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植物病害的诊断与防治
第十三章 植物病害的诊断与防治
一、诊断的意义 二、诊断的程序 一般包括:症状的识别与描述,调查询问病史与有关档案,采样 检查(镜检),专项检测,逐步排除得出适当结论。 诊断是从症状等表现型特征来判断其病因,确定病害种类。 鉴定则是将病原物的种类和病害种类同已知种类比较异同,确定其 科学名称或分类上的地位。 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诊断
一、诊断的意义 二、诊断的程序 一般包括:症状的识别与描述,调查询问病史与有关档案,采样 检查(镜检),专项检测,逐步排除得出适当结论。 诊断是从症状等表现型特征来判断其病因,确定病害种类。 鉴定则是将病原物的种类和病害种类同已知种类比较异同,确定其 科学名称或分类上的地位。 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诊断
对于一些不太常见或一些新病害的病原鉴定应遵循柯赫氏法则 针对侵染性病害,共4条。 1,在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生物存在; 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 3,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表现出相同症状的病害; 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其纯培养,形状与原来的 记录(2)相同。 绝大多数病害的诊断可以采用柯赫氏法则, 三、柯赫氏法则(Koch’s Rule) 专性寄生物例外, 复合菌原引起的病害例外。 非侵染性病害可采用类似的原则
对于一些不太常见或一些新病害的病原鉴定应遵循柯赫氏法则 针对侵染性病害,共4条。 1,在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生物存在; 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 3,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表现出相同症状的病害; 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其纯培养,形状与原来的 记录(2)相同。 绝大多数病害的诊断可以采用柯赫氏法则, 三、柯赫氏法则(Koch’s Rule) 专性寄生物例外, 复合菌原引起的病害例外。 非侵染性病害可采用类似的原则
四、植物病害的诊断要点 (一)侵染性病害 1,寄生植物引起的病害:外生植物。 2,线虫病害:虫瘿、胞囊、芽坏死、矮化、缺肥状。 3,真菌病害:病征、子实体。注意区分腐生物。 4,细菌病害:菌脓、斑点、腐烂、萎蔫、肿瘤,可用染色、血清学和噬 菌体判断。 5,菌原体病害:矮缩、丛枝、小叶、黄化、变态。借助电镜,对四环素 敏感,对青霉素不敏感。 6,病毒病害:花叶、矮缩、坏死。可用摩擦接种,指示植物,电镜诊断。 7,复合侵染:分开来诊断
四、植物病害的诊断要点 (一)侵染性病害 1,寄生植物引起的病害:外生植物。 2,线虫病害:虫瘿、胞囊、芽坏死、矮化、缺肥状。 3,真菌病害:病征、子实体。注意区分腐生物。 4,细菌病害:菌脓、斑点、腐烂、萎蔫、肿瘤,可用染色、血清学和噬 菌体判断。 5,菌原体病害:矮缩、丛枝、小叶、黄化、变态。借助电镜,对四环素 敏感,对青霉素不敏感。 6,病毒病害:花叶、矮缩、坏死。可用摩擦接种,指示植物,电镜诊断。 7,复合侵染:分开来诊断
(二)非侵染性病害 无病征,大面积同时发生,同一症状,没有发病中心。 1,大面积同时发生:主要由于环境污染,或冻害、干热风等 2,只限于某一品种:遗传性障碍、缺素症。 3,枯斑、灼伤,多集中在某一部位,无既往病史:多为药害、肥害。 4,新叶或老叶生长不良或变色:多为缺素症
(二)非侵染性病害 无病征,大面积同时发生,同一症状,没有发病中心。 1,大面积同时发生:主要由于环境污染,或冻害、干热风等 2,只限于某一品种:遗传性障碍、缺素症。 3,枯斑、灼伤,多集中在某一部位,无既往病史:多为药害、肥害。 4,新叶或老叶生长不良或变色:多为缺素症
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防治原理 植物病害防治就是通过人为干预,改变植物、病原物与环 境的相互关系,减少病原物数量,削弱其致病性,保持与提高 植物的抗病性,优化生态环境,以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从而 减少植物因病害流行而蒙受的损害。 按照防治原理分为: 回避(avoidance) 杜绝(exclusion) 铲除(eradication) 保护(protection) 抵抗(resistance) 治疗(therapy) 主要是针对 x0,r 和 t。 见表13-1。 不同病害防治方法不同,过分依赖一种措施是危险的
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防治原理 植物病害防治就是通过人为干预,改变植物、病原物与环 境的相互关系,减少病原物数量,削弱其致病性,保持与提高 植物的抗病性,优化生态环境,以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从而 减少植物因病害流行而蒙受的损害。 按照防治原理分为: 回避(avoidance) 杜绝(exclusion) 铲除(eradication) 保护(protection) 抵抗(resistance) 治疗(therapy) 主要是针对 x0,r 和 t。 见表13-1。 不同病害防治方法不同,过分依赖一种措施是危险的
植保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 生态系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 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必要的措 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 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综合防治与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含义一致。 开展综合防治,要明确主、兼治对象,制订防治策略和 经济阈值,发展病害监测技术和预测技术,应用关键防治技 术,不断进行优化,达到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植保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 生态系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 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必要的措 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 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综合防治与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含义一致。 开展综合防治,要明确主、兼治对象,制订防治策略和 经济阈值,发展病害监测技术和预测技术,应用关键防治技 术,不断进行优化,达到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第三节 植物检疫 1、植物检疫:是一项法规防治措施,它是指由国家颁布 条例和法令,对植物及其产品,特别是苗木、接穗、插 条、种子等繁殖材料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止危险性病、 虫、杂草传播蔓延。 2、植物检疫的任务 ①禁止危险性病、虫、杂草随着植物及其产品由国外输入到国内或由 国内输出到国外; ②将在国内局部地区已发生的危险性病、虫、杂草封锁在一定范围内, 严格禁止其传播到尚未发生的地区,并且采取各种措施逐步将其消灭; ③当危险性病、虫、杂草传人新区时,要采取紧急措施,不惜花费人力、 物力、财力将其彻底消灭,以防后患
第三节 植物检疫 1、植物检疫:是一项法规防治措施,它是指由国家颁布 条例和法令,对植物及其产品,特别是苗木、接穗、插 条、种子等繁殖材料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止危险性病、 虫、杂草传播蔓延。 2、植物检疫的任务 ①禁止危险性病、虫、杂草随着植物及其产品由国外输入到国内或由 国内输出到国外; ②将在国内局部地区已发生的危险性病、虫、杂草封锁在一定范围内, 严格禁止其传播到尚未发生的地区,并且采取各种措施逐步将其消灭; ③当危险性病、虫、杂草传人新区时,要采取紧急措施,不惜花费人力、 物力、财力将其彻底消灭,以防后患
3、植物检疫对象的确定 •植物检疫对象分为两类 •对内检疫对象和对外检疫对象 •经过风险评估后,凡符合局部地区发生、能够随植物及其产品人 为传播、且传入后危险性大的有害生物均可被列为检疫对象
3、植物检疫对象的确定 •植物检疫对象分为两类 •对内检疫对象和对外检疫对象 •经过风险评估后,凡符合局部地区发生、能够随植物及其产品人 为传播、且传入后危险性大的有害生物均可被列为检疫对象
4、植物检疫的主要措施 划分“疫区”和“保护区” 。 产地检验和现场检验。 对感染有病虫的种子、 苗木及其繁殖材料在发 送地点及到达地点进行消毒处理。 对外检疫工作,由检疫机关在港口、机场、车站、邮局等 地进行。对于进出口的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由检 疫机关进行严格的抽样检查,如发现检疫对象,必须禁止 其输入或输出。 在抽样检查时如发现可疑的、当时无法确定的检疫对象材 料,一定要在隔离的温室或苗圃种植,或在室内进行分离 培养,得出肯定的结论后才能决定处理办法
4、植物检疫的主要措施 划分“疫区”和“保护区” 。 产地检验和现场检验。 对感染有病虫的种子、 苗木及其繁殖材料在发 送地点及到达地点进行消毒处理。 对外检疫工作,由检疫机关在港口、机场、车站、邮局等 地进行。对于进出口的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由检 疫机关进行严格的抽样检查,如发现检疫对象,必须禁止 其输入或输出。 在抽样检查时如发现可疑的、当时无法确定的检疫对象材 料,一定要在隔离的温室或苗圃种植,或在室内进行分离 培养,得出肯定的结论后才能决定处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