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注意1、本试题共五道大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2、所有答案务必按题号答在 答题纸指定位置,否则答案作废) 、文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4分) 1.“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B.然后得一安寝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既来之,则安之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千古英雄,而 今安哉哉 2.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禹汤被之矣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D.大雪逾岭,被 南越中数州 3.“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C.每逢佳节倍思亲D.我军十倍于 敌 4下列句子中的黑体词古今 j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 B不以臣卑鄙 C刻唐贤今人诗照于其上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乃用马粪涂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遂以重价购天目松五六棵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所积薪俸及玩好币帛之类又二万许有宁越、徐尚、扩秦、杜之为之谋 6.与“吾力倍蓰而食不兼人,故贱其值”中“贱”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范增数目项王 B.云吉青兮的市 C.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故请母命而分于斯 7.对下列文言语句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为大梁夷门监者②至于激于义理者不然③保民而王,莫之能卸④忌不自信 ⑤见羽旄之美则无望民之于、国也⑦未可以为信也 ⑧吾长见买于大方之露,赵氏求于齐①南冥者,天池也 A、①0②商度08③心 B、①⑦心⑩心③④⑤⑥题③④ C、①酒③/⑦ C、①⑦②⑤/④A⑥⑧③D 二、断句并翻译:阅读语段,用“/”为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并翻译划线句子(其中每题断句 3分,翻译3分,两题共12分) 8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 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 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 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9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盜相君壁 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 “视吾舌尚在不?”其妻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史记》《张仪列传
华清中学 2012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注意 1、本试题共五道大题,满分 150 分,时间 150 分钟;2、所有答案务必按题号答在 答题纸指定位置,否则答案作废) 一、文言基础知识(每小题 2 分共 14 分) 1. “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风雨不动安如山 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B.然后得一安寝 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既来之,则安之 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千古英雄,而 今安哉哉 2.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禹汤被之矣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 D.大雪逾岭,被 南越中数州 3. “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C.每逢佳节倍思亲 D.我军十倍于 敌 二、断句并翻译:阅读语段,用“/” 为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并翻译划线句子(其中每题断句 3 分,翻译 3 分,两题共 12 分) 8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 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 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9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壁 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 ”张仪谓其妻曰: “视吾舌尚在不?”其妻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史记》《张仪列传》)
、整篇阅读(选择题每题2分,翻译10分,共6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6分) 高祖得政,素知颎( Jlong)强明,又习兵事,多计略,意欲引之入府。遣邗国公杨惠谕 意,颎承旨欣然曰:“愿受驱驰。纵令公事不成,颎亦不辞灭族。”于是为相府司录。时长史 郑译、司马刘昉并以奢纵被疏,高祖弥属意于颎,委以心膂。尉迥之起兵也,遺孑惇率步骑 八万,进屯武陟。高祖令韦孝宽击之,军至河阳,莫敢先进。高祖以诸将不一,令崔仲方监 之,仲方辞父在山东。时颎又见刘昉、郑译并无去意,遂自请行,深合上旨,遂遣颎。颎受 命便发,遣人辞母,云忠孝不可两兼,唏嘘就路。至军,为桥于沁水。贼于上流纵火筏,颎 预为土狗以御之。既渡,焚桥而战,大破之。遂至邺下,与迥交战。仍共宇文忻、李询等设 策,因平尉迥。军还,侍宴于卧内,上撤御帷以赐之 高祖受禅,拜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进封渤海郡公,朝臣莫与为比,上毎呼为独孤[注] 而不名也。颎深避权势,上表逊位,让于苏威。上欲成其美,听解仆射。数日,上曰:‘苏 威高蹈前朝,颎能推举,吾闻进贤受上赏,宁可令去宦!于是命颎复位,俄拜左卫大将军, 本官如故。颎每坐朝堂北槐树下以听事,其树不依行列,有司将伐之。上特命勿去,以示后 人,其见重如此。又拜左领大将军,余官如故。母忧去职,二旬起令视事,颎流涕辞让,优 诏不许。 会议伐辽东,颎固谏不可。上不从,以为元帅长史,从汉王征辽东。遇霖潦疾疫,不 利而还。后言于上曰:“颎初不欲行,陛下强遣之,妾固知其无功矣。”又上以汉王谅年少, 专委军于颎。颎以任寄隆重,每怀至公,无自疑之意。谅所言多不从,甚衔之,及还,谅泣 言于母后曰:“儿幸免高颎所杀。”上闻之,弥不平。俄而上柱国王世积以罪诛,当推核之际, 乃有宫禁中事,云于颎处得知。上欲成颎之罪,闻此大惊。时上柱国贺若弼、吴州总管宇文 弓、刑部尚书薛胃等明颎无罪,上逾怒,皆以之属吏。自是朝臣莫敢言者。颎竟坐免,以公 就第 (节选自《隋书高颎传》) [注]颎父背齐归周,大司马独孤信引为僚佐,赐姓独孤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仲方辞父在山东辞:告辞,道别
三、整篇阅读(选择题每题 2 分,翻译 10 分,共 66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16 分) 高祖得政,素知颎(jiǒng)强明,又习兵事,多计略,意欲引之入府。遣邗国公杨惠谕 意,颎承旨欣然曰:“愿受驱驰。纵令公事不成,颎亦不辞灭族。”于是为相府司录。时长史 郑译、司马刘昉并以奢纵被疏,高祖弥属意于颎,委以心膂。尉迥之起兵也,遣子惇率步骑 八万,进屯武陟。高祖令韦孝宽击之,军至河阳,莫敢先进。高祖以诸将不一,令崔仲方监 之,仲方辞父在山东。时颎又见刘昉、郑译并无去意,遂自请行,深合上旨,遂遣颎。颎受 命便发,遣人辞母,云忠孝不可两兼,唏嘘就路。至军,为桥于沁水。贼于上流纵火筏,颎 预为土狗以御之。既渡,焚桥而战,大破之。遂至邺下,与迥交战。仍共宇文忻、李询等设 策,因平尉迥。军还,侍宴于卧内,上撤御帷以赐之。 高祖受禅,拜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进封渤海郡公,朝臣莫与为比,上每呼为独孤[注] 而不名也。颎深避权势,上表逊位,让于苏威。上欲成其美,听解仆射。数日,上曰:“苏 威高蹈前朝,颎能推举,吾闻进贤受上赏,宁可令去官!”于是命颎复位,俄拜左卫大将军, 本官如故。颎每坐朝堂北槐树下以听事,其树不依行列,有司将伐之。上特命勿去,以示后 人,其见重如此。又拜左领大将军,余官如故。母忧去职,二旬起令视事,颎流涕辞让,优 诏不许。 会议伐辽东,颎固谏不可。上不从,以颎为元帅长史,从汉王征辽东。遇霖潦疾疫,不 利而还。后言于上曰:“颎初不欲行,陛下强遣之,妾固知其无功矣。”又上以汉王谅年少, 专委军于颎。颎以任寄隆重,每怀至公,无自疑之意。谅所言多不从,甚衔之,及还,谅泣 言于母后曰:“儿幸免高颎所杀。”上闻之,弥不平。俄而上柱国王世积以罪诛,当推核之际, 乃有宫禁中事,云于颎处得知。上欲成颎之罪,闻此大惊。时上柱国贺若弼、吴州总管宇文 弓、刑部尚书薛胃等明颎无罪,上逾怒,皆以之属吏。自是朝臣莫敢言者。颎竟坐免,以公 就第。 --(节选自《隋书·高颎传》) [注] 颎父背齐归周,大司马独孤信引为僚佐,赐姓独孤。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仲方辞父在山东 辞:告辞,道别
B.朝臣莫与为比 比:并列 C.会议伐辽东 会:恰逢 D.甚衔之 衔:怨恨,怀恨 11.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军至河阳,(故)莫敢先进 B.上欲成其美,(则)听解仆射 C.上特命勿去(之),以示后人 D.颎初不欲行,(然)陛下强遣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叛军的战斗中,高颎事先准备了很多堵水的土袋,成功抵御了叛军的火筏,过 河后焚毁桥梁背水一战,最终得胜回朝,高祖对他大加褒奖。 B.高祖对高颎常呼其姓表示亲切:又成就其谦让的美名,然后继续重用:命今留下 高颎听政的槐树,以示纪念,这些足见高颎深得高祖的重视。 C.高颊功高位显,但因忧虑母亲而去职,只过了二十天,朝廷就命令他返回原来的 职位处理政事,尽管他再三流涕推辞,但高祖都不答应。 D.高颎对高祖竭尽思诚,为主甘愿杀身灭族,但后因谗而被高蔬远,又受王世 积一案牵连,最终获罪免官,以国公身份回到家乡 13、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苏威高蹈前朝,颎能推举,吾闻进贤受上赏,宁可令去官!(6分) (2)颎以任寄隆重,每怀至公,无自疑之意。(4分)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18题(18分) 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雾妥(j,冢贫)狭。嗜学,善《诗》《春秋》。资 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刺史达吴数昝让,周乃去,客 密州。赵仁高其才,以,使入关,留客汴,为沒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漱而西,舍新丰, 遂旅主人不之,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 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 何日:“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 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帝以何得人 赐帛三百匹。 周善敷陈述)奏,机辩明锐,动中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帝毎曰:“我暂不见周 即思之。”岑文本谓所亲日:“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苏、张、 终、贾正应比耳。然鸢肩(两肩上耸)火色(面有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俄迁治书 侍御史,并知谏议大夫,检校晋王府长史。十八年,迁中书令。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
B. 朝臣莫与为比 比:并列 C. 会议伐辽东 会:恰逢 D. 甚衔之 衔:怨恨,怀恨 11.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军至河阳,(故)莫敢先进 B. 上欲成其美,(则)听解仆射 C. 上特命勿去(之),以示后人 D. 颎初不欲行,(然)陛下强遣之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 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 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帝以何得人, 赐帛三百匹。 周善敷(陈述)奏,机辩明锐,动中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帝每曰:“我暂不见周 即思之。”岑文本谓所亲曰:“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苏、张、 终、贾正应比耳。然鸢肩(两肩上耸)火色(面有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俄迁治书 侍御史,并知谏议大夫,检校晋王府长史。十八年,迁中书令。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
周叹曰:“恨吾资品妄高,不得历此官。`帝征辽,留辅太子定州。及还,摄吏部尚书,进银 青光禄大夫。帝尝以飞白书赐周日:“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周病消渴(消渴病)连年,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毎诏尚食具膳,上医使者视护 躬为调药,太子问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日: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 不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节选自《新唐书》) 14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乡人以无细谨,薄之 薄:接近 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 感激:内心愤怒不已 C.遣使者四辈敦趣 趣:通“促”,催促 D.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 除:官阶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周乃去,客密州/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今以钟磬置水中 C.岑文本谓所亲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逆旅主人不之顾/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1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马周有才能的一组是 ①资旷迈 ②悠然独酌,众异之 ③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 ④客,忠孝人也 ⑤周善敷奏,机辩明锐 ⑥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 A.①④⑥B.③⑤⑥C.①②⑤ D.②③④ 1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马周年轻时曾任州助教,不善处理人际关系,但得到赵仁本的赏识,于是被 资助到了长安。 B.马周替中郎将常何写了一篇切中时务的奏章,深得太宗赞赏,太宗于是下诏 马周入值门下省,并赏赐他三百匹丝帛。 C.马周善于陈述奏章,且能切中要害,处理问题周密,当时有很高的声誉。岑 文本认为他论事切合情理,文采洋溢,使之听之忘却疲倦,并把他比作苏秦、张仪、 终军、贾谊
周叹曰:“恨吾资品妄高,不得历此官。”帝征辽,留辅太子定州。及还,摄吏部尚书,进银 青光禄大夫。帝尝以飞白书赐周曰:“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周病消渴(消渴病)连年,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每诏尚食具膳,上医使者视护, 躬为调药,太子问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曰:“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 不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节选自《新唐书》) 14.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A.乡人以无细谨,薄之 薄:接近 B.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 感激:内心愤怒不已 C.遣使者四辈敦趣 趣:通“促”,催促 D.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 除:官阶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周乃去,客密州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 / 今以钟磬置水中 C.岑文本谓所亲曰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逆旅主人不之顾 /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1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马周有才能的一组是 ①资旷迈 ②悠然独酌,众异之 ③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 ④客,忠孝人也 ⑤周善敷奏,机辩明锐 ⑥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 A.①④⑥ B.③⑤⑥ C.①②⑤ D.②③④ 1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马周年轻时曾任州助教,不善处理人际关系,但得到赵仁本的赏识,于是被 资助到了长安。 B.马周替中郎将常何写了一篇切中时务的奏章,深得太宗赞赏,太宗于是下诏 马周入值门下省,并赏赐他三百匹丝帛。 C.马周善于陈述奏章,且能切中要害,处理问题周密,当时有很高的声誉。岑 文本认为他论事切合情理,文采洋溢,使之听之忘却疲倦,并把他比作苏秦、张仪、 终军、贾谊
D.马周患病多年,太宗经常派御医前往看护,并亲自为他调药。马周感激涕零, 临终把所有奏章焚毁,不愿以此博取身后的名声, 18.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3分) (2)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4分) (3)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共16分) 游黄山记 (清)袁枚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①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 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蠃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 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 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天雨寒甚,端午犹披重裘拥火。云走入夺舍,顷刻混沌,两人坐,辨声而已。散后,步至立 雪台,有古松根生于东,身仆于西,头向于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石似活,似中空,故 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又似畏天,不敢上长,大十围,高无二尺也。他松类是者多,不 可胜记。晚,云气更清,诸峰如儿孙俯伏。 次日,从台左折而下,过百步云梯,路又绝矣。忽见一石如大鳌鱼,张其口。不得已走入鱼 口中,穿腹出背,别是一天。登丹台,上光明顶,与莲花、天都二峰为三鼎足,高相峙。天 风撼人,不可立。晚至狮林寺宿矣。趁日未落,登始信峰。峰有三,远望两峰尖峙,逼视之, 尚有一峰隐身落后。峰高且险,下临无底之溪,余立其巅,垂趾二分在外。僧惧挽之。余笑 谓:“坠亦无妨。”问:“何也?″日:“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飘飘然知泊何所?纵有底, 亦须许久方到,尽可须臾求活。”僧人笑 次日,登大小清凉台。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 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食顷,有白练绕树。僧喜告曰:"此云铺海也。”初濛濛然,镕银 散绵,良久浑成一片。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俄而窝散,则万峰簇簇, 仍还原形。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初九日,从天柱峰后转下,过白沙征,至云谷,家人以肩舆相迎。计步行五十馀里,入山凡 七日。(选自《明凊散文名篇集粹》有删节) 注:①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类似小山轿。 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不能容仄:狭窄 B、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胜:尽 C、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逼:急切 D、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族:品类
D.马周患病多年,太宗经常派御医前往看护,并亲自为他调药。马周感激涕零, 临终把所有奏章焚毁,不愿以此博取身后的名声。 18.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3 分) (2)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4 分) (3)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3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9—22 题(共 16 分) 游黄山记 (清)袁枚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①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 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 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 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天雨寒甚,端午犹披重裘拥火。云走入夺舍,顷刻混沌,两人坐,辨声而已。散后,步至立 雪台,有古松根生于东,身仆于西,头向于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石似活,似中空,故 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又似畏天,不敢上长,大十围,高无二尺也。他松类是者多,不 可胜记。晚,云气更清,诸峰如儿孙俯伏。 次日,从台左折而下,过百步云梯,路又绝矣。忽见一石如大鳌鱼,张其口。不得已走入鱼 口中,穿腹出背,别是一天。登丹台,上光明顶,与莲花、天都二峰为三鼎足,高相峙。天 风撼人,不可立。晚至狮林寺宿矣。趁日未落,登始信峰。峰有三,远望两峰尖峙,逼视之, 尚有一峰隐身落后。峰高且险,下临无底之溪,余立其巅,垂趾二分在外。僧惧挽之。余笑 谓:“坠亦无妨。”问:“何也?”曰:“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飘飘然知泊何所?纵有底, 亦须许久方到,尽可须臾求活。”僧人笑。 次日,登大小清凉台。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 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食顷,有白练绕树。僧喜告曰:“此云铺海也。”初濛濛然,镕银 散绵,良久浑成一片。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俄而离散,则万峰簇簇, 仍还原形。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初九日,从天柱峰后转下,过白沙矼,至云谷,家人以肩舆相迎。计步行五十馀里,入山凡 七日。(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节) 注:①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类似小山轿。 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不能容 仄:狭窄 B、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 胜:尽 C、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 逼:急切 D、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族:品类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B、路绝矣,蹑木梯而上吾尝终日而思矣 C、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家人以肩舆相迎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2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章的开头简要交代游毕白岳峰进入黄山界,对黄山温泉的记游一笔带过。第二 段以侧面描写为主表现黄山“山径”之“仄险”。 B、文章第三段写黄山云雾用了“走”“夺”两个动词,赋予了云雾鲜活的灵性,显示出云雾 涌来时速度之快与雾气之浓。描写可谓生动传神 C、僧人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这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安排。第四段中僧人的胆怯反衬出作者的 豪放大胆,与僧人的对答体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情怀 D、这篇游记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作者入黄山七日,步行五十余里的所见所感,运用了的 大量的比喻,活脱传神地展现了黄山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 2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4分) (3)初濠然,镕银散绵,良久浑成一片。(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3-26题(16分) 万石君,名奋,姓石氏。年十五,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 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娣,能鼓琴。”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 尽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徙其家长安中戚里。 其官至孝文时,积功劳至大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及孝即位,以为九卿;奋 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干是景帝曰:“石君及 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 孝景帝季年,万石君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客门阙,必下车趁,见路马必式焉 子孙为小更,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王孙有过,不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 诸子相责,因长老肉祖固谢罪,故之,乃许。子科舱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童 仆诉诉如也。万石君以孝谨闻乎国,齐鲁墙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长子建为郎中,少子庆为内虫。老白首,万石君尚无恙。建为郎中令,每五日洗沐 归谒亲,问倚者,职亲中褶,身自浣涤,复与侍者,不敢令万石君知,以为常。庆为太仆 御出,上问车中几马,灰以氟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犹如此 为齐相,举齐国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齐国大治,为立石相祠。 (2)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3分) 万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长孑郎中令建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岁余,建亦死。诸子孙 咸孝,然建最甚,甚于万石君 太史公日:仲尼有言日,“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君之谓邪?是以其教不 肃而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2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幸有土人惯负客者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B、路绝矣,蹑木梯而上 吾尝终日而思矣 C、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家人以肩舆相迎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2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简要交代游毕白岳峰进入黄山界,对黄山温泉的记游一笔带过。第二 段以侧面描写为主表现黄山“山径”之“仄险”。 B、文章第三段写黄山云雾用了“走”“夺”两个动词,赋予了云雾鲜活的灵性,显示出云雾 涌来时速度之快与雾气之浓。描写可谓生动传神。 C、僧人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这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安排。第四段中僧人的胆怯反衬出作者的 豪放大胆,与僧人的对答体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情怀。 D、这篇游记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作者入黄山七日,步行五十余里的所见所感,运用了的 大量的比喻,活脱传神地展现了黄山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 2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4 分) (2)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3 分) 万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长子郎中令建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岁余,建亦死。诸子孙 咸孝,然建最甚,甚于万石君。 太史公曰: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君之.谓邪?是以其教不 肃而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注:①中戚里:京城皇室外戚居住的地方。②路马:通“辂马”,天子所乘之马,此指天子 23下列语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宫门阙,必下车趋 趋:趋向,表示追随于后。 B.见路马必式焉 式:同“轼”,手扶车轼表敬 C.虽燕居必冠 燕:同“宴”,安逸、闲适 D.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讷:言语迟钝,寡 24、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其万石君之谓邪 ②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①因长老肉袒固谢罪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C.①若能从我乎 ②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D.①万石君以孝谨闻乎郡国 ②万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 2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万石君出身低微,十五岁初侍高祖,因为端庄有礼,虽无才能却颇受汉高祖信任并 官至太中大夫 B.汉景帝称石奋为“万石君”是一种褒扬。这是针对石奋父子五人所受恩宠及官阶俸 禄说的 C.文章表现石奋父子为官治家的恭敬孝谨,客观上也反映了朝臣们谨小慎微而又惶恐 的心里。 D.司马迁认为石奋品行忠厚,善于教化而不苛刻,做到了孔子所说的“讷于言而敏于 26.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4分) ②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君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 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6分) 四、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论语·雍 也》 (2)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风急天高猿啸哀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 甫《登高》) (4)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五、写作(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史记 • 万石张叔列传》) 注:①中戚里:京城皇室外戚居住的地方。②路马:通“辂马”,天子所乘之马,此指天子 23 下列语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宫门阙,必下车趋. 趋:趋向,表示追随于后。 B.见路马必式.焉 式:同“轼”,手扶车轼表敬。 C.虽燕.居必冠 燕:同“宴”,安逸、闲适。 D.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讷:言语迟钝,寡言。 24、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其万石君之.谓邪 ②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①因.长老肉袒固谢罪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C.①若.能从我乎 ②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D.①万石君以.孝谨闻乎郡国 ②万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 2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万石君出身低微,十五岁初侍高祖,因为端庄有礼,虽无才能却颇受汉高祖信任并 官至太中大夫。 B.汉景帝称石奋为“万石君”是一种褒扬。这是针对石奋父子五人所受恩宠及官阶俸 禄说的。 C.文章表现石奋父子为官治家的恭敬孝谨,客观上也反映了朝臣们谨小慎微而又惶恐 的心里。 D.司马迁认为石奋品行忠厚,善于教化而不苛刻,做到了孔子所说的“讷于言而敏于 行”。 26.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4 分) ②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君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 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6 分) 四、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 分,共 8 分) (1)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雍 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 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 甫《登高》) (4)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5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嘲笑对面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 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会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直到有 一天,有个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的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 把她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原来,是自己家里的窗户脏了 个人发现别人的错误总比发现自己的错误容易,而错怪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更简单。因为 生活当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那些愤世嫉俗的人。我们不妨提醒他们:“擦亮你的窗子 而我们每个人也应常常自问一句:“自己的窗子擦亮了吗? 请以“擦亮你的窗子"为标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嘲笑对面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 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会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直到有 一天,有个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的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 把她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原来,是自己家里的窗户脏了。 一个人发现别人的错误总比发现自己的错误容易,而错怪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更简单。因为, 生活当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那些愤世嫉俗的人。我们不妨提醒他们:“擦亮你的窗子。” 而我们每个人也应常常自问一句:“自己的窗子擦亮了吗?” 请以“擦亮你的窗子”为标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 800 字
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文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4分) 1D哪里。A安稳:安全,B安逸:安抚,抚慰。C养生:使安 2C,通披A蒙受,通受。B表被动。D覆盖 3A"倍通背,违背 4C这是一道选择擇题,备选项似是而非,似同实异。这些句子都出自课文,我们可以回忆课 堂上所学的知识,经过筛选把错误的答案汰掉,最后留存的就是正确答案 5DD两个“之”均为代词,这,A为:介词,替/动词,凝结成:B乃:副词,于是、就 /副词,竟然:C以:介词,用/连词,用来) 6D解析:题干和D项是使动用法,A、B、C三项是名词作动词 ℃(依次为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省瞎司) 二、断句并翻译:阅读语段,用“/”为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开划司+(其中每题断句 3分,翻译3分,两题共12分 8参考答案: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义母而字者也/听筑母之教/今子欺之/是 教子歎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参考译文: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的。子没有知,等看间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诲。 观在你骗他,这是教孩子臨人啊,母歜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盲孩 子的方法啊 9参考答案:(门下意张仪/曰/仪无行/必此盗相君壁/共执张仪/掠笞款百。)参考 译文:张似停止学业后到多诸侯婷说。他曾陪伴楚国的相国饮酒,后来这位相国发观丢了 一块玉量,他的目源是仪偷的,说:“张仅贫,行为不滿,一家是他偷了相国的王 ,”千是他们一把张似抓来,用魏子打了百下,但张仪拒不承认也不服气,只得放了 他。他卖子讥:;“嗅,你如果不去读书游说,怎么会受到这样的侮辱呢”张仪对他要子说 “你看看我的舌六还在不在”妻子笑着说:“舌头还在 仪说:“这就够了。 三、整篇阅读(选择题每题2分,翻译10分,共6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6分) 答案10.A(辞,推辞)11.A(此句无因果关系)12、C(“因忧虑母亲而请求解职”有 误,“母忧”即母亲去世)13、(10分) (1)苏威在前朝隐居不出,高颎能够推举他做官,我听说举荐贤能应该受到上等奖赏,怎 么可以让他离任呢?(6分) (2)高颎因为(高祖)托付的责任重大,(所以)总是心怀国家大事,从没有考虑自己利 益的想法。(4分) (划线处每处1分,大意各 分) 参考译文: 杨坚把持北周朝政后,一向了解高颎精明能干,又熟悉军事,足智多谋,想把他请入相 府做幕僚。派邗国公杨惠去说明这一心意,高颎听后欣然应允,说:“愿意效力。即使你的 大事不能成功,杀身灭族,我也在所不辞。”于是高颎就被任命为相府司录。当时相府长史 郑译、司马刘昉都因为奢侈放纵被皇上疏远,高祖杨坚更加信任高颎,把他视为心腹。尉迥 起兵叛乱,派他的儿子尉迟惇率领八万步兵、骑兵,驻军武陟。高祖命令韦孝宽出兵讨击
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三、整篇阅读(选择题每题 2 分,翻译 10 分,共 64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16 分) 答案 10.A(辞,推辞)11. A(此句无因果关系)12、C(“因忧虑母亲而请求解职”有 误,“母忧”即母亲去世)13、(10 分) (1)苏威在前朝隐居不出,高颎能够推举他做官,我听说举荐贤能应该受到上等奖赏,怎 么可以让他离任呢?(6 分) (2)高颎因为(高祖)托付的责任重大,(所以)总是心怀国家大事,从没有考虑自己利 益的想法。(4 分) (划线处每处 1 分,大意各 1 分) 参考译文: 杨坚把持北周朝政后,一向了解高颎精明能干,又熟悉军事,足智多谋,想把他请入相 府做幕僚。派邗国公杨惠去说明这一心意,高颎听后欣然应允,说:“愿意效力。即使你的 大事不能成功,杀身灭族,我也在所不辞。”于是高颎就被任命为相府司录。当时相府长史 郑译、司马刘昉都因为奢侈放纵被皇上疏远,高祖杨坚更加信任高颎,把他视为心腹。尉迥 起兵叛乱,派他的儿子尉迟惇率领八万步兵、骑兵,驻军武陟。高祖命令韦孝宽出兵讨击
军队行进到河阳,不敢先出兵进击。高祖因为各位将领不能统一,派崔仲方去监军,仲方借 口父亲在山东不想前行。当时高颎又见刘昉、郑译也没有前去的意思,就自己请求出征,(这) 非常符合皇上的心意,于是(高祖)派遣高颎监军。高颎接受命令后即刻出发,派人向母亲 告辞,说忠孝不能两全,抽咽着上了路。到达军中,在沁水上建造桥梁,叛军在河的上游放 火筏,高颎预先准备了堵水的土袋来抵挡。军队过河后,便焚毁桥梁与叛军交战,大败叛军 于是进军邺下,与尉迟迥交战,又和宇文忻、李询等人共同筹划计谋,因此平定了尉迥的叛 乱。官军班师回朝,高祖在内宫设宴,撤下帷帐,犒赏高颎。 高祖接受禅让后,拜高颎为尚书左仆射,兼任纳言,进封渤海郡公,朝廷中没有人能比, 皇上常常都是称呼他的姓,而不叫他的名字。高颎极力退避权位势力上表请求辞退官位,让 给苏威。皇上想成全他的美意,允许他解除仆射之职。几天后,皇上说:“苏威在前朝隐居 不出,高颎能够推举他做官,我听说举荐贤能应该受到上等奖赏,怎么可以让他离任呢?” 因此,命令高颎官复原职。不久,封任左卫大将军,原官职不变。高颎经常坐在朝堂北面的 槐树下处理政事,那些槐树不成行列,有关官署想砍伐。皇上特意命令不要砍去,留下此树 以昭示后人。高颎就是这样被皇上重视的。又被封为左领军大将军,其他官职不变。(高颎) 遇到母亲去世而(要求)解职,才二十天就命令他返职处理政事,高颎流泪推辞,高祖优诏 不允 适逢商议讨伐辽东,高颎坚持规劝不能兴兵。皇上不听,任命高颎为元帅长史,随汉王 杨谅征伐辽东,遇上大雨成灾,疾病流行,未能获胜就返回。皇后对皇上说:“高颎起初就 不愿出兵,你强行派遣了他,我就知道他一定不会成功。”此外,皇上因为汉王杨谅年轻, 军务完全委托高颎,高颎因为(高祖)托付的责任重大,(所以)总是心怀国家大事,从没 有考虑自己利益的想法。杨谅所说的大都不被采用,他就非常忌恨高颎,等到回朝,杨谅哭 着对皇后说:“儿子侥幸没有被高颎杀死。”皇上听说后,更加愤怒不平。不久上柱国王世积 因罪被杀,在审问核实之时,有宫禁中的事,说是从高颎那里得到的。皇上本想罗织高颎的 罪过听说此事大为震惊。当时上柱国贺若弼、吴州总管宇文弓、刑部尚书薛胃等证明颎无罪, 皇上更加发怒,把他们都交给主管官吏处理。从此,朝臣中没有人再敢进言,高颎最终获罪 免官,以国公身份回到家乡。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18题(18分) 14.A(看不起) 15.D(A“乃”,连词,于是:副词,竟然。B“以”,连词,表因果;介词,把。C所”, 所字短语,表示…的人”;与“者”构成固定结构,表凭借。D之”,都是代词,他) 16.B(①是个性;②不为人所理解的表现:④是道德) 17.B(三百匹丝帛是赏赐给常何的) 18.(1)赵仁本认为他才气高,给他准备了很多行装,让他进关。(重点词语:高、 厚、装)(3分)
军队行进到河阳,不敢先出兵进击。高祖因为各位将领不能统一,派崔仲方去监军,仲方借 口父亲在山东不想前行。当时高颎又见刘昉、郑译也没有前去的意思,就自己请求出征,(这) 非常符合皇上的心意,于是(高祖)派遣高颎监军。高颎接受命令后即刻出发,派人向母亲 告辞,说忠孝不能两全,抽咽着上了路。到达军中,在沁水上建造桥梁,叛军在河的上游放 火筏,高颎预先准备了堵水的土袋来抵挡。军队过河后,便焚毁桥梁与叛军交战,大败叛军。 于是进军邺下,与尉迟迥交战,又和宇文忻、李询等人共同筹划计谋,因此平定了尉迥的叛 乱。官军班师回朝,高祖在内宫设宴,撤下帷帐,犒赏高颎。 高祖接受禅让后,拜高颎为尚书左仆射,兼任纳言,进封渤海郡公,朝廷中没有人能比, 皇上常常都是称呼他的姓,而不叫他的名字。高颎极力退避权位势力上表请求辞退官位,让 给苏威。皇上想成全他的美意,允许他解除仆射之职。几天后,皇上说:“苏威在前朝隐居 不出,高颎能够推举他做官,我听说举荐贤能应该受到上等奖赏,怎么可以让他离任呢?” 因此,命令高颎官复原职。不久,封任左卫大将军,原官职不变。高颎经常坐在朝堂北面的 槐树下处理政事,那些槐树不成行列,有关官署想砍伐。皇上特意命令不要砍去,留下此树 以昭示后人。高颎就是这样被皇上重视的。又被封为左领军大将军,其他官职不变。(高颎) 遇到母亲去世而(要求)解职,才二十天就命令他返职处理政事,高颎流泪推辞,高祖优诏 不允。 适逢商议讨伐辽东,高颎坚持规劝不能兴兵。皇上不听,任命高颎为元帅长史,随汉王 杨谅征伐辽东,遇上大雨成灾,疾病流行,未能获胜就返回。皇后对皇上说:“高颎起初就 不愿出兵,你强行派遣了他,我就知道他一定不会成功。”此外,皇上因为汉王杨谅年轻, 军务完全委托高颎,高颎因为(高祖)托付的责任重大,(所以)总是心怀国家大事,从没 有考虑自己利益的想法。杨谅所说的大都不被采用,他就非常忌恨高颎,等到回朝,杨谅哭 着对皇后说:“儿子侥幸没有被高颎杀死。”皇上听说后,更加愤怒不平。不久上柱国王世积 因罪被杀,在审问核实之时,有宫禁中的事,说是从高颎那里得到的。皇上本想罗织高颎的 罪过听说此事大为震惊。当时上柱国贺若弼、吴州总管宇文弓、刑部尚书薛胃等证明颎无罪, 皇上更加发怒,把他们都交给主管官吏处理。从此,朝臣中没有人再敢进言,高颎最终获罪 免官,以国公身份回到家乡。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4—18 题(18 分) 14.A(看不起) 15.D(A“乃”,连词,于是;副词,竟然。B“以”,连词,表因果;介词,把。C“所”, 所字短语,表示“……的人”;与“者”构成固定结构,表凭借。D“之”,都是代词,他) 16.B (①是个性;②不为人所理解的表现;④是道德) 17.B(三百匹丝帛是赏赐给常何的) 18.(1)赵仁本认为他才气高,给他准备了很多行装,让他进关。(重点词语:高、 厚、装)(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