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 案 课 程 名 称: 植物生理学 授课教师及职称: 韩建民 教授 学 时 数: 48 授 课 对 象: 本科(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农学,园艺, 植物保护,草业科学,环境科学,农业资 源与环境,动植物检疫等专业) 授 课 时 间: 2005 – 2006 学年第二学期 主 讲 教 材: 潘瑞炽主编,《植物生理学》(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 考 资 料: 王忠主编,《植物生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年 李合生主编,《现代植物生理学》,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2 年
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 案 课 程 名 称: 植物生理学 授课教师及职称: 韩建民 教授 学 时 数: 48 授 课 对 象: 本科(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农学,园艺, 植物保护,草业科学,环境科学,农业资 源与环境,动植物检疫等专业) 授 课 时 间: 2005 – 2006 学年第二学期 主 讲 教 材: 潘瑞炽主编,《植物生理学》(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 考 资 料: 王忠主编,《植物生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年 李合生主编,《现代植物生理学》,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2 年
一、题 目 绪论,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 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 (共 100min) 绪论 一、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10’) 二、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35’) 三、植物生理学的展望(5’)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 第一节 植物对水分的需要 一、植物的含水量 (5’) 二、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 (5’) 三、水分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5’)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一、细胞的渗透性吸水(20’) 二、扩散和集流 (10’) 三、水分进入细胞的途径(5’) 三、授课重点 1. 植物生理学研究内容及特点 2.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四、授课难点 1. 21 世纪植物生理学发展的趋势 2. 自由水和束缚水的概念 3. 植物细胞水势概念及其组成。 五、授课方法与课前准备 讲授、讨论 收集整理教学素材(图片、动画),制作 PPT 教学课件,结合板书 六、教研室审查意见 主任签字
一、题 目 绪论,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 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 (共 100min) 绪论 一、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10’) 二、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35’) 三、植物生理学的展望(5’)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 第一节 植物对水分的需要 一、植物的含水量 (5’) 二、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 (5’) 三、水分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5’)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一、细胞的渗透性吸水(20’) 二、扩散和集流 (10’) 三、水分进入细胞的途径(5’) 三、授课重点 1. 植物生理学研究内容及特点 2.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四、授课难点 1. 21 世纪植物生理学发展的趋势 2. 自由水和束缚水的概念 3. 植物细胞水势概念及其组成。 五、授课方法与课前准备 讲授、讨论 收集整理教学素材(图片、动画),制作 PPT 教学课件,结合板书 六、教研室审查意见 主任签字
一、题 目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 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 (共 100min) 第三节 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30’) 一、根系吸水的途径 二、根系吸水的动力 三、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 第四节 蒸腾作用 (45’) 一、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和部位 二、气孔蒸腾 三、影响蒸腾作用的外、内条件 第五节 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 (25’) 一、水分运输的途径 二、水分运输的速度 三、水分沿导管或管胞上升的动力 三、授课重点 1. 根系吸水的动力 2. 气孔运动机理 四、授课难点 1. 根系吸水的途径 2. 气孔运动的 3 种假说 五、授课方法与课前准备 讲授、讨论 收集整理教学素材(图片、动画),制作 PPT 教学课件,结合板书 六、教研室审查意见 主任签字
一、题 目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 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 (共 100min) 第三节 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30’) 一、根系吸水的途径 二、根系吸水的动力 三、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 第四节 蒸腾作用 (45’) 一、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和部位 二、气孔蒸腾 三、影响蒸腾作用的外、内条件 第五节 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 (25’) 一、水分运输的途径 二、水分运输的速度 三、水分沿导管或管胞上升的动力 三、授课重点 1. 根系吸水的动力 2. 气孔运动机理 四、授课难点 1. 根系吸水的途径 2. 气孔运动的 3 种假说 五、授课方法与课前准备 讲授、讨论 收集整理教学素材(图片、动画),制作 PPT 教学课件,结合板书 六、教研室审查意见 主任签字
一、题 目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 第二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 (共 100min) 第六节 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25’) 一、作物的需水规律 二、合理灌溉的指标 三、灌溉的方法 四、合理灌溉的增产原因 第二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第一节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60’) 一、植物体内的元素 二、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三、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 四、植物缺乏矿质元素的诊断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15’) 一、生物膜 三、授课重点 1. 合理灌溉的的方法 2. 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 3. 植物缺乏矿质元素的诊断 四、授课难点 植物缺乏矿质元素的诊断 五、授课方法与课前准备 讲授、讨论 收集整理教学素材(图片、动画),制作 PPT 教学课件,结合板书 六、教研室审查意见 主任签字
一、题 目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 第二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 (共 100min) 第六节 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25’) 一、作物的需水规律 二、合理灌溉的指标 三、灌溉的方法 四、合理灌溉的增产原因 第二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第一节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60’) 一、植物体内的元素 二、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三、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 四、植物缺乏矿质元素的诊断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15’) 一、生物膜 三、授课重点 1. 合理灌溉的的方法 2. 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 3. 植物缺乏矿质元素的诊断 四、授课难点 植物缺乏矿质元素的诊断 五、授课方法与课前准备 讲授、讨论 收集整理教学素材(图片、动画),制作 PPT 教学课件,结合板书 六、教研室审查意见 主任签字
一、题 目 第二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 (共 100min) 二、细胞吸收溶质的方式和机理(25’) 第三节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30’) 一、植物吸收矿质营养的特点 二、根部对溶液中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三、根部对被土粒吸附着的矿质元素的吸收 四、影响根部吸收矿质的条件 五、植物地上部分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第四节 无机养料的同化(20’) 一、硝酸盐的代谢还原 第五节 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15’) 一、物质运输的形式、途径和速度 二、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第六节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10’) 一、作物的需肥规律 二、合理施肥的指标 三、发挥肥效的措施 三、授课重点 1. 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的方式和机理 2. 植物对氮素的同化 3. 矿物质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形式、途径和速度 四、授课难点 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吸收的 4 种类型和机理 五、授课方法与课前准备 讲授、讨论 收集整理教学素材(图片、动画),制作 PPT 教学课件,结合板书 六、教研室审查意见 主任签字
一、题 目 第二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 (共 100min) 二、细胞吸收溶质的方式和机理(25’) 第三节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30’) 一、植物吸收矿质营养的特点 二、根部对溶液中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三、根部对被土粒吸附着的矿质元素的吸收 四、影响根部吸收矿质的条件 五、植物地上部分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第四节 无机养料的同化(20’) 一、硝酸盐的代谢还原 第五节 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15’) 一、物质运输的形式、途径和速度 二、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第六节 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10’) 一、作物的需肥规律 二、合理施肥的指标 三、发挥肥效的措施 三、授课重点 1. 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的方式和机理 2. 植物对氮素的同化 3. 矿物质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形式、途径和速度 四、授课难点 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吸收的 4 种类型和机理 五、授课方法与课前准备 讲授、讨论 收集整理教学素材(图片、动画),制作 PPT 教学课件,结合板书 六、教研室审查意见 主任签字
一、题 目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 (共 100min)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一节 光合作用的重要性(20’) 第二节 叶绿体及叶绿体色素 一、叶绿体的结构和成分(15’) 二、光合色素的化学特性(20’) 三、光合色素的光学特性(25’) 四、叶绿素的形成(20’) 三、授课重点 光合色素的理化性质和光学特性 四、授课难点 光合色素的结构和光学特性的关系, 荧光和磷光现象 五、授课方法与课前准备 讲授、讨论 收集整理教学素材(图片、动画),制作 PPT 教学课件,结合板书 六、教研室审查意见 主任签字
一、题 目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 (共 100min)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一节 光合作用的重要性(20’) 第二节 叶绿体及叶绿体色素 一、叶绿体的结构和成分(15’) 二、光合色素的化学特性(20’) 三、光合色素的光学特性(25’) 四、叶绿素的形成(20’) 三、授课重点 光合色素的理化性质和光学特性 四、授课难点 光合色素的结构和光学特性的关系, 荧光和磷光现象 五、授课方法与课前准备 讲授、讨论 收集整理教学素材(图片、动画),制作 PPT 教学课件,结合板书 六、教研室审查意见 主任签字
一、题 目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 (共 100min) 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机理 一、光能的吸收(25’) 二、电子传递和质子传递(45’) 三、光合磷酸化(30’) 三、授课重点 光合作用中原初反应、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 四、授课难点 光合磷酸化机理 五、授课方法与课前准备 讲授、讨论 收集整理教学素材(图片、动画),制作 PPT 教学课件,结合板书 六、教研室审查意见 主任签字
一、题 目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 (共 100min) 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机理 一、光能的吸收(25’) 二、电子传递和质子传递(45’) 三、光合磷酸化(30’) 三、授课重点 光合作用中原初反应、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 四、授课难点 光合磷酸化机理 五、授课方法与课前准备 讲授、讨论 收集整理教学素材(图片、动画),制作 PPT 教学课件,结合板书 六、教研室审查意见 主任签字
一、题 目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 (共 100min) 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机理 四、碳同化(70’) 五、光呼吸(30’) 三、授课重点 碳同化,光呼吸等进行的部位及主要过程 四、授课难点 C3 和 C4 植物的光合特征和生理特性 五、授课方法与课前准备 讲授、讨论 收集整理教学素材(图片、动画),制作 PPT 教学课件,结合板书 六、教研室审查意见 主任签字
一、题 目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 (共 100min) 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机理 四、碳同化(70’) 五、光呼吸(30’) 三、授课重点 碳同化,光呼吸等进行的部位及主要过程 四、授课难点 C3 和 C4 植物的光合特征和生理特性 五、授课方法与课前准备 讲授、讨论 收集整理教学素材(图片、动画),制作 PPT 教学课件,结合板书 六、教研室审查意见 主任签字
一、题 目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 (共 100min) 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机理 六、光合作用的产物(25’) 第四节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50’) 一、外界条件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二、内部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第五节 植物对光能的利用(25’) 一、植物的光能利用率 二、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三、授课重点 1. 光合作用产物的合成部位 2.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3. 光合作用与植物产量的关系 四、授课难点 光合作用产物合成的调控 五、授课方法与课前准备 讲授、讨论 收集整理教学素材(图片、动画),制作 PPT 教学课件,结合板书 六、教研室审查意见 主任签字
一、题 目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 (共 100min) 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机理 六、光合作用的产物(25’) 第四节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50’) 一、外界条件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二、内部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第五节 植物对光能的利用(25’) 一、植物的光能利用率 二、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三、授课重点 1. 光合作用产物的合成部位 2.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3. 光合作用与植物产量的关系 四、授课难点 光合作用产物合成的调控 五、授课方法与课前准备 讲授、讨论 收集整理教学素材(图片、动画),制作 PPT 教学课件,结合板书 六、教研室审查意见 主任签字
一、题 目 第四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 (共 100min) 第四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第一节 呼吸作用的概念、生理意义和场所(10’) 第二节 植物的呼吸代谢途径(40’) 一、糖酵解 二、三羧酸循环 三、戊糖磷酸途径 第三节 生物氧化(40’) 一、呼吸链 二、氧化磷酸化 三、呼吸代谢电子传递的多条途径 第四节 呼吸过程中能量的贮存和利用(10’) 三、授课重点 1. 糖酵解、三羧酸循环 2. 氧化磷酸化 四、授课难点 1. 呼吸代谢途径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氧化磷酸化机理 五、授课方法与课前准备 讲授、讨论 收集整理教学素材(图片、动画),制作 PPT 教学课件,结合板书 六、教研室审查意见 主任签字
一、题 目 第四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二、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分配 (共 100min) 第四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第一节 呼吸作用的概念、生理意义和场所(10’) 第二节 植物的呼吸代谢途径(40’) 一、糖酵解 二、三羧酸循环 三、戊糖磷酸途径 第三节 生物氧化(40’) 一、呼吸链 二、氧化磷酸化 三、呼吸代谢电子传递的多条途径 第四节 呼吸过程中能量的贮存和利用(10’) 三、授课重点 1. 糖酵解、三羧酸循环 2. 氧化磷酸化 四、授课难点 1. 呼吸代谢途径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氧化磷酸化机理 五、授课方法与课前准备 讲授、讨论 收集整理教学素材(图片、动画),制作 PPT 教学课件,结合板书 六、教研室审查意见 主任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