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传染病学》课程教学大纲[/b] DOMESTIC ANIMAL INFECTIOUS DISEASE TEACHING PROGRAMI 总学时数:64其中实验12学时[/b] 学分:3.5/b] 适用专业:动物医学专业本科[/b 执笔者:叶润全[/b] 编写日期:2004年11月[/]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的骨干专业课程,是研究家畜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终止条 件,以及预防、控制和消灭这些传染病方法的学科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掌握家畜传染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控制其流行的基本措施 2、掌握常见家畜传染病和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流行状况、发病特点、诊断要领、处理原 则和预防、控制、扑灭措施 3、了解常见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及国内外发生动态,了解预防、控制、扑灭常见和烈性 传染病措施的研究进展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绪言(1学时) 介绍本课程的性质、任务、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发展简史、取得的成就及今后的任务。 第一章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5学时) 基本内容 从总体的角度介绍传染病的发生、发展、流行的基本规律和特性 基本要求 要求掌握传染病发生、发展和流行的基本规律和有关的概念。 第一节、感染和传染病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感染的类型 第三节、传染病的发展阶段 第四节、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第五节、疫源地和自然疫源地 第六节、流行过程发展的某些规律性 第七节、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重点:感染和传染病的基本概念、传染病的发展阶段、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难点: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疫源地和自然疫源地。 第二章家畜传染病的防疫措施(6学时) 基本内容: 从总体的角度介绍预防、控制和扑灭传染病的基本措施 基本要求: 要求掌握传染病综合防疫措施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第二节、疫情报告和诊断 第三节、检疫 第四节、隔离和封锁 第五节、传染病病畜的治疗
《家畜传染病学》课程教学大纲[/b] DOMESTIC ANIMAL INFECTIOUS DISEASE TEACHING PROGRAM[/b] 总学时数:64 其中实验 12 学时[/b] 学 分:3.5[/b] 适用专业:动物医学专业本科[/b] 执 笔 者:叶润全[/b] 编写日期:2004 年 11 月[/b]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的骨干专业课程,是研究家畜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终止条 件,以及预防、控制和消灭这些传染病方法的学科。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掌握家畜传染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控制其流行的基本措施; 2、掌握常见家畜传染病和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流行状况、发病特点、诊断要领、处理原 则和预防、控制、扑灭措施; 3、了解常见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及国内外发生动态,了解预防、控制、扑灭常见和烈性 传染病措施的研究进展。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绪言(1 学时) 介绍本课程的性质、任务、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发展简史、取得的成就及今后的任务。 第一章 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5 学时) 基本内容: 从总体的角度介绍传染病的发生、发展、流行的基本规律和特性。 基本要求: 要求掌握传染病发生、发展和流行的基本规律和有关的概念。 第一节 、感染和传染病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感染的类型 第三节 、传染病的发展阶段 第四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第五节 、疫源地和自然疫源地 第六节 、流行过程发展的某些规律性 第七节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重点:感染和传染病的基本概念、传染病的发展阶段、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难点: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疫源地和自然疫源地。 第二章 家畜传染病的防疫措施(6 学时) 基本内容: 从总体的角度介绍预防、控制和扑灭传染病的基本措施。 基本要求: 要求掌握传染病综合防疫措施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第二节 、疫情报告和诊断 第三节 、检疫 第四节、隔离和封锁 第五节、传染病病畜的治疗
第六节、消毒、杀虫、灭鼠 第七节、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重点: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难点:诊断、封锁、消毒。 从第三章至第五章为各论部分,具体介绍各种传染病,所讲授的病种主要是与广东畜牧生产 和公共卫生关系密切的传染病,包括多种家畜和人畜共患的、猪和反刍兽的病毒性、细菌性 传染病,通过学习要求了解各种传染病的分布流行情况和掌握这些疫病的病原、流行病学、 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制措施等环节。 第三章多种家畜共患的传染病(21学时) 基本内容: 介绍与我国关系密切的多种家畜和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包括病原、流行情况、症状、病变、 诊断和防制; 基本要求 了解和掌握这些疫病的流行分布、发病情况、诊断要点和控制方法 、*炭疽(1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点、症状、诊断、防治和公共卫生为主要点。 二、*口蹄疫(1.5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点、发病机制、防制为重点 *巴氏杆菌病(牛、猪、兔)(2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点、病变、诊断和控制为重点。 四、*布氏杆菌病(1学时) 以发病机理、症状、诊断、免疫机制、控制和公共卫生为重点。 五、*结核病(1.5学时) 以病原特性、症状、诊断、免疫机制、控制和公共卫生为重点。 六、*狂犬病(1学时) 以流行特性、症状、控制和公共卫生为重点。 七、肉毒梭菌中毒症(0.5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点、症状、诊断、预防控制为重点 八、破伤风(1学时) 以发病特点、症状、防治为重点。 九、李氏杆菌病(0.5学时) 以症状、诊断、控制为重点 十、*钩端螺旋体病(1.5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点、发病机制、诊断、防治和公共卫生重点。 十一、轮状病毒病(0.5学时) 以流行特点、症状、、控制为重点 十二、*乙型脑炎(1学时) 以(牛、猪)流行特点、症状、诊断、防治为重点 十三、衣原体病(1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点、临床表现、诊断、防治、公共卫生为重点 十四、*大肠杆菌病(2学时) 以病原特性、发病机理、流行特点、(猪、牛)临床表现、诊断、免疫特点、控制为重点
第六节、消毒、杀虫、灭鼠 第七节、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重点: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难点:诊断、封锁、消毒。 从第三章至第五章为各论部分,具体介绍各种传染病,所讲授的病种主要是与广东畜牧生产 和公共卫生关系密切的传染病,包括多种家畜和人畜共患的、猪和反刍兽的病毒性、细菌性 传染病,通过学习要求了解各种传染病的分布流行情况和掌握这些疫病的病原、流行病学、 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制措施等环节。 第三章 多种家畜共患的传染病(21 学时) 基本内容: 介绍与我国关系密切的多种家畜和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包括病原、流行情况、症状、病变、 诊断和防制; 基本要求: 了解和掌握这些疫病的流行分布、发病情况、诊断要点和控制方法。 一、*炭疽(1 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点、症状、诊断、防治和公共卫生为主要点。 二、*口蹄疫(1.5 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点、发病机制、防制为重点。 三、*巴氏杆菌病(牛、猪、兔)(2 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点、病变、诊断和控制为重点。 四、*布氏杆菌病(1 学时) 以发病机理、症状、诊断、免疫机制、控制和公共卫生为重点。 五、*结核病(1.5 学时) 以病原特性、症状、诊断、免疫机制、控制和公共卫生为重点。 六、*狂犬病(1 学时) 以流行特性、症状、控制和公共卫生为重点。 七、肉毒梭菌中毒症(0.5 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点、症状、诊断、预防控制为重点。 八、破伤风(1 学时) 以发病特点、症状、防治为重点。 九、李氏杆菌病(0.5 学时) 以症状、诊断、控制为重点。 十、*钩端螺旋体病(1.5 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点、发病机制、诊断、防治和公共卫生重点。 十一、轮状病毒病(0.5 学时) 以流行特点、症状、、控制为重点。 十二、*乙型脑炎(1 学时) 以(牛、猪)流行特点、症状、诊断、防治为重点。 十三、衣原体病(1 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点、临床表现、诊断、防治、公共卫生为重点。 十四、*大肠杆菌病(2 学时) 以病原特性、发病机理、流行特点、(猪、牛)临床表现、诊断、免疫特点、控制为重点
十五、沙门氏菌病(牛、猪)(1.5学时) 以病原、流行特点、临床表现、诊断、防治、公共卫生为重点 十六、魏氏梭菌病(猪、羊)(1.5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点、临床表现、控制、公共卫生为重点 十七、*链球菌病(猪、羊)(2学时) 以病原、流行特点、临床表现、诊断、防治为重点。 重点:有*号的为重点疫病,重点讲授,每个病的重点内容见上述; 难点:每个病的诊断要点、区别诊断、防制措施 第四章 猪的传染病(14学时) 基本内容 介绍与我国关系密切的猪的传染病,包括病原、流行情况、症状、病变、诊断和防制 基本要求: 了解和掌握这些疫病的发病情况、诊断要点和控制方法。 猪瘟(附非洲猪瘟)(2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点、症状、病变、诊断、免疫程序为重点。 、*猪丹毒(1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点、诊断、防治和公共卫生为重点。 三、*猪气喘病(1学时) 以流行特点、症状、防治为重点 四、猪流感(1学时) 以病原、流行特点、症状、防制为重点。 五、*猪传染性胃肠炎及流行性腹泻(1.5学时) 以流行特点、发病机制、症状、防制为重点 六、*猪水泡病(0.5学时) 以病原、流行特点、症状、防制为重点。 七、*猪痢疾(1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点、症状、病变、诊断、防治为重点 八、*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1学时) 以病原特点、流行特点、发病机制、症状、病变、诊断、防制为重点 九、*猪细小病毒病(1学时 以流行特点、症状、免疫特点、防制为重点 十、*猪传染性胸膜肺炎(1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点、症状、病变、诊断、防制为重点。 十一、*猪伪狂犬病(1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点、症状、诊断、预防控制为重点。 十二、*猪繁殖障碍呼吸道综合症(1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点、症状、病变、危害、防制为重点。 十三、*猪圆环病毒感染(1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点、症状、病变、危害、防制为重点 重点:有*号的为重点疫病,重点讲授,每个病的重点内容见上述; 难点:每个病的诊断要点、区别诊断、防制措施。 第五章反刍兽的传染病(5学时) 基本内容:
十五、沙门氏菌病(牛、猪)(1.5 学时) 以病原、流行特点、临床表现、诊断、防治、公共卫生为重点。 十六、魏氏梭菌病(猪、羊)(1.5 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点、临床表现、控制、公共卫生为重点。 十七、*链球菌病(猪、羊)(2 学时) 以病原、流行特点、临床表现、诊断、防治为重点。 重点:有*号的为重点疫病,重点讲授,每个病的重点内容见上述; 难点:每个病的诊断要点、区别诊断、防制措施。 第四章 猪的传染病(14 学时) 基本内容: 介绍与我国关系密切的猪的传染病,包括病原、流行情况、症状、病变、诊断和防制; 基本要求: 了解和掌握这些疫病的发病情况、诊断要点和控制方法。 一、*猪瘟(附非洲猪瘟)(2 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点、症状、病变、诊断、免疫程序为重点。 二、*猪丹毒(1 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点、诊断、防治和公共卫生为重点。 三、*猪气喘病(1 学时) 以流行特点、症状、防治为重点。 四、猪流感(1 学时) 以病原、流行特点、症状、防制为重点。 五、*猪传染性胃肠炎及流行性腹泻(1.5 学时) 以流行特点、发病机制、症状、防制为重点。 六、*猪水泡病(0.5 学时) 以病原、流行特点、症状、防制为重点。 七、*猪痢疾(1 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点、症状、病变、诊断、防治为重点。 八、*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1 学时) 以病原特点、流行特点、发病机制、症状、病变、诊断、防制为重点。 九、*猪细小病毒病(1 学时) 以流行特点、症状、免疫特点、防制为重点。 十、*猪传染性胸膜肺炎(1 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点、症状、病变、诊断、防制为重点。 十一、*猪伪狂犬病(1 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点、症状、诊断、预防控制为重点。 十二、*猪繁殖障碍呼吸道综合症(1 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点、症状、病变、危害、防制为重点。 十三、*猪圆环病毒感染(1 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点、症状、病变、危害、防制为重点。 重点:有*号的为重点疫病,重点讲授,每个病的重点内容见上述; 难点:每个病的诊断要点、区别诊断、防制措施。 第五章 反刍兽的传染病(5 学时) 基本内容:
介绍与我省关系密切的牛的传染病,包括病原、流行情况、症状、病变、诊断和防制 基本要求 了解和掌握这些疫病的发病情况、诊断要点和控制方法 *牛瘟(1学时) 以病原特点、流行特性、症状、病变、诊断、防制为重点。 *牛流行热(1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点、症状、防治为重点 三、牛传染性胸膜肺炎(附羊传染性胸膜肺炎)(1学时) 以流行特点、症状、病变、防治为重点。 五、*传染性鼻气管炎(0.5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性、症状、区别诊断、防制为重点。 六、*牛病毒性腹泻一粘膜炎(1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点、症状、病变、区别诊断、防制为重点。 七、牛白血病(0.5学时) 以流行特点、症状、诊断、处理为重点。 重点:有*号的为重点疫病,重点讲授,每个病的重点内容见上述 难点:每个病的诊断要点、区别诊断、防制措施 四、课程各教学环节 本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重点讲授传染病发生、发展、流行的规律和预防、控制、扑杀 传染病的总体措施,以及重点讲授重点疫病,讲授过程中配合挂图、幻灯、录象、图片投影 等手段加深认识。除理论讲授外,还有实验课和课程实习,通过实验训练,以及实验后的实 验小结报告,要求学生达到 1、掌握常见传染病常用的临床和实验诊断技术及检疫方法 2、掌握拟订传染病防疫措施的方法 本课程对动物医学专业设置6个实验,每个实验为2学时,共计12学时,包括:消毒 及免疫接种;炭疽的实验诊断:牛结核病的检疫;布氏杆菌病的检疫:猪链球菌病的实验诊 断;猪瘟的免疫监测。具体内容及要求见实验教学大纲;另有18学时课程实习,具体内容 见课程实习大纲。 五、学时分配 章节主要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作业题量备注 讲授 实验 小计 绪言 第一章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 第二章家畜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6 第三章共患传染病 第四章猪传染病 264 27 18 第五章牛传染病 合计 六、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家畜传染病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临床课程,需要多门专业基本课作为支撑,其中与兽 医微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及兽医流行病学关系甚为密切,要求学生对 上述课程有较好的基础
介绍与我省关系密切的牛的传染病,包括病原、流行情况、症状、病变、诊断和防制; 基本要求: 了解和掌握这些疫病的发病情况、诊断要点和控制方法。 一、*牛瘟(1 学时) 以病原特点、流行特性、症状、病变、诊断、防制为重点。 二、*牛流行热(1 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点、症状、防治为重点。 三、牛传染性胸膜肺炎(附羊传染性胸膜肺炎)(1 学时) 以流行特点、症状、病变、防治为重点。 五、*传染性鼻气管炎(0.5 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性、症状、区别诊断、防制为重点。 六、*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炎(1 学时) 以病原特性、流行特点、症状、病变、区别诊断、防制为重点。 七、牛白血病(0.5 学时) 以流行特点、症状、诊断、处理为重点。 重点:有*号的为重点疫病,重点讲授,每个病的重点内容见上述; 难点:每个病的诊断要点、区别诊断、防制措施。 四、课程各教学环节 本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重点讲授传染病发生、发展、流行的规律和预防、控制、扑杀 传染病的总体措施,以及重点讲授重点疫病,讲授过程中配合挂图、幻灯、录象、图片投影 等手段加深认识。除理论讲授外,还有实验课和课程实习,通过实验训练,以及实验后的实 验小结报告,要求学生达到: 1、掌握常见传染病常用的临床和实验诊断技术及检疫方法; 2、掌握拟订传染病防疫措施的方法。 本课程对动物医学专业设置 6 个实验,每个实验为 2 学时,共计 12 学时,包括:消毒 及免疫接种;炭疽的实验诊断;牛结核病的检疫;布氏杆菌病的检疫;猪链球菌病的实验诊 断;猪瘟的免疫监测。具体内容及要求见实验教学大纲;另有 18 学时课程实习,具体内容 见课程实习大纲。 五、学时分配 章节 主要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作业题量 备注 讲授 实验 小计 绪言 1 1 第一章 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 5 5 第二章 家畜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6 2 8 第三章 共患传染病 21 6 27 第四章 猪传染病 14 4 18 第五章 牛传染病 5 5 合计 52 12 64 六、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家畜传染病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临床课程,需要多门专业基本课作为支撑,其中与兽 医微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及兽医流行病学关系甚为密切,要求学生对 上述课程有较好的基础
七、教材和有关参考书 教材:《家畜传染病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南京农业大学蔡宝祥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教学参考书 1、《家畜传染病学》(第三版),南京农业大学蔡宝祥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2、《家畜传染病学》,农林髙等专科学校合编教材,甄辑铭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 3、《动物传染病学》,费恩阁主编,吉林科技出版社出版 4、《猪病学》,宣长和等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 5、《动物传染病诊断学》,蔡宝祥等主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七、教材和有关参考书 教材:《家畜传染病学》(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南京农业大学蔡宝祥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教学参考书: 1、 《家畜传染病学》(第三版),南京农业大学蔡宝祥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2、 《家畜传染病学》,农林高等专科学校合编教材,甄辑铭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 版 3、 《动物传染病学》,费恩阁主编,吉林科技出版社出版 4、 《猪病学》,宣长和等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 5、 《动物传染病诊断学》,蔡宝祥等主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