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县一中2011届高三语文大练考试题 命题:张晓辉 满分100分 题号|1 6 答案 、基础题(共6分)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针对钓鱼岛撞船事件,我外交部发言人再度声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 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B.在2010年土耳其举重世锦赛上,中国选手廖辉以198公斤的成绩问鼎冠 军宝座,并打破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 C.电影《歌舞青春》是目前全球最流行韵青春偶像片,2010年10月我们将 在重庆大剧院观看到原班演员栩栩如生的表演。 D.成都部分小区空置率超过七成,这一居民楼大唱空城计的现象,再度引 发人们对房价调控政策的讨论。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年年初,我国出现大面积的持续低温天气,为我国湖南、湖北等地的 早稻以及东北水稻、玉米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B.英国广播公司称,古巴的经济过去两年陷入严重危机,其主要出口物质 镍的价格大幅度下降,旅游业也十分不景气。 C.虽然中考状元杨晋川成绩顶呱呱,但因今后的升学压力,也报读了数理 化补习班和英语兴趣班,所以暑假也过得有些“累”。 D.甘肃省人大常委会8月份完成的《草原生态专题调查报告》显示,不但 91%的可利用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而且每年还以近150万亩 的速度扩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国茶道 茶道不同于一般的饮茶。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根 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在茶中加入桔皮、桂元、红枣等来喝;另一类是“清饮” 不加入任何有损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单用开水泡喝。“清饮”可分四个层 次:将茶当成饮料大碗解渴,称为“喝茶”: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 细细品味,称为“品茶”;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则称为“茶 艺”;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 则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 茶道。 茶道不但讲究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 茶道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呢?“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共10页第顶页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共10页 第1页 考号 姓名 座位号 班级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乾县一中 2011 届高三语文大练考试题 命 题:张晓辉 满分 10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一、基础题(共 6 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针对钓鱼岛撞船事件,我外交部发言人再度声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 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B.在 2010 年土耳其举重世锦赛上,中国选手廖辉以 198 公斤的成绩问鼎..冠 军宝座,并打破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 C.电影《歌舞青春》是目前全球最流行韵青春偶像片,2010 年 10 月我们将 在重庆大剧院观看到原班演员栩栩如生 ....的表演。 D.成都部分小区空置率超过七成,这一居民楼大唱空城计 ....的现象,再度引 发人们对房价调控政策的讨论。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今年年初,我国出现大面积的持续低温天气,为我国湖南、湖北等地的 早稻以及东北水稻、玉米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B.英国广播公司称,古巴的经济过去两年陷入严重危机,其主要出口物质 镍的价格大幅度下降,旅游业也十分不景气。 C.虽然中考状元杨晋川成绩顶呱呱,但因今后的升学压力,也报读了数理 化补习班和英语兴趣班,所以暑假也过得有些“累”。 D.甘肃省人大常委会 8 月份完成的《草原生态专题调查报告》显示,不但 91%的可利用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而且每年还以近 150 万亩 的速度扩大。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3-5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中国茶道 茶道不同于一般的饮茶。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根 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在茶中加入桔皮、桂元、红枣等来喝;另一类是“清饮”, 不加入任何有损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单用开水泡喝。“清饮”可分四个层 次:将茶当成饮料大碗解渴,称为“喝茶”;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 细细品味,称为“品茶”;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则称为“茶 艺”;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 则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茶道不但讲究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 茶道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呢?“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
真”可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 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 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茶道追求“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意指万物皆要阴阳 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利万物。陆羽在《茶经》详细描述他设计的风炉 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木炭从“木”,木炭燃 烧从“火”,风炉上煮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 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是茶道的哲学基础 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 并作,吾以观其复。”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 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 静品”的理论和实践。 “怡”有和悦愉快之意。中国茶道雅俗共赏,不拘一格。一方面,突出 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信仰和文化层次的 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王公贵族讲茶道,意在炫耀权贵,附庸风雅;文人 学士讲茶道,意在托物寄怀,交朋结友;佛家讲茶道,意在参禅悟道,见性 成佛;道家讲茶道,意在品茗养生,羽化成仙:普通百姓讲茶道,意在去腥 腻,涤烦渴,享受人生。中国茶道的这种怡悦性,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 础。这种怡悦性也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 之 “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中国茶道在从事 茶事时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 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 陶、真瓷,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情要真闲。 中国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义。一在追求道之真,即通过茶事活动追求 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之目的:二在追求情之真, 即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交互,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 界;三在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 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达到“全性葆真” 3.下列不能作为为“中国茶道”下正面定义的证据的一项是() A.“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B.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 C.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 关系 “和”是中国茶道思想的核心和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 4.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按照中国茶道的说法,长期饮茶,可以使人心境平和,宁静致远,和 悦愉快,返璞归真,也就是达到中国茶道的“和”“静”“怡”“真”四字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difficult for one who sets his mind to it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共10页第2页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difficult for one who sets his mind to it.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共10页第2页 真”可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 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 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茶道追求“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意指万物皆要阴阳 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利万物。陆羽在《茶经》详细描述他设计的风炉: 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木炭从“木”,木炭燃 烧从“火”,风炉上煮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 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是茶道的哲学基础。 “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 并作,吾以观其复。”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 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 静品”的理论和实践。 “怡”有和悦愉快之意。中国茶道雅俗共赏,不拘一格。一方面,突出 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信仰和文化层次的 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王公贵族讲茶道,意在炫耀权贵,附庸风雅;文人 学士讲茶道,意在托物寄怀,交朋结友;佛家讲茶道,意在参禅悟道,见性 成佛;道家讲茶道,意在品茗养生,羽化成仙;普通百姓讲茶道,意在去腥 腻,涤烦渴,享受人生。中国茶道的这种怡悦性,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 础。这种怡悦性也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 之一。 “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中国茶道在从事 茶事时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 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 陶、真瓷,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情要真闲。 中国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义。一在追求道之真,即通过茶事活动追求 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之目的;二在追求情之真, 即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交互,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 界;三在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 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达到“全性葆真”。 3.下列不能作为为“中国茶道”下正面定义的证据的一项是( ) A.“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B.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 C.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 关系。 D.“和”是中国茶道思想的核心和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 4.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按照中国茶道的说法,长期饮茶,可以使人心境平和,宁静致远,和 悦愉快,返璞归真,也就是达到中国茶道的“和”“静”“怡”“真”四字
真谛的境界。 B.中国饮茶可分两类,一类是“混饮”,就是根据个人的口味,在茶中 加入其他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混喝;另一类是“清饮”,为了不损茶的本 味、真香,而不加入任何其他配料,只用开水泡喝。 C.中国茶道发源于道家的“真”,它有三个具体要求:一是通过茶事活 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二是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互见 是在品茗过程中放松自己,达到“全性葆真”。 D.本文借“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提出的“和、静、怡、真”四字来阐 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并在此基础上为人们认识中国茶道和评价中国茶道 的水准提供了一个绝对标准。 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茶道与饮茶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只是按中国人的观点,茶道的文化品 位更高罢了 B.文章阐述中国茶道的“和”“静”“怡”“真”四个特点,实际上也 是个人见解,主要是从中国哲学儒、佛、道的角度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 核 C.中国茶道之所以与日本茶道有区别,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日本茶道特 飖别古板严肃,讲究“清寂”,而中国茶道更加重视雅俗共赏,不拘一格 D.中国茶道追求的“和”的概念,发源于《周易》的“保合大和”,后来 经过中国“茶圣”陆羽的发展,成为茶道哲学的基础 三、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游京师,辟为礼部令史,仍荐入御史台。及为 丞相掾,选授堂邑县尹。人言官舍不利,竟居之。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 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迫不得已而为盜耳。既加之以刑,犹以 盜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 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 甚快之。初,议立尚书省,养浩言其不便;既立,又言变法乱政,将祸天下 台臣抑而不闻,遂疏时政万余言,言皆切直。当国者不肯容,复构以罪罢之。 养浩恐及祸,乃变姓名遁去。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 内庭张灯为鳌山,即袖其疏入谏,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 即罢之。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共10页第3页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共10页 第3页 考号 姓名 座位号 班级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真谛的境界。 B.中国饮茶可分两类,一类是“混饮”,就是根据个人的口味,在茶中 加入其他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混喝;另一类是“清饮”,为了不损茶的本 味、真香,而不加入任何其他配料,只用开水泡喝。 C.中国茶道发源于道家的“真”,它有三个具体要求:一是通过茶事活 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二是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互见; 三是在品茗过程中放松自己,达到“全性葆真”。 D. 本文借“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提出的“和、静、怡、真”四字来阐 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并在此基础上为人们认识中国茶道和评价中国茶道 的水准提供了一个绝对标准。 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茶道与饮茶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只是按中国人的观点,茶道的文化品 位更高罢了。 B.文章阐述中国茶道的“和”“静”“怡”“真”四个特点,实际上也 是个人见解,主要是从中国哲学儒、佛、道的角度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 核。 C. 中国茶道之所以与日本茶道有区别,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日本茶道特 别古板严肃,讲究“清寂”,而中国茶道更加重视雅俗共赏,不拘一格。 D.中国茶道追求的“和”的概念,发源于《周易》的“保合大和”,后来 经过中国“茶圣”陆羽的发展,成为茶道哲学的基础。 三、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游京师,辟为礼部令史,仍荐入御史台。及为 丞相掾,选授堂邑县尹。人言官舍不利,竟居之。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 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 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 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 甚快之。初,议立尚书省,养浩言其不便 ;既立,又言变法乱政,将祸天下。 台臣抑而不闻.,遂疏时政万余言,言皆切直。当国者不肯容,复构以罪罢.之。 养浩恐及祸,乃变姓名遁去。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 内庭张灯为鳌山,即袖其疏入谏,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 即罢之。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
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道经华山,祷雨于 岳祠,泣拜不能起。及到官,复祷于社坛,大雨如注,禾黍自生,秦人大喜。 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 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钞文可验者,悉以印记其背,给散贫 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 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到官四月,未尝家居, 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 哀之如失父母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台臣抑而不闻 闻:听到 B复构以罪罢之 罢:罢免 C.时斗米直十三缗 直:通“值”D昼抚膺痛苦 膺:胸口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即散其家之所有 B①遇饿者则赈之 ②句读之不知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①及到官,复祷于社坛 D.①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 ②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②作《师说》以贻之 8下列对文意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张养浩做堂邑县尹时,拆毁了滥设的祠庙三十多所,免除曾经做过盜贼 的人初一、十五参见县尹的规定,使盗贼们很受感动 B张养浩性情刚直,不畏强暴。堂邑县李虎凶恶残暴,原先的县尹没有谁 敢追查。张养浩将李虎及其党羽都依法处治,老百姓非常高兴, C.张养浩敢于直谏,英宗继位后,适逢元宵节,想在宫内张挂花灯做成鳌 山,张养浩入宫谏阻,皇帝大怒,罢免了他的官职。 D关中大旱时,张养浩到任四个月,一直住在衙门里,想方设法救助穷人, 积劳成疾而死,关中百姓像失去父母一样悲哀。 9翻译上文中划线的句子(15分) (1)人言官舍不利,竟居之。(5分) 译文 (2)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5分) 译文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difficult for one who sets his mind to it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共10页第页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difficult for one who sets his mind to it.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共10页第4页 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道经华山,祷雨于 岳祠,泣拜不能起。及到官,复祷于.社坛,大雨如注,禾黍自生,秦人大喜。 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 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钞文可验者,悉以印记其背,给散贫 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 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到官四月,未尝家居, 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 哀之如失父母。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台臣抑而不闻. 闻:听到 B.复构以罪罢.之 罢:罢免 C.时斗米直.十三缗 直:通“值” D.昼抚膺.痛苦 膺:胸口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即散其家之.所有 B.①遇饿者则.赈之 ②句读之.不知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①及到官,复祷于.社坛 D.①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 ②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②作《师说》以.贻之 8.下列对文意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张养浩做堂邑县尹时,拆毁了滥设的祠庙三十多所,免除曾经做过盗贼 的人初一、十五参见县尹的规定,使盗贼们很受感动。 B.张养浩性情刚直,不畏强暴。堂邑县李虎凶恶残暴,原先的县尹没有谁 敢追查。张养浩将李虎及其党羽都依法处治,老百姓非常高兴。 C.张养浩敢于直谏,英宗继位后,适逢元宵节,想在宫内张挂花灯做成鳌 山,张养浩入宫谏阻,皇帝大怒,罢免了他的官职。 D.关中大旱时,张养浩到任四个月,一直住在衙门里,想方设法救助穷人, 积劳成疾而死,关中百姓像失去父母一样悲哀。 9.翻译上文中划线的句子.(15 分) (1) 人言官舍不利,竟居之。(5 分) 译文: (2) 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5 分) 译文:
(3)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5分) 译文: 四、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多景楼° 陆游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鼓角临风 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耀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 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注:①多景楼在镇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1164年10月初,出任镇江 逦府通判的陆游陪同镇江知府方滋(即“使君”)登楼游宴,写下此词。时金兵 方踞淮北,镇江为江防前线。②古徐州:指镇江。③叔子:西晋大将羊祜, 的字叔子,镇守襄阳,曾登临兴悲。 (1)试分析“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写 景上的特色。(4分) 答 (2)“往事忆孙刘”中的“孙刘”指谁?作者“忆”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4分) 答 (3)词作借古抒怀,写了叔子“襄阳遗恨”这一“古愁”,那么作者的“今 愁”又有哪些?(2分) 答 五、名句名篇默写(16分) 11、A、鸟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在古诗文中常被用来表达复杂的情感。陶渊明 的《归田园居》中有“ ,池鱼思故渊”,用鸟表达自己的归隐 之情。李白在《蜀道难》中感叹 雄飞雌从绕林间”,表达 了蜀道艰难,行程孤独之情。杜甫在《登髙》中写道:“风急天髙猿啸 ”这寄寓了飘泊不定老病孤独的情感。李密在《陈情 表》中有“ ,愿乞终养”,用乌鸦反哺表现自己对祖母的孝顺之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共10页第5页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共10页 第5页 考号 姓名 座位号 班级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3) 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5 分) 译文: 四、古诗词鉴赏(10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多景楼① 陆游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②。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鼓角临风 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耀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 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③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注:①多景楼在镇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1164 年 10 月初,出任镇江 府通判的陆游陪同镇江知府方滋(即“使君”)登楼游宴,写下此词。时金兵 方踞淮北,镇江为江防前线。②古徐州:指镇江。③叔子:西晋大将羊祜, 字叔子,镇守襄阳,曾登临兴悲。 (1)试分析“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写 景上的特色。(4 分) 答: (2)“往事忆孙刘”中的“孙刘”指谁?作者“忆”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4 分) 答: (3)词作借古抒怀,写了叔子“襄阳遗恨”这一“古愁”,那么作者的“今 愁”又有哪些?(2 分) 答: 五、名句名篇默写(16 分) 11、A、鸟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在古诗文中常被用来表达复杂的情感。陶渊明 的《归田园居》中有“ ,池鱼思故渊”,用鸟表达自己的归隐 之情。李白在《蜀道难》中感叹“ _,雄飞雌从绕林间”,表达 了蜀道艰难,行程孤独之情。杜甫在《登高》中写道:“风急天高猿啸 哀, 。”这寄寓了飘泊不定老病孤独的情感。李密在《陈情 表》中有“ ,愿乞终养”,用乌鸦反哺表现自己对祖母的孝顺之
情 12、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送我至剡溪。”王维《山居秋暝》中的“ 清泉石上流。”孟浩然 《夜归鹿门歌》中的“ 忽到庞公栖隐处。”苏轼《赤壁赋》 中“携飞仙以遨游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麻三爷和他的鹰 仲维柯 山连着山,岭靠着岭,山岭之上满眼里苍松翠柏,直指天际。这是 鲁西南最大的一片天然林,管理它的则是双城岭林场 林场驻地设在双城岭的脚下,十多间老式石头房子,七八个其貌不 扬的员工,可别小瞧他们,他们可都是直属于市林业局单位的国家正式职工。 麻三爷就是林场的护林员。他在这深山老林里一待就是40年,由原 本肌肤圆浑的后生,变成了尖嘴利眼瘦削的老人,把一生中最好的时光交给 了这片山林,而今仍孤身一人。 三爷就要离开这片山林,到市“老年公寓”安享晚年了。听说,这 待遇是林业局局长特批的 即将离开林场的三爷还有件最放不下的事情,那就是不知如何安置 那只跟了他三十多年的老山鹰。 那是一只本地的老山鹰,黑底白眉斑的头,下体白色,杂有数目不 多的灰黑色小横斑,体长半米有余。说起三爷与这老山鹰,那还真有不少故 事呢 那还是三爷来林场的第二年。当年轻的三爷巡林到老虎崖时,捡到 只折断了翅膀的雏鹰,心慈的三爷就把它抱回林场养了起来。 用药水擦拭伤口,喂水喂肉,清洗羽毛……三爷慈母般呵护着雏鹰; 用棍棒敲羽翅、脚爪、钩喙来锻炼筋骨,一次次从髙处拋下来练习飞翔 三爷严父般训练着雏鹰。终于,雏鹰成了能翱翔于蓝天的老山鹰,可它总不 肯离开三爷。 三爷巡山,山鹰便在三爷上空盘旋;三爷休息,山鹰便落在三爷脚 边嬉戏:三爷走到哪儿,山鹰便飞到哪儿 那年,木材价格飙升,市场上松柏木的价格更是高得惊人,就有不 少人动了盗伐山林的歪主意。那天,当三爷巡视到跑马岭时,只见五六个光 头后生正挥动着刀斧肆无忌惮砍伐着林木。三爷大声制止,他们非但不听, 还挥动着工具缓缓靠过来。“喔欧”一声尖利长鸣,几个后生的头皮被重重挠 了一把,随即血流满面,惨不忍睹。后生们捂着伤口,惊恐地望着空中乌云 般的山鹰,撒开两腿朝岭下逃去。 还有个冬天,雪下得很大,三爷巡山不慎跌落老龙峡。山鹰便盘旋 在老龙峡上空,凄厉的叫声就是在十多里外都能听到。听到老鹰鸣叫的人都 说,那叫声揪心,疹人!救三爷回来,人们发现山鹰的嗉子里全是血!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difficult for one who sets his mind to it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共10页第6页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difficult for one who sets his mind to it.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共10页第6页 情。 12、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 ____, 送我至剡溪。”王维《山居秋暝》中的“____ ____,清泉石上流。”孟浩然 《夜归鹿门歌》中的“ ,忽到庞公栖隐处。”苏轼《赤壁赋》 中“携飞仙以遨游, 。”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 (23 分) 麻三爷和他的鹰 仲维柯 山连着山,岭靠着岭,山岭之上满眼里苍松翠柏,直指天际。这是 鲁西南最大的一片天然林,管理它的则是双城岭林场。 林场驻地设在双城岭的脚下,十多间老式石头房子,七八个其貌不 扬的员工,可别小瞧他们,他们可都是直属于市林业局单位的国家正式职工。 麻三爷就是林场的护林员。他在这深山老林里一待就是 40 年,由原 本肌肤圆浑的后生,变成了尖嘴利眼瘦削的老人,把一生中最好的时光交给 了这片山林,而今仍孤身一人。 三爷就要离开这片山林,到市“老年公寓”安享晚年了。听说,这 待遇是林业局局长特批的。 即将离开林场的三爷还有件最放不下的事情,那就是不知如何安置 那只跟了他三十多年的老山鹰。 那是一只本地的老山鹰,黑底白眉斑的头,下体白色,杂有数目不 多的灰黑色小横斑,体长半米有余。说起三爷与这老山鹰,那还真有不少故 事呢。 那还是三爷来林场的第二年。当年轻的三爷巡林到老虎崖时,捡到 一只折断了翅膀的雏鹰,心慈的三爷就把它抱回林场养了起来。 用药水擦拭伤口,喂水喂肉,清洗羽毛……三爷慈母般呵护着雏鹰; 用棍棒敲羽翅、脚爪、钩喙来锻炼筋骨,一次次从高处抛下来练习飞翔…… 三爷严父般训练着雏鹰。终于,雏鹰成了能翱翔于蓝天的老山鹰,可它总不 肯离开三爷。 三爷巡山,山鹰便在三爷上空盘旋;三爷休息,山鹰便落在三爷脚 边嬉戏:三爷走到哪儿,山鹰便飞到哪儿。 那年,木材价格飙升,市场上松柏木的价格更是高得惊人,就有不 少人动了盗伐山林的歪主意。那天,当三爷巡视到跑马岭时,只见五六个光 头后生正挥动着刀斧肆无忌惮砍伐着林木。三爷大声制止,他们非但不听, 还挥动着工具缓缓靠过来。“喔欧”一声尖利长鸣,几个后生的头皮被重重挠 了一把,随即血流满面,惨不忍睹。后生们捂着伤口,惊恐地望着空中乌云 般的山鹰,撒开两腿朝岭下逃去。 还有个冬天,雪下得很大,三爷巡山不慎跌落老龙峡。山鹰便盘旋 在老龙峡上空,凄厉的叫声就是在十多里外都能听到。听到老鹰鸣叫的人都 说,那叫声揪心,瘆人!救三爷回来,人们发现山鹰的嗉子里全是血!
商议老山鹰归宿的问题,两个月前就开始了:跟三爷回城里“老年 公寓”,恐怕人家不接受;留在林场,除了三爷,它不跟任何人接近;送给爱 心人士饲养,这一天三顿肉,谁喂得起?……老山鹰可顾不了这些,只管“嘭 嘭嘭”地敲击着它那粗大的钩喙和爪子。 这已不是二十年前的钩喙和爪子了。一厚层灰白色硬如石头的物质 像枷锁一样,套在山鹰的钩喙和爪子外面,使之不再尖利,不再灵活。那次 爷让山鹰追前面不远处一只半大野兔,几番搏斗后,野兔竟从老鹰爪下逃 脱 几番周折,市动物园总算答应收留这只年过古稀的老山鹰了,离开 的时间与三爷离开林场同日 明天就要离开了,林场特地给三爷摆了欢送宴。喝酒、吃囱、唱山 没有半点情致,整个心像被掏窄了似的 耳膜里挥之不去的是老山鹰“嘭嘭嘭”的撞击声。三爷提了些水拿 了些肉打开了山鹰住的小棚。 甩动粗壮的脖子,重重击打钩喙;抬起硕大的脚趾,狠命地摔打鹰 爪。三爷蹲下身,紧紧抱住山鹰脖子,悲戚戚流了好一阵子泪 嘭嘭——嘭嘭—一三爷数着山鹰的“嘭嘭”声直到天明。 太阳刚刚露出整个圆脸,市老年公寓、动物园的车也就到了林场 当动物园的工作人员打开山鹰住的棚子时,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在场 所有人:山鹰的爪子、钩喙全都白森森的,微微滴着血,那层厚厚的灰白色 i的硬东西,像一套精致的模具静静地摆在人们面前。 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老鹰复生的传说还真有。”动物园来的 位年长的工作人员嗫嚅道 “当一只鹰活到40岁时,它的喙会变得弯曲、脆弱,不能一击而制 服猎物;它的爪子会因为常年捕食而变钝,不能抓起奔跑的兔子。传说真正 的雄鹰,会忍着饥饿和疼痛日复一日敲打喙,直到脱落;同时,会将磨钝的 爪子一个个拔出,直到长出新的锋利的爪子。当这痛苦的历程过去,老鹰可 以重获30年的新生,再次翱翔于天空。” 三爷呆呆地听着,眼都不眨一下。 催三爷上路的喇叭声再起,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老人竟变卦了 我的山鹰有勇气重获新生,它理当属于山林;我虽然年老了,但 还比得上一只山鹰。不走了,都不走了! 在这林子里,让这鹰再陪我30年!呵呵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0年第8期) 13.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及其作用。(5分) 答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共10页第7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共10页 第7页 考号 姓名 座位号 班级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商议老山鹰归宿的问题,两个月前就开始了:跟三爷回城里“老年 公寓”,恐怕人家不接受;留在林场,除了三爷,它不跟任何人接近;送给爱 心人士饲养,这一天三顿肉,谁喂得起?……老山鹰可顾不了这些,只管“嘭 嘭嘭”地敲击着它那粗大的钩喙和爪子。 这已不是二十年前的钩喙和爪子了。一厚层灰白色硬如石头的物质 像枷锁一样,套在山鹰的钩喙和爪子外面,使之不再尖利,不再灵活。那次 三爷让山鹰追前面不远处一只半大野兔,几番搏斗后,野兔竟从老鹰爪下逃 脱了…… 几番周折,市动物园总算答应收留这只年过古稀的老山鹰了,离开 的时间与三爷离开林场同日。 明天就要离开了,林场特地给三爷摆了欢送宴。喝酒、吃肉、唱山 调子,三爷没有半点情致,整个心像被掏空了似的。 耳膜里挥之不去的是老山鹰“嘭嘭嘭”的撞击声。三爷提了些水拿 了些肉打开了山鹰住的小棚。 甩动粗壮的脖子,重重击打钩喙;抬起硕大的脚趾,狠命地摔打鹰 爪。三爷蹲下身,紧紧抱住山鹰脖子,悲戚戚流了好一阵子泪。 嘭嘭——嘭嘭——三爷数着山鹰的“嘭嘭”声直到天明。 太阳刚刚露出整个圆脸,市老年公寓、动物园的车也就到了林场。 当动物园的工作人员打开山鹰住的棚子时,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在场 所有人:山鹰的爪子、钩喙全都白森森的,微微滴着血,那层厚厚的灰白色 的硬东西,像一套精致的模具静静地摆在人们面前。 “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老鹰复生的传说还真有。”动物园来的 一位年长的工作人员嗫嚅道。 “当一只鹰活到 40 岁时,它的喙会变得弯曲、脆弱,不能一击而制 服猎物;它的爪子会因为常年捕食而变钝,不能抓起奔跑的兔子。传说真正 的雄鹰,会忍着饥饿和疼痛日复一日敲打喙,直到脱落;同时,会将磨钝的 爪子一个个拔出,直到长出新的锋利的爪子。当这痛苦的历程过去,老鹰可 以重获 30 年的新生,再次翱翔于天空。” 三爷呆呆地听着,眼都不眨一下。 催三爷上路的喇叭声再起,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老人竟变卦了—— “我的山鹰有勇气重获新生,它理当属于山林;我虽然年老了,但 还比得上一只山鹰。不走了,都不走了! ——在这林子里,让这鹰再陪我 30 年!呵呵……”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0 年第 8 期) 13.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及其作用。(5 分) 答:
14.本文用不少笔墨写鹰,对人物刻画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6分) 答 15.结合全文,分析麻三爷的形象。(6分) 答 16.文章叙写了麻三爷和他的鹰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情感取向。(6分) 答 七、(7分) 1、学校举办古诗词朗诵大赛,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在下面三首诗词之 间添加串联词(每处不超过60字)(6分) 第一首诗《木兰诗》朗诵完毕 (1)串联词: 下面请欣赏××班选手朗诵白居易的《长恨歌》。 (2)串联词 下面请欣赏××班选手朗诵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2.下面是校园名谣《菁菁校园》的一部分歌词,请根据给出了句子仿写。 (5分) 菁菁校园, 青春和理想,在这里蓊蓊郁郁地生长 友谊和纯洁,在这里纷纷扬扬地播撒 知识和力量, 烦恼和痛苦, 乾县一中2011届高三语文大练考答案 1.A项正确,声明:声明就是指公开表态或说明,庄严声明,另指声明的文告。 B项,问鼎:比喻在比赛或竞争中夺取第一名。 C项,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D项,唱空城计一指掩饰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二指肚孑饿。 2.B项,A项“为……成不利影响”杂糅;c项关联词“虽然”的位瓷应该放在主语 之后;D项。“可利用草原”与后一个句子搭配不当。”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difficult for one who sets his mind to it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共10页第8页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difficult for one who sets his mind to it.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共10页第8页 14.本文用不少笔墨写鹰,对人物刻画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6 分) 答: 15.结合全文,分析麻三爷的形象。(6 分) 答: 16.文章叙写了麻三爷和他的鹰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情感取向。(6 分) 答: 七、(7 分) 1、学校举办古诗词朗诵大赛,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在下面三首诗词之 间添加串联词(每处不超过 60 字)(6 分) 第一首诗《木兰诗》朗诵完毕 (1)串联词: 下面请欣赏××班选手朗诵白居易的《长恨歌》。 (2)串联词: 下面请欣赏××班选手朗诵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2.下面是校园名谣《菁菁校园》的一部分歌词,请根据给出了句子仿写。 (5 分) 菁菁校园, 青春和理想,在这里蓊蓊郁郁地生长; 友谊和纯洁,在这里纷纷扬扬地播撒; 知识和力量, 烦恼和痛苦, 乾县一中 2011 届高三语文大练考答案 1.A 项正确,声明:声明就是指公开表态或说明, 庄严声明,另指声明的文告。 B 项,问鼎:比喻在比赛或竞争中夺取第一名。 C 项,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D 项,唱空城计:、一指掩饰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二指肚子饿。 2.B 项,A 项“为……造成不利影响”杂糅;c 项关联词“虽然”的位瓷应该放在主语 之后;D 项。“可利用草原”与后一个句子搭配不当
二、3、C(C项不能作为正面下定义的证据。因为“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 细品味”,属于“品茶 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属于“茶艺”。) 4、B.(A项不符合原文的意思。原文讲的是中国茶道一直在追求“和、静、怡、 真″的境界,并没有说“长期饮茶,可以使人心境平和,宁静致远,和悦愉快,返璞归 真,也就是达到中国茶道的和静′怡′“寞真′四字真谛的境界”。C项,原文 说的是中国茶道起点是“真”,不是说发源于“真”;原文说它有“三重含义”不是 说“三个具体要求”。D项,原文只是借“武夷山茶痴”提出的“和、静、怡、真”四 字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而不是就以此为“评价中国茶道的水准提供了一个绝对 标准”。) 5、D(D项推断错误。“和”的概念发源于《周易》,但是陆羽只是借用“金木 水火土”五行理论来阐述自己的茶道观,即五行相生相克,和合统一的哲学观,而不是 “经过中国′茶圣’的陆羽的发展,成为茶道哲学的基础”。) 三、文言文阅读 6.A(闻:使……听到,上报) 7.D(连词,来A①的,也不可译②倒装标志:B①就②就是:C①在②比) 8.C(“罢免了他的官职”错) s9.(1)有人说供官吏居住的馆舍对人不吉利,张养浩竟然住在那里 (2)既然已经按照刑罚对他们进行了惩处,还把他们看作盗贼,这是断绝了他们悔过自新的 道路。(3)取道经华山时,他在岳祠求雨,他哭泣着跪拜在雨里,不能站起身来。 四、古诗词鉴赏(10分) 10.(1)这几包由大到小(或“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到近,运用比喻、衬托的手法, 3分,每点1分,答出3点即可)写出烟云缥缈之中似有若无地矗立着的高楼 胜景。(1分 (2)“孙刘”指孙权和刘备(1分)追忆三国时代孙、刘合兵共破强曹的往事,(1分) 既是对英雄人物的追慕,(1分)更是为了抒发自己图强自振、横戈跃马的豪情。(1分) (3)“今愁”一是山河破碎,二是自己壮志难酬。(2分) 五11.羁鸟恋旧林但见悲鸟号古木渚清沙白鸟飞回乌鸟私情 湖月照我影明月松间照鹿门月照开烟树抱明月而长终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 13运用排比、对比和夸张的手法,(2分,答出2点即可)形象地写出了麻三爷离开林 场前内心的复杂感受:舍不得与自己形景不离的山鹰;舍不得自己生活和工作了四十 年的林场。(3分) 14写鹰是从侧面刻画麻三爷的形象(2分)如:①鷹与麻三爷形影不离,折射出麻三 爷对鹰的慈爱呵护;②麑攻击坏人、为麻三爷呼救,反映岀麻三爷工作环境的艰险; ③鷹年过古稀拍抓野兔不成功,暗示了麻三爷的衰老;④鷹敲喙拔爪重获新生,激发 了麻三爷坚守山林的斗志。(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得4分) 15①在深山老林一待四十年,至今仍孤身人,体现了他公而忘私的可贵品质;②捡回 折翅的雏鹰并精心治伤、喂养,表明了他慈爱的性格;③为保护林木,与坏人作斗争 表现了他勇敢无畏的精神;④本该到老年公寓养老而最后变卦,表现了他不服老的精 神。(每点2分,答出3点6分 16①肯定无私奉献的品质;②赞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③推崇追求不息的精神;④唾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共10页第9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共10页 第9页 考号 姓名 座位号 班级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二、3 、C(C 项不能作为正面下定义的证据。因为“ 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 细品味”,属于“ 品茶”;“ 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属于“茶艺”。) 4、B.(A 项不符合原文的意思。原文讲的是中国茶道一直在追求“和、静、怡、 真”的境界,并没有说“长期饮茶,可以使人心境平和,宁静致远,和悦愉快,返璞归 真,也就是达到中国茶道的‘和’‘静’‘怡’‘真’四字真谛的境界”。C 项,原文 说的是中国茶道起点是“ 真”,不是说发源于“真”;原文说它有“ 三重含义”不是 说“ 三个具体要求”。D项,原文只是借“武夷山茶痴”提出的“和、静、怡、真”四 字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而不是就以此为“评价中国茶道的水准提供了一个绝对 标准”。) 5 、D(D 项推断错误。“和”的概念发源于《周易》,但是陆羽只是借用“金木 水火土”五行理论来阐述自己的茶道观,即五行相生相克,和合统一的哲学观,而不是 “经过中国‘ 茶圣’的陆羽的发展,成为茶道哲学的基础”。) 三、文言文阅读 6.A(闻:使……听到,上报) 7.D(连词,来)(A①的,也不可译②倒装标志;B①就②就是;C①在②比) 8.C(“罢免了他的官职”错) 9.(1)有人说供官吏居住的馆舍对人不吉利,张养浩竟然住在那里 (2)既然已经按照刑罚对他们进行了惩处,还把他们看作盗贼,这是断绝了他们悔过自新的 道路。 (3)取道经华山时,他在岳祠求雨,他哭泣着跪拜在雨里,不能站起身来。 四、古诗词鉴赏(10 分) 10.(1)这几句由大到小(或“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到近,运用比喻、衬托的手法, (3 分,每点 1 分,答出 3 点即可)写出烟云缥缈之中似有若无地矗立着的高楼 胜景。(1 分) (2)“孙刘”指孙权和刘备(1 分)追忆三国时代孙、刘合兵共破强曹的往事,(1 分) 既是对英雄人物的追慕,(1 分)更是为了抒发自己图强自振、横戈跃马的豪情。(1 分) (3)“今愁”一是山河破碎,二是自己壮志难酬。(2 分) 五 11.羁鸟恋旧林 但见悲鸟号古木 渚清沙白鸟飞回 乌鸟私情 12、湖月照我影 明月松间照 鹿门月照开烟树 抱明月而长终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 13.运用排比、对比和夸张的手法,(2 分,答出 2 点即可)形象地写出了麻三爷离开林 场前内心的复杂感受:舍不得与自己形影不离的山鹰;舍不得自己生活和工作了四十 年的林场。(3 分) 14.写鹰是从侧面刻画麻三爷的形象(2 分)。如:①鹰与麻三爷形影不离,折射出麻三 爷对鹰的慈爱呵护;②鹰攻击坏人、为麻三爷呼救,反映出麻三爷工作环境的艰险; ③鹰年过古稀拍抓野兔不成功,暗示了麻三爷的衰老;④鹰敲喙拔爪重获新生,激发 了麻三爷坚守山林的斗志。(每点 2 分,答出其中 2 点即可得 4 分) 15.①在深山老林一待四十年,至今仍孤身一人,体现了他公而忘私的可贵品质;②捡回 折翅的雏鹰并精心治伤、喂养,表明了他慈爱的性格;③为保护林木,与坏人作斗争, 表现了他勇敢无畏的精神;④本该到老年公寓养老而最后变卦,表现了他不服老的精 神。(每点 2 分,答出 3 点 6 分) 16.①肯定无私奉献的品质;②赞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③推崇追求不息的精神;④唾
弃破坏环境的行为;⑤肯定感恩回报的行为。(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6分 七答案:1示例(1)女子可胜男,巾帼赛须眉。告别了英姿飒爽的花木兰,让 我们再来领略一段缠绵悱恻,凄哀伤感的爱情故事。(2)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 不羨仙。在美好的爱情之外,还有美妙自由的桃花源令人神往。 2.在这里点点滴滴地汇聚;在这里曲曲折折地缠绕;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张养浩游学于京城,被征召为礼部令史,多次推荐进入 御史台。后来他成为丞相的属官,被选拔任命为堂邑县尹。有人说堂邑县供官吏居住的 馆舍对人不吉利,张养浩竟然住在那里。他上任后首先拆毁了滥设的祠庙30多所,兔除 曾经做过盗贼的人初一、十五参见县尹的规定,张养浩说:“他们都是老百姓,因为饥寒 所逼迫,不得已而做了盗贼,既然已经按照刑罚对他们进行了惩处,还把他们看作盗贼 这是断绝了他们悔过自新的道路。”盗贼们感动得哭了,他们互相告戒说:“不要对不起 张公。”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过人,他的党羽凶恶残暴,为害百姓,人民无法忍受 这种痛苦,原先的县尹没有一个敢于追查的。张养浩来到后,将李虎及其党羽都以法处 治,老百姓非常高兴。当初,朝廷讨论设立尚书省,张养浩说尚书省不便于朝廷;尚书 省设立之后,他又说尚书省改变成法搞乱时政,将危害天下。谏官压制他,不将他的意 见转奏皇帝。于是他上疏万言议论时政,言辞恳切。掌握朝廷大权的人不能容忍他,又 捏造罪行将他罢免。张养浩恐怕遭到灾祸,便改变姓名逃走了。元英宗继承皇位后,命 令张养浩参与中书省的工作。适逢元宵节,皇帝打算在宫内张挂花灯做成鳌山,张养浩 立即将奏疏放在袖子里入宫谏阻,皇帝大怒,看过奏疏之后又高兴地说:“不是张希孟不 敢这样说。”于是取消了点燃花灯的计划。天历二年陕西大旱,饥饿的老百姓人吃人,皇 帝特地任命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张养浩接到任命后,便将家中财产分给村中的穷人, 登车上路,遇到饥饿的人便送粮给他们。遇到死人便加以埋葬。路经华山时,他在华山 祠庙求雨,他哭泣着跪拜在那里,不能站起身来。等到张养浩到了任所,又在祭坛求雨, 大雨如瓢泼一般,庄稼自然长了起来,陕西人民大喜。当时一斗米值十三贯钱,老百姓 拿着钞票支付买粮的钱,钞票销微有些不清便不能用,到府库去兑换,那些狡猾的官吏 存心骗人,换十贯钱他们给五贯,许多天得不到,老百姓处境非常艰难。于是张养浩便 检查府库中文字清楚可以检验的钞票,在钞票的背后都加盖官印,发给穷人。命令米商 凭钞票背后的印记出售粮食,去府库验明数目以换取银两,于是官吏不敢再舞弊了。张 养浩又带领富人拿出粮食。张养浩听说民间有为了奉养母亲而杀死自己儿子的人,他为 此大为悲痛,拿出自己个人的钱接济那个人。张养浩到任四个月,没有在家里住过,只 在衙门里歇宿,夜晚便向上天祷告,白天便出外赈济饥民,一天到晚没有稍微的懈怠 每想起一件牵挂的事情,他便按着胸口感到痛苦,于是卧病不起,去世时六十岁。陕西 人悲哀得像失去了父母。 othing in the world is difficult for one who sets his mind to it.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共10页第10页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difficult for one who sets his mind to it.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共10页第10页 弃破坏环境的行为;⑤肯定感恩回报的行为。(答出任意 3 点即可得 6 分) 七 答案:1 示例(1)女子可胜男,巾帼赛须眉。告别了英姿飒爽的花木兰,让 我们再来领略一段缠绵悱恻,凄哀伤感的爱情故事。(2)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 不羡仙。在美好的爱情之外,还有美妙自由的桃花源令人神往。 2.在这里点点滴滴地汇聚;在这里曲曲折折地缠绕;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张养浩游学于京城,被征召为礼部令史,多次推荐进入 御史台。后来他成为丞相的属官,被选拔任命为堂邑县尹。有人说堂邑县供官吏居住的 馆舍对人不吉利,张养浩竟然住在那里。他上任后首先拆毁了滥设的祠庙 30 多所,免除 曾经做过盗贼的人初一、十五参见县尹的规定,张养浩说:“他们都是老百姓,因为饥寒 所逼迫,不得已而做了盗贼,既然已经按照刑罚对他们进行了惩处,还把他们看作盗贼, 这是断绝了他们悔过自新的道路。”盗贼们感动得哭了,他们互相告戒说:“不要对不起 张公。”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过人,他的党羽凶恶残暴,为害百姓,人民无法忍受 这种痛苦,原先的县尹没有一个敢于追查的。张养浩来到后,将李虎及其党羽都以法处 治,老百姓非常高兴。当初,朝廷讨论设立尚书省,张养浩说尚书省不便于朝廷;尚书 省设立之后,他又说尚书省改变成法搞乱时政,将危害天下。谏官压制他,不将他的意 见转奏皇帝。于是他上疏万言议论时政,言辞恳切。掌握朝廷大权的人不能容忍他,又 捏造罪行将他罢免。张养浩恐怕遭到灾祸,便改变姓名逃走了。元英宗继承皇位后,命 令张养浩参与中书省的工作。适逢元宵节,皇帝打算在宫内张挂花灯做成鳌山,张养浩 立即将奏疏放在袖子里入宫谏阻,皇帝大怒,看过奏疏之后又高兴地说:“不是张希孟不 敢这样说。”于是取消了点燃花灯的计划。天历二年陕西大旱,饥饿的老百姓人吃人,皇 帝特地任命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张养浩接到任命后,便将家中财产分给村中的穷人, 登车上路,遇到饥饿的人便送粮给他们。遇到死人便加以埋葬。路经华山时,他在华山 祠庙求雨,他哭泣着跪拜在那里,不能站起身来。等到张养浩到了任所,又在祭坛求雨, 大雨如瓢泼一般,庄稼自然长了起来,陕西人民大喜。当时一斗米值十三贯钱,老百姓 拿着钞票支付买粮的钱,钞票销微有些不清便不能用,到府库去兑换,那些狡猾的官吏 存心骗人,换十贯钱他们给五贯,许多天得不到,老百姓处境非常艰难。于是张养浩便 检查府库中文字清楚可以检验的钞票,在钞票的背后都加盖官印,发给穷人。命令米商 凭钞票背后的印记出售粮食,去府库验明数目以换取银两,于是官吏不敢再舞弊了。张 养浩又带领富人拿出粮食。张养浩听说民间有为了奉养母亲而杀死自己儿子的人,他为 此大为悲痛,拿出自己个人的钱接济那个人。张养浩到任四个月,没有在家里住过,只 在衙门里歇宿,夜晚便向上天祷告,白天便出外赈济饥民,一天到晚没有稍微的懈怠。 每想起一件牵挂的事情,他便按着胸口感到痛苦,于是卧病不起,去世时六十岁。陕西 人悲哀得像失去了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