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县第一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亲爱的同学们,高考的全面胜利需要的是雄厚的实力,需要的是牢固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能力, 但愿我们的命题能够带领大家一步一步走向成功,走向胜利。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7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唐宋“国花”意象与中国文化精神 中国的咏花诗词从《诗经》初见端倪,《楚辞》初步建立了“花”作为人格象征的意象 内涵。唐宋诗词上承诗骚与魏晋风流,将“咏花”诗词的书写推向极致。花风即唐宋风,唐 人尚牡丹,宋人崇梅花,两代国花由牡丹到梅花之更替,代表着截然不同的精神气质之转换, 折射着潜在的文化裂变与重新整合,展示了中国文化精神整体的辩证统一构成的新境界。 牡丹花大色艳,层层叠叠,具有雍容华贵的丰腴之美,传达出磅礴的春天气势,因而具 有成为盛世精神的最好象征和载体的潜质。牡丹作为唐代备受推崇的“国花”,适逢其会地 呈现出雄视百代的气势与襟怀,折射出大唐帝国的王者之风。说牡丹,便是说唐人的大气与 雍容。唐代文人热烈的吟咏诞生了不少流光溢彩的传世佳作,将牡丹作为“国花”的王者之 美烘托得淋漓尽致。人咏花,花映人,彼此间彰显着雍容华贵、灿烂绚丽和大气磅礴,共构 着自信开阔、昂扬奋进、雍容大度的时代风神。 然而,由唐入宋,时运推移,文化国情发生巨大转变。理学大兴使得宋代文学精神趋向 理性化和细密化,推崇气节、品格。两宋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的新气象,使梅花的审美特征 日益受到关注与推崇,人格寄托意义不断丰富和凸显,价值持续提高。在宋代士大夫优裕、 悠闲、雅致的生活氛围中,微小的梅花逐渐由自然存在走上了人们审美观赏的至位,最终被 推为“群芳之首”,并打破了牡丹宠冠天下的局面,成为新一代“国花”。 由“尚牡丹”到“尚梅”,乃是社会习尚和文人心态的变化而引发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 向的变化。可以说,梅花的种种特质与当时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精神相契合,迎合了两宋之交 的文人追求风骨气节的心理需求。梅花之成为国花,是历代文人在千年间层累所致,尤其在 艰难时世中愈品愈深的结果。 林逋在咏梅文学史上的意义是划时代的。当他一旦把自己清旷、高洁、淡远的情怀投入 梅花意象的时候,梅花意象就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格意趣和道德内涵,以清妙深幽的意志成为 士大夫文人理想人格的象征,或人格自许的极佳对应物,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梅花审美的全新 格局。 作为唐宋国花的牡丹和梅花,都曾妍冠群芳,荣宠万户,但它们晋身之路既有直曲,气 度也分豪与韵,这些都联系着它们迥异的命运。与梅花走向丰富的多元化意象内涵不同,牡 丹在盛唐之后呈现出固定的单一化意象内涵,那就是作为大气雍容、荣华富贵的盛唐气象的 象征出现在人们的追忆里。为何它没有能够像梅花一样继续向纵深发展,趋向多元化的圆融 境界呢? 首先牡丹意象作为盛唐文化的表征,在民族记忆强大的恒定力的笼罩下,其内涵被剥夺 了拓展的可能和空间。 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1-页 天道酬勤,厚积薄发
2010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 1 -页 天道酬勤,厚积薄发 乾县第一中学 2010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亲爱的同学们,高考的全面胜利需要的是雄厚的实力,需要的是牢固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能力, 但愿我们的命题能够带领大家一步一步走向成功,走向胜利。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 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 I 卷(7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唐宋“国花”意象与中国文化精神 中国的咏花诗词从《诗经》初见端倪,《楚辞》初步建立了“花”作为人格象征的意象 内涵。唐宋诗词上承诗骚与魏晋风流,将“咏花”诗词的书写推向极致。花风即唐宋风,唐 人尚牡丹,宋人崇梅花,两代国花由牡丹到梅花之更替,代表着截然不同的精神气质之转换, 折射着潜在的文化裂变与重新整合,展示了中国文化精神整体的辩证统一构成的新境界。 牡丹花大色艳,层层叠叠,具有雍容华贵的丰腴之美,传达出磅礴的春天气势,因而具 有成为盛世精神的最好象征和载体的潜质。牡丹作为唐代备受推崇的“国花”,适逢其会地 呈现出雄视百代的气势与襟怀,折射出大唐帝国的王者之风。说牡丹,便是说唐人的大气与 雍容。唐代文人热烈的吟咏诞生了不少流光溢彩的传世佳作,将牡丹作为“国花”的王者之 美烘托得淋漓尽致。人咏花,花映人,彼此间彰显着雍容华贵、灿烂绚丽和大气磅礴,共构 着自信开阔、昂扬奋进、雍容大度的时代风神。 然而,由唐入宋,时运推移,文化国情发生巨大转变。理学大兴使得宋代文学精神趋向 理性化和细密化,推崇气节、品格。两宋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的新气象,使梅花的审美特征 日益受到关注与推崇,人格寄托意义不断丰富和凸显,价值持续提高。在宋代士大夫优裕、 悠闲、雅致的生活氛围中,微小的梅花逐渐由自然存在走上了人们审美观赏的至位,最终被 推为“群芳之首”,并打破了牡丹宠冠天下的局面,成为新一代“国花”。 由“尚牡丹”到“尚梅”,乃是社会习尚和文人心态的变化而引发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 向的变化。可以说,梅花的种种特质与当时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精神相契合,迎合了两宋之交 的文人追求风骨气节的心理需求。梅花之成为国花,是历代文人在千年间层累所致,尤其在 艰难时世中愈品愈深的结果。 林逋在咏梅文学史上的意义是划时代的。当他一旦把自己清旷、高洁、淡远的情怀投入 梅花意象的时候,梅花意象就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格意趣和道德内涵,以清妙深幽的意志成为 士大夫文人理想人格的象征,或人格自许的极佳对应物,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梅花审美的全新 格局。 作为唐宋国花的牡丹和梅花,都曾妍冠群芳,荣宠万户,但它们晋身之路既有直曲,气 度也分豪与韵,这些都联系着它们迥异的命运。与梅花走向丰富的多元化意象内涵不同,牡 丹在盛唐之后呈现出固定的单一化意象内涵,那就是作为大气雍容、荣华富贵的盛唐气象的 象征出现在人们的追忆里。为何它没有能够像梅花一样继续向纵深发展,趋向多元化的圆融 境界呢? 首先牡丹意象作为盛唐文化的表征,在民族记忆强大的恒定力的笼罩下,其内涵被剥夺 了拓展的可能和空间
其次,牡丹在盛唐之后无端地承担了太多的历史负载。“红颜祸水”和“败坏世风”两 罪相加,使牡丹在人人赏识其国色天香的物态之美的同时,难免顾忌骂名。 第三,李唐王朝与赵宋王朝不冋地域文化的遗传基因,亦在他们对国花审美选择、意蕴 发现与赋兴比德上,有着支配性的作用。仅从自然地理而言,北地寒旱,宜牡丹而不宜梅, 南土温湿适梅而不适牡丹。自然的选择也给人们的审美选择,提供着不同的、具有普遍代表 性的对象 李氏王朝凭藉军事实力,在马背上夺取了天下,有着浓重的质朴泥土气。王公权贵的喜 尚和士人勃发的欢悦、社会大众的需求相契合,构成“牡丹”怒放的时代文化心理的场境 然而,这个场境因热闹而浮躁,由泛众化而蕴浅,使“牡丹”意象不得不在骨子里沾上唐代 社会文化之“俗”。 相形之下,宋室帝王重文抑武,艺术素养普遍很高。宋代的文官政治,也使文士们的“雅 的审美选择、文化精神,成了社会文化中的官方主流。这种“雅”“俗”之趣的分流,自然 使牡丹降格于民间,使从六朝以来被文士欣赏的梅花不断被抬升。牡丹与梅花的“国花”地 位的禅代,在历史政治、地理、文化等多重因素变迁流异的复合作用下,也就成了一种自然 而必然发生的事了 然而梅花意象由于宋人着力全面的开发,却得以不断升华,成为“岁寒三友”之一、“花 中四君子”之首。梅花意象由此获得了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道德操守之义。梅花意象在历 史的曲折行进中不断吐故纳新,容纳了中国文化多重人格的特征,绵延中国文化贵坚忍的生 命力,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审美图腾 节选自《新华文摘》2009年第2期) 1.下列说法不属于“牡丹在盛唐之后呈固定的单一化意象内涵”的原因的一项是() A.作为盛唐文化的表征,牡丹意象的内涵被剥夺了拓展的可能和空间。 B.牡丹在盛唐之后无端地承担了太多的历史负载 C.李唐王朝地域文化的遗传基因,在其对牡丹审美选择、意蕴发现与赋兴比德上有着支配 性的作用。 D.牡丹没能继续向纵深发展,趋向多元化的圆融境界。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花”作为人格象征的意象内涵源于《诗经》、《楚辞》,到唐宋时期走向极致。 B.唐宋人崇尚牡丹和梅花,故花风即唐宋风。 C.牡丹雍容华贵,灿烂绚丽,大气磅礴,彰显着自信开阔、昂扬奋进、雍容大度的唐代精 神 D.梅花经过宋人着力全面的开发,成了“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道德操守的 象征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牡丹与梅花代表着截然不同的精神气质,唐宋“国花”的转移,展示了中国文化精神的 辩证统一构成的新境界。 B.牡丹与梅花都曾妍冠群芳,荣宠万户,但牡丹意象内涵固定而单一,梅花的文化内涵则 异常丰富。 C.牡丹与梅花的“国花”地位的更替是历史、政治、地理、文化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 果 D.梅花在历史演变中不断吐故纳新,容纳了中国文化多重人格的特征,绵延中国文化贵坚 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2-页 天道酬勤,厚积薄发
2010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 2 -页 天道酬勤,厚积薄发 其次,牡丹在盛唐之后无端地承担了太多的历史负载。“红颜祸水”和“败坏世风”两 罪相加,使牡丹在人人赏识其国色天香的物态之美的同时,难免顾忌骂名。 第三,李唐王朝与赵宋王朝不同地域文化的遗传基因,亦在他们对国花审美选择、意蕴 发现与赋兴比德上,有着支配性的作用。仅从自然地理而言,北地寒旱,宜牡丹而不宜梅, 南土温湿适梅而不适牡丹。自然的选择也给人们的审美选择,提供着不同的、具有普遍代表 性的对象。 李氏王朝凭藉军事实力,在马背上夺取了天下,有着浓重的质朴泥土气。王公权贵的喜 尚和士人勃发的欢悦、社会大众的需求相契合,构成“牡丹”怒放的时代文化心理的场境。 然而,这个场境因热闹而浮躁,由泛众化而蕴浅,使“牡丹”意象不得不在骨子里沾上唐代 社会文化之“俗”。 相形之下,宋室帝王重文抑武,艺术素养普遍很高。宋代的文官政治,也使文士们的“雅” 的审美选择、文化精神,成了社会文化中的官方主流。这种“雅”“俗”之趣的分流,自然 使牡丹降格于民间,使从六朝以来被文士欣赏的梅花不断被抬升。牡丹与梅花的“国花”地 位的禅代,在历史政治、地理、文化等多重因素变迁流异的复合作用下,也就成了一种自然 而必然发生的事了。 然而梅花意象由于宋人着力全面的开发,却得以不断升华,成为“岁寒三友”之一、“花 中四君子”之首。梅花意象由此获得了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道德操守之义。梅花意象在历 史的曲折行进中不断吐故纳新,容纳了中国文化多重人格的特征,绵延中国文化贵坚忍的生 命力,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审美图腾 (节选自《新华文摘》2009 年第 2 期) 1.下列说法不属于“牡丹在盛唐之后呈固定的单一化意象内涵”的原因的一项是( ) A.作为盛唐文化的表征,牡丹意象的内涵被剥夺了拓展的可能和空间。 B.牡丹在盛唐之后无端地承担了太多的历史负载。 C.李唐王朝地域文化的遗传基因,在其对牡丹审美选择、意蕴发现与赋兴比德上有着支配 性的作用。 D.牡丹没能继续向纵深发展,趋向多元化的圆融境界。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花”作为人格象征的意象内涵源于《诗经》、《楚辞》,到唐宋时期走向极致。 B.唐宋人崇尚牡丹和梅花,故花风即唐宋风。 C.牡丹雍容华贵,灿烂绚丽,大气磅礴,彰显着自信开阔、昂扬奋进、雍容大度的唐代精 神。 D.梅花经过宋人着力全面的开发,成了“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道德操守的 象征。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牡丹与梅花代表着截然不同的精神气质,唐宋“国花”的转移,展示了中国文化精神的 辩证统一构成的新境界。 B.牡丹与梅花都曾妍冠群芳,荣宠万户,但牡丹意象内涵固定而单一,梅花的文化内涵则 异常丰富。 C.牡丹与梅花的“国花”地位的更替是历史、政治、地理、文化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 果。 D.梅花在历史演变中不断吐故纳新,容纳了中国文化多重人格的特征,绵延中国文化贵坚
忍的生命力,因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审美图腾。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霸字符伯,颍川颍阳人也。汉兵起,光武过颍阳,遂从击破王寻、王邑于昆阳,及光 武为大司马,以霸为功曹令史,从度河北。宾客从霸者数十人,稍稍引去。光武谓霸曰:“颍 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 及王郎起,光武在蓟,郎移檄购光武。光武即南驰至下曲阳。传闻王郎兵在后,从者皆 恐。既至信都,发兵攻拔邯郸。霸追斩王郎,得其玺绶。封王乡侯。 从平河北,常与臧宫、傅俊共营,霸独善抚士卒,死者脱衣以敛之,伤者躬亲以养之。 光武即位,以霸晓兵爱士,可独任,拜为偏将军 四年秋,帝幸谯,使霸与捕虏将军马武东讨周建于垂惠。苏茂将五校兵四千余人救建, 武恃霸之援,战不甚力,为茂、建所败。武军奔过霸营,大呼求救。霸曰:“贼兵盛,出必 两败,努力而已。”乃闭营坚壁。军吏皆争之。霸曰:“茂兵精锐,其众又多,吾吏士心恐, 而捕虏与吾相恃,两军不一,此败道也。今闭营固守,示不相援,贼必乘胜轻进;捕虏无救 其战自倍。如此,茂众疲劳,吾承其弊,乃可克也。”茂、建果悉出攻武。合战良久,霸军 中壮士路润等数十人断发请战。霸知士心锐,乃开营后,出精骑袭其背。茂、建前后受敌, 惊乱败走,霸、武各归营。贼复聚众挑战,霸坚卧不出,方飨士作倡乐。茂雨射营中,中霸 前酒樽,霸安坐不动。军吏皆曰:“茂前日已破;今易击也。”霸曰:“不然。苏茂客兵远来, 粮食不足,故数挑战,以侥一切之胜。今闭营休士,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茂、建既不得战,乃引还营 十三年,增邑户,更封向侯。三十年,定封淮陵侯。永平二年,以病免,后数月卒。 (《后汉书·王霸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郎移檄购光武 追购又急(《后序》) B、方飨士作倡乐 旦日飨士卒(《鸿门宴》) C、死者脱衣以敛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D、乃开营后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廉颇蔺 相如列传》) 5.下列各组句子分别表明王霸“善抚士卒”和“有谋略”的一组是( )(3分) A、①死者脱衣以敛之 ②追斩王郎,得其玺绶 B、①伤者躬亲以养之 ②不相援,贼必乘胜轻进 C、①客兵远来,粮食不足 ②贼兵盛,出必两败,努力而已 D、①方飨士作倡乐 ②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慨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霸跟从光武渡过黄河之后,当初跟他一起投靠光武的几十个宾客,都渐渐离去了。只 有他矢志不移,因此光武对王霸感慨道:“真是疾风知劲草!” B、王霸与马武一起讨伐周建。马武没有倾力应战,被苏茂、周建打败,马武的军队奔跑到 王霸的营垒,大声呼救,王霸没有立即出兵救援。 C、王霸手下将士争相要求出战,甚至几十名壮士断发请战,此时王霸认为贼兵精锐,人数 众多,而马武又过于依赖王霸,出兵容易失败,王霸没有出兵。 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天道酬勤,厚积薄发
2010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 3 -页 天道酬勤,厚积薄发 忍的生命力,因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审美图腾。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王霸字符伯,颍川颍阳人也。汉兵起,光武过颍阳,遂从击破王寻、王邑于昆阳,及光 武为大司马,以霸为功曹令史,从度河北。宾客从霸者数十人,稍稍引去。光武谓霸曰:“颍 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 及王郎起,光武在蓟,郎移檄购光武。光武即南驰至下曲阳。传闻王郎兵在后,从者皆 恐。既至信都,发兵攻拔邯郸。霸追斩王郎,得其玺绶。封王乡侯。 从平河北,常与臧宫、傅俊共营,霸独善抚士卒,死者脱衣以敛之,伤者躬亲以养之。 光武即位,以霸晓兵爱士,可独任,拜为偏将军。 四年秋,帝幸谯,使霸与捕虏将军马武东讨周建于垂惠。苏茂将五校兵四千余人救建, 武恃霸之援,战不甚力,为茂、建所败。武军奔过霸营,大呼求救。霸曰:“贼兵盛,出必 两败,努力而已。”乃闭营坚壁。军吏皆争之。霸曰:“茂兵精锐,其众又多,吾吏士心恐, 而捕虏与吾相恃,两军不一,此败道也。今闭营固守,示不相援,贼必乘胜轻进;捕虏无救, 其战自倍。如此,茂众疲劳,吾承其弊,乃可克也。”茂、建果悉出攻武。合战良久,霸军 中壮士路润等数十人断发请战。霸知士心锐,乃开营后,出精骑袭其背。茂、建前后受敌, 惊乱败走,霸、武各归营。贼复聚众挑战,霸坚卧不出,方飨士作倡乐。茂雨射营中,中霸 前酒樽,霸安坐不动。军吏皆曰:“茂前日已破;今易击也。”霸曰:“不然。苏茂客兵远来, 粮食不足,故数挑战,以侥一切之胜。今闭营休士,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茂、建既不得战,乃引还营。 十三年,增邑户,更封向侯。三十年,定封淮陵侯。永平二年,以病免,后数月卒。 (《后汉书·王霸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郎移檄购光武 追购又急(《后序》) B、方飨士作倡乐 旦日飨士卒(《鸿门宴》) C、死者脱衣以敛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D、乃开营后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廉颇蔺 相如列传》) 5.下列各组句子分别表明王霸“善抚士卒”和“有谋略”的一组是( )(3 分) A、①死者脱衣以敛之 ②追斩王郎,得其玺绶 B、①伤者躬亲以养之 ②不相援,贼必乘胜轻进 C、①客兵远来,粮食不足 ②贼兵盛,出必两败,努力而已 D、①方飨士作倡乐 ②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慨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王霸跟从光武渡过黄河之后,当初跟他一起投靠光武的几十个宾客,都渐渐离去了。只 有他矢志不移,因此光武对王霸感慨道:“真是疾风知劲草!” B、王霸与马武一起讨伐周建。马武没有倾力应战,被苏茂、周建打败,马武的军队奔跑到 王霸的营垒,大声呼救,王霸没有立即出兵救援。 C、王霸手下将士争相要求出战,甚至几十名壮士断发请战,此时王霸认为贼兵精锐,人数 众多,而马武又过于依赖王霸,出兵容易失败,王霸没有出兵
D、王霸对光武帝一片忠心,对将士们抚爱有加;他作战勇猛,机智沉稳;一生战功显赫, 屡受封赏。 7、把文言文中画橫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以霸晓兵爱士,可独任,拜为偏将军。(5分) 译 文 ②如此,茂众疲劳,吾承其弊,乃可克也。(5分) 译文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 木兰花立春日作 陆游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身如西瀼渡①头云,愁抵矍塘关上草。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牖②判醉倒。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注:这首词是陆游四十七岁任夔州通判时所写的。①瀼(rang)渡,水名,在重庆。② :幡,是一种窄长的旗子,垂直悬挂。宋时习俗,立春这一天戴_于头上,取吉庆之意。 8、词的上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具体词句进行分析。(5分 答 9、结合全词简要概括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非礼勿视, 非礼勿动。(《论语》)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3)四十不惑,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瑜矩。(《论语》)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 飞入芒花林清玄 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4页 天道酬勤,厚积薄发
2010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 4 -页 天道酬勤,厚积薄发 D、王霸对光武帝一片忠心,对将士们抚爱有加;他作战勇猛,机智沉稳;一生战功显赫, 屡受封赏。 7、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以霸晓兵爱士,可独任,拜为偏将军。(5 分) 译 文: ②如此,茂众疲劳,吾承其弊,乃可克也。(5 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 分) 木兰花 立春日作 陆游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 身如西瀼渡①头云,愁抵矍塘关上草。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②判醉倒。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注:这首词是陆游四十七岁任夔州通判时所写的。①瀼(ràng)渡,水名,在重庆。② 旛:幡,是一种窄长的旗子,垂直悬挂。宋时习俗,立春这一天戴旛于头上,取吉庆之意。 8、词的上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具体词句进行分析。(5 分) 答: 9、结合全词简要概括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非礼勿视, , ,非礼勿动。(《论语》)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杜甫《春望》) (3)四十不惑, ,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论语》)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25 分) 飞入芒花 林清玄
母亲蹲在厨房的大灶旁边,手里拿着柴刀,用力剁香蕉树多汁的茎,然后把剁碎的小块 茎丢入灶上大锅中,与潲水同熬,准备去喂猪 我从大厅穿过后院跑进厨房时,正看到母亲额上的汗水反射着门口射入的微光,非常明 “妈,给我两角钱。”我靠在厨房的木板门上说。 “走!走!走!没看到忙着吗?”母亲头也没抬,继续做她的活儿。 “我只要两角钱。”我细声但坚定地说 要做什么?”母亲被我这异乎寻常的口气触动,终于看了我一眼。 “我要去买金啖。”金啖是三十年前乡下孩子唯一能吃到的糖,浑圆的、坚硬的糖球上 粘了一些糖粒。一角钱两颗糖。 “没有钱给你买金啖。”母亲用力地把柴刀剁下去。 “别人都有,为什么我们没有?”我怨愤地说。 别人是别人,我们是我们,没有就是没有!”母亲显然动了肝火,用力地剁香蕉茎, 柴刀砍在砧板上咚咚作响。 我那一天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冲口而出:“不管,我一定要!”说着就用力踢厨房的门板。 母亲用尽力气,将柴刀咔的一声立在砧板上,顺手抄起一根竹管,劈头盖脸地就打了下 来 我一转身,飞也似的奔了出去。平常,我们一旦忤逆母亲,只要一溜烟跑掉,她就不再 追究。 那一天,母亲大概是气极了,并没有转头继续工作,反而快速地追了出来,像一阵风 我心里升起一种恐惧,想到脾气一向很好的母亲,这一次大概是真的生气了,万一被抓到 定会被狠狠打一顿。母亲很少打我们,但只要她动了手,必然会把我们打到讨饶为止 边跑边想,我立即选择了那条有火车道的小径,那是家附近比较复杂而难走的小路,整 条路都是枕木,通常母亲追我们的时候,我们就选这条路逃跑,母亲往往不会继续追来,而 她也很少生气到晚上。 那一天真是反常极了,母亲提着竹管,快步地跨过铁轨的枕木追过来,好像不追到我不 肯罢休。 “哎哟!”我跑过铁桥时,突然听到母亲惨叫一声,一回头,正好看到母亲扑跌在铁轨 上面,砰的一声,显然跌得不轻。 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想:一定很痛!因为铁轨上铺的都是不规则的石子,我们这些小骨头 跌倒都痛得半死,何况是母亲? 我停下来,转身看母亲,她一时爬不起来,用力搓着膝盖,我看到鲜血从她的膝上汩汩 流出,鲜红色的,非常鲜明。母亲咬着牙看我。 我不假思索地跑回去,跑到母亲身边,用力扶她站起来,看到她腿上的伤势实在不轻, 我跪下去说:“妈,您打我吧!我错了。 母亲把竹管用力地丢在地上,这时,我才看见她的泪从眼中急速地流出,然后她把我拉 起来,用力抱着我,我听到火车从很远的地方开过来。 这是我小学二年级时的一幕。每次一想到母亲,那情景就立即回到我的脑海,重新显影 另一幕是,有时候家里没有了青菜,母亲会牵着我的手,穿过屋前的一片芒花地,到番 薯田里去采番薯叶,有时候到溪畔野地去摘鸟莘菜或芋头的嫩茎。有一次母亲和我穿过芒花 地的时候,我发现她和新开的芒花一般高。芒花雪一样的白,母亲的发丝墨一般的黑,真是 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5页 天道酬勤,厚积薄发
2010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 5 -页 天道酬勤,厚积薄发 母亲蹲在厨房的大灶旁边,手里拿着柴刀,用力剁香蕉树多汁的茎,然后把剁碎的小块 茎丢入灶上大锅中,与潲水同熬,准备去喂猪。 我从大厅穿过后院跑进厨房时,正看到母亲额上的汗水反射着门口射入的微光,非常明 亮。 “妈,给我两角钱。”我靠在厨房的木板门上说。 “走!走!走!没看到忙着吗?”母亲头也没抬,继续做她的活儿。 “我只要两角钱。”我细声但坚定地说。 “要做什么?”母亲被我这异乎寻常的口气触动,终于看了我一眼。 “我要去买金啖。”金啖是三十年前乡下孩子唯一能吃到的糖,浑圆的、坚硬的糖球上 粘了一些糖粒。一角钱两颗糖。 “没有钱给你买金啖。”母亲用力地把柴刀剁下去。 “别人都有,为什么我们没有?”我怨愤地说。 “别人是别人,我们是我们,没有就是没有!”母亲显然动了肝火,用力地剁香蕉茎, 柴刀砍在砧板上咚咚作响。 我那一天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冲口而出:“不管,我一定要!”说着就用力踢厨房的门板。 母亲用尽力气,将柴刀咔的一声立在砧板上,顺手抄起一根竹管,劈头盖脸地就打了下 来。 我一转身,飞也似的奔了出去。平常,我们一旦忤逆母亲,只要一溜烟跑掉,她就不再 追究。 那一天,母亲大概是气极了,并没有转头继续工作,反而快速地追了出来,像一阵风。 我心里升起一种恐惧,想到脾气一向很好的母亲,这一次大概是真的生气了,万一被抓到一 定会被狠狠打一顿。母亲很少打我们,但只要她动了手,必然会把我们打到讨饶为止。 边跑边想,我立即选择了那条有火车道的小径,那是家附近比较复杂而难走的小路,整 条路都是枕木,通常母亲追我们的时候,我们就选这条路逃跑,母亲往往不会继续追来,而 她也很少生气到晚上。 那一天真是反常极了,母亲提着竹管,快步地跨过铁轨的枕木追过来,好像不追到我不 肯罢休。 “哎哟!”我跑过铁桥时,突然听到母亲惨叫一声,一回头,正好看到母亲扑跌在铁轨 上面,砰的一声,显然跌得不轻。 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想:一定很痛!因为铁轨上铺的都是不规则的石子,我们这些小骨头 跌倒都痛得半死,何况是母亲? 我停下来,转身看母亲,她一时爬不起来,用力搓着膝盖,我看到鲜血从她的膝上汩汩 流出,鲜红色的,非常鲜明。母亲咬着牙看我。 我不假思索地跑回去,跑到母亲身边,用力扶她站起来,看到她腿上的伤势实在不轻, 我跪下去说:“妈,您打我吧!我错了。” 母亲把竹管用力地丢在地上,这时,我才看见她的泪从眼中急速地流出,然后她把我拉 起来,用力抱着我,我听到火车从很远的地方开过来。 这是我小学二年级时的一幕。每次一想到母亲,那情景就立即回到我的脑海,重新显影。 另一幕是,有时候家里没有了青菜,母亲会牵着我的手,穿过屋前的一片芒花地,到番 薯田里去采番薯叶,有时候到溪畔野地去摘鸟莘菜或芋头的嫩茎。有一次母亲和我穿过芒花 地的时候,我发现她和新开的芒花一般高。芒花雪一样的白,母亲的发丝墨一般的黑,真是
非常美。那时感觉到能让母亲牵着手,真是天下最幸福的事儿 还经常上演的一幕是,父亲到外面喝酒彻夜未归,如果是夏日的夜晩,母亲就会搬着藤 椅坐在晒谷场说故事给我们听,讲虎姑婆,或者孙悟空,讲到孩子们都睁不开眼而倒在地上 睡着 有一回,她说故事说到一半,突然叫起来:“呀!真美。”我们回过头去,原来是我们家 的狗互相追逐着跑进前面那一片芒花地,栖在芒花里无数的萤火虫霍然飞起,满天星星点点, 衬着在月光下波浪一样摇曳的芒花,真是美极了。我再回头,看到那时才三十岁的母亲,脸 上流露出欣悦之情,在星空下,我深深觉得母亲是那么美丽。 于是那一夜,我们坐在母亲的身旁,看萤火虫一一飞入芒花地,最后,只剩下一片宁静 优雅的芒花轻轻摇动。 不久前,我回到乡下,看到旧家前的那一片芒花地已经完全不见了。现在那些芒花仿佛 都飞来开在了母亲的头上,母亲的头发已经花白了,我想起母亲年轻时候走过芒花的黑发, 不禁百感交集 童车时候陪伴母亲看萤火虫飞入芒花的情景,在时空无常的流变里已不再清晰,只有当 我望见母亲的白发时才想起这些,想起萤火虫如何从芒花中霍然飞起,想起母亲脸上突然缩 放的光泽,想起在这广大的人间我唯一的母亲。 (选自《散文选刊》2009年第1期) 11.开头一段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6分) 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从我因要钱而与母亲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母亲怎样的品性?(3分) (2)文中画线的句子“母亲把竹管用力地丢在地上……”意在表明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13.文中描写了母亲的三幕镜头,从剪裁角度看有什么特点?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简要 分析。(7分) 14.“芒花”在文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6页 天道酬勤,厚积薄发
2010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 6 -页 天道酬勤,厚积薄发 非常美。那时感觉到能让母亲牵着手,真是天下最幸福的事儿。 还经常上演的一幕是,父亲到外面喝酒彻夜未归,如果是夏日的夜晚,母亲就会搬着藤 椅坐在晒谷场说故事给我们听,讲虎姑婆,或者孙悟空,讲到孩子们都睁不开眼而倒在地上 睡着。 有一回,她说故事说到一半,突然叫起来:“呀!真美。”我们回过头去,原来是我们家 的狗互相追逐着跑进前面那一片芒花地,栖在芒花里无数的萤火虫霍然飞起,满天星星点点, 衬着在月光下波浪一样摇曳的芒花,真是美极了。我再回头,看到那时才三十岁的母亲,脸 上流露出欣悦之情,在星空下,我深深觉得母亲是那么美丽。 于是那一夜,我们坐在母亲的身旁,看萤火虫一一飞入芒花地,最后,只剩下一片宁静 优雅的芒花轻轻摇动。 不久前,我回到乡下,看到旧家前的那一片芒花地已经完全不见了。现在那些芒花仿佛 都飞来开在了母亲的头上,母亲的头发已经花白了,我想起母亲年轻时候走过芒花的黑发, 不禁百感交集。 童车时候陪伴母亲看萤火虫飞入芒花的情景,在时空无常的流变里已不再清晰,只有当 我望见母亲的白发时才想起这些,想起萤火虫如何从芒花中霍然飞起,想起母亲脸上突然缩 放的光泽,想起在这广大的人间我唯一的母亲。 (选自《散文选刊》2009 年第 1 期) 11.开头一段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6 分) 12.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6 分) (1)从我因要钱而与母亲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母亲怎样的品性? (3 分) (2)文中画线的句子“母亲把竹管用力地丢在地上……”意在表明什么?请简要概括。(3 分) 13.文中描写了母亲的三幕镜头,从剪裁角度看有什么特点?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简要 分析。(7 分) 14.“芒花”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请简要概括。(6 分)
第II卷(80分) 四、语言基础题(20分) 1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晕厥/晕头转向 请贴/临摹碑 绰约/绰有余裕 B、骠勇/骠骑将军 揣度/不揣冒昧 挥发/结发夫妻 C、劲歌/笔力刚劲 给养/目不暇给 牵累/累教不改 D、落枕/下落不明 款识/博闻强识 纤维/纤尘不染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徽知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倍 受感动和鼓舞 B、陈水扁上台六年,从一个小律师变为拥有亿万财富的富翁,如今劣迹败露,为了盖弥 彭,不得不抛出几百万来遮挡掩饰。 C、安十重迁,故土难离是百姓的正常心理,重庆领导体谅百姓、积极做好三峡移民工作·使 移民愉快地搬到新的家园。 D、古建筑之所以卓尔不群,不在于它的创新,而在于它代表了某个时代:当代的建筑最不 应该照搬古代,需要有时代气息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在春晚走红后,沈阳一小伙子马上向国家专利局申请“苏格兰 情调”的商标命名权,这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认识水平不断提高。 B、省政府已明确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也可以在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 配置,以防止低收入家庭远离城区,被边缘化的现象。 C、昨天,中国各地的67名律师组成公益诉讼志愿团,在京召开发布会,称准备起诉法国拍 卖方,追索从圆明园流失的国宝一一鼠首和兔首。 D、翟志刚打开“神舟七号”轨道舱舱门实施“太空行走”时,在电视面前观看直播的观众 心情既激动又紧张是难以形象的 18.下列句子排序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项()。(3分) ①百般不能排解思情,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②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来日倚窗前,寒梅着花未 ③从古至今,乡愁是诗人的惆怅。 ④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这么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只有诗人才能 表达 ⑤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③①⑤②④ B、③⑤①②④ D、⑤③①②④C、⑤③②①④ 19、常用熟语,有时变换一个角度,就会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意境。请参照示例,写出下面两 个熟语的另一种看法,语言表达可以不按示例套写,只要求简洁,生动,有说服力。(任选 个。3分) 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7页 天道酬勤,厚积薄发
2010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 7 -页 天道酬勤,厚积薄发 第 II 卷(80 分) 四、语言基础题(20 分) 1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晕厥/晕头转向 请贴/临摹碑帖 绰约/绰有余裕 B、骠勇/骠骑将军 揣度/不揣冒昧 挥发/结发夫妻 C、劲歌/笔力刚劲 给养/目不暇给 牵累/累教不改 D、落枕/下落不明 款识/博闻强识 纤维/纤尘不染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 ....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倍 受感动和鼓舞。 B、陈水扁上台六年,从一个小律师变为拥有亿万财富的富翁,如今劣迹败露,为了欲盖弥 ... 彰.,不得不抛出几百万来遮挡掩饰。 C、安土重迁 ....,故土难离是百姓的正常心理,重庆领导体谅百姓、积极做好三峡移民工作.使 移民愉快地搬到新的家园。 D、古建筑之所以卓尔不群 ....,不在于它的创新,而在于它代表了某个时代;当代的建筑最不 应该照搬古代,需要有时代气息。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在春晚走红后,沈阳一小伙子马上向国家专利局申请“苏格兰 情调”的商标命名权,这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认识水平不断提高。 B、省政府已明确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也可以在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 配置,以防止低收入家庭远离城区,被边缘化的现象。 C、昨天,中国各地的 67 名律师组成公益诉讼志愿团,在京召开发布会,称准备起诉法国拍 卖方,追索从圆明园流失的国宝——鼠首和兔首。 D、翟志刚打开“神舟七号”轨道舱舱门实施“太空行走”时,在电视面前观看直播的观众 心情既激动又紧张是难以形象的。 18.下列句子排序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项( )。(3 分) ①百般不能排解思情,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②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来日倚窗前,寒梅着花未? ③从古至今,乡愁是诗人的惆怅。 ④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这么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只有诗人才能 表达。 ⑤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③①⑤②④ B、③⑤①②④ D、⑤③①②④ C、⑤③②①④ 19、常用熟语,有时变换一个角度,就会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意境。请参照示例,写出下面两 个熟语的另一种看法,语言表达可以不按示例套写,只要求简洁,生动,有说服力。(任选 一个。3 分)
[示例] 无欲则刚 另一种看法:无论是走仕途,做生意,还是钻学问,欲望往往是一种助推器,没有强烈的 进取欲望,休想成什么大气。 (1)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另一种看法 (2)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另一种看 20、国庆六十周年将临,人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为共和国六十岁生日而倾注爱国之情。有人 拟写对联以表此情,请你完成以下对联的空缺部分。(任选一个。3分 (1)绘崭新华夏 (2)六十年风雨,祖国与乾坤共寿 21、第25个教师节刚过,若恰好在这之前考上大学,你该怎样为你的恩师发个短信呢?要 求使用修辞,语言通畅,表达得体。(2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最近,“金庸茶馆”网站上出现的一则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位笔名为“步非 烟”的北大女研究生,在一次武侠作品的颁奖活动中放言“要革金庸们的命”,写出新时代 的武侠小说。尽管这位获奖的女作家后来作了解释,称“革命”不是打倒,不是背叛,只是 希望超越的意思,但这句话还是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批评步非烟“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 量”,也有人认为她勇气可嘉,狂妄得可爱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 于800字的文章。 乾县第一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1.D(重复题干的说法,没有分析牡丹意象内涵单一化的原因) 2.C(A《楚辞》初步建立了“花”作为人格象征的意象内涵。B唐人尚牡丹,宋人崇梅花。D增添信 息,梅花没有“富贵不淫”的道德操守的象征义 3.D(偷换概念。“梅花”应为“梅花意象”) 4.C(A、均为悬赏捉拿:B飨:犒劳:C前一个“以”相当于“而”,表目的,可解释为“来”,后一个 “以”是“以……身份”的意思;D,均表承接关系,表两事在情理上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 “于是”) 5.B(A中后一句是写王霸作战英勇:C中前一句是写王霸与其部下分析敌兵的现状:D中后一句是写 王霸处变不惊) 6.C(C项概括的意思在时间上存在错误,“部下几十名壮士断发请战”并非在王霸的此番解释之时,而 是下面“合战良久,霸军中壮士路润等数十人断发请战”之时) (1)因为王霸通晓军事,爱护士兵,可以独当重任,便任命他为偏将军。(省略句2分,重点字词有: “以”,因为,1分;“拜”,任命,1分。) (2)这样,苏茂的军队就会疲劳,我们趁他疲惫的时候进攻,才能够战胜他。(“承”,趁机,1分:“弊 疲惫,1分;“克”,战胜,1分。) 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8页 天道酬勤,厚积薄发
2010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 8 -页 天道酬勤,厚积薄发 [示例] 无欲则刚 另一种看法:无论是走仕途,做生意,还是钻学问,欲望往往是一种助推器,没有强烈的 进取欲望,休想成什么大气。 (1)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另一种看法: (2)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另一种看法: 20、国庆六十周年将临,人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为共和国六十岁生日而倾注爱国之情。有人 拟写对联以表此情,请你完成以下对联的空缺部分。(任选一个。3 分) (1)绘崭新华夏 (2)六十年风雨,祖国与乾坤共寿 21、第 25 个教师节刚过,若恰好在这之前考上大学,你该怎样为你的恩师发个短信呢?要 求使用修辞,语言通畅,表达得体。(2 分) 答: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最近,“金庸茶馆”网站上出现的一则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位笔名为“步非 烟”的北大女研究生,在一次武侠作品的颁奖活动中放言“要革金庸们的命”,写出新时代 的武侠小说。尽管这位获奖的女作家后来作了解释,称“革命”不是打倒,不是背叛,只是 希望超越的意思,但这句话还是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批评步非烟“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 量”,也有人认为她勇气可嘉,狂妄得可爱。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 于 800 字的文章。 乾县第一中学 2010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1.D(重复题干的说法,没有分析牡丹意象内涵单一化的原因) 2.C(A《楚辞》初步建立了“花”作为人格象征的意象内涵。B 唐人尚牡丹,宋人崇梅花。D 增添信 息,梅花没有“富贵不淫”的道德操守的象征义) 3.D(偷换概念。“梅花”应为“梅花意象”) 4.C(A、均为悬赏捉拿;B 飨:犒劳;C 前一个“以”相当于“而”,表目的,可解释为“来”,后一个 “以”是“以……身份”的意思;D,均表承接关系,表两事在情理上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 “于是”) 5.B(A 中后一句是写王霸作战英勇;C 中前一句是写王霸与其部下分析敌兵的现状;D 中后一句是写 王霸处变不惊) 6.C(C 项概括的意思在时间上存在错误,“部下几十名壮士断发请战”并非在王霸的此番解释之时,而 是下面“合战良久,霸军中壮士路润等数十人断发请战”之时) 7.(1)因为王霸通晓军事,爱护士兵,可以独当重任,便任命他为偏将军。(省略句 2 分,重点字词有: “以”,因为,1 分;“拜”,任命,1 分。) (2)这样,苏茂的军队就会疲劳,我们趁他疲惫的时候进攻,才能够战胜他。(“承”,趁机,1 分;“弊”, 疲惫,1 分;“克”,战胜,1 分。)
王霸字元伯,颍川颖阳人。光武起兵,经过颍阳时,王霸于是跟从光武在昆阳击败了王寻、王邑。等 到光武为大司马,就把王霸任命为功曹令史,王霸就跟从光武向北渡过黄河。追随王霸的几十个宾客, 都渐渐离去了。光武对王霸说:“跟随我的颍川人都离开了,唯独你留了下来。努力吧,真是疾风知劲草!” 王郎起兵的时候,光武帝在蓟地,王郎发布公告悬赏缉拿光武帝。光武帝就骑马南下至下曲阳。听说王 郎的部队在后面追赶,随从们都很害怕。到了信都以后,光武发兵攻破邯郸。王霸追击败军,亲手斩杀 了王郎,获得其印绶,被封为王乡侯 王霸跟从光武平定河北,经常与臧宫、傅俊同营驻扎。王霸最为关心士卒,士兵死去,他脱下衣服来为 他们收殓;士兵受伤,他亲自为他们疗养。刘秀即位光武帝后,因为王霸通晓军事,爱护士兵,可以独 当重任,便任命他为偏将军。 光武四年秋,光武帝驾临谯地,派遣王霸与捕虏将军马武一起向东讨伐割据垂惠称雄的周建。苏茂率领 五校军到垂惠援救周建。马武依仗王霸会来增援,不倾力应战,被苏茂、周建打败,马武的军队奔逃到 王霸的营垒,大声呼救。王霸说:“贼军的士气很盛,我如果出兵,你我两军一定会都被打败,你只有自 己努力了!”于是关闭营门,严密戒备。军官们争相要求出战,王霸说:“苏茂的军队很精锐,人数又多, 我们的将士内心恐惧,而马武依赖我军,两支军队不一致,这是失败之道。现在我们闭营坚守,表示我 们不援助马武,贼军定会乘胜轻举冒进。马武得不到救兵,战斗力自然培增。这样,苏茂的军队就会疲 劳,我们趁他疲惫的时候进攻,才能够战胜他。”苏茂、周建果然出动所有的军队进攻马武。交战了很长 时间,王霸军中路润等几十名壮士割断头发请战。王霸知道手下心情坚决,于是王霸打开营垒后门,派 出精锐骑兵从背后袭击苏茂、周建。苏茂、周建前后受敌,在惊慌混乱中败阵逃跑,王霸、马武各自回 营。苏茂、周建又聚集兵力到营前挑战。王霸坚守不岀战,正在营中设宴,犒赏将士,饮酒作乐。苏茂 向王霸营中放箭,箭如雨下,射中王霸面前的酒杯,王霸安然坐在那里不动。军官们都说:“我们昨天已 经击败了苏茂,现在容易打败他!”王霸说:“不是这样。苏茂的军队从远道而来,粮食不足,所以频繁 挑战,想取得一时的胜利。现在我们关闭营门,休整军队,就是人们所说的不用打仗就能使敌人屈服 这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苏茂、周建既然不能和王霸交战,就只好率军回营 光武十三年,朝廷为他增加封邑和户口。又封他为向侯。光武三十年,确定封地爵位为淮陵侯。永平二 年,因为有病而免职,数月后去世 8词的上片描绘了一个飘泊不定(风尘仆仆或沦落天涯)的诗人形象。(2分)前两句通过“流落”,“破 尽”,“尘满帽”等词描写出作者在道途中穷困、风尘仆仆、行戎未定的栖遑之态。后两句写身似浮云, 飘流不定;愁如春草,割去还生。(3分 9通过写在外漂泊三年和立春的风俗以及作者“不是人间偏我老”的激愤之词,(3分)表达了词人内心 抑郁不平、悲愤(抑郁潦倒之情,抒发报国无门之愤)的思想感情。(3分) 10、(1)非礼勿听,非礼勿言(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l].描写了母亲的辛勤劳作,暗示了不富裕的家境,(3分)为展开下文做铺垫。3分) 12.(1)勤俭持家,严格约東子女不乱花钱。(3分)2)深沉的母爱。(3分) 13.详写第一幕,突出母亲的勤劳与对女儿的严格要求(或突出母亲的勤苦节俭)3分)略写第二、第三幕, 从不同角度表现母亲的外在美,(3分)三幕互补,详略得当。(4分) 14.(1)照应文章标题。(2分)(2)白色的“芒花”映衬着母亲年轻时的美丽(1分)(3)也是母亲晚年白发的 写照。(1分)寄托着对母亲的深切感激与怀念。(2分) 15.CA晕yun贴 tie/tie绰 chuo B骠pio揣 chuai发fa/fa C劲jing给j1累liD落 maoluo识zhi纤xian 16.C(A“见微知著”指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将来的发展或问题的实质。用在这里不合语境。B.“欲 盖弥彰”,指企图掩盖过失或坏事的真相,结果却将过失或坏事暴露得更加明显。此处可用“掩人耳目”。 C.“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符合语境。D“卓尔不群”指品德才能超出一般,与众不 同。只能用于人。) 17、选C项(A搭配不当,“意识”与“提高”不搭配。B成份残缺,“现象”后应加上“出现”。D结构杂 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9页 天道酬勤,厚积薄发
2010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 9 -页 天道酬勤,厚积薄发 王霸字元伯,颍川颖阳人。光武起兵,经过颍阳时,王霸于是跟从光武在昆阳击败了王寻、王邑。等 到光武为大司马,就把王霸任命为功曹令史,王霸就跟从光武向北渡过黄河。追随王霸的几十个宾客, 都渐渐离去了。光武对王霸说:“跟随我的颍川人都离开了,唯独你留了下来。努力吧,真是疾风知劲草!” 王郎起兵的时候,光武帝在蓟地,王郎发布公告悬赏缉拿光武帝。光武帝就骑马南下至下曲阳。听说王 郎的部队在后面追赶,随从们都很害怕。到了信都以后,光武发兵攻破邯郸。王霸追击败军,亲手斩杀 了王郎,获得其印绶,被封为王乡侯。 王霸跟从光武平定河北,经常与臧宫、傅俊同营驻扎。王霸最为关心士卒,士兵死去,他脱下衣服来为 他们收殓;士兵受伤,他亲自为他们疗养。刘秀即位光武帝后,因为王霸通晓军事,爱护士兵,可以独 当重任,便任命他为偏将军。 光武四年秋,光武帝驾临谯地,派遣王霸与捕虏将军马武一起向东讨伐割据垂惠称雄的周建。苏茂率领 五校军到垂惠援救周建。马武依仗王霸会来增援,不倾力应战,被苏茂、周建打败,马武的军队奔逃到 王霸的营垒,大声呼救。王霸说:“贼军的士气很盛,我如果出兵,你我两军一定会都被打败,你只有自 己努力了!”于是关闭营门,严密戒备。军官们争相要求出战,王霸说:“苏茂的军队很精锐,人数又多, 我们的将士内心恐惧,而马武依赖我军,两支军队不一致,这是失败之道。现在我们闭营坚守,表示我 们不援助马武,贼军定会乘胜轻举冒进。马武得不到救兵,战斗力自然培增。这样,苏茂的军队就会疲 劳,我们趁他疲惫的时候进攻,才能够战胜他。”苏茂、周建果然出动所有的军队进攻马武。交战了很长 时间,王霸军中路润等几十名壮士割断头发请战。王霸知道手下心情坚决,于是王霸打开营垒后门,派 出精锐骑兵从背后袭击苏茂、周建。苏茂、周建前后受敌,在惊慌混乱中败阵逃跑,王霸、马武各自回 营。苏茂、周建又聚集兵力到营前挑战。王霸坚守不出战,正在营中设宴,犒赏将士,饮酒作乐。苏茂 向王霸营中放箭,箭如雨下,射中王霸面前的酒杯,王霸安然坐在那里不动。军官们都说:“我们昨天已 经击败了苏茂,现在容易打败他!”王霸说:“不是这样。苏茂的军队从远道而来,粮食不足,所以频繁 挑战,想取得一时的胜利。现在我们关闭营门,休整军队,就是人们所说的不用打仗就能使敌人屈服, 这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苏茂、周建既然不能和王霸交战,就只好率军回营。 光武十三年,朝廷为他增加封邑和户口。又封他为向侯。光武三十年,确定封地爵位为淮陵侯。永平二 年,因为有病而免职,数月后去世。 8 词的上片描绘了一个飘泊不定(风尘仆仆或沦落天涯)的诗人形象。(2 分)前两句通过 “流落”, “破 尽”,“尘满帽”等词描写出作者在道途中穷困、风尘仆仆、行戎未定的栖遑之态。后两句写身似浮云, 飘流不定;愁如春草,割去还生。(3 分) 9 通过写在外漂泊三年和立春的风俗以及作者“不是人间偏我老”的激愤之词,(3 分)表达了词人内心 抑郁不平、悲愤(抑郁潦倒之情,抒发报国无门之愤)的思想感情。(3 分) 10、(1)非礼勿听,非礼勿言(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11.描写了母亲的辛勤劳作,暗示了不富裕的家境,(3 分)为展开下文做铺垫。3 分) 12.(1)勤俭持家,严格约束子女不乱花钱。(3 分)(2)深沉的母爱。(3 分) 13.详写第一幕,突出母亲的勤劳与对女儿的严格要求(或突出母亲的勤苦节俭)(3 分)略写第二、第三幕, 从不同角度表现母亲的外在美,(3 分)三幕互补,详略得当。(4 分) 14.(1)照应文章标题。(2 分)(2)白色的“芒花”映衬着母亲年轻时的美丽(1 分)(3)也是母亲晚年白发的 写照。(1 分)寄托着对母亲的深切感激与怀念。(2 分) 15. C A 晕 yūn 贴 tiě/tiè 绰 chuò B 骠 piào 揣 chuǎi 发 fā/fà C 劲 jìng 给 jǐ 累 lěi D 落 lào/luò 识 zhì 纤 xiān 16.C (A.“见微知著”指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将来的发展或问题的实质。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B.“欲 盖弥彰”,指企图掩盖过失或坏事的真相,结果却将过失或坏事暴露得更加明显。此处可用“掩人耳目”。 C.“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符合语境。D.“卓尔不群”指品德才能超出一般,与众不 同。只能用于人。) 17、选 C 项(A 搭配不当,“意识”与“提高”不搭配。B 成份残缺,“现象”后应加上“出现”。D 结构杂
糅“心情既激动又紧张是难以形容的” 18、A 19、(1)只要志存高远,很多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都可以成为现实。(2)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说错 话,说错了,改了就好 20、(1)绘崭新华夏=描异彩神州(歌欢乐中国、唱幸福生活) (2)六十年风雨,祖国与乾坤共寿=九万里长空,江山同日月齐辉(十三亿儿女,激情携天地同生) 21、答:师恩难忘,难忘师恩,一条感情的红线连着您和我,我时时刻刻都会感 今生有您陪伴,我永远不会迷惘!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1.从肯定步非烟的角度立意:要有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要敢于超越前人等。 2.从否定步非烟的角度立意:人要有自知之明;做学问要脚踏实地,不能靠炒作。 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10-页 天道酬勤,厚积薄发
2010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 10 -页 天道酬勤,厚积薄发 糅“心情既激动又紧张是难以形容的” 18、A 19、(1)只要志存高远,很多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都可以成为现实。(2)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说错 话,说错了,改了就好。 20、(1)绘崭新华夏==描异彩神州(歌欢乐中国、唱幸福生活) (2)六十年风雨,祖国与乾坤共寿== 九万里长空,江山同日月齐辉(十三亿儿女,激情携天地同生) 21、答:师恩难忘,难忘师恩,一条感情的红线连着您和我,我时时刻刻都会感到红线那端传来的心音; 今生有您陪伴,我永远不会迷惘!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1.从肯定步非烟的角度立意:要有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要敢于超越前人等。 2.从否定步非烟的角度立意:人要有自知之明;做学问要脚踏实地,不能靠炒作