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检测试题(二)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笺纸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固有的艺术形式和交流载体。表面看来 它的作用就是诗文唱和、书札往来。但是,由于它一产生就和传统文化结合在 起,因此就带有明显的精神印记。 从古代的竹简、木牍到缣帛、纸张,中国的先人们一直在寻找便捷而低糜的文化 载体。最后,纸张成了传播信息、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最为理想的媒介。因此 人们对纸张情有独钟。爱美是人的天性。由于素纸不能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便 有了染色、砑花、描绘花纹图案等完全出于审美追求的举措。之后,便以雕版、 短版、拱花的形式赋予笺纸更多的艺术含量。可以说,笺纸的发展史不仅是印刷 技术的发展史,更是历代知识分子对美的自觉追求史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因此,各种类型的笺纸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 厚重的根基。比如,博古题材的笺纸向人们展示了古代文明的遗迹,大凡钟鼎、 器物、钱币,都是秩序、权成、社会交往的象征;再比如,大量的佛像笺、罗汉 笺的印行,无疑是在向人们传播、普及佛教精神;再比如,将山水林泉、高人隐 逸作为笺画的题材,也正是在传递一种遗世独立、洁身自好、不随流俗、不同流 合污的精神气度;再比如,大量蔬果笺、花卉笺的流行,也表现了人们对美好事 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再比如,鱼藻笺、花鸟笺、生肖笺的出现,也在向人们传 递大自然的美妙信息,引导人们热爱自然、珍惜自然、顺应自然,等等。 笺纸对于传统文化的普及、传承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在古代,许多作家的作品通 过个人题壁、歌女吟唱的形式传播四方。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乃过图 书、报刊、音像、影视等形式进行侍播,而且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用具进行传 播。作为文房清玩的笺纸,由于它和知识分子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扮演了传承 传统文化的角色。如前所述,笺纸中不仅有图画,而且有书法、篆刻、诗词、掌 故,通过笺纸,人们可以重温诗、词、歌、赋的名句,可以品味传统文化的精神。 比如,林纾的宋词意笺,陈师曾的杜甫诗意笺,都在很大程度上普及了唐诗宋词。 应该说,在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方面,笺纸功德无量。 中国的笺纸内涵丰富,琳琅满目,给人以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之感。世界上还没 冇第二个国家将笺纸印制成一种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赋予其如此多的文化内涵, 使其承载精神追求和人文情怀的使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关注笺纸的人 愈来愈少。随着电脑的普及,微信、短信、邮件的常态化,除了极少数人,已经 很少有人再写信了,更遑论用毛笔在笺纸上书写信件和诗文了。如何把笺纸及其 文化传承下去,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思考 (摘编自刘运峰《中国笺纸:微型国画的人文情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先人们一直在寻找便捷而低廉的文化载体,最终纸张成了最为理想的媒 介 B.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各种类型的笺纸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厚重的根基 C.笺纸助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和传承,特别是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笺 纸功德无量
陕西省咸阳市 2019 届高三高考模拟检测试题(二) 第Ⅰ卷(阅读题 共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笺纸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固有的艺术形式和交流载体。表面看来, 它的作用就是诗文唱和、书札往来。但是,由于它一产生就和传统文化结合在一 起,因此就带有明显的精神印记。 从古代的竹简、木牍到缣帛、纸张,中国的先人们一直在寻找便捷而低糜的文化 载体。最后,纸张成了传播信息、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最为理想的媒介。因此, 人们对纸张情有独钟。爱美是人的天性。由于素纸不能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便 有了染色、砑花、描绘花纹图案等完全出于审美追求的举措。之后,便以雕版、 饾版、拱花的形式赋予笺纸更多的艺术含量。可以说,笺纸的发展史不仅是印刷 技术的发展史,更是历代知识分子对美的自觉追求史。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因此,各种类型的笺纸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 厚重的根基。比如,博古题材的笺纸向人们展示了古代文明的遗迹,大凡钟鼎、 器物、钱币,都是秩序、权成、社会交往的象征;再比如,大量的佛像笺、罗汉 笺的印行,无疑是在向人们传播、普及佛教精神;再比如,将山水林泉、高人隐 逸作为笺画的题材,也正是在传递一种遗世独立、洁身自好、不随流俗、不同流 合污的精神气度;再比如,大量蔬果笺、花卉笺的流行,也表现了人们对美好事 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再比如,鱼藻笺、花鸟笺、生肖笺的出现,也在向人们传 递大自然的美妙信息,引导人们热爱自然、珍惜自然、顺应自然,等等。 笺纸对于传统文化的普及、传承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在古代,许多作家的作品通 过个人题壁、歌女吟唱的形式传播四方。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乃过图 书、报刊、音像、影视等形式进行侍播,而且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用具进行传 播。作为文房清玩的笺纸,由于它和知识分子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扮演了传承 传统文化的角色。如前所述,笺纸中不仅有图画,而且有书法、篆刻、诗词、掌 故,通过笺纸,人们可以重温诗、词、歌、赋的名句,可以品味传统文化的精神。 比如,林纾的宋词意笺,陈师曾的杜甫诗意笺,都在很大程度上普及了唐诗宋词。 应该说,在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方面,笺纸功德无量。 中国的笺纸内涵丰富,琳琅满目,给人以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之感。世界上还没 冇第二个国家将笺纸印制成一种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赋予其如此多的文化内涵, 使其承载精神追求和人文情怀的使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关注笺纸的人 愈来愈少。随着电脑的普及,微信、短信、邮件的常态化,除了极少数人,已经 很少有人再写信了,更遑论用毛笔在笺纸上书写信件和诗文了。如何把笺纸及其 文化传承下去,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思考。 (摘编自刘运峰《中国笺纸:微型国画的人文情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的先人们一直在寻找便捷而低廉的文化载体,最终纸张成了最为理想的媒 介。 B.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各种类型的笺纸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厚重的根基。 C.笺纸助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和传承,特别是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笺 纸功德无量
D.中国笺纸作为一种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与其它国家的笺纸一样承载着人们的精 神追求和人文情怀的使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由笺纸在传统文化领域的地位入手,引出论题,并提出中心论点。 B.文章主要采用举例论证,并且适时穿插引用论证,观点鲜明,说服力强 C.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探讨笺纸所带有的精神印记。 D.文章联系现实,引出坚持传承难的问题开放式结尾,引发读者深入思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笺纸只要和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就会带有明显的精神印记 B.染色、砑花等举措和雕版、餖版、拱花等形式说明笺纸的出现是印刷技术使然 C.笺纸因为扮演了传承传统文化的角色,所以它和知识分子的生活密不可分 D.随着微信短信、邮件的常态化,如何传承笺纸及其文化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自传:私人回忆 作为霍金的华人弟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吴忠超认为:“霍全的《我的简史》 己经让全球学界期盼很久。作为一本自传,这本书肯定也会像《忏悔录》一样, 传诸后代。 吴忠超向记者说起了霍金写这本自传的起源。霍金70岁生日那天,剑桥大学和 国际同仁为霍金举办了“宇宙的态”的学术会议。“但是因为霍金的健康状态, 医生不允许他亲自出席庆典。所以霍金在生日前预先录制了题为《我的简史》的 视频,并在宴会之前向来宾播放。这就是这本自传的雏形 在吴忠超看来,《我的简史》一书最主要的特点是准确。“因为身体原因,霍金 不能正常写字,看书也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甚至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 每一页摊平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逐页阅读。”吴忠 超感慨地说:“但是《我的简史》是霍金在新技术帮助下完全凭借一己之力写成 的书,他写得很慢,所以这本书篇幅不长,但是他却能把自己的生平和研究经历 写得很清楚。 在书里,霍金讲述了自己从战后伦敦的男孩成长为国际学术巨星的岁月。他用简 明、风趣、坦诚的语言让读者了解了过去著作中难得一见的霍金:曾经和同事为 特别黑洞是否存在而打赌的开玩笑者;在物理学和宇宙学世界博取立足之地的年 轻的丈夫和父亲等。《我的简史》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霍金个人宇宙的窗户 让人们得以认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如何书写科学的历史、创造生命的奇迹 他传:充满敬意 起初,物理学教授杨建邺对霍金并没有特别的认识,然而,在翻看《时间简史》 之后,杨建邺便被书中的语言、思想吸引。 后来杨建邺看了吴忠超写的中文版序之后对霍金有了大概了解。他又先后看了 《时间简史续编》《霍金讲演录》等资料,对霍金有了更深的了解,并于2005 年完成《霍金传》一书。2014年,杨建邺出版了新作《霍金传奇》。书中新增 了2006年以后霍金经历的一些事情,包括霍金的第三次中国行、与第二任妻子 离婚等内容。该书写作时间也一直到2013年3月霍金获得“基础物理特别突破 奖”为止。 在杨建邺看来,霍金被人们铭记不仅仅是因为他在学术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更 是因为他是一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贡献是在他被禁锢在轮椅上几十年的
D.中国笺纸作为一种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与其它国家的笺纸一样承载着人们的精 神追求和人文情怀的使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由笺纸在传统文化领域的地位入手,引出论题,并提出中心论点。 B.文章主要采用举例论证,并且适时穿插引用论证,观点鲜明,说服力强。 C.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探讨笺纸所带有的精神印记。 D.文章联系现实,引出坚持传承难的问题开放式结尾,引发读者深入思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认为,笺纸只要和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就会带有明显的精神印记。 B.染色、砑花等举措和雕版、饾版、拱花等形式说明笺纸的出现是印刷技术使然。 C.笺纸因为扮演了传承传统文化的角色,所以它和知识分子的生活密不可分。 D.随着微信短信、邮件的常态化,如何传承笺纸及其文化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自传:私人回忆 作为霍金的华人弟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吴忠超认为:“霍全的《我的简史》 已经让全球学界期盼很久。作为一本自传,这本书肯定也会像《忏悔录》一样, 传诸后代。” 吴忠超向记者说起了霍金写这本自传的起源。霍金 70 岁生日那天,剑桥大学和 国际同仁为霍金举办了“宇宙的态”的学术会议。“但是因为霍金的健康状态, 医生不允许他亲自出席庆典。所以霍金在生日前预先录制了题为《我的简史》的 视频,并在宴会之前向来宾播放。这就是这本自传的雏形。” 在吴忠超看来,《我的简史》一书最主要的特点是准确。“因为身体原因,霍金 不能正常写字,看书也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甚至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 每一页摊平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逐页阅读。”吴忠 超感慨地说:“但是《我的简史》是霍金在新技术帮助下完全凭借一己之力写成 的书,他写得很慢,所以这本书篇幅不长,但是他却能把自己的生平和研究经历 写得很清楚。” 在书里,霍金讲述了自己从战后伦敦的男孩成长为国际学术巨星的岁月。他用简 明、风趣、坦诚的语言让读者了解了过去著作中难得一见的霍金:曾经和同事为 特别黑洞是否存在而打赌的开玩笑者;在物理学和宇宙学世界博取立足之地的年 轻的丈夫和父亲等。《我的简史》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霍金个人宇宙的窗户, 让人们得以认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如何书写科学的历史、创造生命的奇迹。 他传:充满敬意 起初,物理学教授杨建邺对霍金并没有特别的认识,然而,在翻看《时间简史》 之后,杨建邺便被书中的语言、思想吸引。 后来杨建邺看了吴忠超写的中文版序之后对霍金有了大概了解。他又先后看了 《时间简史续编》《霍金讲演录》等资料,对霍金有了更深的了解,并于 2005 年完成《霍金传》一书。2014 年,杨建邺出版了新作《霍金传奇》。书中新增 了 2006 年以后霍金经历的一些事情,包括霍金的第三次中国行、与第二任妻子 离婚等内容。该书写作时间也一直到 2013 年 3 月霍金获得“基础物理特别突破 奖”为止。 在杨建邺看来,霍金被人们铭记不仅仅是因为他在学术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更 是因为他是一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贡献是在他被禁锢在轮椅上几十年的
情况下做出来的,此外他还多次因为疾病命悬一线。人们对具有如此顽强生命力 不懈地追求宇宙真理、充满传奇色彩同时又具有非凡幽默性格的他,都不得不发 出深深的感叹和由衷的敬意。而我对霍金的敬意就是写一本他的传记 (摘编自王俊宁《霍金自传与“他传”》 相关链接: ①霍金被认为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更被世人誉为 “宇宙之王”。霍金不愿对恶疾低头,甚至不愿接受任何帮助。他最喜欢自己被 人们视为科学家,然后是科普作家,最重要的是,被视为正常人。他拥有与其它 人相同的欲望、干劲、梦想与抱负。 (摘编自百度百科) ②霍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他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 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 学的两大基础理论一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摘编自《霍金到底厉害在哪》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霍金被世人誉为“宇宙之王”,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 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 B.杨建邺起初对霍金并没有特别的认识,通过阅读《时间简史续编》《霍金讲演 录》等资料,对霍金有了更深的了解。 C.霍金在自传中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包括霍金和同事打赌开玩笑、与第二任 妻子离婚等内容 D.如果想认识霍金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如何书写科学的历史、创造生命的奇迹 的,那么不妨读读《我的简史》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的简史》是霍金在新技术帮助下完全凭借一己之力写成的书,吴忠超认为 准确是此书最主要的特点。 B.霍金70岁生日那天,身体很差,到了不能亲自出席庆典的地步,因此,霍金 决定写自传《我的简史》 C.霍金是杰出的物理学家在学术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曾经在2013年获得“基 础物理特别突破奖 D.霍金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怀着对他的由衷的敬意,杨建邺写了霍金的 传记《霍金传奇》。 6.你觉得霍金身上有哪些人格魅力?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再联系现实谈谈你的 感受。(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每一朵雪花都认真飘落 余君才 雪是什么时候开始下起来的,我已经记不清了。母亲在半夜里翻身,在沉寂的夜 里忍不住大声咳嗽。大半夜的,风轻轻推开虚掩的窗户,屋子里越发清冷,母亲 帮我盖好棉被,又走回了自己的屋子,然后传来一阵轻微的咳嗽声。窗外的天空
情况下做出来的,此外他还多次因为疾病命悬一线。人们对具有如此顽强生命力、 不懈地追求宇宙真理、充满传奇色彩同时又具有非凡幽默性格的他,都不得不发 出深深的感叹和由衷的敬意。而我对霍金的敬意就是写一本他的传记。” (摘编自王俊宁《霍金自传与“他传”》 相关链接: ①霍金被认为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更被世人誉为 “宇宙之王”。霍金不愿对恶疾低头,甚至不愿接受任何帮助。他最喜欢自己被 人们视为科学家,然后是科普作家,最重要的是,被视为正常人。他拥有与其它 人相同的欲望、干劲、梦想与抱负。 (摘编自百度百科) ②霍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他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 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 20 世纪物理 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摘编自《霍金到底厉害在哪》)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霍金被世人誉为“宇宙之王”,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 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 B.杨建邺起初对霍金并没有特别的认识,通过阅读《时间简史续编》《霍金讲演 录》等资料,对霍金有了更深的了解。 C.霍金在自传中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包括霍金和同事打赌开玩笑、与第二任 妻子离婚等内容。 D.如果想认识霍金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如何书写科学的历史、创造生命的奇迹 的,那么不妨读读《我的简史》。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的简史》是霍金在新技术帮助下完全凭借一己之力写成的书,吴忠超认为 准确是此书最主要的特点。 B.霍金 70 岁生日那天,身体很差,到了不能亲自出席庆典的地步,因此,霍金 决定写自传《我的简史》。 C.霍金是杰出的物理学家在学术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曾经在 2013 年获得“基 础物理特别突破奖”。 D.霍金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怀着对他的由衷的敬意,杨建邺写了霍金的 传记《霍金传奇》。 6.你觉得霍金身上有哪些人格魅力?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再联系现实谈谈你的 感受。(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每一朵雪花都认真飘落 余君才 雪是什么时候开始下起来的,我已经记不清了。母亲在半夜里翻身,在沉寂的夜 里忍不住大声咳嗽。大半夜的,风轻轻推开虚掩的窗户,屋子里越发清冷,母亲 帮我盖好棉被,又走回了自己的屋子,然后传来一阵轻微的咳嗽声。窗外的天空
低垂,风更加凛冽起来,我静静地躺在夜里,毫无睡意,看着窗外。窗外的天空 慢慢地变亮,我感觉雪就要落下来了。 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又睡过去了,母亲起身的时候,我也不知道。雪要落下来了, 母亲想起了山野上的那一块麦地。麦苗青青,但疏于人力,麦垄里的杂草还没有 来得及铲掉。母亲拿起锄头,走向了那块月光下的麦地,她对山野里那些迎风招 摇的麦子无比珍视。她要赶在雪花落下来之前将那块麦地的杂草除掉。不然大雪 落下来,麦子连同杂草埋在下面,土地的营养全被杂草给吸走了,冬雪之后的麦 子就会面黄肌瘦。 母亲回到家的时候,雪已经越下越大。我透过房间的窗户看见母亲扛着锄头从大 雪纷纷的小路上走回来,她的脸颊已经被冻得通红,母亲用龟裂的手轻轻掸去落 在身上的雪花,将锄头靠在屋前的墙角,然后经过庭院走进屋子里,母亲的身后, 大雪将夜晚映得发亮 窗外的雪越下越紧,每一片雪花都在天空中飞舞。仿佛一个盛大的节日,雪花纷 纷扬扬,在大地上尽情狂欢。那一年的雪可真大啊,它是我记忆中最大的一场大 雪。雪落在大地上,发出簌簌的声响,一会儿功夫大地就变成雪白的一片。那- 年的庄稼也大丰收,母亲说:“瑞雪兆丰年,多亏那场雪啊!”但我总是觉得所 有的收获都是母亲劳动得来的,我永远忘不了那场雪,忘不了透过房间窗户看见 母亲扛着锄头从大雪纷纷的小路上劳作回家的画面。 后来,长大了些,在书里读过很多下雪的场景。“风雪山神庙”里那一场越下越 紧的大雪令人惊心动魄,林冲的人生又将何去何从。读到《红楼梦》里“好一似 食尽鸟投林,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想到漫天大雪、万物归一的世界,难 免有些悲伤。读过唐代诗人刘长卿的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 吠,风雪夜归人。”风雪中归来的人会是谁呢?那个风雪中归来的人一定经历了 风雪的洗礼,但我想得更多的是在风雪夜里劳作归来的母亲 在走南闯北的岁月里,我见过在空中旋转升腾、尽情狂舞的朔方的雪,也见过妩 媚婉约、涂着胭脂的江南的雪。我见过一个在风雪中,推着三轮车急着赶路的收 废品的老人,雪落在他的破旧的衣服上,他继续赶路前行。我还见过一个在大雪 纷纷的夜里,推着手推车等在火车站帮人拖行李赚钱为老伴看病的老人。我甚至 看见过一个在大雪纷飞的夜里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瑟缩发抖… 他们和我的母亲一样,都太普通了。他们在每一片雪花之下,过着自己平凡的生 活,经历自己的人生。一切都是那么稀松平常,他们好像从来都没有被人们发现 过 但,每一片雪花都认真飘落。它滋润万物,落在山间、湖泊、四野、城市的街道· 仿佛每一片雪落下时,都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在每一片雪花下面,人们都过着自 己的生活,有的轻衣简从,有的辎重前行,有的乞讨人生,有的辛苦劳作,有的 在百叶窗下享受一杯热咖啡的温暖,有的在大雪弥漫的街道上认真地讨着自己的 生活 应该说,自然的万物都有着自己的生存定律。大地上的人们,都经历着自己落雪 的人生。人生如落雪,又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坠的人生,虽贵贱殊途,但都可以 改变自己的命数,最为可贵的是,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飘落。 每一朵飘落的雪花都有属于自己的命运,每一朵雪花下面都有着人们不同的生 活,每一种生活都值得被歌颂,每一位认真生活的人都是掌握自己命运的人, 如那个在风雪夜里劳作归来的我的母亲。 (选自《散文》2018年第2期,有删改)
低垂,风更加凛冽起来,我静静地躺在夜里,毫无睡意,看着窗外。窗外的天空 慢慢地变亮,我感觉雪就要落下来了。 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又睡过去了,母亲起身的时候,我也不知道。雪要落下来了, 母亲想起了山野上的那一块麦地。麦苗青青,但疏于人力,麦垄里的杂草还没有 来得及铲掉。母亲拿起锄头,走向了那块月光下的麦地,她对山野里那些迎风招 摇的麦子无比珍视。她要赶在雪花落下来之前将那块麦地的杂草除掉。不然大雪 落下来,麦子连同杂草埋在下面,土地的营养全被杂草给吸走了,冬雪之后的麦 子就会面黄肌瘦。 母亲回到家的时候,雪已经越下越大。我透过房间的窗户看见母亲扛着锄头从大 雪纷纷的小路上走回来,她的脸颊已经被冻得通红,母亲用龟裂的手轻轻掸去落 在身上的雪花,将锄头靠在屋前的墙角,然后经过庭院走进屋子里,母亲的身后, 大雪将夜晚映得发亮。 窗外的雪越下越紧,每一片雪花都在天空中飞舞。仿佛一个盛大的节日,雪花纷 纷扬扬,在大地上尽情狂欢。那一年的雪可真大啊,它是我记忆中最大的一场大 雪。雪落在大地上,发出簌簌的声响,一会儿功夫大地就变成雪白的一片。那一 年的庄稼也大丰收,母亲说:“瑞雪兆丰年,多亏那场雪啊!”但我总是觉得所 有的收获都是母亲劳动得来的,我永远忘不了那场雪,忘不了透过房间窗户看见 母亲扛着锄头从大雪纷纷的小路上劳作回家的画面。 后来,长大了些,在书里读过很多下雪的场景。“风雪山神庙”里那一场越下越 紧的大雪令人惊心动魄,林冲的人生又将何去何从。读到《红楼梦》里“好一似 食尽鸟投林,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想到漫天大雪、万物归一的世界,难 免有些悲伤。读过唐代诗人刘长卿的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 吠,风雪夜归人。”风雪中归来的人会是谁呢?那个风雪中归来的人一定经历了 风雪的洗礼,但我想得更多的是在风雪夜里劳作归来的母亲。 在走南闯北的岁月里,我见过在空中旋转升腾、尽情狂舞的朔方的雪,也见过妩 媚婉约、涂着胭脂的江南的雪。我见过一个在风雪中,推着三轮车急着赶路的收 废品的老人,雪落在他的破旧的衣服上,他继续赶路前行。我还见过一个在大雪 纷纷的夜里,推着手推车等在火车站帮人拖行李赚钱为老伴看病的老人。我甚至 看见过一个在大雪纷飞的夜里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瑟缩发抖…… 他们和我的母亲一样,都太普通了。他们在每一片雪花之下,过着自己平凡的生 活,经历自己的人生。一切都是那么稀松平常,他们好像从来都没有被人们发现 过。 但,每一片雪花都认真飘落。它滋润万物,落在山间、湖泊、四野、城市的街道…… 仿佛每一片雪落下时,都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在每一片雪花下面,人们都过着自 己的生活,有的轻衣简从,有的辎重前行,有的乞讨人生,有的辛苦劳作,有的 在百叶窗下享受一杯热咖啡的温暖,有的在大雪弥漫的街道上认真地讨着自己的 生活…… 应该说,自然的万物都有着自己的生存定律。大地上的人们,都经历着自己落雪 的人生。人生如落雪,又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坠的人生,虽贵贱殊途,但都可以 改变自己的命数,最为可贵的是,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飘落。 每一朵飘落的雪花都有属于自己的命运,每一朵雪花下面都有着人们不同的生 活,每一种生活都值得被歌颂,每一位认真生活的人都是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一 如那个在风雪夜里劳作归来的我的母亲。 (选自《散文》2018 年第 2 期,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围绕着雪花全文写了雪夜里的母亲、书里下雪的场景、北方和南方的雪下的人 们,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B.首段两次写到咳嗽,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关心和“我”对母亲的身体不好还 要冒着雪劳作不辍的担忧 C.第四段写那一年的雪是记忆中最大的雪很大程度上是作者的心理原因,因为在 那一年“我”想到了雪夜里劳作的母亲。 D.第五段写书里读到的《水浒传》《红楼梦》和刘长卿诗中的下雪情景,都是为 下文写风雪中像母亲那样讨生活的人作铺垫。 8.这篇散文以“每一朵雪花都认真飘落”为标题,有多层含意,请结合全文简要 分析。(6分) 9.文章中四处划线的句子都是描写劳作归来的母亲,请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茂昭本名升云,德宗时赐今名,字丰明。少沈毅,颇通书传。孝忠时,累擢检 校工部尚书。孝忠卒,帝拜邕王谅为义武军节度大使,以茂昭为留后,封延德郡 王。后二年,为节度使。弟昇璘薄王武俊为人,座上嫚骂,武俊怒,袭义丰、安 喜、无极,掠万馀人,茂昭婴城,遺人厚谢,乃止。久之,入朝,为帝从容言河 朔事,帝竦听,曰:“恨见卿晩!”召宴麟德殿,赐良马、甲第、器币优具,诏 其子克礼尚晋康郡主。帝方倚之经置北方 故茂昭每入临,辄哀不自胜 顺宗立,进冋中书门下平章事,复遣之镇,赐女乐二人,固辞,车至第门,茂昭 引诏使辞曰:“天子女乐,非臣下所宜见。昔汾阳、咸宁、西平、北平皆有大功, 故当是赐。今下臣述职以朝,奈何滥赏?后日有立功之臣,陛下何以加之?复赐 安仁里第亦讣不受宪宗元和二年请朝五奏乃听鳯留不许加兼太子太保。 既还,王承宗叛,诏河东、河中、振武、义武合军为恒州北道招讨,茂昭治廪厩, 列亭侯,平易道路,以待西军。承宗以骑二万逾木刀沟与王师薄战,茂昭躬擐甲 为前锋,令其子克让、从子克俭与诸军分左右翼绕贼,大败之,承宗几危。会有 诏班师,加检校太尉,兼太子太傅 乃请举宗还朝,表数上,帝乃许。北镇遣客间说,皆不纳。诏左庶子任迪简为行 军司马,乘驿往代。茂昭奉两州符节、管钥、图籍归之。先敕妻子上道,戒曰 “吾使尔曹出易,庶后世不为污俗所染。”未半道,迎拜兼中书令,充河中晋绛 慈隰节度使。至京师,双日开延英,对五刻罢。又表迁坟墓于京兆,许之。明年, 疽发于首卒,年五十,册赠太师,谥曰献武。帝思其忠,擢诸子皆要职,岁给绢 千匹。 (节选自《新唐书·张茂昭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复赐安仁里/第亦让不受/宪宗元和二年/请朝/五奏乃听/愿留/不许/加兼太子 太保 B.复赐安仁里第/亦让不受/宪宗元和二年/请朝/五奏乃听/愿留/不许/加兼太子 太保 C.复赐安仁里第/亦让不受/宪宗元和二年/请朝五奏/乃听/愿留/不许/加兼太子 太保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围绕着雪花全文写了雪夜里的母亲、书里下雪的场景、北方和南方的雪下的人 们,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B.首段两次写到咳嗽,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关心和“我”对母亲的身体不好还 要冒着雪劳作不辍的担忧。 C.第四段写那一年的雪是记忆中最大的雪很大程度上是作者的心理原因,因为在 那一年“我”想到了雪夜里劳作的母亲。 D.第五段写书里读到的《水浒传》《红楼梦》和刘长卿诗中的下雪情景,都是为 下文写风雪中像母亲那样讨生活的人作铺垫。 8.这篇散文以“每一朵雪花都认真飘落”为标题,有多层含意,请结合全文简要 分析。(6 分) 9.文章中四处划线的句子都是描写劳作归来的母亲,请简要分析其作用。(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张茂昭本名升云,德宗时赐今名,字丰明。少沈毅,颇通书传。孝忠时,累擢检 校工部尚书。孝忠卒,帝拜邕王谅为义武军节度大使,以茂昭为留后,封延德郡 王。后二年,为节度使。弟昇璘薄王武俊为人,座上嫚骂,武俊怒,袭义丰、安 喜、无极,掠万馀人,茂昭婴城,遣人厚谢,乃止。久之,入朝,为帝从容言河 朔事,帝竦听,曰:“恨见卿晚!”召宴麟德殿,赐良马、甲第、器币优具,诏 其子克礼尚晋康郡主。帝方倚之经置北方,会崩,故茂昭每入临,辄哀不自胜。 顺宗立,进冋中书门下平章事,复遣之镇,赐女乐二人,固辞,车至第门,茂昭 引诏使辞曰:“天子女乐,非臣下所宜见。昔汾阳、咸宁、西平、北平皆有大功, 故当是赐。今下臣述职以朝,奈何滥赏?后日有立功之臣,陛下何以加之?复赐 安仁里第亦让不受宪宗元和二年请朝五奏乃听愿留不许加兼太子太保。 既还,王承宗叛,诏河东、河中、振武、义武合军为恒州北道招讨,茂昭治廪厩, 列亭侯,平易道路,以待西军。承宗以骑二万逾木刀沟与王师薄战,茂昭躬擐甲 为前锋,令其子克让、从子克俭与诸军分左右翼绕贼,大败之,承宗几危。会有 诏班师,加检校太尉,兼太子太傅。 乃请举宗还朝,表数上,帝乃许。北镇遣客间说,皆不纳。诏左庶子任迪简为行 军司马,乘驿往代。茂昭奉两州符节、管钥、图籍归之。先敕妻子上道,戒曰; “吾使尔曹出易,庶后世不为污俗所染。”未半道,迎拜兼中书令,充河中晋绛 慈隰节度使。至京师,双日开延英,对五刻罢。又表迁坟墓于京兆,许之。明年, 疽发于首卒,年五十,册赠太师,谥曰献武。帝思其忠,擢诸子皆要职,岁给绢 二千匹。 (节选自《新唐书·张茂昭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复赐安仁里/第亦让不受/宪宗元和二年/请朝/五奏乃听/愿留/不许/加兼太子 太保 B.复赐安仁里第/亦让不受/宪宗元和二年/请朝/五奏乃听/愿留/不许/加兼太子 太保 C.复赐安仁里第/亦让不受/宪宗元和二年/请朝五奏/乃听/愿留/不许/加兼太子 太保
D.复赐安仁里/第亦让不受/宪宗元和二年/请朝五奏/乃听/愿留/不许/加兼太子 太保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 B.河朔,泛指黄河以西的广大地区,汉武帝曾建立城池实施管理,名为朔方 C.符节,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 D.谥,是对死去的帝王、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给予的称号, 或褒或贬或同情,始于西周。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茂昭沉稳刚毅,有礼有节。他的弟弟得罪了王武俊,招致王武俊发兵攻击, 张茂昭环城固守,并派人用重礼谢罪,王武俊才停止进攻。 B.茂昭忠于朝廷,深受器重。唐德宗授任他检校工部尚书并升任为节度使;唐顺 宗赐予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派他去节镇,赏赐女乐二人 C.张茂昭驰骋疆场,身先士卒。在与王承宗的作战中,张茂昭亲自披甲作为前锋, 命令儿子张克让、侄子张克俭与诸军分左右翼包围贼兵,大败贼兵。 D.张茂昭镇守节镇,平叛有方。王承宗反叛,张茂昭修治粮仓马厩,建立驿亭候 馆,平整道路,准备就绪后,张茂昭率军越过木刀沟,大败王承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方倚之经置北方,会崩,故茂昭每入临,辄哀不自胜。(5分) (2)先敕妻子上道,戒曰:“吾使尔曹出易,庶后世不为污俗所染。”(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陈亮 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Φ?乌鹊倦粞, 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顷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潇湘°。风露浩 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注】①鸣榔:象声词,渔人捕鱼时敲击船帮发出的声音。②洛浦:洛水之滨, 借指洛神。潇湘:湘水之神 14.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前两句化静为动,“辗”和“隐”二字给人以动感,描写月照澄江、水映长空 的雄伟景象 B.“何处鸣榔”以动衬静,运用“鸣榔”之声衬托此时之寂静,表现秋江月夜的 幽静之美 C.“山河影转”意境雄浑阔大,由“转”字引发对古今变迁的感慨,写出词人恢 复中原的决。 D.结尾三句从前文写秋江月夜迷人的景色转到写词人对中原沦陷江山易主而发 的感慨。 15.全词是如何扣住“月”而展开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D.复赐安仁里/第亦让不受/宪宗元和二年/请朝五奏/乃听/愿留/不许/加兼太子 太保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 B.河朔,泛指黄河以西的广大地区,汉武帝曾建立城池实施管理,名为朔方。 C.符节,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 D.谥,是对死去的帝王、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给予的称号, 或褒或贬或同情,始于西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张茂昭沉稳刚毅,有礼有节。他的弟弟得罪了王武俊,招致王武俊发兵攻击, 张茂昭环城固守,并派人用重礼谢罪,王武俊才停止进攻。 B.茂昭忠于朝廷,深受器重。唐德宗授任他检校工部尚书并升任为节度使;唐顺 宗赐予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派他去节镇,赏赐女乐二人。 C.张茂昭驰骋疆场,身先士卒。在与王承宗的作战中,张茂昭亲自披甲作为前锋, 命令儿子张克让、侄子张克俭与诸军分左右翼包围贼兵,大败贼兵。 D.张茂昭镇守节镇,平叛有方。王承宗反叛,张茂昭修治粮仓马厩,建立驿亭候 馆,平整道路,准备就绪后,张茂昭率军越过木刀沟,大败王承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帝方倚之经置北方,会崩,故茂昭每入临,辄哀不自胜。(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先敕妻子上道,戒曰:“吾使尔曹出易,庶后世不为污俗所染。”(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陈亮 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①?乌鹊倦粞, 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顷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潇湘②。风露浩 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注】①鸣榔:象声词,渔人捕鱼时敲击船帮发出的声音。②洛浦:洛水之滨, 借指洛神。潇湘:湘水之神。 14.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前两句化静为动,“辗”和“隐”二字给人以动感,描写月照澄江、水映长空 的雄伟景象。 B.“何处鸣榔”以动衬静,运用“鸣榔”之声衬托此时之寂静,表现秋江月夜的 幽静之美。 C.“山河影转”意境雄浑阔大,由“转”字引发对古今变迁的感慨,写出词人恢 复中原的决。 D.结尾三句从前文写秋江月夜迷人的景色转到写词人对中原沦陷江山易主而发 的感慨。 15.全词是如何扣住“月”而展开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通过“ 的岁月更迭来表达相思的同时,又融入了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中的自然理趣, 字里行间展现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2)《师说》中认为愚人更加愚笨的原因是“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想象丰富,“卷起千堆雪”的其实是 ”,写景化静为动的是“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作为对联大家族中的一个门类,( ),2005年,春联被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好的春联读来总是让人有唇齿生香之感,经 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手写舂联离我们越来越远,取而代之的是烫金 的春联,甚至都不必特意去买,街头巷尾就有不少免费送的。那些春联看上去闪 闪发光,却 毫无特色。用机器印制出来的,到底不如带有墨香味儿的 春联有看头。每年临近春节的时候,一些老者总要写若干春联以应各方。就春联 书写者的体会而言,在 之下落笔挥毫,会有一种情绪高涨的心理感受, 尤其是看到好的对联,或书写自咏春联,那真是喜上眉梢,纵横驰骋, 神来之笔常见。这种时候写出来的春联,是一种艺术的创造。这种场合,书者 尽兴挥洒;观者则眼随笔走,如饮佳酿。写得过瘾,看着也过瘾,都 是一种艺术享受。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春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 B.春联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春联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形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春联历史悠久,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手写春联离我们越来越远,取而代之 的是精美的春联 B.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手写春联离我们越来越远,取而代之的是 印刷精美的春联 C.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手写春联离我们越来越远,取而代之 的是印刷精美的春联 D.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手写春联离我们越来越远,取而 代之的是精美的春联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大同小异众目睽睽 得心应手 痛快淋漓 B.千篇一律光天化日 游刃有余 酣畅淋漓 C.大同小异光天化日 游刃有余 痛快淋漓 D.千篇一律众目睽睽 得心应手 酣畅淋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岁月更迭来表达相思的同时,又融入了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中的自然理趣, 字里行间展现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2)《师说》中认为愚人更加愚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想象丰富,“卷起千堆雪”的其实是 “________________”,写景化静为动的是“________________”一句。 第Ⅱ卷(表达题共 80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作为对联大家族中的一个门类,( ),2005 年,春联被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好的春联读来总是让人有唇齿生香之感,经 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手写春联离我们越来越远,取而代之的是烫金 的春联,甚至都不必特意去买,街头巷尾就有不少免费送的。那些春联看上去闪 闪发光,却________,毫无特色。用机器印制出来的,到底不如带有墨香味儿的 春联有看头。每年临近春节的时候,一些老者总要写若干春联以应各方。就春联 书写者的体会而言,在________之下落笔挥毫,会有一种情绪高涨的心理感受, 尤其是看到好的对联,或书写自咏春联,那真是喜上眉梢,纵横驰骋,________, 神来之笔常见。这种时候写出来的春联,是一种艺术的创造。这种场合,书者 ________,尽兴挥洒;观者则眼随笔走,如饮佳酿。写得过瘾,看着也过瘾,都 是一种艺术享受。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春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 B.春联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春联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形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春联历史悠久,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手写春联离我们越来越远,取而代之 的是精美的春联 B.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手写春联离我们越来越远,取而代之的是 印刷精美的春联 C.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手写春联离我们越来越远,取而代之 的是印刷精美的春联 D.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手写春联离我们越来越远,取而 代之的是精美的春联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大同小异 众目睽睽 得心应手 痛快淋漓 B.千篇一律 光天化日 游刃有余 酣畅淋漓 C.大同小异 光天化日 游刃有余 痛快淋漓 D.千篇一律 众目睽睽 得心应手 酣畅淋漓
20.从下面一段文字中提取关键信息,给“5G”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5分)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也是4G的延伸。据悉,手机在利用该技术后 的无线下载速度可以达到每秒3.6G,甚至更快,使用该技术下载一部高画质的 电影只需要10秽钟。按欧盟此前的计划,5G将于2020年推出成熟的标准。对 于这一时间,业界多数企业持相同的看法。届时5G网络的理论下载速度为每秒 10Gb,是当前4G网络速度的一百倍。 21.2018年,转发锦鲤已成为当代青年的一种日常行为,不少人想借转发锦鲤获 得好运。请你对这种现象做以评论,要求观点明确,且引用一句名言,不超过 80字。(6分)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植到城市新建的公园里。人 们围着它,议论着。一个说:“没有这次修剪,它不会被人赏识的。要被人赏识, 就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一个说:“修枝剪叶,伤根破皮,到这里还要重新 扎根生叶,还要适应环境,一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啊!”一个说:“是金子在哪里 都会发光,何必要高开自己的故乡呢?”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悟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 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咸阳市2019年高考模拟检测(二)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3分)D(“与其他国家的笺纸一样承载着……使命”表述有误,由原文“世 界上还没有第二个国家将笺纸……人文情怀的使命”可知。) 2.(3分)B(文章没有采用引用论证。) 3.(3分)D(A“只要……就……”说法绝对;B笺纸的出现不仅有印刷技术的 因素,也有人的审美追求因素,选项以偏概全;C因果倒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I2分) 4.(3分)C(“与第二任妻子离婚”,属于他传的内容。 5.(3分)B(原文为霍金70岁生日前预先录制了题为《我的简史》的视频,并 在宴会之前向来宾播放。这就是这部自传的雏形。) 6.(6分)人格魅力:①乐观,有顽强的生命力与超凡的毅力。霍金多次因为疾 病命悬一线,但不愿对恶疾低头,甚至不愿接受任何帮助;身体状况极差,仍读 书、写作。②有梦想与抱负,不懈地追求宇宙真理。他的贡献是在他被禁锢在轮 椅上几十年的情况下做出来的。③有非凡幽默的性格。他在自传中用简明、风趣、 坦诚的语言让读者了解了过去著作中难得一见的霍金。(答出两点4分)
20.从下面一段文字中提取关键信息,给“5G”下定义,不超过 50 个字。(5 分) 5G 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也是 4G 的延伸。据悉,手机在利用该技术后 的无线下载速度可以达到每秒 3.6G,甚至更快,使用该技术下载一部高画质的 电影只需要 10 秽钟。按欧盟此前的计划,5G 将于 2020 年推出成熟的标准。对 于这一时间,业界多数企业持相同的看法。届时 5G 网络的理论下载速度为每秒 10Gb,是当前 4G 网络速度的一百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1.2018 年,转发锦鲤已成为当代青年的一种日常行为,不少人想借转发锦鲤获 得好运。请你对这种现象做以评论,要求观点明确,且引用一句名言,不超过 80 字。(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四、作文(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植到城市新建的公园里。人 们围着它,议论着。一个说:“没有这次修剪,它不会被人赏识的。要被人赏识, 就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一个说:“修枝剪叶,伤根破皮,到这里还要重新 扎根生叶,还要适应环境,一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啊!”一个说:“是金子在哪里 都会发光,何必要高开自己的故乡呢?”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悟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 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咸阳市 2019 年高考模拟检测(二)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阅读题 共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1.(3 分)D(“与其他国家的笺纸一样承载着……使命”表述有误,由原文“世 界上还没有第二个国家将笺纸……人文情怀的使命”可知。) 2.(3 分)B(文章没有采用引用论证。) 3.(3 分)D(A“只要……就……”说法绝对;B 笺纸的出现不仅有印刷技术的 因素,也有人的审美追求因素,选项以偏概全;C 因果倒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I2 分) 4.(3 分)C(“与第二任妻子离婚”,属于他传的内容。) 5.(3 分)B(原文为霍金 70 岁生日前预先录制了题为《我的简史》的视频,并 在宴会之前向来宾播放。这就是这部自传的雏形。) 6.(6 分)人格魅力:①乐观,有顽强的生命力与超凡的毅力。霍金多次因为疾 病命悬一线,但不愿对恶疾低头,甚至不愿接受任何帮助;身体状况极差,仍读 书、写作。②有梦想与抱负,不懈地追求宇宙真理。他的贡献是在他被禁锢在轮 椅上几十年的情况下做出来的。③有非凡幽默的性格。他在自传中用简明、风趣、 坦诚的语言让读者了解了过去著作中难得一见的霍金。(答出两点 4 分)
感受: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不同程度上的欠缺,有些人虽然身体 强健,但他们精神空虚、意志消沉、不思进取,这才是最可怕的残疾。人生和阅 历太平常使一些人流于放纵,因为他们从未感到有什么不正常。可是对于那些高 度残疾的人来说,他们能深刻地体会到与正常人的差异,然而许许多多的残疾人 却做出了正常人无法做出的成就。人强大的永远都是精神。(2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7.(3分)B(“我”当时并不知道母亲要冒着雪去劳作,第二段首句“母亲起 身的时候我并不知道”。) 8.(6分)①冬天的雪花,滋润万物、带来丰收; ②“我”的母亲,在风雪夜里关爱孩子、为了生活冒着风雪勤苦劳作 ③雪花下有着不同生活的普通人们,为掌握自己的命运,选择自己的方式飘落, 认真过着自己的生活。 9.(6分)①第一处写出了“我”对母亲的心疼冻得通红、龟裂的手”;第二处 写“我”对为家庭生活辛苦劳作的母亲的思念;第三处写“我”对经历风雪洗礼 的母亲的敬畏;第四处总结全文,表达对认真生活、努力劳作、掌握自己命运母 亲的真切情感。(4分) ②“劳作归来的母亲”作为全文的线索一线串珠,贯穿全文,反复强调文章主旨: 对母亲的思念与感恩。(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0.(3分)B 11.(3分)B(“黄河以西的广大地区”错,是泛指“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 12.(3分)D(“张茂昭率军越过木刀沟,大败王承宗”错,原文是“承宗以骑 二万逾木刀沟与王师薄战”。) 13.(10分)(1)(5分)皇帝正要依靠他统管北方,适逢皇帝去世,因此张茂 昭每次人朝,总是哀痛不能自禁。(“经置”“会”“辄”各1分,大意2分) (2)(5分)张茂昭先让妻子、儿女上路,告诫说:“我让你们离开容易,希 望后代不被污俗熏染。”(“敕”“尔曹”“为……所”各1分,大意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14.(3分)C(“山河影转”含蓄地写出了中原沦陷、江山易主之感,没有体现 词人恢复中原的决 15.(6分)先总写月照澄江、水映长空的月光、水色交相辉映的雄伟壮景;再 写作者凭栏赏月的情态和秋月照耀下的江乡美景;最后写作者赏月的想象和感 受’景色陡然一变,情调转入悲凉,寄寓了词人的家国兴亡之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6分)(1)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3)惊涛拍岸 乱石穿空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3分)B(A的末句说历史,与后文的“列入……文化遗产名录”不衔接;C“历 史”“形式”不属于“组成部分”,句子内部不衔接;D末句的“构成”与“组 成部分”杂糅。)
感受: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不同程度上的欠缺,有些人虽然身体 强健,但他们精神空虚、意志消沉、不思进取,这才是最可怕的残疾。人生和阅 历太平常使一些人流于放纵,因为他们从未感到有什么不正常。可是对于那些高 度残疾的人来说,他们能深刻地体会到与正常人的差异,然而许许多多的残疾人 却做出了正常人无法做出的成就。人强大的永远都是精神。(2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7.(3 分)B(“我”当时并不知道母亲要冒着雪去劳作,第二段首句“母亲起 身的时候我并不知道”。) 8.(6 分)①冬天的雪花,滋润万物、带来丰收; ②“我”的母亲,在风雪夜里关爱孩子、为了生活冒着风雪勤苦劳作; ③雪花下有着不同生活的普通人们,为掌握自己的命运,选择自己的方式飘落, 认真过着自己的生活。 9.(6 分)①第一处写出了“我”对母亲的心疼冻得通红、龟裂的手”;第二处 写“我”对为家庭生活辛苦劳作的母亲的思念;第三处写“我”对经历风雪洗礼 的母亲的敬畏;第四处总结全文,表达对认真生活、努力劳作、掌握自己命运母 亲的真切情感。(4 分) ②“劳作归来的母亲”作为全文的线索一线串珠,贯穿全文,反复强调文章主旨: 对母亲的思念与感恩。(2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10.(3 分)B 11.(3 分)B(“黄河以西的广大地区”错,是泛指“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 12.(3 分)D(“张茂昭率军越过木刀沟,大败王承宗”错,原文是“承宗以骑 二万逾木刀沟与王师薄战”。) 13.(10 分)(1)(5 分)皇帝正要依靠他统管北方,适逢皇帝去世,因此张茂 昭每次人朝,总是哀痛不能自禁。(“经置”“会”“辄”各 1 分,大意 2 分) (2)(5 分)张茂昭先让妻子、儿女上路,告诫说:“我让你们离开容易,希 望后代不被污俗熏染。”(“敕”“尔曹”“为……所”各 1 分,大意 2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 14.(3 分)C(“山河影转”含蓄地写出了中原沦陷、江山易主之感,没有体现 “词人恢复中原的决心”。) 15.(6 分)先总写月照澄江、水映长空的月光、水色交相辉映的雄伟壮景;再 写作者凭栏赏月的情态和秋月照耀下的江乡美景;最后写作者赏月的想象和感 受’景色陡然一变,情调转入悲凉,寄寓了词人的家国兴亡之感。(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6 分)(1)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3)惊涛拍岸 乱石穿空 第Ⅱ卷(表达题 共 80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3 分)B(A 的末句说历史,与后文的“列入……文化遗产名录”不衔接;C“历 史”“形式”不属于“组成部分”,句子内部不衔接;D 末句的“构成”与“组 成部分”杂糅。)
18.(3分)C(A“取而代之的是精美的春联”,“精美”前缺动词“印刷”;B“经 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手写春联离我们越来越远”暗换主语;D“随 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手写春联离我们越来越远”主语残 缺,“取而代之的是精美的春联”,“精美”前缺动词“印刷”。) 19.(3分)D(大同小异:大部分相同,只有小部分不同。千篇一律:泛指事物 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众目睽睽:形容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光天化日:指 大家看得很清楚的地方。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里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 熟,心手相应。游刃有余: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丝毫不费力。痛 快淋漓:形容尽情尽意,非常痛快。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常指文章、绘画 等艺术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 20.(5分)5G是继4G之后能使网速百倍增长并将于2020年由欧盟推出的第五 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符合定义形式2分,信息完整3分) 21.(6分)【示例1】希求好运无可非议,但仅靠转发锦鲤实不可取。“幸福都 是奋斗出来的”,只有实实在在的付出,才能赢得好运。“少壮不努力,老大转 锦鲤”,这应该成为一种警示 【示例2】祈求好运,是每一个人的权利,即使是通过转发锦鲤这种虚幻的形式 也无可厚非。“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斯大林)谁能说心中怀有美 好期待的人,不会为此去付出坚实的努力?(观点明确2分,引用合理2分,语 言准确2分) 四、作文(60分) 22.(60分)参考立意 (一)第一个人的角度: 1.改变环境可以带来成功2.改变环境可以改变生存状态3.灵活变通可以带来新 的契机 (二)第二个人的角度: 1.改变环境需要付出代价2.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3.生活中,总有些必要的丧失。 (三)第三个人的角度: 1.坚持奋斗,亦能圆梦2.不忘初心,实现梦想3.坚守本分,成就自我 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作文等级 三等 四等 (20-16分)(15-11分)(10-6分) (5-0分) 符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 内中心突出中心明确中心基本明确 偏离题意 容 中心不明确 内容充实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内容不当 础分思想健康思想健康 思想基本健康 思想不健康 真实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级表符合文体要求符合文体要求基本符合文体要求不符合文体要求 达结构严谨结构完整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20语言流畅语言通顺语言基本通顺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分字迹工整字迹清楚 字迹清楚 字迹潦草难辨 发特深刻 较深刻 略显深刻 个别语句有深意 展征 丰富 较丰富 略显丰富 个别内容较好 等20有文采较有文采 略有文采 个别语句较精彩 级分有创意较有创意 略有创意 个别地方有新意
18.(3 分)C(A“取而代之的是精美的春联”,“精美”前缺动词“印刷”;B“经 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手写春联离我们越来越远”暗换主语;D“随 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手写春联离我们越来越远”主语残 缺,“取而代之的是精美的春联”,“精美”前缺动词“印刷”。) 19.(3 分)D(大同小异:大部分相同,只有小部分不同。千篇一律:泛指事物 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众目睽睽:形容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光天化日:指 大家看得很清楚的地方。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里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 熟,心手相应。游刃有余: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丝毫不费力。痛 快淋漓:形容尽情尽意,非常痛快。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常指文章、绘画 等艺术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 20.(5 分)5G 是继 4G 之后能使网速百倍增长并将于 2020 年由欧盟推出的第五 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符合定义形式 2 分,信息完整 3 分) 21.(6 分)【示例 1】希求好运无可非议,但仅靠转发锦鲤实不可取。“幸福都 是奋斗出来的”,只有实实在在的付出,才能赢得好运。“少壮不努力,老大转 锦鲤”,这应该成为一种警示。 【示例 2】祈求好运,是每一个人的权利,即使是通过转发锦鲤这种虚幻的形式 也无可厚非。“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斯大林)谁能说心中怀有美 好期待的人,不会为此去付出坚实的努力?(观点明确 2 分,引用合理 2 分,语 言准确 2 分) 四、作文(60 分) 22.(60 分)参考立意: (一)第一个人的角度: 1.改变环境可以带来成功 2.改变环境可以改变生存状态 3.灵活变通可以带来新 的契机。 (二)第二个人的角度: 1.改变环境需要付出代价 2.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3.生活中,总有些必要的丧失。 (三)第三个人的角度: 1.坚持奋斗,亦能圆梦 2.不忘初心,实现梦想 3.坚守本分,成就自我。 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作文等级 一等 (20—16 分) 二等 (15—11 分) 三等 (10—6 分) 四等 (5—0 分) 基 础 等 级 内 容 20 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 达 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展 等 级 特 征 2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内容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