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核酸的理化性质
第3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形态 DNA为白色纤维状固体;RNA为白色粉末状固体? 2、溶解性 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和氯仿等一般的有 机溶剂;DNA在溶液中粘度大,RNA粘度小
一 物理性质 DNA为白色纤维状固体; RNA为白色粉末状固体? 1、形态 2、溶解性 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和氯仿等一般的有 机溶剂;DNA在溶液中粘度大,RNA粘度小
核酸的理化性质 3、两性解离 核酸既含有酸性的磷酸基团,又含有弱碱性的碱 基,故可发生两性解离。其解离状态随溶液的pH 值而改变。 由于磷酸基团的酸性很强,所以p较低,整个分 子相当于多元酸。 利用核酸的两性解离可以通过调节核酸溶液的等 电点来沉淀核酸,也可通过电泳分离纯化核酸
核酸既含有酸性的磷酸基团,又含有弱碱性的碱 基,故可发生两性解离。其解离状态随溶液的pH 值而改变。 核酸的理化性质 3、两性解离 由于磷酸基团的酸性很强,所以pI较低,整个分 子相当于多元酸。 利用核酸的两性解离可以通过调节核酸溶液的等 电点来沉淀核酸,也可通过电泳分离纯化核酸
核酸的理化性质 紫外吸收性质 嘌呤和嘧啶具有共轭双键,能强烈吸收紫外光。 在260nm处有最大吸收峰。对于纯的DNA或RNA, 可以通过测得A260来测定核酸的含量。 A260/A280值可以反映核酸的纯度 纯的DNA:A260/A280=18 纯的RNA:A260/A280=20
嘌呤和嘧啶具有共轭双键,能强烈吸收紫外光。 在260nm处有最大吸收峰。对于纯的DNA或RNA, 可以通过测得A260来测定核酸的含量。 纯的DNA:A260/ A280 =1.8 纯的RNA:A260/ A280 =2.0 二 紫外吸收性质 A260/ A280值可以反映核酸的纯度。 核酸的理化性质
核酸的理化性质 三核酸的变性 核酸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其空向结 构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理化性质的改变及生物活性 的降低或丧失叫变性。引起变性的因素有:加热、 酸碱、尿素、甲醛等。 1.增色效应 核酸变性后,在260nm处的吸收值上升,这叫 增色效应( hyperchromic effect)。增色效应常 可用来衡量DNA变性的程度
核酸变性后,在260nm处的吸收值上升,这叫 增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增色效应常 可用来衡量DNA变性的程度。 三 核酸的变性 核酸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其空间结 构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理化性质的改变及生物活性 的降低或丧失叫变性。引起变性的因素有:加热、 酸碱、尿素、甲醛等。 1.增色效应 核酸的理化性质
DNA分子变性( dnA denaturation) ●DS,DNA S DNA (加温,极端pH,尿素,酰胺) 变性过程的表现 次SS.DNA粘度降低 SS.DNA沉降速度加快 次SS.DNA分子的A260mmUV值上升 Hyperchromicity
DNA分子变性( DNA denaturation ) ● D.S. DNA S.S. DNA ( 加温, 极端pH, 尿素, 酰胺 ) 变性过程的表现 ☆ S.S. DNA粘度降低 ☆ S.S. DNA 沉降速度加快 ☆ S.S. DNA分子的A 260 nm UV 值上升 ( Hyperchromicity )
核酸的理化性质 三核酸的变性 2.熔解温度 热变性中光吸收达到最大吸收(完全变性)一半 (双螺旋结构失去一半)时的温度称为DNA的熔点 或熔解温度(Tm)
热变性中光吸收达到最大吸收(完全变性)一半 (双螺旋结构失去一半)时的温度称为DNA的熔点 或熔解温度(Tm)。 2. 熔解温度 核酸的理化性质 三 核酸的变性
核酸的理化性质 热变性曲线(熔解曲线) 0.70 065 在DNA发生热变 性的过程中 OEo A260随温度的变 化曲线。 065 50
热变性曲线 (熔解曲线) 图5-26 Tm的示意图 在DNA发生热变 性的过程中, A260随温度的变 化曲线。 核酸的理化性质
Concentration 50 ug/mL OD dNTPs 37 260 1.60 SS DNA 260 1.37 1.185 DS DNA A 260 1.0 Tm=OD增加值的中点温度(一般为8595℃)
1.185 1.0 1.37 OD ℃ Concentration 50 g/mL D.S DNA A260 = 1 S.S DNA A260 = 1.37 dNTPs A260 = 1.60 Tm = OD增加值的中点温度(一般为85-95℃)
核酸的理化性质 三核酸的变性 Tm值与DNA的均一性、G-G含量、介质离子强度、 pH等因素有关
Tm值与DNA的均一性、G-C含量、介质离子强度、 pH等因素有关。 核酸的理化性质 三 核酸的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