能优异的人,汉代以来曾作为荐举人 员的科目之一,唐初设有“秀才”科,后废去。这里用作读书应举的士人的泛称 江西”指宋代江南西路地区,在今江西省一带 此诗同送别亲人或朋友的诗不同,是送别门人游江西。这里的“游”兼含游历和 游学两种意思,它可以长阅历,增见识,广交游,是封建社会读书人及第入仕之 前常常要从事的一项活动。欧阳秀才对这次出游充满了美好的向往,诗人送行
白珠、一千斤紫金,反叛主人;于是就把孙奋兄弟抓起来拷打,打死在狱中,把 他们一亿七千多万的财物全部没收了。 元嘉元年,桓帝因为梁冀对自己有援立之功,就想用特别的礼遇来显示他的崇高 地位,就召集朝中全部公卿,共同商议对待他的礼遇。于是有关官员上奏说梁冀 可以入朝不小步快走,可以佩剑穿鞋上殿,谒见皇帝可以不自称名,享受和萧何 同等的仪礼规格。梁冀还觉得他们奏请的礼遇不够优厚,很不高兴。他专横行事, 玩弄权势,一天比一天凶残放纵,各种大小的机要事务,没有一件不是先征询他 的意见才做出决定的。 梁不疑喜好儒家经典,善待士人,梁冀私下里十分痛恨他,就指使中常侍劝说皇 帝,让他转任光禄勋。梁不疑因为兄弟之间有裂痕,感到很可耻,就辞去官职回 到家中,和弟弟梁蒙一起闭门自守。梁冀不想让他们与宾客来往,暗地里派人穿 着便服到他家门口,记下和他们来往的人。南郡太守马融、江夏太守田明,第一 次上任前,拜谒梁不疑,梁冀就暗示州郡的人以其他的事情来诬陷他们,结果他 们都被剃光头发遭到毒打并被流放到朔方去。马融自杀未遂,田明就死在路上了。 延熹元年,太史令陈授通过小黄门徐璜,向皇帝陈述出现了日食等异常灾害,责 任在大将军。梁冀听说后,暗地指使洛阳令逮捕了陈授,在狱中将他拷打至死。 桓帝因此发怒了。 朝廷没收梁冀的全部财产,全部变卖,共获三十多亿,用来充实国家府库,因此 减免了天下百姓一半的租税。开放梁冀的林苑,让贫民在里面安身立业。奖赏诛 杀梁冀有功的人,封赏了尚书令尹勋及以下共几十个人。 (二)古代诗歌阅读 8、比喻。(2 分)把欧阳秀才的出游念头比作草木,一经产生九不断滋长,变 得愈来愈强烈的出游念头就像一经萌芽就不断生长的花草树木。(1 分)把游历 生活比作梦。欧阳秀才去江西后,行踪不定、丰富多样、难以预测的生活就像一 场变幻莫测、飘忽无定的梦。(1 分)这两个比喻新颖贴切,生动形象地表现了 欧阳秀才对未来游离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对过去的深长怀念,体现了作者的才思和 艺术创造力。(1 分) 9、①“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表达了对门人才华出众的赞赏,也是对门人 的勉励,愿他振翅高飞,奋力进取。(2 分)②“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表 达了作为老师对门人的谆谆嘱咐,希望门人去江西后,善自择居,慎于交友,不 要同卑俗之人居处和往来。(2 分)③“无忘桂枝荣,举酒一相送”是希望门人 不要放弃科举,并祝愿门人他日科举及第,不负所学,施展平生的抱负。(2 分) (围绕“赞赏”、“嘱托”“期望”三点并结合具体诗句展开论述即可得分)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于 1059 年(嘉祐四年),作者五十八岁,在汴京(今河南 开封)任国子监直讲,奉命编修《唐书》。欧阳秀才名欧阳辟,字晦夫,桂州灵 川(今属广西)人,据苏轼跋此诗语,他此时二十五岁(见《东坡题跋》),曾 和弟欧阳简从梅尧臣学诗。“秀才”本指才能优异的人,汉代以来曾作为荐举人 员的科目之一,唐初设有“秀才”科,后废去。这里用作读书应举的士人的泛称。 “江西”指宋代江南西路地区,在今江西省一带。 此诗同送别亲人或朋友的诗不同,是送别门人游江西。这里的“游”兼含游历和 游学两种意思,它可以长阅历,增见识,广交游,是封建社会读书人及第入仕之 前常常要从事的一项活动。欧阳秀才对这次出游充满了美好的向往,诗人送行
则表示热切的希望,离情别绪是有的,但在这里已不是重要的东西,所以诗中略 而不写,完全从前者着笔。 全诗分作两节。前四句先从对方着笔,写门人欧阳秀才即将启程出游。诗中用了 两个比喻。首句的“客”即指在汴京作客的欧阳秀才。春风一吹,草木都开始萌 芽,欧阳秀才心中也像草木发芽一样,产生了出游的愿望。“忽与春风动”点出 时间。“忽”字、“动”字下得特别精当。春天的花草树木,往往头一天看还光 秃秃的,第二天却忽然绽出颗颗新芽来了。“动”字不仅是说萌芽的发生,还指 它在春风吹拂下不断成长;它一经萌芽,不久就要长出枝叶,开出鲜花。出游的 念头也是如此,它一经产生,就不断滋长,变得愈来愈强烈。所以第三句用“又 随”二字紧接转入下文。由荫芽而开花,花又被风吹落,飞向天空,欧阳秀才的 心,又随着落花,飞向西江。“西江”指大江(长江)下游西段,也就是题中的 “江西”。古典诗词写落花,常常带着感伤的情调,此诗写其飞举飘扬,却充满 生机。“西江梦”指想象中即将开始的江西游历生活。梦境是变幻莫测、飘忽无 定的:既可以梦见过去,也可以梦见未来。用“梦”形容游历生活,可以引起无 穷联想:使人联想到欧阳秀才去江西后的行踪不定,生活的丰富多样、难以预测 使人联想到他醒里梦里对此日客居京中这段生活一一包括作者这次送别在内 的回忆;既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包含着对过去的深长怀念,情致绵 邈,意味无穷,造语之妙,已臻绝致。这四句比喻新颖贴切,把欧阳秀才游江西 之事,完全变成生动的形象描绘,可见作者的才思和艺术创造力 下面六句转到作者方面,正面写送别,仍然全用比喻。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据 说它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天下安宁,它才出现。诗中用它比喻欧阳秀才 是说他才华出众,非常人可比,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赏,同时也是希望他以后能 为朝廷建功立业。“家无梧桐”既是诗人自谦,也是对门人的勉励,愿他振翅髙 飞,奋力进取。门人即将远行,作老师的对他将来的一切非常关心,下面两句就 是对他的谆谆嘱咐。桂林指桂树林,传说桂树林是凤凰栖集之处。《天地运度经》 说:“泰山北有桂树七十株……常有九色飞凤、宝光珠雀鸣集于此。”刘向《九 叹》:“桂树列兮纷敷,吐紫华兮布条。实孔鸾兮所居,今其集兮惟鹗。”鸾为 凤属。旧说乌能反哺。晋代束皙《补亡诗·南陔》:“嗷嗷林乌,受哺于子。 此诗即以“乌哺”指乌鸦,是凡鸟,借喻平庸之辈。屈原《楚辞·涉江》:“鸾 鸟风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比喻贤士远离,小人窃位,可见凤 凰乌鸦,品类不同,不能共处。此诗“凤巢”两句即暗用其意,是要欧阳秀才去 江西以后,善自择居,慎于交友,不要同卑俗之人居处和往来;同时也是奖誉欧 阳秀才,说他今后前程远大,绝非“乌哺”辈所能相比。这是作者的临别赠言。 结尾紧接“桂林”,举酒相送,以功名相期,补足送别之意。《晋书·郤诜传》 “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 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因称科举及第为 “折桂”。“无忘桂枝荣”,就是要欧阳秀才不要放弃科举;举酒相送既是送别, 也是祝愿他异日科举及第,不负所学,施展平生的抱负。在科举时代,一般读书 人要跻身仕列,只有应试及第一途,所以作者以此作结,郑重叮咛,表达了对门 人的殷切期待。据《宋诗纪事》记载,在这次送别后的三十二年,欧阳辟中了 1091年(元祐六年)进士,没有辜负老师的希望。1100年(元符三年),苏轼 南迁过合浦(今属广东),见到欧阳辟,欧阳辟将珍藏的梅尧臣送他的这首诗给 苏轼看。苏轼和欧阳辟同出于梅尧臣之门,并受知遇之恩。所以苏轼见此诗后, 还写了一段很有情意的跋语
则表示热切的希望,离情别绪是有的,但在这里已不是重要的东西,所以诗中略 而不写,完全从前者着笔。 全诗分作两节。前四句先从对方着笔,写门人欧阳秀才即将启程出游。诗中用了 两个比喻。首句的“客”即指在汴京作客的欧阳秀才。春风一吹,草木都开始萌 芽,欧阳秀才心中也像草木发芽一样,产生了出游的愿望。“忽与春风动”点出 时间。“忽”字、“动”字下得特别精当。春天的花草树木,往往头一天看还光 秃秃的,第二天却忽然绽出颗颗新芽来了。“动”字不仅是说萌芽的发生,还指 它在春风吹拂下不断成长;它一经萌芽,不久就要长出枝叶,开出鲜花。出游的 念头也是如此,它一经产生,就不断滋长,变得愈来愈强烈。所以第三句用“又 随”二字紧接转入下文。由荫芽而开花,花又被风吹落,飞向天空,欧阳秀才的 心,又随着落花,飞向西江。“西江”指大江(长江)下游西段,也就是题中的 “江西”。古典诗词写落花,常常带着感伤的情调,此诗写其飞举飘扬,却充满 生机。“西江梦”指想象中即将开始的江西游历生活。梦境是变幻莫测、飘忽无 定的;既可以梦见过去,也可以梦见未来。用“梦”形容游历生活,可以引起无 穷联想:使人联想到欧阳秀才去江西后的行踪不定,生活的丰富多样、难以预测, 使人联想到他醒里梦里对此日客居京中这段生活——包括作者这次送别在内 ——的回忆;既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包含着对过去的深长怀念,情致绵 邈,意味无穷,造语之妙,已臻绝致。这四句比喻新颖贴切,把欧阳秀才游江西 之事,完全变成生动的形象描绘,可见作者的才思和艺术创造力。 下面六句转到作者方面,正面写送别,仍然全用比喻。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据 说它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天下安宁,它才出现。诗中用它比喻欧阳秀才, 是说他才华出众,非常人可比,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赏,同时也是希望他以后能 为朝廷建功立业。“家无梧桐”既是诗人自谦,也是对门人的勉励,愿他振翅高 飞,奋力进取。门人即将远行,作老师的对他将来的一切非常关心,下面两句就 是对他的谆谆嘱咐。桂林指桂树林,传说桂树林是凤凰栖集之处。《天地运度经》 说:“泰山北有桂树七十株……常有九色飞凤、宝光珠雀鸣集于此。”刘向《九 叹》:“桂树列兮纷敷,吐紫华兮布条。实孔鸾兮所居,今其集兮惟鸮。”鸾为 凤属。旧说乌能反哺。晋代束皙《补亡诗•南陔》:“嗷嗷林乌,受哺于子。” 此诗即以“乌哺”指乌鸦,是凡鸟,借喻平庸之辈。屈原《楚辞•涉江》:“鸾 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比喻贤士远离,小人窃位,可见凤 凰乌鸦,品类不同,不能共处。此诗“凤巢”两句即暗用其意,是要欧阳秀才去 江西以后,善自择居,慎于交友,不要同卑俗之人居处和往来;同时也是奖誉欧 阳秀才,说他今后前程远大,绝非“乌哺”辈所能相比。这是作者的临别赠言。 结尾紧接“桂林”,举酒相送,以功名相期,补足送别之意。《晋书•郤诜传》: “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 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因称科举及第为 “折桂”。“无忘桂枝荣”,就是要欧阳秀才不要放弃科举;举酒相送既是送别, 也是祝愿他异日科举及第,不负所学,施展平生的抱负。在科举时代,一般读书 人要跻身仕列,只有应试及第一途,所以作者以此作结,郑重叮咛,表达了对门 人的殷切期待。据《宋诗纪事》记载,在这次送别后的三十二年,欧阳辟中了 1091 年(元祐六年)进士,没有辜负老师的希望。1100 年(元符三年),苏轼 南迁过合浦(今属广东),见到欧阳辟,欧阳辟将珍藏的梅尧臣送他的这首诗给 苏轼看。苏轼和欧阳辟同出于梅尧臣之门,并受知遇之恩。所以苏轼见此诗后, 还写了一段很有情意的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