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 专题 甘肃省张掖市2009年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 醉意的境界 单士兵 他又被贬了。临近不惑之年,命途却还如此多舛,这让他有些压抑不住内心的忧伤。在 汴京的大殿前,他兀立良久,对着周遭静默的雕梁玉砌,喃喃悲叹∶欧阳修呀,欧阳修,你 还能回得来吗? 滁州在哪里?窝汴京有多远?欧阳修不知道。此刻,他内心溢满落魄失意,正如水一样 一次一次漫过。透过岁月依稀斑驳的影子,他看到了自己的身世浮沉。四岁时父亲就病死了 是母亲用荻草秆儿在泥地上教他认字,才有了袍笏加身的荣耀,才有了“文章名冠天下″的 美誉。然而,现在却又以言获罪了,不是快不惑了吗?难道是自己越活越糊涂了? 心里感觉还是很委屈。委屈到想大醉一场,不再醒来。人有时很奇怪,瘦削的肩头能扛 起盛名与地位,却撑不起污名与委屈。忘记委屈,也许不难。不就有许多隐逸之士,或是亲 近自然,或是沽酒买醉,忘却烦忧吗?就像陶澘,悠然饮于南山,还有阮籍.刘伶,常于竹 林下,酣歌纵洒,忘怀避世。特别是那个李白,失意地离开长安后,游山玩水,饮酒作诗 不亦乐哉? 天更显阴沉了,大风乍起,皇家的亭台楼阁,在北宋的风沙中若隐似无。终于,欧阳修 还是抬起了头,是该走了。这时,他反倒有了些坚定,略带解嘲意味地自语道,范仲淹不是 早已走了吗?他决定不再去想什么寒窗十年.悬梁刺股了。反正,学成文武艺,是要售与帝
- 1 - 甘肃省 2009 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 专题 甘肃省张掖市 2009 年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22 分) 醉意的境界 单士兵 他又被贬了。临近不惑之年,命途却还如此多舛,这让他有些压抑不住内心的忧伤。在 汴京的大殿前,他兀立良久,对着周遭静默的雕梁玉砌,喃喃悲叹:欧阳修呀,欧阳修,你 还能回得来吗? 滁州在哪里?离汴京有多远?欧阳修不知道。此刻,他内心溢满落魄失意,正如水一样, 一次一次漫过。透过岁月依稀斑驳的影子,他看到了自己的身世浮沉。四岁时父亲就病死了, 是母亲用荻草秆儿在泥地上教他认字,才有了袍笏加身的荣耀,才有了“文章名冠天下”的 美誉。然而,现在却又以言获罪了,不是快不惑了吗?难道是自己越活越糊涂了? 心里感觉还是很委屈。委屈到想大醉一场,不再醒来。人有时很奇怪,瘦削的肩头能扛 起盛名与地位,却撑不起污名与委屈。忘记委屈,也许不难。不就有许多隐逸之士,或是亲 近自然,或是沽酒买醉,忘却烦忧吗?就像陶潜,悠然饮于南山,还有阮籍.刘伶,常于竹 林下,酣歌纵洒,忘怀避世。特别是那个李白,失意地离开长安后,游山玩水,饮酒作诗, 不亦乐哉? 天更显阴沉了,大风乍起,皇家的亭台楼阁,在北宋的风沙中若隐似无。终于,欧阳修 还是抬起了头,是该走了。这时,他反倒有了些坚定,略带解嘲意味地自语道,范仲淹不是 早已走了吗?他决定不再去想什么寒窗十年.悬梁刺股了。反正,学成文武艺,是要售与帝
王家的。这普天之下,哪里又不是皇土呢? 耳畔,传来了一声雁唳。振振长衫,撩抚一下长须,欧阳修骑上了那匹瘦马。东京渐远, 滁州在望,一片青山绿水,比东京要美多了。在溪边喝一口泉水,水很清洌,山很秀丽。这 让他更清醒了,处江湖之远,摆脱宦海纠葛,在这里,更要经邦济世。我见青山多妩媚,料 青山见我应如是。做不好这地方父母官,岂不枉负了这一方山青水绿? 处理政务之余,欧阳太守常与官员们去看婀娜多姿的山水。歇脚时,会在亭中品茶。有 次,当他看到老百姓喝不起热茶,只能喝溪涧泉水,便将品香茶改为饮泉水,召集幕僚们 议事,也用泉水招待。与民同乐方为乐。能做到这样,这太守让“滁人爱公若父母”,也就不 足为奇了。最后连出家人智仙也被感动了,专门修建个亭子,作为太守闲看山水之所。这亭 子,太守谓之醉翁亭 历史漫漫风尘湮灭了太多陈年遗踪。当初,又有谁会想到,就是这一方亭台,竟然会成 为后人公认的“天下第一亭”呢。的确,太守文章写得好,使“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 不过,干古醉翁亭,恐怕还在于其笼罩着一种不朽的醉意,干年来,从未飘散,历久弥浓。 这醉意,不会诱人避世沉沦,反而催人醒世勃发;这醉意,让人明白,这世间真正值得沉醉 的,不是美酒,不是仕途,而是山水,而是民众。带着这份独特的“醉意”,此后,他在扬州, 施行“宽简之政”,那“文章太守”做得更是没话说 一个人,有再多的委屈,历史是不会陪你哭泣的,它只会记得你的贡献。往事越干年, 如今欧阳修从历史幽暗的一隅走出来,闪光的,不只是锦绣诗文,还有为官善治。著文倡道, 见心明志,说到底,不是在纸上,还是用于现实。就像欧阳太守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 文。”这里的“文”,说的可不只是诗酒文章,更大的指归是:以生命入世,肩动历史的车轮 现在,我们还真得感谢北宋庆历五年的贬谪事件。要不然,庆历六年,中国文坛上又怎 么可能同时诞生《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这样的干古雄文呢?这边厢,欧阳太守醉于山
- 2 - 王家的。这普天之下,哪里又不是皇土呢? 耳畔,传来了一声雁唳。振振长衫,撩抚一下长须,欧阳修骑上了那匹瘦马。东京渐远, 滁州在望,一片青山绿水,比东京要美多了。在溪边喝一口泉水,水很清洌,山很秀丽。这 让他更清醒了,处江湖之远,摆脱宦海纠葛,在这里,更要经邦济世。我见青山多妩媚,料 青山见我应如是。做不好这地方父母官,岂不枉负了这一方山青水绿? 处理政务之余,欧阳太守常与官员们去看婀娜多姿的山水。歇脚时,会在亭中品茶。有 一次,当他看到老百姓喝不起热茶,只能喝溪涧泉水,便将品香茶改为饮泉水,召集幕僚们 议事,也用泉水招待。与民同乐方为乐。能做到这样,这太守让“滁人爱公若父母”,也就不 足为奇了。最后连出家人智仙也被感动了,专门修建个亭子,作为太守闲看山水之所。这亭 子,太守谓之醉翁亭。 历史漫漫风尘湮灭了太多陈年遗踪。当初,又有谁会想到,就是这一方亭台,竟然会成 为后人公认的“天下第一亭”呢。的确,太守文章写得好,使“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 不过,千古醉翁亭,恐怕还在于其笼罩着一种不朽的醉意,千年来,从未飘散,历久弥浓。 这醉意,不会诱人避世沉沦,反而催人醒世勃发;这醉意,让人明白,这世间真正值得沉醉 的,不是美酒,不是仕途,而是山水,而是民众。带着这份独特的“醉意”,此后,他在扬州, 施行“宽简之政”,那“文章太守”做得更是没话说。 一个人,有再多的委屈,历史是不会陪你哭泣的,它只会记得你的贡献。往事越千年, 如今欧阳修从历史幽暗的一隅走出来,闪光的,不只是锦绣诗文,还有为官善治。著文倡道, 见心明志,说到底,不是在纸上,还是用于现实。就像欧阳太守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 文。”这里的“文”,说的可不只是诗酒文章,更大的指归是:以生命入世,肩动历史的车轮。 现在,我们还真得感谢北宋庆历五年的贬谪事件。要不然,庆历六年,中国文坛上又怎 么可能同时诞生《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这样的千古雄文呢?这边厢,欧阳太守醉于山
水,与民同乐;那边厢,范仲淹吁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可谓,生死 知己。欧阳太守在人生的起伏颠折中,自责自求,亲历亲为,其实不就是将范氏“忧乐”蕴 含的至高境界,收归于“醉意″二字之上吗?这样充溢着入世精神的醉意,不就是世间最高 境界的醉意吗? 14.请在前三段文字中找出描写欧阳修心情的三个词语,并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在文章开头 描写欧阳修的心情有什么作用。(6分) 答: 15.请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 16.作者为什么说“我们还真得感谢北宋庆历五年的贬谪事件”?(5分) 17.文题是“醉意的境界″,综合文中信息,概括欧阳修的“醉意”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这种境 界对我们有什么启发(7分) 参考答案 五14.(1)忧伤落魄失意委屈(答对1个得1分,共3分) 作者在文章开头这样写,意在欲扬先抑(或形成强烈反差),更能充分展现欧阳修在被贬中的 心态和成就。(3分) 15.这句话先描写自然环境,后描写社会环境,两相结合,(2分)既为欧阳修的离京渲染了 种悲壮的氛围,(1分)又含蓄点明了北宋王朝的黑暗现实。(1分) 16.因为这一年,中国文坛同时诞生了《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两篇千古雄文,(2分) 让我们看到了同时发出心系人民的时代强音的欧阳修与范仲淹的伟大襟怀。(3分) 17.欧阳修的“醉意”,是一种不会诱人避世沉沦.反而催人醒世勃发,(2分)醉于山水却能 与民同苦.与民同乐的境界。(2分)启发(略)(3分) 甘肃省2009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五.(共22分)
- 3 - 水,与民同乐;那边厢,范仲淹吁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可谓,生死一 知己。欧阳太守在人生的起伏颠折中,自责自求,亲历亲为,其实不就是将范氏“忧乐”蕴 含的至高境界,收归于“醉意”二字之上吗?这样充溢着入世精神的醉意,不就是世间最高 境界的醉意吗? 14.请在前三段文字中找出描写欧阳修心情的三个词语,并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在文章开头 描写欧阳修的心情有什么作用。(6 分) 答: 15.请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4 分) 答: 16.作者为什么说“我们还真得感谢北宋庆历五年的贬谪事件”?(5 分) 答: 17.文题是“醉意的境界”,综合文中信息,概括欧阳修的“醉意”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这种境 界对我们有什么启发(7 分) 答: 参考答案 五 14.(1)忧伤 落魄失意 委屈(答对 1 个得 1 分,共 3 分) 作者在文章开头这样写,意在欲扬先抑(或形成强烈反差),更能充分展现欧阳修在被贬中的 心态和成就。(3 分) 15.这句话先描写自然环境,后描写社会环境,两相结合,(2 分)既为欧阳修的离京渲染了 一种悲壮的氛围,(1 分)又含蓄点明了北宋王朝的黑暗现实。(1 分) 16.因为这一年,中国文坛同时诞生了《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两篇千古雄文,(2 分) 让我们看到了同时发出心系人民的时代强音的欧阳修与范仲淹的伟大襟怀。(3 分) 17.欧阳修的“醉意”,是一种不会诱人避世沉沦.反而催人醒世勃发,(2 分)醉于山水却能 与民同苦.与民同乐的境界。(2 分)启发(略)(3 分) 甘肃省 2009 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五.(共 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一17题 秋天的况味 林语堂 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 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转眼缭烟变成缕缕细丝,慢慢不 见了,而霎时,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讲那时的情绪,只讲那时的情 绪的况味。待要再划一根洋火,再点起那已点过三四次的雪茄,却因白灰已积得太多而点不 着,乃轻轻地—弹,烟灰静悄悄地落在铜炉上,其静寂如同我此时用毛笔写在纸上一样, 点声息也没有。于是再点起来,一口一口地吞云吐雾,香气扑鼻,宛如偎红倚翠温香在抱的 情调。于是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股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缭绕黯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 这时才忆起,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联想的是萧杀,是凄凉,是秋扇, 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没有夏天的炎烈迫 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 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秋是代表成 熟,对于舂天之明媚妖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 黄,有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天的意味。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晩秋, 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 乐的。那时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薰热的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摆脱下笔惊人的 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这就是庄孑所谓“正得秋而万实 成”结实的意义。在人生中最享乐的就是这一类的事。比如酒以醇以老为佳,烟也有和烈之 辨。雪茄之佳者,远胜于香烟,因其意味较和。倘是烧的得法,慢慢地吸完-攴,看那红光 炙发,有无穷的意味。鸦片吾不知,然看见人在烟灯上烧,听那微微毕剥的声音,也觉得有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一 17 题。 秋天的况味 林语堂 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 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转眼缭烟变成缕缕细丝,慢慢不 见了,而霎时,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讲那时的情绪,只讲那时的情 绪的况味。待要再划一根洋火,再点起那已点过三四次的雪茄,却因白灰已积得太多而点不 着,乃轻轻地一弹,烟灰静悄悄地落在铜炉上,其静寂如同我此时用毛笔写在纸上一样,一 点声息也没有。于是再点起来,一口一口地吞云吐雾,香气扑鼻,宛如偎红倚翠温香在抱的 情调。于是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股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缭绕黯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 这时才忆起,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联想的是萧杀,是凄凉,是秋扇, 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没有夏天的炎烈迫 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 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秋是代表成 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妖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 黄,有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天的意味。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 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 乐的。那时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薰热的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摆脱下笔惊人的 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实 成”结实的意义。在人生中最享乐的就是这一类的事。比如酒以醇以老为佳,烟也有和烈之 辨。雪茄之佳者,远胜于香烟,因其意味较和。倘是烧的得法,慢慢地吸完一支,看那红光 炙发,有无穷的意味。鸦片吾不知,然看见人在烟灯上烧,听那微微毕剥的声音,也觉得有
种诗意。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的愉快。如一只熏黑 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岀的锅中徐吟的声调,是使我感到同观人烧大烟一样有 兴趣。或如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 块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浑的笔迹,都令人有相同的快乐。人生 在世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如女人发育健全遭遇安顺的,亦必有一时徐 娘半老的风韵,为二八佳人所绝不可及者。使我最佩服的是邓肯的佳句:“世人只会吟咏春天 与恋爱,真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宏,而秋夭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瑰 丽。我真可怜那些妇女识见褊狭,使她们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若邓肯者,可谓识趣 之人 14.“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这里的“意味”指什么?(5分) 15.为什么作者“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5分) 16.“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请你举出三个例子,指明作者.出处,并加以分 析。(6分) 答 17.结合作者“秋天的况味”的某一感受,谈谈你对“秋"的认识。(60字左右6分) 参考答案
- 5 - 一种诗意。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的愉快。如一只熏黑 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中徐吟的声调,是使我感到同观人烧大烟一样有 兴趣。或如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一 块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浑的笔迹,都令人有相同的快乐。人生 在世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如女人发育健全遭遇安顺的,亦必有一时徐 娘半老的风韵,为二八佳人所绝不可及者。使我最佩服的是邓肯的佳句:“世人只会吟咏春天 与恋爱,真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宏,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瑰 丽。我真可怜那些妇女识见褊狭,使她们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若邓肯者,可谓识趣 之人。 14.“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这里的“意味”指什么?(5 分) 15.为什么作者“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5 分) 16.“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请你举出三个例子,指明作者.出处,并加以分 析。(6 分) 答: 17.结合作者“秋天的况味”的某一感受,谈谈你对“秋”的认识。(60 字左右)(6 分) 答: 参考答案
五.(共22分) 14没有春天的生气勃勃,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秋林古 气充满磅 礴气象。秋是代表成熟,有古色苍茏之味,不单以葱翠争荣 15.那时喧气初消,未陷人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那时的温和,是一股薰 热的温香:正像文人己摆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 意味 16.(1)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萧杀,是凄凉”,孤独.苦 痛。(2)王实甫《西厢记》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 泪。″是红叶,是荒林″,离别的伤感。(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 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是萧杀,是凄凉,是荒林,是萋草”,羁旅愁思 17.要点:可以是对作者观点的感悟,如为什么爱秋,爱初秋:也可谈自己偏爱仲秋.深 秋:还可引申,谈如何不“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等。言之有理,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即 可 甘肃省2009年高三第二次高考诊断(语文 五、(共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河对岸人家 李国文 ①丹河从晋东南逶迤流入豫西北 ②平时,这丹河水清见底,游鱼可数,细流潺潺,微波荡漾。但到了夏秋两季,这丹河 就变得狂放起来,一下子涨到半山高的滚滚浊流,汹涌而下,咆哮着,席卷着所有能裹挟走 的一切,如雷似的冲决着,奔腾着。牛大的石头,在水中,像鸡卵般被摆弄着,那声势可畏 可怖。每到此时,两岸便可望而不可即地分隔开来,鸡犬之声相闻,往来是绝无可能的了。 ③我始终记得河对岸山顶阳坡上那几户人家,每天清晨阳光先把那小村落照亮。好久好 久,这夏秋季节特别耀眼的太阳,从对岸山巅慢慢地滑下来,跨过飞腾的巨流,才照到我们
- 6 - 五.(共 22 分) 14 没有春天的生气勃勃,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秋林古 气充满磅 礴气象。秋是代表成熟,有古色苍茏之味,不单以葱翠争荣。 15.那时喧气初消,未陷人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那时的温和,是一股薰 热的温香;正像文人己摆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 意味。 16.(1)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萧杀,是凄凉”,孤独.苦 痛。(2)王实甫《西厢记》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 泪。”“是红叶,是荒林”,离别的伤感。(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 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是萧杀,是凄凉,是荒林,是萋草”,羁旅愁思。 17.要点:可以是对作者观点的感悟,如为什么爱秋,爱初秋;也可谈自己偏爱仲秋.深 秋:还可引申,谈如何不“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等。言之有理,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即 可。 甘肃省 2009 年高三第二次高考诊断(语文) 五、(共 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河对岸人家 李国文 ①丹河从晋东南逶迤流入豫西北。 ②平时,这丹河水清见底,游鱼可数,细流潺潺,微波荡漾。但到了夏秋两季,这丹河 就变得狂放起来,一下子涨到半山高的滚滚浊流,汹涌而下,咆哮着,席卷着所有能裹挟走 的一切,如雷似的冲决着,奔腾着。牛大的石头,在水中,像鸡卵般被摆弄着,那声势可畏 可怖。每到此时,两岸便可望而不可即地分隔开来,鸡犬之声相闻,往来是绝无可能的了。 ③我始终记得河对岸山顶阳坡上那几户人家,每天清晨阳光先把那小村落照亮。好久好 久,这夏秋季节特别耀眼的太阳,从对岸山巅慢慢地滑下来,跨过飞腾的巨流,才照到我们
工棚。此刻,已经是晌午了。可到了下午三四点钟,露脸不多一会儿的“日头”,又回到对岸 那小山村了。直到我们工棚里黑黢黢的了,对岸屋顶的青石板上,还残留着最后一抹光亮, 可以清楚地看到飞鸟f王巢,鸡兔进笼,咩咩的羊群和悠闲地摇着脖下铃铛的短角黄牛回村的 情景。 ④那时,我很孤独 ⑤置身于人群之中,一顶“右派分子”的帽子扣着,成为不可接触的贱民,你不想孤独 也不行。所有的人,都像害怕瘟疫地避开我,用这种在人群中画地为牢的孤独,来惩罚一个 其实并无过错的人,虽然荚其名日教育,实际更多是一种文明的残忍。但无论如何要比《水 浒传》里林冲脸上刺着金字,发配沧州,进步得多了。 ⑥这种惩罚式的孤独,早已在个人的记忆里,化为历史,但当我白发苍苍时回首往事, 犹心有余悸,甚至到了太平盛世的今天,时不时还会在半夜里被那昨日的恶梦惊醒。于是, 就出现那阳光下小山村的画面,型是当时残留下来的全部记忆中唯一的亮点。因为当时几乎 无人理睬,无人交谈,更说不上能得到什么温馨和同情的我,唯一的自由,除了有雾的天气 里,山谷里烟云迷漫,遮住了视线,一无所见外,便是可以聚精会神凝望对面山顶上那几户 人家。 ⑦从屋顶袅袅的炊烟,到每扇门里走进走出的庄稼人,以及活蹦乱跳的鸡犬,悠闲走动 的牛羊,走村串巷的货郎担,走亲戚,回娘家的陌生面孔……成为我排解孤独的良药。否则 那种被整个社会抛弃的隔绝感,一旦到了承受不住时,精神崩溃,会从崖上一头栽进汹涌的 丹河里。有人这样尝试过,但不是我 ⑧所以,我从心底里感激那被阳光照得灿烂辉煌的小山村。至少它使我在绝望的生活里 从这扇窗户看到山民身上,也许是中华民族最本质上的善良。一切的恶,在这样生生不息的 老百姓心里,几乎是无地自容的。这有点像丹河里的水,不论山洪暴发,水漫山谷,嚣张放
- 7 - 工棚。此刻,已经是晌午了。可到了下午三四点钟,露脸不多一会儿的“日头”,又回到对岸 那小山村了。直到我们工棚里黑黢黢的了,对岸屋顶的青石板上,还残留着最后一抹光亮, 可以清楚地看到飞鸟 f 王巢,鸡兔进笼,咩咩的羊群和悠闲地摇着脖下铃铛的短角黄牛回村的 情景。 ④那时,我很孤独。 ⑤置身于人群之中,一顶“右派分子”的帽子扣着,成为不可接触的贱民,你不想孤独 也不行。所有的人,都像害怕瘟疫地避开我,用这种在人群中画地为牢的孤独,来惩罚一个 其实并无过错的人,虽然荚其名曰教育,实际更多是一种文明的残忍。但无论如何要比《水 浒传》里林冲脸上刺着金字,发配沧州,进步得多了。 ⑥这种惩罚式的孤独,早已在个人的记忆里,化为历史,但当我白发苍苍时回首往事, 犹心有余悸,甚至到了太平盛世的今天,时不时还会在半夜里被那昨日的恶梦惊醒。于是, 就出现那阳光下小山村的画面,型是当时残留下来的全部记忆中唯一的亮点。因为当时几乎 无人理睬,无人交谈,更说不上能得到什么温馨和同情的我,唯一的自由,除了有雾的天气 里,山谷里烟云迷漫,遮住了视线,一无所见外,便是可以聚精会神凝望对面山顶上那几户 人家。 ⑦从屋顶袅袅的炊烟,到每扇门里走进走出的庄稼人,以及活蹦乱跳的鸡犬,悠闲走动 的牛羊,走村串巷的货郎担,走亲戚,回娘家的陌生面孔……成为我排解孤独的良药。否则, 那种被整个社会抛弃的隔绝感,一旦到了承受不住时,精神崩溃,会从崖上一头栽进汹涌的 丹河里。有人这样尝试过,但不是我。 ⑧所以,我从心底里感激那被阳光照得灿烂辉煌的小山村。至少它使我在绝望的生活里, 从这扇窗户看到山民身上,也许是中华民族最本质上的善良。一切的恶,在这样生生不息的 老百姓心里,几乎是无地自容的。这有点像丹河里的水,不论山洪暴发,水漫山谷,嚣张放
肆,雷霆万钧到何等程度,那总是一过而去的,很快就会变得如同不曾发过洪水那样,温柔 平静,澄澈清净。也许,这就是人生的运行规律,没有永远的黑暗,即使暗无天日的话,也 应该相信和寄希望于明天的阳光。 ⑨给我留下最难以磨灭的印象,是第一次到工地后,遭遇到山洪暴发,于呼啸的激流中 捞河”的壮举了。男女老少,全村出动。几个健壮的汉子,腰里系着绳子,拴在全村人手 中。在丹河的浊浪里,捞取从上游冲下来的一切,对贫穷的山村人来说,等于一次天赐财富 的好机会。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乐此不疲地一次次朝河中跃去 ⑩最让我激动的一点:一旦飘来尸体,什么到手的东西也不要了,想尽一切办法要把死 人拖到岸上等待尸家认领。还有,他们有前辈留下来的捞河规矩,凡是完整的家具,锁着的 箱柜,都不马上抬回村里,日夜派人守着,必须十天半月以后,水退了,还要等到水清了, 确认无主才处理。衣物宁可沤烂,即或非常非常之需要,也决不染指的。这种古风,是在那 纯朴的民心中扎了根的。 n人与人本来应该如此相携相助的。至于人为的孤独,那种恶的浊流,在阳光普照的温馨 世界里,只是像山洪那样,尽管会汹涌而来,但来了还会去的。所以,在过去了若干年以后, 又一次落入类似的境遇中时,我想起那山村的启示,便由此坚信,对于一切一切的黑暗,至 少不要绝望。 (摘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14.第二自然段写丹河水势随季节而变化,这一段描写在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5分) 15.第六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说记忆中小山村的画面“是当时残留下来的全部记忆中唯一的亮 点”?(6分)
- 8 - 肆,雷霆万钧到何等程度,那总是一过而去的,很快就会变得如同不曾发过洪水那样,温柔 平静,澄澈清净。也许,这就是人生的运行规律,没有永远的黑暗,即使暗无天日的话,也 应该相信和寄希望于明天的阳光。 ⑨给我留下最难以磨灭的印象,是第一次到工地后,遭遇到山洪暴发,于呼啸的激流中 “捞河”的壮举了。男女老少,全村出动。几个健壮的汉子,腰里系着绳子,拴在全村人手 中。在丹河的浊浪里,捞取从上游冲下来的一切,对贫穷的山村人来说,等于一次天赐财富 的好机会。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乐此不疲地一次次朝河中跃去。 ⑩最让我激动的一点:一旦飘来尸体,什么到手的东西也不要了,想尽一切办法要把死 人拖到岸上等待尸家认领。还有,他们有前辈留下来的捞河规矩,凡是完整的家具,锁着的 箱柜,都不马上抬回村里,日夜派人守着,必须十天半月以后,水退了,还要等到水清了, 确认无主才处理。衣物宁可沤烂,即或非常非常之需要,也决不染指的。这种古风,是在那 纯朴的民心中扎了根的。 11○人与人本来应该如此相携相助的。至于人为的孤独,那种恶的浊流,在阳光普照的温馨 世界里,只是像山洪那样,尽管会汹涌而来,但来了还会去的。所以,在过去了若干年以后, 又一次落入类似的境遇中时,我想起那山村的启示,便由此坚信,对于一切一切的黑暗,至 少不要绝望。 (摘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14.第二自然段写丹河水势随季节而变化,这一段描写在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5 分) 15.第六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说记忆中小山村的画面“是当时残留下来的全部记忆中唯一的亮 点”?(6 分)
16.第三自然段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目的?(4分) 17.从全文来看,在作者眼中,“河对岸人家”有哪些特征?(6分) 参考答案 14.为下文叙事作铺垫,为遥望山村提供依据:为下文议论张本。(答对一点评3分,两点都 答对评5分)。 15.遥望小山村是作者那时唯一的自由记忆(2分),小山村中人们的生活是作者排解孤独的 良药:小山村使作者在绝望的生活里看到中华民族最本质的善良,相信并寄希望于明天 (2分)。 16.按时间顺序写(2分)。表现作者的孤独,对阳光、温暖的向往(2分)。 17.生活贫穷,但宁静、温馨、悠闲、自由(3分);村民善良纯朴,相携相助,古道热肠 (3分)。 甘肃省皋兰一中2009届高三2月月考 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断崖 (1)石头很小,群山很大,生命繁忙。 (2)时间在头顶云层上空飘逝,断崖坐落在一个地方,从来没有移动过。断崖低着头, 望着脚下一去不返的流水,把春天装进冬天,把少女扮成老妪。断崖低着头,望着脚下散乱 无章的碎石,被野花-次次覆盖,被风霜一次次凝结。断崖低着头,望着河对岸低矮的土屋, 矮门里有不断变幻的人在渐渐陈旧的门里进进出出。屋里的人守着一个村落和一群人,年轻 的人。断崖目睹着屋里人的厮守,村子是一堆默默无闻的石头。 (3)窗口对着庞大的断崖,年复一年,黑色的山崖在绿色的森林旁边,注视着村里人祖
- 9 - 16.第三自然段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目的?(4 分) 17.从全文来看,在作者眼中,“河对岸人家”有哪些特征?(6 分) 参考答案 14.为下文叙事作铺垫,为遥望山村提供依据;为下文议论张本。(答对一点评 3 分,两点都 答对评 5 分)。 15.遥望小山村是作者那时唯一的自由记忆(2 分),小山村中人们的生活是作者排解孤独的 良药;小山村使作者在绝望的生活里看到中华民族最本质的善良,相信并寄希望于明天 (2 分)。 16.按时间顺序写(2 分)。表现作者的孤独,对阳光、温暖的向往(2 分)。 17.生活贫穷,但宁静、温馨、悠闲、自由(3 分);村民善良纯朴,相携相助,古道热肠 (3 分)。 甘肃省皋兰一中 2009 届高三 2 月月考 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20 题。 断 崖 (1)石头很小,群山很大,生命繁忙。 (2)时间在头顶云层上空飘逝,断崖坐落在一个地方,从来没有移动过。断崖低着头, 望着脚下一去不返的流水,把春天装进冬天,把少女扮成老妪。断崖低着头,望着脚下散乱 无章的碎石,被野花一次次覆盖,被风霜一次次凝结。断崖低着头,望着河对岸低矮的土屋, 矮门里有不断变幻的人在渐渐陈旧的门里进进出出。屋里的人守着一个村落和一群人,年轻 的人。断崖目睹着屋里人的厮守,村子是一堆默默无闻的石头。 (3)窗口对着庞大的断崖,年复一年,黑色的山崖在绿色的森林旁边,注视着村里人祖 2 0 0 9 0 5 0 4
祖辈辈永不停止地做着美好的梦。当梦想在野地里实现,断崖默默地看在眼里;当梦想在路 途上破灭,断崖也默默地看在眼里。沉默的断崖,早已在春雨秋风里成了村庄沧桑变幻的见 (4)我一次次从巨大的断崖下走过,目睹断崖庞大的残缺,我不能面对断崖无动于衷 它随时会让人想起人在生命中不可遏止的颠沛流离,它随时会让人在心里浮现长途跋涉中的 一些刻骨铭心的词语:断送.悲壮,逆流.落叶.沧海.黄昏……断崖避开了辉煌与荣光,耸 立在所有亭台楼阁的背后,无法与它们的繁忙与奢华比较。但是,断崖也肯定有过花枝与藤 叶,那时水丰草茂的山坡.觅食的牛羊.升起的炊烟,让鮮活的生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力量。 不知道在哪一天,山崖溃落了,可谁又能意料这瞬间的溃落,在风雨中-天天泅渡,竟凝成 了一种不屈的姿势。路过的人,偶然看见,一晃就过去了,不在乎断崖的诉说与沉默,也不 会在石头与泥土之间看出些许寓意。只有心情沉重的人.正在经历生命的围困与冲突的人, 在他的视野中出现的断崖才随时会给他感悟。是的,这庞大的断崖呈现在面前,肯定会让一 些人若有所思。 (5)我就是在次无意漫步时路过晰崖的。山村的沉静与寂寞网-样罩住了我正在挣扎的 灵魂和希望,而在我的身边,山是很高很高的,路是很长很长的,风是很凉很凉的。面对断崖, 我总会想起历史,想起往事:那大地上的伤口,在风霜年复一年的吹打中,渐渐地长出的暗黑色 的苔藓。在阳光的曝西下,一粒粒小石子从石壁上绽裂来,最后坠落在谷底,石子与断崖诀离, 却又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于是,瘛海每一次面对断崖,总会有不同以往的感想,但始终相同的是 断崖在空旷与落寞之中总是用自己的身影证明自己的存在。 (6)朴素的断崖远离了灯火的辉煌,坚强的断崖攴撑着深情的凝视。水分很少的断崖把 每一棵小草都揽在怀里,虽是绝壁,那横长岀来的小树和野花却永不停止地渲染着人迹罕至 的地方,把厚重的寓意写在大地上,与高山的伫立彼此映照,最终铸炼成一种寻常人所难具
- 10 - 祖辈辈永不停止地做着美好的梦。当梦想在野地里实现,断崖默默地看在眼里;当梦想在路 途上破灭,断崖也默默地看在眼里。沉默的断崖,早已在春雨秋风里成了村庄沧桑变幻的见 证。 (4)我一次次从巨大的断崖下走过,目睹断崖庞大的残缺,我不能面对断崖无动于衷。 它随时会让人想起人在生命中不可遏止的颠沛流离,它随时会让人在心里浮现长途跋涉中的 一些刻骨铭心的词语:断送.悲壮.逆流.落叶.沧海.黄昏……断崖避开了辉煌与荣光,耸 立在所有亭台楼阁的背后,无法与它们的繁忙与奢华比较。但是,断崖也肯定有过花枝与藤 叶,那时水丰草茂的山坡.觅食的牛羊.升起的炊烟,让鲜活的生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力量。 不知道在哪一天,山崖溃落了,可谁又能意料这瞬间的溃落,在风雨中一天天泅渡,竟凝成 了一种不屈的姿势。路过的人,偶然看见,一晃就过去了,不在乎断崖的诉说与沉默,也不 会在石头与泥土之间看出些许寓意。只有心情沉重的人.正在经历生命的围困与冲突的人, 在他的视野中出现的断崖才随时会给他感悟。是的,这庞大的断崖呈现在面前,肯定会让一 些人若有所思。 (5)我就是在一次无意漫步时路过那断崖的。山村的沉静与寂寞网一样罩住了我正在挣扎的 灵魂和希望,而在我的身边,山是很高很高的,路是很长很长的,风是很凉很凉的。面对断崖, 我总会想起历史,想起往事:那大地上的伤口,在风霜年复一年的吹打中,渐渐地长出的暗黑色 的苔藓。在阳光的曝晒下,一粒粒小石子从石壁上绽裂开来,最后坠落在谷底,石子与断崖诀离, 却又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于是,我每一次面对断崖,总会有不同以往的感想,但始终相同的是: 断崖在空旷与落寞之中总是用自己的身影证明自己的存在。 (6)朴素的断崖远离了灯火的辉煌,坚强的断崖支撑着深情的凝视。水分很少的断崖把 每一棵小草都揽在怀里,虽是绝壁,那横长出来的小树和野花却永不停止地渲染着人迹罕至 的地方,把厚重的寓意写在大地上,与高山的伫立彼此映照,最终铸炼成一种寻常人所难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